《玻意耳定律》教学指导设计
《玻意耳定律》 导学案
《玻意耳定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适用条件。
3、能够运用玻意耳定律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二、知识回顾1、气体的状态参量气体的状态参量包括压强(p)、体积(V)和温度(T)。
2、压强的计算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 F / S ,其中 F 是压力,S 是受力面积。
三、新课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气体相关的现象,比如给轮胎打气、气球的膨胀和收缩等。
那么,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玻意耳定律,它将帮助我们揭示其中的奥秘。
四、玻意耳定律的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 p 与体积 V 成反比。
五、玻意耳定律的表达式p₁V₁= p₂V₂(其中 p₁、V₁表示气体在初始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p₂、V₂表示气体在变化后的压强和体积)六、玻意耳定律的适用条件1、一定质量的气体这意味着气体的质量不能发生变化,如果有气体泄漏或者增加,就不满足这个条件。
2、温度不变在研究过程中,气体的温度要保持恒定。
如果温度发生了变化,就不能直接应用玻意耳定律。
七、对玻意耳定律的理解1、反比例关系压强和体积成反比,意味着当体积增大时,压强会减小;反之,当体积减小时,压强会增大。
2、数学推导由 p₁V₁= p₂V₂可得 p₂=(p₁V₁)/ V₂,这更直观地展示了压强和体积的反比例关系。
八、玻意耳定律的应用1、计算气体的压强变化例如,一个封闭的气缸中,初始体积为 V₁,压强为 p₁,当体积压缩到 V₂时,求此时的压强 p₂。
2、计算气体的体积变化已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初始压强为 p₁,体积为 V₁,当压强变为p₂时,求体积 V₂。
九、例题讲解例 1:一个容积为 20L 的氧气瓶,内装有压强为 150atm 的氧气。
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 5L 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10atm,能分装多少瓶?解:已知氧气瓶的容积 V₁= 20L ,压强 p₁= 150atm ;小钢瓶的容积 V₂= 5L ,压强 p₂= 10atm 。
玻意耳定律应用设计
《玻意耳定律应用》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从近几年高考试卷不难看出,在理综合考试的模式下物理学科在选修部分的模式基本上确定,考一个6分的选择题和一个9分的计算题,而这个计算题基本上以气体的实验定律为主,出现几率最大的是玻意耳定律的应用,这部分的命题特点是一般不会是直接应用定律,气体的等温变化适用的条件,气体状态的选择,状态参量的确定,多个研究对性以及一个研究就对象的多个变化问题是这个知识点的命题重点和热点,尤其是气体状态的确定和状态参量的求解时难点。
因此本节课从拆分高考真题人手,引导学生学习拆分多研究对象和多过程的等温变化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八章《气体》。
《玻意耳定律的应用》这节课是在《气体等温变化实验》之后加的一节专题性质的习题课。
是前一节课的应用,也对后面学习《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做好铺垫。
本节课是选修的内容,从现在的高考试题来看,考生要必选一个模块作答,而这一模块的选取会对考生的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计算题的9分,而等温变化又是选修3-3这一部分的常考内容,是热点也是重点。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普通班的学生,他们经过了一年半的高中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学习热情,这部分知识又和前面的知识联系不大,因此他们有学好的愿望,也有学好的可能,但是他门的分析能力还有待加强,也不太愿意动笔。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判断等温变化的方法2.学会选择气体的状态并确定状态参量3.会应用玻意耳定律求解未知参量(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阅读,学会审题,明确等温变化的使用条件,尝试拆分高考真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
引导学生养成面对问题要冷静不要畏难的习惯五、重点难点重点:气体进行等温变化过程的判断,状态参量的确定难点:将高考试题拆解成等温变化的模型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提问、质疑、讲解、练习反馈及多媒体辅助教学七、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分析(09·上海物理·九、教学反思。
专题玻意耳定律教案示例
玻意耳定律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掌握玻意耳定律:实验,定律,图线;(2)掌握解决气体定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2.本节复习集中体现了对气体性质有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建立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物理图景,根据边界条件建立相关方程求解.3.从物理学的方法论上来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是决定物理过程的重要因素,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此观点的认识,是本课的重要目的.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和体积的关系.2.难点:让学生养成分析气体变化过程、确定初始条件的习惯.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说明气体性质的研究思路:在四个气体参量中,保持其中两个参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二)主要教学过程〈一〉玻意耳定律1.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注意A、B两管中液面的升降分析).2.玻意耳定律.(1)实验结论:p∝V-1.(2)内容:pV=C或p1V1=p2V2.(3)图线(等温线).对等温线的复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等温线的形成:在p-V图中,是一条反比曲线(p∝V-1).②在p-T和V-T图中,同一个气体变化过程如何一一对应(图中用箭头表示过程方向,用气体参量表示过程的始末状态).③说明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在p-V图中位置之差异.〈二〉用气体定律解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被封闭的气体(满足质量不变的条件);2.用一定的数字或表达式写出气体状态的初始条件(p1,V1,T1,p2,V2,T2);3.根据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特点,列出相应的气体公式(本节课中就是玻意耳定律公式);4.将各初始条件代入气体公式中,求解未知量;5.对结果的物理意义进行讨论.例1 将一端封闭的均匀直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中,当管顶距槽中水银面8cm时,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低2cm.要使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2cm,应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起多少厘米?已知大气压强p0支持76cmHg,设温度不变.分析:均匀直玻璃管、U形玻璃管、汽缸活塞中封闭气体的等温过程是三种基本物理模型,所以在复习中必须到位.在确定初始条件时,无论是压强还是体积的计算,都离不开几何关系的分析,那么,画好始末状态的图形,对解题便会有很大作用.本题主要目的就是怎样去画始末状态的图形以找到几何关系,来确定状态参量.解:根据题意,由图3:p1=p0+2=78cmHg,V1=(8+2)S=10S,p2=p0-2=74cmHg,V2=[(8+x)-1]·S=(6+x)S.例2 均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用水银将一些空气封在A管内,当A、B 两管水银面相平时,大气压强支持72cmHg.A管内空气柱长度为10cm,现往B 管中注入水银,当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8 cm时,A管中空气柱长度是多少?注入水银柱长度是多少?分析:如图4所示,由于水银是不可压缩的,所以A管水银面上升高度x 时,B管原水银面下降同样高度x.那么,当A、B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8cm 时,在B管中需注入的水银柱长度应为(18+2x)cm.解:p1=p0=72cm Hg,V1=10S,p2=p0+18=90 cm Hg,V2=lS.例3 密闭圆筒内有一质量为100g的活塞,活塞与圆筒顶端之间有一根劲度系数k=20N/m的轻弹簧;圆筒放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将圆筒分成两部分,A室为真空,B室充有空气,平衡时,l0=0.10m,弹簧刚好没有形变如图5所示.现将圆筒倒置,问这时B室的高度是多少?分析:汽缸类问题,求压强是关键:应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压强.解:圆筒正立时:圆筒倒立时,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有p2S+mg=kx,x=l-l0,则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例4 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活塞封入长为l的空气柱,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活塞,当活塞相对汽缸静止时,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是多少?已知大气压强为p0,温度不变,不计一切摩擦.分析:起初,活塞左右压强相等;后来,活塞所受合外力产生加速度,用整体法可求出这个加速度.解:p1=p0,V1=lS.隔离活塞(图8):(F+p2S)-p0S=ma.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代入:解得:例5 如图9所示,竖直放置的连通器左、右两管为口径不同的均匀直玻璃管,横截面积S右=2S左,用水银将空气封闭在右管中,平衡时左、右水银面相平,右管内水银面距管顶l0=10cm.现将一个活塞从左管上口慢慢推入左管,直到右管水银面比左管水银面高出h=6cm为止.已知大气压强p0支持76cm Hg,温度不变.求:活塞下推距离x.分析:这是两个研究对象问题,左、右两管内的封闭气体都遵从玻意耳定律,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和压强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桥梁.解:左管p1=p0支持76cm Hg,V1=l0S=10S.设右管空气末态压强为p'2,则p2=p'2+p h=(p'2+6)cm Hg.设活塞下推距离为x(图10),左管水银面下降高度为h1,右管水银面上升高度为h2,在下推过程中,水银体积不变,左管水银减少的体积等于右管水银增加的体积:h1S=h2·2S,h=h1+h2.将h=6cm代入,解得h1=4cm,h2=2cm.V2=(l0+h1-x)S=(14-x)S.右管:p'1=p1=76cm Hg,V'1=l0·2S=20S.p'2=?V'2=(l0-h2)·2S=16S.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p'1V'1==p'2V'2.代入,得例6 长为lcm的均匀直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用高hcm的水银柱封闭一些空气,水银上表面恰好与管口相平(图11).已知大气压强为p0,温度不变.(1)从开口端再注入一些水银而不溢出的条件是什么?(2)若堵住开口端,把玻璃管缓慢地翻转180°,再打开开口端,则水银将外流.试讨论:水银恰好流尽,或水银流尽后还有气体从管中溢出的条件是什么?解:(1)设注入水银柱长为x.p1=H0+h,V1=(l-h)Sp2=H0+h+x,V2=(l-h-x)S.玻意耳定律:p1V1=p2V2.x2=l-2h-H0.当L-2h-H0>0时,x>0,能注入水银.为注入水银条件.例如,H0=76cm Hg,l=20cm,l-H0<0,不能倒入水银;H0=76cm Hg,l=100cm,l-H0>0,能倒入水银的条件是水银柱长(2)翻转180°后恰好水银流尽而无气体逸出,则p3=p0=H0,V3=lS.由玻意耳定律:p1V1=p3V3.解得h1=0(舍),h2=l-H0.例如,H0=76cm Hg,l=100 cm,则h=100-76=24cm,翻转180°后水银刚好流尽;而当l>24cm时,p3>H,有空气逸出.。
4. 1《气体实验定律(第一课时)玻意耳定律》教案1(鲁科版选修3-3)
4.1《气体实验定律<第一课时)玻意耳定律》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气体的状态及三个参量。
2、掌握玻意耳定律,并能应用它解决气体的等温变化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知道气体等温变化的p—V图象。
【学习重点】玻意耳定律的应用【知识要点】一、气体的状态及参量1、研究气体的性质,用、、三个物理量描述气体的状态。
描述气体状态的这三个物理量叫做气体的。
<压强体积温度状态参量)2、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看,温度标志着物体内部的剧烈程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用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温度。
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数量关系是:T= t+。
< 冷热程度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绝对 T 开尔文开 K 273.15 )3、体积:气体的体积是指气体。
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符号是。
体积的单位还有升<L)、毫升<mL)b5E2RGbCAP 1L= m3,1mL= m3。
<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立方M m3 10-3 10-6 )4、压强: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大量气体分子的压力叫做气体的压强,用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
气体压强常用的单位还有标准大气压<atm)和毫M汞柱<mmHg),p1EanqFDPw1 atm=Pa=mmHg。
< P Pa 帕 1. 013×105 760 )5、气体状态和状态参量的关系: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这三个参量中有两个参量发生改变,或者三个参量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气体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只有一个参量发生改变而其它参量不变的情况是发生的。
DXDiTa9E3d<温度体积压强不可能)二、玻意耳定律1、英国科学家玻意耳和法国科学家马略特各自通过实验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体积V成。
这个规律叫做玻意耳定律。
“气体的等温变化 玻意耳定律”优化教学设计
“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优化教学设计王志宏(青神中学校四川 620460)教学设计说明:玻意耳定律是高中热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和从实验入手,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猜想,来探求物理规律,得出科学结论,这两个中学物理实验定律的重要的研究方法。
在形成知识,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这三个教学环节中,应以形成知识为重。
目前的物理教学中,有轻视知识形成偏重知识应用过程(重在解题)的倾向,这种倾向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老师引导下积极思维,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重视知识形成过程。
另外,精心安排教师主导内容,精选例题,精讲内容,通过个别例题概括出一般思路,训练学生推理、判断能力。
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主线设计为: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定律―→练习巩固―→概括对定律的应用和求解实际问题的思路。
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分析数据,得出定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通过实例剖析来掌握定律的应用,由此概括出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用投影仪映出下列两题,让学生回答)1.求如图1所示的各种情况下用水银封闭在玻璃容器中的氧气的压强相当于多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已知大气压强相当于76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甲乙丙丁图1- 1 -2.描述气体状态的参量有哪几个?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有哪几种情况?肯定学生回答正确后,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着它的体积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种变化叫等温变化。
怎么研究呢?下面就通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发现这一规律。
二、分组实验,得出规律(每四名同学共用一套实验装置)1.研究方法介绍:在科学研究中,当需要研究两个以上物理量之间关系时,我们往往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即先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的过程中控制其它物理量不变,这样可以使研究问题简化。
高中物理玻意耳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玻意耳定律教案
课题:玻意耳定律
教学目标:
1. 了解玻意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应用玻意耳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玻意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玻意耳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玻意耳定律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2. 玻意耳定律的实验验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讲解压强的概念和单位
2. 提问:什么是玻意耳定律?为什么说玻意耳定律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定律?
二、讲解
1. 介绍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P1V1 = P2V2
2. 分析玻意耳定律的应用场景:气球、气缸等
三、实验
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准确性
四、练习
1.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玻意耳定律的应用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玻意耳定律的深层含义
五、总结
1. 回顾玻意耳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强调玻意耳定律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六、作业
1.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总结玻意耳定律的应用场景
2. 提醒学生准备下节课的相关知识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玻意耳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应用这一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波意耳定律-教学设计
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教学设计洋泾中学肖斌一、教学任务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在学习过有关压强的概念、液体的压强、连通器等物理概念、物理模型,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所必需的。
通过“手指堵住注射器的针孔端”学生实验,体验将注射器的活塞轻轻向里推动,手指有什么感觉?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气体的压强、体积的变化,猜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和体积可能的关系。
并与分子动理论相结合,使学生理解气体状态参量的微观解释。
通过DIS实验,对气体的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定量的研究,在采集到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要求同学做进一步的交流、反思、改进。
通过小组间、师生间对实验数据的交流、分析、处理,归纳得出一定质量气体等温变化过程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即玻意耳定律。
通过探究实验,认识控制变量、猜测实验与拟合证实、化曲为直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懂得物理定律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小组实验,增强与同组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能力,通过各小组的交流过程,学会表达与倾听,学会反思与质疑。
本节在探究过程中的经历和收获将为下一节: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的探究做好全方位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分子动理论角度知道温度与压强的微观情景(2)通过DIS实验采集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学会利用DIS系统研究气体不同参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实验,分析处理数据,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3)理解玻意耳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玻意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DIS实验进一步感受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多参量内在关系中的作用(2)通过描绘P-V、P-1/V等图像,明白利用图像反映物理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懂得物理定律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小组实验,增强与同组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能力,通过各小组的交流过程,学会表达与倾听,学会反思与质疑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一定质量气体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定量关系的探究难点:气体压强的计算四、教学资源(1)计算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2)学生用DIS(计算器+压强探头)实验系统、DIS专配注射器针筒(3)学生机与教师机连接的教室局域网(4)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教材(5)学生用导学案五、教学设计思想《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力图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拓宽学习时空,促进学生以主体参与、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学习,从而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多个维度的发展。
高中物理8.1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第1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课题8.1 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第 1 课时计划上课日期:(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教学目标(2)知道玻意耳定律是实验定律,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3)理解气体等温变化的 p--V 图象的物理意义;(4)知道用分子动理论对玻意耳定律的定性解释;(5)会用玻意耳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并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 p-V 图教学重难点象的物理意义,知道玻意耳定律的适用条件。
关键点拨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加工润色(一)引入新课对照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过程先m一定,a∝F;再F一定,a∝1/m,现在我们利用这种控制条件的研究方法,研究气体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1、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思考:怎样保证气体的质量是一定的?怎样保证气体的温度是一定的?(密封好;缓慢移活塞,筒不与手接触)2、较精确的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压强与体积的关系(1)介绍实验装置,观察实验装置,并回答:①研究哪部分气体?②A管中气体体积怎样表示?(l·S)③阀门a打开时,A管中气体压强多大?阀门a闭合时A管中气体压强多大?(p0)④欲使A管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管应怎样操作?写出A管中气体压强的表达式(p=p0+h)。
⑤欲使A管中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B管应怎样操作?写出A管中气体压强的表达式(p=p0-h)。
⑥实验过程中的恒温是什么温度?为保证A管中气体的温度恒定,在操作B管时应注意什么?(缓慢)(2)实验数据采集压强单位:mmHg;体积表示:倍率法环境温度:室温大气压强:p0= mmHg① A管中气体体积减小时(基准体积为V)顺序 1 2 3 4 5体积V ……压强② A管中气体体积增大时(基准体积为V′)顺序 1 2 3 4 5体积V′2V′3V′……压强(3)实验结论:实验数据表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它的压强就增大到原来的几倍;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增大到原来的几倍,它的压强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玻意耳定律》多媒体教学设计.doc
《玻意耳定律》多媒体教学设计用电脑辅助玻意耳定律的教学,尤其对等温线的描绘,更有独到之处。
演示时有声有色, 形象直观,作图准确迅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使用环境】本教学软件利用GWBASIC语言编写。
在中文或非中文环境下,于任何机型的微机上均可运行。
【程序使用】程序执行时,首先显示出彩色p—V坐标、水银压强计示意图、封闭有一定质量(心。
)理想气体的(带活塞)气缸示意图。
接着按屏幕提示,在250K—800K的范围内任意键入一个温度(T)值。
这时电脑便一面模拟显示该温度下一定质量气体(心。
)的体积(气缸的容积)V的变化和模拟气体分子(红色小点)的动态分布图;一面模拟显示相应状态下的压强p的大小(以白色的“水银柱高”表示)。
同时同步地描绘出该温度下对应的(红色)等温线,每一条等温线绘制结束后,屏幕显示,要求再键入另一温度(T)值,电脑随之在原p—V坐标中继续绘制下一条等温线,如图1所不。
当作出n条等温线后,需要结束时,只需敲一下回车键即可,同时显示出不同等温线随温度升高而分布的箭头指向图,如图2所示(本例中n=3) =【附源程序如下】5 REM***电脑辅助玻意耳定律的教学程序** *10CLS: SCREEN 1: COLORO, 115 REM绘制p—V坐标、水银压强计、带活塞气缸20 FOR 1=1 TO 20: LINE (0, 180+1) - (302, 180+1), 0: NEXT I: LINE (40, 10) -(40, 140), 1:LINE (40, 10) - (37, 18), 1: LINE (40-10) - (43, 18), 1: LINE (40, 140) - (170, 140), 1: LINE (170, 140) - (162, 137), 1: LINE (170, 140) - (162, 143), 130 LOCATE 3, 7: PRINT a p": LOCATE 19, 20:PRINT "V”: LOCATE 19, 6:PRINT “o”40 LINE (51, 160) - (51, 189), 1: LINE (52, 160) - (52, 189), 1: LINE (53, 160) - (53, 189), 150 LINE (40+V, 174) - (120+V, 174), 1: LINE (40+V, 175) - (120+V, 175), 1: LINE (40+V), 176) - (120+V, 176), 160 LINE (9, 139) - (31, 139), 1: LINE (31, 191) - (31, 191), 1: LINE (170, 191) - (9, 191), 1:LINE (9, 191) - (9, 139), 1: LINE (15, 140) - (15, 10), 1: LINE (15, 10) - (18, 10), 1: LINE (18, 10) - (18, 140), 1: LINE (28, 190)-(40, 190), 1: LINE (16, 41) - (16, 145), 3: LINE (17, 41) - (17, 145), 370 FOR S=U TO 27: LINE (S, 144) - (S, 189), 3: NEXTS: LINE (27, 189) - (42,189), 2: LINE (27, 188) - (42, 188), 2: LINE (26, 142) - (26, 190), 0: LINE (14,142)- (14, 180), 0: LINE (19, 142) - (19, 180), 080 LINE (15, 180) - (15, 10), 1: LINE (15, 10) - (18, 10), 1: LINE (18, 10) -(18, 180), 1:LINE (30, 190) - (40, 190), 1: LINE (30, 187) - (40, 187), 1: LINE (27, 143) - (27, 190), 1: LINE (11, 141) - (14, 141), 2: LINE (19, 141)- (29, 141), 290 LINE (11, 142) - (14, 142), 2: LINE (19, 142) - (29, 142), 2: LINE (11,143)-(14, 143), 2: LINE (19, 143) - (26, 143), 2: LINE (28, 142) - (28, 189), 2: LINE (29, 142) - (29, 189), 2100 Vl=10: pl=100: FOR J =161 TO 189: LINE (40, J- (50, J), 2: NEXT J)110 LINE (40, 160) - (40, 187), 1: LINE (40, 160) - (170, 160), 1: LINE (40,190)- (170, 190), 1115 REM根据屏显提示,任意键入气体(M°)的温度120 LOCATE 3, 14:PRINT "M” = “”: LOCATE4, 9: INPUT **T (250-800K)";T130IFT=0 THEN 420140 IF T<250 OR T >800 THEN 120150T4*T160FORY=160TO 190: LINE (40, Y) - (260, Y), 0: NEXTY170LINE (16, 41) - (16, 140-P), 3: LINE (17, 41) - (17, 140-P), 3180 FOR P=100TO 10 STEP-0.1: V=T/P190 LINE (42+V, 138) - (42+V, 133), 3: LINE (42, 140-P) - (47, 140-P), 3200 GOSUB 290210 VV=INT (V*100) /100220 IF V>110 THEN 270225 REM绘制定质量气体(M。
玻意耳定律高品质版
专题·玻意耳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掌握玻意耳定律:实验,定律,图线;(2)掌握解决气体定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2.本节复习集中体现了对气体性质有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建立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物理图景,根据边界条件建立相关方程求解.3.从物理学的方法论上来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是决定物理过程的重要因素,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此观点的认识,是本课的重要目的.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和体积的关系.2.难点:让学生养成分析气体变化过程、确定初始条件的习惯.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说明气体性质的研究思路:在四个气体参量中,保持其中两个参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二)主要教学过程〈一〉玻意耳定律1.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注意A、B两管中液面的升降分析).2.玻意耳定律.(1)实验结论: p∝V-1.(2)内容: pV=C或p1V1=p2V2.(3)图线(等温线).对等温线的复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等温线的形成:在p-V图中,是一条反比曲线(p∝V-1).②在p-T和V-T图中,同一个气体变化过程如何一一对应(图中用箭头表示过程方向,用气体参量表示过程的始末状态).③说明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在p-V图中位置之差异.〈二〉用气体定律解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被封闭的气体(满足质量不变的条件);2.用一定的数字或表达式写出气体状态的初始条件(p1,V1,T1,p2,V2,T2);3.根据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特点,列出相应的气体公式(本节课中就是玻意耳定律公式);4.将各初始条件代入气体公式中,求解未知量;5.对结果的物理意义进行讨论.例1 将一端封闭的均匀直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中,当管顶距槽中水银面8cm 时,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低2cm.要使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2cm,应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起多少厘米?已知大气压强p0支持76cmHg,设温度不变.分析:均匀直玻璃管、U形玻璃管、汽缸活塞中封闭气体的等温过程是三种基本物理模型,所以在复习中必须到位.在确定初始条件时,无论是压强还是体积的计算,都离不开几何关系的分析,那么,画好始末状态的图形,对解题便会有很大作用.本题主要目的就是怎样去画始末状态的图形以找到几何关系,来确定状态参量.解:根据题意,由图3:p1=p0+2=78cmHg,V1=(8+2)S=10S,p2=p0-2=74cmHg,V2=[(8+x)-1]·S=(6+x)S.例2 均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用水银将一些空气封在A管内,当A、B两管水银面相平时,大气压强支持72cmHg.A管内空气柱长度为10cm,现往B管中注入水银,当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8 cm时,A管中空气柱长度是多少?注入水银柱长度是多少?分析:如图4所示,由于水银是不可压缩的,所以A管水银面上升高度x时,B管原水银面下降同样高度x.那么,当A、B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8cm时,在B管中需注入的水银柱长度应为(18+2x)cm.解: p1=p0=72cm Hg,V1=10S,p2=p0+18=90 cm Hg,V2=lS.例3 密闭圆筒内有一质量为100g的活塞,活塞与圆筒顶端之间有一根劲度系数k=20N/m的轻弹簧;圆筒放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将圆筒分成两部分,A室为真空,B室充有空气,平衡时,l0=0.10m,弹簧刚好没有形变如图5所示.现将圆筒倒置,问这时B室的高度是多少?分析:汽缸类问题,求压强是关键:应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压强.解:圆筒正立时:圆筒倒立时,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有p2S+mg=kx,x=l-l0,则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例4 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活塞封入长为l的空气柱,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活塞,当活塞相对汽缸静止时,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是多少?已知大气压强为p0,温度不变,不计一切摩擦.分析:起初,活塞左右压强相等;后来,活塞所受合外力产生加速度,用整体法可求出这个加速度.解:p1=p0,V1=lS.隔离活塞(图8):(F+p2S)-p0S=ma.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代入:解得:例5 如图9所示,竖直放置的连通器左、右两管为口径不同的均匀直玻璃管,横截面积S右=2S左,用水银将空气封闭在右管中,平衡时左、右水银面相平,右管内水银面距管顶l0=10cm.现将一个活塞从左管上口慢慢推入左管,直到右管水银面比左管水银面高出h=6cm 为止.已知大气压强p0支持76cm Hg,温度不变.求:活塞下推距离x.分析:这是两个研究对象问题,左、右两管内的封闭气体都遵从玻意耳定律,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和压强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桥梁.解:左管p1=p0支持76cm Hg,V1=l0S=10S.设右管空气末态压强为p'2,则p2=p'2+p h=(p'2+6)cm Hg.设活塞下推距离为x(图10),左管水银面下降高度为h1,右管水银面上升高度为h2,在下推过程中,水银体积不变,左管水银减少的体积等于右管水银增加的体积:h1S=h2·2S,h=h1+h2.将h=6cm代入,解得h1=4cm,h2=2cm.V2=(l0+h1-x)S=(14-x)S.右管: p'1=p1=76cm Hg,V'1=l0·2S=20S.p'2=? V'2=(l0-h2)·2S=16S.根据玻意耳定律: p1V1=p2V2,p'1V'1==p'2V'2.代入,得例6 长为lcm的均匀直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用高hcm的水银柱封闭一些空气,水银上表面恰好与管口相平(图11).已知大气压强为p0,温度不变.(1)从开口端再注入一些水银而不溢出的条件是什么?(2)若堵住开口端,把玻璃管缓慢地翻转180°,再打开开口端,则水银将外流.试讨论:水银恰好流尽,或水银流尽后还有气体从管中溢出的条件是什么?解:(1)设注入水银柱长为x.p1=H0+h,V1=(l-h)Sp2=H0+h+x,V2=(l-h-x)S.玻意耳定律: p1V1=p2V2.x2=l-2h-H0.当L-2h-H0>0时,x>0,能注入水银.为注入水银条件.例如,H0=76cm Hg,l=20cm,l-H0<0,不能倒入水银;H0=76cm Hg,l=100cm,l-H0>0,能倒入水银的条件是水银柱长(2)翻转180°后恰好水银流尽而无气体逸出,则p3=p0=H0,V3=lS.由玻意耳定律:p1V1=p3V3.解得h1=0(舍),h2=l-H0.例如,H0=76cm Hg,l=100 cm,则h=100-76=24cm,翻转180°后水银刚好流尽;而当l>24cm时,p3>H0,有空气逸出.。
玻意耳定律导学案
《玻意耳定律》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3、理解气体等温变化的 p--V 图象的物理意义4、会用玻意耳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二、教学重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 p-V 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玻意耳定律的适用条件三、教学难点理解 p-V 图象的物理意义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压强、体积、温度是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
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如家里的气压保温瓶,温度不变,体积发生变化引起了压强变化;内燃机当压缩气体,体积和温度同时发生变化;乒乓球压扁了,如果放到热水里煮,他会恢复到原状,这是因为在煮的过程中,里面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发生了变化,那么三个物理量变化对应有什么规律呢?这是这节课我们探究的问题。
2、新课引入三个物理量,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一定质量的气体,控制T 不变,探究P 与V 的关系3、新课教学(1)实验仪器注射器、砝码优势:气密性好、能读出高度(体积)思考:①如何保证T 不变②如何改变V 、如何测P(2)数据处理图像(等温线)P-V 图像, P-V1图像观察 P-V1图像,其特点?根据特点,P 、V 是什么关系?(3)玻意耳定律内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P 与V 成反比玻意耳定律成立条件:一定质量、温度不变(4)公式(5)图像物理意义T关系(5)练一练①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为3atm,保持温度不变,当压强减小了2atm,体积变化了4L,则该气体原来的体积为多少?②在一根一端封闭而且粗细均匀的长玻璃管,用长为h=25cm的水银柱将管内一部分空气密封,当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时,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L1=44cm,若温度保持不变,玻璃管开口向下放置,水银没有溢出。
待水银柱稳定后,空气柱的长度L2为多少厘米?(大气压强P0=75cmHg)。
第11章第06节玻马定律教案02 人教版
课题:玻意耳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1)复习玻意耳定律:实验、内容、图线(2)掌握用玻意耳定律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2、能力要求:会分析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并能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重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难点:分析气体状态变化的过程,找出压强关系和几何关系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法教学过程:一、知识要点复习:1、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1)以A管中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2)注意A、B两管中液面的升降分析。
2、玻意耳定律内容: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数学表示式:p1V1= p2V2=恒量上式中的恒量跟气体的质量、种类、温度有关。
图线(等温线):略二、课堂讨论问题1:农村中常用来喷射农药的压缩喷雾器的结构如图所示,A的总容积为7.5L,装入药液后,药液上方体积为1.5L。
关闭阀门K,用打气筒B每次打进105Pa的空气250cm3。
问:(1)要使药液上方气体的压强为4⨯105Pa,打气筒活(2)当A中有4⨯105Pa的空气后,打开K可喷射药液,直到不能喷射时,喷雾器剩余多少体积的药液?继续思考:要使药液全部喷出,则需要打几次气?喷药前便打足气,与药液喷不完时再补打气,要使药液全部喷出,两种情况的打气总次数相等吗?高考原题:[200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省卷)》第29题(14分)]某压缩式喷雾器储液桶的容量是5.7⨯10-3m3。
往桶内倒入4.2 ⨯10-3m3的药液后开始打气,打气过程中药液不会向外喷出。
如果每次能打进2.5 ⨯10-4m3的空气,要使喷雾器内空气的压强达到4标准大气压应打气几次?这个压强能否使喷雾器内的药液全部喷完?(设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问题2:均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用水银将一些空气封在A管内,当A、B两管水银面相平时,大气压强支持72cmHg。
A管内空气柱长度为10cm,现往B管中注入水银,当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18cm时,A管中空气柱长度是多少?注入水银柱长度是多少?问题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连通器左、右两管为口径不同的均匀直玻璃管,横截面积S右=2S左,用水银将空气封闭在右管中,平衡时左、右水银面相平,右管内水银面距管顶l0=10cm。
第11章第06节玻马定律教案03 人教版
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1.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2.知道玻意耳定律是实验定律;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气体等湿变化的P-V图象的物理意义;4.知道用分子动理论对玻意耳定律的定性解释;5.会用玻意耳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从实验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某几个物理量不变,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得出某些规律,然后再进一步研究所涉及的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
1.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并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玻意耳定律的适用条件。
2.学生往往由于“状态”和“过程”分不清,造成抓不住头绪,不同过程间混淆不清的毛病,这是难点。
在目前这个阶段,有相当多学生尚不能正确确定密闭气体的压强。
1.教具1.定性演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橡皮膜(或气球皮)、直径为5cm左右两端开口的透明塑料筒(长约25cm左右)、与筒径匹配的自制活塞、20cmX6cm薄木板一块,组装如图。
2.较精确地演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仪器如下页图示。
或使用玻意耳定律演示器。
1.主要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对照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过程先m一定,a∝F;再F一定,a∝1/m;最后a∝F/m,选择合适的单位,得到a=F/m。
现在我们利用这种控制条件的研究方法,研究气体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过程设计1.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前,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1.怎样保证气体的质量是一定的?2.怎样保证气体的温度是一定的?(密封好;缓慢移活塞,筒不与手接触。
)1.较精确的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压强与体积的关系1.介绍实验装置观察实验装置,并回答:1.研究哪部分气体?2.A管中气体体积怎样怎么表示?(l·S)3.阀门a打开时,A管中气体压强多大?阀门a闭合时A管中气体压强多大?(P0)4.欲使A管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B管应怎样操作?写出A管中气体压强的表达式(P=P0+h)。
玻意耳定律》教学与作业的设计
《玻意耳定律》教学与作业的设计陈浩翔一、《玻意耳定律》教学教学中“理解”目标的体现于落实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知识认知要求玻意耳定律、学生实验是B级要求,是理解级要求。
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能对一些物理现象做出解释。
这些都是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
从实验得出玻意耳定律,理解P和V成反比的条件以及实验中所要注意到的东西。
课时是玻意耳定律的应用。
二、作业教学设计中“理解”目标的体现于落实2.现将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进行等温压缩。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气体在压缩过程中的压强P和体积的倒数1/V的关系的是3.(1)有同学在做“研究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差,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汽缸竖直倒放,汽缸内有一质量不可忽略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气体处于平衡状态。
现保持温度不变把气缸稍微倾斜一点,在达到平衡后,与原来相比,则()。
(A)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B)气体的压强变小(C)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D)气体的体积变小5.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中,不计玻璃管的重力和浮力,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着保持平衡,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h(如图所示).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距离,待稳定后,此时的F和h与刚才相比()A.F会增大、h也增大B.F会增大、h却不变C.F会不变、h却增大D.F会不变、h也不变6.一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长100cm,开口向下竖直7.“用DIS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1)所需的实验器材为:数据采集器、计算机、______和______.(2)(单选题)若在输入体积值时未加上软管的体积,则实验结果的p-V图线可能为______(图中实线是实验所得图线,虚线为一根参考双曲线)8.如图所示,一玩具手枪用一个粗细均匀的圆管做成,前端用一塞子B塞住,后端有一个可滑动的活塞A,管壁上C处有一小孔,小孔距塞子B为25cm,管的横截为1.2cm2。
玻意耳定律说课稿
玻意耳定律说课稿(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玻意耳定律说课稿玻意耳定律说课稿一、说教材二、说教法本节课力求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运用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物理研究方法,引导观察、诱导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过滤到抽象。
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找出内在的物理规律,并结合练习进行教学,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能使教学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中完成,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依据: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实验、引导观察及推理和讲练结合的方法,可以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
三、说学法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应自始自终参与教学过程。
仔细观察演示实验,积极思维,充分感知现象,探索本质,使其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态度和优良品德在教师的示范中得到培养,掌握学习物理学的.方法,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完善。
依据: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
采用如上学法,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的深化,这样,既能掌握知识,有能提高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从以上教材、教法和学法的分析,在教学中应以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目标,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1、复习提问:这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复习提问,检查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并为本节导入新课作准备。
2、导入新课:这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在复习上节内容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引入。
3、新课教学:这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根据现代教学论,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在本节课中采用突出物理过程的教学,利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实践大赛参赛教案课题:2.7玻意耳定律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参赛选手:陈丹纯参赛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玻意耳定律》教案【课题】玻意耳定律【教学时间】15分钟【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二章第七节【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玻意耳定律是热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它是在“气体状态参量”的基础上,用实验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时,压强随体积的变化规律。
本节内容在气体性质的教学内容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在研究方法上为后面研究气体的等容、等压变化作下铺垫,而且也为得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奠定了知识基础。
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初步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能力。
2.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第一,从实验入手,在定性和定量结果的基础上,得出玻意耳定律;第二,重视图象的运用,能用图象分析说明物理问题;第三,利用玻意耳定律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可见课程标准要求从“定性到定量”、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等方面理解和掌握玻意耳定律,并注重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3.教材内容安排粤教版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教材的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通过家用气压保温瓶和内燃机气缸的例子引入气体改变状态的现象,提出问题。
然后应用DISlab系统进行实验探究玻意耳定律,再通过实验数据和p-V、P-1/V图线的分析得出玻意耳定律,最后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
教材的这一结构(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运用知识)体现了自主性学习的一般方法,也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4.教材的特点第一,重视“实验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第二,突出了得出玻意耳定律的思路和方法。
5.对教材的处理考虑到玻意耳定律这一知识点的内容较为抽象,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的调整和处理:通过教师演示气压保温瓶模型的实验导入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组实验,得到定性的结果。
为了更进一步研究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DISLab系统进行定量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p-V、P-1/V图线,并启发学生思考实验中存在误差的原因以及拟合图线不合理的地方。
在得出玻意耳定律之后,利用flash动画分析气压保温瓶的原理,解决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最后介绍玻意耳定律在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
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兴趣作为高二的学生因果认识兴趣增强,乐于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和物理世界的奥秘,并想了解和探索物理规律,表现出一定的概括认识兴趣。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温度、体积和压强,但难以区分过程和状态;懂得应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3.学生的认识特点概括分析的思维能力不够,难以得到温度一定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定量关系,利用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知道等温变化的P-V和P-1/V图线及其物理意义。
(3)了解玻意耳定律的有关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实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2)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玻意耳定律。
【教学难点】P和V之间的定量关系。
【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方法。
2.教学方法(1)实验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本节教学设计注重利用实验解决问题和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为此,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通过体验实验经历探究的过程,能够定性地分析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在利用DISlab系统进行定量研究时,让学生观察并学会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的特点,从而得出规律。
整个过程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
(2)谈话法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一系列有逻辑顺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从而使学生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获取新知识。
谈话式的问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本节课在一开始就提问学生:研究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中压强和体积这两个参量之间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强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
而在得到p-1/V图线之后,进一步提问:这条拟合直线有没有经过原点呢?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和学生开展对话,让教学过程连贯流畅。
(3)讲授法教学的任何环节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将讲授法贯穿整节课,辅以演示实验、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启发学生思维,进而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本节课利用讲授法一步步引导学生,使学生经历定性研究、猜想与假设、定量研究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的过程。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探究的思想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3.学法指导高中学生的思维已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并且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
同时,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已发生转化,不再满足于对物理现象的感知,他们对物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和一般规律有较强的求知欲。
因此学法指导如下:(1)新旧知识联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已有知识和经验中总结新知识。
例如,在定性研究之前,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建构知识,丰富感性认识。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实验的方法和纠正错误操作。
(3)观察、思考、分析在教学中利用演示实验、DIS系统探究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去观察各种现象、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4.教学媒体设计利用实物、动画、图片等材料,为学生学习物理规律提供必需的感性素材。
利用自制教具“气压保温瓶模型”演示出水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玻意耳定律的应用。
利用DIS系统将平时较难测得的压强输入计算机中,使探究过程更加简便,既增大教学容量,又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图片和动画再现物理情境,使物理现象更加形象直观,有助于教师对问题的分析,提升教学的效果。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Dislab系统、注射器、压强传感器、塑料瓶、自制气压保温瓶模型等。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设计】[知识应用]flash动画:分析按压活塞水会流出来的原因,即气压保温瓶的工作原理。
图片:气压保温瓶图片:生活中的应用1.结合动画并用玻意耳定律解释导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讲解:当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就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就被压出来了。
2.举例说明玻意耳定律在生活中的有关应用,例如气压保温瓶,洗手液和沐浴露。
回顾思考回答利用flash动画再现物理过程,直观明显,有利于教师的讲解。
联系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和过程,巩固和应用获取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介绍玻意耳定律在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
[课后思考]布置思考题作为作业:沐浴露或洗手液的瓶子提示学生:收集家中废弃的沐浴露或洗手液等的瓶子,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问:它们是怎样根据玻意耳定律来工作呢?思考利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做生活的有心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的课后学习留下空间。
2.7玻意耳定律一、定性研究:VPVP 二、定量研究:PV=CP∝1/V附录一:本教学设计的特点1.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推动注射器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得出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和体积的定性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p和V成反比,接着利用Dislab系统进行定量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同时也突出了教学重点。
2.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3.重视实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对Dislab系统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着重分析了由系统拟合出的p-V和P-1/V图线,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规律,学会处理数据的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图线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存在着系统误差,拟合直线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加深学生对玻意耳定律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附录二: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二章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