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人无信不立》
社会反响
获得广泛认可
该活动得到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认 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教育形式。
媒体报道
多家媒体对该活动进行了报道,提高了活动的知 名度和影响力。
引发教育思考
活动引发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思考,促使更多人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后续影响
活动延续
在成功举办第一届后,《人无信不立》活动成为学校的传统项目, 每年定期举行。
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通过故事 让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行 为,探讨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 影响。
诚信案例分析
选取一些涉及诚信问题的社会热点事件或新闻报道,如商业欺诈、学术不端等。 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了解诚信缺失的后果和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坚守诚信原则。
诚信实践体验
加强教师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指导效果,可以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专 业素养和指导能力。
建立长效机制
将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相关 主题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综合实践活动《 人无信不立》目录• 活动背景 • 活动内容 • 活动实施 • 活动效果 • 活动反思与展望
01
活动背景
诚信的重要性
01
02
03
个人品格塑造
诚信是个人品格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人道 德水平的重要标准。
社会信任基础
诚信是建立和维护社会信 任的基础,对于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和繁荣具有重 要意义。
经济发展保障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 石,能够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当前社会诚信问题
失信行为频发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5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一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我校也认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对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孩子未来的成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校以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色”为办学方向,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传统道德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优秀传统美德,提升民族文化传承自觉意识。
然而直到今天,与诚实相背离的言行却不少见,“言行不一”,“不守信用”及“表里不一”的行为是大家深受痛绝而又常遇到的事情,我们的小学生也由此产生了“诚信危机(即要不要诚实)”的困惑。
1、学生的行为习惯:(1)向同学借文具时,有71%的同学会及时归还,18%的同学没及时归还,11%的同学偶尔会拖欠;(2)对别人(包括学生和老师)许下诺言之前,有49%的同学会认真考虑,56%的同学会践行自己的诺言;有46%的同学坦言曾经没有兑现诺言。
(3)当考卷上老师多给了你3分时,有48%的同学会找教师改过来。
从结果可以明显看出有部分同学有时约束不了自己,出现过不诚信的情况,甚至有少部分同学经常言行不一致,还有待纠正错误。
2、学生对学习诚信方面的看法:(1)在做作业或考试时,有35%的同学从来没出现抄袭、作弊等现象,有59%的同学曾经做过,16%的同学经常这么做;(2)作业未完成,有55%的同学会撒谎编理由逃脱老师的惩罚和批评,27%经常欠交作业,屡教不改;37%偶尔欠交;49%从未欠交过,能坚持按时完成。
基于此,我们班学生选择了“我与诚信同行”的研究课题,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诚实守信”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为解决“诚信危机”的烦恼出主意,通过调查采访实践体验等方法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从而深刻认识到“社会需要诚信,人人需要诚信”的道理,并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采用“主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导入、任务分析、实践操 作、成果展示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同时,注重课堂内外的结 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实践。
02
实践活动一:观察与记录
活动目的与要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 注意力,使其能够细 致、全面地观察事物 。
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 ,使其能够准确、清 晰地记录观察结果。
准备展示材料
根据展示内容,学生需要准备相应的 展示材料,如图片、视频、文字资料 等。
设计展示形式
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展示形式,如口 头报告、PPT演示、实物展示等。
排练与练习
在展示前,学生需要进行充分的排练 和练习,确保展示的顺利进行。
评价技巧训练
明确评价标准
掌握评价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评价的标准,如创意性、实 用性、美观性等。步。6实践活动五:展示与评价
活动目的与要求
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提高学生 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了解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通过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学 习、互相借鉴,促进学生的共同
进步。
展示方法指导
确定展示内容
学生需要确定自己要展示的实践成果 ,可以是手工作品、研究报告、表演 等。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讲解、示范、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及时评价与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 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对未来课程的建议
加强跨学科整合
在未来的课程中,可以进一步加强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设 计出更具挑战性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
《我是尊老敬老好少年》(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2
教案标题:培养尊老敬老意识,做好少年公民引言:《我是尊老敬老好少年》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通过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尊重和关爱老人的意识,以及发展良好的品德素养。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了解并体验尊老敬老的内涵,培养他们成为尊老敬老的好少年。
学情分析:现阶段,社会对于尊老敬老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部分学生在对待老人时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关心。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尊老敬老的观念,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尊老敬老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老人的关心和尊重,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体验关爱老人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深入理解尊老敬老的内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具体的关爱老人的行动,如表达谢意、倾听老人的心声等。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纸张、画笔、音乐等3. 老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源4. 社区老人院的联系方式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尊老敬老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你认为尊老敬老是什么意思?b. 你认识的尊老敬老的好例子有哪些?第二步:课堂活动(50分钟)1. 呈现社区老人院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源,并向学生介绍该老人院的情况。
2. 邀请一位老年朋友到校作客,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3.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份关爱老人的方案,包括送礼物、表演节目、做义工等。
4. 学生利用画笔和纸张制作感谢卡片,为社区老人写下祝福和感恩的话语。
5. 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到社区老人院进行亲切交流和表演节目。
6. 学生回到班级后,进行反思总结。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敬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思想层面和行动层面深入理解尊老敬老的内涵和意义。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公益服务我参与公共设施我爱护 全国通用
公益服务我参与,公共设施我爱护【内容分析】本课以公益服务我参与,公共设施我爱护”为起点和归宿,中间用生活中的事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让孩子懂得自觉参与公益服务,爱护公共设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懂得美好和谐的生活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爱护公共设施的文明小天使。
【学情分析】这个学段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年龄较小,在物质丰富、生活条件优越的今天,很多家长都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对孩子的溺爱,个别孩子平时没有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文明习惯。
而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既让孩子知道了关于爱护公共设施的有关法律法规,又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弘扬美好公德。
懂得美好和谐的生活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爱护公共设施的文明小天使。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公共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有关爱护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
提高对生活中违法行为的辨别能力,并能为爱护公共设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交流、模拟情景、体验感悟等方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与相互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体验中培养孩子爱护公共设施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弘扬美好公德。
【教学重点】了解、遵守有关爱护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提高对生活中相关违法行为的辨别能力,能为爱护公共设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双面胶、彩色纸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生活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想不想看看呀?看,它们来了,请记住它们的名字哟。
(播放健身器材、垃圾桶等自我介绍的视频)孩子们: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了吗?谁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呀?其实,像这样供大家使用的设备或建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共设施”。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公共设施,你能说一说吗?二、知法守法、分清荣辱(一) 分清荣辱、矫正行为是的,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公共设施,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方便,更加美好,你喜欢他们吗?所以我们对身边的公共设施要……,爱护他们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2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20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搞笑的纸世界一、教学目标。
1、查阅纸的历史,了解纸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探究潜力。
2、了解纸文化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纸的文化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试过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宏大志向吗?你们试过用彩纸折成一只只带着自己完美祝愿的纸鹤送给父母吗?你们相信用纸做的锅能烧水吗?你们了解纸的历史吗?你们了解纸的分类和特点吗?带着纸的种种问题,让我们一齐走进搞笑的纸世界吧!2、板书课题:认识纸。
二、填写表格。
1、把查到的纸的历史记录下来。
2、填写自己喜欢的书的页数、厚度、重量。
三、小组讨论: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纸?四、搜集各种纸的纸样,制作纸样大全。
五、研究不同用途的纸。
1、举办“纸”运动会2、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
六、根据采访所得,填写有关纸的文化特点。
1.油纸伞2.春联3.纸风筝4.纸灯笼三、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纸艺术品。
四、小制作:学生动手做小帽子折纸。
五、剪纸艺术欣赏。
1、欣赏书中剪纸。
2、贴出自己的剪纸作品,大家齐欣赏。
六、朗诵诗歌:纸船_____寄母亲七、课后延伸:让家长欣赏自己的作品。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二):课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透过活动使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感。
2.使学生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明白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前学情分析透过对植物与动物的生活环境的认识,在学生心中早有了这样的概念:环境的好坏对人类来说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了。
但多数学生还不是对环保这件事情很重视。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馈一、查一查1.要求学生课前查找资料找一找大自然为我们带给了哪些生存条件,哪些生存条件遭到了破坏部分学生从网上下载资料部分学生能够从课外书中抄写资料2.引导学生汇报资料提示学生要认真听取引导学生反思人类自身不良行为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优秀10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优秀10篇一、活动背景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
几千年来,先辈为我们传承下来珍贵的民族文化。
这些来自民间的各民族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然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身边,不管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都普遍存在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现象,甚至还在与少数民族人民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了解其信仰与忌讳闹出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笑话。
所以,我们开展了解土家族综合实践活动,促使更多的学生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加深了解,并且从我们的学生做起,让学生深入去了解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民情。
二、活动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与土家族有关的服饰、饮食、建筑、习俗等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包括合作能力、参与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尝试多渠道地搜集相关民族特点的服饰、文字、风俗等资料,并学会对已有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类,从中了解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学会欣赏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体会到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统一和睦的大家庭,培养学生树立全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
三、实施过程(一)活动准备阶段1、明确活动的意向。
通过集体讨,确定活动主题:民族大家庭;明确本次活动的意义、方式;2、活动时间xxx年4月至5月;3、成立活动小组。
成立17个活动小组,选出小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工作,明确各组的研究内容和责任分工,具体指导小组开展活动。
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探究性学习。
4、知识技能的准备。
5、活动方法查阅各种图书、报刊;在家长及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收集整理资料;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活动、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1. 种植类活动:植树造林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种植类活动是常见且有益的一种形式。
植树造林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某小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该校组织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
活动前,学校老师向学生讲解了植树的重要性和效益。
学生们积极参与,自愿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片地块。
学校联系到当地环保部门,获得了苗木。
活动当天,学生们带着铁锹和水桶,来到指定地点。
他们按照老师的指示,先在选定的位置挖好树坑,并保证树坑的深度和宽度适当。
随后,他们将苗木小心地移植到树坑中,并按照正确的固定方式将树苗固定。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一同为刚刚种下的树苗浇水,并在树木四周加上覆盖物保护树苗。
在活动的最后,学生们在自己种下的树苗旁边竖起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象征着他们与这棵树形成的联系。
通过这次植树造林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深刻体验了劳动的快乐。
他们理解了自然环保和绿化环境的重要性,并将这一理念延伸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养成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2. 社区服务类活动:清洁环境社区服务类活动是小学综合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学生们能够体验社会公益活动的乐趣,培养自觉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在某小学,学校组织了一次清洁环境的社区服务活动。
活动前,学校老师就环境卫生的意义和重要性向学生们进行了讲解。
学生们积极报名参加,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清理社区的一个区域。
活动当天,学生们穿上统一的工作服和口罩,带上垃圾袋和长柄扫帚,前往社区开始清洁工作。
他们清理垃圾、捡拾纸屑,并清扫街道和公园的落叶。
不仅如此,学生们还利用临时设立的小摊位向过往行人宣传环保知识,教育他们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在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彻底清洁了社区,并与当地社区居民共同整理并分类垃圾。
大家一同欣赏着新洁净的环境,把社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通过这次清洁环境的社区服务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环境卫生意识,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公民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标题:农村实践活动,走近乡村,感受农耕之美一、活动背景和目的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社会意识和责任感,我校决定开展一次农村实践活动。
通过亲身参与农耕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农业生产的辛苦和重要性,增进对农村的了解和感受。
二、活动内容和安排1.活动前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在活动前组织了一次专业知识培训。
请来了本地知名农民教授学生相关的农业技巧和知识,如种植、喂养、收割等。
同时还进行了一次观摩活动,参观了附近的农业示范基地。
2.活动实施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各持续三天。
第一阶段:实地种植作物学生们来到了一个距离学校不远的农田,根据事先确定的计划,开始了秧苗的栽种工作。
根据农民教授的指导,学生们边学习边实践,领会了种植的技巧。
第二阶段:农产品收割和销售在第一阶段结束后的一周,学生们再次回到农田,开始了农产品的收割和销售。
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了农民的劳作,还亲自参与了销售环节。
他们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如水稻、玉米等,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了附近的村民,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基本的销售技巧。
3.活动总结和成果展示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回到校园,组织了一次成果展示。
他们采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了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部分学生还在展示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实践心得和收获。
三、活动效果和影响1.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培养了他们实践动手能力。
他们了解了种植和收割的技巧,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和结果的甜美,增强了学生勤劳朴实的品质。
2.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增强通过与村民互动和销售农产品,学生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各种问题和需求,增强了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他们了解到农村的困难和需要,有意愿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
3.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通过这次农村实践活动,学生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提高了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活动也为农民提供了一些新的种植技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创新,小学的综合实践课逐渐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综合实践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实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探讨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案例一:种植小绿植,体验生命成长活动背景在城市生活的学生往往难以接触到大自然,缺乏对生命成长的直观感受。
为了让学生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责任心,教师可以组织种植小绿植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方法,同时准备种子、土壤、花盆等工具。
种植阶段:学生分组进行种植,每组负责不同的植物。
他们亲自挑选种子,松土、播种、浇水,并给植物起名字。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数据,如发芽时间、生长高度等,并绘制生长曲线图。
分享交流:每周组织一次分享会,学生交流各自的种植经验和观察发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活动成果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了生命的奇迹和大自然的神奇。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使他们更加珍惜生命,关爱自然。
通过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案例二:垃圾分类,实践环保行动活动背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垃圾分类成为了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垃圾分类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过程知识普及:首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践操作: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桶,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
教师现场指导,纠正错误的分类方式。
家庭延伸:鼓励学生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实践垃圾分类,将环保意识传递给家庭。
创意展示:组织垃圾分类创意展示活动,学生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展示垃圾分类的成果。
活动成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提高了环保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100例
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100例1. 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学校组织了一次“绿色校园行动”,号召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活动包括清理校园垃圾、植树造林、倡导节能减排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师生们的参与度很高,校园环境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 抗击疫情公益活动:社区居民自发组织了一次“关爱邻里行动”,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贡献。
他们自愿参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帮助老人购物、向医院捐赠防护物资等活动,为社区形成了良好的抗疫氛围。
3. 低碳出行主题活动:一家公司组织了“绿色出行月”,鼓励员工采取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共享汽车等。
为了增加员工的参与度,公司还设置了奖励机制,通过参与活动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并可以用来兑换礼品。
4. 丰富课余生活活动:一所学校开展了一次“才艺大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艺。
参赛项目包括唱歌、舞蹈、乐器演奏等,学生们积极参与比赛,展现了自己的才艺,并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许。
5. 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一家企业发起了“阳光关爱行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
企业派出员工定期走访留守儿童,提供教育帮扶、心理关爱等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6. 爱心捐赠助学活动:一个志愿者团队发起了“传递希望,点亮未来”助学行动,通过募捐和物资捐赠,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志愿者们还组织了一次集体探访活动,亲自到贫困地区看望受助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7. 助力社区发展活动:一家公司开展了“共建和谐社区”活动,组织员工教授社区居民一些实用技能,如烹饪、理财等。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社区也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8. 健康促进主题活动:一个社会组织举办了“健康行动月”,主题为“运动无处不在”。
他们在社区、学校等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活动,如篮球比赛、健身操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运动,增强身体健康。
9. 文化交流主题活动:一所学校举办了“中外友好日”,邀请外国留学生参与活动,与本地学生进行文化交流。
公民意味着什么 第2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标题:公民意味着什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概念,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增强法治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基本概念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 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公民的基本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公民的基本概念。
那么,公民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2. 讲授新课:(1)公民的基本概念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国家法律规范赋予公民的权益,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等。
公民义务:公民义务是指国家法律规范规定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参加国防建设等。
(3)做一个合格的公民① 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维护国家利益;② 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诚实守信;③ 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结协作;④ 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⑤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你认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品质?(2)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公民权利和义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公民的基本概念、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我国的社会和谐、国家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课后作业:1. 思考并回答:你认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品质?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将公民权利和义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教案)活动主题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了解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
活动目标1.了解和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掌握公民应当如何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3.能够正确地解决一些与公民权利和义务有关的问题。
4.增进学生对于公民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内容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讲解。
老师应当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应当承担哪些基本义务。
比如说,公民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权利;同时,公民应当遵守法律、缴纳税款等义务。
2.案例分析。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公民权利和义务有关的案例,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些案例中涉及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想要在公共场所发表言论,他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平衡自己的权利与他人的权利。
3.组织辩论。
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观点来展开辩论。
比如说,一组人可以代表政府,来就某个具体的政策进行辩论;另一组人可以代表个人,来就某个与个人权利有关的问题进行辩论。
4.实践探究。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中,让他们通过协助父母缴纳水电费、参与垃圾分类等活动,实践出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
活动方式本次活动的方式主要为讲授、案例分析、辩论和实践探究。
活动评价学生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应当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能够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能够深刻理解到公民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篇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一)放眼看世界:引导学生在学校、社区搜集公物被破坏的现象,做好图片和资料的搜集。
(二)讨论宣传策略1.分小组讨论,如何以“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为主题,在社区或学校宣传。
讨论落实人员的分工、职责、宣传形式等。
2.学校宣传组:制作宣传图片在全校展出,撰写“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演讲稿,在全校演讲,向每位学生散发宣传单、制作警示牌等。
3.社区宣传组:为公物“换脸”(把被污染和破坏的公物修复完好)以警示世人爱护公物,向社区居民宣传爱护公物的好处,制作宣传卡、警示牌、责任格言等。
(三)学生分组进行宣传实践并填上实践活动记录表“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宣传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方式参与人员活动记录和体会(四)课堂交流1.各组汇报宣传体验的情况和遇到问题,以及实践体验后的反思。
2.在这次“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实践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这么多公共设施遭到损坏,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当你看见有人破坏公物时,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你觉得自己尽到责任了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还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呢?在家里有哪些责任?在学校有哪些责任?在社区又有哪些责任?3.现实生活中,自己哪些方面还没做好?今后决定该怎样做?4.全班讨论并制定爱护公物公约。
(五)拓展实践1.从我做起。
在班上成立一个自愿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对身边遭到破坏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进行维护。
填写好维护活动记录。
让活动取得长效性。
2.写一篇谈“责任”的文章。
择优张贴在宣传栏里。
(六)资料收集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应尽的义务和分内应做的事。
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比如说,为人父母,责任就是养育和教育下一代。
为人子女就要孝敬父母,赡养老人。
作为国人就该报效人民,尽忠国家。
当然还有作为爱人、作为朋友等等,有不同的义务。
关键就是认识到你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到这点的话就无从谈起责任了。
责任感责任感是指对自己义务的知觉,以及自觉履行人生义务的一种态度或意愿。
最新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
最新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一、活动背景:虽然塑料的历史不算悠久,但是塑料制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然而,塑料的发明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
因此,为了加强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加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发现力、思考力和积极性、自信心。
三、活动过程:1、创设活动情境: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现象,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和关注。
通过这些现象,教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关注生活、走进科学。
2、讨论陋:教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一些不文明的、不合理的惯,比如随地吐痰、顺手扔垃圾等。
教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这些陋的危害,并且能够改变这些不良惯。
3、探讨“白色污染”:教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白纸、XXX废弃后是不是‘白色污染’?”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并且能够认识到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想法,即向XXX倡议禁止生产塑料制品。
4、讨论塑料的好处:教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塑料的好处,并且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讨论,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塑料的特殊本领和对人类带来的影响。
5、确立活动主题:在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确定了本次活动的主题。
6、思考讨论:同学们有一定的时间思考和讨论自己最想探究的内容,并且教师会适当引导同学们拓展思路。
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塑料的相关知识。
7、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提出问题。
教师将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并指导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整理。
8、将问题分成几类,让同学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坐成小组(如果一组人太多,就分成两组)。
9、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讨论,并加上背景音乐。
10、同学们介绍他们的活动方案,并通过加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
11、交流完活动方案后,教师进行总结。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垃圾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和研究带来了许多困扰。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例一、活动主题:《探索自然奥秘》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活动内容:1. 自然景观观察:组织学生到公园、山区或海滩等地,观察自然景观,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
2. 植物种植实践:引导学生参与植物种植活动,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 环保知识学习:通过讲座、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4. 团队协作游戏:组织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 自然奥秘探讨:引导学生进行自然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主题:《走近科学》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1. 科学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2. 科学讲座:邀请科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学动态。
3. 科学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科学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4. 创新设计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科学知识问答:组织科学知识问答活动,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活动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内容:1. 传统文化学习: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书法、国画、剪纸等。
2. 传统节日庆祝:组织学生庆祝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传统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或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文化创意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创作文化创意作品,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与其他学校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课题:关于海州区板浦镇美食文化的研究
项目学校:连云港市苏光中心小学
参加班级:六(1)班
参加人数:30人
指导教师:王永华
项目课题各步骤活动情况介绍:
一、我们的问题:
自古以来,连云港地区流传着“穿海州、吃板浦、新县出文人、南城古财主”的民谚。
板浦的饮食文化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吃在板浦”成了这一古镇的重要特色、品牌、标志和传统民俗。
“五味调和皆可口,四时配合尽宜人”,板浦人“会吃”,板浦名厨巧匠制作的菜肴、食品也特别好吃。
同样是普通的米面蔬菜、鸡鱼肉蛋、油盐酱醋,到了板浦厨师手里,无论是烧炒煨爆炝,还是煎熏卤渍溜,做出来就色香味俱全,特别让人心服、“口福”,凡是体验过“吃在板浦”的人,都会产生“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感觉。
直到今天,连云港的许多特色美食,比如汪恕有滴醋、香肠、豆丹等等,也都与板浦这个小镇子有关。
作为“会吃”的板浦镇的孩子更应该对家乡的美食有所了解。
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回报社会。
我们要研究的问题:1、我们板浦镇的美食有哪些?2、我们板浦镇如何充分利用美食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二、现有的政策:
1、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1992.06)
3、江苏省个体经营协会中的政策。
4、连云港市个体经营协会中的政策。
三、我们的方案:
1.同学们对全镇美食进行调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对全镇经营美食的人进行访问,争取获得最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3.对全镇各个美食经营店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和未来发展的设想。
4.向板浦镇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合理利用我镇美食资源,大力发展我镇美食一条街的建议》的报告。
四、我们在行动:
1、网上查找:查找有关美食的做法、历史、图片等。
2、实地考察: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对当地美食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拍摄。
(第一张是同学们到汪恕有滴醋厂参观访问,第二张是同学们到做插酥小饼人家采访。
)
3、我们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以小报的形式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活动。
为发展我们板浦美食文化做实事。
4、自己动手:设计手抄报。
5、美食比赛:同学们亲自动手做一种板浦美食,由老师、同学们品尝评出名次。
6、我们还成立“红领巾志愿者宣传队”进社区进行宣传。
利用广播站时间向大家介绍我们家乡板浦美食历史。
7、我们利用美术兴趣小组的优势,绘画我美丽的家乡。
8、我们广泛发动学生把我们板浦美食图片,资料等内容发到网站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板浦美食文化。
9、我们班同学在学校举行成课汇报活动。
(这是同学们在进行成果汇报时图片。
)
10、我们还特地给海州区副区长、板浦镇党委书记江希路同志写了一封信,把我们研究的问题,设计的方案向他做了汇报。
征询他的意见,并希望得到他的指导。
江书记还给我们回了信。
表扬了我们从小就能关心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
谋划策,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五、报告方案:
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和整理,我们已经对我们板浦美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012年6月,我们在学校部分学生中进行了听证会的展示,和同学与老师进行分享。
同学们分成5个小组,分别在5分钟内阐述了滴醋、凉粉、香肠、豆丹、小饼等美食的历史、做法、吃法、好处;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手抄报等。
同学们还讲了问题发现的过程、解决此问题的现有政策的优缺点、他们提出的新的政策以及准备采取的行动计划。
最后,同学们一起演唱了海州五大宫调歌曲《板浦四季美食多》。
听证过程中,同学们精彩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许多老师在台下由衷赞叹:“这些孩子真了不起!”
六、我们的收获:
活动过程中,我们不断实践,活动的每一步,都留下我们的收获和感悟,以下就是同学们和老师的一些感言:
学生A:学校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舞台,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锻炼了我的意志,综合实践活动,你就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
学生B:通过这一次实践活动,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我们家乡的美食文化,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明白了更多的人间温暖。
感谢老师给我们的微笑,给我们的知识,让我亲自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的活力!
学生C:这次的活动,使我真正的学到了很多东西。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学到了团队的精神,如果自己单枪匹马,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
还有一点就是增进了我们的友谊,我们在欢乐的笑声和争论之中和好,友情得到了改善。
所以,这次的实践活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师1:通过组织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真实的感受到孩子们乐于参加,积极参与到“家乡美食文化”的各种活动中去,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认为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是有益的、有价值的。
师2:通过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了解了许多可爱的小同学,他们由开始
的胆怯,到后来放开手脚开展各种活动,各种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七、活动小结与反思: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课程,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基本内容进行教学。
从生活中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公共问题。
生活是最大的课堂,生活的课堂最具感染力,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才能寻找到改善生活、改变社会的途径。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公民道德意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并且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
我想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享受参与自我管理的权利,以及伴随着这些责任需要获得的正确参与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促进公民自由和正义的意愿。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能力、信心、品质和使命感等综合能力方面有了提高,而且激发了学生从小热爱家乡情感。
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认真扎实地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