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新教材解三角形教案

高中数学新教材解三角形教案

高中数学新教材解三角形教案高中数学新教材解三角形教案1一、教学内容分析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小节的重点是结合向量知识证明数学中直线的平行、垂直问题,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证明、物理学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利用向量知识解决不等式、三角及物理问题,感悟向量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数学问题,使一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2、了解构造法在解题中的运用.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平面对量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应用.难点:向量的构造.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与回顾1、提问:下列哪些量是向量?(1)力(2)功(3)位移(4)力矩2、上述四个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说明]复习数量积的有关知识.二、学习新课例1(书中例5)向量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在数学学科中也有许多妙用!请看例2(书中例3)证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证法(二)向量法[说明]本例关键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构造向量,并发现(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例3(书中例4)[说明]本例的关键在于构造单位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公式得到证明.二、巩固练习1、如图,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km/h.(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的流速为4 km/h,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沿北偏东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是8 km/h.(2) 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为km/h.三、课堂小结1、向量在物理、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有机联系.四、作业布置1、书面作业:课本P73, 练习8.4 4高中数学新教材解三角形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弄清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关系.2.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3.在尝试、探索求反函数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认识,总结出求反函数的一般步骤,加深对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4.进一步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培育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求反函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反函数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①函数的概念②y=f(x)中各变量的意义2.同学们在物理课学过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即S=vt和t=(其中速度v是常量),在S=vt中位移S是时间t的函数;在t=中,时间t是位移S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t=是函数S=vt 的反函数.什么是反函数,如何求反函数,就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3.板书课题由实际问题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爱好,展示了教学目标.这样既可以拨去反函数这一概念的神秘面纱,也可使学生知道学习这一概念的必要性.二、实例分析,组织探究1.问题组一:(用投影给出函数与;与()的图象)(1)这两组函数的图像有什么关系?这两组函数有什么关系?(生答:与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与()的图象也关于直线y=x对称.是求一个数立方的运算,而是求一个数立方根的运算,它们互为逆运算.同样,与()也互为逆运算.)(2)由,已知y能否求x?(3)是否是一个函数?它与有何关系?(4)与有何联系?2.问题组二:(1)函数y=2x 1(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 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2)函数(x是自变量)与函数x=2y 1(y是自变量)是否是同一函数?(3)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的值域有什么关系?3.渗透反函数的概念.(老师点明这样的函数即互为反函数,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其特点) 从学生熟知的函数出发,抽象出反函数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育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这两组问题,为反函数概念的引出做了铺垫,利用旧知,引出新识,在最近进展区设计问题,使学生对反函数有一个直观的粗略印象,为进一步抽象反函数的概念奠定基础.三、师生互动,归纳定义1.(根据上述实例,老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出反函数的定义)函数y=f(x)(x∈A) 中,设它的值域为C.我们根据这个函数中x,y 的关系,用y 把x 表示出来,得到x = j (y) .如果对于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 = j (y),x在A中都有的值和它对应,那么, x = j (y)就表示y是自变量,x是自变量y 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 = j (y)(y ∈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记作: .考虑到用x表示自变量, y表示函数的习惯,将中的x与y对调写成.2.引导分析:1)反函数也是函数;2)对应法则为互逆运算;3)定义中的如果意味着对于一个任意的函数y=f(x)来说不一定有4)函数y=f(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函数x=f(y)的值域、定义域;5)函数y=f(x)与x=f(y)互为反函数;6)要理解好符号f;7)交换变量x、y的原因.3.两次转换x、y的对应关系(原函数中的自变量x与反函数中的函数值y 是等价的,原函数中的函数值y与反函数中的自变量x是等价的.)4.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关系函数y=f(x)函数定义域AC值域CA四、应用解题,总结步骤1.(投影例题)【例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y=3x-1 (2)y=x 1【例2】求函数的反函数.(老师板书例题过程后,由学生总结求反函数步骤.)2.总结求函数反函数的步骤:1° 由y=f(x)反解出x=f(y).2° 把x=f(y)中x与y互换得.3° 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简记为:反解、互换、写出反函数的定义域)【例3】(1)有没有反函数?(2)的反函数是________.(3)(x0)的反函数是__________.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揭示反函数的定义,学生有针对性地体会定义的特点,进而对定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与自己的预设产生矛盾冲突,体会反函数.在剖析定义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并对数学的符号语言有更好的把握.通过动画演示,表格对比,使学生对反函数定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消化理解.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讲解分析,在解题的步骤上和方法上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并及时归纳总结,培育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题目的设计遵循了从了解到理解,从掌握到应用的不同层次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体现了对定义的反思理解.学生思考练习,师生共同分析纠正.五、巩固强化,评价反馈1.已知函数y=f(x)存在反函数,求它的反函数y =f( x)(1)y=-2x 3(xR) (2)y=-(xR,且x)( 3 ) y=(xR,且x)2.已知函数f(x)=(xR,且x)存在反函数,求f(7)的值.五、反思小结,再度设疑本节课主要讨论了反函数的定义,以及反函数的求解步骤.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呢?我们将在下节讨论.(让学生谈一下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老师适时点拨)进一步强化反函数的概念,并能正确求出反函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落实程度.具体实践中可实行同学板演、分组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乐观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六、作业习题2.4第1题,第2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说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概念的形成是螺旋式上升的,一般要经过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本节教案通过一个物理学中的具体实例引入反函数,进而又通过若干函数的图象进一步加以诱导剖析,最终形成概念.反函数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原因是其本身较为抽象,经过两次代换,又采纳了抽象的符号.由于没有一一映射,逆映射等概念的支撑,使学生难以从本质上去把握反函数的概念.为此,我们大胆地使用教材,把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系预先揭示,进而探究原因,寻找规律,程序是从问题出发,讨论性质,进而得出概念,这正是数学讨论的顺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概念的建立与形成.另外,对概念的剖析以及习题的配备也很精当,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多层次需要,起到评价反馈的作用.通过对函数与方程的分析,互逆探索,动画演示,表格对比、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求欲,在探究与剖析的过程中,完善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学生自然成为学习的主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全册)
本教案共包括必修五全部章节,共计 xx 课时,主要涵盖以下
内容:
第一章函数的概念
本章主要介绍函数的概念、性质、分类以及函数图像的绘制等
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函数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第二章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介绍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及其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点,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函数进
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三角函数
的概念,掌握三角函数的性质,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递推数列
本章主要介绍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学证明中的运用,同时通过递推数列的研究,进一步巩固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
学证明中的应用,同时掌握递推数列的推导与实际应用技巧。

第四章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本章主要介绍极坐标系的定义、性质,以及参数方程的基本概
念与运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极坐
标系的概念与性质,掌握参数方程的推导与实际应用技巧。

第五章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初步
本章主要介绍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等知识点。

通过
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导数与微分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掌握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1.1.1正弦定理
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第二课时:1.1.2余弦定理
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示形式及证明余弦定理的向量方法,并会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第三课时:1.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一)
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学,而如今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虽然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但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章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
第四课时:1.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二)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
说明
1.要在本章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对于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证明的探究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根据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来启发学生得到自己对于定理的证明。如对于正弦定理,可以启发得到有应用向量方法的证明,对于余弦定理则可以启发得到三角方法和解析的方法。在应用两个定理解决有关的解三角形和测量问题的过程中,一个问题也常常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对于不同的方法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比较。对于一些常见的测量问题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设计应用的程序,得到在实际中可以直接应用的算法。

普通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普通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普通高中数学必修5教案
教学内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性质,能够应用函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

教学难点:函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结合示例,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函数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函数的定义(10分钟)
教师讲解函数的定义及符号表示,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

三、讲解函数的性质(15分钟)
教师讲解函数的奇偶性、增减性、最值等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函数的特点。

四、演示函数的图像(10分钟)
教师通过示例展示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理解函数与图像之间的关系。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讨论解题过程。

六、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七、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励学生继续学习。

评价与展望: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未来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的应用,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家教教案(最新整理)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家教教案(最新整理)

正弦定理:A a sin =B b sin =C csin =2R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形式一:,,2___________________a =2_________________b =2_________________c =,,,(角到边的转换)bc 2a c b A cos 222-+=ac 2b c a B cos 222-+=ab2c b a C cos 222-+=absinC=bcsinA=acsinB,S △=))()((c S b S a S S ---=Sr 1212c +,r 为内切圆半径)=R abc 4(R 为外接圆半径).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射影定理:a=bcosC+ccosB,b=acosC+ccosA,c=acosB+bcosA.三角形内角的诱导公式(1)sin(A+B)=sinC,cos(A+B)=-cosC,tanC=-tan(A+B),cos=sin , sin =cos 2C 2A B +2C 2A B+ABC 中,熟记并会证明tanA+tanB+tanC=tanA·tanB·tanC;、C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B=60°;;;)。

7.如图3,位于A 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30°、相距20海里的C 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θ的方向沿直线CB 前往B 处救援,求cos θ的值.图38.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时,可以选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与.现测得AB B C D ,并在点测得塔顶的仰角为,求塔高.BCD BDC CD s αβ∠=∠==,,C A θAB本章思维总结1.解斜三角形的常规思维方法是:(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A 、B 、C ),由A +B +C = π求C ,由正弦定理求a 、b ;(2)已知两边和夹角(如a 、b 、c ),应用余弦定理求c 边;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用A +B +C = π,求另一角;(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a 、b 、A ),应用正弦定理求B ,由A +B +C = π求C ,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 边,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4)已知三边a 、b 、c ,应余弦定理求A 、B ,再由A +B +C = π,求角C 。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5篇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5篇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5篇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正弦定理》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也是三角形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知识储备已足够。

它是后续课程中解三角形的理论依据,也是解决实际生活中许多测量问题的工具。

因此熟练掌握正弦定理能为接下来学习解三角形打下坚实基础,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变通。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能力目标:探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并能掌握多种证明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公式的整洁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四、教法分析依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节知识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采用与学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方法,命题教学的发生型模式,以问题实际为参照对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并且运用例题和习题来强化内容的掌握,突破重难点。

即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

学生采用自主式、合作式、探讨式的学习方法,这样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本节知识教学采用发生型模式:1、问题情境有一个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想在风景区两座相邻的山之间搭建一条观光索道。

已知一座山A到山脚C的上面斜距离是1500米,在山脚测得两座山顶之间的夹角是450,在另一座山顶B测得山脚与A山顶之间的夹角是300。

高中数学第一章 数列人教版必修五

高中数学第一章 数列人教版必修五

第一章数列一、课程要求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模型。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对日常中大量实际问题的分析,建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种模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这两种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了解数列的概念,概念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体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3、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体会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4、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体会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关系。

5、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体会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与指数型函数之间的关系。

6、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二、编写意图:1、数列是刻画离散过程的重要数学模型,数列的知识也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它可以看成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的函数,因此,从函数的角度来研究数列,即是对函数学习的延伸,也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模型。

2、本章力求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展现,帮助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理解与掌握两类特殊的数列,并应用它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相关的一些问题。

编写中表达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这种基础学科的特点,使学生感觉到又亲切又好奇,充满魅力。

3、教材在例题、习题的编排上,注重让学生重点掌握数列的概念、特殊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渗透函数思想解决问题。

4、教材在内容设计上突出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类比思想、归纳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算法思想、方程思想、特殊到一般等思想贯穿于全章内容的始终。

5、教材在知识内容设计上,注意了数列与函数、算法、微积分、方程等的联系,适度应用现代信息计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建议。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一章 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 阅读与思考 海伦和秦九韶》示范课教案_28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一章 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  阅读与思考 海伦和秦九韶》示范课教案_28

《秦九韶-海伦公式》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秦九韶-海伦公式》【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必修五的第一章,是阅读与思考部分中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意在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秦九韶-海伦公式”进行证明,并进行有效的应用,让同学们从中体会到数学之美。

【知识背景】海伦公式与秦九韶公式古希腊的几何学家海伦(Heron,约公元50年),在数学史上以解决几何测量问题而闻名,在他的著作《度量》一书中,给出了一个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记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为:..这一公式称为海伦公式;海伦公式又译作希伦公式、海龙公式、希罗公式,传说是古代的叙拉古国王希伦(Heron,也称海龙)二世发现的公式。

中国宋代的数学家秦九韶在1247年也提出了“三斜求积术”。

它与海伦公式基本一样,其实在《九章算术》中,已经有求三角形公式“底乘高的一半”,在实际丈量土地面积时,由于土地的面积并不是三角形,要找出它来并非易事。

所以他们想到了三角形的三条边。

如果这样做求三角形的面积也就方便多了。

但是怎样根据三边的长度来求三角形的面积?直到南宋,中国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三斜求积术”。

秦九韶他把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称为小斜、中斜和大斜。

“术”即方法。

三斜求积术就是用小斜平方加上大斜平方,送到中斜平方,取相减后余数的一半,自乘而得一个数,小斜平方乘以大斜平方,送到上面得到的那个。

相减后余数被4除,所得的数作为“实”,作1作为“隅”,开平方后即得面积。

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也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长求面积的秦九韶公式:.其实这两个公式实质是一致的,聪明的你能够推导出来吗?对比这两个公式,我们发现海伦公式形式漂亮,便于记忆,但是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是无理数的时候,还是秦九韶公式处理比较方便,现在请您选择适当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吧。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需要熟悉前面已学过的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5

(新课标)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5从容说课本章主要学习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以及实习作业.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反映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重要定理.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可以将三角形中的边的关系与角的关系进行相互转化,许多几何问题也可以转化为解三角形的问题来研究.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全章复习.教学重点1.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2.三角形各种类型的判定方法;三角形面积定理的应用.3.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综合运用.教学难点定理及有关性质的综合运用.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确良;2.三角形各种类型的判定方法;3.三角形面积定理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典型例题,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公式及三角形有关性质求解三角形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问题时沟通了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及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可能,从而从本质上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本章我们共学习了哪些内容?生 本章我们学习了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师 你能讲出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具体内容吗?生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 余弦定理: a 2=b 2+c 2-2bcco s A ,b 2=a 2+c 2-2acco s B , c 2=b 2+a 2-2baco s C ;abc b a C ac b c a cisB bc a c b A 2cos ,2,2cos 222222222-+=-+=-+=.师 很好!哪位同学来说说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 生 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两角和一边解三角形;(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1)已知三边解三角形;(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生 老师,我来补充.利用正弦定理的解题的类型(1)在有解时只有一解,类型(2)可有解、一解和无解;利用余弦定理的解题的两种类型有解时只有一解. 师 very good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学习了什么? 生 除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我们还学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C ab B ac A bc S sin 21sin 21sin 21===C ,利用它我们可以解决已知两边及其夹角求三角形的面积.师 你说的非常完善,你是我们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全班同学都向他学习.推进新课 多媒体投影解斜三角形时可用的定理公式 适用类型 备注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b 2=a 2+c 2-2ac cos B c 2=b 2+a 2-2ba cos C(1) 已知三边 (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类型(1)(2)有解时只有一解正弦定理(3)已知两角和一边类型(3)在有解时只有一解,类型(4)可有解、一解和无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 (4)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面积公式S =21bc sin A =21ac sin B =21ab sin C(5)已知两边及其夹角生 老师,我也来补充.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我们还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关测量距离、高度、角度的问题.师 看来同学们对解三角形这一章掌握得都不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例题与练习. [例题剖析]【例1】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生 这个题目以前做过的,A 与B 的大小关系不定. 师 对吗?生 我认为不对.我以前做过的题目中没有“在△ABC 中”这个条件. (其他学生一致认可) 师 那本题应该怎么做呢?生 我觉得答案应该是A >B ,但是理由我说不上来. 生 我来说.因为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所以 a =2Rsin A ,B =2Rsin B .又因为sin A >sin B ,所以A >B . 又因为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所以A >B . 师 好,你解得非常正确.【例2】在△ABC 中,若△ABC 的面积为S ,且2S=(a +b )2-C 2,求t a n C 的值. 师 拿到题目你怎么考虑,从哪里下手?生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代入已知条件2S=(A +B )2-C 2中,再化简. 师 用面积公式S=21 bc in A =21ac sin B =21ab sin C 中的哪一个呢? 生 用哪一个都可以吧. 生 不对,应该先化简等式右边,得(A +B )2-C 2=A 2+2AB +B 2-C 2,出现了A 与B 的乘积:AB ,而2abco s C =a 2+b 2-c 2,因此面积公式应该用S=21ab sin C ,代入等式得 ab sin C =a 2+b 2+2ab -C 2=2ab -2abco s C .化简得tan 2C=2.从而有344142tan12tan2tan2-=-=-=CCC.师思路非常清晰,请同学们思考本题共涉及到了哪些知识点?生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生还有余切的二倍角公式.师你能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吗?生拿到题目不能盲目下手,应该先找到解题切入口.师对,你讲得很好.生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都要试试.【例3】将一块圆心角为120°,半径为20 c m的扇形铁片裁成一块矩形,有如图(1)、(2)的两种裁法:让矩形一边在扇形的一条半径OA上,或让矩形一边与弦AB平行,请问哪种裁法能得到最大面积的矩形?并求出这个最大值.师本题是应用题,怎么处理?生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找到相应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分析:这是一个如何下料的问题,从图形的特点来看,涉及到线段的长度和角度,将这些量放置在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出矩形的边长,再计算出两种方案所得矩形的最大面积,加以比较,就可以得出问题的结论.解:按图(1)的裁法:矩形的一边O P在OA上,顶点M在圆弧上,设∠M OA=θ,则|MP|=20sinθ,|OP|=20co sθ,从而S=400sinθco sθ=200sin2θ,即当4πθ=时,S m a x=200.按图(2)的裁法:矩形的一边PQ与弦AB平行,设∠M O Q=θ,在△M O Q中,∠O QM=90°+30°=120°,由正弦定理,得|MQ|=θθsin2340120sinsin20=︒.又因为|MN |=2|OM |sin(60°-θ),=40sin(60°-θ),所以 S=|MQ |·|MN |=331600sinθsin(60°-θ)=331600{-21[co s60°-co s(2θ-60°)]}=33800[cos(2θ-60°)-co s60°]. 所以当θ=30°时,S m a x =33400. 由于33400>200,所以用第二种裁法可裁得面积最大的矩形,最大面积为33400c m 2. 评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测量(角度、距离)、合理下料、设计规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从解题过程来看,关键是要找出或设出角度,实质是解斜三角形,将问题涉及的有关量集中在某一个或者几个三角形中,灵活地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来加以解决.【例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求所有这些三角形中的最大角的度数.(精确到°) 师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生(齐答)已知三角形的三边,要求三角形中的角. 师 怎么处理呢?生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实现三角形中边与角的转化,可是三条边的值不知道啊. 生条件中三角形的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那么我们可以设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为n-1,n ,n+1,最大的角为θ,则)1(2321)1(24)1(2)1()1(cos 2222--=--=-+--+=n n n n n n n n n n θ.师 接下来怎么做呢?生 因为co sθ是[0°,180°]内的减函数,所以要求θ的最大值即求co sθ的最小值. 师cosθ的最小值怎么求呢? 生 因为cosθ>-1,从而有)1(2321--n >-1)1(23-⇒n <23n-1>1⇒n >2. 又因为n 为自然数,所以当n=3时,(cosθ)min =-41,所以θ的最大值为°.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解:设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为n-1,n ,n+1,最大的角为θ,则)1(2321)1(24)1(2)1()1(cos 2222--=--=-+--+=n n n n n n n n n n θ.因为cosθ是[0°,180°]内的减函数,所以要求θ的最大值即求co s θ的最小值,且cosθ>-1,从而有)1(2321--n >-1)1(23-⇒n <⇒23n-1>1⇒n >2. 因此,当n=3时,(cosθ)min =-41,所以θ的最大值为°. 师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练习 多媒体投影1.在△ABC 中,若A =30°,B =45°,C =6,则A 等于( ) A.26- B.26(2-C.)26(3-D.)26(4-2.在△ABC 中,若a =7,b =4,c =5, 则△ABC 的面积为(精确到0.1)( ) A .7B .C .D . 3.某人站在山顶向下看一列车队向山脚驶来,他看见第一辆车与第二辆车的俯角差等于他看见第二辆车与第三辆车的俯角差,则第一辆车与第二辆车的距离D 1与第二辆车与第三辆车的距离D 2之间的关系为( ) >d 2=d 2 <d 2 D.大小确定不了4.在△ABC 中,若A ·co t A =bco t B ,则△ABC 是_______三角形.5.在异面直线A ,B 上有两点M 、N ,EF 是直线A ,B 的公垂线段,若EM =5,EF =3,FN =4,MN =6,则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_.(精确到1°) 练习题答案:4.等腰°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生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都是联系三角形边和角的关系式.生 凡是可用正弦定理的时候,都可以用余弦定理;当关系式中有边的平方项时,可以考虑余弦定理.生 已知两边一对角求解三角形时用余弦定理讨论二次方程,更容易判断是无解、一解还是两解的问题.生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找出图形中的边角关系,然后假设有关的边和角,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建立边或角的关系式.生 在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都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解这些三角形,得出实际问题的解.其基本步骤是: (1)分析:理解题意,弄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一个或几个三角形);(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待求量尽可能地集中在有关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这些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布置作业1.已知锐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在△ABC 中,已知t a n A =21,t a n B =31,试求最长边与最短边的比. 3.某人坐在火车上看风景,他看见远处有一座宝塔在与火车前进方向成30°角的直线上,1分钟后,他看见宝塔在与火车前进方向成45°角的直线上,设火车的速度是100 km/h ,求宝塔离开铁路线的垂直距离. 答案:1.(5,13)2.解:因为t a n A =21,t a n B =31,所以1312113121tan tan 1tan tan )tan(=•-+=-+=+BA B A B A . 因为0°<A <45°,0°<B <45°,所以A +B = 45°. 所以3510103135sin sin sin =︒==B C b c ,所以最长边与最短边的比为35. 3.解:如图,设宝塔在C 点,先看时的位置为A ,再看时的位置为B ,由题意知∠BAC =45°-30°=15°,AB =3560100=(km ),AC =)13(3513515sin 53sin sin +=︒︒=∠•∠=ABC BCA AB AC ,所以C 点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AC ·sin30°=65(3+1)(km ).板书设计 本章复习例1 例3 例2 例4(投影区)备课资料解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内角是三角形的六个基本元素.已知其中的三个基本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余的基本元素叫做解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解法因为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是直角,例如△ABC 中,C =90°,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那么利用以下关系式:(1)A +B =90°;(2)A 2+B 2=C 2;(3)A =c sin A =cco s B =B ·t a n A ;(4)B =cco s A =c sin B =acxtana . 可分四种情况来解直角三角形. (1)已知斜边和一锐角; (2)已知一条直角边和一锐角; (3)已知一斜边和一直角边; (4)已知两条直角边. 2.斜三角形的解法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没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叫做斜三角形.斜三角形的解法可分以下四种情况:(1)已知两角和一边;(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3)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4)已知三边.解斜三角形常常利用以下基本关系式: 1.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即A +B +C =180°; 2.正弦定理,即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3.余弦定理,即(1)⎪⎩⎪⎨⎧+=+=+=;cos cos ,cos cos ,cos cos B a A b c A c C a b C b B c a(2)⎪⎩⎪⎨⎧-+=-+=-+=C ab b a c B ac c a b A bc c b a cos 2cos 2,cos 2222222222一般地说,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的情况下,解三角形时,问题不一定有解,如果有解也不一定有唯一解.对这类问题进行讨论,可得如下结论.90°≤A <180°0°<A <90°a >b 一解 一解 a =b 无解 一解a <b无解A >B sin A A =B sin A A <B sin A两解 一解 无解。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 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_2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 解三角形 1.2 应用举例》_2

第1课时解三角形应用举例—距离问题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B版数学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中1.2的应用举例中测量距离(高度)问题。

主要介绍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实际测量(距离、高度)中的应用。

因为在本节课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公式及基本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意在复习前面所学两个定理的同时,加深对其的了解,以便能达到在实际问题中熟练应用的效果。

对加深学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意识做贡献。

二、学情分析距离测量问题是基本的测量问题,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距离测量。

这里涉及的测量问题则是不可到达的测量问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问题的差异,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某些问题中只要求得到能够实施的测量方法。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解题经验,所以本节课只要带领学生勤思考多练习,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不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距离、高度)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应用举例的学习,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正、余弦定理灵活解题,从而获得解三角形应用问题的一般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测量问题的实际情景,从而找到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难点:测量方法的寻找与计算。

五、教学手段计算机,PPT,黑板板书。

六、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展示,引入问题情景一:比萨斜塔(展示图片)师:比萨斜塔是意大利的著名建筑,它每年都会按照一定度数倾斜,但斜而不倒,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不能直接测量这个塔的高度,该怎么知道它的高度呢?情景二:河流、梵净山(展示图片)师:如果我们不能直接测量,该怎么得出河流的宽度和梵净山的高度呢?引入课题:我们今天就是来思考怎么通过计算,得到无法测量的距离(高度)问题。

知识扩展:简单介绍测量工具(展示图片)1 经纬仪:测量度数2卷尺:测量距离长.[分析]由余弦定理得cos∠=100+36-1962×10×6=-∴∠ADC=120°,∠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sin∠ADB、如图,要测底部不能到达的烟囱的高AB,从[分析]如图,因为B A AA AB 11+=,又[分析] 分别在△BCD 出BD 和AD ,然后在△ADBBCD中用余弦定理求得BC.如下图,为了测量河宽,在岸的一边选定两点ACAB=45°,∠CBA=75°,________米.[分析]在△ABC中,∵∠CAB=45°,∠ABC=75°,ACB=60°,由正弦定理可得AC=AB·sin∠ABCsin∠ACB=120×sin75°sin60°=20(32+,设C到AB的距离为CD,则CD=AC·sin∠CAB=2+6)sin45°=20(3+3),∴河的宽度为20(3+3)米.五个量中,a,两个小岛相距10 n mile,从岛望C岛和A岛成岛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n=45°,由正弦定理.如图,为了测量某障碍物两侧A、B间的距离,给定下列四组数据,测量时应当用数据( )[解析] 要测γ.2.某观察站C和500米,测得灯塔在观察站C正西方向,A.500米 BC.700米 D[解析]如图,由题意知,∠3002+5002+2×300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1.本教案为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是对解三角形的较高的应用,难度相应的也有提高;例题选择典型,涵盖了解三角形的常考题型,突出了重点方法,并且通过同类型的练习进行巩固;课后通过基本题、模拟题和高考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考查,使本节内容充分落实.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这些应用问题进行探索,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提出新问题.2.对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的应用问题,教师通过转化,使学生能够理解,需要在练习中加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解三角形中的一类倍角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解三角形中的一类倍角问题》教学设计

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解三角形中的一类倍角问题1.教学内容解析“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必修5中“解三角形”的一节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联系紧密,涉及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工具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有些问题的求解还会用到三角函数中的和、差角公式和二倍角公式.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广泛联想、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公式是求解问题的关键.2.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1)掌握并熟练运用正弦、余弦定理转化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2)理解三角形中有关边角关系的几何意义,如cos a B 、sin b A 、22a b bc 、2A B ,并对以此为背景的试题进行深入的探究,理解其数学本质;(3)通过对问题背景与变式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教学重难点:(1)能够熟练运用正弦、余弦定理转化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2)理解三角形中有关边角关系的几何意义,如cos a B 、sin b A 、22a b bc 、2A B ,探究其数学本质.3.学生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5的学习,已了解正弦和余弦定理的内容,但如何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定理解决解三角形综合问题,怎样合理选择定理进行边角关系转化进而解决三角形综合问题,还需通过复习指导有待进一步提高.4.教学策略分析(1)问题引入,激发求知欲望(2)广泛联想,挖掘数形背景(3)分析例题,落实核心知识(4)重视应用,培养实践能力设计思路:(1)重视教学各环节的合理安排;(2)重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整合,以小组讨论、讲练结合、分析引导、变式训练、扩展训练等多种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3)重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5.教学过程过程问题驱动下的教学设计(1)问题引入【引题】人教A 版必修五第25页B 组练习3:研究一下,是否存在一个三角形具有以下性质:(1)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2)最大角是最小角的2倍.【设计意图】通过引题的解决,回顾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内容,初步体问题引入揭示本质变式探究探究不止知识重建会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和正、余弦定理实现三角形边角关系转化,从而求解三角形的作用.【提问】一般地,在ABC中,由等式2B A可以得到什么结论?(2)问题探究揭示本质【探究一】一般地,在ABC中,由等式2B A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它具有什么代数特征呢?【设计意图】通过发散性探究,学生能够体会正、余弦定理在转化三角形边角关系中的作用,以及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三角恒等变换的作用.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等式2B A的代数特征.【提问】反之是否成立呢?【探究二】一般地,在ABC中,若22b a ac,则2B A.【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进一步体会正、余弦定理在转化三角形边角关系中的作用.同时,通过两次探究,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推论:一般地,在ABC中,222a b bc A B.并能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证明该推论,感受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内在联系.【提问】在ABC中,222a b bc A B,这个代数恒等式具有怎么样的几何意义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其几何背景,从几何角度看清问题本质,感受在三角形中的数与形的统一性,培养数学抽象与数形结合的能力,了解此类问题的命题策略,(3)应用探究尝试解决【练习】在ABC中,,,a b c分别为角,,A B C所对的边,已知B C A,且2,4,8B A c a b,求,a b的值.【设计意图】通过微调题目条件,增加了思维容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能力,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等式2B A的代数特征.【高考链接】(2019年高考北京卷(理))在ABC中,,,a b c分别为角,,A B C 所对的边,若3,26,2a b B A.(I)求cos A的值; (II)求c的值.【高考链接】(2019年浙江高考)在ABC中,内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已知2cosb c a B.(I)证明:2A B;(II)若ABC的面积2=4aS,求角A的大小.【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正弦、余弦定理,注重推论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落实核心知识,培养实践能力.(4)直通自招探究不止(2019上海交大自招)是否存在三边长为连续自然数的三角形,使得(1)最大角是最小角的两倍;(2)最大角是最小角的三倍.若存在,求出该三角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探究三】一般地,在ABC中,由等式3B A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它具有什么代数特征和几何意义呢?【设计意图】体会推论应用的广泛性,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能力,树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数学核心素养.(5)自主命题总结反思【学生命题】以三角形中有关边角关系的几何意义为背景,如cosa B、sinb A、22a b bc、2A B(或者其它自选),命制一道解答题.【学生归纳】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体现了三角形中边与角存在的一种内在联系,其主要作用是将已知的边、角互化或统一;2.理解三角形中有关边角关系的几何意义,如cosa B、sinb A、22a b bc、2A B,掌握此类问题的“源”与“流”;【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归纳,回顾自己在本节课所学得知识要点与思想方法,并与同学,老师交流,完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通过自主命题,旨在引导学生与命题者对话,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拓展探究学习的维度.(6)作业布置1.书本P25 B组练习3;2.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三;3.以三角形中有关边角关系的几何意义为背景命制一道解答题.。

高中数学余弦定理教案(优秀5篇)

高中数学余弦定理教案(优秀5篇)

高中数学余弦定理教案(优秀5篇)高中数学余弦定理教案篇一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余弦定理》是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前面已经学习了正弦定理以及必修4中的任意角、诱导公式以及恒等变换,为后面学习三角函数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以及应用问题的一个重要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边与角的互化,从而使三角与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的有关等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以及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⒈知识与技能:掌握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公式;能初步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斜三角形⒈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余弦定理可以解决某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运用余弦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通过本节的运用实践,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三)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运用余弦定理探求任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与之有关的计算问题,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与测量以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余弦定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是: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余弦定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说学情从知识层面上看,高中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余弦定理及其推导过程;从能力层面上看,学生初步掌握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斜三角形问题的技能;从情感层面上看,学生对教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4篇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4篇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4篇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学问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学校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亲密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亲密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

因此,正弦定理的学问特别重要。

学情分析:作为高一同学,同学们已经把握了基本的三角函数,特殊是在一些特别三角形中,而同学们在解决任意三角形的边与角问题,就比较困难。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究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推断解的个数。

(依据我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析:学问目标:理解并把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力量目标:探究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同学感受数学公式的干净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法学法分析:教法:采纳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同学自主和合作沟通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觉”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同学的思维由问题开头,到猜测的得出,猜测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学法:指导同学把握“观看——猜测——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实行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学问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

让同学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看,类比,思索,探究,动手尝试相结合,增添同学由特别到一般的数学思维力量,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假如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胜利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 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同学关心别人的热忱和学习的爱好,从而进入今日的学习课题。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精选5篇)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精选5篇)

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精选5篇)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篇一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公式的运用。

B、能力目标:(1)通过公式的探索、发现,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利用以退求进的思维策略,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尝试、分析、类比的方法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

(3)通过对公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数学文化价值)(1)公式的发现反映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熏陶。

(2)通过公式的运用,树立学生"大众教学"的思想意识。

(3)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令人着迷的数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

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引导式。

教具: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几节,我们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及其有关性质,今天要进一步研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提起数列求和,我们自然会想到德国伟大的数学家高斯"神速求和"的故事,小高斯上小学四年级时,一次教师布置了一道数学习题:"把从1到100的自然数加起来,和是多少?"年仅10岁的小高斯略一思索就得到答案5050,这使教师非常吃惊,那么高斯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呢?如果大家也懂得那样巧妙计算,那你们就是二十世纪末的新高斯。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情反映,然后将此问题缩小十倍)。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一例题。

例1,计算:1+2+3+4+5+6+7+8+9+10。

这道题除了累加计算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有趣的解法呢?小组讨论后,让学生自行发言解答。

高中数学必修五备课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备课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五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1. 函数的概念
2.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 函数的图象
4. 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
教学目标:
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 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求法。

3. 能够画出函数的图象。

4. 熟练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和单调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 函数的图象的绘制和性质的判断。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教辅资料、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函数概念,让学生回顾前几年关于函数的基本知识。

二、讲解(20分钟)
1. 函数的定义:介绍函数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讲解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及求法。

3. 函数的图象:介绍如何画出函数的图象。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练习,画出给定函数的图象。

2. 学生讨论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和单调性。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希望学生能够对函数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必修五数学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五数学教案

人教版高中必修五数学教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基础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术语。

3.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数学基本概念和术语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演练、讨论
教具准备:教科书、黑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起源和意义。

二、讲解:介绍数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重要性。

三、讲解: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四、示范演练:通过例题演练,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五、讨论:让学生讨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学的基础概念和发展历史,通过讲解、示范演练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4篇)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4篇)

高中数学教案(优秀4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一、课程说明(一)教材分析:此次一对一家教所使用教材为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

辅导内容为第一章第二节等差数列。

前一节的内容为数列,学生已初步了解到数列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首项,什么是通项等等。

以及了解到什么是递增数列,什么是递减数列。

通过第一节的学习的铺垫,可以让学生更自主的探究,学习等差数列。

而我也是在这些基础上为她讲解第二节等差数列。

(二)学生分析:此次所带学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

聪明但是不踏实,做题浮躁。

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靠,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分析能力较弱,解题思路不清。

每次她遇到会的题,就快快的草率做完,总会有因马虎而犯的错误。

遇到稍不会的,总是很浮躁,不能冷静下来慢慢思考。

就由略不会变成不会。

但她也是个虚心听教的孩子,给她讲课,她也会很认真地听讲。

(三)教学目标:1、通过教与学的配合,让她能够懂得什么是等差数列,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过对公式的推导,让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会自己对公式的推导。

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3、在教学中让她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来明白推理的艺术,并且培养她学习,做题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的好习惯。

4、让她在学习,做题中一步步抽丝剥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她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培养她对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

耐心地解决问题。

5、让她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独特的美,能够爱上数学这门课。

并且认真对待,自主学习。

(四)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掌握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以及其性质。

并能独立的推导。

2、能够灵活运用公式并且能把相应公式与题相结合。

(五)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及其意义。

2、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相应的题中。

二、课前准备(一)教学器材对于一对一教教采用传统讲课。

一张挂历。

(二)教学方法通过对生活中的有规律数据的观察来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前一节所学,思考有什么规律。

从生活中着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更积极地学习。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1 拓展资料:求递推数列通项的特征根法与不动点法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1 拓展资料:求递推数列通项的特征根法与不动点法

求递推数列通项的特征根法与不动点法一、形如21(,n n n a pa qa p q ++=+是常数)的数列 形如112221,,(,n n n a m a m a pa qa p q ++===+是常数)的二阶递推数列都可用特征根法求得通项n a ,其特征方程为2x px q =+…① 若①有二异根,αβ,则可令1212(,n n n a c c c c αβ=+是待定常数) 若①有二重根αβ=,则可令1212()(,n n a c nc c c α=+是待定常数) 再利用1122,,a m a m ==可求得12,c c ,进而求得n a .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12,3,32()n n n a a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解:其特征方程为232x x =-,解得121,2x x ==,令1212n n n a c c =⋅+⋅,由1122122243a c c a c c =+=⎧⎨=+=⎩,得12112c c =⎧⎪⎨=⎪⎩, 112n n a -∴=+. 例2.已知数列{}n a 满足*12211,2,44()n n n a a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解:其特征方程为2441x x =-,解得1212x x ==,令()1212nn a c nc ⎛⎫=+ ⎪⎝⎭, 由1122121()121(2)24a c c a c c ⎧=+⨯=⎪⎪⎨⎪=+⨯=⎪⎩,得1246c c =-⎧⎨=⎩, 1322n n n a --∴=. 二、形如2n n n Aa B a Ca D++=+的数列 对于数列2n n n Aa B a Ca D ++=+,*1,(,,,a m n N A B C D =∈是常数且0,0C AD BC ≠-≠)其特征方程为Ax B x Cx D +=+,变形为2()0Cx D A x B +--=…② 若②有二异根,αβ,则可令11n n n n a a c a a ααββ++--=⋅--(其中c 是待定常数),代入12,a a 的值可求得c 值. 这样数列n n a a αβ⎧⎫-⎨⎬-⎩⎭是首项为11a a αβ--,公比为c 的等比数列,于是这样可求得n a . 若②有二重根αβ=,则可令111n n c a a αα+=+--(其中c 是待定常数),代入12,a a 的值可求得c 值.这样数列1n a α⎧⎫⎨⎬-⎩⎭是首项为1n a α-,公差为c 的等差数列,于是这样可求得n a .此方法又称不动点法.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22,(2)21n n n a a a n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 解:其特征方程为221x x x +=+,化简得2220x -=,解得121,1x x ==-,令111111n n n n a a c a a ++--=⋅++ 由12,a =得245a =,可得13c =-, ∴数列11n n a a ⎧⎫-⎨⎬+⎩⎭是以111113a a -=+为首项,以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111133n n n a a --⎛⎫∴=⋅- ⎪+⎝⎭,3(1)3(1)n nn n n a --∴=+-. 例4.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2,()46n n n a a a n N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 解:其特征方程为2146x x x -=+,即24410x x ++=,解得1212x x ==-,令11122n n c a a +=+++由12,a =得2314a =,求得1c =, ∴数列112n a ⎧⎫⎪⎪⎨⎬⎪⎪+⎩⎭是以11252a =+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123(1)11552n n n a ∴=+-⋅=-+, 135106n n a 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教案1.1.1 正弦定理1.1.2 余弦定理1.角度问题1.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章末归纳提升1.2应用举例距离和高度问题1.1.1 正弦定理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第课时)主备人:时间:年月日【问题导思】 正弦定理1.如图在Rt △ABC 中,C =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B 与∠C 的正弦值有怎样的关系?【提示】 ∵sin A =a c ,sin B =b c,∴a sin A =bsin B=c . 又∵sin C =sin 90°=1,∴a sin A =b sin B =csin C .2.对于锐角三角形中,问题1中的关系是否成立? 【提示】 成立. 3.钝角三角形中呢? 【提示】 成立.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asin A =b sin B =csin C.2.三角形中的元素与解三角形 (1)三角形的元素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 ,B ,C 和它们的对边a ,b ,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2)解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对应学生用书第3页)知识运用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例1在△ABC 中,A =60°,sin B =12,a =3,求三角形中其他边与角的大小.【思路探究】 (1)由sin B =12能解出∠B 的大小吗?∠B 唯一吗?(2)能用正弦定理求出边b 吗? (3)怎样求其他边与角的大小? 【自主解答】 ∵sin B =12,∴B =30°或150°,当B =30°时,由A =60°得,C =90°; 当B =150°时,不合题意,舍去. 由正弦定理可得:b sin B =c sin C =asin A .故b =sin B sin A ·a =sin 30°sin 60°×3=3,c =sin C sin A ·a =sin 90°sin 60°×3=2 3.1.解答本题时首先应把已知条件sin B =12进行转化,把问题化归为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问题,要注意当B =150°时不合题意.2.解决已知两角及一边类型的解题方法是:(1)若所给边是已知角的对边时,可由正弦定理求另一边,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最后由正弦定理求第三边.(2)若所给边不是已知角的对边时,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第三个角,再由正弦定理求另外两边.在△ABC 中,c =3,A =75°,B =60°,则b 等于( ) A.322 B.322C.32D.62【解析】 因为A =75°,B =60°,所以C =180°-75°-60°=45°.因为c=3,根据正弦定理得b sin B =c sin C ,所以b =c sin B sin C=3×3222=322.【答案】 A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例2 在△ABC 中,若c =6,C =π3,a =2.求A ,B ,b .【思路探究】 (1)条件中已知边c 和其对角C ,又知边a ,能否用正弦定理求得A值?(2)求得A 值后,怎样求其他元素? 【自主解答】 由a sin A =csin C ,得sin A =a sin C c =22. ∴A =π4或A =34π.又∵c >a ,∴C >A ,∴只能取A =π4,∴B =π-π3-π4=5π12,b =c sin Bsin C =6·sin5π12sinπ3=3+1.1.解题时由已知条件用正弦定理直接得到的是sin A 的值,由sin A 求A 可能有两种情况,要根据题意进行取舍.2.在△ABC 中,已知a ,b 和角A 时,解的情况如下:角A 为锐角角A 为钝角或直角图形关系式①a =b sin A②a ≥b b sin A <a <b a <b sin Aa >ba ≤b解的个数一解两解无解一解无解(2013·青岛高二检测)在△ABC 中,已知b =30,c =15,C =26°,则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是( )∴sin(B +C )=2sin B cos C . ∴sin B cos C -cos B sin C =0, 即sin (B -C )=0,∴B -C =0,即B =C .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可以从考察三边的关系入手,也可以从三个内角的关系入手,从条件出发,利用正弦定理进行代换、转化,呈现出边与边的关系或求出角与角的关系或大小,从而作出准确判断.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1)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 (2)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2R.实际题目中,我们是通过以上两个变形公式完成边化角和角化边的.(2013·淄博高二期中)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且a cos A =b cos B ,则△ABC 一定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解析】 由正弦定理,已知条件可以变形为sin A cos A =sin B cos B ,所以sin 2A =sin 2B ,故2A =2B 或2A +2B =π,即A =B 或A +B =π2,△AB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易错专练 解三角形时忽视大边对大角致误在△ABC 中,已知A =45°,a =2,b =2,求B . 【错解】 ∵a sin A =bsin B ,∴sin B =b sin A a =2sin 45°2=12, ∴B =30°或150°.1.1.2余弦定理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第课时)主备人:时间:年月日【自主解答】 (1)法一 cos 15°=cos(45°-30°)=6+24,sin 15°=sin(45°-30°)=6-24. 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 cos C =4+8-22×(6+2)=8-43, ∴c =6- 2.又b >a ,∴B >A ,∴角A 为锐角.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 csin C =26-2×6-24=12. ∴A =30°,∴B =180°-A -C =180°-30°-15°=135°. 法二 cos 15°=cos(45°-30°)=6+24, 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 cos C =4+8-22×(6+2)=8-43,∴c =6- 2.∴cos A =b 2+c 2-a 22bc =32.又0°<A <180°,∴A =30°,∴B =180°-A -C =180°-30°-15°=135°. (2)法一 由余弦定理知b 2=a 2+c 2-2ac cos B ,∴2=3+c 2-23·22c , 即c 2-6c +1=0,解得c =6+22或c =6-22. 当c =6+22时,由余弦定理得cos A =b 2+c 2-a 22bc =2+6+222-32×2×6+22=12.∵0°<A <180°,∴A =60°,∴C =75°.当c =6-22时, 由余弦定理得cos A =b 2+c 2-a22bc=2+6-222-32×2×6-22=-12.∴A =120°,C =15°. 法二 由正弦定理知sin A =a sin Bb =3sin 45°2=32. ∵a =3>2=b ,∴A 有两解.∴A =60°或120°.当A =60°时,C =75°,这时c =a sin Csin A=3×6+2432=6+22.当A =120°时,C =15°,这时c =a sin Csin A=3×6-2432=6-22.1.本题的两小题均为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形.但(1)中角为夹角;(2)中角为已知边的对角,故解法不同,解题时应注意体会解法.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方法:(1)先由正弦定理求出另一条边所对的角,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角,再用正弦定理求出第三边.要注意判断解的情况.(2)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第三边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运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此边长.这样可免去取舍解的麻烦.若把本例(2)条件改为“b =3,c =33,B =30°”,试解此三角形. 【解】 法一 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 cos B , 得32=a 2+(33)2-2a ×33×cos 30°, ∴a 2-9a +18=0,得a =3或6. 当a =3时,A =30°,∴C =120°.当a =6时,由正弦定理sin A =a sin Bb =6×123=1.∵0<A <180°,∴A =90°,C =60°.法二 由b <c ,B =30°,b >c sin 30°=33×12=332知本题有两解.由正弦定理sin C =c sin B b =33×123=32,∴C =60°或120°.当C =60°时,A =90°,由勾股定理a =b 2+c 2=32+332=6,当C =120°时,A =30°,△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a =3. 故a =3或6. 已知三边解三角形在△ABC 中,a ∶b ∶c =3∶5∶7,求其最大内角. 【思路探究】 (1)由a ∶b ∶c =3∶5∶7,如何设出三边的长度?(2)最大内角应该是哪条边所对的角?能否用余弦定理求解?【自主解答】 由于a ∶b ∶c =3∶5∶7,不妨设a =3k ,b =5k ,c =7k (k >0).因此c 边是最大边,其所对角C 为最大内角.由余弦定理推论得:cos C =a 2+b 2-c 22ab =9k 2+25k 2-49k 22·3k ·5k =-12,∴C =120°, 即最大内角为120°.1.本题已知的是三边的关系,设出三边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2.已知三边解三角形的方法:先用余弦定理求出一个角,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出另一角,最后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第三角.(2013·洛阳高二检测)边长为5,7,8的三角形中,最大角与最小角之和为( )A .90°B .120°C .135°D .150° 【解析】 设边长为5、7、8的对角分别为A 、B 、C . 则A <B <C .由题意cos B =52+82-722×5×8=12.∴cos(A +C )=-cos B =-12,∴A +C =120°.【答案】 B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在△ABC 中,(a +b +c )(b +c -a )=3bc ,且sin A =2sin B cos C ,试判断△ABC 的形状.【思路探究】 可以先利用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式,应用余弦定理求A ,再应用三角公式求出另外两角,进而判断△ABC 的形状.【自主解答】 因为(a +b +c )(b +c -a )=3bc ,所以a 2=b 2+c 2-bc ,由余弦定理有a 2=b 2+c 2-2bc cos A ,所以cos A =12,即A =60°.又因为sin A =sin(B +C )=sin B cos C +cos B sin C ,且sin A =2sin B cosC ,所以sin B cos C =cos B sin C ,即sin(B -C )=0,所以B =C , 又因为A =60°,所以B +C =180°-A =120°,即B =C =60°, 故△ABC 为等边三角形.1.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需要从“统一”入手,即使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一般有两条思考路线:①化边为角,再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求出三角之间的数量关系.②化角为边,再进行代数恒等变换,求出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经常用到以下结论:①△ABC 为直角三角形⇔a 2=b 2+c 2或c 2=a 2+b 2或b 2=a 2+c 2. ②△ABC 为锐角三角形⇔a 2+b 2>c 2且b 2+c 2>a 2且c 2+a 2>b 2. ③△ABC 为钝角三角形⇔a 2+b 2<c 2或b 2+c 2<a 2或c 2+a 2<b 2. ④若sin 2A =sin 2B ,则A =B 或A +B =π2.在△ABC 中,若a cos A +b cos B =c cos C .试判断△ABC 的形状. 【解】 由余弦定理可得a ·b 2+c 2-a 22bc +b ·a 2+c 2-b 22ac =c ·a 2+b 2-c 22ab,等式两边同乘以2abc ,得a 2(b 2+c 2-a 2)+b 2(a 2+c 2-b 2)=c 2(a 2+b 2-c 2),整理化简得a 4+b 4-2a 2b 2=c 4, ∴(a 2-b 2)2=c 4.因此有a 2-b 2=c 2或b 2-a 2=c 2,即a 2=b 2+c 2或b 2=a 2+c 2,故△ABC 是以A (或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12分)△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a sin A sinB +b cos 2A =2a .(1)求b a;(2)若c 2=b 2+3a 2,求B .【思路点拨】 (1)由已知条件用正弦定理替换变形,找到a ,b 的关系. (2)用余弦定理求cos B 的值进而求B .【规范解答】 (1)由正弦定理,得a sin B =b sin A , 所以b sin 2A +b cos 2A =2a ,所以b a= 2.6分 (2)由余弦定理及c 2=b 2+3a 2,得cos B =1+3a2c.8分由(1)知b 2=2a 2,故c 2=(2+3)a 2,所以cos 2B =12.10分又cos B >0,故cos B =22,∴B =45°.12分在三角形中,正、余弦定理可以实现边角转化,通过正、余弦定理就搭建起了边和角关系的桥梁,结合三角知识,既可以求边也可以求角.巩固练习:1.三角形的两边AB 、AC 的长分别为5和3,它们的夹角的余弦值为-35,则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A .52B .213C .16D .4【解析】 由条件可知cos A =-35,则BC 2=AB 2+AC 2-2AB ·AC ·cos A=52+32-2×5×3×(-35)=52,∴BC =213.【答案】 B2.(2013·青岛高二期中)在△ABC 中,若a =10,b =24,c =26,则最大角的余弦值是( )A.1213 B.513 C .0 D.23【解析】 ∵c >b >a ,∴c 所对的角C 为最大角.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0. 【答案】 C 3.在△ABC 中,若a 2-c 2+b 2=ab ,则cos C =________.1角度问题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第课时)主备人:时间:年月日方位角与方向角【问题导思】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画148°的方位角,有二位同学提出疑问,甲说:老师的说法不对,应具体说出148°角是哪个方向偏哪个方向的角度,如南偏东148°.乙说:方位角应该小于90°,不应该为148°.你认为老师说法正确吗?二位同学产生疑问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老师说法是正确的.二位同学产生疑问的原因是混淆了方位角与方向角的概念.图1-2-171.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水平角.如点B的方位角为α°(如图1-2-17).方位角的取值范围:0°~360°. 2.方向角:从指定方向线到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如南偏西60°,指以正南方向为始边,顺时针方向向西旋转60°.俯角、仰角与坡角(1)仰角和俯角是指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与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做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做俯角.如图1-2-18,仰角为∠1,俯角为∠2.图1-2-18(2)坡角是指斜坡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坡度(坡比)是指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确定航向的角度问题一艘海轮从A出发,沿北偏东75°的方向航行67.5 n mile后到达海岛B,然后从B出发,沿北偏东32°的方向航行54.0 n mile后达到海岛C.如果下次航行直接从A出发到达C,此船应该沿怎样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多少距离?(角度精确到0.1°,距离精确到0.01 n mile)图1-2-19【思路探究】 (1)如图AB ,BC 已知,只要求出它们的夹角ABC 就可以用余弦定理求出AC ,∠ABC 怎样求?(2)∠CAB 怎样求?若求出∠CAB ,航向该怎样表示?【自主解答】 在△ABC 中,∠ABC =180°-75°+32°=137°,根据余弦定理,AC =AB 2+BC 2-2AB ×BC ×cos ∠ABC=67.52+54.02-2×67.5×54.0×cos 137°≈113.15.由正弦定理,得BCsin ∠CAB =ACsin ∠ABC, sin ∠CAB =BC sin ∠ABCAC=54.0×sin 137°113.15≈0.3255,所以∠CAB =19.0°,75°-∠CAB =56.0°.答:此船应该沿北偏东56.0°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113.15 n mile.1.本题中由于A 、C 均为固定点,故所求航向是确定的,只要解出∠CAB 的大小,可用方向角表示出来.2.在解三角形问题中,求某些角的度数时,最好用余弦定理求角.因为余弦函数在(0,π)上是单调递减的,而正弦函数在(0,π)上不是一一对应,一个正弦值可以对应两个角.但角在(0,π2]上时,用正、余弦定理皆可.如图1-2-20所示,从A 到B ,方位角是50°,距离是470 m ,从B 到C ,方位角是80°,距离是860 m ,从C 到D ,方位角是150°,距离是640 m ,试计算从A 到D 的方位角和距离.图1-2-20【解】 连接AC ,在△ABC 中,∠ABC =50°+(180°-80°)=150°,由余弦定理,得AC =AB 2+BC 2-2AB ·BC cos 150°≈1 289 m,由正弦定理,得sin ∠BAC =BC sin ∠ABC AC ≈860sin 150°1 289≈0.333 6, ∴∠BAC ≈19.5°,∴∠ACB ≈10.5°.在△ACD 中,∠ACD ≈80°-10.5°+30°=99.5°.由余弦定理,得AD =AC 2+CD 2-2AC ·CD cos ∠ACD ≈1 531 m. ∴cos ∠CAD =AC 2+AD 2-CD 22AC ·AD≈0.911 1, ∴∠CAD ≈24.3°.∴从A 到D 的方位角为50°+19.5°+24.3°=93.8°.即从A 到D 的方位角约为93.8°,距离约为1 531 m.不确定航向的角度问题某渔船在航行中不幸遇险,发出呼救信号,我海军舰艇在A 处获悉后,立即测出该渔船在方位角为45°,距离A 为10海里的C 处,并测得渔船正沿方位角为105°的方向,以10海里/时的速度向小岛B 靠拢,我海军舰艇立即以103海里/时的速度前去营救,求舰艇的航向和靠近渔船所需的时间.【思路探究】 (1)你能否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舰艇与渔船在何处相遇?相遇时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自主解答】 如图所示,设所需时间为t 小时,则AB =103t ,CB =10t ,在△ABC 中,根据余弦定理,则有AB 2=AC 2+BC 2-2AC ·BC ·cos 120°,可得:(103t )2=102+(10t )2-2×10×10t cos 120°.整理得:2t 2-t -1=0,解得t =1或t =-12(舍去), 所以舰艇需1小时靠近渔船,此时AB =103,BC =10.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CAB =AB sin 120°, ∴sin ∠CAB =BC ·sin 120°AB =10×32103=12. ∴∠CAB =30°.所以舰艇航行的方位角为75°.1.本题欲求方位角,先求边长,而要求边长,需先求时间,由于舰艇与渔船同时在移动,故相遇点不确定,即舰艇的航向不确定,解题时画图的关键是设出相遇点B ,画出可以求解的三角形.2.解决这类问题首先明确题中所给各个角的含义,然后分析题意,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示意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甲船A 处观察到乙船在它的北偏东60°方向的B 处,两船相距a 海里,乙船正向北行驶,若甲船速度是乙船速度的3倍,问甲船应取什么方向前进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追上乙船?此时乙船行驶了多少海里?【解】 设甲船沿直线与乙船同时到C 点,则A 、B 、C 构成△ABC ,如图,设乙船速度为v ,则甲船速度为3v ,到达C处用时为t .由题意BC =vt ,AC =3vt ,∠ABC =120°.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AC 2=AB 2+BC 2-2AB ·BC ·cos 120°,∴3v 2t 2=a 2+v 2t 2+avt . ∴2v 2t 2-avt -a 2=0,解得vt =-a2(舍去)或vt =a . ∴BC =a , 在△ABC 中AB =BC =a ,∴∠BAC =∠ACB =30°. 60°-30°=30°.即甲船应取北偏东30°的方向去追乙船,此时乙船行驶了a 海里. 易错辨析题:应用正余弦定理时出现增根致误图1-2-21某观测站C 在A 城的南偏西20°方向上,由A 城出发的一条公路走向是南偏东40°.在C 处测得公路上距C 为31 km 的B 处有一人正沿公路向A 城走去,走了20 km 后到达D 处,此时CD 间的距离为21 km ,则这人还要走多远才可到达A 城?【错解】 如题图所示,∠CAD =60°,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 =BC 2+BD 2-CD 22BC ·BD =312+202-2122×31×20=2331. 所以sin B =1-cos 2B =12331. 在△ABC 中,AC =BC sin B sin ∠BAC=24(km). 在△ACD 中,由余弦定理,得:CD 2=AC 2+AD 2-2AC ·AD cos ∠CAD ,即212=242+AD 2-24AD . 所以AD =15或AD =9,即这人还要走15 km 或9 km 才能到达A 城.【错因分析】 余弦定理中线段都带着平方,故求值时会出现两个值,未检验解是否合题意,导致了错误.【防范措施】 求解应用题一定要注意验根,看是否符合题意或符合实际问题.【正解】 设∠ACD =α,∠CDB =β,在△CBD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β=BD 2+CD 2-CB 22BD ·CD =202+212-3122×20×21=-17. 所以sin β=437. 所以sin α=sin(β-60°)=sin βcos 60°-sin 60°cos β=437×12+32×17=5314. 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CD sin 60°=ADsin α,所以AD =21×sin αsin 60°=15(km). 即这人还要走15 km 才可以到达A 城.巩固练习:图1-2-221.对右图正确的描述应为( ) A .东偏北α° B .东北方向α° C .北偏东α°【答案】 C2.已知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洋观察站C 的距离相等,灯塔A 在观察站C 的北偏东40°,灯塔B 在观察站C 的南偏东60°,则灯塔A 在灯塔B 的( )A .北偏东10°B .北偏西10°C .南偏东10°D .南偏西10°【解析】 如图,由题意,知AC =BC ,∠ACB =80°,∴∠CBA =50°,α+∠CBA =60°.∴α=10°,即A 在B 的北偏西10°.【答案】 B3.△ABC 中,a =4,b =5,c =7,则cos C =( )A .-15 B.15C.79D.45【解析】 cos C =a 2+b 2-c 22ab =-840=-15. 【答案】 A4.一船向正北匀速行驶,看见正西方两座相距10海里的灯塔恰好与该船在同一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其中一座灯塔在南偏西60°方向上,另一灯塔在南偏西75°方向上,求该船的速度.【解】 如图,B ,C 为两灯塔,行驶半小时后船从A 到达D ,由∠ADC =75°,∠ADB =60°,∴∠BCD =∠BDC =15°.∴BD =BC =10,∴AD =10×cos 60°=5.设船速为x ,则12x =5,即x =10(海里/小时).课堂小结:1.测量角度问题是指无法直接用量角器和测角仪测量角度的求解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要测量角的大小,求三角形中角度的大小,求不能直接测得的角,求轮船航行时航速与航向等问题都可以结合正、余弦定理,通过解三角形解决.2.在解决与角度有关的题目时,要搞清仰角、俯角、坡角、方位角和方向角的含义,合理的构造三角形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布置作业:1.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第课时)主备人:时间:年月日教学过程:步骤、内容、教学活动【问题导思】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图,在△ABC 中,边BC 、CA 、AB 上的高分别记为h a ,h b 和h c .1.你能用△ABC 的边角分别表示h a ,h b ,h c 吗?【提示】 h a =b sin C =c sin B . h b =c sin A =a sin C . h c =b sin A =a sin B .2.你能用边a 与高h a 表示△ABC 的面积吗?【提示】 S △ABC =12ah a =12ab sin C =12ac sin B . 已知△ABC 中,a ,b ,c 所对的角分别为A ,B ,C ,其面积为S ,则:S =12ab sin C =12bc sin A =12ca sin B例题讲解: 三角形中的面积计算△ABC 中,已知C =120°,AB =23,AC =2,求△ABC 的面积.【思路探究】 (1)AB 、AC 是不是C 的两夹边?(2)要使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应求哪个角?怎样求?【自主解答】 由正弦定理AB sin C =AC sin B , ∴sin B =AC sin C AB =2sin 120°23=12. 因为AB >AC ,所以C >B , ∴B =30°,∴A =30°.所以△ABC 的面积S =12AB ·AC ·sin A =12·23·2·sin 30°= 3.由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三种形式,实际使用时要结合题目的条件灵活运用;如果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可以直接求面积,否则先用正、余弦定理求出需要的边或角,再套用公式计算.(2013·蒙阴高二检测)在△ABC 中,A =60°,AB =2,且△ABC 的面积S △ABC =32,则边BC 的长为________. 【解析】 由S △ABC =32,得12AB ·AC sin A =32,即12×2AC ×32=32, ∴AC =1.由余弦定理得 BC 2=AB 2+AC 2-2AB ·AC ·cos A=22+12-2×2×1×12=3. ∴BC = 3.【答案】 3三角形中的证明问题在△ABC 中,求证:a (sin B -sin C )+b (sin C -sin A )+c (sin A -sin B )=0.【思路探究】 去掉括号再考虑用正弦定理求解.【自主解答】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csin C , 则a sin B =b sin A ,a sin C =c sin A ,b sin C =c sin B ,所以左边=a sin B -a sin C +b sin C -b sin A +c sin A -c sin B =(a sin B -b sin A )+(b sin C -c sin B )+(c sin A -a sin C ) =0+0+0=0=右边,所以原式成立.1.证明本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借助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2.恒等式证明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从等式的左边证到右边;(2)从等式的右边证到左边;(3)对等式的两边同时变形,化为同一个式子.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从复杂的一边证明到简单的一边.3.证明过程中,要注意三角函数和、差、倍角公式的灵活运用.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A -2cos C cos B =2c -a b.求证sin C sin A=2. 【证明】 由正弦定理,设a sin A =b sin B =c sin C =k , 则2c -a b =2k sin C -k sin A k sin B =2sin C -sin A sin B, 所以cos A -2cos C cos B =2sin C -sin A sin B, 即(cos A -2cos C )sin B =(2sin C -sin A )cos B .化简可得s in(A +B )=2sin(B +C ),又A +B +C =π,所以sin C =2sin A ,因此sin C sin A=2. 三角形中的综合问题(2013·黄冈高二检测)△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cos B =35.(1)求cos A sin A +cos C sin C的值;(2)设BA →·BC →=3,求a +c 的值. 【思路探究】 (1)结合已知条件,用正弦定理与三角恒等公式求值.(2)用余弦定理解决.【自主解答】 (1)由已知b 2=ac ,及正弦定理得sin 2B =sin A sin C ,由cos B =35,则sin B =45. cos A sin A +cos C sin C =sin C cos A +cos C sin A sin A sin C =sin A +C sin A sin C =sin B sin A sin C =1sin B =54. (2)由BA →·BC →=3,得ac cos B =3,ac =3cos B=5, 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 ×35,得ac =a 2+c 2-65ac , a 2+c 2+2ac =215ac =21,∴(a +c )2=21.∴a +c =21.1.本题体现了正、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解答本类综合问题时,还常常用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三角恒等变换公式.2.以下结论也常常用到: (1)A +B =π-C ,A +B 2=π2-C2. (2)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3)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三角形内的诱导公式sin(A +B )=sin C ,cos(A +B )=-cos C , tan(A +B )=-tan C (C ≠π2),sinA +B2=cos C 2,cos A +B 2=sin C 2.△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b ·cos A =c ·cos A +a ·cosC ,(1)求A 的大小;(2)若a =7,b +c =4,求△ABC 的面积. 【解】 (1)由已知条件得2cos A sin B =sin A cos C +cos A sin C =sin(A +C )=sin B . 又∵sin B ≠0,∴cos A =12.又∵0°<A <180°,∴A =60°. (2)由余弦定理得 7=b 2+c 2-2bc ·cos 60° =b 2+c 2-bc =(b +c )2-3bc , 将b +c =4代入,得bc =3故△ABC 面积为S =12bc sin A =334.解三角形中的函数思想(12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设S为△ABC 的面积,满足S =34(a 2+b 2-c 2). (1)求角C 的大小; (2)求sin A +sin B 的最大值.【解析】 由12bc sin A =2203,∴c =55.又a 2=b 2+c 2-2bc cos A =2 401.∴a =49. 【答案】 D3.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高为________. 【解析】 高h =a sin 60°=32a . 【答案】32a 4.已知△ABC 中,AB =3,BC =13,AC =4,求AC 边上的高. 【解】 设AC 边上的高为h ,由余弦定理知 cos B =32+132-162×3×13=1313,∴sin B =23913,∴S =12×3×13×23913=332×2=3 3.又S =12×4×h ,∴2h =33,∴h =332,∴AC 边上的高为332.课堂小结:1.对于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问题,首先要把所求的量转化到三角形中,然后选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求三角形的面积的问题,先观察已知什么,尚缺什么,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算出需要的元素,就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关键是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2.许多问题既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解决,甚至可以两者兼用,当一个公式求解受阻时要及时考虑其他公式列式.3.解三角形问题除了应用正、余弦定理外,也经常用到内角和定理以及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章末归纳提升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第课时)主备人:时间:年月日.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在△ABC 中,a =4,A =60°,当b 满足下列条件时,解三角形: (1)b =433;(2)b =22+263;(3)b =833;(4)b =8.【思路点拨】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可以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解决,解题时一定要准确判断解的情况.【规范解答】 (1)∵a >b ,∴B 为锐角,由正弦定理,sin B =b a sin A =12,∴B =30°,C =90°,由正弦定理c =a sin A ·sin C =833.(2)由正弦定理sin B =b a ·sin A =22+2634×32=6+24,当B 为锐角时B =75°,C =45°.由正弦定理c =a sin A ·sin C =463,当B 为钝角时B =105°,C =15°,由正弦定理c =a sin A ·sin C =22-263.(3)法一 由正弦定理sin B =ba·sin A =1, ∴B =90°,C =30°,由正弦定理c =a sin A ·sin C =433.法二 设第三边长为c ,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 ∴16=643+c 2-833c ,即c 2-833c +163=0.∴(c -433)2=0, ∴c =433,由正弦定理sin C =c a ·sin A =12.∵a >c ,∴C 为锐角,∴C =30°,B =90°. (4)由正弦定理sin B =b a·sin A =3>1,无解.已知a =5,b =53,A =30°,解三角形. 【解】 由题可知,a <b ,A =30°<90°,∵b sin A =53×12=532,∴a >b sin A ,∴本题有两解.由正弦定理,得sin B =b sin A a =53×125=32,∴B =60°或B =120°. 当B =60°时,C =90°,c =a sin C sin A =512=10. 当B =120°时,C =30°,c =a =5.综上,B =60°,C =90°,c =10或B =120°,C =30°,c =5. 正、余弦定理在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定理,应用极为广泛,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了起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不但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等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证明三角形中有关等式的重要依据.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且2a sin A=(2b +c )sin B +(2c +b )sin C .求角A 的大小.【思路点拨】 根据正弦定理,把已知中的角转化成边再求解. 【规范解答】 ∵2a sin A =(2b +c )sin B +(2c +b )·si n C , 由正弦定理,得2a 2=(2b +c )b +(2c +b )c , 即a 2=b 2+c 2+bc .又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 cos A ,∴cos A =b 2+c 2-a 22bc =-12.∵0<A <π, ∴A =2π3.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A -2cos C cos B =2c -ab .(1)求sin C sin A 的值; (2)若cos B =14,△ABC 的周长为5,求b 的长.【解】 (1)由正弦定理,设a sin A =b sin B =csin C =k (k >0),则2c -a b =2k sin C -k sin A k sin B =2sin C -sin Asin B. 所以cos A -2cos C cos B =2sin C -sin A sin B,即(cos A -2cos C )sin B =(2sin C -sin A )cos B . 化简可得sin(A +B )=2sin(B +C ). 又A +B +C =π,所以sin C =2sin A . 因此sin Csin A=2.(2)由sin C sin A=2,得c =2a .由余弦定理及cos B =14,得b 2=a 2+c 2-2ac cos B =a 2+4a 2-4a 2×14=4a 2.所以b =2a .又a +b +c =5,从而a =1,因此b =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有测量距离问题,测量高度问题,测量角度问题等.解决的基本思路是画出正确的示意图,把已知量和未知量标在示意图中(目的是发现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用哪个定理转化,用哪个定理求解,并进行作答,解题时还要注意近似计算的要求.已知海岛A 四周8海里内有暗礁,有一货轮由西向东航行,望见岛A 在北偏东75°,航行202海里后,见此岛在北偏东30°,若货轮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进,有无触礁危险?【思路点拨】 由题意图出图形,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解三角形的方法解决.【规范解答】 如图所示,在△ABC 中,依题意得BC =202(海里),∠ABC =90°-75°=15°, ∠BAC =60°-∠ABC =45°.由正弦定理,得AC sin 15°=BCsin 45°,所以AC =202sin 15°sin 45°=10(6-2)(海里).故A 到航线的距离为AD =AC sin 60°=10(6-2)×32=(152-56)(海里).因为152-56>8,所以货轮无触礁危险.如图1-1是曲柄连杆机结构的示意图,当曲柄CB 绕C 点旋转时,通过连杆AB 的传递,活塞作往复运动,当曲柄在CB 0位置时,曲柄和连杆成一条直线,连杆的端点A 在A 0处.设连杆AB 长为340 mm ,曲柄CB 长为85 mm ,曲柄自CB 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80°,求活塞移动的距离(连杆的端点A 移动的距离A 0A ).(精确到1 mm)图1-1【解】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A =BC sin C AB =85×sin 80°340≈0.246 2.∵BC <AB ,∴A 为锐角,得A ≈14°15′.∴B =180°-(A +C )≈180°-(14°15′+80°)=85°45′. 由正弦定理,得AC =AB sin B sin C ≈340×sin 85°45′0.984 8≈344.3(mm). ∴AA 0=A 0C -AC =(AB +BC )-AC ≈(340+85)-344.3=80.7≈81(mm), 即活塞移动的距离约为81 mm.转化与化归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用于研究、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受阻或寻求简单方法的情况下,把一种状况转化为另一种状况,也就是转化为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是成功的思维方式.本章主要是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解决较为复杂的与解三角形有关的问题,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的问题中,利用边、角之间的转化与化归的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已知△ABC 中,a 3+b 3-c 3a +b -c=c 2,且a cos B =b cos A ,试判断△ABC 的形状.【思路点拨】 转化第一个已知条件,应用余弦定理求C .转化第二个已知条件,应用正弦定理判断△ABC 的形状.【规范解答】 由a 3+b 3-c 3a +b -c=c 2,得a 3+b 3-c 3=c 2(a +b )-c 3, ∴a 2+b 2-ab =c 2,∴cos C =12,∴C =60°. 由a cos B =b cos A ,得2R sin A cos B =2R sin B cos A (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sin(A -B )=0,∴A -B =0,∴A =B =C =60°,∴△ABC 为等边三角形.在△ABC 中,已知3b =23a sin B ,且cos B =cos C ,角A 是锐角,则△ABC的形状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解】 由3b =23a sin B ,得bsin B =23a 3, 根据正弦定理,得b sin B =asin A,1.2应用举例距离和高度问题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总第课时)主备人:时间:年月日1.定义:在测量上,根据测量需要适当确定的线段叫做基线. 2.性质:在测量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基线长度,使测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一般来说,基线越长,测量的精确度越高测量中的有关概念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1-2-1所示,α为坡角.图1-2-12.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之比,即i =h l=tan α,如图1-2-1所示.3.仰角和俯角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俯角(如图1-2-2所示).图1-2-24.铅直平面:铅直平面是指水平面垂直的平面.【例题讲解】 求两点间可视但不可到达的距离问题图1-2-3如图1-2-3,在河岸边有一点A ,河对岸有一点B ,要测量A ,B 两点的距离,先在岸边取基线AC ,测得AC =120 m ,∠BAC =45°,∠BCA =75°,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思路探究】(1)AC 的对角∠ABC 是多少度?(2)能用正弦定理求出AB 的长度吗?【自主解答】在△ABC 中,AC =120,A =45°,C =75°则B =180°-(A +C )=60°,由正弦定理,得AB =AC sin C sin B =120sin 75°sin 60°=20(32+6). 即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20(32+6)m.如图所示,设A (可到达),B (不可到达)是地面上两点,要测量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步骤是:(1)取基线AC (尽量长),且使AB ,AC 不共线;(2)测量AC ,∠BAC ,∠BCA ;(3)用正弦定理解△ABC ,得AB =AC sin C sin B =AC sin C sin 180°-A -C.图1-2-4如图1-2-4,为了开凿隧道,要测量隧道上D ,E 间的距离,为此在山的一侧选取适当点C ,测得CA =400 m ,CB =600 m ,∠ACB =60°,又测得A ,B 两点到隧道口的距离AD =80 m ,BE =40 m(A ,D ,E ,B 在一条直线上),计算隧道DE 的长.(精确到1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