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点刺试验在检测某地区常见变应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预计2050年全球大约40亿人口将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6大慢性疾病,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过敏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皮肤点刺试验(SPT)是过敏原在体(体内)检测方法。

因简单方便、快速灵敏、价格便宜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从长远考虑,SPT仍将是中国临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但有关SPT的问题,如过敏原种类和浓度、阳性对照液的浓度、SPT位置、观察时间长短、观察方法(风团及红晕伪足大小)、结果判读和解释等,各医院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及可比性。

一、SP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1. 临床怀疑I型过敏性疾病时可行SPT:适用年龄涵盖婴幼儿到老年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过敏性结膜炎。

哮喘。

特应性皮炎(怀疑由IgE介导)。

慢性荨麻疹(仅怀疑由IgE介导时)。

食物过敏(口腔过敏综合征、怀疑由食物诱发的急性荨麻疹或皮疹加重、严重过敏反应等)。

药物过敏。

昆虫毒液过敏。

发病机制中部分由IgE参与的少见疾病,如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或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职业过敏原诱发过敏反应等其他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2. 在出生队列研究中采用SPT筛选特应性体质个体: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SPT以了解不同地区人群致敏率、过敏原变化趋势,有助于优化区域性过敏原组合、标准化过敏原提取液。

(二)禁忌证(相对禁忌证)1. 临床中病史和症状体征不支持由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时,不推荐进行SPT:食物不耐受(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慢性荨麻疹(非IgE介导)。

食物诱发的非特异性症状(如防腐剂/添加剂/色素等)。

评估过敏原免疫治疗(AIT)的有效性(昆虫毒液AIT除外)。

由刺激物引起的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如香烟、香水、洗涤剂、消毒剂及其他化学制品等)。

慢性湿疹、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缺乏IgE介导机制的慢性皮肤病。

比较变应原检测试验中皮肤点刺法与皮肤压痕法的临床效果

比较变应原检测试验中皮肤点刺法与皮肤压痕法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 ] 付亚娟 , 晶. 1 苏 徒手矫正加对侧 卧位在 头位 难产 中的应用[ ] 当代 医 J. 学,0 0 7 1 ) 2 6— 3 . 2 1 , (5 :3 2 7 [ ] 杨衬 , 2 杨冬晓 , 罗淑桂. 徒手矫正持 续性枕 后位 的临床观察[ ] 南方护 J. 理学报 ,0 0, 1 -0— 2 2 1 9( ) 7 7 . [ ] 邱要儿. 3 头位难产采用徒手胎头旋 转术 的时机探讨[ ] 中国实用妇科 J. 9产科杂志 ,0 98 2 ) 18—19 20 ,( 5 :6 6. [ ] 黄醒华. 4 提高阴道分娩质量降低难产发生率[ ] 中国实用 妇科 与产科 J. 杂志 ,0 7 7 1 ) 1 2 0 , (9 :5—1. 7 [ ] 区煦东, 5 陈小兵, 苏静 , 哗兰, 苏 苏春宏 , 郑子莹. 产程 中改变产 妇体位 矫正胎方位的探讨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1 , (4 : — 9 J. 2 0 6 1 )2 2 . 0 8
医学信 息
临床研 究
N .7 01 00 21 ・3 2 ・ 2 5
内出血不 良情况 的发生 , 无胎 盘早期 剥离 、 带脱垂 、 脐 产妇软产 道损 伤等临 转胎头矫正枕横位 、 枕后位对于头位难产产妇有着 良好的临床分娩效果 , 可以 床相关并发症 的发生 。 有效 的缩短产程提高产妇 3 讨 论 . 的临床 自 然分娩 率, 降低临床剖宫产率 , 减少 手术 对产妇 以及胎 儿造成 的损 在 临床 当中, 胎方位不正是 引起产 妇在分娩 之时 出现头位 难产情 况的 伤 , 对于产妇分娩效果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主要临床 因素 。依据临床相关 资料调查 研究结果显 示- , 4 临床胎方位 不正 J

酒泉地区1128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酒泉地区1128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37卷第5期2021年3月Vol.37 No.5Mar. 2021酒泉地区1128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甄爱华,李霞,李昌吉(酒泉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甘肃酒泉735000)摘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筛查酒泉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规避过敏原。

采用北 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皮肤点刺液对1128例诊断为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其他的患者进行点刺试验。

包括食物组46种变应原及吸人组44种变应原,并设0.1%的组胺为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记录。

人选的1128例过敏原检测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趴平均37.44±12.14岁,其中女性766人(67.91%),男性362人(32.09%)。

食物性过敏原前十位依次是河蟹,海虾,韭菜,葵花籽,花生,辣椒,洋白菜,芹菜,芝麻,大豆;吸人性过敏原前十位依次是粉尘螨,户尘螨,室内尘土,柳树花粉,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槐树花粉,香烟,猫毛皮屑,向日葵花粉。

全年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7 月,1月,8月及2月人数偏多。

从年龄分布看,18至30岁的人群最多,检测人数418人,阳性率37.06%。

酒泉地区主要的食物性过敏原以河蟹,海虾,韭菜葵花籽为主;吸人性过敏原以粉尘螨,户尘螨,室内尘土及季节性花粉为主。

关键词:酒泉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中图分类号:R758.2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2年12月10日至2019年2月10日,门诊 就诊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8~65岁的患者行皮肤点 刺试验1128例,均进行食物组及吸入组检测。

女性766人,男性362人,湿疹519例,荨麻疹315例,特应性皮炎108例,其他186例。

检测患者试验前3 到5天未服用抗组胺药物以及含有抗组胺成分的其他药物比如抗感冒药,或一周未服用糖皮质激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及护理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及护理

E 4 ] Ry d e r S D. G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h e p a t o c e l —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 HC C )i n a d u l t s [ J ] . G u t , 2 0 0 3 , 5 2 ( S u p p l 3 ) : 1 —8 .
2 O 7 ( 2 C): 51 8—5 1 9 .
E s ] 王崇慧 , 刘艳清.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 塞术 4 5例 围 术 期 护 理 E J ] . 齐
鲁护理杂志 , 2 O 1 2 , 1 8 ( 2 8 ) : 7 6— 7 7 . [ 9 ] 桑圣梅. 肝 动 脉 化 疗 栓 塞 术 治 疗 原 发 性 肝 癌 的护 理 [ J ] . 护 理 与 临
e mb o l i z a t i o n / c h e mo e mb o l i z a t i o n ( T AE/ T AC E)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s i n g l e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J ] .Wo r l d J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床, 2 0 1 0 , 1 4 ( 3 ) : 2 0 0 —2 0 2 .
[ 3 ] Mi r a g l i a R。 P i e t r o s i G, Ma r u z z e l l i I , e t a 1 . E f f i c a c y o f t r a n s c a t h e t e r

皮肤点刺试验

皮肤点刺试验

龙源期刊网
皮肤点刺试验
作者: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6年第12期
皮肤点刺试验是挑刺法检测过敏原的一种方法,具体指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

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15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

我们基本上就能够比较确定过敏性疾病的存在。

皮肤点剌试验具有安全性高、灵敏度高、患者几乎无痛楚等优点。

患者及医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都可以知道检验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试验前至少2天~3天停用抗过敏药,如开瑞坦、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感冒药也不宜。

此外,该试验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例如哮喘发作、过敏性休克等,因此,对正患严重哮喘的患者不宜进行。

4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宜进行该试验。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预计2050年全球大约40亿人口将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6大慢性疾病,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过敏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皮肤点刺试验(SPT)是过敏原在体(体内)检测方法。

因简单方便、快速灵敏、价格便宜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从长远考虑,SPT仍将是中国临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但有关SPT的问题,如过敏原种类和浓度、阳性对照液的浓度、SPT位置、观察时间长短、观察方法(风团及红晕伪足大小)、结果判读和解释等,各医院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及可比性。

一、SP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1. 临床怀疑I型过敏性疾病时可行SPT:适用年龄涵盖婴幼儿到老年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过敏性结膜炎。

哮喘。

特应性皮炎(怀疑由IgE介导)。

慢性荨麻疹(仅怀疑由IgE介导时)。

食物过敏(口腔过敏综合征、怀疑由食物诱发的急性荨麻疹或皮疹加重、严重过敏反应等)。

药物过敏。

昆虫毒液过敏。

发病机制中部分由IgE参与的少见疾病,如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或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职业过敏原诱发过敏反应等其他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2. 在出生队列研究中采用SPT筛选特应性体质个体: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SPT以了解不同地区人群致敏率、过敏原变化趋势,有助于优化区域性过敏原组合、标准化过敏原提取液。

(二)禁忌证(相对禁忌证)1. 临床中病史和症状体征不支持由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时,不推荐进行SPT:食物不耐受(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慢性荨麻疹(非IgE介导)。

食物诱发的非特异性症状(如防腐剂/添加剂/色素等)。

评估过敏原免疫治疗(AIT)的有效性(昆虫毒液AIT除外)。

由刺激物引起的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如香烟、香水、洗涤剂、消毒剂及其他化学制品等)。

慢性湿疹、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缺乏IgE介导机制的慢性皮肤病。

352例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352例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352例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韩光香【摘要】目的探讨泰安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为变应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来山东省泰山医院就诊的泰安地区35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分析.结果 SPT总阳性率85.80%,其中吸入组总阳性率84.66%,其中尘螨175例(58.72%)、昆虫134例(44.97%)、室内尘土130例(43.62%)、蒿属花粉111例(37.25%)、葎草花粉108例(36.24%).尘螨和室内尘同时阳性者与尘螨阳性者之比约为5:7;多价昆虫所致134例阳性病例中有114例发生在夏秋季,占85.07%.食物组总阳性率58.24%,其中主要是牛奶104例(50.73%)、海鱼68例(33.17%)、海蟹68例(33.17%)、海虾65例(31.71%).但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泰安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SPT总阳性率高,吸入组变应原主要是尘螨、昆虫、室内尘土、蒿属花粉、葎草花粉,且具有夏秋季多发的特点.食物组主要是牛奶、海鱼、海蟹、海虾.但不同性别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5(024)012【总页数】3页(P1248-1250)【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作者】韩光香【作者单位】271099 山东省泰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变应原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通过了解变应性疾病的变应原,从病因上进行防治,是防治变应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1]。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是一种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简便、快捷、高度特异性的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是目前国际上推行的标准化皮肤实验方法。

山东省泰山医院自2012年始采用皮肤点刺实验对变应性疾病变应原进行筛查,并对吸入性变应原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惠州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

惠州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
f 满 莹. 5 1 男性乳 腺癌 病 人 性格 特征 缝 隙与 心理 干预 叨. 研 究 , 护理
2 o 。 l9)2 8 — 3 4 O 7 2 ( :3 3 2 8 .
惠 州地 区慢 性 荨麻 疹 患者 变应 原皮 肤 点刺 试 验分 析
胡 清 ‘ 陈丽梅
摘 要: 目的是 了解 惠州地 区慢性 荨麻 疹 患者 常见 变应 原 的分 布情 况 , 讨 皮肤 点刺 试验 的 护理 技巧 及在 慢 性荨麻 疹 中的诊 断价 并探 值。 方法 : 以患者 为研 究 对 象, 行 吸入性 变应 原 和食入 性 变应原 共1种 皮肤 点刺试 验 , 进 8 同时给 予护 理指 导 。 结果 : 全部 20 患者 阳性 1例 率 为7 . 变应 原 中粉 尘螨 , 2 %。 4 户尘螨 、 螂 的 阳性率 较 高 。 蟑 分别 为7. 7 . 5 . 其 次为 虾蟹 、 2 %、0 %、1 %; 4 5 4 花粉 类 , 别 为5 . 2 . 本组 分 8 %、1 %。 1 9 点刺 试验过 程 中未发 生严重 的过敏 反应 。结 论: 惠州 变应性慢 性荨麻 疹 患者常 见的吸 入性 变应 原是 粉 尘螨 、 户尘螨 、 螂 ; 蟑 常见的食入 性 变应原是 虾蟹 、 粉类 。完善 的 护理措 施 和技 巧是顺 刺 完成皮肤 点刺 试验 的关键 。 花 关键 词 : 慢性 荨麻疹 ; 变应 原 ; 点刺 试验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1 1 + R 8.4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6 0 7 (0 0 1 — 0 8 0 1 0 — 9 9 2 1 )0 0 5 — 2
慢性荨 麻疹是 一种 常见 的反 复 发作 的变 态 反应皮 肤 病 , 约 定 标准 。 大 表 l 变 应 原 阳 性 结 果 判 断 标 准 有 1% 2%的人 一生 中至 少发作 几 次荨麻 疹 其 中多数 患者 找 5 5 。 不 到 明确 的原 因 , 很多学 者认 为 有一 部 分是 由变应 原 引起 的。可 由机体接 触变应 原后 。发生 I 型或 Ⅲ型变 态反应 及 非变 态反 应 , 两种途径 致病 。 而应 用标 准化 点刺 液进 行变 应原皮 肤 点刺试 验 以 明确变应 原的技 术 已经非 常成 熟 , 目前 已得 以普及 。为明确 惠州 地 区变应 性慢性 荨麻 疹变 应原 的种 类 , 讨皮 肤点 剌试 验 的护理 探 技 巧 ,笔者 于 20 年 1 至 20 年 1 08 月 09 0月对 惠 州 地 区疑 似慢性 荨 麻疹 变应性 患者 2 0 1 例采 用 皮肤 点 刺试 验 , 进行 变应 原 的种类 研究 , 同时给予 护理指 导 。 1 _变应 原 阳性率 的计 算方 法 ( 刺试 验 出现 1 。+ 以上 阳性 .3 2 点 个 ” 1 资料与 方法 参加该 种 变应 原皮肤 点 剌试 验的人 数 )l0 x O%。 1 临床资 料选 择我 院 门诊 可 疑 慢 性荨 麻 疹 变应 性 者 共 2 0 , 反应 例数, . 1 1例

皮肤点刺试验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皮肤点刺试验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摘要: 为明确 襄樊地 区哮 喘 患 儿的 变应原 种类 , 本地 区哮 喘儿 童 的防治 方案提 供科 学依 据 , 为
应 用皮肤 点刺试 验 。对 10例 哮 喘 患 儿进行 多种吸入 性 变应 原 测试 。结 果显 示 :皮 肤 点刺 试 验 6
( P 阳性率较 高 , A T) 变应原 以螨 虫最 多 , 次为霉茵及 皮毛。 其 关键词 : 哮喘 ; 变应原 ; 皮肤 点 刺试验
应范 围等于标 准风 团反应 范围 的为+ + 变应 原风 团 +; 反应范 围等于 标准 风团反应 的二倍 以上 的为+ + 。 + +
2 结 果
20 o 5年 3月 o 6年 9月在 襄 樊职业 技 术学 院 2 0 附 属 医 院及 襄 樊 市 中心 医 院 门诊 就 诊 的哮 喘患 儿
1 方法 . 2 以上 变应 原 阳 性 9 4 4 3种 6例 , 占 6 % 。哮 喘 儿 童 对 一 种 以 上 变 应 原 阳 性 者 高 达 o 8.8 其 中 , 87%; 螨虫 阳性 率 8.%; 31 霉菌 4 . ; 毛 88 兽 %
中图分类 号 : 7 5 R2.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9 4 2 0 )2 0 2 — 2 17 — 1X(0 7 0 — 0 8 0
哮 喘是危 害小儿健 康 的常见病 ,治疗方 法 主要 针对 症状 , 出变应 原 , 检 并尽 可 能避 免 与之 接 触 , 或 采取 特异 性免 疫 ( 敏或 减敏 ) 脱 治疗 , 防 治哮 喘 的 是

讨 论
表 1 示 ,襄樊 地 区哮喘 患儿变应 原 总 阳性率 显 为 8 .8 与 有 关资 料 报道 一致 。其 中主要 为螨 8 %, 7 引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

过敏原检测 皮肤点刺
一、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培训
过敏原
过敏原/变应原-常见诱因,凡经吸入或食入 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 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
过敏原种类
➢ 食入性:牛奶、鱼虾、鸡蛋等; ➢ 吸入性: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真菌、昆虫等; ➢ 接触性:油漆、清洁剂、乳胶等; ➢ 药物过敏:磺胺类、抗生素类等; ➢ 昆虫毒液
点刺阳性级别与受试者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系 皮 肤反应越强,受试者由该阳性过敏原引起过敏的临床相 关的可能性越大
血清sIgE的体外检测也是如此,如很多致敏个体sIgE水 平低于临界值 0.35KU/L ,而很多无症状患者却有很好 的sIgE
25
二、诊前教育与患者管理
过敏性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
常重要 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有口舌轻微麻木、局部皮疹
、胃肠道不适等,只需要给予对症药物即可,也可联系工作 人员,我们后面也会打电话跟踪, 下次就诊取药到过敏原检测室反应遇到的问题,进行登记
35
患者就诊步骤及患者教育干预点

门诊
医生

② 过敏原检测 室

挂号
患者
①怀疑过敏 ②点刺试验,结果解读;患者
患者每年九十月外出可戴口罩,对狗毛猫毛过敏的患者应该不 要养宠物
30
首诊教育 3
过敏原检测室的首次教育 续
- 尘螨无法完全避免,如果阳性在尽量避免的同时 不 要地毯,不养宠物,常洗床被等 应该考虑脱敏治疗
- 舌下脱敏费用:每月200-300元,每天8元 - 脱敏疗程:2-3年
31
首次处方后的教育
提供机会来防止疾病加重
The Allergy March
Gastrointestinal Atopic disorders dermatitis

变应性鼻炎患者300例变应原检测分析

变应性鼻炎患者300例变应原检测分析

变应性鼻炎患者300例变应原检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的致病状况,调查佛山南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变应原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24种标准化变应原对3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变应原的分布情况。

结果:24种变应原中以屋尘螨、粉尘螨、德国小蠊阳性例数最多,其余依次为海虾、牛奶、艾蒿、海蟹、酵母菌、玉米花粉、花生、带鱼、羽毛等。

结论: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是佛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最主要的过敏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过敏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082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ige介导的一组疾病,其往往在特应性体质基础上,受诱发因素刺激而发病,主要的诱发因素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接触各类过敏原。

2009年7月~2010年6月对3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了解佛山南海地区常见变应原的致病状况,为本地变应性鼻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300例。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1997年制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指南[1]。

均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患者在皮试前10天内未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其他抗过敏药物。

方法:①spt用具:采用德国默克公司提供的阿罗格过敏原点刺液和一次性点刺针,点刺液包括组胺(阳性对照液)、0.9%氯化钠溶液(阴性对照液)、12种吸入性过敏原及12种食物类过敏原。

吸入组过敏原有粉尘螨、德国小蠊、狗毛、户尘螨、法国梧桐、葎草、艾蒿、玉米花粉、酵母菌、香烟、棉絮、羽毛;食物组过敏原有牛奶、海虾、海蟹、鸡蛋清、扇贝、牛肉、带鱼、黄鳝、芒果、鸡蛋黄、大豆、花生。

②操作步骤:试验中无皮肤划痕症阳性者,无试验部位皮肤破损或感染者。

用生理盐水擦拭受试者双侧前臂掌侧皮肤,将阴性对照液、各种变应原点刺液、阳性对照液按顺序依次滴在前臂掌侧皮肤上,每两种试剂间相距2cm。

最新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修订版

最新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修订版

最新: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修订版变应性鼻炎(AR)是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

近年来儿童AR患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疾病负担。

本刊于2011年发表了《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年,重庆)》,对提高儿童AR的认识、规范临床诊疗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对儿童AR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本刊编委会组织专家对该指南进行了大幅度修订,新增了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鉴别诊断等内容,在治疗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旨在促进儿童AR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2~18岁的AR患者。

01.流行病学儿童AR、变应性哮喘(本文简称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率的迅速增加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国际儿童哮喘和变态反应研究显示:AR自报患病率在6~7岁儿童中平均为8.5%,在13~14岁儿童中平均为14.6%,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儿童AR自报患病率为18.10%~49.68%,确诊患病率为10.80%~21.09%,并呈增长趋势。

AR的发病与环境因素直接相关,不同地区的过敏原也有所不同。

我国各地区环境因素、气候因素及经济水平等差距较大,吸入过敏原的构成差异明显。

现有国内儿童AR过敏原谱的研究多为单中心报道,较为分散,缺少全国性数据。

新近的临床资料显示,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儿童过敏原阳性率存在差异。

北京地区儿童常见吸入过敏原为尘螭、真菌、杂草花粉和动物毛等;北方(西北和东北)地区主要过敏原为杂草花粉;南方(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过敏原以粉尘蜻和屋尘螭为主。

近年来,饲养宠物导致儿童对猫毛和狗毛过敏、以及某些食物过敏原与花粉过敏原之间存在交叉抗原性的问题也受到关注。

与生活在城市的儿童相比,生活在农村或农场的儿童AR发生率较低,这与过敏原的暴露及环境中的内毒素水平密切相关。

变应性鼻炎皮肤点刺效果分析及影响因素

变应性鼻炎皮肤点刺效果分析及影响因素

出 2 中的 A C1 0例 S 8例 (/ 0 ,3例 中的 L I 1例 ( 1 1 ) 91 ) 1 SL 1 1/ 3 ,
检出 7例 中的 H I SL 7例 (/ ) 检 出 2例 鳞状 细 胞癌 ( / ) 1 77 , 2 2 , 例腺癌 (/ ) 1 1 。结果 表明 ,C T T技术应用于宫颈病变筛 查能提高 涂片满 意率及 宫颈异 常细胞检 出率 , 敏感 性高 。T S分级 诊断 B 报告方法 , 内容直观 、 易懂 , 彩色 图文报告增加了标本 的可信 度 , 便于细胞学医生和 临床 医生 之 间的沟通 颈病变筛查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临床 价值 。但 对 于 点 刺 试验 阴性 的 病 例 要 综 合 考 虑 。
【 关键词 】 变应性鼻 炎; 皮肤点刺 ; 变应原
变应性鼻炎是耳 鼻咽喉 科临床 常见疾 病 , 近年 来患 病率 呈 上升趋势 , 在我国 已达 1 % 以上 … 。变应性 鼻炎 在一定 程度 上 0
中外 医学研 究
§§ 黟
21 0 1年 2月
第 9卷
第 6期
C N S N O E G D C LR S A C HIE E 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0 _ ≯。 _ 。 ≯
≯ 誊 ≯∥ 孽 0 薯- l |◆ - - 。。 黪 -。 l 0 车0 lI _ 。
差 ;4 患 者处 于肥 大 细 胞 过 度 消 耗 无 反 应 期 ; 5 变 应 原 为 大 () ()
[] 1 韩德 民, 张罗 , 黄丹 , . 国 1 个城 市变应性鼻炎 自 患病 等 我 1 报
率调 查.中 华 耳 鼻 咽 喉 头 颈 外 科 杂 志, 07 4 5 : 2 0 , 2( )

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1 邢 燕 丽 , .中老 年 2型 糖尿 病 患 者 治 疗 依 从 性 差 原 因 分析 . 等 实 用 糖 尿 病 杂 志 ,0 5 3 1 :94 . 2 0 ,( ) 3 —0 2 古 丽 . 谈 糖 尿 病 患 5 1 浅 实 2 0 ,
质 激 素 和抗 组 胺 类 药 物 。
12 方 法 .
变应原
湿疹( 1 20例)
例 数 %
12 1 点刺工具 和试剂 : .. 采用 一次性点刺针和变应原点刺 液 ,变应原 点刺 液采 用 德 国默克 集 团 Al g pama公 司 lro hr e 产品, 吸人性 变应原包括螨 I( 粉尘螨)螨 Ⅱ、 I( 、 、 、 树 柳 榛 杨、 榆等 )玉蜀类 、 、 禾术类俗 类 ( 麦 、 大 小麦 、 燕麦等 ) 啤酒 、 花、 、 藜 艾蒿 、 动物 毛 I( 、 、 、 狗 兔 猫)大豚草 、 霉菌 I; 食物性 变应原有羊 肉 、 鸡肉 、 肉、 、 猪 虾 苹果 、 花生 、 玉米粉 、 桃子 、 牛 奶、 鸡蛋 、 麦粉 、 鱼等共计 2 小 鲤 3种。以生理盐水作 阴性 对
维普资讯

92 ・ 4
山西医药杂志 20 0 6年 1 0月第 3 5卷 第 1 0期
S ax Me , tb r 0 6 V l 5 N .0 hn i dJOcoe 0 , o , o 1 2 3
的食 谱 。指 导 患 者 进 行 正 确 的 运 动 , 括 运 动 强 度 、 动 频 包 运
(2 :2 1 )6
率及注意事 项 , 得 患 者更 科 学 、 安 全 、 好操 作 地 运 使 更 更
动 l 配合 医师 完 成 药 物 治 疗 方 案 , 会 患 者 正 确 的 服 药 。 教

中国儿童过敏原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

中国儿童过敏原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版)

共识推荐内容
临床问题 5 是否推荐对荨麻疹患儿做过敏原检测?
共识 5 :不推荐对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患儿常规进行过敏原检测。 共识解读 儿童急性荨麻疹绝大部分情况下在 24h内消退,因此不常规推荐过敏原检测。对于 存在明确的诱发因素、在接触过敏原后不久出现的荨麻疹,如果有合适的过敏原检测试剂,可以 考虑血清 sIgE检测,因该检测有可能明确特定的过敏原,对回避过敏原有指导意义。 慢性荨麻疹指反复出现的荨麻疹,几乎每周都有症状,病程超过 6周。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十分复 杂,包括自身免疫因素、物理因素、冷球蛋白因素、慢性感染因素、荨麻疹血管炎等,只有极少 部分与过敏有关,因此不推荐行过敏原检测。
中国儿童过敏原检测临床应
用专家共识
(2021版)
教研室
讲者
单位
共识推荐内容
临床问题 1 如何现场急救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或过敏原激发试验诱发的严重 过敏反应(Anaphylaxis)?
共识1:推荐对任何年龄儿童在接受 SPT或过敏原激发试验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以大 腿中部外侧为注射部位,使用肌内注射肾上腺素(1mg/ml)实施急救。采用1ml注射器抽 取用药剂量,单次推荐剂量为 0.01mg/kg(最大剂量 0.5mg)(强推荐)。
共识推荐内容
临床问题 4 是否推荐对湿疹患儿做过敏原检测?
共识4:不推荐对湿疹患儿常规做过敏原检测;推荐对持续中度至重度湿疹,常规治疗效果 不佳的患儿做过敏原检测。 共识解读 儿科医师经常用术语“湿疹”替代“特应性皮炎(特应性湿疹)”。研究发现, 大约一半的湿疹患儿存在牛奶和鸡蛋过敏,但这些食物并不是引起湿疹的主要原因,将牛 奶和鸡蛋从食物中剔除,湿疹并没有明显缓解,因此不常规推荐过敏原检测。
共识推荐内容

皮肤点刺试验在检测某地区常见变应原中的应用

皮肤点刺试验在检测某地区常见变应原中的应用

• 论 著 •37保健医学得到广泛开展,和的迅速发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死率显著下降,但存活新生儿有较高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出现智力低下、运动功能落后、癫痫、脑瘫等。

儿童0~2岁是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发育阶段[4],脑部可塑性最佳时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系统后遗症为脑损伤引起,在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使脑细胞得到功能加强,细胞间突触连接增加,经过运动、感觉、语言、颜色、外界丰富的环境等良性刺激促进神经系统发表1 两组运动发育(PD I )、智能(M D I )检测并比较(χ—±s )早期干预组对照组M D IPD IM D I PD I 3个月103.69±14.64107.50±16.8091.30±13.0993.44±12.156个月106.82±11.51105.19±10.3493.38±11.7395.21±10.4812个月106.30±13.90108.85±10.3996.88±10.2198.68±10.04注: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各月份运动发育(PD I )、智能(M D I )检测并比较P <0.05,有显著差异性表2 两组预后比较(n ,%)组别例优秀正常边缘状态智力低下早期干预组9012(13.33)68(75.55)8(8.88)2(2.22)对照组860(0.0)54(62.79)21(24.41)11(12.79)注: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预后各项比较P <0.05,有显著差异性育、脑结构和功能代偿,促进婴儿抬头、爬行、站立等正常运动功能恢复、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肌肉协凋运动,干预越早效果越佳,应在新生儿期进行以期得到最大化的功能恢复。

由于婴幼儿神经功能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干预应持续进行[5],不能松懈,并根据病儿的神经运动缺失情况进行调整干预方案,由专业人员进行康复治疗及指导;早期干预、康复需要家庭充分配合,使患儿能够得到充分的干预,使干预措施得到具体落实,效果达到最大化。

变应性鼻炎变应原体内、体外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

变应性鼻炎变应原体内、体外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

试验 方法 和特 异性 IE阳性程 度分级 判定标 准 以其说 变应原 的 阳性检 出率很 高 ,病例 多 ,具 有代表 性 ,因 g 明书 I 5 为根据 。 此选 择粉 尘 螨变 应原 做统 计分 析 。
2 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变应原皮肤点刺液与血清 s E l g 21 变应原皮 肤点刺结 果见表 1 . 。 检 测法 试 验 结 果相 比较 ,总 阳性 率 均很 高 ,均 超 过 从表 1可知 ,2 例粉 尘螨变 应原皮 肤点 刺试验 9%,总符合率也 高 ,为 9 .2 1 1 0 . I8 %;假 阳性 率 、假 阴性 阳性患者 , 其 中弱 阳性率为 3 . % ( 8 1 ) 6 7 7 / 1 ,中高 阳 率均 很低 ,表 明该 方 法对 过 敏原 的诊 断是 可靠 的 。 9 2 性率 ( 级及 以上 ) 3 比例较高 ,达到 6 . % ( 3 /1 ) 3 3 132 1。 0 皮 肤点刺试 验是 目前各种变 应原体 内试验 中应用 22 血清 S g . IE检测 结果 血清 S g IE阳性率及级别 最广 泛 ,安全 ,易 于操 作 ,灵 敏度高 ,患者痛 苦 小 , 血清 Sg IE检测为 0 级者列入阴性 ,sg IE检测为 2 可 2 分钟可 以观察检测结果 的一种 检测 方法 ,属 于生 ~ 0 6级 者列 入 阳性结 果 。 其 中强 阳性 区 ( P + +和 物测定 的范畴 ,根据皮 试 的丘疹 和红斑 反应推测 肥 大 S T= +
对粉尘螨变应
原皮肤点刺试验 ( P S T)阳性的患者同时检测 变应 原的特异性 IE ( I )检测 。结果 g S 患者 中粉尘螨血清 Sg sg ' 检测 阳性率 9 .6 IE( IEI ) ) 33 %,强阳性 9.4 77 %。结论 了解患者 的过敏程度 ,可 以既经济 又准确诊断过敏原 。 【 关键 词 】 变应 性鼻炎 ;变应 原 ;皮肤点 刺 ;特 异性 I E g

皮肤点刺试验在皮肤科的应用与护理分析

皮肤点刺试验在皮肤科的应用与护理分析

皮肤点刺试验在皮肤科的应用与护理分析目的:探讨皮肤科皮肤点刺试验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16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就诊的患有慢性过敏性皮肤疾病的患者,采用皮肤点刺试验进行检测,并实施针对性护理,现对结果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样本616例中,至少有1项过敏的患者占82.8%;只有1项者占9.7%;有2项同时存在者占18.7%;3项同时存在者占17.1%;4项同时存在者占12.7%;5项同时存在者占40.5%。

过敏原中,最高阳性率的为屋尘螨,占51.9%;.粉尘螨排第2位,占48.4%;其次为虾,占18.7%,前两项与其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有2种尘螨同时过敏的患者占39.9%;42.2%对两种尘螨都无过敏反应,均有尘螨过敏者占57.8%。

与患者病史比较,阳性反应的过敏原项与其一致,临床症状与反应强度一致。

患者有多种过敏原同时过敏时,与其它过敏原反应强度比较,尘螨的阳性反应较强,即多种过敏原存在过敏反应时,首要过敏原多是尘螨。

本组研究试剂具有一定安全性,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过敏性休克发生。

结论:皮肤点刺试验诊断作用较为明显,把握好试验的每个细节,均可将其特异性与敏感性较好体现,对过敏原有无真正过敏进行正确评估。

且操作简便、疼痛性小、具体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需加强临床护理,以全面促进试验的成功完成。

标签:皮肤点刺试验;皮肤科;应用;护理Skin prick test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近年来,在医疗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皮肤点刺试验(SPT)也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完善,为临床过敏性疾病检测体内过敏原的主要检测方法。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操作步骤简单,为国际推行的皮肤试验标准化方法,在临床有较广泛的开展应用范围[1]。

本次研究对象共616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就诊的患有慢性过敏性皮肤疾病的患者,采用皮肤点刺试验进行检测,并实施针对性护理,现对结果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38例春季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138例春季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138例春季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吸入组变应原在春季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方法:对138例春季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常见吸入组变应原的皮肤点刺试验,并分析其与病史的相关性。

结果:138例春季过敏性疾病患者中,对1种或1种以上变应原反应阳性有109例,阳性率为79%。

其中蟑螂84例,屋尘螨82例,粉尘螨68例,柳树花粉43例,槐树花粉39例,杨树花粉36例,各占60.86%、59.42%、49.28%、31.16%、28.26%、26.08%。

其中变应原阳性结果记为(+++)及以上的主要是屋尘螨、粉尘螨、蟑螂,各占阳性率的29.26%、19.12%、11.9%。

结论:春季过敏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对一种或多种吸入组变应原的致敏,对这类患者进行常见吸入组变应原的检测可协助找出诱发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进一步脱敏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春季过敏性疾病;吸入组变应原;点刺试验过敏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占皮肤病的一大部分,尤其在春季容易发生,其病因复杂,难以根治。

寻找及避免过敏原非常重要,皮肤点刺试验是目前检测过敏原的基本方法。

我们自2015年2月至2015年5月,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皮肤科门诊13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吸入组变应原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收集2015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共138例。

其中包括颜面再发性皮炎66例,荨麻疹42例,湿疹30例。

其中男15例,女123例,年龄<20岁 16例,20~29岁36例,30~39岁55例,40~49岁28例,≥50岁3例。

1.2 排除标准(1)皮肤病变广泛无法接受皮肤试验及人工荨麻疹患者。

(2)试验前1周内服用抗组胺类、茶碱类、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1.3 北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过敏原点刺试剂(规格2ml/瓶),选择常见的20种变应原液、组胺阳性对照液,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液及一次性变应原点刺针。

江苏淮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和分析

江苏淮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和分析

江苏淮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和分析徐彧;王君影;李佩忠【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年(卷),期】2011(019)005【摘要】目的研究江苏淮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致敏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变应原制剂,对2300例淮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并对尘螨阳性等级(+)~(++)患者行鼻激发试验.结果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1748例,总阳性率76.0%.其中粉尘螨和(或)屋尘螨过敏1398例,占总阳性率的80.0%.对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等级(+)~(++)患者行鼻激发试验,其中等级为(+)者158例中44例呈阴性反应,等级为(++)者350例中21例呈阴性反应,该65例均应纳入阴性,占尘螨皮试阳性率的12.8%.结论江苏淮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最常见变应原为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等级(+)~(++)患者存在假阳性,需行鼻激发试验确诊.【总页数】2页(P347-348)【作者】徐彧;王君影;李佩忠【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准安第一医院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淮安,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准安第一医院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淮安,2233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准安第一医院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淮安,2233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江苏江阴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致敏变应原分析 [J], 吴海燕;赵青;陈金湘2.贵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分析 [J], 周艳;余莎莎3.对兰州地区220例儿童及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的结果分析 [J], 刘翠萍; 陈瑜; 崔莉萍; 温玉; 康成林; 李学华4.江苏淮安地区4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J], 宋红毛; 怀德5.太原地区182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 [J], 孟亚萍;雒红霞;韩海阳;乔瑞红;张小宁;张克军;刘瑛;冯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