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蜡烛》知识要点汇总

《蜡烛》知识要点汇总

《蜡烛》知识要点汇总- 蜡烛是一种制造自化学物质的照明工具,通常由燃烧的蜡质和一根芯所组成。

- 蜡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古罗马时期,最初由石蜡制成。

- 蜡烛的制作过程包括将蜡状物质(如蜂蜡或石蜡)融化,并将芯引入熔化的蜡中,然后让蜡凝固成形。

- 蜡烛燃烧时,芯会被火焰燃烧并产生光和热能,同时蜡也会燃烧,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蜡烛可以用作照明工具,为室内提供光线;也可以用于营造浪漫的氛围或烛光晚餐等特殊场合。

- 蜡烛也常用于宗教仪式和纪念活动中,代表光明、祈祷或悼念。

- 不同种类的蜡烛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颜色、形状、气味和燃烧时间等。

- 现代蜡烛的制作材料不仅限于传统的蜂蜡和石蜡,还包括大豆蜡、棕榈蜡等天然成分和合成材料。

- 蜡烛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应远离易燃物品、儿童和宠物,并确保蜡烛在不燃烧的情况下熄灭。

- 过量使用蜡烛可能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因此应适量使用,并确保室内通风良好。

蜡烛是人类使用最久远的照明工具之一。

在古代,蜡烛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无论是在家中、城市还是乡村,蜡烛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如今,虽然电灯取代了蜡烛成为主要的照明方式,但蜡烛的独特魅力仍然吸引着人们。

蜡烛的制作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埃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使用的蜡烛主要是由石蜡制成。

石蜡是一种天然的石化产物,可通过石蜡矿石的提取和精炼制得。

而蜂蜡则是另一种常见的蜡烛材料,它是蜜蜂通过蜂巢制造的蜡质。

现代蜡烛的制作材料不仅限于传统的蜂蜡和石蜡,还包括大豆蜡、棕榈蜡等天然成分和合成材料。

这些新型材料不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还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蜡烛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蜡状物质的融化、芯的引入和蜡的凝固。

首先,将蜡状物质置于加热设备中,通过加热使其融化成液体状态。

然后,在融化的蜡中插入一根称为芯的纤维材料,芯的一端常常固定在容器底部或制成扁平形状,以确保芯在燃烧过程中保持垂直。

最后,让蜡冷却并凝固成所需的形状。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它不仅可以提供照明,还可以用作装饰和庆祝活动。

而蜡烛的燃烧是怎样进行的呢?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蜡烛燃烧的知识点。

一、蜡烛燃烧的基本原理蜡烛燃烧的基本原理是氧化反应。

当蜡烛点燃时,火焰中的烟尘燃烧产生的热能使蜡烛融化,液态蜡被火焰加热后蒸发成燃烧的蜡蒸气。

蜡蒸气在火焰上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火焰中心较亮的部分是蜡蒸气和氧气混合后燃烧产生的,而火焰周围较暗的部分则是未完全燃烧的烟尘聚集形成的。

二、蜡烛燃烧的条件1. 蜡烛要点燃,需要外界提供足够的热能,一般是通过火柴或打火机点燃。

2. 蜡烛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氧气是燃烧的必须条件之一,没有氧气就无法维持蜡烛的燃烧。

三、蜡烛燃烧的特点1.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锥形的,中心较亮而周围较暗。

2. 蜡烛燃烧过程中伴有“噼啪”的声音,这是因为蜡燃烧产生的热能引起了空气的热胀冷缩。

3.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这是因为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四、蜡烛烟花的现象当蜡烛燃烧时,火焰中的烟尘会燃烧产生火花,这就是蜡烛烟花的现象。

蜡烛烟花主要是由石墨颗粒和其他杂质组成的微小颗粒在高温下燃烧产生的,因此蜡烛烟花是一种有害物质的排放。

因此,在室内使用蜡烛时应开窗通风,以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五、小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蜡烛燃烧的基本原理、条件和特点。

蜡烛的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热能和氧气的参与。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锥形的,中心较亮而周围较暗。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蜡烛烟花的现象,需要注意在室内使用蜡烛时要保持通风,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蜡烛燃烧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蜡烛的使用和燃烧过程,也能够引发我们对氧化反应和化学能的思考。

因此,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加深对蜡烛燃烧知识点的学习,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蜡烛燃烧的原理和应用,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梳理蜡烛作为一种常见的照明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对于蜡烛的燃烧过程和相关知识点,我们可能并不太了解。

本文将对九年级学生所需掌握的蜡烛燃烧知识进行梳理,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蜡烛的结构和成分蜡烛通常由燃烧部分和支撑部分组成。

燃烧部分主要由蜡质、颗粒状添加剂和染料组成,而支撑部分则通常是蜡烛芯。

不同类型的蜡烛可能采用不同的原材料和配方制作,因此在燃烧时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二、蜡烛燃烧的基本原理蜡烛的燃烧过程涉及到燃料、氧气和火焰三个基本要素。

当蜡烛点燃时,蜡烛芯导火线上的燃料开始融化并上升,同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火焰。

火焰本身是氧化反应的结果,它所产生的光和热能使蜡烛燃烧。

三、蜡烛燃烧的特点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热能、光能和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也会释放出一些烟雾和有害物质。

蜡烛的燃烧速度与蜡烛芯的长度、直径、燃料质量和空气流通条件等因素有关。

四、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可以进行一些相关实验。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比较不同类型蜡烛的燃烧速度和产生的烟雾量,或者观察蜡烛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燃烧情况等。

通过实验的方法,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蜡烛燃烧的特点和规律。

五、蜡烛的应用和意义蜡烛在照明、祭拜、烛光晚会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蜡烛的熔点较低,容易燃烧,并且产生的火焰比较稳定,因此成为了很多场合的选择。

同时,蜡烛也可以象征着希望、祷告和温暖,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六、蜡烛燃烧的安全问题虽然蜡烛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蜡烛的燃烧产生的烟雾和火焰都可能对室内空气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蜡烛也需要注意防止烟雾引起的火灾等安全问题。

通过对九年级学生所需掌握的蜡烛燃烧知识点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蜡烛的结构和成分,以及其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蜡烛的燃烧规律和安全使用方法。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归纳蜡烛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我们都对它有着一定的了解。

然而,你是否想过蜡烛是如何燃烧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九年级学生应掌握的蜡烛燃烧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蜡烛的基本组成蜡烛主要由蜡质和芯线两部分组成。

蜡质是蜡烛的主体,它是由植物蜡或动物蜡经过加工制成的固体物质。

芯线则是蜡烛中心的一根细线,通常由纯棉制成,它的作用是引导火焰燃烧。

二、蜡烛的燃烧过程当我们将火柴点燃并放在蜡烛芯线上时,蜡烛开始燃烧。

蜡烛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着火阶段:当火焰接触到芯线和蜡质时,芯线开始燃烧,产生的热量使蜡质开始融化。

2. 燃烧阶段:一旦蜡质融化,液态的蜡质被芯线吸收,通过芯线的毛细作用,液态蜡质被引向火焰。

在火焰的高温下,蜡质蒸发并分解成可燃性气体。

3. 蓝色火焰阶段:蓝色火焰是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火焰,其中包含燃烧产生的氮气和氧气。

蓝色火焰的温度较高,有助于燃烧产物的光谱特性。

4. 黄色火焰阶段:蜡烛燃烧时,火焰周围的蜡质和烟尘也会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黄色火焰是低温火焰,温度较低,但它的存在说明蜡烛燃烧仍在继续。

三、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蜡烛的燃烧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涉及蜡质和氧气之间的反应。

蜡质中的长链烷烃在高温下分解成较短的链烃,同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C25H52 + 38O2 -> 25CO2 + 26H2O这个反应表明,每1克的蜡质燃烧时,会产生大约3.1克的二氧化碳和3.2克的水。

四、蜡烛燃烧与空气的质量关系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蜡烛的重量会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以气体形式释放到空气中,从而导致蜡烛的质量减少。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蜡烛燃烧过程中,质量减少的部分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相等。

五、蜡烛的应用和注意事项蜡烛燃烧不仅仅是一种化学现象,还有许多实际应用。

蜡烛的发明科普知识

蜡烛的发明科普知识

蜡烛的发明科普知识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在古代,通常由动物油脂制造。

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

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可能是今日所见蜡烛的雏形。

在西方,有一段时期,寺院中都养蜂,用来自制蜜蜡,这主要是因为天主教认为蜜蜡是处女受胎的象征,所以便把蜜蜡视为纯洁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坛上。

从现存文献看,蜜蜡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大致与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时代(710~784年)从我国传入这种蜡烛的,和现代蜡烛相比,古代蜡烛有许多不足之处。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

诗人为什么要剪烛呢?当时蜡烛烛心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

这无疑是一件麻烦的事,1820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心,使烛心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

但蜡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它的材料一般是有许多缺点的动物油脂,解决这一难题的'是舍未勒尔等人。

1809年6月至7月间,法国科家舍夫勒收到一家纺织厂的来信,请他分析、确定他们寄来的一个软皂样品的成份.他拿着这封信思索了很长时间,心想:要研究肥皂,看来还得从原料油脂入手.在仪器设备非常简单、朴素的学校实验,他研究了皂化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油脂。

经过大量实验,他第一次发现了这样的事实:在一切油脂中,不论其来源如何,脂肪酸的含量均占95%,其余的5%则是皂化过程中生成的甘油。

通过研究他搞清了皂化过程的本质,同时他还有一项重大的发现:当时用油脂做成的蜡烛,由于里面有甘油,燃烧时火焰带烟,气味难闻。

若改用硬脂酸做成蜡烛,燃烧时不仅火焰明亮,而且几乎没有黑烟,不污染空气。

舍夫勒尔把他的发现告诉盖一吕萨克,并建议两人共同研究如何具体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用强碱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盐酸分解,担取出硬脂酸。

九年级上化学蜡烛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蜡烛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蜡烛知识点蜡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常常在生日、节日等特殊场合点亮蜡烛,给人一种温馨浪漫的感觉。

但是你是否知道,蜡烛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有趣的化学知识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九年级上化学课程中涉及到的蜡烛知识点。

1. 蜡烛的组成蜡烛主要由蜡烛芯和蜡烛体两部分组成。

蜡烛芯一般由纯棉线制成,它在火焰燃烧时起到输送液体的作用。

蜡烛体则是由蜡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其中的蜡通常采用石蜡或蜂蜡。

2. 蜡烛的燃烧过程当我们点燃蜡烛时,蜡烛芯上的火焰使蜡烛体熔化,蜡液被吸到蜡烛芯上,经过升华和气化作用形成可燃气体。

这些可燃气体在火焰中与氧气反应,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时,形成小水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蜡烛的“水滴效应”。

3. 蜡烛的燃烧产物蜡烛的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溶于水,比空气重,可以用熄灭蜡烛的方式来验证。

而水是燃烧产物中的另一部分,当蜡烛燃烧时,由于水蒸气在空气中的遇冷而形成水滴。

4. 蜡烛的火焰结构蜡烛的火焰通常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外焰、内焰和蜡烛芯区。

外焰呈黄色,是燃烧最旺盛、温度最高的部分;内焰位于外焰之中,呈蓝色,温度相对较低;而蜡烛芯区是最接近蜡烛芯的地方,此区域的燃烧较为缓慢且温度较低。

5. 蜡烛的颜色和添加剂我们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蜡烛,这些不同颜色的蜡烛是通过添加不同颜料或颜色剂实现的。

此外,某些蜡烛还会添加香料,以增加蜡烛燃烧时散发的香味。

6. 蜡烛的应用蜡烛作为一种常见的照明工具,除了常规应用外,还有其他多种用途。

例如,蜡烛可以用来测定空气的流动方向,只需点燃蜡烛之后观察火焰的方向即可。

此外,蜡烛也被用于某些实验中,如在化学实验中,蜡烛可以作为加热或产生温度的工具。

通过对九年级上化学蜡烛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产物以及其他化学特性。

蜡烛不仅仅是美丽的装饰品,其背后所蕴含的化学知识也是深不可测的。

九年级化学蜡烛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蜡烛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蜡烛知识点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它不仅可以提供光亮,还可以为我们带来温暖。

尽管蜡烛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背后涉及到一些化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应了解的化学蜡烛知识点。

1. 蜡烛的组成蜡烛的主要成分是蜡和蜡芯。

蜡可以是动物蜡或植物蜡,如蜂蜡、石蜡或蜡树蜡。

蜡芯通常是棉线或麻线。

蜡烛的外表通常有一层薄薄的蜡皮,可以提高美观度并保护蜡烛的内部。

2. 燃烧原理当蜡烛点燃时,蜡芯先被火焰加热,然后蜡芯周围的蜡开始融化,液体蜡被热上升的烟花带到火焰接触点处,通过蒸发或气化,蜡燃料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而燃烧,释放出热和光。

3. 燃烧过程蜡燃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点燃阶段、稳定燃烧阶段和烧完阶段。

点燃阶段是指将火焰接触到蜡烛蜡芯,并且蜡芯开始燃烧。

然后进入稳定燃烧阶段,在这个阶段,蜡芯不断地融化并向上运送燃料供火焰燃烧。

最后是烧完阶段,这时蜡烛蜡芯已经全部燃烧完毕,火焰也逐渐消失。

4. 燃烧产物蜡燃烧会产生三种主要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少量的煤烟。

二氧化碳是氧气与蜡燃料反应后的主要产物,水蒸气则是由于氧化反应所形成的。

煤烟则是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细小颗粒。

5. 火焰部分火焰可以分为四个区域:燃烧区、蒸汽区、氧化区和燃料区。

燃烧区是火焰最明亮的部分,同时也是最热的地方。

在燃烧区下方是蒸汽区,这里有大量的水蒸气。

氧化区位于火焰基部,氧气在这一区域与燃料反应。

而燃料区则是位于火焰底部,燃料在此处被加热并融化。

6. 蜡烛的颜色蜡烛的颜色主要是由金属离子的存在导致的。

添加不同金属盐可以使蜡烛呈现不同的颜色。

例如,添加钠盐可以使蜡烛呈现黄色,添加钾盐可以使其呈现紫色。

这是因为当金属盐受到高温时,激发了金属离子的电子,产生特定的颜色。

7. 蜡烛的性质蜡烛具有可燃性、挥发性和可溶性等性质。

可燃性是指蜡烛能够被点燃并燃烧。

挥发性是指蜡烛能够蒸发成气体。

可溶性是指蜡烛能够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

8.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蜡烛时,应注意安全。

蜡烛的基本知识

蜡烛的基本知识

一.蠟的概念、分類、性質1.蜡的概念是一系列自然或合成产品的总称。

“蜡”首先是自然界的一些有机物,用于照明(蜡烛),与“油”相对。

前者室温下是固体,加热后很快成为液体;后者常温下是液体。

另外在其中还有一个“脂”的中间状态。

最早的蜡多来自于动植物。

蜡烛都用于宗教、礼仪和装饰。

后来由两个方向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蜡,并以物理延伸的概念为主.(1) 物理延伸:与现有的蜡具有相类似的物理性质的物质也都叫蜡。

如石油中提炼出来的18个碳原子以上的正构烷烃具有室温下是固体,加热后很快成为液体,被称为“石蜡”;(2) 化学延伸:与现有的蜡具有相类似的化学结构的物质也都叫蜡。

如只有10或13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虽然室温下也是液体,但因为是正构烷烃,所以被称为“液体石蜡”。

除照明外,蜡的其他性质陆续被应用,并已经成为一大类非常重要的物质。

方便起见,该系列产品可细分为:天然蜡、合成蜡、矿物蜡、石油蜡(石蜡) ,每一种蜡都用一些性能定义,如硬度、熔点、粘度、颜色和其他许多。

这些性能决定了产品主要的潜在用途。

2.化學分類及性質蠟燭一般來說,都是由石蠟(paraffin wax) 、硬脂酸(stearin) 、蜂蠟(bee wax) 、棕櫚油(palm oil)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1) 共性:一般來說,各種蜡具有以下共同特性:A.20 ℃下是固体,从软的、具有弹性的到脆且硬的固体;一般在略高于40℃上时,就熔化,但不分解可燃,可作为燃料B.具有低的导热、导电性能C. 具有强的憎水性(2) 特性:A. 棕榈蜡a.主要产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b.化学结构:以硬脂酸、棕榈酸为主的脂肪酸混合物; 用棕榈蜡或植物蜡生产的蜡烛,与石蜡生产的蜡烛相比,具有燃烧时间长、烟小、“流泪”少、香味柔和持久和色泽更好等优点,为天然绿色环保产品。

在美国,出口棕榈蜡或植物蜡的蜡烛,将可以少交50%的惩罚性关税。

c.生产工艺:植物、动物脂肪皂化、蒸馏得到粗硬脂酸,然后数次压榨分离并精制;d.性质:高硬度,固体酸,晶体状。

蜡烛安全知识

蜡烛安全知识

蜡烛安全在欧美国家,蜡烛绝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蜡烛的使用寿命,在欧美国家,是以周来计算的,人们每周都要采购蜡烛,有的用于香薰,有的用于点缀等等。

总之,蜡烛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

那么蜡烛都分为哪些类别呢?- 杆蜡(taper):一种细长的蜡烛,常见的高度是6英寸~18英寸,中文表述通常也叫晚餐蜡,需要用烛台固定。

- 柱形蜡(pillar):能够独立站立的蜡烛,通常直径为3英寸或者更大,有一个或者多个烛心,当然柱形蜡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方形的或者多边形。

尽管他们能够独立站立,但是在燃烧的时候,一定要放在一个抵热的烛台上。

- 罐蜡(container, jar or filled candle):这种蜡烛在生产的时候是灌注在玻璃,金属或者陶瓷容器中的,所以叫罐蜡。

- 祈祷蜡(votive):这是一种小的圆柱形的蜡烛,通常直径是1-1/2英寸,高度为2英寸或者2~1/2英寸,这种蜡烛在燃烧的时候需要放在一个杯子中。

祈祷蜡通常是白色无香味的,用于某些比较虔诚的典礼中。

当然,现在有些祈祷蜡也是有颜色和香味的。

- 茶蜡(tealight):这是一种小的,圆柱形的,通常外壳是金属的蜡烛。

一般直径为1英寸, 高度为1~1/2英寸。

- 果冻蜡(gel candle):这种蜡烛通常是透明的,看起来特别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果冻。

主要是因为它的原料与传统的蜡烛的原料不一样。

装饰的蜡烛套件常常悬挂着果冻蜡来提升它的视觉效果。

- 新颖蜡(specialty candle):不同于普通的蜡烛的外形或者在蜡烛的表面带有表面雕刻装饰,同时也是能够独立站立的。

有时也称作a novelty candle。

- 生日蜡烛(birthday candle)- 户外蜡烛(luminaria)- 浮水蜡(floating candle)为何要高度重视蜡烛的安全性?对蜡烛安全性的重视源于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

有的时候我们会放置燃烧的蜡烛在电视上,地毯上或者易于燃烧的桌布上,还有时候我们会在蜡烛的外围放置一些易于燃烧的花环来美化它,而这些举动都有可能诱发安全事故。

九年级化学蜡烛燃烧相关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蜡烛燃烧相关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蜡烛燃烧相关知识点化学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而蜡烛燃烧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现象。

蜡烛的燃烧不仅仅是一个注定会结束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了许多化学知识。

本文将围绕九年级化学蜡烛燃烧相关知识点展开详细讲解。

一、蜡烛的组成和结构蜡烛是由蜡和芯组成的。

蜡可分为动物蜡和植物蜡两种,常见的是蜂蜡。

动物蜡主要由蜜蜡酸等成分组成,而植物蜡由高级脂肪酸和蜡醇等成分形成。

芯则通常由棉线或麻线制成,其作用是提供可燃的有机物质。

二、燃烧的过程1.可燃物:蜡烛燃烧的可燃物是蜡烛中的蜡,它由蜡烯、蜡酯等有机物组成。

可燃物是燃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氧气:燃烧需要氧气,而蜡烛的火焰是在空气中燃烧的。

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料发生反应,释放出燃烧所需的能量。

3.燃烧温度:蜡烛燃烧时,需要加热点燃点的温度,也是燃烧的初始温度。

当点燃点温度达到时,蜡烛开始燃烧。

4.火焰结构:蜡烛的火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蓝色内焰、黄色中焰和红色外焰。

蓝色内焰温度最高,红色外焰温度相对较低。

三、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蜡烛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

燃烧过程中,蜡烛中的有机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如下: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这个化学反应是一个氧化反应,蜡烛中的有机物质被氧气氧化,释放出能量。

其中,二氧化碳和水是燃烧产物,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我们常见的火焰。

四、火焰的颜色和温度火焰的颜色取决于燃烧过程中的温度。

蓝色内焰温度最高,可以达到1000℃以上;黄色中焰温度较低,约为600-800℃;红色外焰温度相对较低,约为500-600℃。

五、蜡烛的应用蜡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常见的照明之外,蜡烛还可以用于烛光晚餐、蜡烛浴、蜡烛摆件等多个方面。

同时,蜡烛也在某些特殊场合如葬礼、纪念仪式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示例,通过学习蜡烛燃烧相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重点字词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重点字词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重点字词知识
点整理
知识点
、读准字音
烧灼
zhuó
桥头堡bǎo
地窖
jiào
匍匐pú

腋下yè
拂晓fú
瓦砾lì
颤巍巍wēi
鞠躬jū
gōng
舀yǎo
2、解释词语
精疲力竭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

名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永垂不朽
永远流传,不磨灭。

小练习
、给下列加划线字注音。

拂晓
肃穆
烧灼
瓦砾
地窖
鞠躬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天翻地覆
精疲力竭
从容不迫
颤巍巍
永垂不朽
2、用正楷抄写上面的词组三遍
3、任选其中3-5个词组,组成不少于50字的语段
4.解释词语
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5.文学知识
《蜡烛》一文的作者是_____的_____。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蜡烛”的象征意义__________。

蜡烛专业知识

蜡烛专业知识

蜡烛专业知识一.性质原理及制作方法【物理性质及成份】主要成份石蜡,易熔化,密度小于水不溶于水。

受热熔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可闻石蜡特有气味。

遇冷时凝固为白色固体状,有轻微气味。

【原理】我们看到的蜡烛燃烧并不是石蜡固体的燃烧,而是点火装置将棉芯点燃,放出的热量使石蜡固体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蜡蒸汽,石蜡蒸汽是可燃的(固体石蜡并不可燃)。

证明方法:在吹灭蜡烛的一瞬间,可以看到一缕白烟,用燃烧的火柴去点这缕白烟,可以使蜡烛复燃,所以可以证明所冒白烟是石蜡蒸汽遇冷凝固所产生的固体微小颗粒。

【制作方法】:制作蜡烛有3种方法:一是:蜡烛模具,分塑料模具,合金模具,翻砂模具;二是:蜡烛机械,比如明亮蜡烛机厂家就是提供这个设备的,三是:蜡烛灌装机二.主要分类蜡烛生产的种类有很多,按照使用目的一般可以分为日用照明蜡烛(普通蜡烛)和工艺品蜡烛(特殊用途蜡烛)两大类。

照明蜡烛比较简单,一般就是白色的竿状蜡烛。

工艺蜡烛又可细分很多种,首先又可分为果冻工艺蜡烛和薰香工艺蜡烛两类。

一般因加入配料而显各种颜色(如生日蜡烛),形状也因需要做成各种形式(如螺旋状、数字形等),可融新颖性、装饰性、观赏性、功能性于一体。

蜡烛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内焰亮度最高。

另外,蜡烛也可分为粗面蜡和光面蜡两种,一般粗面蜡的表面常带有味道,上面有一层白霜,不同的粗面蜡会带来不同的气味,比如在卧室就可以放一些熏衣草味的蜡烛,起到催眠、镇静的作用,在卫生间可以放海洋气味的蜡烛,夏天还可以放一些松味的蜡烛驱赶蚊虫;而光面蜡没有味道,蜡体表面很光滑,容易做出很美的造型。

蜡烛按照形状一般可以分为挤压圆柱蜡、尖竹蜡、火炬蜡、飘蜡、圆头蜡、平头蜡等,颜色也有很多种。

这些蜡烛在使用时有些比较讲究,比如尖竹蜡,适合在吃饭的时候插在烛台上,摆在饭桌中间,特别在西餐中常用,如果家里装修是欧式风格,也可以摆放在客厅当作装饰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蜡烛》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蜡烛》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蜡烛》知识点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烧灼(zhuó)桥头堡(bǎo)地窖(jiào)匍匐(púfú)腋下(yè)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三、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及字形四、词语积累烧灼:烧、烫,使受伤。

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穿越:通过;穿过。

目睹:亲眼看到。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匍匐:爬行。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竭,尽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耸立:高高地直立。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肃穆:严肃安静。

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五、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

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六、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

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在第一部分的叙述中,有环境描写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蜡烛燃烧知识点汇总蜡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既可以提供光亮,又可以用于庆祝和仪式。

但是,你是否知道蜡烛是如何燃烧的呢?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九年级学生应掌握的蜡烛燃烧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通常由蜡和一根蜡芯组成。

蜡可以是石蜡、蜂蜡或植物蜡等。

蜡芯则是通过将纤维浸泡于熔融的蜡中形成的。

二、燃烧过程1. 点燃蜡芯当我们点燃蜡芯上的火焰时,蜡芯吸收热量并变成气体。

火焰的蓝色部分是蜡芯内部气体燃烧的明亮部分。

2. 燃烧产物蜡燃烧时,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水蒸气在接近蜡芯的位置冷却后形成小水滴。

二氧化碳则通过燃烧的火焰排出。

3. 空气对燃烧的作用燃烧过程需要氧气的存在才能继续进行。

当我们遮挡蜡烛的火焰,减少氧气供给时,火焰会变小或熄灭。

三、蜡烛燃烧与化学反应蜡烛燃烧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反应。

蜡芯在燃烧时,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这是一种氧化反应,也被称为燃烧反应。

四、火焰结构1. 火焰的三个部分火焰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外焰、内焰和中心焰。

外焰是可见的明亮部分,内焰通常是淡蓝色的,而中心焰是火焰的最热部分。

2. 温度分布火焰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心焰温度最高,逐渐向外降低。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蜡烛的火焰上方感受到热量,而在火焰的侧面则感受不到热量。

五、火焰的颜色火焰的颜色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比如火焰的温度和燃烧物的成分。

一般来说,蓝色火焰较为明亮,温度较高,而黄色或橙色火焰则温度相对较低。

六、火焰的扩散火焰的扩散是一种传热方式。

它通过将热能传给周围的空气,使火焰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

这也是蜡烛燃烧时火焰扩散的原理。

七、安全注意事项当我们使用蜡烛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在点燃蜡烛时,要离可燃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火灾发生。

2. 在使用蜡烛时,最好放置在稳固的燃烧器具上,以防止烧伤。

3. 使用蜡烛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并确保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的可及性。

通过对九年级学生应掌握的蜡烛燃烧知识点的汇总,我们加深了对蜡烛燃烧过程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蜡烛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蜡烛

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蜡烛八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蜡烛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燃料,由蜡和蜡芯两部分组成。

蜡芯在火焰中燃烧,蜡则在熔化的状态下被吸入蜡芯,提供氧气使得燃烧继续。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蜡烛的化学知识点。

一、蜡的化学组成蜡的化学组成通常是长链的脂肪酸以及酰基和杂原子的衍生物,例如蜂蜡就是由蜂烯酸和蜂蜡醇组成。

而一般家庭使用的蜡烛则是由石蜡、鱼蜡、植蜡等混合而制成。

二、蜡烛的燃烧反应蜡烛的燃烧过程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蜡+ O2 → CO2 + H2O在这个过程中,蜡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得蜡熔化。

蜡液被吸入蜡芯内,遇到燃烧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水。

三、燃烧产物的分析蜡烛燃烧后产生的主要两种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两种物质的化学特性。

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惰性气体。

它比空气重,不易散布,会在地面析出。

二氧化碳具有惰性,不易反应,但在高温或高压下会发生反应。

2.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轻质气体。

它是大气中重要的组分之一,也是控制大气湿度的重要因素。

水蒸气可以被吸收或吸附到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也可以直接存在于大气中。

四、蜡烛的热量蜡烛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可以用燃烧热表示。

燃烧热指因燃烧而产生的热量,在化学实验中广泛应用。

蜡烛燃烧时,能量从化学键中释放出来,产生热量。

蜡烛的燃烧热大约是2.8×10^4 J/g。

这就是说,1克蜡烧掉所产生的热量大约是2.8×10^4焦。

总结:蜡烛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具有较高的热值和较高的燃烧温度,同时产生的热量也是控制室内温度的常见温度源之一。

蜡烛由蜡和蜡芯两部分组成,蜡燃烧的反应式为蜡+ O2 → CO2 + H2O,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蜡烛燃烧后的主要产物。

蜡烛的燃烧热大约是2.8×10^4 J/g,可以用于化学实验中计算热量产生。

光学蜡烛知识点

光学蜡烛知识点

光学蜡烛知识点
光学蜡烛知识点有: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等。

3.光速: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3×108m/s。

光在其它透明物质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都要慢。

4.声速: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蜡烛 的原理

蜡烛 的原理

蜡烛的原理
蜡烛的原理是通过燃烧蜡烛芯上的蜡来产生光和热。

蜡烛芯通常由棉线制成,棉线一端浸泡在蜡烛蜡中,另一端放在空气中。

当点燃蜡烛时,火焰将棉线加热并将其化解为燃烧产物,包括热、光和烟。

蜡烛蜡是由石蜡、蜂蜡等石化产品制成,这些物质在加热时会融化和蒸发。

当蜡烛点燃后,其火焰会将蜡烛蜡加热到融化点,使之液化。

蜡烛芯吸收熔化的蜡烛蜡,通过吸蜡作用,将蜡烛蜡输送到火焰区域,并在这个过程中蒸发。

蜡烛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光。

火焰的高温使周围的蜡烛蜡继续融化和蒸发,形成一个持续的燃料循环过程。

同时,蜡烛芯也延续地向上输送燃料,以维持火焰的燃烧。

蜡烛燃烧时产生的光线来自于火焰的高温。

高温使蜡烛蜡中的碳元素高度活化,形成了具有可见光谱的辐射。

这种辐射被人眼感知为光线,使得蜡烛成为一种常见的照明工具。

总的来说,蜡烛的原理是通过燃烧蜡烛芯上的蜡,产生持续的燃料循环,释放热能和光线。

消防安全知识蜡烛

消防安全知识蜡烛

消防安全知识蜡烛消防安全知识 - 蜡烛蜡烛作为一种常见的照明用具,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然而,在蜡烛被广泛使用的同时,火灾事故也随之而来。

蜡烛火灾往往有潜在的危险,一旦不小心使用,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甚至人员伤亡。

因此,了解蜡烛的消防安全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关于蜡烛消防安全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帮助我们预防蜡烛火灾的发生。

1.蜡烛的选择首先,在购买蜡烛时应该选择质量好、无烟无味的蜡烛。

一些低质量的蜡烛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的烟雾。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有着可靠品牌和好评口碑的蜡烛供应商,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蜡烛类型和尺寸。

2. 装置和点燃蜡烛的安全性安全地装置和点燃蜡烛对于预防火灾事故至关重要。

首先,蜡烛应该放置在稳定的非可燃物体上,如花瓶或者金属托盘。

花瓶或者金属托盘可以防止蜡烛倾斜,避免蜡烛燃烧时的火源蜡滴伤及地面或其他易燃物体。

其次,在点燃蜡烛之前,我们应该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体,如纸张、织物、干燥的植物等。

点燃蜡烛时,需要使用一个长柄的打火机或者打火机,保持手的距离远离火焰。

更重要的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员的聚集,尤其是儿童和宠物,应该远离蜡烛的位置。

因为他们容易不小心撞到蜡烛,引发火灾事故。

3. 监督燃烧蜡烛蜡烛在燃烧时需要时刻进行监督。

当离开房间或者就寝时,务必要把蜡烛熄灭。

千万不要把蜡烛放在没有人的房间里燃烧。

如果有需要长时间点燃的情况,也可以考虑使用电动的氛围灯,代替蜡烛。

4. 离开时熄灭蜡烛当离开房间或者就寝时,务必要将蜡烛彻底熄灭。

不要相信蜡烛会自行熄灭,因为它们会再一次重新燃烧,引发火灾事故。

可以使用金属夹子等工具来熄灭蜡烛,千万不要使用手指或吹来熄灭蜡烛。

5. 燃烧蜡烛时的注意事项在燃烧蜡烛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不要将蜡烛放置在易燃物体附近,如窗帘、纸张等。

其次,不要使用蜡烛作为烛台上其他物件的支撑点,例如摆放蜡烛在香薰灯上。

最后,不要移动燃烧的蜡烛,因为蜡烛周围可能有着烟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蠟的概念、分類、性質1.蜡的概念是一系列自然或合成产品的总称。

“蜡”首先是自然界的一些有机物,用于照明(蜡烛),与“油”相对。

前者室温下是固体,加热后很快成为液体;后者常温下是液体。

另外在其中还有一个“脂”的中间状态。

最早的蜡多来自于动植物。

蜡烛都用于宗教、礼仪和装饰。

后来由两个方向发展了各种各样的蜡,并以物理延伸的概念为主.(1) 物理延伸:与现有的蜡具有相类似的物理性质的物质也都叫蜡。

如石油中提炼出来的18个碳原子以上的正构烷烃具有室温下是固体,加热后很快成为液体,被称为“石蜡”;(2) 化学延伸:与现有的蜡具有相类似的化学结构的物质也都叫蜡。

如只有10或13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虽然室温下也是液体,但因为是正构烷烃,所以被称为“液体石蜡”。

除照明外,蜡的其他性质陆续被应用,并已经成为一大类非常重要的物质。

方便起见,该系列产品可细分为:天然蜡、合成蜡、矿物蜡、石油蜡(石蜡) ,每一种蜡都用一些性能定义,如硬度、熔点、粘度、颜色和其他许多。

这些性能决定了产品主要的潜在用途。

2.化學分類及性質蠟燭一般來說,都是由石蠟(paraffin wax) 、硬脂酸(stearin) 、蜂蠟(bee wax) 、棕櫚油(palm oil)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1) 共性:一般來說,各種蜡具有以下共同特性:A.20 ℃下是固体,从软的、具有弹性的到脆且硬的固体;一般在略高于40℃上时,就熔化,但不分解可燃,可作为燃料B.具有低的导热、导电性能C. 具有强的憎水性(2) 特性:A. 棕榈蜡a.主要产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b.化学结构:以硬脂酸、棕榈酸为主的脂肪酸混合物; 用棕榈蜡或植物蜡生产的蜡烛,与石蜡生产的蜡烛相比,具有燃烧时间长、烟小、“流泪”少、香味柔和持久和色泽更好等优点,为天然绿色环保产品。

在美国,出口棕榈蜡或植物蜡的蜡烛,将可以少交50%的惩罚性关税。

c.生产工艺:植物、动物脂肪皂化、蒸馏得到粗硬脂酸,然后数次压榨分离并精制;d.性质:高硬度,固体酸,晶体状。

有一定的气味;e.主要用途:乳化剂,硬化剂,蜡烛,上光,抛光.主要质量指标B. 聚乙烯蜡 / 氧化聚乙烯蜡a.化学结构:不同分子量的聚合乙烯或乙烯低聚物b.生产工艺:齐格勒低压聚乙烯。

根据需要进行改性(加氢、氧化、酯化等)。

有多个公司生产的多种牌号c.性质:具有熔点较高、硬度大、光泽度高、颜色白等特点,增加硬度、抗擦伤、防滑、防水、增加颜色的丰满度、润滑等作用。

有多个公司生产的多种牌号具有多种不同性能。

总体上有两种大类产品:普通型(PE ):高熔点和好的互容性乳化型(OPE):极易乳化,又名氧化聚乙烯蜡d.主要用途:上光剂、施胶剂、涂层、塑料内外用润滑脱模剂等多种领域,其可以作为蜡烛添加剂,提高其硬度、光泽、熔点;其作为橡胶和塑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其润滑性脱模性。

其可用于热熔胶、色母、地板蜡、上光蜡的生产,油漆、油墨和涂料添加剂等。

主要质量指标C. 石蜡a.主要产地:中國b.化学结构:熔点为40-70℃的各种正构烷烃和少量异构烷烃的混合物。

石蜡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体,其化学组成为多种烷烃的混合物,其中直链烷烃正构型烷烃占多数(60%以上),少数是异构烷烃(约20%-30%)和环烷烃(少于10%)。

石蜡无确定的分子式,分子式通式为CnH2n+2,式中碳原子数n=17-36,n越大,石蜡的熔点越高:石蜡的熔点在52-70℃,相对密度为0.86-0.94,分子量约为240-450。

石蜡中含油质会降低熔点及使用性能。

c.生产工艺:石蜡是炼制石油的副产品,通常由原油的蜡馏分中分离而得(300℃),需经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脱油、加氢精制、成型和包装等工艺过程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石蜡分为食品蜡、全精制石蜡、半精制石蜡、粗石蜡和皂用蜡等大类。

一类又根据熔点分为52号、54号、56号、58号、60号、62号、64号、66号、68号、70号石蜡等。

目前,64号以上的石蜡生产量很小。

d.性质:常温固体、不吸水、电绝缘 , 石蜡的化学活性较低,呈中性,化学性质稳定,在通常条件下不与酸(除硝酸外)和碱性溶液发生作用。

石蜡在140℃以下不容易分解碳化;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不易开裂;但石蜡的软化点低(约30℃),凝固收缩大,表面硬度小。

e.主要用途:是最重要的蜡原料,用量远远大于其他各种蜡的总和,也是最经济的蜡。

一般有三种主要品级:全精练(食品级)、半精练和粗蜡。

可用于蜡烛;防水、密封;润滑;食品、植物、水果和蔬菜保护;纸张;上光剂、化妆品;蜡笔;药用软膏和药膏;电绝缘。

石蜡是熔模铸造中应用最广泛的模料之一,主要是56-62号石蜡。

低熔点石蜡具有较低的熔点、高熔点石蜡具有较高的熔点,因此58号较低熔点石蜡制备的石蜡-硬脂酸模料,其软化点较低为31℃,用70号较高熔点石蜡制备的石蜡-硬脂酸模料,其模料强度显著提高,软化点约40℃左右。

D. 微晶蜡/软蜡a.化学结构:熔点为70℃以上的比石蜡更多的高度分支的异构烷烃和环状烃组成的混合物,也含部分直链烃。

b.生产工艺:蒸馏残渣油经过丙烷脱沥青、溶剂精制、酮苯脱蜡、白土或加氢等方式,最后成型。

c.性质:常温固体、不吸水、电绝缘d.主要用途:防潮、防腐、粘结、上光、钝感、铸模、绝缘、橡胶、医药、化妆、食品及食品包装。

e.分類:微晶蜡根据硬度(针入度)不同,又可简单分为硬蜡(即通常的微晶蜡)和软蜡。

硬蜡针入度小,硬度高,主要用于上光剂或高温硬化剂。

而软蜡针入度大,硬度低。

柔韧性好,主要用于柔性涂层、工艺蜡烛等需要柔性的的领域。

随着环保性棕榈蜡和植物蜡的在欧美市场的引导性消费,软蜡的应用将得到大力促进。

E. 液体石蜡 / 液蜡a.化学结构:熔点在40℃以下的比从C10到C18的各种正构烷烃组成的混合物。

有时白油也被成为液蜡。

但结构上存在明显的不一样。

b.生产工艺:煤油、柴油等轻馏分油经过分子筛和冷榨脱蜡、浓硫酸精制、碱洗、水洗c.性质:不吸水、电绝缘。

d.主要用途:洗涤剂原料、化妆品、日用品稀释剂、溶剂等根据馏分,可以分为(轻质)液体石蜡和重质液体石蜡,以及C11到C18的各种正构烷烃单体或几种正构烷烃的混合物。

每个正构烷烃的挥发性质、运动粘度不一样,因而派生出了各种应用。

F. 蜂蜡/蜜蜡a.化学结构:棕榈酸蜂花酯、酸、醇、甾醇酯等,是工蜂蜡腺分泌的一种有机混合物,具有花粉和花蜜香气。

b.生产工艺:蜡巢熔化滤出蜡或水煮撇出各种方法精制/漂白。

c.性质:无定形,几乎与所有的蜡和油类相溶。

d.主要用途:无泪蜡烛、鞋油等。

e.分類:蜂蜡是最重要的一种动物蜡,颜色有黄和白两个基本等级,其中有很多的过渡颜色。

各种商品蜂蜡中多少都含有石蜡或/和硬脂酸。

而且石蜡、硬脂酸的含量又千差万别,价格上差别也不小,实际表现出来的性能往往差异很大,所以,蜂蜡的采购是需要非常小心的质量控制。

蜂蜡质量标准G. 水晶蜡--Ⅰ型本产品是一种晶莹透明、无色、无毒、无味、有弹性的高级固体透明蜡。

其加工方便,熔化后可调香、调色,不需使用玻璃器皿等容器即可生产高级透明蜡烛,可创意出多种工艺品及节日用品,可获得色彩艳丽,气味馨香的吉利蜡烛产品、礼品、工艺品等产品。

该产品生产的蜡烛可完全燃烧,燃烧时无烟尘,燃烧过程和熄灭时无异味。

主要质量指标H. 结晶蜡结晶蜡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经裂解、深度精制、成型等工艺加工而成。

其属于重要的非石油蜡之一。

结晶蜡可以作为制备大理石蜡蜡烛、蜡烛表面处理等原料。

其主要质量指标I. 果冻蜡“果冻蜡”是将高分子树脂在高温下溶解在白矿油里冷却后制成的,主要基质是分子量稍小的正构烷烃,本产品晶莹透明、无色、无毒、无害、富有弹性和特殊香味,为果冻状。

加工方便,熔化后可调香、调色,同玻璃器皿结合造型,可创意出多种工艺品及节日用品,可获得色彩艳丽,气味馨香的吉利蜡烛产品、礼品、工艺品、房屋内香膏等产品。

“果冻蜡”一般配方為:100ml石蠟,丁苯橡膠4-12g,混合加熱(105℃-120℃)後,灌入放有由石蠟和PE蠟組成的芯蠟的容器中,芯蠟起填充和固定蠟芯的作用,也可減少果凍蠟的填充量.“果冻蜡”成本計算:原料20g-0.18¥;電費0.02¥;包裝費0.8¥;工資0.04¥;稅費0.2¥;其它0.03¥.果冻蜡主要质量指标二.蠟燭的製作工藝流程1.制作蜡烛的材料準備(1) 熔化蜡的锅或杯(不锈鋼):化蜡的容器,不要用其他材料的锅。

(2) 电磁炉或煤气炉,煤炉:(需要隔水,即水浴加热),用来熔化蜡,根据具体情況选择。

(3) 棉线绳:作蜡芯用,选择纯棉线,较粗些。

(4) 甘油:用来涂抹模具内表面,是脱模剂。

化工材料店销售。

(5) 颜料:染色用,在化工颜料店销售,选择“油性”的。

蠟燭常用顏料如下:A.普通顏料B.丝状色精:主要用于工艺蜡烛表面沾蜡。

C.金粉、银粉: 铜粉、铝粉、古铜粉用于工艺礼品表面浸蘸、喷涂; 铜粉、铝粉、铜粉亦用于涂层、印刷。

D.闪光亮片a.常用规格:六角形:(小片)008--->015--->025--->040(大片)正方形:(小片)001--->01--->03--->05(大片)b.耐温:PVC材料--->PET材料--->铝质材料低温50--70°C(不耐酸碱型)--->高温200°C以上(耐酸碱型)c.行业应用:工艺礼品、化妆品、首饰品、塑料、皮革、反光布等。

d.常用的使用方法:喷撒、喷射、注塑、涂层、丝网印刷等。

e.闪光亮片:用于工艺礼品表面喷撒E. 珠光系列颜料a.珠光颜料、珠光浆用于工艺礼品表面浸蘸、喷涂b.珠光紫罗蓝,珠光蓝,珠光绿,珠光幻彩紫,601珠光浆,K120珠光粉F. 蜡烛闪亮金属漆: 色彩鲜艳夺目, 呈现出如蚕丝般闪亮的金属光泽(6) 温度计:选择150~~200摄氏度规格的。

用来测试温度,化学实验器材店有卖(7) 电吹风机:特殊蜡烛造型用。

用来温化蜡。

(8) 蜡:即石蜡,在化工店或蜡专营店购买,大综货物可以联系石蜡化工厂家的销售公司2.工藝流程(1) 计算蜡重;(2) 处理棉芯;(3) 模具;(4) 固定蜡芯;(5) 熔蠟A.熔化蜡蜡原料破碎,以便利于快速均匀受热,加快熔化。

B.在大的外加热容器内放第二个小的容易,隔水加热(水浴加热)。

这样就能很容易控制温度,避免过热,蜡起火,变色,挥发。

C.加入设计的颜色粉,搅拌均匀。

D.在容器瓶中注入少许蜡液,放入蜡烛芯,做好造型,注入蜡烛液。

E.加入需要的装饰物体。

或注入不同颜色的蜡液。

(6) 灌模(7) 脱模三.常見蠟燭的造型類別1.茶蠟(tea light candle):灌於一尺寸通常為1.5”(38mm)X0.75”(19mm)的金屬圓柱體內的一種蠟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