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1~6课);设计制作(第7课);综合应用(第8课)。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6课,继续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聚焦板块,回顾了第5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在相同时间内,根据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探索板块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告知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第二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快慢;第三个活动是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较快慢。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已有的经验——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进一步到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研讨板块,“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拓展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追及跑”游戏,是对本课研究结果的应用;第二个活动是“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说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第5课,学生学习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为本课“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2. 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探究目标
1. 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 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
1. 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 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能够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软尺、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提前准备:为探索活动2和3的开展寻找合适的活动场地,并且提前在地面上固定好软尺或画好刻度。
一、聚焦
1. 温习旧知。
呈现一张记录了六种交通工具通过100千
米所用时长的表格。提问:你们能找到最快和
最慢的交通工具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结:在相同距离内,通过比较不同物体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得出: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时间长的运动得慢。
设计意图:比较六种交通工具通过100千米所用时间,找出其中最快和最慢的交通工具,复习了“相同距离比时间”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也继续引出
了本课所要研究的主题。
2. 引入新课。
提问:如果六种交通工具运动了相同的时间,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板书: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二、探索
活动一激活经验:相同时间,比距离判断快
慢
1. 呈现六种交通工具在1个小时内通过距离
的图表,请学生观察图表,将交通工具按从快到慢
排列名次。
2. 学生将六种交通工具快慢的顺序记录在自
己的学生活动手册上。
3. 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
4. 小结:六种交通工具都运动1个小时(相同时间),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运动距离长的运动快,运动距离短的运动慢。(板书: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设计意图:用图表直观地呈现六种交通工具在1个小时内通过的距离长短,调动学生原有经验,总结“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长,运动快”,为后面两个探索活动做准备。
活动二运用方法:不同起点,同时出发比快
慢
1. 提问:有两名同学想比一比,在相同时间内
谁运动快、谁运动慢。如果他们用脚后跟接前脚尖
的方式(呈现“比快慢的行走方式”的视频),像
这样(呈现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出发的图片)从不
同起点,同时出发,你能比较出两名同学运动的快
慢吗?
2. 通过追问“如何保证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
么知道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明确:在不用秒表
计时的情况下,可以让两名同学听指令,同时开始和同时停止来保证运动的时间相同;可以用软尺测量距离。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比较距离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设计意图:在活动进行前,教师通过追问几个关键的问题对活动进行详细指导,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当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时,可以通过同时出发和停止来保证时间相同,并且可以用软尺测量距离。这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同时也是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3. 教师利用课件补充要求。
(1)活动开始前,脚尖和0刻度线齐平;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
指导学生如何读取软尺的刻度。
(2)小组四人分工合作:比赛者(2人)、发令员、记录员。
设计意图:将软尺铺在地上或者在地面上画好刻度,一是方便学生走直线,二是便于测量距离。
4. 小组进行比快慢的活动。
5.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6. 小结:即使从不同起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活动三运用方法: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比快慢
1. 呈现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的图
片。提问:如果两名同学从不同起点沿着直线行
走,但不同时出发,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2. 通过追问“怎样保证两名同学运动时间是
相同的”,明确:可以利用秒表计时来保证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