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
人教版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守株待兔》课文原文及赏析《守株待兔》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赏析:
《守株待兔》是源自《韩非子·五蠹》的一则寓言故事,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
故事讲述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一只兔子撞到了田中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农夫看到这一幕,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期待能再次捡到撞死的兔子。
然而,他再也没有等到兔子,反而因此被宋国人笑话。
这篇课文通过农夫守株待兔的故事,寓言性地揭示了两个重要的道理。
首先,它批判了那种企图不劳而获、侥幸求成的思想。
农夫因为一次偶然的幸运事件,就放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寄希望于再次出现同样的好运,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生活中,我们应该明白只有通过辛勤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其次,这篇课文也警示人们不要过于依赖过去的经验或者侥幸的心理。
农夫基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就认为可以持续获得同样的结果,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盲目乐观的思维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策略,不能一味地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或者侥幸心理。
总的来说,《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寓意,教育我们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和依赖过去的经验,这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年级语文课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教案

二年级语文课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了解中国古代的两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白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成功。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揠苗助长》讲述了宋国人揠苗助长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 课文《守株待兔》讲述了战国时期宋国一个农民偶然得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根上的兔子,从此他便放弃农活,每天守在树根旁等待兔子撞死,结果饿肚子的故事。
让学生明白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三、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成语“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
2. 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受到启示。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卡片或黑板,用于展示关键词和成语。
4. 学生作业本或练习册。
5. 小组讨论指南。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理解课文: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案例,提取关键信息,总结教训。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的学习态度。
八、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课堂表演,增强体验感。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8篇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8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守株待兔》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3、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教学重点:1.认识6个生字。
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解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到田地里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田地图)你们瞧,春天来了,田里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在田边曾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就在老师的板书中。
拿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课题。
(板书课题)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
师:(指着‘守’)这个字怎么读?生:读“守”。
师:谁能给它组个词?生:防守。
师:“守”在这里指的“守侯”。
师:谁能用“待”来组词?生:看待。
生:等待。
师:“待”在这里指的是“等待”。
师:“株”指什么?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师:“株”在文中指的什么?生:“株”指的'是树桩。
师:你们同意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图片:树桩)。
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
(出示词卡:树桩)这个词谁会读?生(齐):树桩。
《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5篇)

《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5篇)《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守株待兔》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守株待兔》说课稿1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守株待兔》。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守株待兔》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篇寓言。
《守株待兔》这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的一个种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就自认为不用耕作,守在树桩胖等着兔子的到来,最后结果是毫无收获,还被人耻笑。
这篇寓言蕴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付出,不能心存侥幸,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二、说学情分析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创设情境,比如,在讲解文本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图画,这种直观的形象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劝一劝这位农夫,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外,这是一篇文言文,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词汇也是一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基于新课标理念,我确定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守株待兔》课文原文阅读

《守株待兔》课文原文阅读[语文S版第七册课文]30寓言两则守株待兔古时候有个种田人。
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cuān)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
可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人教版课标本第四册课文]27 寓言两则守株待兔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29守株待兔古代有个农夫。
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
忽然,一只兔子跑过来。
兔子见了人,慌忙逃走,一不小心撞到地边的一个树桩上,把脖子撞断了。
农夫放下锄头,走过去捡起死兔子。
他想,这可是白捡来的便宜,不费一点儿力就能吃上美味的兔肉。
他越想越高兴,一路唱着歌,提着死兔回家了。
第二天,他又来到田里。
他想,说不定还会有兔子撞到树桩上,要是再得到一只就好了。
他干脆不干活了,整天守在旁边,等着兔子来撞树桩。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夫再也没有等到撞树桩的兔子。
他的田也荒了。
5.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课文

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课文
原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是不可能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守株待兔》仅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战国时宋国有⼀个农民,看见⼀只兔⼦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守株待兔》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守株待兔》原⽂ 宋⼈有耕者。
⽥中有株②。
兔⾛③触株,折颈⽽死。
因④释⑤其⽾⑥⽽守株,冀⑦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为宋国笑。
注释: ①本⽂选⾃《韩⾮⼦·五蠹》 ②〔株〕树桩。
③〔⾛〕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古代⽤来耕⽥的⼀种农具。
⑦〔冀〕希望。
【篇⼆】⼩学三年级语⽂《守株待兔》教案 【教学设想】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尝试背诵。
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内容,懂得不要⼼存侥幸,不要不劳⽽获,要靠⾃⼰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活。
并尝试运⽤。
【教学过程】 ⼀、图⽚导⼊,揭题解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另⼀则寓⾔,出⽰图⽚,指图⽰意⽣读课题。
2、板书课题,理解株和题⽬的意思。
(1)伸出⼩⼿⼀起写课题。
(2)理解词义及题⽬:株什么意思?指图,这就是树桩⼦,树被砍去留在地⾯的部分。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声朗读课题。
3、了解作者: 《守株待兔》是谁写的?(韩⾮⼦,姓韩名⾮,⼦是后⼈对他的尊称。
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政治家。
) 4、了解学⽣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指课题,在此之前,谁听过、看过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家讲讲这个故事吗? ⼆、初读课⽂,读出韵味 1、读易错的句⼦ 师:读好字⾳断好句是关键,能读好吗?考考⼤家 (1)折颈⽽死指名读红字,⼤家读,说字意 (2)因释其⽾⽽守株,冀复得兔。
读好断句 指名读句 出⽰标有断句的句⼦: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试试 指名读,⼤家读:为什么这样读,⼀会理解了咱们就明⽩了。
学会⽣字: 学“⽾”:⽣谈了解,出⽰图⽚师介绍,回忆带有⽾部的字 学“冀”:找出与冀易混的字“翼”,说出不同 师介绍两个字的字源来历 (3)兔不可复得,⽽⾝为宋国笑。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选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选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三年级语文《守株待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选5篇)站国时期,有个宋国人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他放下手里的工作,天天手在树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最新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7篇

最新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7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一、读题存疑,整体感知1.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齐读课题)2.教学“守”。
汉字是表意文字。
“守”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子,下面是个“寸”,看着这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
这里是守着什么?(守株)3.教学“株”“桩”。
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株”就是树桩。
这两字都是形声字,左表义右表音。
4.理解“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待着兔子。
5.质疑:为什么守株?怎么守?守到兔子了吗?6.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由课题生发的问题。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组织识字教学,落实双基。
围绕课题展开质疑,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并且对读文产生强烈的兴趣。
而且,设计三个概括提炼的话题,保证了对话的有效进行。
二、读文探疑,意文兼得(一)研读“怎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拼读生字(带点字),读通句子。
2.比较句子,理解“整天”在句子中的作用。
3.引读:早上,太阳升起,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中午,太阳高挂,种田人还是……傍晚,太阳快要下山了,种田人依然……(划线部分为学生接读)】通过比较、引读理解“整天”,一个从早到晚整天坐在树桩旁傻傻等待的种田人的形象就浮现出来,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原因,以疑促学。
(二)研读“为什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拼读生字,读通句子。
2.比较品味“窜”:如果不用“窜”,还可用什么词?笔直地向前跑、向前冲能叫“窜”吗?想象一下,什么原因使野兔这样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
3.对种田人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种田人又是怎样想的?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2》课件

G a n X i e Guan Kan
感谢观 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成语故事
从此以后,农夫再也不耕田. 整天守在大树旁,以为可以再捡到兔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根本等不到任何一 只兔子.
邻居看到农夫每天守在树下
而一旁de农田都是野草,就去问他, 知道原因后,每个人都忍不住大笑, 觉得他实在是笨de可以,怎么可能
又有兔子会不小心撞上大树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守株待兔
比喻固执已见,不知变通, 或者指妄想不劳而获, 只想坐享其成de人
S h o Zhu D a i Tu
守u 株 待 兔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成语故事
春秋时,宋国有位农夫. 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工作de时候 突然看见一只兔子,往大树de方向快跑
接着只见它倒在干附近,一动也不动. 农夫走过去一看,原来兔子跑太快. 撞上大树,脖子折断死掉了.
于是农夫高兴de捡起死兔子. 回家饱餐一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课文原文:
一、《揠苗助长》
宋国有个人,他非常急于求成。
他在田里种了稻谷,每天都要去地里看几次,希望能看到禾苗快速长高。
可是,他等了几天,发现禾苗似乎一点儿也没长高,心里十分焦急。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聪明”的主意:把每株禾苗都拔高一些。
一天下来,他忙得满头大汗,但看着被拔高的禾苗,他心满意足。
然而,过了几天,禾苗却全都枯萎了,因为它们没有按照自然规律生长。
二、《守株待兔》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劳作时,偶然看见一只兔子撞到田边的树桩上,竟然撞死了。
农夫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一顿兔肉,心中窃喜,心想:“何必辛辛苦苦耕田呢?只要每天守在这个树桩旁边,说不定还能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于是,他放下锄头,整日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自投罗网。
然而,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等到兔子,而他的田地也因此荒芜了。
赏析:
这两则寓言故事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情节,给人深刻的启示。
《揠苗助长》通过描述宋人急功近利,违背农作物生长规律的行为,揭示了一个道理: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适得其反。
教育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耐心等待,不可盲目妄为。
《守株待兔》则是讽刺那些企图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人。
农夫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兔子,便放弃本职工作,幻想依靠运气坐享其成,结果却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付出,依赖侥幸心理和懒惰行为只会导致失败和空虚。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

⼆年级语⽂下册第27课寓⾔两则 ⼆年级语⽂下册课⽂《寓⾔两则》分别是《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都是古⼈做的蠢事,但这样的事今天仍然存在。
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妨结合现实⽣活进⾏感悟。
店铺在此整理了⼆年级语⽂下册第27课《寓⾔两则》,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年级语⽂下册第27课《寓⾔两则》课⽂原⽂ 《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他巴望⾃⼰⽥⾥的⽲苗张得快些,天天到天边去看。
可是⼀天,两天,三天,⽲苗好像⼀点⼉也没长⾼。
他在⽥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 ⼀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野⾥,把⽲苗⼀棵⼀棵往⾼⾥拔,从中午⼀直忙到太阳落⼭,弄得筋疲⼒尽。
他回到家⾥,⼀边喘⽓⼀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总算没有⽩费,⽲苗都长⾼了⼀⼤截。
” 他的⼉⼦不明⽩是怎么回事,第⼆天到⽥⾥⼀看,⽲苗都死了。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天,他在⽥地⾥⼲活,忽然看见⼀只野兔从树林⾥窜出来。
不知怎么搞的,它⼀头撞在⽥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急忙跑过去,没花⼀点⼉⼒⽓,⽩捡了⼀只⼜肥⼜⼤的野兔。
他乐滋滋地⾛回家去,⼼⾥想:“要是每天能捡到⼀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过来撞死在树桩上。
⽇⼦⼀天天过去,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也全完了。
⼆年级语⽂下册第27课《寓⾔两则》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学习本课⽣字,要⿎励学⽣采⽤多种⽅法主动独⽴识字。
如: ⑴带词识字。
在默读时画出⽣字和⽣字所带的词语,反复读⼏遍,然后可多组⼏个新的词语巩固对字⾳与字义的认识。
要提醒学⽣注意,本课要认的⽣字中,“喘、守、撞、桩、锄”都是翘⾆⾳,“窜、此”是平⾆⾳。
⑵动作模拟识字。
如:“喘”,作“喘⽓”状。
⑶结合⽣活经验识字。
如:“撞”,下课了猛跑就容易“撞伤”⼈。
⑷熟字加偏旁识字。
语文课文《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When you feel tired, you are going uphill.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语文课文《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语文课文《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1《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本册书中唯一的一篇文言文。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学生不要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但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去理解所蕴含的道理呢?为此我做了一下设计:以看图猜成语故事导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课题。
猜谜语导入寓言故事,向学生介绍《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同时老师一边写课题一边说说每个字的大概意思,那么在入题时,学生跟写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里,老师边写边说,是让学生理解题目大概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解释题目的句子,让学生有更好的概括能力。
同时随文识字,找出句子中的生字,对个别字进行拓展。
教学过程中,我在两个地方进行了说话练习,一个是小组讨论课文每句话的意思;一个是学生上台讲《守株待兔》的故事。
想象说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故事拓展,让学生讲讲《守株待兔》的故事,这一系列的设计都是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在教学中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突显了几个问题:1、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有点短。
2、当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没有及时指导。
3、小组分享时应多找几个小组展示。
从这次的成长课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备课,读透教材,学生课堂调控能力等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做得细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教师一定要认真的备好课,头脑中要头清晰的教学环节。
熟悉教材,吃透教材。
今后在上每一节时,先要管理好班级的纪律,让差生能跟上脚步,试着大胆举手发言,好的学生能让好的吸收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语文课文《守株待兔》的教学反思2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寓眼”,关键在于寓意的揭示。
上完这一课后,我感觉自己对寓意的揭示安排得较为巧妙,水到渠成,学生揭示的教好。
二年级语文课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教案

二年级语文课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的两个成语“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2)教育学生懂得规律,明白努力才有收获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会用“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造句。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道理,懂得努力才有收获。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推理。
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故事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适时进行讲解和练习。
(3)讲解课文中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努力才有收获。
3. 课堂练习:(1)用“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造句。
(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中的道理,强调努力才有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利用“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个成语造句。
3. 思考:课文中的两个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等。
2.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7课寓言两则《守株待兔》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7课寓言两则《守株待兔》同步练习填空题按拼音写汉字cuàn出zhuàng 死chú头巴wàng shǒu株待tù守hù【答案】窜;撞;锄;望;守;兔;候【解析】从字的结构上分划分,“撞、候”是左右结构;“锄”左中右结构;“兔、守、望、窜”是上下结构。
填空题多音字组词看kàn kān干gān gàn【答案】看书;看护;干扰;树干【解析】看:[kàn]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见、看书、看齐。
[kān] 守护,监视:看护、看押、看门。
干:[gān]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gàn]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填空题我是拼音小能手cuàn chūzhuàng sǐchútoubāwàng shǒu zhūdài tùshǒu hù【答案】窜出;撞死;锄头;巴望;守株待兔;守候【解析】窜出:突然跳出来。
巴望:指望;希望。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填空题写出近义词守株待兔?乐滋滋?希望?【答案】刻舟求剑;喜滋滋;盼望【解析】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乐滋滋:形容满意而喜悦的样子。
希望:心里想着实现某种情况。
填空题写出反义词肥?节约?丢?【答案】瘦;浪费;捡【解析】瘦:体内含脂肪少,肌肉不丰满,与“胖”、“肥”相对。
节约:勤劳而节俭。
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丢:失去,遗落。
填空题形近字组词焦售肥巴桩脏膀榜【答案】焦急;出售;肥胖;巴结;木桩;心脏;肩膀;榜样【解析】焦: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烧焦。
售:卖。
肥:含脂肪多的,与“瘦”相对。
守株待兔的说课稿

守株待兔的说课稿守株待兔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守株待兔》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第二课。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种田人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是不对的,《守株待兔》位于本单元第二篇,上承《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下跟《亡羊补牢》。
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 、学会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守株待兔”、“乐滋滋”、“再也没有”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第3自然段讲的是种田人拾兔后的心里活动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认为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守株”的结果。
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天高日落,一日又一日,体会种田人荒废的时间;(4)设计“种田人认识错误”,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拾兔’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再有,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守株待兔》一文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教育我们不要存有不劳而获地侥幸心理。
__语言形象生动,图画逼真有趣。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体会故事包含的深刻道理,并能结合实际或场景描写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1、能够对文中的种田人、野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对故事的结果展开发散思维训练。
能够对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8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读懂语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寓意,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圆卡片、人物图片(种田人、野兔、树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要做坏事,不要做自己欺骗自己的事。
今天我们还有一篇名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利用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这又是__的重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读故事: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情景剧及文字)(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欣赏课文的画面展示,并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
2、自读课文:课文内容多么生动有趣呀,同学们想亲自读读课文吗?(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要求:(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理解字义,把生字圈出来。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在课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题目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1)课文中八个生字宝宝已被老师请了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吗?请同学们合上书。
(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张指名学生认读、组词并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字,卡片交给同桌观察字形,完后订正学生写的字,并比较谁的字写的工整美观(此处两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记住字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守株待兔》重点难点

《守株待兔》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学生需要清楚地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包括农
夫如何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而开始守株待兔,以及他最终未能再次得到兔子并因此受到嘲笑的情况。
2.掌握生字新词:课文中涉及的生字新词是学习的重点,如“守
株”、“待兔”、“宋国”、“耕者”等,学生需要正确认读并理解其含义,掌握其用法。
3.朗读与背诵:这篇课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朗读和背诵的
好材料。
通过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故事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难点:
1.体会寓意:故事的深层含义,即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只有通
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收获,是这篇课文的难点。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种抽象的道理,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帮助他们体会和理解。
2.分析农夫的心理变化:农夫从最初的意外之喜到后来的固执守
旧,再到最后的失望和嘲笑,这一心理变化过程较为复杂。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准确把握农夫的心理变化,从而深入理解故事的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掌握重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忽然”和“窜”这两个词可 以看出什么?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
那个种田人看到撞死的兔子是怎么 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呢?
要是每天能捡到 一只野兔,那该多 好啊。
这个人后来怎么做的呢?
从此他丢下了 锄头,整天坐在树 桩旁边等着。
读读想想
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 旁边等着。
去掉句中红色部分,句子的意思和 原来一样吗?
读一读下面这些成语,然后找一找关于它 们的故事。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滥竽充数 闻鸡起舞 画饼充饥 画蛇添足 惊弓之鸟 胸有成竹 门庭若市 举棋不定 纸上谈兵 虎头蛇尾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 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 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 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读 过寓言故事没有?猜猜下面的 图是哪个寓言故事?掩耳盗铃盲 人 摸 象狐假虎威对牛弹琴
画龙点睛
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yù
寓
寓言
寓意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言: 借助一个小故事
来说明一个深刻道 理的一种文章。
字词注音
shǒu 守
zhuàng 撞
cuàn 窜
直到现在,种田人依然坐在那 里等着,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 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 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 才会取得收获。
想一想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 似“守株待兔”的事呢?
课外拓展
我国文学宝库中有很多寓言故事, 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早上,太阳出来了,种田人坐在树桩旁
边等着,心里想,要是今天能捡到一只兔子, 那该多好啊!
中午,烈日当空,种田人还坐在树桩旁
边等着,心里想,我再等等,就能捡到一只 兔子了!
傍晚,太阳下山了,种田人
,
心里想,
!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种田人
,
心里想,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 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 稼全完了。
zhuāng 桩
读课文,想一想:
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守株待兔》讲的是一只野兔撞死 在树桩上,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 的野兔,心里很高兴,于是他就整天坐 在树桩旁等。结果,野兔没等着,庄稼 全完了。
课文解读
读课文,想一想:
那只兔子是怎样撞在树桩上的?
找到这一段读一读。
忽然从树 林里窜出来撞 在树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