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及指南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或收缩性心衰 射血分数保存的心衰(HF-REF)或舒张性心衰
诊断标准: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或收缩性心衰:
(1)典型的心衰症状 (2)典型的心衰体征 (3) LVEF<40%
射血分数保存的心衰(HF-PEF)或舒张性心衰:
(1)典型的心衰症状 (2)典型的心衰体征 (3)LVEF正常或仅轻度降低,且左心室未扩大 (4)存在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如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和/或舒张性心功 能障碍。
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谱变化 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原发病因由既
往的风心病、先心病演变为代谢性疾病、高血压、 房颤以及心肌病;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原发病因由既往 的风心病、肺心病演变为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 压。
定义: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具有心 衰典型症状(如气促、踝部水肿和疲乏)和体征(如颈 静脉压增高、肺部细湿罗音、心尖搏动移位)的临床 综合征。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及指 南解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道麟
内容
心衰的基本理念和观点
引起心衰的因素 目前心衰的药物治疗 心衰的优化治疗策略 指南更新与展望
一、心力衰竭的基本理念和观点
Biblioteka Baidu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情况 据WHO统计,慢性心衰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5%-5.6%,65岁以上人群达到6%--10%,其发病率 每十年增加一倍并且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5年存 活率与肿瘤相仿,4年死亡率约50%,5年死亡率达 67%,严重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可达50%。
三、目前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1、当代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的四大基石
1)、拮抗RAS系统类药物:
ACEI、ARB、醛固酮拮抗剂 是目前心衰治疗的 I 类推荐药物,可降低NYHA II ~ IV级HF患者死亡率
30%。A类证据。
2)、-受体阻滞剂: 是目前心衰治疗的 I 类推荐药物,可降低NYHA II ~ IV级HF患者死亡率
临床表现
按心衰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竭 (1)左心衰竭:以肺循环瘀血及心排血量降低症状如呼吸困
难、咳嗽、咯痰、乏力、嗜睡及少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2)右心衰竭:以体循环瘀血症状如食欲减退、尿少、夜尿
增多、肝区疼痛以及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水肿等体征 为主要临床表现。 (3)全心衰竭: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诱因
大多数心衰反复发作和加重都有明确的诱 因,如:感染、严重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 乱、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血容量增加、肺 栓塞、妊娠、分娩和贫血等,这些诱因可使 心脏负荷加重。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两大学说
• 一、神经内分泌学说: 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过度激活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因素。 治疗原则是:拮抗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 已经获得成功有:RASS系统、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利尿剂等。
2、继发心肌损伤因素:神经内分泌
由于心脏器官水平代偿不全,需要激活全身代偿因素参与完成 心脏的代偿过程:
1)RASS系统 2)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 3)多种细胞因子 4)其他器官系统,例如肾脏等 这些全身代偿因素一方面可以临时增加心脏泵血和(或)充 盈功能,另一方面这些因素也是心肌损伤因素。
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四大基石中有三个是针对继发心肌损 伤因素的,拮抗RASS系统、拮抗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和利尿 剂。
二、引起心力衰竭的因素
1、心肌初始损伤因素:
心肌初始损伤因素是指引起心脏损伤的直接病因。 1)心肌缺血:急、慢性缺血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晕厥、顿抑、冬眠、凋亡,使得缺血区域心肌细胞 丢失和功能丧失,而非缺血区域心肌细胞负荷过重;
2)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前负荷过重如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等, 主要为离心肥厚;后负荷过重如高血压引起向心肥厚。
从心衰早期干预的需要出发,可将心衰分成A、B、C、D四 个阶段。
(1)阶段A为“前心衰阶段”:指心衰的高危人群,但目 前尚无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2)阶段B属“前临床心衰阶段”,指患者虽无心衰的症 状和体征,但已存在心脏结构改变。
(3)阶段C为临床心衰阶段。指患者已有结构性心脏病, 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体征;或以往曾因此接受过治疗。
或 BNP≥100pg/ml
胸片 可能ECG
BNP/NTpro BNP
ECG异常 和
NTpro BNP≥125pg/ml
或 BNP≥35pg/ml
超声心动图
ECG正常 和
NTpro BNP<125pg/ml
或 BNP<35pg/ml
心衰不可能
超声心动图
心衰不可能
如证实心衰,则明确病因和启动 适宜治疗
(4)阶段D为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患者有进行性结构 性心脏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息时仍有症状,且需要特 殊干预。
疑似心衰
急性起病
非急性起病
胸片 ECG
超声心动图
ECG正常 和
NTpro BNP<300pg/ml
或 BNP<100pg/ml
BNP/NTpro BNP
ECG异常 和
NTpro BNP≥300pg/ml
新增加的是: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s) ,依普利酮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9
正在研究的是: r-BNP
二、负荷心肌病学说: 心力衰竭核心是心脏和/或心肌细胞负荷过重引起心肌病样改变,本质是 能量饥饿。 治疗原则是:改善能量代谢 药物很多,但是都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3)心肌疾病:各种心肌病、心肌炎症等,引起心肌细胞丢失 和功能丧失。
上述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因素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 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1、心肌初始损伤因素:
心肌初始损伤后果 1)严重者直接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2)较轻者通过心脏器官水平代偿可以暂时维持心室 泵血和(或)充盈功能,此时不激活神经内分泌; 3)当通过心脏器官水平代偿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时,则需要激活体神经内分泌、调动机体整体水平 的代偿机制,以暂时维持心脏泵血和(或)充盈功 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诊断标准: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或收缩性心衰:
(1)典型的心衰症状 (2)典型的心衰体征 (3) LVEF<40%
射血分数保存的心衰(HF-PEF)或舒张性心衰:
(1)典型的心衰症状 (2)典型的心衰体征 (3)LVEF正常或仅轻度降低,且左心室未扩大 (4)存在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如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和/或舒张性心功 能障碍。
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谱变化 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原发病因由既
往的风心病、先心病演变为代谢性疾病、高血压、 房颤以及心肌病;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原发病因由既往 的风心病、肺心病演变为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 压。
定义: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具有心 衰典型症状(如气促、踝部水肿和疲乏)和体征(如颈 静脉压增高、肺部细湿罗音、心尖搏动移位)的临床 综合征。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及指 南解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道麟
内容
心衰的基本理念和观点
引起心衰的因素 目前心衰的药物治疗 心衰的优化治疗策略 指南更新与展望
一、心力衰竭的基本理念和观点
Biblioteka Baidu
慢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情况 据WHO统计,慢性心衰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1.5%-5.6%,65岁以上人群达到6%--10%,其发病率 每十年增加一倍并且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5年存 活率与肿瘤相仿,4年死亡率约50%,5年死亡率达 67%,严重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可达50%。
三、目前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1、当代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的四大基石
1)、拮抗RAS系统类药物:
ACEI、ARB、醛固酮拮抗剂 是目前心衰治疗的 I 类推荐药物,可降低NYHA II ~ IV级HF患者死亡率
30%。A类证据。
2)、-受体阻滞剂: 是目前心衰治疗的 I 类推荐药物,可降低NYHA II ~ IV级HF患者死亡率
临床表现
按心衰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竭 (1)左心衰竭:以肺循环瘀血及心排血量降低症状如呼吸困
难、咳嗽、咯痰、乏力、嗜睡及少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2)右心衰竭:以体循环瘀血症状如食欲减退、尿少、夜尿
增多、肝区疼痛以及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水肿等体征 为主要临床表现。 (3)全心衰竭: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诱因
大多数心衰反复发作和加重都有明确的诱 因,如:感染、严重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 乱、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血容量增加、肺 栓塞、妊娠、分娩和贫血等,这些诱因可使 心脏负荷加重。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两大学说
• 一、神经内分泌学说: 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过度激活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因素。 治疗原则是:拮抗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 已经获得成功有:RASS系统、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利尿剂等。
2、继发心肌损伤因素:神经内分泌
由于心脏器官水平代偿不全,需要激活全身代偿因素参与完成 心脏的代偿过程:
1)RASS系统 2)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 3)多种细胞因子 4)其他器官系统,例如肾脏等 这些全身代偿因素一方面可以临时增加心脏泵血和(或)充 盈功能,另一方面这些因素也是心肌损伤因素。
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四大基石中有三个是针对继发心肌损 伤因素的,拮抗RASS系统、拮抗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和利尿 剂。
二、引起心力衰竭的因素
1、心肌初始损伤因素:
心肌初始损伤因素是指引起心脏损伤的直接病因。 1)心肌缺血:急、慢性缺血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晕厥、顿抑、冬眠、凋亡,使得缺血区域心肌细胞 丢失和功能丧失,而非缺血区域心肌细胞负荷过重;
2)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前负荷过重如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等, 主要为离心肥厚;后负荷过重如高血压引起向心肥厚。
从心衰早期干预的需要出发,可将心衰分成A、B、C、D四 个阶段。
(1)阶段A为“前心衰阶段”:指心衰的高危人群,但目 前尚无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2)阶段B属“前临床心衰阶段”,指患者虽无心衰的症 状和体征,但已存在心脏结构改变。
(3)阶段C为临床心衰阶段。指患者已有结构性心脏病, 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体征;或以往曾因此接受过治疗。
或 BNP≥100pg/ml
胸片 可能ECG
BNP/NTpro BNP
ECG异常 和
NTpro BNP≥125pg/ml
或 BNP≥35pg/ml
超声心动图
ECG正常 和
NTpro BNP<125pg/ml
或 BNP<35pg/ml
心衰不可能
超声心动图
心衰不可能
如证实心衰,则明确病因和启动 适宜治疗
(4)阶段D为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患者有进行性结构 性心脏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息时仍有症状,且需要特 殊干预。
疑似心衰
急性起病
非急性起病
胸片 ECG
超声心动图
ECG正常 和
NTpro BNP<300pg/ml
或 BNP<100pg/ml
BNP/NTpro BNP
ECG异常 和
NTpro BNP≥300pg/ml
新增加的是: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s) ,依普利酮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9
正在研究的是: r-BNP
二、负荷心肌病学说: 心力衰竭核心是心脏和/或心肌细胞负荷过重引起心肌病样改变,本质是 能量饥饿。 治疗原则是:改善能量代谢 药物很多,但是都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3)心肌疾病:各种心肌病、心肌炎症等,引起心肌细胞丢失 和功能丧失。
上述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因素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 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1、心肌初始损伤因素:
心肌初始损伤后果 1)严重者直接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2)较轻者通过心脏器官水平代偿可以暂时维持心室 泵血和(或)充盈功能,此时不激活神经内分泌; 3)当通过心脏器官水平代偿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时,则需要激活体神经内分泌、调动机体整体水平 的代偿机制,以暂时维持心脏泵血和(或)充盈功 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