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类
诗歌鉴赏之题材分类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 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 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 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鉴赏离别诗的方法
1、积累离别诗常用意象。
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 想。 3、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借 景抒情、衬托
唐人送别的习俗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 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 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 惜别、不舍之意。
形象:[景物]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 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 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 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 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间接抒情的,又有多种形式。 以喻显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 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看起来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又包含了 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 船已经扬帆远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 帆影已经消失了,而李白还在凝望,这才注意到 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惟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 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的向往,李白对朋友的一 片深情,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 水吗?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古代诗歌的鉴赏。
说到古代诗歌,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古代诗歌有哪些题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类整理一下吧!1. 山水田园山水田园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这类诗歌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如江河湖海、山川草木等。
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里的“长江滚滚来”就是对江河壮阔景色的生动描绘。
2. 爱情离别爱情离别是古代诗歌中另一个常见的题材。
这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和对离别的不舍。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黄河入海流”就是对离别之情的象征性表达。
3. 励志奋发励志奋发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正能量题材。
这类诗歌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里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对励志精神的赞美。
4. 怀古思今怀古思今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历史题材。
这类诗歌通过对古人事迹的回顾,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
比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这里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就是对古人奋斗精神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反思。
5. 咏物抒怀咏物抒怀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生活题材。
这类诗歌通过对自然物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举头望明月”就是对月亮美丽景象的赞美,而“低头思故乡”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代诗歌的题材丰富多样,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感人的爱情故事;既有激励人心的励志诗篇,又有回顾历史的怀古之作;既有对生活中琐碎事物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古代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
古代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一、咏史怀古诗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一般是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禹锡的《乌衣巷》等。
(一)咏史怀古诗特点①咏史怀古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②思路:历史上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思想感情。
鉴赏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的相似点。
(二)咏史怀古诗常用表达技巧①对比。
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渲染勾践灭吴归国时的繁华,后一句直转写越亡后的荒凉。
这是李白在南游吴越所写,表达了一种盛衰无常的感慨,并在咏叹中又有对当朝统治者唐玄宗荒淫生活的嘲讽。
②融情入景。
诗人善于将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不着痕迹。
如杜甫的《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走进武侯祠的所见所闻,“自”即“自己”,“空”即“徒然”。
碧草映阶,也不过自为春色罢了,诗人无心欣赏;繁枝茂叶里的黄莺,也不过徒然唱着春歌罢了,诗人无心倾听。
为什么?诗人此刻想到诸葛亮一生功业付诸东流,自然涌起一种悲伤和落寞的情怀,而眼前草色、黄鹂不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吗?③拟人。
以物作证,这个物都具有永恒的时空意义,如“月亮”或“长江”等,它们已被人化成为见证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人。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个“旧时月”正是作为石头城六朝盛衰的历史变化的见证者出现的。
诗歌鉴赏题材分类
一、山水田园诗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
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南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等。
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解读时一定要抓住情景关系。
1.把握景物(意象)特征。
常见有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渔歌等。
2.领悟诗人溢于景物的情感。
常见的思想情感有: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另有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远近高低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反衬等。
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写景抒情诗: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二、边塞军旅诗边塞征战诗:赞美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痛恨;边塞军旅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展现边塞独有的自然风貌,更为抒发将士边塞生活作了很好的铺垫、烘托;也有对征战的描写)、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
唐代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常借助一些意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去表现。
从战事意象看,主要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从乐器看,羌笛、琵琶、胡笳、芦管、箫、角、鼓;从景物看,主要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边关、黄河、雨雪、风沙等;从地名和民族名看,主要有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少数民族)胡、羌、羯、夷、安西、单于等。
古诗按题材分类及主旨分析
古诗按题材分类及主旨分析一、咏史怀古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题目中有“咏”、“怀古”、“咏怀”等字词。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批评,抒发自己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忧国忧民。
感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表达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二、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山村、乡间生活环境优美、恬静归隐田园,钟情山水,闲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赞物,闲适,富有生活情趣。
赞美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的高洁品格。
三、边塞诗、战争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等字。
赞美边塞奇异的风光。
抒发山河沦丧的痛苦。
久居边关的乡愁。
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建立功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怨愤。
四、羁旅诗、贬谪诗标题中多出现具体的地名等。
思念家乡、思念亲友之情。
久宦在外,漂泊在外,引起的愁苦之情。
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或豁达、洒脱、乐观的心境。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五、咏物诗标题指出具体的某物,如蝉、梅、竹、菊等。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
书写自己的政治仕途及高洁的个人节操。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六、送别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
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对故乡的依依不舍。
别后情景的想象,离别之悲伤。
友人逝去,悲伤、孤独、惆怅的情感。
七、爱情闺怨诗标题多为“无题”,或花间派、婉约派词人的词作等。
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八、哲理诗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
诗歌题材分类鉴赏送别怀人诗诗题标志:送、别、赠、酬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南浦、舟、灞桥、阳关等常见情感: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柳永《雨霖铃》2、离别后的思念和牵挂。
李清照《醉花阴》3、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
高适《别董大》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志向。
《芙蓉楼送辛渐》5、抒发对人生的感概。
韩琮《暮春浐水送别》常用技法:1、寓情于景只有写景句,没有抒情句,感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中。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2、烘托不直接写诗人的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写眼前之景有伤别之意来烘托。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3、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诗人借明丽清新之景反衬自己的哀伤之情。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苏轼《浣溪沙》4、虚实结合常借助想象之景(对写)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与关切。
候馆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平芙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行》高考真题练习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歌后两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指出实景:首句一个凉字,生动地写出了江风吹雨,雨入船中,渲染了一种朋友离别的凄清气氛。
这是实写。
诗歌三四句以忆字领起,诗人借助想象,虚构了一个月夜泊舟,梦中听猿的虚幻境界,扩大了诗歌意境,深化诗歌的主题。
规律总结:看到诗题判类别,送别酬赠诗中填。
意象常有柳酒月,离别安慰在心间。
反衬虚实来烘托,送别怀人最黯然。
爱情闺怨诗题材含义: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特定的心理状态。
诗题标志:诗题含有怨、怀、思、别、忆、望夫、妇怨、闺怨、幽恨等。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
古代诗歌题材分类鉴赏(一)山水田园诗1.概念: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有限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
第一个全力来描绘壮丽河山的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盛唐时山水田园式的创作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宋代有范成大等。
2.思想内容:①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②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③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⑤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⑥揭露封建剥削。
3.艺术特色: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盛唐山水田园诗总体特点:风格清新、韵致高远、神韵天成。
有两类风格:一是“清”,以王孟为代表。
孟浩然:清淡。
王维:追求“神似”,追求空灵的意境,寄寓佛理禅趣;追求画意,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二是“雄”,以李杜为代表。
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早年诗作的英气豪迈。
表现在描写对象高大、流动、充满阳刚美的自然山水。
艺术手法:大胆的夸张、丰富奇特的想象、神话传说的运用。
此类诗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墟里、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4.考查重点:理解、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诗)中的艺术形象及思想感情;区辨及鉴赏诗中表达技巧及其作用;鉴赏诗作名家的语言风格。
(二)咏物言志诗1.概念: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借助于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2.思想内容: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愿望;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表达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苦闷;表明心迹,表达对某种节操的坚守;表达对时事难测,对某种丑陋现象的抨击。
按题材分类鉴赏古代诗歌
按题材分类鉴赏古代诗歌一、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表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抒发年过半百、功业无成的苦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3.鉴赏训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③。
注:①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
后来王莽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
②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
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①“蜀先主”是指三国时期的刘备,“天下”二字既表明了刘备志在天下的气魄,也指出他威摄天下的功业。
“千秋尚凛然”渲染、突出了刘备的,也表达了作者对刘备的之情。
②“得相”句是指刘备得到的辅助,开创了大业。
“生儿”句是指由于儿子刘禅,葬送了基业。
③联系注释思考,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答:④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对比中总结了什么历史教训?答:【解析】①英雄气概;仰慕、崇敬②诸葛亮;不能效法先人的贤德(或答“不象贤”亦可)③写刘禅不惜祖业,只求享乐而毫无廉耻,进一步揭示蜀国败亡的原因。
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类
诗歌鉴赏讲义(四)按题材分类(一)山水田园诗1.概述山水田园诗是以山水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2.创作特点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3.常见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宁静平和的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4.练习一、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见之物。
(1)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幽”的?试作简要分析。
(4分)(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二、(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分)(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二)边塞诗1.概述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军旅和战争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唐代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高岑诗派”。
2.常见情感内容1)对塞外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的赞美之情。
2)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战争给将士和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现了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一、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话说古时候,诗人们可是有很多种题材的诗歌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我们来看看“山水田园”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描绘自然风光,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里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等描绘手法,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爱情离别”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表达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痛苦。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再来说说“抒怀励志”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鼓励人们要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还有一类诗歌叫做“咏史抒怀”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通过回顾历史,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比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这里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
我们来说说“送别赠言”类的诗歌。
这种诗歌主要是在离别时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
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过潇湘之浦。
”这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古代诗歌的题材繁多,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诗,也有表达爱情离别的诗篇;既有抒怀励志的人生感悟诗,也有咏史抒怀的历史回顾诗;既有送别赠言的离别诗篇,也有亲情友情的友谊诗篇。
这些诗歌作品,既展现了古人的才情与智慧,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高考】诗歌按题材分类
送别诗示例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全诗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 述史实,赞扬汉朝的威德,结点出全诗的 主旨:你这次去安西一定要让外族惧怕, 不要去寻找屈辱的“和亲”方略。
送别诗示例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咏物言志诗 •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 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 或理想。
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 的感情
• 例: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
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 “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 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 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 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 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
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言志 诗、即事感怀诗、边塞诗 、闺怨诗、 思乡诗等等
送别诗的特点
1、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 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 《雨霖铃》。 3、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咏物诗示例
•
• • • • •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
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的种类
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及思想情感鉴赏按题材的不同,古诗词分为:1、咏史怀古诗2、惜别送别诗3、爱情怨女诗4、思乡怀人诗5、咏物抒怀诗6、边塞征戍诗7、山水田园诗一、咏史怀古诗对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就是通过分析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体会作者旧事重提的意图,把握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技法解密】1.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多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②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③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2、诗歌举例a、感慨盛衰无常及昔盛今衰越台揽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b、借古讽今、吊古伤今(伤己)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d、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实或就史实作出假设,表明自己的态度倾向。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咏叹项羽兵败,自刎乌江的诗,开头两句,就事论事,批判项羽的不能“包羞忍耻”;三四句就史实作出另样假设,表达了惋惜之意,从而表明了“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屡败不馁的道理,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同样的题材,王安石也写了一首《题乌江亭》,却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他感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可见,对于同一题材,诗人们有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反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不但体现诗人不同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马嵬①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②,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③上多!注:①马嵬:即马嵬坡。
高考复习之诗歌鉴赏1——题材分类 例题赏析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题材分类+例题赏析一、边塞征战诗【例题赏析】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答: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二、离别怀人诗【例题赏析】1.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光》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
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2.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材分类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例
答:(1)“遍”字表现松树多,鹤多,“稀” 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 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 然闲适的心情。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 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 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 造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 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 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 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 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 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 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 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 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 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例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4、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②对比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③虚实结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④联想想象 《扬州慢》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 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前两句借景抒情,日暮昏、黄云罩、被风吹、雪花乱,烘托出悲凉之气。
后两句直抒胸臆,一反凄清缠绵之悲,表达出豁达豪放之情和对朋友的祝福。
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04
咏物抒怀诗的两种类型:一、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D
C
B
A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E
不知细叶谁裁出,
F
二月春风似剪刀。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高考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
高考诗歌按题材分类鉴赏一、常见题材了解诗歌的常见题材,.有助于弄懂诗歌的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应该说,下面分类未必完全合理,因为诗歌题材如果细细分来,远非这12种;另外,即便所分的12种中,也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找出一个判然的界限。
因此阅读时不必拘泥于这种题材的划分,而应把功夫下在对诗歌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
1、思乡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归雁杜甫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2.羁旅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朔方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月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3、怀人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4、送别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绝句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5.征戍从军行(二首)王昌龄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兆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闲适与山水田园人们有时从诗歌的创作内容上将闲适诗与山水田园诗视为不同流派,但由于两者在艺术风格上有很多相近之处,故可以并在一起来谈。
绝句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诗歌鉴赏之题材分类
9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10
一、 杨柳、长亭、南浦、酒、
折柳、梅花、折梅、岸、兰 舟、渡口、樯橹、征帆、流 水
11
惜别赠别诗 1、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2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 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 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 离别何足叹。
5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王维
6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7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
8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花》、《关山月》等。
22
三、边塞诗
1、抒发对边塞将士的赞颂之情及报效国家渴望 建功立业的豪情
南园十三(其五)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歌分类题材鉴赏
咏史
• • (1)对比反衬。 《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 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 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 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对比反衬,体现了 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2)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
•
•
• 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 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 太平,寻欢作乐。
• 咏史怀古诗: • 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 多采用借古讽今、对比的手法,抒发情怀、 讽刺时事,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写作时 的境遇来理解其思想感情。
边塞
• 我不认同。全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句:无定河边 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 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 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包 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 的无限同情。 • 前两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 的激战场面,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 献身精神。本诗不袭常格,第二句作为转句,写 出五千将士战死沙场,直接引出第三第四句深沉 的感慨和无限同情。因此并不拖累后两句。
咏物
• (1)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 必定无好下场。
• (1)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 比手法 ; • (2)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 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 咏物诗:借某物为描写对象,以托物言志、 象征、比喻、比拟等手法,来抒写个人理 想抱负、品格操守、人生态度。所咏之物 的特点与作者所寄寓的情感有关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边塞诗歌: • 以描绘边地风光、戍边将士生活为主,表 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壮志未酬的悲 愤,或抒发思乡离亲之恨,或流露对统治 者穷兵黩武的讽刺。由于诗人所处时期不 同,诗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不同:盛唐 多豪迈壮丽,中晚唐至南宋渐呈悲壮愤懑 之态。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分类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别离贬谪诗、思乡怀远诗、咏物诗、闺怨诗。
(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2)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4)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讲义(四)按题材分类 2018.3(一)山水田园诗1.概述山水田园诗是以山水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2.创作特点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3.常见情感内容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宁静平和的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4.练习一、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见之物。
(1)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幽”的?试作简要分析。
(4分)(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二、(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分)(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二)边塞诗1.概述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军旅和战争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唐代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高岑诗派”。
2.常见情感内容1)对塞外迥异于中原的风光的赞美之情。
2)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战争给将士和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表现了征人的怨恨和厌战情绪。
有时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
4)表现戍边将士忠勇敢战的献身精神和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3.常见的意象及其作用1)大漠、黄沙、霜雪、碣石、瀚海、海(朔)风等意象:边塞恶劣的自然条件,表现边塞苦寒。
2)金鼓、旌旗、羽书、烽烟、烽火等意象:渲染紧张的战争氛围。
3)云、月、笛声等意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
4.练习一、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4分)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4分)二、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三)咏物诗1.概述“咏物诗”,是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划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
世间的花草松竹、鸟兽虫鱼,都有着自己生长、生活的规律。
但是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们,却往往能由自然界里有万物,生发现无限的感慨,这便产生了咏物诗。
“物”引发了诗,而诗又通过对“物”作形象的描绘,赋予“物”以美感,诗人还能“因物而兴怀”。
因此,没有生活中的万物,便不会有咏物诗;而优秀的咏物诗,又给物以美感和生命。
将“物”与“诗”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是诗人们创造性的劳动。
2.主要特点:1)描绘生动传神。
2)以物拟人,移情于物(借物喻人)。
3)借物抒怀,咏物明志(托物言志)。
4)咏物寓理,物理浑然。
3. 练习一、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二、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四)怀古咏史诗1.概述怀古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作,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感悟而作。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2.常见情感内容1)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表达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表达爱国热情。
2)抒发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光阴虚度或怀才不遇的感叹、失意、郁闷;表达诗人对统治者、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为借古讽今。
3)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概,表达对历史兴亡(王朝兴衰)的思考与伤感、痛心,有“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感慨。
4)对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批判、鞭挞,或者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的讽刺。
3.常用的意象和手法1)意象:古迹史事,如黍离、商女、城池、宫殿、寺庙、陵墓等;与古迹有关的景物,如江、山、流水、野草、燕子、明月等。
2)艺术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用典、对比、议论、直抒胸臆等。
4. 练习一、汴河曲唐李益汴河怀古唐皮日休汴水东流无限春,尽道隋亡为此河,隋家宫阙已成尘。
至今千里赖通波。
行人莫上长堤望,若无水殿龙舟事,风起杨花愁杀人。
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 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
1.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2.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4分)二、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伊吕”指辅佐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武王灭商的吕尚。
王安石填此词,正推行变法。
1、整首词主要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2、作者通过咏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五)送别诗1.概述送别诗就是以送别友人或亲人为题材内容的诗歌,是古诗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劝慰、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
一般来说感情色彩比较悲凉,但也有不同凡响之作。
由于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因而送别诗常常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通过描绘临别之景,渲染气氛,寄寓诗人送别的眷眷情怀。
虚实相生,也是送别诗创作上的艺术特色之一。
2.常见送别方式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饯别。
以歌来送别也是古代文人墨客表达惜别之意的一种方式。
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
”(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3.常见意象1)送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还有“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
2)送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
4. 练习一、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有人说,本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
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8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送蜀客(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2、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
《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
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4分)(六)羁旅行役诗1.概述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思乡缘由往往是由于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等。
2.主要特点1)常用的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细节描写、主客移位、以乐写哀等。
2)常见的意象: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秋风、秋霜、衰草、鸿雁、月亮、杜鹃、浮云等。
3)常见的节日: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3.练习一、宿云梦馆欧阳修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有什么作用?(4分)(七)即事抒怀诗1.概述:即事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
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抒怀诗”。
2.练习一、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②局: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2)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八)哲理诗一、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甲)梨花汪洙院落沉沉晓,化开白雪香。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乙)咏杏佚名争春花灿烂,须臾披风飏。
拂枝发团叶,红好让绿长。
(1)两诗同为咏物之作,但写法不同。
甲诗吟咏梨花,首二句从视、嗅觉入手描写梨花的色与香;三、四句运用比喻,借人喻花,以贵妃落泪喻指梨花带雨的娇美可人,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