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法试题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法》模拟试题库

《初中历史教学法》试题A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2、1986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中学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是: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

3行为目标的表述有四个基本要求: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4、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容的选择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5、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主要存在着三对矛盾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教学容之间的矛盾和学生与教法与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

6、历史的表象有:时间表象、地点表象、人物表象和事件表象。

7、在课堂上,讲课艺术主要表现为语言艺术和管理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全人发展

2、课程资源

3、史论结合原则

4、实例论证法

5、实物直观

三、问答题(共35分)

1、怎样理解新课程的基本取向?(10分)

2、评价历史人物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

3、简述备课的意义、要求和方式。(15分)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下面是《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的教学目标。请分析它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为什么?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诸子百家简表、私学兴盛与百家争鸣关系图和写出“遏制校园不良倾向的方法”的建议书,形成利用图示、表格、书面语言表达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通过收集孔子、孟子、庄子、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构建论据,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法》试卷(A)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

3、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4、少而精。

5、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学生与教

学容之间的矛盾、学生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6、时间表象、地点表象、人物表象、事件表象。7、语言艺术、管理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全人发展:在课程目标上体现为使学生发展为全面发展的人。“全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完整性”。人的完整性是指人的智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生活的完整性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的有机交融和和谐发展。

2、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狭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通常所说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从广义的角度而言的。

3、史论结合原则:这是历史教学的一条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史”指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等基本史实。“论”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正确的解析,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所言的史论结合。

4、实例论证法:即先提出命题,再以具体史实加以解释说明来明确历史概念的方法。

5、实物直观:是依赖演习实物、模型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历史实物和模型直观。实物直观在教学中能给学生以历史的真实感,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能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表象和历史概念。

三、问答题(共35分)

1、怎样理解新课程的基本取向?(10分)

答:“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课改的基本精神和灵魂,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第二、课程要面向每位学生;第三、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评价历史人物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

答:评价历史人物有以下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和分析,看其活动对历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给予正确的评价。

第二、要坚持辨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不能着眼于一点,以偏概全。

第三、要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评价历史人物。

第四、要注意恢复一些被文学艺术作品所歪曲的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

3、简述备课的意义、要求和方式。(15分)

答:备课是中学历史教师为了进行课堂教学而进行的一切准备活动,它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备好课是上好

课的先决条件。其次,备课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再次,备课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备课的基本要求有:

第一、要充分全面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和教学方法,还要备学生。只有在课前全面周密计划每个教学环节,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要有计划性。历史教学的任务和三维目标不可能在一堂课就能完成和实现的,而要贯穿于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因此,在备课时必须加强计划。

第三、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风格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照搬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四、要有针对性。教师要了解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备课有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

下面是《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的教学目标。请分析它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为什么?

《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诸子百家简表、私学兴盛与百家争鸣关系图和写出“遏制校园不良倾向的方法”的建议书,形成利用图示、表格、书面语言表达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通过收集孔子、孟子、庄子、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构建论据,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答:这一案例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的。因为:第一、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用的行为动词都是指向学生的,其行为主体是学生。第二、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第三、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第四、便于检测。

《初中历史教学法》试题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初中历史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

2、历史教学的基础与核心是知识与能力;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过程与方法;历史教学的灵魂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教学大纲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说明和本文两个部分。其中本文是教学大纲的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