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土地资源简析
海南土壤简介
盐 基 高 度 不 饱 和 的 岭 以 高 物 矿 土 粘
富 集 , 土 层 深 厚 石 、 粘 三 水 。 铝 粘 石 粒 硅 铝 率 , 铁 铝 大 量 , 1.5 尽 解 殆 重 几 乎 分 物 矿 生 原 烈 , 强 常
省 福 山 , 母 岩 为 玄 武 岩 。 成 土 风 化 作 用 非 南 海 于 摄 , 面 剖 壤 红 砖 这 是 县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由于风化盐基的进一步淋溶而使土 体上部酸化,因而使铁、铝胶体开始活动, 体上部酸化,因而使铁、铝胶体开始活动,在 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下, 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下,一方面是铁的氧化物 胶体蒙覆于粘粒表面, 胶体蒙覆于粘粒表面,在土壤干旱期变为针铁 矿与赤铁矿,使土壤颗粒变红, 矿与赤铁矿,使土壤颗粒变红,即所谓红化过 另一方面是粘土矿物的进一步破坏, 程;另一方面是粘土矿物的进一步破坏,形成 高岭石,以至三水铝石, 高岭石,以至三水铝石,这就是富铝化过程的 最后阶段。 最后阶段。
土壤肥力低。即所谓酸、粘、瘦、蚀等不良 土壤肥力低 的物理性状与化学性状,与气候生产力不协 调,因此,必须重视铁铝土的利用与改良。 由于高温、多湿,铁的氧化物在土体中表现 铁的氧化物在土体中表现 突出的颜色,如赤铁矿、褐铁矿等水化度低, 突出的颜色 为红色;针铁矿水化度高,为黄色等。
海南省 土壤普 查面积 4262.42 万亩砖 万亩砖 红壤占 红壤占 土地总 面积的 53.42%, 53.42%, 全省19 全省19 个市县 均有分 布,是 海南省 的主要 土壤类 型。
所 土 剖 面 ,
这 是 海 由 于 经 常 受 县 到 海 水 浸 渍 林 沼 泽
红树林沼泽土
南 岛 琼 山 的 红 树
,
。
水 稻 土 剖 面 图
海南岛地形地貌概况及其变化情况(以西部为例)
海南地理环境调查一、海南省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地形与地貌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岛地貌的核心,占全岛面积的38.7%,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
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
环岛多为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 %。
西、南、中沙群岛地势较低平,一般在海拔4-5米之间。
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东北至西南长约200公里。
西北至东南宽约18O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2大岛。
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有大小港湾68个,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
海南岛热带面积占全国热带总面积的42.4%。
环岛平原在地区分布上,琼北有文昌海积平原,琼西北有王五——加来海积阶地平原,琼南有琼海——万宁沿海平原和陵水——输林沿海平原,琼西南有南罗——九所滨海平原。
南海诸岛地形具有面积小、地势低的特点。
其中以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面积较大,计1.8平方公里,其余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最高的西沙群岛石岛,海拔也不过12~15米,其余一般都只高出海平面4~5米。
此外,还有一群暗沙——水表岛屿。
海南岛北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
海南地理课件——海南岛的土地资源
壤”
三、主要土壤类型
• 砖红壤的性质
– 分布广泛但不连片,剖面发育层次较明显,表 土红色,心土有网纹层,即红、白色斑纹层; 铁质砖红壤层次不明显,表层暗红色,重粘, 小于0.01mm粘粒可达65%,心土红色而松; 砂质砖红壤表层黄红色,心土棕红色,铁锰结 核成层;褐色砖红壤表层铁质聚集,层次较明 显,表土呈褐色,心土呈红、黄、白混杂的网 纹层;黄色砖红壤表土呈黄棕色,心土下部显 示为红色,淋溶作用大,铁锰结核在心土常见, 网纹层呈红白色
四、土壤资源的地区性分异
– 1、海南岛北部丘陵台地铁质砖红壤、砖红壤土 区
– 2、东南丘陵、阶地黄色砖红壤土区 – 3、西南丘陵、阶地燥红土地、褐色砖红壤土区 – 4、中部山地赤红壤、黄壤土区
1、海南岛北部丘陵台地铁质砖红壤、 砖红壤土区
• 砖红壤除了玄武岩台地上发育的铁质砖红 壤,还有砂质砖红壤,花岗岩风化壳上发 育的砖红壤。另外还有水稻土、砂质土等。
三、主要土壤类型
• 赤红壤-又称砖红壤性红壤,分布在山地及丘陵 地
– 赤红壤与砖红壤不同在于缺乏铁质结核层 – 赤红壤的剖面是表土红黄色,下为红、黄、白斑纹层,
少见铁及锰结核存在。 – 赤红壤分布于400-800米之间,因山区水湿条件影响
可形成黄色赤红壤,在本岛山区东侧热带雨林下易发 育 – 赤红壤分布面积约490万亩,占全岛9.6%,主要用于 种植林木,以保持水土和发展热带珍贵木材林
海南岛的土地资源
• 一、土壤类型的水平分布 • 二、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 • 三、主要土壤类型 • 四、土壤资源的地区性分异 • 五、海南岛土地类型系统
一、土壤类型的水平分布
海南省土地资源简析课件
土地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旅游业开发潜力:海南省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合理规划旅游资源,保护生 态环境,可以推动旅游业成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
综上所述,海南省土地资源质量总体较好,但在利用过程中 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通过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海南省可以在农业、林业 、旅游业等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气候与水文条件
气候条件
海南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2-26摄氏度之间。受 季风和海洋性气候影响,海南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
水文条件
海南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水资源丰富。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是海南主要 河流,它们为海南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此外,海南还拥有一些大型水库 ,如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等,为水资源调配提供了有力支持。
04
海南省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 续发展
土地资源保护政策与措施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
通过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海南省的耕地资源得 到有效保护,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坏。同时,加强耕地质量 提升工作,提高耕地生产力。
加强林地和草地保护
加大林地和草地的保护力度,防止非法砍伐和过度开发。 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林地和草地的生态功能,维护生 态平衡。
存在问题
部分林地遭受非法砍伐、毁林开荒等人为破坏,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和生态修复工作。
建设用地
分布特点
海南省的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沿 海城市和工业园区,这些地区交 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
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
利用现状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推进 ,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目前 ,海南省正在加强土地供应和用 地管理,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
海南省中考地理知识点
海南省中考地理知识点海南省中考的地理科目是考查学生对于海南省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按照step by step的思路,介绍一些海南省中考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中部,是中国最大的海岛省份,位于北纬18°10’20°10’111°03’之间。
它东临菲律宾海,南界巴士海峡与马六甲、东经108°37’海峡相望,西濒北部湾,北界琼州海峡与广东相对。
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分布。
二、地形地貌海南省的地形地貌主要有山地、平原、丘陵和海岛。
海南岛主要是山地,有海拔2000多米的海岛山脉,如万宁岭、五指山等。
海南岛的山地与平原交错分布,而西部则是典型的丘陵地貌。
此外,海南省还有许多美丽的海岛,如三亚、博鳌等。
三、气候特点由于海南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地区,所以其气候特点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气温高,降水丰富,湿度大。
海南省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夏季多风、多雨,冬季气温适宜,干燥少雨。
其中,三亚被誉为“中国的夏天”,是海南省气候最宜人的地方之一。
四、自然资源海南省地处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主要有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
海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地之一,有石油、天然气、铀矿等。
此外,海南省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而海南省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温暖的气候也使其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五、经济发展近年来,海南省的经济发展迅速。
海南省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发展了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度假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海南省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
特别是在自贸区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等方面,海南省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六、环境保护由于海南省的自然环境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也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海南省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加大环境监测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保护等。
海南岛主要土壤类型概要
海南岛主要土壤类型概要
土壤类型
海南岛土壤的水平地带性不明显,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
因海南岛地势中高周低,无论成土条件,或是土壤分布,均以中南部山地为中心向四周递变。
中国地质调查局始于2004年的《海南岛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日前结束,首次在海南岛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面积达9545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的28%以上,其相对值和绝对值在中国都是最高的。
硒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理保健功能,并有益于人体健康长寿。
海南岛土壤不仅富硒比例在全国是最高、面积最大,也是最清洁的,因此,海南可开发天然、优质、无污染的富硒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品质。
扩展资料:
海南是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型省份。
根据中国国务院2010年1月4日公布的《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海南省将充分发挥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使海南岛成为中国重要的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地区。
海南省已规划了全岛富硒水稻、富硒薯类、富硒水果、富硒槟榔等的适宜性种植区。
海南土壤简介
燥红土剖面
燥红土植被景观
地这酸显所土 表种性。以剖这 聚土硫表心面是 积壤化层土,海 ,围物因底由南 容垦,红土于岛 易种故树的经琼 形植见根潜常山 成后到系育受县 沼,不分兰到的 泽盐少解灰海红 土分黄释色水树 盐渐色放特浸林 。渐斑较征渍沼
向块多明,泽 。
红树林沼泽土
水 稻 土 剖 面 图
盐 粘富常省
基 土集强福
高 矿,烈山
度 物土,县
不 以层原,
饱 高深生母
和
铁铝土的
岭 石 、 三 水 铝 石 、 赤 铁 矿 为 主 。
1.5
厚 粘 重 。 粘 粒 硅 铝 率 左 右 ,
矿 物 几 乎 分 解 殆 尽 , 铁 铝 大 量
岩 为 玄 武 岩 。 成 土 风 化 作 用 非
这 是 砖 红 壤 剖 面 , 摄 于 海 南
土壤类型 砖红壤 赤红壤 燥红土 沼泽土
水稻土
海南主要土壤类型图表归类
空间分布
成土过程
形成原因
脱硅富铝化作 用
全省19个市县均 有分布
富铝化过程和生 成土风化作用非常 本土纲中富铝
物富集过程
强烈,原生矿物几 化程度最高
乎分解殆尽
本省东部、西部 同上 的高丘低山上
பைடு நூலகம்
同上
高,但弱于砖 红壤
海南岛西部五指 腐质化过程 山的背风坡
铁铝土的形成特点:
由于其生物气候的特殊性,即高温与高湿的气候 条件,使母岩进行彻底的地球化学风化,在土壤 形成中即进行脱硅富铝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 段: 首先是原生矿物的强烈水解,形成一些简单的化 合物。 第二阶段:由于水解风化中形成较大量的碱金属 与碱土金属,使风化溶液呈中性至微碱性,因而 形成碱性的所谓硅酸淋溶。
海南自然地理介绍
海南自然地理介绍海南是中国最美丽、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拥有独特的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常年气温在20℃以上,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
海南是一个拥有神奇地质、独特地貌和丰富动植物资源的岛屿,让无数游客为之倾倒。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海南的自然地理介绍。
海南位于南海北部东翼,东、西、南三面环海,是我国最大的岛屿省份,除省会海口外,全省行政隶属海南藏族自治州、三亚市和儋州市等地。
海南省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整个岛屿被红河断裂带、中越深水直界裂谷带、南海微板块拆裂构造等控制形成,构造复杂多样,地质构造以火山活动、隆升及水动力作用为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貌类型。
海南岛的地貌主要由山地和平原构成,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50%以上,有“天然动物园”之称的热带雨林以及珍稀物种如蓝眼鹈鹕、蜘蛛猴等居住其中。
而全省的平原则以丹霞地貌为主,有“中国丹霞之乡”之称的白沙市便是其中之一。
此外,海南还是一个拥有壮丽海洋景观的海岛。
它的近海浅海滩涂、深海浅海陆棚和深水海域,都是海洋生物的天然栖息地,有着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海南岛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有时会受到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的影响,气温常在30℃以上,湿度大,是度假休闲、水上活动的绝佳场所。
而冬季则温暖宜人,是北国人们逃避寒冷的理想去处。
在海南,气候舒适,四季如春,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块净土。
在海南省自然地理资源丰富,有热带雨林、珊瑚礁、淡水湿地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如大小洞天景区、五指山景区、蜈支洲岛等。
这些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优美的景观、新奇的地貌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著称于世。
这些风景区不仅是旅游者的胜地,也是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绝佳场所。
海南的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有海岛、海湾、海洋等优美的海洋景观,这些海洋景观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相辅相成,形成了宛如仙境一般的美丽画卷。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海南的自然资源
海南省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土地总面积353.54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人均土地约0.47公顷。
由于光、热、水等条件优越,农田终年可以种植,不少作物年收获2至3次。
按适宜性划分,土地资源可分为7种类型:宜农地、宜胶地、宜热作地、宜林地、宜牧地、水面地和其他地。
已开发利用的土地约328.04万公顷,未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约25.5万公顷,其中可用于大农业开发利用的约占90%。
待开发利用的荒地大都集中连片,宜于开垦和机耕。
海南土地后备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作物资源】粮食作物是海南种植业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值最高的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稻、山兰坡稻、小麦,其次是番薯、木薯、芋头、玉米、高梁、粟、豆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麻类、花生、芝麻、茶等。
水果种类繁多,栽培和野生果类29科53属,栽培形成商品的水果主要有菠萝、荔枝、龙眼、香蕉、大蕉、柑桔、芒果、西瓜、杨桃、菠萝蜜、红毛丹、火龙果等。
蔬菜有120多种。
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岛上原生热带植物有3000多种,建国后从国外引进1000多种,从国外野生资源中发掘1000多种有用植物进行栽培试验,均取得成效。
栽培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热作主要有橡胶、椰子、油棕、槟榔、咖啡、胡椒、剑麻、香茅、腰果、可可等。
【植物资源】海南的植被生长快,植物繁多,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
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63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
世界热带的80个科显花植物属、种最多的第一类17科,海南全有。
在4000多种植物资源中,药用植物2500多种;乔灌木2000多种,其中8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特产与珍稀树木20多种;果树(包括野生)142种;芳香植物7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及园林绿化美化树木200多种。
【动物资源】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67种,其中两栖类37种(11种仅见于海南,8种列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21种为海南特有)。
航拍中国海南篇地理知识点
航拍中国海南篇地理知识点中国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一个省份,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海南岛位于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之间,总面积约为3.4万平方公里。
海南岛的地形地貌主要由山地、丘陵和平原组成,其中山地和丘陵占据了大部分地区。
海南岛的最高峰是五指山,海拔1,840米,是中国的重要山脉之一。
海南的地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处热带地区:由于位于北纬18度左右,海南属于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海南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2.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海南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大片的热带雨林、海岸线和珊瑚礁等。
这些自然资源不仅丰富了海南的生态环境,也为海南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3. 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南被大海环绕,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南的海域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各种海洋生物、珊瑚礁、海底矿产等。
海南还拥有中国最大的渔港之一——三亚渔港,是中国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
4. 地质构造复杂:海南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包括花岗岩、片麻岩、变质岩等。
这些地质构造的多样性为海南的自然景观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形成了许多壮丽的山水景观。
5. 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海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海南的主要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壮族等,他们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为海南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航拍中国海南可以看到这片土地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海南的地理特点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和自然资源宝库。
通过航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南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也可以欣赏到海南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民族文化。
海南地质分析报告
海南地质分析报告1. 导言本报告对海南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程和决策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和参考。
海南地处热带地区,其地质特点非常独特,本报告将分析海南的地质背景、地理特征、地震活动以及岩石类型等内容,以期提供全面的地质知识。
2. 地质背景海南位于南海北部,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岛屿,地质历史悠久。
根据研究,海南的地质背景可追溯到数亿年前的地质活动。
海南岛的形成主要源于火山喷发和地壳构造活动。
3. 地理特征3.1 地形海南拥有丰富的地理特征,主要由山地、丘陵和平原组成。
山地主要集中在岛屿的中部和西部,山势险峻,多为喀斯特地貌。
丘陵则分布在海南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
海南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和河口平原。
3.2 气候海南地处热带气候区域,独特的气候环境对地质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海南全年气温较高,且湿度较大。
海南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多台风来袭。
这种气候条件下,地质过程加速,岩石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十分显著。
4. 地震活动海南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但不可忽视。
历史数据显示,海南多次发生过中小型地震,其中一些地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南部海域,这与海南岛的构造背景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对海南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较小。
5. 岩石类型海南地区的岩石类型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火山岩、喀斯特岩、沉积岩等。
火山岩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山地地区,是海南地区潜在的矿产资源。
喀斯特岩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其特征是溶蚀作用强烈,形成了众多的洞穴和地下河流。
沉积岩广泛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平原地区,这些区域的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6. 结论通过对海南地区的地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海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地质背景和独特的地理特征,对研究地质过程和发展相关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海南地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但仍需要重视地震的可能影响。
3.海南地区有丰富的岩石类型,包括火山岩、喀斯特岩和沉积岩,这为矿产开发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潜在机会。
海南省土地资源简析
其中:沟渠17221公顷,水工 建筑物1755公顷,分别占水利 设施用地的90.7%、9.3%。
水利设 施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8996公 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0.5%。
未利用地
荒草地 251473公顷 沼泽地 12690公顷性差异
土地资源区位、 经济、体制优势
海南土地 资源简析
海南省成员
资料收集:xxx PPT制作:xxx
1
2
3
4
5
自然条件 概括
土壤类型 分析
土地利用 类型
土地利用 特点
土地问题 分析
自然条件概括
海南岛的地貌呈穹窿状,即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 丘陵、台地、阶地、平原等组成;其地势从中部山地 向外,按山地、丘陵、台地、阶地、平原的顺序逐 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 由于深受地质构造和热带气候的影响,其地貌的发 育具有如下特征:多级层状地貌显著。火山地貌和沿 海堆积平原广布,具有我国最为典型的珊瑚礁和红 树林海岸。
山地 25.4% 丘陵 13.3% 台地 32.6%
其他 0.6%
平原 11.2%
阶地 16.95%
五指山
面积 km^2 6067.6 2555.45 11052.4 2604.16 1893.55
子地类 中山 低山
地类
地貌
地类
面积 km^2 5724.36 3808.85 214.16
山地 台地
赤红土
●是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赤红壤的粘粒矿物组成比较简单, 主要是高岭石,且多数结晶良好。
沼泽土
●沼泽土大都分布在低洼地区,具有季节性或长年的停滞 性积水,地下水位都在lm以上,并具有沼生植物的生长 和有机质的嫌气分解而形成潜育化过程的生物化学过程。 ●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 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
海南主要土壤类型知识分享
海南主要土壤类型海南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土种名称淡泥砂砖土描述1. 归属与分布淡泥砂砖土,属砖红壤亚类泥砂砖红土土属。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文昌、琼山、定安、屯昌、临高、澄迈、儋县、东方、白沙、乐东、三亚等县(市)的丘陵地区。
面积128.6万亩。
2. 主要性状该土种发育于砂页岩风化物,经长期耕作熟化而成。
剖面为 A11—A12—Bs 型。
土体厚度大于100cm,层次分明,多为浅黄,棕灰色,并常见铁锰结核、铁子。
质地为砂质壤土至砂质粘壤土。
Bs层粉粘比0.8左右,pH5.5,土壤有效阳离子交换量5.7me/100g土,盐基饱和度20%左右。
据19 个农化样分析结果统计:有机质含量1.35%,全氮0.075%,全磷0.021%,全钾1.04%;有效微量元素铜0 .401ppm、锌0.01ppm、锰8.8ppm、钼痕迹,硼0.15ppm、铁29ppm。
3. 典型剖面采自儋县番加农场一队,低丘下部,海拔150m。
母质为砂页岩风化物。
年均温23.1℃,年降水量2000mm,≥10℃积温8454.1℃。
冬季无霜。
种植甘蔗。
A11层:0—15cm,暗棕色(干,7.5YR3/4),砂质壤土,碎块状结构,松散,根系多,有少量砾石。
A12层:15—32cm,浊黄色(干,2.5YR6/3),砂质粘壤土,块状结构,根系少,有铁锰斑、夹有少量砾石。
Bs层:32—100cm,灰棕色(干,5YR5/2),砂质粘壤土,小块状结构,根系少,有铁锰斑,夹有少量砾石。
4. 生产性能综述该土种土体深厚、质地适中,疏松,易耕作,宜种性广。
但各种养分含量偏低,有效微量元素锌、钼、硼含量在临界值以下。
目前种植橡胶、胡椒、茶树、甘蔗、甘薯、豆类等作物。
一般橡胶亩产干胶50—80kg,甘蔗亩产 2000—3000kg。
部分处于斜坡地带土壤侵蚀较重,耕层中砾石、铁子较多,质地偏砂,土壤贫瘠,作物产量低。
在改良利用上,重点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热带经济作物,但要注意营造防护林,搞好水土保持,间种或轮作绿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设 施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18996公 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0.5%。
未利用地
沼泽地 12690公顷
荒草地 251473公顷
滩涂144460 公顷
土地利用特点
1
土地资源区位、 经济、体制优势
土地利用具有地域性差异 土地利用经济化方向发展
2
3
地貌类型多样,土地适宜性广
4
5 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陆地海岸带
●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周围的内陆和西北、西南等地区 ●台地与阶地分布在山区丘陵周围, 一般海拔低于100米, 相对高度在80米以下 ●熔岩台地常见的地貌是火山锥,多布在海南岛北部 ●平原多分布在环岛的滨海地区
土壤类型分析
砖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 53.42%,全省19个市县 均有分布,是海南省的 主要土壤类型。
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
海南岛由于中高周低起伏变化的地貌结构, 使光、热、水土等生态环境条件进行再分配。 目前土地利用地域分布上,已形成三个环带:
①沿海平原台地以粮食作 物、经济作物、防护林及 城乡居民点为主的环带
③中部山区以热带森 林保护为主的中心带
②丘陵地区以橡胶等热带 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 物、经济林为主的环带
主要是高岭石,且多数结晶良好。
沼泽土
●沼泽土大都分布在低洼地区,具有季节性或长年的停滞 性积水,地下水位都在lm以上,并具有沼生植物的生长 和有机质的嫌气分解而形成潜育化过程的生物化学过
程。
水稻土
●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 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
海南省土壤类型分布图
燥红土剖面
土地问题分析
海南 土地利用 问题 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较低 存在短期行为,优地未完全得到优用 局部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协调
(1)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较低。2005年,全省人均城镇工矿 用地为236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41平方米,分别高 于全国人均用地的124平方米和222平方米,而建设用地产出为 20.65万元/公顷(1.38万元/亩),低于同期全国50.70万元/公 顷(3.38万元/亩)的平均水平。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放,土地 利用效率较低,存量建设用地尚未充分利用
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 积共为213234公顷,占全省土 地总面积的6.0%。
其中:铁路用地371公顷, 公路用地8277公顷,分别占 交通用地面积的1.5%、 32.4%
交通 用地
交通用地面积为25581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7%。
其中:沟渠17221公顷,水工 建筑物1755公顷,分别占水利 设施用地的90.7%、9.3%。
海南土地 资源简析
海南省成员
资料收集:xxx PPT制作:xxx
1
自然条件 概括
2
土壤类型 分析
3
土地利用 类型
4
土地利用 特点
5
土地问题 分析
自然条件概括
海南岛的地貌呈穹窿状,即中间高四周低,由山 地、丘陵、台地、阶地、平原等组成;其地势从中部 山地向外,按山地、丘陵、台地、阶地、平原的顺 序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 由于深受地质构造和热带气候的影响,其地貌的发 育具有如下特征:多级层状地貌显著。火山地貌和沿 海堆积平原广布,具有我国最为典型的珊瑚礁和红 树林海岸。
红树林沼泽土
水稻土
砖红壤 赤红土
土地利用类型
海南省第一次土地调查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 12%
建设用地 7%
农用地 81%
海南省第一次土地调查
河流、湖泊 及水库: 99890公顷
坑塘: 25782公 顷
水田(含望 天田) 392296公顷
旱地(含水 浇地、菜
天然草地 18192公顷
●发生富铝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而育成的深厚红色土壤● 砖红壤 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棕红色铁铝残积
●发育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干旱的稀树草原性植被 燥红土 下的土壤,粘土矿物以水云母和高岭石为主。
●分布于海南的西南部海城阶地或低丘台地
赤红土
●是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赤红壤的粘粒矿物组成比较简单,
顷
果园:
其他园地: 42510公顷
39424公 顷
其他林地 479072公顷
注:图示中所标百分比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值
其中城市用地16389公顷, 建制镇集镇用地19410.5公 顷,村庄用地120689公顷, 独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及 盐田为57031公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城乡居民点 及工矿用地
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和城镇地籍测量,1996年全省
台地 32.6%
丘陵 13.3%
其他 0.6%
山地 25.4%
平原 11.2%
阶地 16.95%
五指山
面积 km^2 6067.6
2555.45 11052.4 2604.16
1893.55
子地类 中山 低山
高丘陵 低丘陵
地类
山地 台地 丘陵
地貌 海南岛
地类
阶地 平原 其他
面积 km^2 5724.36
(3)局部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协调。一些项目
建设过程中,对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力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 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法采砂挖矿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的行为 仍有发生。陡坡地垦殖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依然存在,农业生 产面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赤红壤占土地总面积的 10.01%。分布于本省东 部、西部的高丘低山
沼泽土仅零星分布于 琼海、儋州的河流两 侧或山前山间局部低 洼地
砖红壤
燥红壤
赤红壤
水稻土
沼泽土
燥红土占土地面积的1%左 右,分布于海南西南部。
水稻土面积为425.01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8.33%,是 本省的主要耕作土壤
注:海南省土壤普查面积为4262.42万亩,共划分15个土类、27个亚类、117个土 属。
3808.85
214.16
在生产上形成了以山地丘陵为中 心的热带林业带,以低丘台地为 中心的橡胶热作带,以阶地平原 为中心的热带粮油作物带的布局 态势, 反映出农业生产的空间 组合,深受地貌特征的影响。 山地以五指山为代表,它是海南 岛的象征。海拔1867.1米,为 海南岛的最高峰。
●盆地主要有通什盆地、营根盆地、东方盆地、乐东盆地,它们都是山区工农业生 产的重要基地。
水面: 125672公顷 3.6%
耕地: 762068公顷
地)369772 公顷
21.6%
生态保护
其他草 地:1944 公顷
牧草地: 20136公顷 0.6%
农用地
林地: 1445144公顷 40.9%
林:523860 公顷
有林地:
橡胶园 433265公
园地: 515199公顷 14.6%
966072公 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