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学前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与应对策略以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
学前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与应对策略以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一、本文概述学前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幼儿园大班中,随着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和自主意识的觉醒,告状行为的发生频率逐渐上升。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幼儿之间的正常交往,也可能对幼儿园的教育秩序产生一定的干扰。
因此,对学前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和应对策略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以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深入探讨学前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并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观察法等方法,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针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维护幼儿园的教育秩序。
二、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在大班幼儿阶段,告状行为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幼儿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变化。
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更为频繁和多样化。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交圈子扩大,与同伴的互动增多,因此,他们更可能遇到需要告状的情况。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升,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问题,使得告状行为更为多样和复杂。
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动机更为复杂。
除了维护个人权益和规则意识外,大班幼儿还可能出于寻求关注、表现自我、模仿他人等动机进行告状。
他们开始意识到告状行为可以引起他人的注意,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处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相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大班幼儿在处理告状行为时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他们开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或者通过同伴间的协商和调解来化解矛盾。
他们也开始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表现出更多的同理心。
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在频率、动机和处理方式上都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这些特点反映了幼儿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变化。
因此,教师在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采用更为合适和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通过告状,孩子可以了解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其次,告状 行为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处理和解决与他人的关系和矛盾。当孩子向老师告状时, 他们正在尝试学习如何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最后,告状行为还可以帮助孩子发 展语言和沟通技能。通过与老师交流,孩子可以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沟通技能。
因此,对于孩子的告状行为,老师应该认真对待,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二、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分析:
1、求助型告状
在大班幼儿告状行为中,有很多是求助型告状。孩子们因为受到其他孩子的 欺负或者无法解决某些问题而向老师求助。例如,有些孩子无法说服其他孩子交 换玩具,或者无法阻止其他孩子的破坏行为而向老师告状。这种类型的告状可以 帮助老师了解孩子们在社交和情感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三、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
1、认真倾听孩子的告状
当孩子向你告状时,你应该认真倾听他们的告状内容。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和 尊重,不要打断他们的话语或者轻视他们的感受。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 绪和表情,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需求。
2、区分不同类型的告状
根据不同类型的告状行为,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求助型告状,老师 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对于检举型告状,老师应该及时 纠正孩子的违规行为,并教育孩子们如何在集体生活中遵守规则;对于示弱型告 状,老师应该给予孩子及时的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
基本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告状行为非常普遍。常常有孩子向老师告状:“他拿了 我的玩具”,“老师,她打我了”,“老师,他吃零食了”等等。有些老师对此 见怪不怪,甚至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从孩子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告状行 为对于孩子的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告状行为可以帮 助孩子建立道德和社会规范。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应对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在幼儿园中,幼儿向教师寻求帮助、表达不满、展示冲突等行为的总称。
这种行为在幼儿园中十分常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
本文将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出发,探讨其成因和应对策略。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表明,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与幼儿的社交技能有关。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而告状行为则是他们表达不满、寻求帮助的一种方式。
其次,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与教师的处理方式有关。
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可能会加剧幼儿的焦虑和不安,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此外,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以及同伴关系等因素也会对幼儿告状行为产生影响。
二、应对策略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满。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社交情境,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2. 转变教师的处理方式在处理幼儿告状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幼儿的表述,了解具体情况,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处理。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劝解、调解、鼓励自我调节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自行处理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3. 优化家庭和幼儿园环境家庭和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心理有着重要影响。
家长和教师应该注重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和幼儿园氛围,减少幼儿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
同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4. 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尊重等积极的社会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幼儿告状行为是一种常见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学前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与应对策略以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
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策略上,教师和家长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倾听和理解:耐心倾听幼儿的告状,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点。这有助 于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和亲子关系,为进一步引导和教育打下基础。
2、分类指导:根据幼儿的告状类型和原因,分类指导他们如何处理不同的 问题。例如,对于求助型告状,可以引导幼儿学会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对于指责 型告状,可以教导幼儿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进 行深入研究。首先,我们编制了一份《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调查问卷》,通 过家长和教师填写问卷,收集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基本信息。其次,我们进行了 深入的访谈,与幼儿园教师和部分家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看 法和应对方式。
参考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告状行为非常普遍。常常有孩子向老师告状:“他拿了 我的玩具”,“老师,她打我了”,“老师,他吃零食了”等等。有些老师对此 见怪不怪,甚至认为这是孩子的天性。但是,从孩子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告状行 为对于孩子的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告状行为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道德和社会规范。通过告状,孩子可以了 解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其次,告状行为可以让孩子学习如何处 理和解决与他人的关系和矛盾。当孩子向老师告状时,他们正在尝试学习如何寻 求帮助和解决问题。最后,告状行为还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和沟通技能。通过 与老师交流,孩子可以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沟通 技能。
为了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道德和社会规范,老师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和 游戏,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态度。例如,在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 孩子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避免使用粗暴的语言或行为来解决问题。此外, 老师还可以通过故事、绘本等方式向孩子们传授正确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及教师对策研究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及教师对策研究一、背景和目的近年来,在青少年和儿童中,告状行为愈发普遍。
在园中,大班幼儿告状也时有发生。
大班幼儿告状的行为现象滋生着一种互不信任的氛围,并且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
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教师可采取的相应措施,以缓解这种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大班幼儿告状的行为表现大班幼儿(4-5岁)告状行为的表现多是在经历了矛盾或纷争之后,主动向老师或家长举报其他同学的行为,类似于“告状”和“揭穿”等行为。
他们可能会使用告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环境的不满,以及试图在园中获取资源和权利。
有时候,他们会混淆所谓正义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界限。
因此,有必要探讨背后的原因。
三、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1. 社会行为模仿大班幼儿向人请愿或上告等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一些观念不明晰或教育不当的成人或同龄人所模仿出来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行为而形成的。
在与成人之间的互动中,大班幼儿容易受到行为方式的影响,从而存在那些与自身兴趣或需求并不匹配的行为举止。
2. 竞争与攀比心理大班幼儿开展告状行为与个人竞争和攀比心理有关。
在竞争和攀比下,大班幼儿希望通过提醒教师或家长来证明自己的“品德高尚”、“优秀”和“被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告状成了一种赢得安慰、表扬和嘉奖的手段。
3. 健康的沟通方式尚未发展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发展健康的沟通方式是一项需要不懈努力的任务。
在这个年龄段,儿童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情感需求,并且比较难以准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告状行为就成了一种自我宣泄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四、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1. 消极情绪的传递当幼儿告状时,无论自己所做出的举报是否公正合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传递消极的情绪,激发不必要的互相攻击和抵触。
2. 社交、情绪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大班幼儿在过多使用告状的沟通技能后,往往会发现自己在社交、情绪和认知等关键方面受到重大影响。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面对不公平或者受到伤害时,向成人求助或告知其他幼儿,分享自己遭遇的不公平待遇。
这种行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普遍存在,其背后蕴含着幼儿的个体差异、社会化需求以及发展阶段的特点。
本文将围绕幼儿告状行为展开研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幼儿告状行为的出现是由于幼儿自身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因素所导致的。
首先,幼儿对于公平与正义的概念正在发展阶段,他们天生对不公平情况产生敏感,并且倾向于寻求帮助。
其次,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地处理遭遇的不公平待遇,于是选择告状来传达自己的需求。
最后,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关注自我利益,因此会告状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发展规律1. 告状行为的起步期:幼儿在两岁左右逐渐意识到不公平的现象,开始表达自己的不满。
2. 告状行为的高峰期:三至五岁是幼儿告状行为的高发期,这一时期幼儿在社交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3. 告状行为的衰退期:随着幼儿心理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学会了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问题,告状行为逐渐减少。
三、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1. 倾听与理解:当幼儿告状时,成人要倾听和理解他们的诉求,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回应,让幼儿感受到被关注和理解。
2. 引导解决问题:与其仅仅解决幼儿所告状的问题,成人应该引导幼儿尝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调节、互相沟通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冲突。
3. 咨询与教育:通过咨询和教育方式向幼儿传授公平、正义的概念,引导他们学会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理解他人的感受。
4. 规则与秩序:建立公平的规则和秩序,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到公平待遇,减少告状的发生。
5. 观察与指导:成人应该积极观察幼儿的告状行为,帮助他们正确识别何种情况需要告状,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结语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表现,但过度依赖告状也会影响幼儿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告状”是指幼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向教师报告同伴的不良行为,反映同伴的不良行为表现,要求教师解决的一种行为。
研究发现,幼儿的“告状”行为普遍存在于幼儿园中,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教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予以忽视、抑制和压制;第二种是教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简单地训斥、惩罚或进行说教;第三种是教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给予一定的重视,并积极地解决问题。
本文在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帮助幼儿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等相应的指导策略。
“告状”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
在幼儿园里,“告状”是孩子与老师、同伴交往时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因为教师和同伴在一起时,幼儿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向教师表达,幼儿往往会把教师或者同伴当作解决自己问题的对象。
他们可能会有不合理的要求或不正确的行为,也可能会向老师和同伴提出一些问题。
在幼儿园中,幼儿向教师报告同伴的不良行为,希望教师解决问题,这种现象被称为“告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告状”是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告状”行为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正确看待幼儿的这种行为。
如果教师一味地制止幼儿的告状行为,不但不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
因此,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从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但是,如果“告状”行为得不到教师或同伴的正确引导和理解,就会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
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幼儿告状行为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对同伴的不良行为进行告状。
例如,一个幼儿看到另一个幼儿玩积木时,没有按照规定把积木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于是就向教师告状说:“老师,某某把积木放错了,我来帮他放”;第二种类型是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当幼儿的行为或情绪出现问题时,他们会通过"告状"来寻求帮助;第三种类型是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时,幼儿会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及解决策略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指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活动环境中,幼儿之间出现问题时,他们倾向于向老师或家长告发对方的过错行为。
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大班的秩序和幼儿的正常成长。
本文将介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首先,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轻微事务告状。
一些幼儿在面对轻微的冲突或纠纷时,会立即告状给老师或家长。
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幼儿对冲突处理缺乏尝试的机会,或过于依赖成人的解决能力。
2.恶意告状。
一些幼儿会故意夸大或编造事实,将他人的小过失当作重大错误告状。
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攻击性、嫉妒心理等因素,影响了幼儿园集体活动的正常开展。
3.解决冲突能力薄弱。
大班幼儿常常在冲突发生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选择告状来解决问题。
这种行为不利于幼儿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应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可采取以下策略:1.教育引导。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冲突和纠纷的本质,并帮助他们学习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帮助幼儿建立友好、公平、互助的价值观。
2.规章制度。
幼儿园可以明确规定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方式,使幼儿在告状前能够评估事情的严重性,并思考是否需要成人干预。
同时,重视培养幼儿的相互关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
3.模范示范。
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要做好模范示范,如在处理幼儿冲突时,充分展示对话、讨论、妥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专业水平将对幼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幼儿逐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4.情绪管理。
告状行为可能与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关。
教师应该教育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同时给予他们情绪管理的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控制情绪、放下心结,以更成熟的方式解决问题。
5.家园合作。
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对解决大班告状行为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主动与家长沟通,询问幼儿在家中是否有类似的行为,共同寻找解决方法,提供一致性的支持与引导。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
论文题目: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摘要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有效地解决幼儿告状。
本研究搜集幼儿告状案例192个,然后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告状的类型、被告幼儿的行为反馈和教师的行为反馈这四方面的内容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存在显著差异,再对所在班级的幼儿教师进行简单的访谈来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实际情况,最后分析影响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1)告状行为的起因主要是受到侵犯;(2)告状内容主要是求助;(3)被告幼儿和教师对待告状行为的反馈有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4)影响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因素多样化。
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A Study On Complain behavior Of Senior infantsABSTRACTResearch on the complain behavior of the top class in the kindergarten,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cultivate a good habit of solving problems by themselves, but also helpful for their teachers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matter of complain.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192 complain cases and analyz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is behavior causes, types, the behavior feedback of the children and their teachers. Through this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and obvious differences. At last, it is followed that there is a simple interview with the top classes’ teachers so as to get something abou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se ch ildren’s complain behavior. In the final analysis influence among behavior of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rstly, the cause of the complain behavior mainly violations; secondly,complain content mainly is the help; thirdly, the behavior feedback of the children and their teachers with positive feedback and negative feedback; tourthl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ldren are diversifications.Key words:Senior infants;Complain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1.问题提出 (1)1.1 研究的源起 (1)1.2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1.3研究问题 (1)2.文献综述 (2)2.1概念界定 (2)2.1.1告状 (2)2.1.2幼儿告状行为 (2)2.2幼儿告状行为事件的判定 (2)2.3国内外相关研究 (3)2.3.1告状行为的理论 (3)2.3.2幼儿告状的原因 (3)2.3.3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 (3)2.3.4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4)2.3.5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因素 (4)2.3.6幼儿告状行为观念及教育策略 (5)3.研究设计 (6)3.1研究目的 (6)3.2研究对象 (6)3.3研究方法 (6)3.3.1观察法 (6)3.3.2访谈法 (6)3.3.3数据处理方式 (7)3.4研究的分析框架 (7)3.4.1分析框架的操作性定义 (7)4.研究结果 (9)4.1幼儿告状行为现状 (9)4.2幼儿教师指导方式 (10)4.3告状行为影响因素 (11)4.3.1影响幼儿告状行为的外部因素 (11)4.3.2影响幼儿告状行为的内部因素 (12)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14)5.1幼儿告状行为结果分析 (14)5.2教师及家长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态度 (15)5.2.1培养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15)5.2.2要分清幼儿告状的目的 (15)5.2.3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进行合适的教育 (16)6.研究结论 (17)7.研究不足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1.问题提出1.1 研究的源起在某幼儿园实习期间,笔者发现“告状”总是师幼互动中的永恒话题。
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一、引言在幼儿园的大班中,幼儿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复杂,他们逐渐学会使用告状作为一种方式来解决冲突或获取支持。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结果,并提出针对该行为的指导策略。
二、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结果2.1 告状行为的频率研究表明,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频率相对较高。
幼儿在面临冲突或不满情绪时,往往倾向于寻求成人的干预。
因此,告状行为在大班幼儿中成为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
2.2 告状行为的原因告状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
一方面,幼儿可能因为欲望不满足、遭受欺负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等而告状。
另一方面,幼儿还可能通过告状来获取成人的认同和支持,以增强自己的权力感和自尊心。
2.3 告状行为的影响告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过度依赖告状行为可能导致幼儿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影响他们的独立性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三、指导策略3.1 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为了降低幼儿告状的频率,幼儿园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供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通过合作解决冲突;•创建积极的教育环境,鼓励幼儿主动解决问题,同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肯定。
3.2 树立正面的行为范例成人在幼儿园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以身作则,做出正面的行为示范,例如主动解决冲突、友善待人等;•倾听幼儿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予积极评价和奖励。
3.3 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积极的沟通渠道,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以下措施可供参考:•定期组织班级会议,让幼儿团体讨论和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利用绘画、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设立“心情箱”,供幼儿随时将自己的困扰和不满写下。
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越来越普及,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也逐渐增多。
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秩序,还会影响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内容1.告状行为的定义与表现形式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遇到问题或者不满意时,通过向老师或家长反映他人的错误或不当行为来解决问题。
表现形式有口头告状和书面告状两种。
2.影响因素分析(1)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批评别人,那么孩子很容易模仿这种行为。
(2)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殊的性格和生活经历,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其是否容易出现告状行为。
(3)环境因素:学校和家庭环境中是否存在竞争、压力等因素也会影响孩子是否容易出现告状行为。
3.告状行为的危害(1)影响孩子的情感发展:常常告状会让孩子变得心胸狭窄,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2)影响教育教学秩序: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地方,如果孩子们经常告状,会对班级的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3)影响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如果孩子经常告状,会让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受到影响。
4.指导策略(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知道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2)加强交流和沟通:老师应该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问题。
(3)建立积极向上、合作共赢的班级氛围:通过班级活动、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知道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4)及时处理幼儿的矛盾和纠纷:老师应该及时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让孩子们知道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并且在处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解决问题能力。
三、结论告状行为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管理,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通过正确引导和管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出现不愉快或不满的情况下向成人求助或向其他孩子告发对方的行为,这种行为常常会引起家长和教师的注意。
研究表明,幼儿“告状”行为具有一定的正面和负面作用,因此需要更好的指导策略来管理。
正面作用:1. 促进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发生不愉快或不满时,通过“告状”行为表达自己的意愿或需要,得到成年人的解决帮助,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通过“告状”行为表达自己受到的伤害或侵犯,得到教师等成年人的保护和关爱,从而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负面作用:1. 影响幼儿之间的关系。
幼儿在发生争吵或矛盾时,如果过多地进行“告状”行为,会导致幼儿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2. 发展埋怨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幼儿经常通过“告状”行为来解决问题,可能会出现依赖性,不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出埋怨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因此,适当地引导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1. 建立友好的关系建立和睦友善的教育师生关系,培养团队意识和相互信任,让幼儿能够肯定自己和他人,并且知道如何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2. 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幼儿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沟通、妥协、忍让等方法。
同时,鼓励幼儿表达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3. 规范“告状”行为的表达引导幼儿了解何时和如何表达不满和投诉,让他们懂得公平公正地处理纠纷,同时要避免过于依赖成年人的帮助,避免滥用“告状”行为。
4. 调整教育管理的策略教育者可以采用多种管理策略,包括谈判、引导、示范等,让幼儿发现和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而有序地解决问题,避免“告状”成为唯一的解决途径。
总之,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挫折与困难,幼儿通过“告状”行为来表达不满是非常正常的,但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采用相应的指导策略来帮助幼儿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的分析研究-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 (Ⅰ)ABSTRACT (Ⅱ)一、研究起源 (1)二、研究意义 (1)(一)理论意义 (1)(二)实践意义 (1)三、文献综述 (2)(一)分析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 (2)(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 (2)(三)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时的策略 (3)四、研究设计 (3)(一)研究方法 (3)(二)研究对象 (3)(三)研究内容 (3)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内涵分析 (4)(一)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含义界定 (4)(二)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特点 (4)(三)大班幼儿告状时的行为表现 (4)六、以大班幼儿为例,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分析 (5)(一)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5)(二)幼儿告状行为高发的时间段 (8)(三)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影响 (9)七、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提出的教育建议和意见 (11)(一)理解幼儿告状是的心理感受 (11)摘要深入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通过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幼儿的告状行为。
把数据分析与案例相结合,对告状行为的原因、高发的时间段进行分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幼儿告状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教育建议部分,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拙见。
至此,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能够为幼儿身心发展和教师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研究ABSTRACTTo analyse the senior class of children’s complaint behavior,we further studyed their daily life and collected the case of complaint bined data analysis with the case,studyed the cause of the complaint behavior and the high time period;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hildren's complaints;Finally, in the educational suggestion par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put forward my own opinions.So far, I hope that through my own research and analysis, can bring some help for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teacher education work.Key words:Senior class of children;Complaint behavior; Research and analysis一、研究起源从大一开始,学校就安排我们下园进行见习活动,从早上入园的晨检,到下午的离园,去观察记录并且感受幼儿的一日生活,走进这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的生活中去。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一、在幼儿园,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们之间的“告状行为”。
这种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反映了幼儿在社交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冲突处理能力。
那么,幼儿告状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呢?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1.自我意识的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己的权益和地位。
当他们在与同伴互动中感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便会产生告状行为。
2.社交技巧的不足幼儿在社交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容易产生冲突。
为了寻求成人的帮助,他们会选择告状。
3.家庭教育的缺失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遇到问题时不会自己解决,而是依赖成人。
这种依赖心理使得孩子在幼儿园产生告状行为。
4.教师引导不当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矛盾时,如果过于偏袒一方,可能会导致另一方产生告状行为。
三、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1.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权益和地位,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提高幼儿的社交技巧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角色扮演、团队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沟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通过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交技巧。
4.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在处理幼儿间的矛盾时,要公平公正,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避免过度干预。
四、具体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抢了小红的玩具指导策略:教师可以让小明和小红分别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对方的权益。
同时,让小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学会主动道歉。
案例二:小华在排队时插队指导策略:教师可以让小华认识到插队是不公平的行为,引导他学会遵守规则。
同时,鼓励其他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共同维护公平。
案例三:小丽被同学欺负指导策略: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讨论如何面对欺负行为。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摘要: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中,幼儿会出现一些“告状”行为,即将自己或他人的不良行为向老师或其他成年人举报。
这种行为既有正面的作用,如维护公平、制止暴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等,也有负面的影响,如产生不信任、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因此本文将就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以期对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实践;应用现状研究引言:幼儿时期是人类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幼儿的行为表现不仅与其个体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息息相关。
然而,幼儿时期的行为表现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也可能对幼儿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当幼儿自身或他人受到同伴的侵犯;发现同伴的某种言行与幼儿园规则、教师的要求相违背;自己或他人与同伴之间有矛盾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人际互动行为[1]。
近年来,针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幼儿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或者受到威胁时,通过告状寻求成人的帮助和保护,使自己避免受到更多的伤害。
其次是幼儿的道德观念: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念,认为某些行为是不应该的,如果发现别人做了这些行为,就会通过告状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然后是幼儿的自我认知,幼儿在认知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我身份的概念,通过告状来表达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体现自我价值。
最后是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在交往中需要获得他人的关注、认可和支持,通过告状来获得成人或其他幼儿的关注和支持。
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复向成人或其他幼儿反映同一个问题;通过言语或者行为表达不满和抗议;常常把别人的错误和过失作为谈话的话题;当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时,会立即报告给成人或其他幼儿;对于别人的行为会有较强的判断和批评。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及解决策略摘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日益增长,掌中宝的教育理念与教养方式,逐渐淡化了幼儿自立能力培养目标,导致绝大部分幼儿在面对问题时显现出依赖性过强的实际状况,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许多幼儿即是以告状的方式向家长或教师求助,逐渐形成了当代幼儿最明显的心理特征,更是幼儿阶段较为突出的行为之一。
大班幼儿群体中由于思想意识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告状行为更具有频发性与重复性的特点,虽然告状行为并不能视为幼儿道德品质上的严重问题。
但是,如不及时得到科学有效的处理与解决,不但影响幼儿同伴之间的关系,更会引发教师与幼儿的信任危机,最终对幼儿幼小心灵形成诸多的负面影响,为其未来健康成长与性格品质的良好形成埋下隐患。
为了更好的解决大班幼儿告状现象的行为,本文通过文献法、案例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了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并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解决策略,为大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解决策略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及解决策略1绪论1.1 研究背景幼儿园大班是告状行为的高发群体,据调查在日常活动中教师所解决的各类问题中绝大多数以告状内容为主,该趋势如不能得以有效的控制,势必会加重教师在学前教育工作中的负担,扰乱幼儿园一日生活秩序。
由此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形成了关注,在本文研究之初,通过自身对研究内容的理解,本着缓解教师工作压力与提高大班幼儿行为规范的目的,进行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的深入研究,虽然在调查中能够感知到告状行为具有普遍性,但告状的方式与类别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积极与消极并存,如无法得到教师及时与准确的处理,不但会为幼儿之间形成隔阂,更影响了幼儿对教师的信任感,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在此背景下,介入大班幼儿一日生活与教学活动之中,了解告状行为的形成原因,在国内外文献资料的辅助下提出解决策略,旨在提升大班幼儿对告状行为的认知,提高教师处理与解决告状行为的能力,引导大班幼儿能够积极的运用告状来维护集体利益,杜绝消极的告状行为,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保驾护航。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1 问题的提出 (1)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 (2)2.1频繁发生 (2)2.2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内容 (2)3 大班幼儿告状的原因分析 (2)3.1 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有关 (2)3.2 与幼儿活动类型有关 (3)3.3 与幼儿认知及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关 (3)3.4 与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 (3)4 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时出现的问题 (3)4.1 老师包办太多,不给幼儿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3)4。
2 教育变成了保育 (3)5 处理幼儿告状的对策 (4)5.1 加强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认知 (4)5.2 老师要重视幼儿们的告状行为 (5)5。
3 了解告状原因,区别对待 (5)5。
4 给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6)5.5 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5.6 帮助幼儿分析事情,减少告状行为发生 (6)5.7 利用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事例、人物行为来教育幼儿 (7)6 结论 (7)参考文献 (7)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摘要:大班的幼儿刚刚开始接触社会,由于他们缺乏知识和经验,一些生活规律,常常靠别人口头来解决问题.告诉幼儿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其行为偏差很多,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幼儿所说的内涵和动机,然后解释了为什么幼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抱怨行为和特点,并指出了一些问题,对幼儿的治疗和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来应对幼儿,希望通过调查帮助老师理解幼儿的心理,掌握告诉幼儿正确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The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complaint" behavior of the young childrenStudent majoring in Class12510 Name:Min TanTutor Name:Lin YuanAbstract:Large classes of children just started to contact the society,because of their lack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ome law of life,often rely on other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oral tell the child is a common behavior, the behavior deviation of many,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motivation of children said, then explain why children will produce a variety of kinds of complaint behavior and characteristics,and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and factors of treatment and the influence on children,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young children,hope to help th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children's psychology through investigation, grasp the correct methods of children tell,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Research topics。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调查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调查—以河北省永年县某公立幼儿园为例摘要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提高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有效解决幼儿告状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访谈法,对永年县一所公立幼儿园的大班幼儿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大班幼儿中出现的告状以维护自身利益的告状内容最多;三种不同类型的告状内容在不同性别的幼儿中普遍存在;集体教育活动背景下,大班幼儿中出现的告状行为所占的比重最大;同时也发现了该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一些特点,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对教师提供一定的教育参考。
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现状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for Children Complaint Behavior in the Top Class of Kindergarten with a Public Kindergarten in Yongnian County of HebeiProvince for ExampleAbstractThe research of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s compl aint against others is not only good for cultivating children’s independence and forming the habit of resolving by themselves, but also helping teachers resolve this kind of problems effectively.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preschool children of a Yongnian County Public Kindergarten by the natural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metho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many children in the top class of kindergarten safeguard their own interests to complaint others;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complaint content widely exist in the different gender; in collective education background, the complaint behavior of top class children accounts for the main propor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hows some characteristics complaint behavior in top class children. The study also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provide some education reference for teachers.Key words: Top class children, Complaint behavior, Current situation一、问题提出众所周知,幼幼关系和师幼关系是幼儿园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问题及完善对策—以J幼儿园为例》开题报告(含提纲)2400字】
5.2制定合理的规则,引导幼儿按规则进行活动
5.3教师合理看待幼儿告状行为,科学回应
5.4帮助家长转变教养方式
6结论
参考文献
3.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1 选题 2022年10月15日-2022年10月31日
2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并提交 2022年11月1日-2022年12月18日
2.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2.1研究思路
本文以J幼儿园中的大班幼儿、老师以及家长为研究对象,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深入研究,从J幼儿园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类型,场景,教师的处理策略以及家长的态度来研究现状,由此得出大班幼儿求赏型告状行为发生频次高,教师大多数对幼儿告状行为回应不积极,且家长对于幼儿告状行为关注度过高,分析出原因是大班幼儿积极寻求教师关注且秩序感逐渐形成,规则意识增强,而教师对于幼儿告状行为重视度不高,家长采用溺爱的教养方式,再次基础上提出教育建议,即对于幼儿给予合理的关注和爱,制定出合理的规则并引导幼儿按规则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合理看待幼儿告状行为,科学的回应,帮助家长转变教养方。
3 准备资料、撰写修改并提交论文初稿 2022年12月20日-2023年1月20日
4 准备资料、撰写修改并提交论文二稿 2023年1月21日-2023年2月20日
5 论文定稿、打印装订并提交论文终稿 2023年2月20日-2023年3月21日
6 论文答辩 2023年3月22日-2023年4月10日
4.主要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
学院: 专业: 年级:20 级
论文题目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以J幼儿园为例
学生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1 问题的提出 (1)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 (2)2.1频繁发生 (2)2.2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内容 (2)3 大班幼儿告状的原因分析 (2)3.1 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有关 (2)3.2 与幼儿活动类型有关 (3)3.3 与幼儿认知及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关 (3)3.4 与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 (3)4 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时出现的问题 (3)4.1 老师包办太多,不给幼儿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3)4.2 教育变成了保育 (3)5 处理幼儿告状的对策 (4)5.1 加强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认知 (4)5.2 老师要重视幼儿们的告状行为 (5)5.3 了解告状原因,区别对待 (5)5.4 给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6)5.5 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5.6 帮助幼儿分析事情,减少告状行为发生 (6)5.7 利用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事例、人物行为来教育幼儿 (7)6 结论 (7)参考文献 (7)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摘要:大班的幼儿刚刚开始接触社会,由于他们缺乏知识和经验,一些生活规律,常常靠别人口头来解决问题。
告诉幼儿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其行为偏差很多,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幼儿所说的内涵和动机,然后解释了为什么幼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抱怨行为和特点,并指出了一些问题,对幼儿的治疗和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来应对幼儿,希望通过调查帮助老师理解幼儿的心理,掌握告诉幼儿正确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The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complaint" behavior of the young childrenStudent majoring in Class12510 Name: Min TanTutor Name:Lin YuanAbstract: Large classes of children just started to contact the society, because of their lack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some law of life, often rely on other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oral tell the child is a common behavior, the behavior deviation of many,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motivation of children said, then explain why children will produce a variety of kinds of complaint behavior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and factors of treatment and the influence on childre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young children, hope to help the teachers to understand children's psychology through investigation, grasp the correct methods of children tell,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Research topics.Keywords: l arge: children: tell on behavior1 问题的提出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4-6岁的幼儿特别喜欢告状,因为这一阶段的幼儿的对错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比较薄弱,所以他们往往会对成人告状。
总是习惯性地把一些芝麻绿豆大的事给老师说:“老师,有人玩玩具,他抢我的东西”,“有人在玩”,“告诉老师看看他把干净的地板弄的脏兮兮”…幼儿的行为在我们一日生活中很常见,当幼儿感觉到同伴对自己发生了侵犯的时候,或者是有感觉到不满意的地方等,都可能向老师去告状。
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尽管幼儿行为从表面来看好像并不重要,但是却是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表达情感,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幼儿,老师和幼儿们之间的关系,个性的形成,对幼儿的质量影响显著。
幼儿们为什么喜欢说?在各种类似的行为中,面对幼儿、教师。
[1]因此,本文分析了幼儿告状的原因和教师应对幼儿诚信行为的两个方面。
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2.1频繁发生可以说在幼儿园的每天的工作中,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教师每天都能遇到的情况。
受大班幼儿告状行为频繁发生的影响,有的大班幼儿教师都甚至感到没有办法了,这种针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束手无策的现象,对于后期大班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是有重要的影响的。
通过笔者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在大班幼儿教师中,每天遇到幼儿告状行为的教师数量比例超过了60%,其中部分教师每天收到的幼儿告状行为的次数甚至超过了5次。
可见大班幼儿告状行为是一个频繁发生的现象。
2.2 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现内容2.2.1检举他人的告状行为在大班幼儿教学中,因为大班幼儿毕竟年幼,在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做的不对的地方,这些行为被另外一些大班幼儿看在眼里,可能采取的一些纠正措施就是通过向老师进行检举,通过告状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2.2.2期待肯定的告状行为部分大班幼儿为了肯定自己的行为而发起告状,这也是告状行为的一种常见的表现。
不但是为了引起老师或者是别人的注意,同时也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优点,尤其是在大班班级中处于下游或者是中游水平的儿童,最容易进行这种行为的告状了。
2.2.3“恐吓”同伴的告状行为在大班幼儿和同伴进行交往的时候,如果发现对方的行为对自己形成威胁或者是害怕的时候,就会通过告状的行为来试图恐吓对方,主要还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是大班幼儿告状行为中一种主要的表现内容。
3 大班幼儿告状的原因分析3.1 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有关幼儿行为没有性别差异,这是幼儿早期的普遍现象。
在对待游戏规则的态度中,幼儿习惯性的不完全性,虽然在现阶段却作为一种神圣而违反规则,幼儿的判断主要是基于行为的物质后果。
由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他们的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规则,往往会导致幼儿的行为,无论主观动机的同伴。
[2]3.2 与幼儿活动类型有关幼儿活动的自由度多集中在一个小房间,或在活动的走廊,走廊空间十分有限。
不同行为类型幼儿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在自由活动中最诚实的行为,至少在诚实行为的游戏活动中。
而更多的自由运动是一个过渡期的活动,受纪律影响的幼儿无法决定,被动等待。
而幼儿的年龄特点活泼活泼,在等待过程中,容易“接”同伴,引发幼儿的谈话行为。
3.3 与幼儿认知及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关幼儿在攻击行为中所引起的最令人满意的是由攻击引发的,其中一些是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的限制,无法区分同伴的行为是一种游戏或诱导。
幼儿在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常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而不是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去理解事物,以及别人的看法。
因此,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对信号的认知往往是错位的,误解了同伴的行为动机,造成了积极的反应,导致同伴行为的完整性。
13.4 与幼儿生活环境的影响有关幼儿的年龄特征是当代社会的众多媒介和“复制品”之一,幼儿的行为不但会受到很多“显著他人”的影响,还受到各类视听媒体的影响。
许多幼儿来说是非常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书籍,这些书籍,卡通玩具,卡通的全是“喜羊羊”和“灰太狼”斗智斗勇,幼儿喜欢模仿“灰太狼”运动,攻击行为。
如果能找到一个有意义的幼儿,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发展。
[3]4 教师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时出现的问题4.1 老师包办太多,不给幼儿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幼儿们爱告状的行为与他们的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关。
有些教师觉得小,所以你需要保护这些幼儿,所以有些老师会不放心,那也不放心,只是怕幼儿受人欺负,在幼儿园老师当它涉及到与人发生争执,不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切设置替代解决方案,让他们进入“有问题找老师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为他们的习惯,依赖性强。
4.2 教育变成了保育传统的幼儿教育误区有两种:其一是只重视“保护”,只把幼儿老师作为家庭保姆,幼儿教育不在幼儿们的启蒙教育权被认可的角色;另一个是过度支持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在幼儿繁杂的知识太太早或太多的灌输,只重视智力和知识教育的发展,并对幼儿道德心理发展。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学习,幼儿的智力成长不是自己能掌握的,他的思想、爱好、兴趣、1杨翠美,《大班岁幼儿告状行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4.天赋、才华、倾向,更不用说教育了。
”。
2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幼儿教育不但要教会幼儿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幼儿成长、学习、身体、智力、德、美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学前教育的发展要尊重儿童,尊重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根据实践,改革教学方法,从封闭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探究式、全面化、个性化的游戏。
幼儿园是幼儿们的花园成长,坚持并重的王在教育、细心照顾幼儿的身体,保护健康的心理发展、人格和基本的生存能力,使幼儿们的身心健康保健工作,是促进幼儿身体、智力、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4]调查案列课间,一个学前班的幼儿突然出去告诉老师:“打我!因为还抓着我的手!”和也不甘示弱,因为“打算先抓我!”案例分析:这一件事情事实明显是由学龄前幼儿的攻击行为引发的。
攻击性行为,也称攻击性行为,是危害他人或事物的行为。
生态环境理论的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学前幼儿的发展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
幼儿的攻击行为可通过模仿等方式产生,如卡通或日常生活中的打斗场面,学龄前幼儿的口头语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希望教师能惩罚学龄前幼儿,从而达到间接攻击同伴的目的。
但幼儿的心理研究表明,许多幼儿的攻击行为没有明确的敌对对方,但出于其他目的,并造成伤害的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