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7818c8e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6.png)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速度及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Clinical effect of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7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43 patient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while thos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3.02%, significantly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7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has a good effect in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 astragalus guizhi wuwu soup;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Clinical curative effect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短期内不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长时间会因患者自身代谢紊乱而造成全身系统、器官功能障碍,且在治疗过程中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疾病并发,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对患者身体影响较严重的并发症[1]。
正交试验优选黄芪桂枝五物汤提取工艺研究
![正交试验优选黄芪桂枝五物汤提取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138b1a55270722192ef721.png)
t i me s wi t h 1 0 f o l d wa t e r , 1 h o u r e a c h t i me . Co n c l u s i o n Th e 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s h o we d h i g h e r e f f i c i e n c y f o r e a c h i n d i c a t e d c o mp o n e n t a n d c o u l d p r o v i d b a s i s f o r p r e p a r a t i o n ma n u f a c t u r e .
t r a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wa s o p t i mi z e d t h r o u g h o r t h o g o n a l e x p e r i me n t a l d e s i g n b y s e l e c t i n g s o l v e n t v o l u me ,e x t r a c t i o n
黄 芪桂枝 五物 汤 是 《 金 匮要 略 》 中治 疗 血 痹症 的名方 , 由黄 芪 、 桂枝 、 白芍 、 生姜 、 大 枣 5味药 组 成I 1 ] 。具 有振 奋 阳气 , 温 通血 脉 , 调 畅 营卫 的 作用 ,
凡 证属 气虚 血 滞 , 营卫 不 和者 , 皆 可选 用 。本 方 已
t i me a nd n um be r o f t i me s as f a c t or s . Re s u l t s Th e o pt i mi z e d e x t r a c t i o n t e c hn ol og y wa s a s f ol l ow s :e x t r a c t i ng 2
黄芪桂枝五物汤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芪桂枝五物汤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1e5b806529647d27285225.png)
wANG ln ig—jn。GUO ta —h , u , t i mg WAN Yo g—h i I n—y h G n u ,J Ya a ( . h n iDao g No 5 Hopt1 Dao g S a x 3 0 6: . h n iHo ptlo rdt n 1C iee Me i 1S ax tn . s i . tn h n i0 7 0 2 S a x s i fT a i o a hn s d— a a i
世界 中 西医结 合 杂志 2 1 00年第 5卷 第 1 2期
WodJunl f n g t rd i a adWet nM d i 2 1 V 1 , o 1 r ora o t r e Ta io l n s r ei n l Ie a d tn e c e 00,o. N . 2 5
显 抑 制 阵 发 性 皮 肤瘙 痒 发作 次 数 , 少 持 续 时 问 , 蚌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减 差 P<0 0 )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各 .1 ; 剂 量 组 均 能 降 低 m清 中组 胺 含 量 ( 0 0 P< .5或 P< . 1 , 以 中剂 量 组 最 佳 ;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各 剂 量 00 )但 黄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cfae5d365ce0508763213e2.png)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 金匮 要略»ꎬ原文记载“ 血痹阴阳俱微ꎬ寸口关上微ꎬ尺中 小紧ꎬ外证身 体 不 仁ꎬ 如 风 痹 状ꎬ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主 之” [1] ꎮ 该方由黄芪 9 g、 桂枝 9 g、 白 芍 9 g、 生 姜 18 g、大枣 4 枚加水煎制而成ꎬ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 痹的功效ꎮ 方中黄芪益气固卫、振奋阳气为君药ꎬ桂 枝温经通阳、协黄芪达表而运行气血为臣药ꎬ芍药养 血和营为佐药ꎬ生姜祛散风邪、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ꎮ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ꎬ黄芪桂枝五物汤可用于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颈椎病、心肌缺血、弥漫性脑萎缩、脑血 管意外后遗症、腔隙性脑梗塞、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 头痛、肩周炎、雷诺病、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高 血压、面肌痉挛、小儿麻痹症、小儿多汗症膝关节慢性 滑膜炎、老年眩晕、红斑狼疮肢端坏死症、硬皮病、血 栓闭塞性脉管炎、顽固性荨麻疹、多发性神经炎、白细 胞减少症、增 生 性 骨 关 节 病、 糖 尿 病 肾 病、 疲 劳 综 合 征、特发性水肿、消化性溃疡、冻疮等疾病的治疗[2 ̄3] ꎮ 本文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 综述ꎬ为本方剂及相关组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 制研究提供参考ꎮ
第 39 卷 2018 年
第 08
月4 n
学 院 Medical
U学ni ver报sity
Vol. 39 No. Aug. 2018
4
— 295 —
文章编号:1673 ̄2995(2018)04 ̄0295 ̄04
������综 述������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 颖ꎬ关 皎ꎬ刘爽爽ꎬ杜常伟ꎬ栾静怡ꎬ赵开诚ꎬ霍明星ꎬ朱鹤云∗ ( 吉林医药学院药学院ꎬ吉林 吉林 132013)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97e44bb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f.png)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糖尿病造成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开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阻碍其周围神经进一步恶化,治疗效果显著,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糖尿病是由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或者是患者机体对胰岛素利用障碍导致的疾病,该疾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胰岛素相关功能异常会造成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等方面的代谢出现紊乱,并对相关身体组织造成损害[1]。
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下降等,随着病程发展,患者身体的多个系统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比如眼部、肾脏、神经以及血管等组织系统。
目前,针对糖尿病患者临床采取的治疗措施主要是药物治疗,虽然该疾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药物较多,但基于该疾病的特征,不断完善和优化治疗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率。
本研究探讨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2.56士4.7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3.91±4.93)岁。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进展-张敬一,张威,田书慧,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进展-张敬一,张威,田书慧,等](https://img.taocdn.com/s3/m/c845dff7fab069dc5022013d.png)
122第16卷 第8期 2014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6 No. 8 Aug .,2014步皆错,最终造成病人病情危困的情况。
[1]又指出补法中无论“清滋”还是“温补”,在错用的情况下都会造成危害,其中“清滋”比“温补”还更加具有隐蔽性。
“温、清似乎不同,而滋之与补,其误一也。
”但是“清滋而加病”“温补而变病”,“加病”是指疾病的渐进加重,“变病”是指疾病的突然加剧。
因为“加病”不如“变病”易于为人所察觉,所以“清滋”最终导致的危害更甚于“温补”。
[1]陆九芝主张先去邪,后议补,不可畏虚留病。
“不去病而先补,则病不去。
病不去,则无不虚。
虚则再补,补则病益不去。
”[1]“若既有实邪,断不议补于邪实之时。
”[1]“在表宜汗,在经宜清,入腑宜下。
”“如法治之,只去其寒与温与热,其人而阴本不虚者无恙也,即其人而本阴虚者,亦无恙也。
”[1]反之,如果不速去病实,迁延坐待,才会造成体虚,等到了“真气一衰”的地步,病人尤其是老人的病情会相当危险。
陆九芝在实践和著述中均贯彻了其“有实则祛邪,不妄行补益”[1]的治疗思想。
其《自记治验两则》中言:“自幼体弱,长老恒以未必永年为虑”,“而以不事滋补,故得无恙。
”平时遇有疾病,能“不畏虚留病”,正确施治,“达表、通里,使病速去,以保其虚,而虚亦不为余害。
”[1]而其在方书著作《不谢方》中所收载的方剂亦“多以祛邪为主,绝少补益之品”。
[1]综上所述,陆九芝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传统医学观念加以提升,形成了可以运用指导临床的治疗原则——“不使病大”,其内涵既包含今天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思想,又有治病求本、祛邪扶正等治疗原则。
陆九芝通过理论体系的架构,使得“不使病大”的思想,从理论基础到临床施治形成了一套有机的系统,其理论内涵对今天的临床治疗思想仍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 陆懋修. 陆懋修医学全书[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 ] 许慎,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M ] .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348.[ 3 ] 黄怀信. 鹖冠子汇校集注[ M ] . 北京:中华书局,2004:336-337.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进展张敬一,张威,田书慧,史国兵(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6)摘 要: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为临床常用方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疗肢体经络病的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疗肢体经络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e8991113186bceb18e8bb16.png)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治疗肢体经络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肢体经络病临床应用,主要从其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拇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肢体麻木等予以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综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生姜、白芍、大枣、桂枝五味药物组成,该方在治疗肢体经络病方面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将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拇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肢体麻木等予以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1 颈椎病唐晓栋等[1]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进行治疗,重用黄芪量≧60g,风邪较重者予以防风、防己;瘀血重者,予以桃仁、红花;虚者予以炙甘草、茯苓;津伤者,予以白芍;项痛者,予以葛根;头晕者予以天麻、钩藤;寒重者加生姜。
水煎服,日1剂,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96.33 %。
李福东等[2]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治疗颈椎病50例,1个疗程为10天,18例症状消失在服用1疗程之后,2个疗程症状消失为27例,3个疗程之后症状消失者5例,其有效率100%。
熊胜轩等[3]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颈复康颗粒治疗、三七片、维生素治疗,结果其总有效率分别96.97%和 81.03%,治疗组效果显著。
2 腰椎病梁镇宏[4]手法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改善神经受压情况,不同程度的修复受损的神经,并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其运用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其总有效率达 91.2%,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杨静波[5]运用骶管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陪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为治疗组,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0%,具有显著性差异,且长期效果好。
3 类风湿性关节炎张荒生等[6]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口服氟米特片和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4%,治疗组RF、ESR、补体 C3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1172dc7a26925c52dc5bf66.png)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苏也滔徐京育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4期【摘要】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作用。
已经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冠心病、骨伤科疾病等疾病,本文将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有效成分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综述;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4..01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温经通痹的良方,其疗效在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与临床研究中不断被证实与肯定。
已经广泛应用于糖临床,本文将予以总结。
1 有效成分研究随着中药学的不断发展,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各主要单味中药疗效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黄芪可预防血栓,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抗炎、降血压及抑制内皮细胞凋亡等作用,并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起到防治糖尿病的作用[1],其主要成分是多糖、三萜、黄酮,在免疫调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抗病毒等治疗方面有显著疗效[2]。
桂枝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类和有机酸类,其中挥发油类以桂皮醛为主,有机酸类以桂皮酸为主,具有抑菌、抗炎、利尿等作用[3]。
芍药包含苷类、萜类、黄酮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芍药总苷为芍药根的提取物,其最主要的活性物质为芍药苷,芍药苷可以通过抑制促炎介质的产生缓解炎症,并在镇痛、抗菌、抗氧化、抗自身免疫系统、抗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治疗作用[4]。
2 临床研究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圍神经病变是一种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痹症”范畴。
刘雪辉等[5]治疗本病患者90例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和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组45例加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P2.2 冠心病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
于宁等[6]治疗本病属气虚血瘀证患者66例,予阿托伐他汤钙片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对照组66例仅口服阿托伐他丁钙片,1个月为1个疗程。
张怀亮教授黄芪桂枝五物汤经验
![张怀亮教授黄芪桂枝五物汤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a6b9de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5.png)
张怀亮教授黄芪桂枝五物汤经验【摘要】张怀亮教授是中医领域的权威专家,他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从张怀亮教授对该汤剂的研究成果、配方与药理作用、临床经验与案例分析、注意事项以及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文章指出,张怀亮教授的研究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导,该汤剂有望在临床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张怀亮教授的经验也为今后的中医药研究提供了借鉴。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系统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特点和作用,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张怀亮教授、黄芪桂枝五物汤、经验、药理作用、临床经验、案例分析、注意事项、现代研究进展、研究成果、应用、指导、中医药研究、借鉴。
1. 引言1.1 张怀亮教授黄芪桂枝五物汤经验的重要性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中国传统的经典方剂之一,由张怀亮教授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出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怀亮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专家,他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药方,主要用于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改善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张怀亮教授通过对该方剂的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调理气血、温通经络方面的显著效果。
他的临床经验和案例分析也证明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疗效,例如慢性疲劳、体虚乏力、失眠等。
张怀亮教授的研究成果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通过对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传承,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望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张怀亮教授的经验和研究为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张怀亮教授对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研究成果张怀亮教授是中医药领域的权威专家,对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8b58f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7.png)
□综述/Reviews前,采用广谱强效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尽量覆盖多种致病菌,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4]。
但是,经临床调查发现,因为人口学特征的改变,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肺部感染多是由多重耐药菌或混合菌感染引起,从而降低了头孢菌素、青霉素等普通抗生素的治疗效果[5]。
所以,需要积极探索治疗更加有效的抗生素,以期达到理想的临床效 果。
有关文献报道显示[6],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应用最为普遍。
目前,莫西沙星作为一种8-氨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重症肺炎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耐药率低等优势,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同时,莫西沙星的生物利用度良好,组织渗透性与穿透力也较强,能够有效治疗重度感染[7]。
亚胺培南是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较于莫西沙星,其抗菌谱更广,杀菌效果更加显著,且对各种β-内酰胺酶均有着很强的稳定性[8]。
实验研究发现[9],亚胺培南能够快速穿过细菌细胞壁,速度约为传统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70倍,杀菌效果更加理想。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RP、PCT、IL-6水平分别为(10.45±3.10)ng/L、(4.23±0.88)μg/L、(10.25±2.67)ng/L,对照组数据分别为(16.24±3.24)ng/L、(6.65±0.97)μg/L、(18.17±3.5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对照组为12.2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此结果与何清等[10]的文献报道结果相似。
这一结果表明,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优于莫西沙星,具有高效、安全、可靠的特点。
综上所述,与莫西沙星相比,亚胺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更加理想,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发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提取工艺研究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提取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d00d610bed5b9f3f90f1c2f.png)
结 果表 明 , 药 材在 6 0 mi n以后 的吸水 量无 变化 , 说 明药 材吸水 已经 达 到饱 和 , 此 时 的 吸水 量 为 药材 量 的
超声 仪器 有 限公 司) , 电子 天 平 ( J D 1 0 0 0—2 , 沈 阳龙腾 电子 称量 仪 器有 限公 司 ) , 毛 蕊异 黄 酮 葡 萄糖 苷 对 照
黄 芪桂枝 五 物 汤 的提 取 工 艺研 究
尹蕊 , 施璐 , 韩 兆莹, 田明 , 刘珍 , 宁媛 , 李 贾航
( 黑 龙江 中医药大学 , 黑龙 江 哈尔 滨 1 5 0 0 4 0 )
摘 要: 目的 : 筛选 最佳的 黄 芪桂枝 五 物 汤的提取 工 艺。方 法 : 通过 正 交试验 , 利 用 高效 液相 色谱 法分 别
件稳 定 可行 。
关键 词 : 黄 芪桂枝 五物 汤 ; 正 交试验 ; 最佳提 取 工 艺
中图分类 号 : R 2 8 4 .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2— 2 3 9 2 ( 2 0 1 4 ) 0 3— 0 0 7 6— 0 3
黄 芪桂 枝 五物 汤始 载 于 《 金 匮要 略 ・ 血 痹虚 劳 脉
因素
A
8, 6, 6 1 0, 8, 6 1 2, 1 0, 8
B
t g  ̄n  ̄N( a r i n )
6 0, 3 0, 3 0 9 0, 6 0, 3 0 1 2 0, 9 0, 6 0
c
提取次数
\ \ 加水量( 倍)
作者简介: 尹蕊( 1 9 8 0一 ) , 女, 讲师 , 主要从 事药物成分分析研究工作。
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a12880a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e.png)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1 V ol.(13) No.1-84-于脊椎小关节错位后,刺激相应脊神经、内脏神经及自主神经而引起,因此,针对相对脊椎节段小关节复位,配合邻近组织手指点穴后,效果立竿见影。
李师通过对颈源性疾病的总结和梳理,针对颈源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形成了以“辨证辨病相结合,精准定位定性诊断,分部分层理筋整复手法”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思想。
同时,李老师常强调手法的力度应因人制宜,因病制宜,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5]所言:“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筋喜柔,不喜刚”。
在手法运用上尤其强调因势利导、轻重结合、因人制宜,做到柔和、深透、持久、有力,使患者在并不感到痛苦的情况下症状得到缓解或痊愈。
真正做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李老强调医生必须精读中医经典,精读古代和现代的经典医案及诸家理论,借鉴各家经验,李师的伤科诊断、手法秉承于传统医学,又结合现代解剖有所发展,治疗时筋骨并重,后期注重脏腑辨证,内外同调,将伤科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吾当学之悟之。
参考文献:[1]周峻,熊振成,李文浩,等.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4):951-954.[2]王晓东,朱立国,于杰.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状的临床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3):80-82.[3]张阳,李放,孙天胜.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新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7(5):373-376.[4]刘培太,张军,吴硕柱,等.颈性眩晕发病机制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6):13-17.[5]吴谦等清.医宗金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翟双庆.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作者简介:王荣宗(1993-),硕士研究生2018级。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证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证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48f29e69e3143323868930b.png)
1 . 1 类 风湿 性关 节炎
根3 0 g , 气 滞血瘀 型加 川芎 1 0 g , 红花 1 0 g , 气 血 亏 虚型
张荒生…等运用黄芪桂枝 五物汤加味治疗类 风
湿性关 节 炎 4 1例 , 3个 月 为 1疗 程 , 观 察 1疗 程 。结
果: 显 效 5例 , 进步 1 4例 , 有效 1 8例 , 总有效 率 9 0 .
黄 芪桂 枝 五 物 汤 的临证 应 用及 实验 研 究进 展
李冀 , 孙新雨 , 毕琚辉
( 黑 龙 江中 医药大 学 , 黑 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4 0 ) 摘 要: 通过 对近 年 来有 关黄 芪桂 枝五 物 汤的 文献检 索 , 对 其 临证 应 用 及 实验 研 究进 行 了综 述 , 发 现 此
1 6 g ) 治疗 本病 1 3 8例 , 冷 痛者 加 制 川 乌 1 0 g , 痰湿 者 加 法半 夏 1 2 g , 胆南星 1 0 g 。根 据 病 情 长 短 不 同 , 新 病 者 ( 一周 内损 伤 ) 3~5剂 治愈 3 9例 , 久病者连服 1 O~1 5 剂治 愈 7 8例 , 服2 0— 2 5剂治 愈 2 1 例, 1 3 8例 均治 愈且
效 3例 , 总有 效 率 9 4 . 4 % 。最 长 治 疗 时 间 6个 疗 程 , 最短 1 个疗 程 , 平均 3个 疗程 。史 生 6 等运 用 黄 芪 桂 枝五 物汤加 减 治疗 颈 椎病 , 其 中风 寒 湿 痹 型 1 2例 、 痰
湿 阻络 型 1 8例 、 气 血 亏虚 型 2 8例 、 肝 肾不 足 型 6例 , 每日1 剂, 1 0天为 1疗程 。风 寒湿 痹型 加羌 活 1 0 g , 葛
中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3fad49d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1.png)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黄芪桂枝五物汤在膝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50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92.00%)比对照组(68.00%)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
两组治疗前hs-CRP、TNF-α及IL-6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在膝关节炎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等症状,且能够减轻炎性反应,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炎;黄芪桂枝五物汤;炎性反应膝关节炎指的是由于炎性反应、外伤及关节退行性变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具有活动障碍、关节肿胀及关节疼痛等症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1],我国年龄高于60岁的老年人膝关节炎发生率已经达到50%左右,对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现阶段,临床上,西医尚不具备治疗膝关节炎特效方法,而中医对于膝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采取“标本兼治”原则[2],基于此,本文针对黄芪桂枝五物汤在膝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50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14例男,11例女;年龄:45-72岁,均值(59.62±4.87)岁;观察组:13例男,12例女;年龄:43-70岁,均值(59.51±5.12)岁;两组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每次口服1-2片,日用3次;玻璃酸钠:每次2ml,每周1次,采取为期5周治疗。
注射前,抽取关节积液,然后注射药物,在此期间,患者需适量运动,以便药物渗透到膝盖内部。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b694186c175f0e7cd13741.png)
取得 了一定 的疗 效 ,其 中六君 子汤健脾祛 湿化痰 ,绵茵 陈清利湿热 , 厚朴燥湿消 痰下气 ,紫苏子 宣肺化痰 ,黄芩 清热 ,黄芪 补气 ,款冬 、 川贝 、紫苑 润肺止咳化痰 。多年的临床应 用表明 ,补 益脾肾法对慢 阻 肺缓解期 作用确切 ,标 本兼治 ,未发 现明显的不 良反应 ,是理想的治 疗慢 阻肺缓解期 的药物 【 。 1 本研 究采 用统 一 的诊断 及疗 效标 准 ,遵 从 单盲 、随 机 对 照 原 则 ,通过 将补益脾 肾法 加西医营养支 持治疗与单纯 西医营养支持治疗 的功效对 比,将 两者 的临床 疗效进 行严 密 的观察 及验证 。在 此基 础 上 ,结合 现代 医学研 究成果和新方法 ,力 图探讨 补益脾 肾法 的药理 作 用机 制 ,阐明中医药疗法的实 用性 ,及其应用 的前景 。使本方 得以开 发 ,进一步验证 补益脾 肾法对 慢阻肺缓解 期的治 疗作用 ,以便在临床 上进 一步推广应用该药 ,增加慢 阻肺 的临床防治效果。 参考 文献 [] 汤 翠英 , 银姬 , . 土生 金法 综合 治疗 对 C D稳定 期患 者 1 许 林琳 墙 OP 营养 状 况及 肺功 能 的影 响【】 J_ 中医药大 学学 报 , 0 ,11: 南京 2 5 () 0 2
1 . 9. 61
说 明两组 间综合疗效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优 于对照组。 治疗 前治疗 组 与对照组 的数 据均符 合正态 分布 , P>O0 ,组 问 . 5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故两 组具 有 同质 可 比性 。治疗 后两 组波 幅数据 不符 合正 态分布 ,采用秩 和检 验分析 两 组的疗 效 ,治疗 后两 组间 比 较Z- .5 ,P 0 1 , -2 1 = . 7 P<0 5 一2 0 . ,说 明治疗后两 组间差异 有统计学 意 0 义 。因此 ,治疗后 ,治 疗组与对 照组的肺功能改 善程度均有所提高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302db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c.png)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中医学经典方剂之一,具有温阳扶正、益气固表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黄芪桂枝五物汤常用于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
随着中医药治疗的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脑梗死偏身感觉障碍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
一、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药理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是由黄芪、桂枝、干姜、大枣、炙甘草五味药组成的经典方剂。
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 温阳扶正:黄芪、桂枝具有温补阳气、扶正固表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并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脑梗死患者的偏身感觉障碍症状。
2. 益气固表:黄芪、炙甘草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加强组织的修复能力,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2.1 临床试验对象及方法为了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人员选择了一批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偏身感觉障碍的表现等。
2.2 临床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周期的观察和评估,研究人员得出以下结论:1. 治疗组的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提高,偏身感觉障碍症状得到改善,而对照组的患者在这方面的改善并不明显。
2. 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体温、心率和呼吸等生命指标均有所改善,整体康复情况良好,而对照组的患者在这方面的改善并不如治疗组显著。
以上结果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急性期脑梗死偏身感觉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命指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药理作用和临床机制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随着中医药治疗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相信黄芪桂枝五物汤将会为更多脑梗死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痹证的临床研究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虚痹证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80644dbe1e650e52ea998a.png)
急性乳腺炎 是乳房 的急性化脓 性感 染,多因产后全 身抗 感 染能力下 降,乳汁淤积 ,或乳头破损,细 菌经 淋巴管,乳管侵
入 乳 腺 继 发 感 染 而 成 。祖 国医 学 认 为 :外 吹 乳 痈 ,总 因 内有 肝
参考文献:
[ 1 ] 陈红风 . 中 医外科 学[ M] . 中 国中 医药 出版社 , 2 0 0 5 : 2 1 3 - 2 1 7 [ 2 ] 吴 在德 . 夕 科 学[ M】 . 7 版. 人 民卫生 出版 社, 2 0 0 8 : 3 0 5 - 3 0 6
[ 3 ] 金 子 刚同 异 群. 中医外科 学 [ M] . 湖 南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 1 9 8 8 : 1 2 8 — 1 3 1
作者 简介 :
高永昌 ( 1 9 6 3 一 ) ,男 ,河南汝 阳人,汝阳县 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
刘 团霞 ( 1 9 6 3 . ) ,女 ,河 南省 汝 阳县 中医 院,主 治 医师 。
t h e Hu a n g q i Gu i z h i Wu wu d e c o c t i o n
陈 玉 琼
( 和平县人 民医院,广东
和平,5 1 7 2 0 0)
中图分类 号:R 5 9 3 . 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1 3 . 0 0 7 7 . 0 2
r h e u ma t i s m. Me t h o d s :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e b r u a r y 2 0 1 1 t o Ma y 2 0 1 2 , 5 0 c a s e s we r e t r e a t e d a n d c h o o s e ,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桂枝和白芍的煎煮动力学研究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桂枝和白芍的煎煮动力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801642f242336c1eb95edc.png)
•实验研究doi: 10. 3969/j. issn. 1006 -4931. 2018. 17. 002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桂枝和白芍的煎煮动力学研究*林美12,余爱明1,沈晓1,孟英姣1,郑华珠1,王利胜1A(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430)摘要:目的建立黄芪桂枝五物汤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芍药苷和桂皮醛的煎煮动力学模型。
方法定时取黄芪桂枝五物汤煎煮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煎煮液中各成分的含量,作溶出率-时间曲线,采用Datafit 9. 1软件进行模型拟合,以不同取样时间点测得的溶出率验证模型。
结果建立了第1次煎煮及复煎过程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桂皮醛和芍药苷溶出率和时间的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5;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在10.00%以内。
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黄芪桂枝五物汤煎煮过程中各有效成分溶出率-时间的关系,可为临床用药煎煮时间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动力学模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桂皮醛;芍药苷中图分类号:R283. 3;R282. 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4931牗018) 17 -0007 -04Study on Decocting Kinetics of Astragalus Mongholicus牞Cinnamomun Cassia andPaeonia Lactiflorn in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Lin Mei1'2, Yu Aiming1,Shen Xiao1,Meng Yingjiao1,Zheng Huazhu1,Lisheng1{1.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s Medicim, Guangzhoo, Guaagdoog, China 510006; 510430) Abstract: Ob j ective To establish a decocting kinetic model for calycosin glycoside, innamaldehyde and paeoniflorin of Huangqi GuizhiWuwu Decoction. Methods Part of the decoction was taken out regularly when extracting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and various components in the decoction was determined by HPLC. Dissolution rate - time curve was taken and Datafit 9. 1 software was used for model fitting.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the dissolution rate measured at different sampling time points. Results The kinetic equations of the dissolution rate and time of calycosin glycoside, innamaldehyde and paeoniflorin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decoction process were establish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r) were all greater than 0. 95 and the relative deviations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value were within 10. 00%.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model can better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eachactive ingredient and the time during the boiling process of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decocting time in clinical use.Key words: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kinetic model; calycosin glycoside; innamaldehyde; paeoniflorin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和大枣组方,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可加 减运用于风湿骨病、糖尿病并发症、中风后遗症、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胃病、皮肤病,以及妇科、儿科等 疾病犤-2]。
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脑梗塞后遗症治疗的疗效探析
![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脑梗塞后遗症治疗的疗效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ed89ae43323968011c92bf.png)
随着各种综合因素影响,我国脑血管病患者日益增多,它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0%以上会遗留偏瘫、半侧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降低了预后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影响了社会的进步[1]。
对于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重点在预防脑梗复发以及改善后遗症症状,长效、安全、剂量小、剂型合适的药物是适合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长期服用的二级预防用药,此类药物可以通过对病变血管产生作用,改善受损脑细胞功能,预防血栓再次形成,从而营造良好的脑内环境[2]。
目前,西药持续服用副作用较多,中药用于治疗脑梗塞后遗症得到了关注,本研究选择相关病例进行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试验和疗效评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脑梗塞后遗症患者,80例均为脑梗塞后出现偏瘫、肢体功能障碍、肢体感觉麻木、偏盲等症。
信封法分组,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46.8±3.6)岁,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其他疾病1例。
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47.3±3.5)岁,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其他疾病1例。
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两组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脑梗塞后遗症诊断标准,均已由颅脑CT、生化检查等确诊。
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当中的中经络分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恢复期。
1.3排除标准:已排除对本次实验药物过敏、意识障碍、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智力障碍、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等。
1.4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活血化瘀、稳定斑块、控制血压等对症支持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方中包括:芍药9g、生姜18g、黄芪9g、桂枝9g、大枣4枚。
水煎,日三服。
记录研究过程当中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桂枝五物汤研究进展王祥森指导:赵天才(陕西中医学院2008级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46)黄芪桂枝五物汤载于《金匮要略》,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
具有益气温经,和营通痹的功效。
传统用于血气运行不畅,痹于肌肤所致的血痹证。
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为进一步开发应用这一传统古方,对该方的临床运用与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其成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现综述如下。
一、临床研究进展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李立[1]在排除伴有椎管狭窄、腰椎结核、肿瘤等疾病外,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以三维牵引床配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
结果以症状缓解,腰椎活动度恢复,阳性体征消失,能恢复原来的工作为优标准,本组治疗7~15 d,平均11.5 d。
优108例,优良率达85.0%。
2.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房纬等[2]治疗本病属阳虚型者30例,在传统推拿、针灸、牵引治疗基拙上配合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照组30例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治疗。
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JOA 评分。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P<0.05);2组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郑茹[3]选择本病男性患者60例给予罂粟碱、前列地尔、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烟酸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及抗生素治疗,其中治疗组32例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2组均治疗2个月。
结果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创面完全愈合,步行速度100~120步/min,能持续行走500 m以上,肢体光电血流图明显改善为临床治愈,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9例,总有效率75.0%(P<0.05)。
4.治疗急性腰扭伤邹敏[4]选择本病患者治疗组53例针刺第七颈椎突上旁开4 cm处及全息穴之腰痛点,另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
同时设局部注射组43例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8例,总有效率97.67%(P<0.05)。
5.治疗血管性头痛赵霞[5]等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方,酌加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品,治疗血管性头痛112例。
药物组成:黄芪30g,白芍20g,桂枝12g,川芎12g,当归15g,红花10g,牛膝15g,延胡索12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5枚。
分3次煎服,15d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112例患者治愈48例(42.8%),显效36例(32.1%),有效19例(16%),无效9例(8%),总有效率92%。
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提示该方通过改善血液粘滞性、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解凝解聚,从而达到止痛目的。
6.治疗消化性溃疡金强[6]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消化性溃疡。
组方:生黄芪30g,桂枝15g,白芍20g,生姜10g,大枣10g。
胃脘疼痛甚加川楝子12g,煅瓦楞子20g;上腹胀满加八月扎30g,佛手柑12g;呕吐加姜半夏12g,吴茱萸10g;泛酸明显加白及10g,海螵蛸15g;胃纳差加焦山楂12g,焦神曲12g。
每日1剂,先武后文火煎煮,每剂煎2次,每次取汁200mL,2次药液混匀,早晚空腹分服。
并设对照组用枸橼酸铋钾300mg,每日3次;莫沙比利5mg,每日3次。
餐前半小时服。
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63.46%),有效16例(30.77%),无效3例(5.77%),总有效率94.23%。
对照组治愈14例(46.67% ),有效11例(36.67% ),无效5例(16.66% ),总有效率83.34%。
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7.治疗股外皮神经卡压综合症股外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属中医学“血痹”范畴,黄芪桂。
枝五物汤对其疗效显著。
赵淑红[7]选择108例本病患者,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45岁,平均51岁;病程最长者26个月,最短者2个月,平均7个月。
所有患者均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
10 d为1疗程。
结果以症状完全消失,行走如常为临床治愈,1个疗程治愈76例,总有效率98.2%。
8.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刘英[8]等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90例,2组患者均按糖尿病常规治疗并饮食控制,均给予弥可保(500μg/d),分3次口服。
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药物组成:黄芪60g,桂枝15g,白芍15g,丹参30g,水蛭12g,生姜10g,大枣12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均治疗2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显效3例,好转30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9.6%。
石雨时[9]等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白芍、生姜、生地黄、当归、牛膝、桂枝、山茱萸、川芎、蜈蚣、莶草、鸡血藤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0例。
结果:总有效率达90.7%。
卢艳文[10]等将DPN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血糖稳定,使空腹血糖(FPG)<8mmol/L,餐后2h血糖(2hPG)<10mmol/L,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甲钴胺(0.5mg/片),每次1片,每日3次。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生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3g,豨莶草10g,地龙15g,丹参15g,川芎10g,牛膝15g。
阴虚者加生地黄15g,气虚甚者加太子参30g,湿热下注者加苍术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评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
王希瑞[11]等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控制达标(即空腹血糖<7. 0 mmol/L,餐后2 h血糖<10. 0 mmol/L),应用甲钴胺营养神经,同时积极控制血压,并进行调脂治疗。
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金匮》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黄芪30g,桂枝15g,赤芍20g,当归15g,全蝎6g(分冲),地鳖虫10g,鸡血藤50g,大枣3枚,服用1个月。
结果,干预组在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电生理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王中甫[12]等将159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首先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运动治疗、饮食控制、糖尿病教育使血糖达标(目标FPG 4.5-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10.00mmol/L,)。
观察组:黄芪桂枝五物汤+弥可保治疗,黄芪20g,芍药12g,桂枝12g,生姜30g,大枣4枚。
加减:阳虚四肢不温加肉桂、附子,血虚麻木不仁加当归、生地,瘀血阻络加鸡血藤、桃仁、红花。
每日1剂,每剂2煎,每煎300ml,混匀早晚分服;弥可保注射液5mg,肌注,疗程12周。
对照组:单纯采用弥可保治疗,用法、用量、疗程同观察组。
结果,观察组血流变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疗效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
谢明映[13]治疗40例DPN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组方:黄芪15g,桂枝、地龙、桑枝各10g,水蛭9g,赤芍、银花藤、丹参、川芎各12g,水煎分早晚服;西洛他唑片1次100mg, 1天2次,疗程2个月。
结果,临床治愈2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
9.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侯卫国[14]等对IgA肾病属脾肾阳(气)虚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按2∶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黄芪桂枝五物汤)40例和对照组(西药潘生丁)20例,疗程均为2个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为50.0%(P<0.05),治疗组能有效缓解患者疲倦乏力,腰背酸痛,面肢浮肿,肢冷畏寒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组对降低蛋白尿具有明显疗效(P<0.05)。
组间比较在降低尿红细胞,改善BUN、Scr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降低IgA肾病脾肾阳(气)虚证患者蛋白尿及血尿均有效,对改善临床疲倦乏力,腰背酸痛,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10.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李素琴[15]等将11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芬必得0.3 g,每日2次。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辨证治疗,药物组成:黄芪60g,桂枝20g,白芍30g,生姜15g,大枣8枚,当归20g,牛膝15g,鸡血藤30g,川芎20g。
随症加减:气虚较重者加人参、白术、桑枝、重用黄芪;肝气郁滞者去黄芪加香附、柴胡、枳壳;气虚血瘀者加丹参、红花、赤芍。
上肢麻木、拘急疼痛加桑枝、姜黄;下肢筋脉拘挛疼痛伴蚁行感加威灵仙、秦艽、全虫,僵蚕。
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8.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王薇萍[16]等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MTX7.5mg/w+羟基氯喹片0.2g/d)。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协定处方:生黄芪30g,桂枝12g,炒白芍药20g,知母15g,当归15g,生甘草6g,川芎15g,补骨脂10g,骨碎补6g,威灵仙30g,浙贝母15g,莪术12g,汉防己15g,防风15g,炒白术15g,陈皮6g,地虫6g,王不留行12g,杜仲15g。
1剂3煎,前2煎口服,第3煎外洗,药渣外敷。
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 (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关节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部分关节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刘亦文[17]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综合疗法(包括理疗、针灸、推拿、按摩、痛点或关节腔注射药物、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口服肌松驰剂以及肩关节主动活动等)治疗,方药组成(黄芪30g、桂枝12g、白芍12g、当归12g、羌活10g、鸡血藤30g、桑枝20g、姜黄10g、大枣5枚、生姜5片),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15d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1.治疗面神经麻痹朱卫东[18]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泼尼松20~30 mg/d,晨1次顿服,1周后逐渐停用,由带状疱疹引起者联合阿昔洛韦0.2 g,每日5次,连服7 d~10 d,地巴唑10 mg,口服,每日3次,同时给予维生素B1 100 mg、维生素B12 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并结合理疗等;治疗组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方,药组成:黄芪40g,赤芍、丹参各15g,桂枝、当归、川芎、天麻、僵蚕各12g,全蝎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