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注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阅读生活化材料: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故事、诗歌、文章等材料进行阅读训练。
这些材料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场景中运用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写作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通过写作来表达他们在这个角色下的思考和感受。
生活化写作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写作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文章、日记、信件等。
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他们的见解和感受,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游戏: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语言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语文知识。
课外活动:可以组织一些与语文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看剧、写剧本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感受和运用语文知识。
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同时,生活化教学也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和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通过与生活相关的话题和情境,学生可以更轻松地投入到写作中,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生活化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作文更具个性化和真实感。
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和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学生终身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2. 正文2.1 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情境融入到作文教学中,能够增加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乐意投入到写作中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探索篇誗教学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邓柳明(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市南龙镇南川小学,甘肃临夏)生活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即是在小学语文课堂基础上,以生活化的视角为出发点,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让小学生的生活能够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活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够对生活有所感悟,在生活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实践策略。
一、模拟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一)构建生活化学习环境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依托于教师。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时,可以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
一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划分小组,让各小组学生能够进行面对面交谈。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张贴照片、画报或是种植物等方式,让教室环境更加生活化。
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学习中,可以将小蝌蚪变成青蛙这一阶段的图片张贴在教室里。
(二)建立生活化师生关系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不仅是将知识传播给自己的人,也是引导自己成长的人。
因此,为了推动生活化语文教学的实施,需要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2]。
小学生很重视教师的态度,乐意亲近平和的人。
对此,教师需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了解学生的兴趣,并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学生喜欢的话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内容(一)深挖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对于教师而言,其上课时以教材为依据;对于学生而言,其学习的知识是以教材为主。
虽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教材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较多的课文也描绘了生活化素材,但是,教师还需要深挖教材,依据教材中蕴含的生活化内容开展相适应的活动,以便学生能够更快地接受语文知识。
例如,在《小露珠》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开展“寻找露珠”的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植物上的露珠,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体验。
(二)增加生活化课外阅读内容对课内教学而言,课外教学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要求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
所谓的“生活化”,即学生脱离开课本教材的束缚,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与世界交流,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学生活化,即使教学活动放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把学习作为其生活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快乐学习,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决不偏废于一方。
它继承优秀的语文教学传统,并适应现代语文教学需要,形成相对封闭性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结构乃至教学效果上具有开放性与无限发展性。
它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教师要具有“生活化”教学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师首先要放开自己的思想使自己先“生活化”起来。
教师如果单纯地认为课堂才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阵地,课本才是进行教学的主要武器,就把学生当成了“假想敌”,那怎么会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化?怎么谈得上习作生活化?实践告诉我们,作文的取材主要来源于生活,我们只有具有“生活化”的思想理念,牢固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学生在语文学习和写作中才能将生活中的素材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真情体验、真正乐趣,才会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人物现象。
二、加强语文生活化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必须学会积累知识、积累生活。
语文中的积累首先体现在积累词汇上。
教学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现代汉语大辞典》《成语辞典》等工具书,学习和生活中若遇到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字词随时向辞典请教,而且要像串铜钱一样,成串成片地理解、记忆;其次,语文积累生活化体现在积累写作素材上。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生活服务的,小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能在生活中减少走弯路,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社会作贡献。
同时生活也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个方面。
因此,我认为,把小学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让小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地投入到学习,还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方面应把握以下几方面: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创设贴近小学生生活情景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中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在轻松的生活中无意识地完成学习内容。
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各种感觉,发展创造能力等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向多元化发展。
创设教学情景使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很多,教师应依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安排。
二、把小学生生活中的游戏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溶为一体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为了保护学生的童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增长智慧,看到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游戏拼音动物园”、“小旅客乘火车”、“击鼓传花”、“快乐邮递员”等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把书本知识生活化采用为小学生所喜爱的游戏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自主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是一种学生易于接受又能把所学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常识的教学方法。
三、为了更好地把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师应明确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及作用,在建立正确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把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非常重要。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教育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学生接受教育并将知识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良好社会情感和乐观向上的个性,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如同父母般亲近的情感,还能在这种亲近感中渗入尊重、崇拜、敬仰等美好的感情,继而将这种感情升华为奋发上进的热情。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指将生活中的事物、情境与语文知识相结合,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文将从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实施方法以及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知识点为中心,缺乏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导致学生学习语文时缺乏兴趣和动力。
而生活化教学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生活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1. 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比如通过故事、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可以组织语文角、语文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体验式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体验语文知识的运用,让他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可以组织班级报告、故事演绎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文的实际应用价值。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如何评价其效果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比如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主动思考和发言等,来评价教学的效果。
学生的积极程度越高,说明教学越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说明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3. 学生的反馈:可以向学生征集他们对生活化教学的感受和看法,看是否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意见。
学生对于教学的评价和建议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导言语文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活化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成为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以学生的生活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生活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
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包括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
二、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学习语文知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生活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利用生活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资源,比如生活中的图片、视频、故事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3. 提倡生活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情感体验教学、游戏教学等,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的表现,比如参与度、情感体验、创造性表达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语文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作文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兴趣,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生活化教学成为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作文素质。
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施,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及其具体应用。
1. 创设情境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活动。
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然后让学生们根据故事情节进行作文创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具体。
2. 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眼目睹各种各样的事物,为他们的作文提供更多的素材。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的花坛、操场、图书馆等地方,让他们观察并记录所见所闻,然后回到教室进行作文创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基础,并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3. 文学阅读生活化教学还可以借助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生活,从而进行作文创作。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化主题的文学作品,比如《小兔子乖乖》、《小猫钓鱼》等,让学生阅读后进行感悟和写作。
通过文学阅读,学生可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写出更加真挚和自然的作文。
4. 观察与体验生活化教学还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对周围环境和生活进行感悟和表达。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同桌的生活习惯、自己的日常起居等,然后要求他们根据所见所闻进行作文表达。
通过观察与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从而写出更加生动和感人的作文。
通过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感悟力等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新课标下作文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万花筒”教学为例
小学语文新课标下作文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万花筒”教学为例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是将源于生活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的一个途径。
这不但能让习作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更易于落笔写作,也更容易成文,从而给课本作文与多样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助力学生对“生活万花筒”这一单元习作的学习。
一、明确写作目的写作目的是习作教学的导向,也是学生在习作中要展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体现的思想,更能检验学生对单元课文的理解。
如以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练习“生活万花筒”来说,它与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如《麻雀》《爬天都峰》以及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都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说课文与习作例文是习作“生活万花筒”的铺垫,那“生活万花筒”的习作创作,就是课文和习作例文的另一种体现,是学生对课文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体现。
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生活万花筒”的教学时,一定要明确学生的写作目标,这样学生的写作才有方向、有目标,易落笔,好成文。
【教学片段】课堂回放:师: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各种各样的事,有看见的、听见的,也有我们自己经历的。
如果让你把自己看见的,或者听见的、经历的一件事情写下来,你会怎么写,要实现哪些表达目标?生1:把我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写清楚。
师:如果是写“一件烦心的事”,你怎么把这件事写清楚呢?生2:首先明确这是一件什么事,再写清楚这件事为什么让“我”烦心。
比如,今天和同学们打架了,教师让请家长,“我”担心回家说给爸爸妈妈时被爸爸妈妈批评,所以思来想去,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走到放学的路上都有一些魂不守舍的情绪。
生3:也可以说今天选班干部,“我”没被选上,“我”不知道为什么,想问问同学们,或与老师交流一下找到原因,弥补不足,提升自己,可总是不好意思问同学,也不敢找老师,这件事让“我”很烦心。
师:看来同学们都明白我们这次习作的目标,也知道怎么把这篇习作写好。
是的,这篇习作的真正目标,就是要写清楚一件事,如《一件烦心的事》,就要把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让你烦心写清楚。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教育应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将抽象的语文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生活化教学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将生活化教学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热情。
对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1. 认知理论:生活化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通过将语文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2. 建构主义理论: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建构,倡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通过实践和体验来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3. 情感教育理论:生活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投入。
4. 实践理论:生活化教学强调实践性教学,倡导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以上理论基础的支持,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方法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轻松地掌握知识,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方法非常适合。
教师可以设计语言游戏、语言竞赛和语言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语言游戏,如“猜一猜”,把课文中的生词、词语化成谜语。
学生一边猜一边学,既增加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词汇积累能力。
二、情境化教学情境化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处于具体的环境中,感性理解和体验课文。
通过心理暗示的手段,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体验到课文中的情境和场景。
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情境感的语言环境,将学生的语言理解行为从纯粹的知识记忆向生活应用和实践技能的发展演进。
比如,在教学《小兔子乖乖》这篇课文时,可以邀请学生来到草坪上,模拟小兔子乖乖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内容。
三、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这种方式将学生放置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环境中去,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闪闪的红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共同绘制出星星的样子,从而达到互动协作的效果。
四、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意味着需要在学习中体现实践性。
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够发挥所学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真正将课堂知识落地到实际生活应用中。
例如,在教学《奇妙的大树》这篇课文时,可以带学生出去现实中参观一些大树,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大树的生命力,增强学生爱护自然的认识。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
生活化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其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知识的吸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现状和改进探索
小学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现状和改进探索引言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学习,更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个体差异的发展密切相关。
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过于侧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探索方向。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现状1. 知识的传授过程单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以课本为主要教学依据,教师在课堂上大量讲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短暂的篇章分析。
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缺乏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2. 应试导向由于教学压力和评估机制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应试导向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强调考试重点和解题技巧,导致学生过度关注分数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和体验的培养。
3. 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衔接小学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材和课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接触较少。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相脱节,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衔接,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
二、改进探索方向为了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改进探索方向的建议。
1. 引入多样的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多样的教学资源,例如绘本、电影、音乐等,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方式,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决策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如何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所创立的教育理论。
当我们再次研究他在80多年前提出的这些理论时,发现其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最新教学理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细细研读,这些语文课程的新要求不正是对陶行知教育理论更具体化和更富有时代性的表述吗?中国的教育大师80多年前的学说在今天重又成为我们研究的热点,这不得不让我感到传统教育的价值,同时又让我感到必须审视我们自身教育教学的现状。
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为什么学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却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的过程,唯书本是从,唯标准答案是从,以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丧失了自己的灵气和自由,回答着自己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习题,自然兴趣也就日渐减少,以致消失。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较低,总的来讲,以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对于不少事物也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1学习资源生活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自然的佳作。
传统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长期困于校园、困于教材。
获得的感知也是肤浅、间接的。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探索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理念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三个方面来推进小学语文生活化的落实,即教材的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只有将课内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地关联起来,才能凸显新课标精神,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对策;生活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可以说只有具备生活情境的语文课,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去体味语文学习的快乐。
一、小学语文教材的生活化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生动活泼、爱玩好动的孩子们。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要完成教材的生活化,因为教材是教师完成自己教学任务、指导教学实现的重要依据。
被选入教材的课文都是承载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的,也就是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获得怎样的体会等,如《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达到质疑、解疑;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为了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应该从教材这个源头入手,精选更多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文章,而那些思辨色彩较浓,与小孩子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文章应该少选。
鉴于此,我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应该将重心投向增强学生语言能力表达方面,积极地推进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将课文知识的学习与语言实践活动有效地联系起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选原则之一就是体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这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变革方向。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阶段性小结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阶段性小结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阶段性小结。
这个过程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小学生,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像个老师。
不过,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个过程还是挺有趣的,所以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要说的是,生活化的教学真的很重要。
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而生活化的课程,就像是一扇窗,让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世界,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文字。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教孩子们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我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花儿含苞待放。
你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写呢?”结果,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首歌!”当时我就被逗乐了,因为这个小朋友真的是太有创意了。
后来我们就一起唱了一首关于春天的歌,孩子们都玩得特别开心。
还有一次,我在教孩子们怎么写一篇关于“夏天”的作文。
我说:“夏天来了,阳光明媚,大树茂盛,小鸟欢唱。
你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写呢?”结果,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个故事!”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小朋友真的很聪明,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点子。
后来我们就一起编了一个关于夏天的故事,孩子们都读得津津有味。
当然啦,生活化的教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比如说,有一次我在教孩子们怎么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我说:“秋天来了,果实累累,落叶飘零,天空湛蓝。
你们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写呢?”结果,有一个小朋友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写一首诗!”当时我就有点懵了,因为我没想到这个小朋友会提出这么高的要求。
后来我就请教了我的同事,他们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
最后我们一起教会了这个小朋友如何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孩子们也都学得很认真。
我觉得生活化的教学真的很有趣。
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教,用心去学,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运用新理念,让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运用新理念,让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还原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讲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这其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话就像一口清泉。
比如:我借用《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让学生续写乌鸦和狐狸再次相遇的情景。
如果写乌鸦衔着食物又遇到狐狸,狐狸再施计骗乌鸦的食物,乌鸦接受教训,没再上狐狸的当。
这样学生对情节已滥熟于心,没有新意。
所以我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两组,a组扮演乌鸦,b组扮演狐狸,黑板擦做道具,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表演课本剧。
结果故事的结尾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当b组扮演的狐狸再次骗a组扮演的乌鸦口中食物时,a组同学抒发了一下自己觅食的艰难过程,于是没有再听从狐狸的奉承,而是一口吞下寻得的食物,没想到咽下食物后却感到腹中疼痛难忍。
原来,它捡到的是因环境污染而即将死去的鱼。
a组同学明白后叹道:“没想到这次上了人类的当。
”这样来讲述,反映的是现实中环境污染的大问题,就赋予了课文以新意。
结合生活实际,还原生活本色,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懂得保护环境对维持生态平衡有多么重要,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在生活体验中学语文语文学习是一个自主体验的过程。
语文课上,学生可以从文本上获取某种体验,达到心灵的共鸣。
但是,如果把学生的体验过程引入生活,就会产生裂变的效应。
在学习了《大自然的文字》后,我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在大自然这位老师的启发下你有过怎样的发现,你观察过那些有趣的现象?请将这些发现和现象用文字表述出来。
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语文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孩子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知识积累、培养思维能力等。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所以需要采取一些生活化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
一、选择生活化题材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孩子们生活相关的话题作为阅读材料,比如家庭、学校生活、节日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提高阅读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通过生活化的题材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使之更具实际意义。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呈现阅读材料,比如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
通过这些多媒体资源,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阅读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
三、设计情境化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化的教学活动来进行阅读教学,比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增强他们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进行生活化阅读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生活,了解身边人和事,找到生活中的读书点。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飞鸟,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找到阅读的话题;在家庭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爱好等,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
五、开展生活化阅读活动六、建立生活化的阅读氛围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生活化的阅读氛围。
学校可以在教学环境中设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阅读展示,比如学生作品展示、生活学科的成果展示等;家庭也可以在生活中营造出阅读的氛围,比如提供多样的阅读材料、陪伴孩子一起阅读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让他们在阅读中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希望教师和家长们能够共同关注小学生的阅读教育,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阅读中感悟生活。
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针对小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案例,以及具体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速获取语言表达的技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们从多个角度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从情境出发生活化教学的核心策略就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融入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感性认知中学习语文知识。
比如在教学《小狗钱钱》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宠物店看看各种小狗的颜色、品种等,了解各种小狗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他们对这些小狗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去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也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采用游戏教学小学生对游戏有天然的亲和力,利用游戏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老师在教学《动物世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生物特征,介绍它们的习性、栖息地和分类,并且设计一些有趣的内容让学生玩耍,比如:把一些动物的图片印在卡片上,然后老师用PowerPoint演示图片,让学生猜出它是哪种动物,选出对应的卡片,这样的方式可以从互动中,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注重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因此在生活化教学中,我们也必须注重情感教育。
比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感人经历,让学生了解爱是什么、家庭是什么等等,这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和睦温馨的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强化实践环节生活化教学将“学做中学”发挥到了极致,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水平。
比如教学作文时,老师在先讲授写作技巧之后,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的场景,让他们去观察、分析,并整理出自己的感想和想法。
这样既能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又能够创造出高度个性化的写作成果。
总结来说,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认知阶段,融入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从而让语文教育真正落到生活中,落到小学生的心中。
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生活化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下面介绍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生活化的文章选择1. 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文章,如家庭、学校、社区的事物或活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
2. 选择与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相关的文章,如社会新闻、科技发展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选择既生活化又有一定文学价值的书籍,如《小王子》、《神奇校车》等,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文学作品。
二、情境化的阅读教学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情境。
2. 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
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设计情景问题,让学生通过理解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3.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讨论,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与思考。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1. 鼓励学生在阅读前预测、猜测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如通过了解文章标题、导语等信息,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文章内容,有针对性地阅读。
3. 引导学生善于运用上下文语境理解生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4. 教授学生合理运用各类阅读工具,如词典、百科全书等,帮助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创设阅读情境1. 组织班级朗读比赛,鼓励学生大胆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
2. 邀请文学爱好者、作家等进行讲座或分享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文学创作者,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3. 开展小组或个人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五、评价与反馈1. 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个别化评价与指导。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提取自己感兴趣或感到困惑的地方,借助教师的帮助进行改进。
2. 给予学生充分的赞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
摘要: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
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关键词:语文教学;观察生活;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
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
实际。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
2. 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
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 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
”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
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
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 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 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
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
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
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
拉手活动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3. 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
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