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风险及管理

合集下载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摘要】小儿静脉留置针是治疗小儿疾病或提供药物输液的重要手段,正确的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介绍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确保大小合适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

接着要严格执行消毒防护措施,确保操作无菌环境。

穿刺技术要点包括正确判断静脉位置和选择适当的穿刺角度,避免危险部位。

留置针定位及固定要牢固可靠,避免移位或掉落。

定期更换与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选择、消毒、穿刺技术、定位、固定、更换、总结。

1. 引言1.1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介绍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为了在小儿需要长时间接受输液、药物治疗或血液采集时,保持静脉通畅而使用的一种辅助工具。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对于小儿的治疗和疾病恢复至关重要。

正确的护理可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时,需要选择适合小儿的尺寸和材质的留置针,以确保留置针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消毒防护措施方面,要做好对留置针和周围皮肤的消毒,并保持留置部位的清洁干燥。

穿刺技术要点包括准确找到静脉位置、控制穿刺角度和深度等。

留置针的定位和固定至关重要,要保证留置针的位置正确,固定牢固,避免留置针脱落或移位。

定期更换留置针并进行护理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持静脉通畅。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需要严谨细致,确保操作标准化和规范化。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小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详细讨论关于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的各个方面。

2. 正文2.1 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对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至关重要。

在选择静脉留置针时,首先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和体型。

一般来说,对于幼儿和婴儿,建议选择尺寸较小的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对他们的不适和疼痛。

要根据预计使用的时间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材质。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护理安全管理小儿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在临床广为应用,它方便快捷,紧急抢救时几乎可代替静脉切开,同时能减少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减少护士穿刺的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其使用技术日臻完善,采用静脉留置针留取血标本,患儿痛苦小,减轻家长心理压力,取完血后留置针可作输液用,一针两用,受到家长的接受和认可,但在应用过程中加强各环节护理安全,防范应用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所带来不良影响及造成护患纠纷等。

我科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加強护理安全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护理安全管理方法1.1 培训内容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营造安全护理文化。

1.2 培训方式采用全体授课,个别指导,操作演示,阅读文献等多种方式。

1.3 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考核是检查护士掌握情况较为有效的依据,包括理论与实践的操作考核,经考核合格才能独立操作,再强调熟练操作,防范因穿刺技术不成熟、多次穿刺造成患儿家属不满而引起的护患纠纷。

2 规范小儿静脉留置针具体操作护理程序2.1 选择好合适的静脉是穿刺成功的前提常选用的静脉选择较直的有3~4 cm段距的浅静脉如:头部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手背静脉、腕部上端的头静脉、肘部的头部静脉或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踝部的大隐静脉[1]。

2.2 皮肤范围消毒的要求穿刺头部静脉备皮范围大于敷贴固定范围,消毒范围5~10 cm,用碘伏消毒三遍。

2.3 穿刺手法是确保穿刺成功的关键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第四代留置针,将输液瓶挂上,输液管排好气,取出留置针,将输液管上的头皮针直接刺入肝素帽,连接并固定好头皮针与肝素帽,排空留置针的空气,将输液调节器置于紧贴莫菲滴管下,消毒左手示指,拇指固定穿刺血管,右手持留置针,针头与皮肤呈10°~20°刺入,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向前缓慢推入0.2 cm固定针芯,缓慢送软管,退出针芯,放开调节器进行固定,注意为保障穿刺一次成功:①穿刺进针回血后再进针0.2 cm;②退针送管每一步操作时都要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因为局部皮肤形成褶皱,相应部位的血管也随之褶皱、弯曲,导致送管困难,所以整个操作都应强调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减少皮肤褶皱和血管弯曲。

儿童留置针注意事项

儿童留置针注意事项

儿童留置针注意事项儿童留置针是指为了治疗或观察儿童的疾病,需要在儿童的静脉中插入一根针管,通常需要将针管留置几天。

留置针的正确使用和护理非常重要,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

下面是一些儿童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首先,留置针的插入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

他们应该了解如何准确判断儿童的静脉位置,并使用适当大小和类型的针管。

正确的插入技术可以减少儿童的疼痛和并发症。

其次,儿童留置针应保持清洁且干燥。

使用消毒剂清洁留置针周围的皮肤,并确保针管处于干燥状态。

避免水浸泡留置针的位置,避免在针管周围使用任何粉末状的物质。

第三,儿童留置针的位置应经常检查。

检查针管插入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

儿童的皮肤更加娇嫩敏感,容易产生感染。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第四,儿童在留置针期间需要保持休息和轻度活动。

尽量减少过于剧烈的运动或活动,以免引起针管的移位或脱落。

儿童可以进行适量的轻度运动,但应避免激烈运动。

第五,儿童在留置针期间应注意饮食。

医生会根据儿童的疾病来决定是否需要控制饮食。

在留置针的情况下,有些食物或饮料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或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脱水。

因此,家长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儿童的饮食。

最后,孩子们在留置针期间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疼痛。

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的表现,如果儿童感到疼痛或不舒服,应及时通知医生。

医生会根据儿童的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给予止痛药或其他治疗措施。

总之,儿童留置针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正确的插入技术、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检查、适量的活动、正确的饮食和注意疼痛不适等都是确保儿童留置针安全和舒适的重要措施。

家长在儿童留置针期间应密切合作医生,确保儿童得到妥善的护理和治疗。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材料,具有减少血管的穿刺次数、刺激小、易于操作、便于固定、安全迅速、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

2003年在我院儿科开始应用苏州碧迪公司生产的24intimaⅡ头皮式套管针静脉留置针到近年大量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我们不断发现一些问题,在解决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优化,使该项技术不断成熟,本文就此谈一些应用体会。

1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2004年前发现留置针针座后面漏血、漏液现象较多。

1.2肝素帽与头皮针头衔接不紧,头皮针头容易滑脱。

1.3留置针的针芯不易拔出,强行拔出后容易造成血管的损伤,导致穿刺失败。

拔出针芯时血液随针芯退出溢至针套外,药液也由此溢出。

1.4合作程度差,患儿或家长对留置针缺乏了解,因为多动、乱抓、哭闹、过度用力引起留置针移动、滑脱、静脉炎等。

还有部分家长因缺乏认识而拒绝使用留置针。

1.5留置时间较短,最长的留置时间为12天,最短为1天,平均留置时间为2-3天。

1.6小儿的血管较短,口径细小,血管壁薄,经观察发现部分患儿的前额浅静脉在使用中容易引起液体外渗,造成肿胀。

也有因穿刺技术欠熟练或方法不当而导致穿刺失败。

1.7因输入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引起静脉炎,导致留置时间缩短或留置失败。

2优缺点通过大量使用,分析留置针的优缺点如下:2.1优点2.1.1留置针的使用减少了患儿因反复穿刺所引起的疼痛。

2.1.2有效的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

2.1.3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技能,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2.1.4有效的促进医院的社会效益。

2.2缺点2.2.1患儿小、不合作,容易抓脱套管针,造成费用增加,与留置愿望不达。

2.2.2如果无菌技术执行不好,易导致局部静脉炎症。

2.2.3封管技术执行不好,回血易堵管,造成留置失败。

2.2.4价格较高,有部分生活困难家庭不能承受。

3对策3.1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学习、掌握正确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掌握留置针的构造特点。

小儿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和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和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和护理静脉留置针又可以叫套管针,目前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上使用也比较广泛,尤其是对于治疗小儿疾病还是重要手段,使用头皮针时由于小儿本身血管比较细,加上小儿不很好的配合,操作起来会比较复杂,而且反反复复的穿刺给小儿增加很多疼痛和害怕,因此现在医院都会使用静脉留置针来代替之前的头皮针,这种方法的操作会相应简单一些,加上静脉留置时间长,减少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家长和患者都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医护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巧。

1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相关注意事项(1)加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在操作时要沉着冷静,不可过于急躁,可以采用高标准要求来操作,能够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护士也要加强自己的应急能力,当遇到小孩比较恐惧、比较抗拒的时候,护士要及时根据小儿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对于穿刺在头部的小儿,可以使用绷带进行固定,限制小儿肢体活动,以免控制不住自己好动的肢体,造成针管脱落等情况。

(2)医生在操作前后都要洗手,预防引起细菌感染,在进行穿刺前要先做好各项检查工作,比如检查使用的留置针是否有破损、是否过期等,以免穿刺针有问题引起穿刺不成功。

医生还要注意穿刺血管的选择,一般最好可以选择血管较粗的静脉,不可选择又细又比较靠近关节的静脉。

穿刺成功后医生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治疗全过程,以免针头出现脱落、渗血等其他异常情况,否则就需要立刻重新穿刺。

特别是对于持续输液的患者,连接管和消毒贴每天都需要更换新的,不可重复使用。

(3)对于生病的小儿来说,往往更焦虑的是他们的家长,而且大部分家长对于医学的知识有所欠缺,因此医生在穿刺前需要先告知家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优点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比如在穿刺前告知患儿家长患儿不可饮奶、饮水过多,以免在穿刺过程中会因为疼痛而苦恼,从而引起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窒息。

还有要保持留置针的干燥,不可沾到水。

2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对于小儿这类特殊的患者,可能在进行穿刺时患儿会一直哭闹、心里比较害怕,无法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操作,因此加大护理人员操作的难度以及会无形的增加护理人员自身的紧张感,因此在术前就要先和家长进行沟通,使用通俗易懂的交流方式向患儿家属介绍留置静脉管的优点,以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对患儿有耐心的沟通、适当的鼓励,树立和患儿之间良好的关系,以消除患儿对医院和医生的恐惧感,留置针的穿刺是否可以顺利完成和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有直接关系。

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小儿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科大学 出版社 ,0 0 2 6 2 8 2 0 :9 — 9 .
走神经 兴奋翻 。精 神紧张 、 迷走神经兴奋可诱 发 F A检查 中常 F
[ 陈敏章 , 3 】 邵丙 扬 . 内科 学 ( 中华 上册 ) B : 民卫 生 出版社 , 【 M 京 人
19 :0 — 0 . 9 9 4 4 4 5 ( 收稿 日期 :0 1 0 — 5 21-30 )
31 置 管前护理 .
①做好 患儿家长 的健康 教育及心理护
理 , 解使用 留置针 的 目的 、 、 讲 意义 注意事项 以及常见并发症及
预 防方法 , 指导 患儿及家长避 免碰撞或按 揉 留置针 部位 , 避免 留置针肢体剧烈运动或用力 ,适 当限制留置针 肢体 的活动 ; 下 肢应用 留置针输 液时 , 应抬 高肢 体 2 。 ~ 0 , 进下肢 静脉 O 3。 促
■ 汐留目嘧露
吸 , 目休息片刻。 闭 待患者精神状态好转 , 无药物不 良反应后 再
推注 1%荧光素钠继续进行 F A检查。 0 F 34 出现晕厥现象 的处理 . 立 即予 以就地平卧 ,予氧气
见 的不 良反应如 恶心 、 呕吐及眩晕 等 , 别心理 调控能力差 的 个
患者 , 在紧张 、 恐惧 中易引起晕厥。 在 F A操作前需对 患者进行充分 的健 康教育 ,重视 患者 F 心理生理变化 , 采用各种方法减轻 患者 紧张情绪 。在 操作 中与
反应 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 因 : 一是过敏反应 ; 二是精神紧张 、 迷
【 刘晓红 , 1 ] 楚五更 , 贾福 军. 心理学【 】 护理 M. 北京 : 民军 医出版社 , 人
2 0 l6 2 . 0 4: 2 —1 8
【 陈松 , 2 ] 方严 , 王雁. 眼科检 查方法与 进展【 E : 国协和 医 现代 M 京 中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

ma n a g e me n t o f i n d w e l i n g n e e le d ,c o mp l e t e t h e h e a l t h y p r o p a g a n d a o f b a b y f a mi l y me mb e r t o i mp ov r e t h e b a b y S s e c u i r t y i n u s i n g t h e i n —

1 4 9 6・
吉林 医学 2 0 1 4年 3月第 3 5卷第 7期

护 理研 究 ・
静 脉 留置 针在 儿 科 应 用 中存在 的不 安全 因素及 护理 对 策
靳亚斌 [ 摘 [ 湖北省荆 门市 中医医院( 市石化医院) , 湖北 荆 门 4 4 8 0 0 0 ] 要] 目 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存在 的不安全因素 , 分析原 因提 出对策 以提高其安全性 。方 法: 前瞻性调查
c a u s e s 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c o u n t e r me a s u T e s t o i mp r o v e t h e s e c u r i t y . Me t h o d We p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s t u d i e d 6 0 0 c a s e s o f b a b i e s a p p l y i n g t h e v e -
p a (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 o s p i t a l o fJ i n g m e n嘶 , J i n g m e n 4 4 8 0 0 0, C h i n a )

婴幼儿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婴幼儿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婴幼儿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股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然而,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以“婴幼儿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为主题,探讨在护理婴幼儿股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护理问题1.穿刺困难:婴幼儿的股静脉较细,穿刺难度较大,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增加患儿的痛苦。

2.血管并发症:长时间留置针可能导致血管炎症、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对患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3.感染风险:股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若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严重者甚至引发败血症。

4.护理知识缺乏:部分护理人员在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影响护理质量。

5.家庭护理困难:患儿家长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可能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导致留置针护理不当,影响治疗效果。

二、对策研究1.提高穿刺技巧: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技能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

2.加强血管保护: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注意保护血管,避免不必要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严格无菌操作:在穿刺和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险。

4.加强护理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在股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过程中的专业素养。

5.家长教育:向家长普及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相关知识和家庭护理技巧,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6.制定护理规范:制定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规范,规范护理流程,确保护理质量。

7.定期评估:定期评估留置针输液的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8.改进留置针材料:研究和应用新型留置针材料,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婴幼儿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有效的对策,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本文能为婴幼儿股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婴幼儿股静脉留置针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但由于婴幼儿的特殊体质和血管的细微,让这项工作充满了挑战。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运用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运用

正确封管
每次输液后用生理盐水或肝素钠封管 ,防止血液回流。
05
04
定期检查
每班检查留置针情况,发现异常及时 处理。
注意事项
01
观察局部情况
注意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 常表现。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患儿剧烈运动,防止留置针移 位或脱落。
03
02
保持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清洁 干燥。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04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优 势与局限性
优势
减少穿刺次数
静脉留置针可以长时间保留在血管内,避免 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痛苦。
减少血管损伤
由于留置针是软管材质,对血管损伤小,减 少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方便用药
留置针头可以随时打开,方便给药,提高治 疗效率。
方便护理
留置针头不容易脱落,方便患儿活动,减轻 护理工作量。
局限性
费用较高
静脉留置针相对于普通针 头价格较高,需要一定的 成本。
操作难度
留置针头的放置和取出需 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操 作难度相对较大。
可能引起并发症
留置针头可能会引起局部 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在放置和取出留置针头时,要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合适的血管,尽量选择粗大、血 流丰富的血管,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
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儿
静脉留置针可以作为血液透析的通路,方便血液透析的治疗。
禁忌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
由于静脉留置针可能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因此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的患儿应避免使用。
严重水肿的患儿

小儿使用留置套管针注意的问题及护理

小儿使用留置套管针注意的问题及护理

小儿使用留置套管针注意的问题及护理留置套管针的套管比较柔软,不会轻易将血管穿破,且还能长时间在血管内留置,能有效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还能及时给患者用药。

但留置套管针时也会出现套管针阻塞、穿刺失败等各种不良问题,甚至还会引起护患纠纷。

基于此,本文给各位讲讲小儿使用留置套管针时的注意问题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希望能帮助到各位,保证小儿留置套管针的安全。

一、穿刺时需注意的问题(1)小儿与家属心理:若家属态度不端,穿刺时妄加干扰,护理人员就会出现紧张,若护理人员技术再不熟练,就会增加穿刺失败风险。

除此之外,穿刺中,若患者处于躁动、恐惧、紧张等状态中,易出现针头移位或者脱落现象,进而引起穿刺失败或者皮下组织渗液等不良情况。

(2)针柄固定问题:为小儿穿刺成功之后,若不将针柄固定牢固,再加之小儿好动的天性,易出现针尖脱出现象。

(3)针芯退出问题:穿刺后刚见到回血就将针芯退出,易增加穿刺失败风险。

因为外套管大部分都在血管之外,若套管卷曲,就难以将套管送入血管内,进而导致穿刺失败。

(4)小儿本身问题:若小儿出现严重腹泻症状,致其脱水,患儿血管就不会处于充盈状态,进而增加穿刺失败风险。

(5)血管选择问题:对小儿实施留置套管针穿刺时,若选择的血管较为弯曲,就需用较大力留置套管,易增加血管破裂危险。

若选择的血管较细,则套管进入血管的难度较大,易增加穿刺失败风险。

二、套管针留置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1)固定问题:若在头部给小儿穿刺,备皮面积过小时,固定留置针时,医用胶布会敷贴在头发上,小儿活动头部或者头部与枕头摩擦时,会出现意外脱针现象。

除此之外,若患儿发热出汗较多,或者频繁哭闹,也会让医用胶布失去粘性,进而出现套管针脱落现象。

(2)看护问题:留置套管针过程中,若家属看护不当,患儿活动或者哭闹时易抓住套管针,进而引起套管针脱落。

(3)封管问题:输液结束之后,若封管不当或者不及时,就会引起回血,进而易形成血凝块堵塞套管针。

此外,若留置针处于关节活动部位,小儿剧烈活动后就会将血液挤压到套管内,待血液凝固之后就会堵塞住套管针。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611731静脉输液是救治患者的主要途径之一,宝宝生病输液穿刺,由于小儿血管细、年龄小、依从性差,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就儿科输液而言,患儿配合度比较低,对穿刺技术的要求更高,随着输液装置的更新换代,留置针已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患儿减少了穿刺次数,家长的心理压力大大降低,不再焦躁。

儿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避免了头皮针反复穿刺带给婴幼儿的痛苦及恐惧,方便合理用药,提高药效。

但是麻烦同时出现了,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家长都会有很多顾虑,小宝宝身上的留置针应该如何护理呢?1.什么是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静脉留置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由钢质针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肝素帽无针接头几部分组成,留置针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导管送入血管后立即软化,在血管中呈漂浮状态,拔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内进行输液。

留置针的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的优点,还可以减少液体外渗。

正常情况下,留置针留置时间为 72~96 小时,也就是正常情况下可以用上 3~4 天。

静脉留置针用于患儿静脉治疗,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不易脱出血管,保护宝宝的血管,患儿也不会感觉到疼痛,还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2.小儿静脉留置针有哪些好处?留置针存在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避免多次扎针,它操作简便,适用于多数部位的穿刺,在长时间进行输液或者间歇性、连续性输液时,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

患儿使用静脉输液钢针进行输液时,材质坚硬且尖处锐利的钢针需要全程留在血管中,而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在褪去金属针芯后,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患儿血管内。

相对于钢针,留置针导管材质柔软,不易破坏血管,更可确保输液时的安全性,同时降低液体外渗。

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方法通过对100例患儿的留置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皮肤过敏,压痕,肝素冒脱落,等问题依然存在。

结论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标签:小儿留置针;问题;护理对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个月~2岁的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儿,总计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

1.2材料采用Z-G型24 G 19MM密闭式静脉留置针,3 M透明敷贴。

1.3静脉选择根据患儿年龄、用途选择血管,常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婴幼儿大多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

1.4方法按常规选择注射部位的血管。

常规消毒皮肤8~10 cm范围(穿刺部位周围应剃去毛发约10 cm)。

操作者站在穿刺侧或头侧,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穿刺部位血管。

右手拇指及示指持针并穿刺,针头与皮肤呈30°角,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0°)再进针0.2 cm后退出针芯0.2 cm,避免送入血管时刺破血管,再沿血管走向将套管送入血管内,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留置针外套管,右手将针芯退出,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每次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3~5 mL或稀释肝素液5~10 U封管。

1.5观察项目记录各病例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和出现的相关问题。

2结果从留置时间、影响留置针的因素、留置的成功率几方面显示:置管时间1 d 3例,3~5 d 70例;6~7 d 25例;穿刺失败2例;套管针阻塞8例,套管针脱落9例;局部渗漏肿胀5例;并发静脉炎5例;发生压痕6例;4例3M透明敷贴过敏,皮疹,水泡,2例肝素冒脱落,成功98例,其中1次成功93例。

3问题分析3.1穿刺失败本组2例。

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宣教指导

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宣教指导

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指导
您好家长:
感谢您的信任,宝贝住院期间因静脉治疗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和留置,在留置期间为了保证孩子的静脉治疗安全,避免或减少发生静脉炎和药物渗出的风险,需要您和宝贝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几点要求和注意事项。

➢使用静脉留置针肢体应避免受到压迫。

➢使用静脉留置针时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避免碰撞,不可接触水或污染物,以免引起感染。

➢如果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出现了渗血,发红,肿痛,瘙痒,敷贴卷边的情况,或输注药液时出现疼痛请及时呼叫值班护士。

➢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穿刺肢体还要避免用力过度和剧烈活动,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留置针留置的最长时间建议在72-96小时,当孩子留置针时间达到96小时建议拔除或重新留置,避免长时间的留置对孩子静脉造成静脉炎、导管断裂等损伤及风险。

感谢您和宝贝的配合,祝宝贝早日康复!
新生儿科宣。

风险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风险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风险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体会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儿科医院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在进行这项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需要护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以确保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安全性。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风险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风险1、静脉穿刺失败:小儿患者的皮肤娇嫩,静脉血管较细,静脉穿刺的难度较大,穿刺失败的可能性较高。

2、感染风险:静脉留置针一旦插入患者体内,即为外部因素提供了进入患者体内的通道,若不严格护理,很容易导致感染。

3、静脉留置针脱落:小儿患者活动力较强,如果静脉留置针未固定好,容易在活动中脱落,造成输液流失或者刺伤患者自身。

以上风险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风险护理管理措施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静脉穿刺技能和护理知识,能够正确地选择穿刺部位、使用适当的器械和方法,降低穿刺失败的风险。

2、加强感染控制。

在插入静脉留置针时,需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使用消毒酒精擦拭皮肤,穿刺后进行适当的固定,避免外部物质进入留置针通道,减少感染风险。

3、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

根据小儿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静脉留置针,确保插入部位正确,并且适合患者的体格特点,减少留置针脱落的风险。

4、加强固定措施。

针对小儿患者活动力较强的特点,需要采取更为牢固的固定措施,确保留置针不会在患者活动中脱落。

5、定期观察与评估。

对于已经留置静脉针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留置针部位的情况,注意是否有红肿、发热等感染征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风险护理管理措施,是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1、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过程中,专业的技能是最基本的保障,只有具备这些技能,才能够高效地应对风险,确保患者的安全。

置留置针安全风险告知制度

置留置针安全风险告知制度

置留置针安全风险告知制度
尊敬的患儿家长:
非常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选择在我科给孩子住院治疗,我科全体医护人员祝您的孩子早日康复!
为了更好的为患儿提供规范的护理服务,确保护患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患儿在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由专业人员负责,给患儿减轻痛苦。

根据患儿病情及穿刺困难等原因,您是否选择给患儿置留置针输液,如果愿意您将要承担置留置针的风险,其风险及注意事项如下:1. 置留置针的患儿会有异物感,可能会牵拉、拔出留置针,家长要正确保护好留置针。

2. 置留置针的患儿会感觉不便,穿刺部位不能沾水,家长要正确引导和安慰。

3. 住院期间不得离开病房,如自行外出,发生意外,一切后果自负。

4. 因小孩皮肤娇嫩,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如发现局部出现水泡、皮疹,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硬结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以便及时处理。

5.孩子出院前,必须由医务人员将静脉留置针拔出,私自将留有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带出医院,出现的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儿科二病区
2016年1月。

小儿浅静脉置管护理知识

小儿浅静脉置管护理知识

小儿浅静脉置管护理知识一、浅静脉留置病友告知书:因治疗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浅静脉留置穿刺操作,为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特将留置后注意事项告知病友及家属:1、切勿用力扭曲或外力牵拉留置管,以免造成留置管断裂或脱落。

2、保持透明敷贴周边皮肤清洁干燥,切勿直接接触水源。

3、留置管已进行正压封管,切勿让小儿玩耍肝素帽,以免造成留置管堵塞、出血和感染。

4、由于肌肉的收缩,留置管内出现少许回血是正常现象,请勿担心。

5、若出现穿刺处静脉发红疼痛,请立即来院检查。

6、在家期间,若发生留置针意外脱落,不用慌张。

可用创口贴按压针眼处3-5分钟,血止即可。

7、拔针后,若需要去除胶布,可以用婴儿润肤油对胶布进行湿润,因该胶布亲水不亲油,用婴儿润肤油湿润后进行胶布撕除,可以不粘头发,达到“无疼痛拔针”,增加患儿的舒适度。

二、什么是留置针?留置针是由钢制针芯、软外套管和塑料针座三部分组成的穿刺输液针。

留置针套管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套管进入血管后会立即软化,在血管中呈漂浮状态,减少对静脉内壁的损伤,保护宝宝的血管。

三、留置针的好处减少因为反复打静脉针造成的宝宝的恐惧和痛苦。

每次使用可以保留2-4天,再次使用无需再次穿刺,直接连接留置套管即可输液。

减少输液时液体渗出的发生,降低血管刺激,保护宝宝的血管(血管也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是身体传输氧气和营养的通道!)。

留置针小巧、无延长管,使用透明胶布固定后,牢固又稳妥。

宝宝在输液时,可以适当活动,减少拘束,让宝宝更舒适。

保证合理的用药时间,提高治疗的效果,让宝宝能早点康复。

四、您曾经遇到过在输液时,药液漏到血管外面鼓起一个“大包”吗?几乎每个病人都因为担心钢针(俗称头皮针)刺破血管而尽量减少活动,尽管如此,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钢针刺破血管的情况,这样不仅增加了穿刺次数,而且使药液渗漏到血管外引起炎症,尤其是化疗药物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儿童静脉留置针输液常见问题及护理

儿童静脉留置针输液常见问题及护理

02
问题2
冲封管
单主击要添存加在标问题题
第一张图片系冲管 时未充分冲洗干净
第二张图片中仅仅冲洗 一个接头,封管后另一个接头 内残留的药液回流至管腔。
单应击对添措加施标题
2016INS指南规定每次输液之前, 作为评估导管功能和预防并发症的一个 步骤,应该冲洗和抽吸血管通路装置。
01
02 03 04
2019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XX
03
问题3
封管后回血
单封击管添后加回标血题图片
图一
图二
单原击因添总加结标题
一、未正压封管。
原因 总结
二、封管后患儿过度用力
单应击对添措加施标题
一、
输液结束应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封管 量等于血管通路装置和附加装置的内部容积加 20%。正压接头在分离的一瞬间产生正压,非 正压接头在分离时产生回血。因此,输液结束时 应根据所用输液接头的类型,运用正确的手法夹 闭封管夹。正压接头封管后先分离后夹闭,非正 压接头先夹闭,再分离。肝素帽先夹闭后分离。 开放式留置针+非正压接头需带液拔针。
05
问题5
固定不规范
单原击因添总加结标题
一、 标识贴被胶布覆盖。
二、 封管夹位置不妥。
三、 未使用高举平台法。
四、
贴膜未充分塑形,未做到有 效固定,可造成脱管。
单原击因添总加结标题
五、 贴膜粘贴不牢,卷边松动,导管在血 管内活动,摩擦造成穿刺点渗血,影响留 置针的使用,可造成非计划拔管。
单应击对添措加施标题
二、
封管夹靠近穿刺点。夹 闭封管夹时,单手夹闭。指板 夹不宜用双手前后夹闭,可在 夹闭时产生负压,造成回血。
三、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风险及管理 赵小燕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风险及管理 赵小燕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风险及管理赵小燕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风险及管理。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入院诊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风险管理,分析两组风险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儿总风险发生率为5.00%,参照组患儿总风险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儿总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现有的及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管理,会大大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留置针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风险管理小儿静脉留置针主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宜穿破血管,可随时给小儿进行输液治疗,不仅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还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了充分发挥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应重视留置针置管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护理。

置管前根据患儿的年龄及病情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及穿刺部位,要熟练掌握正确的置管方法,妥善固定,置管后严密观察局部反应,做好穿刺部位局部护理,正确封管,同时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但由于婴幼儿临床治疗中会出现哭闹、多动等现象,导致静脉留置针松动、移位、堵塞导管、引起局部血肿及静脉炎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及时的识别、评价,并实施处理对策,为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患儿临床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入院诊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风险及管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入院诊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5例;患儿的年龄在7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5.9±1.9)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风险及管理
发表时间:2014-07-09T14:51:15.0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杨丽
[导读] 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初为人父为人母的现状下,家长对孩子越来越重视。

杨丽
(四川成都中铁二局中心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措施。

方法:以12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比较风险发生率。

结果:实行风险管理后,各种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在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过程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103-02
The nursing risk and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Yang li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rom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China Railway Second Board Chengdu Sichuan 61003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the nursing risk analysi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use. Methods: 128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risk. Results: after the risk management, the incidence of the risk is decreased obviously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pediatric use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o carry on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mprove the children’s family satisfaction.
【Key words】the young child’s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nursing risk the management of risk
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初为人父为人母的现状下,家长对孩子越来越重视,对儿科护士的期望值也非常高,儿科护士的静脉穿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留置针作为先进的新型的输液器材,避免了反复穿刺给家长和患儿的痛苦,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儿科病房。

笔者发现使用中同时存在着护理风险,有些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经过对护理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并减少了风险事件发生。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我科使用留置针的12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进行观察。

1.2 方法:对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对潜在的和现存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分析产生的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比较风险管理前后风险的发生率。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2 结果
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静脉炎,渗漏,堵管,脱落及留置针压伤的发生明显降低,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下表:
组别例数静脉炎渗漏堵管脱落留置针压伤
对照组 64 8 11 9 10 4
观察组 64 3 4 2 6 0
3 讨论
3.1 静脉炎的原因及风险管理:静脉炎分级采用美国静脉输液协会标准[1]。

主要原因是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者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导管置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其次,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导致静脉感染。

3.1.1 重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前不洗手其细菌数超过3类环境卫生学标准,严格执行手卫生,防止经过手传播致病菌,引起穿刺局部静脉的感染。

3.1.2 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头皮静脉穿刺前剃毛的范围应大于无菌敷贴面积,消毒面积应大于8×8cm,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引起感染[1]。

3.1.3 对高浓度,强刺激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在使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防止残留药物的刺激,使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静脉炎。

3.1.4 要有计划的更换血管,选择合适的型号,尽量选择小号留置针,以保护血管。

3.2 局部渗漏的原因及风险管理: 穿刺部位渗血渗液,与选择的血管,穿刺技术,固定及使用的药物有关。

3.2.1 选择血管要粗、直,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对循环差的血管可以热敷、用指压轻拍穿刺部位或是肢体下垂让血管充分充盈,这是一针见血的关键。

3.2.2 护理人员要经常学习穿刺技术,力争一次穿刺成功,避免皮下血肿、渗液。

3.2.3 穿刺成功后固定是关键,以穿刺点为中心,将敷贴自然下垂,将穿刺点置于敷贴中央,从穿刺点向四周轻压敷贴,从框架结构预切口处开始揭除边框,边揭边轻压此处的敷贴,使之更妥善地固定留置针,减少针头移动对血管的机械刺激[3]。

3.2.4 正确的封管方法也很重要。

封管液注入不宜太快,用力过猛,使血管内压急剧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可致血管炎性改变,发红,疼痛及肿胀。

3.2.5 严密观察留置针的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有渗血渗液应该重新消毒后更换敷贴妥善固定。

如有发红、肿胀、发痒时应立即拔针,更换部位重新穿刺。

3.3 留置针脱落的原因及风险管理:主要原因有固定不牢,患儿的活动范围广或自行抓脱,汗液过多导致敷贴粘贴不牢。

3.3.1 穿刺后用3M敷贴将穿刺部位及针梗的三分之二处完全覆盖,再把延长管固定在穿刺点旁边。

肢体留置导管者,为避免肢体过度活动,可用托板固定肢体,防止导管扭曲及脱出[2]
3.3.2 用弹力绷带固定儿科静脉留置针效果优于普通胶布[3],既不影响穿脱衣物,也不怕睡眠中的摩擦。

我科除了使用弹力胶布外,患儿睡眠时给双手戴手套或弹力丝袜,使留置针抓脱现象大为减少。

3.3.3 发现留置针敷贴潮湿松弛时应立即常规消毒后更换敷贴固定好。

3.2.4 加强输液管理,完善输液体系,持续维护静脉通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确保及时、合理、足量用药[4]。

3.4 留置针导管堵管的原因及管理:主要原因为留置针反复穿刺,封管方法不当,留置针留置时间太长都可导致堵管。

3.4.1 对护士定期培养,穿刺时力争一次成功,防止同一根留置针反复使用,降低堵管率。

3.4.2 正确封管。

输完液体后用3—5 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y型管的留置针夹管部位在延长管近针头处的三分之一以内,能减少回血和堵管。

3.5 留置针压伤的原因及风险管理:压伤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不能表达局部受压的不适,局部皮肤娇嫩易出现压痕,破溃甚至压疮。

3.5.1 穿刺成功后,在留置针针柄和肝素帽与皮肤接触处各贴一条一次性无菌不粘敷贴,可使局部皮肤的受力面积加大且均匀受力,有效防止局部组织的压伤[5]。

3.5.2 多巡视,多观察固定留置针的局部皮肤,杜绝留置针压疮的发生。

时刻牢记“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注意每一个环节都实施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减少了患儿和家长的痛苦,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琳琳.司联晶.白玉萍.不同液体渗透压及封管方法对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59-1760.
[2]高月平.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J].现代护理杂志,2008,5(20):165-166.
[3]黄如珍.应用弹力绷带固定儿科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14):1110.
[4]林玲.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5):493-494
[5]周冠蓉.小儿外周浅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