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解读一、背景介绍为了提高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确保本科教育的质量与学生培养的效果,高等教育部于2024年发布了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要求。

这一指标体系的出台旨在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估方法,全面监测和评价本科高校的教学工作,并为高校提供改进教学工作的指导,促进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评估指标体系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次、子目标层次和指标层次。

其中,目标层次是衡量高校整体水平的总体指标,包括本科教育综合实力目标、本科教育质量目标和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等。

子目标层次是对目标层次的具体细分,提供了更加具体的评估指导。

指标层次则是具体的评估指标,以一种定量或定性的方式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三、评估要求解读本科高校合格评估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即评估程序、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使用。

评估程序主要由高校自行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评估,包括评估材料的准备、评估人员的组织和评估过程的具体安排等。

评估内容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主要涵盖了本科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

评估结果使用要求高校将评估结果报送给高等教育部,用于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

四、评估指标解读1.教学目标:评估高校是否明确制定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2.课程设置:评估高校的课程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培养目标的需求,是否具有一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

3.师资队伍:评估高校的师资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具备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是否能够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

4.教学质量保障:评估高校是否建立了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评估、课程建设、教学等。

5.学生发展:评估高校是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对高校的促进和影响1.提高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明确和科学性,有助于高校全面关注本科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本科专业评估方案

本科专业评估方案

本科专业评估方案
课题组
二oo六年九月
目录
一、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二、专业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
三、专业评估结论及其它说明
一、评估指标体系
7.1学科建设成效
二、评估指标内涵与评估等级标准
3
4
5
6
7
8
三、评估结果及其它说明
(一)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
9
优秀:A217,CW3,(其中重要项目A212,CW1),D=0,特色鲜明。

良好:A+B217,(其中重要项目A+B212,D=l),DW2;有特色项目。

合格:DW4,(其中重要项目DW2)。

(二)本方案二级指标共21项。

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13项,一般指标8项。

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三)本评估方案中的有关数据,除评估方案中有特殊说明的外,一般填报、统计最近三年的数据。

10。

教育部 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 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是教育部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制定的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估指南,旨在对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为我国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提升教育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指标体系的概述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是一项非常系统化的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材使用、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学生评价等指标。

此外,指标体系还包括对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服务、教育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方面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实践。

二、指标体系的作用1.督促学校加强本科教育质量管理。

通过对本科专业的审核评估,能进一步推动学校加强本科教育的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以满足人才培养和社会要求。

2.优化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实施,有助于评估本科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各个环节的优劣,并进一步推动本科专业课程、师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优化。

3.信息透明化。

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互联网数据平台建设,让公众了解每个院校专业的去向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促进了整个教育行业的透明化和信息化进程。

三、实施指标体系要注意的问题1.完善指标体系,努力把握关键的指标,确保整个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坚持质量为本,将指标体系与教育质量保障相结合,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提升教育质量的作用。

3.加强数据管理,建立数据库,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实现数据的共享化,避免重复浪费。

4.注重多方参与,坚持专家评估与群众评价相结合,使教育质量评估更加科学。

四、总结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实施对于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举措。

对学校和相关部门而言,需要认真贯彻指标体系,做好评估指标管理工作,推动本科专业教育的改革和革新。

同时,评估指标的有效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实结果实,在全社会广泛推广和深入实施,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提升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科专业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本科专业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本科专业评估指标等级标准附件3: 本科专业评估指标等级标准评估标准一级二级指标备注 A C 指标1.专业1.1专业建专业建设规划,注1,目标明确、科专业建设规划目标基本合,注1,专业建设规划包括建设规设规划与实学、合理,符合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理,基本符合社会需要和学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划施* 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校实际;有措施,成效一般验室实习基地等建设内容 2.1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符合社会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本符目标定位求和学校定位;有特色,有保障措施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人才培,注2,指为受教育者构建2.2人才培养求,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养目标要求,基本适应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2.人才模式,注2, 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特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培养方色,措施得力,成效显著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种结构的方式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内外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2.3人才培动安排合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课内外活动安排合理,基本养方案* 求;有特色,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有专业负责人,且具有高级3.1专业负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能高水平总揽职称,水平较高,对专业建责人* 专业建设全局工作设全局工作思路清晰专业教师数量基本满足人专业教师数量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结才培养需要,梯队结构基本,注3,专业教师是指设置3.2专业教构合理,形成梯队;高级职称教师比合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本专业的学院隶属教师,师数量与结例?40%,专业教师中有本专业背?30%,专业教师中有本专其队伍结构包括年龄、学构*,注3, 景的比例?70%,35岁以下青年教业背景的比例?60%,35历、职称、学缘等方面的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90% 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结构究生学位的比例?80%3.3主讲教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比例为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师* 比例为?85% ?95%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每3.师资 3.4高职任教授、副教授每年均为本科生上课;年均为本科生上课;主讲教课* 主讲教师中教授的比例?40% 师中教授的比例?30%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梯队满实验教师基本满足人才培[注4]指年龄、学历、职称3.5实验教师足人才培养需要,结构合理[注4] 养需要,形成梯队等方面的结构教师治学严谨,做到为人师表,教书教师能努力搞好教学工作,3.6师德教风育人效果好,无任何教学事故教书育人,无教学事故3.7教学水平教师严格遵守教学规范,教学水平高教师教学过程规范有长远规划和近期培养计划,措施得有长远规划和近期培养计3.8师资培养力,成效显著划,措施落实,有成效教师积极参加教研科研,近三年人均教师参与教研科研,有教研3.9教研科研教研科研项目多,教研科研促进教学科研项目并能以教研科研成效显著促进教学一级评估标准二级指标备注A C 指标所有课程均有完善的教学大纲所有课程均有教学大纲与4.1教学大与教案,教学内容符合本专业教案,教学内容基本符合本纲与教案* 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能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能本学科的新发展基本体现本学科新发展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有规划,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有规措施得力,有一定数量的获奖划,有校级教材建设项目;教材或特色教材;必修课(含4.2教材建必修课(含实验课)教材配实验课)教材配备率为100%,设与使用备率?95%,其中使用近三其中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比年出版新教材比例?60%;例?80%,使用效果好;积极能选用外文资料引进先进外文参考教材总体思路清晰,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具4.课程 4.3教学内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有力,执行有思路、计划和措施,有一,注5,校级及以上成果奖励包容与课程体良好,改革成效显著;有一定定成效括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等系改革* 数量的获校级及以上成果奖励,注5,,注6,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4.4教学方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必注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法与手段改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注6,的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革* 课时?15%,教学效果显著课时?10% 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试题库建设与运行良好,试题有试题库建设,注意实行教4.5考核方库管理规范,并能实行教考分考分离,开展了考核方式与式与方法改离,积极进行考核方式与方法方法的改革,并取得一定成革的改革,成效显著效实验技能培养体系合理,有特实验技能培养体系合理;实,注8,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色;实验教学大纲、教材(指验教学大纲、教材(指导书)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导书)完善;实验教学满足专5.1实验教齐全;实验教学基本满足专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业教学需要,效果好;有综合学* 业教学需要;有综合性、设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性、设计性实验,注8,的课程5.实践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教学课程总数的比例?60% 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80%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完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5.2实习教善;实习教学满足专业教学需齐全,实习教学基本满足专学要,效果好业教学需要评估标准一级二级指标备注 A C指标有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文件齐全,管理过程记录详实,措施细则;毕业论文(设计)施效果明显;毕业论文(设计)选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和5.3毕业论文题的性质、难度、份量和综合训练5.实践教学综合训练结合实际,基本符 (设计)* 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合培养目标要求和毕业论文求;论文(设计)评分与内容相符,(设计)质量标准,论文(设符合规范要求和评分标准,质量好计)规范,质量合格校拨教学经费使用合理,效益好;积 6.1教学经费校拨教学经费使用基本合理极自筹经费,增加教学投入实验室管理完善,仪器设备完好,利,注9,实验室开放包括开实验室管理规范,仪器设备用率高,实验开出率为100%,满放的范围、时间、内容、对完好;实验开出率?95%,6.2实验室* 足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要求;实验室学生的覆盖面等;其中开放6.教学条件基本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有开放,注9,时间长,开放范围及覆的范围包括科研(专业)实开放性实验室,有一定效果盖面广,效果好验室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外实习6.3校内外实校内外实习基地的配置基本基地完善,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习基地满足实践教学要求践教学,效果好,注10,包括目标的确定、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教学教学管理制度基本健全,执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7.1教学质量质量监控体系,注10,科学、完善,行较为严格;教学质量监控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监控运行成效显著体系初步形成,运行有成效分析、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7.教学管理学风建设措施得力,效果好;学生热学风建设有措施,能自觉遵7.2学风考风爱本专业,学习热情高,考风优良,守校纪校规,考风良好;学考试无作弊生考试作弊处分?2人次/年教学档案,注11,规范、齐全;专,注11,包括教学日历、教学档案基本齐全;专业介7.3教学档案业介绍、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任课教案、教研活动记录、实验绍方面的信息基本能通过网管理教师简介、教学日历等网络信息完记录、试卷及其分析、毕业络查询、了解整、准确论文(设计)等措施得力,学生思想道德、措施完善、有效,学生思想道德、文8.1品德与体文化素质较好,心理健康;化素质好,心理健康;大学生体质健质*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康标准合格率?97% ?95%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注12,命题质量、学生8.教学效果 8.2基本理论学生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实际水平基本达到人才培养考试成绩、实验报告、实习与基本技能* 平高,注12, 目标要求报告等;随机抽查学生实验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文化活动和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文化8.3创新能力科研训练,科技文化创新项目?5项,活动和科研训练获校级以上奖的?3项续表评估标准一级二级指标备注 A C指标应届毕业生获毕业证率应届毕业生获毕业证率8.4毕业证与?96%,获学位证率?90%,获学位证率学位证 ?90% ?85%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8.5读研 ?20% ?10% 8.教学效应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应届毕业生当年就业率8.6就业果 ?80% ?70% ,注13,提供近年毕毕业生社会评价高,注业生质量社会评价跟8.7社会评价* 毕业生社会评价认可 13, 踪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本专业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的地位、排名或优势;在学校或社会上有显著影响的专业优势或特色教学特色项目或连续3年有95%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情况反馈很好的材料注:*为重点项目,本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6项、重点二级指标15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标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标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标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标准是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教育水平而制定的。

评估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专业方面1. 专业定位:该专业应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定位,并符合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供给需求。

2. 专业设置:该专业应有合理的专业设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性环节的设置,同时应合理配置师资和教学资源。

3. 教学改革:该专业应有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建立学科交叉、融通发展的教学模式。

4. 课程体系:该专业应有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能够有效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二、师资方面1.师资力量:该专业师资力量应充足、队伍稳定,达到学科专业和教学能力双重要求。

2.培养方式:该专业应探索培养方式,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创新与改进。

3.教学质量:该专业应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每年进行一定比例的教学过程和成果的专家评估。

三、教学资源方面1.教学设施:该专业应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教室等。

2.教材教具:该专业应有优秀、适用的教材和教具,同时应积极推广信息化技术,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3.实践训练:该专业应有多功能、多样化的实践训练体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培养成果方面1.学生分布:该专业应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良好的声誉,招收学生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

2.绩效评估:该专业应设立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生升学、科研及学术成果等进行评估。

3.社会反响:该专业应受到社会认可和好评,在就业市场、行业领域、社会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以上即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标准,从专业方面、师资方面、教学资源方面和培养成果方面四个方面,对各高校本科专业进行全面评估和检验,以推动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更多适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一个专业的发展情况和水平的体系。

一个完善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学校和专业管理部门了解专业发展的状况,为专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以下是一个较为全面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指标:包括教师的专业水平、学历和学术背景、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教师的论文发表情况、科研项目承担情况以及教学教务相关数据来衡量。

教学质量方面的指标:包括课程设置、教材教辅、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课程教材的更新情况、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评价的结果来衡量教学质量的提高情况。

实践教学方面的指标:包括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效果、实践教学实施的团队和设备条件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成果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情况来衡量。

学生培养方面的指标:包括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就业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社会认可度和创新创业项目的成果来衡量。

学科建设方面的指标:包括学科专业的知名度、办学特色和学科底蕴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学科专业的排名情况、专业特色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结构情况来衡量。

社会服务方面的指标:包括专业服务社会的情况、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效果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专业的社会服务项目和社会团队的参与情况来衡量。

以上是一个较为全面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这些指标的量化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估一个专业的发展水平。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为专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依据,进一步优化专业的办学质量和服务能力。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

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简介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是评估和提升高等教育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一系列指标和评价方法,旨在衡量专业建设的效果,并为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

目标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目标是确保高等教育专业的优质水平,以满足学生、社会和国家的需求。

通过建立科学和客观的评价体系,为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指标专业建设质量指标是衡量专业建设质量的具体要素或衡量标准。

它们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课程设置和内容:包括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师资力量:评估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专业背景等重要要素。

3. 教育资源:评估专业建设所需的教学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教育资源的充足性和质量。

4. 培养效果:评估专业建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如知识水平、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等。

5. 质量保障机制:评估专业建设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以保证质量的持续改进。

评价体系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是基于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工具,用于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评价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和分析方法,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客观评估。

2. 评估方法:根据指标体系设计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专家评审等,以获取全面的信息。

3. 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统计和分析后,形成评估报告,提供给有关部门和参与者,促进专业建设的改进。

最后专业建设质量指标及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机构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的指标设计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推动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教育部 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 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是根据《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教育战略和发展规划,结合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定的本科专业审核评估的基础标准和核心指标。

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指标:专业定位和设置、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学生培养和质量保障体系。

其中,专业定位和设置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专业定位与发展方向、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与要求等;教学质量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等;师资队伍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教师队伍结构和数量、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团队建设等;教学资源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实验室和实践教学设施、图书馆和信息资源、校企合作等;学生培养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学生选拔和招生工作、学生培养模式和方式、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等;质量保障体系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管理与评价、质量监控与反馈等。

通过本科专业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本科专业的质量和水平,为教育部门和高校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推动我国本科教育的开展与提升。

- 1 -。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有一定实施效果,专业有特色
专业办学条件与利用
2-1师资队伍
师资培养
有科学合理的师资培养计划措施得力、实施效果好
有计划并基本落实
队伍数量与结构
专业教师队伍数量够用,已形成知识、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梯队,能较好地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具有中一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
首席教师1名及其以上,结构基本合理,基本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⑶合格:D≤4(其中重要项目D≤2,新办专业“教学效果”指标只考察4-3,
其余不作考察);
⑷不合格:D>4(其中重要项目D>2,新办专业“教学效果”指标只考察4-3,其余不作考察)。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明确、合理,充分体现专业定位
目标明确,符合专业定位
培养计划
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有利于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色明显,执行情况良好
体现了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有特色,执行情况良好
建设与改

3-2课程
课程建设规划与实施效果
规划合理、可行,实施效果显著
2-2实训实习基地
实训室面积设施
面积够用,设施完善
面积基本够用,设施基本完善
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基地满足要求,有固定的且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基地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有1个以上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2-3教学仪器设备或图书资料
教学仪器设备或图书资料拥有量
满足教学需要
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专业建设与改革
3-1培养方
能开展教学质量的检查和总结分析,并采取措施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3-5教学成果
成果数量与
水平
有一定数量的教学成果(含教学研究论文),并有省部级

温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模板】

温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模板】

温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一、评估指标说明为使专业评估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更具导向性,根据温州大学专业建设规划的有关精神,在参考《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重点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评估指标。

(1)专业评估的目的加大本科专业建设力度,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服务转型,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2)专业评估的原则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坚持条件、过程、效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

(3)专业评估的对象评估对象为学校所有本科专业,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在学校指导下自行组织专业评估。

(4)评估指标与标准评估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3项,其中标“*”者为核心指标,共19项,一般指标14项。

评估标准共分为A、B、C、D四级,A、C在评价指标内涵及其标准中给出,介于A、C级之间者为B级,低于C级者为D级。

(5)评估结论与等级评估结论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整改。

其具体标准(6)评估结论的利用①在校重点(建设)专业的评估验收中,总分值低于85分者或规定的核心指标中有一项未达到A级要求者,不能评为校重点专业。

②省市重点建设专业原则上在校重点专业中产生。

③评估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一般专业,作为校重点建设专业评选的候选专业。

④评估不合格的专业须限期整改。

⑤本科专业评估的结论在半年内,如发现有评估依据严重失实,将直接定为整改级别。

如在有效期内,教学方面发生重大事故等严重问题,视情节轻重给予降级处理。

*为核心指标【注1】0.8≤A≤1.0, 0.6≤B<0.8, 0.4≤C<0.6,D<0.4 【注2】评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以上所有数据的统计,重点(建设)专业按照四年统计,一般专业按照2年统计。

【注1】青年教师指年龄在35岁(含)以下的教师。

【注2】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

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
1.专业目标与定位:评估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定位是否明确,并且与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需求相契合。

这个指标主要评估专业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和方向。

2.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评估专业所设课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应性。

包括课程设置是否完整、教材的选用是否适当以及教学计划和进度是否合理。

3.教学团队建设:评估专业的教学团队的数量、结构和素质。

包括教师的资历、教学经验、科研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等。

4.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评估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的先进性、完备性和使用效果,以及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情况。

5.学生培养目标与效果:评估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包括学生的就业情况、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6.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评估专业教师的培养机制和继续教育情况,包括师资培养计划、培训机会、教学研究成果等。

7.专业建设投入与管理:评估专业建设的投入和管理情况,包括专业建设的经费、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管理效能等。

以上是专业建设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一些主要内容,不同的评估主体和评估对象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指标进行调整和修改。

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高校或其他机构对专业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评估,为优化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和建议。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评价和提升高等教育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评估工具。

评估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指标组成的,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出一个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议:1.教师队伍指标教师队伍质量是衡量一个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这个指标包括教师的学术资历、学术成果、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等。

具体指标可以包括教师的学历构成、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教学评价、教师在学生竞赛中的指导成果等。

2.教学质量指标教学质量是一个专业是否具有良好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

这个指标包括教学计划的合理性、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教学效果的评估等。

具体指标可以包括教学计划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实践的满意度和实际效果等。

3.实践环节指标实践环节是一个专业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指标包括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情况。

具体指标可以包括实践环节的完备性、实践环节的组织管理、实践环节的实践能力培养等。

4.学生素质指标学生素质是一个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的重要目标。

这个指标包括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具体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学术成绩、科研成果、创新竞赛成绩、社团和团队组织经历等。

5.专业声誉指标专业声誉是衡量一个专业受到社会认可程度的重要指标。

这个指标包括专业的知名度、招生竞争力和就业情况等。

具体指标可以包括专业的排名情况、专业的招生简章和宣传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待遇等。

以上仅是一个可能的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议,实际的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和专业的特点进行具体设计。

这个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院校优化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估和衡量本科专业质量的一套指标和标准。

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下面将从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效果和发展潜力几个方面介绍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首先是教师方面。

教师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力量,评估一个本科专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评估教师的指标可以包括教学经验、学历和学术背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

其次是学生方面。

学生是专业教育的受益者,他们的学习成果和发展状况是评估本科专业质量的重要依据。

评估学生的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成绩、就业率、获奖情况和社会评价等。

再次是课程方面。

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它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

评估课程的指标可以包括课程设置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教材和教学资料的质量等。

此外,教学效果也是评估本科专业质量的重要方面。

教学效果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学习成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程度。

评估
教学效果的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最后是专业的发展潜力。

评估一个本科专业的发展潜力可以从专业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来考量。

评估专业的指标可以包括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的影响力等。

以上是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几个方面,这些指标体系相互关联,通过综合评价来评估本科专业的质量。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2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 -一、评估指标体系(有“*”号的为重要指标)二、评估结果及其它说明- 5 -1.本评估体系适合我省本科专业的评估。

2.对新专业评估,可按实际情况抽取相关指标或按标准评其专业建设规划。

新专业指至评估之时没有3届毕业生的专业。

3.对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评估,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为必要条件:(1)24项二级指标中,D级为零,并有特色项目(专业特色与优势);(2)24项二级指标中,A≥17项,C≤3项;(3)13项二级重要指标中,A级≥10项,其余为B级。

(4)建立有专业改革与发展委员会(应用性专业应有校外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

4.本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总共24项,另加特色项目。

其中重要项目13项(4—1实验装备及利用为理工农医类专业的重要指标,4—3图书资料及其利用为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重要指标,所以各专业的重要二级指标是13项),一般项目11项,另加特色项目。

5.评估结论分为四个等级: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

本指标体系只给出A、C两级标准,介于A、C之间为B级,达不到C级为D级。

6.对二级指标评判,有2个观测点的必须2个达到A方可评为A;3个观测点的必须是3A或2A、1B方可评为A;4个观测点的必须是4A或3A、1B方可评为A。

7.本评估方案中的有关数据,除评估方案中有特殊说明的外,一般填报、统计最近三年的数据。

- 5 -三、评估指标内涵与评估等级标准- 5 -- 5 -- 5 -- 5 -- 5 -- 5 -- 5 -。

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大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一、评估指标体系专业特色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2项,重要项目9项(带*号者)二、评估等级标准及内涵且与实践教学师资不重复☆教学奖励包含优秀教师、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青年教师等。

☆教授副教授上课达C 级标准再考虑A级教学3.1级二级指指标标基教学本基本设设施*4.1教育教学研究人才培养*4.3实践教学*5.1人才培养质量☆设计性实验是扌旨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实验室开放包括实验室开放的范围、时间、内容、对学生的覆盖面。

☆英语专业按专业英语4级统计☆获得国家专利按科技竞赛获奖统计三、专业评估结论标准一、评估结论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标准如下(二级指标):优秀:AN10,C<2,D=0(其中重要项目A>7),有特色项目;良好:A+B>10,C<2,D=0(其中重要项目A+B>6);合格:D<3(其中重要项目A+B+C>7);不合格:其他情形。

二、本方案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 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三、针对各个项目提交文字说明材料,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要详实、可信、具体、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4.4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建设
0.3
*4.5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0.3
科研水平
5.1承担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情况
0.3
5.2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0.3
*5.3科研对教学发挥的作用
0.4
人才培养质量
*6.1学生综合素质
0.3
*6.2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实验以及文献检索技能
3.师资队伍建设
3.1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政策
有系统的科学规划和配套政策,尤其在年青教师的培养方面措施得力
有规划和政策,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查阅文件以及有关统计资料,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
*3.2教学梯队状况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90%的主讲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讲师资格
*2.2实验教学体系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建立对学生开放的高水平实验室
较为科学完善,具有实际的改革效果
*2பைடு நூலகம்3实习基地建设
已建立稳定实习基地,配备高水平实习指导教师,有系统科学的实习计划和方案,实习效果显著
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行方案科学并切实可行,有成效
*5.3科研对教学发挥的作用
有科学完善的机制,有优秀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的机会
有一定的措施和成效
6.人才培养质量
*6.1学生综合素质
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文化素质高,用人单位反映良好,一次就业率80%以上
学生综合素质较好,在社会上有一定反响
实地考察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听课,查资料,师生座谈
*6.2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专业实验以及文献检索技能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70%的主讲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讲师资格
*3.3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师情况
55岁以下正教授全部参加本科教学,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时数≥80,有知名教授主持专业主干课的教学
55岁以下正教授全部参加本科教学,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时数≥60
3.4实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内涵
评估标准
评估方法
评估结果
A
C
A
B
C
D
1.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思路
*1.1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
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和改革方向,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体现学科优势和特色
基本符合教育规律,目标比较明确
查阅教学计划等文件,与领导和师生座谈
*1.2人才培养方案
整个培养方案体现科学性和可行性,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协调发展,课外培养计划完善且很好地得到落实
具备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应用效果较好
5.科研水平
5.1承担国家、部委级科研项目情况
年均承担国家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项
年均承担国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
查阅有关统计资料,实地考察科研情况
5.2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年人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年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年人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0.5篇,年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
方案较为科学,注重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课外培养计划
2.教学设施建设
*2.1基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使用效率(不含文科)
设备先进,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完好率≥95%,使用率高
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基础课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好率≥85%,使用率一般
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实验室,查阅实验记录,与师生座谈
承担1项以上省部级项目,有一定的改革实践效果
实地考察、听课,查阅有关资料,师生座谈
*4.2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
承担国家规划教材1部以上,教材体系完善,积极引进先进、使用的原版教材
有自编且有一定影响的教材,教材体系较完善
4.3教师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含教材)情况
3项以上(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
1项
查阅文件、师生座谈
*2.4图书资料
专业图书资料品种齐全,生均图书拥有量≥200册,有教师和学生阅读“网络图书”(光盘、影带等)和电子图书的场所和设备,资料丰富,使用率高
生均图书拥有量150册,有“网络图书”,有使用效果
实地考察,查阅使用记录
2.5教学辅助设备
教学辅助设备先进,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教学辅助设备尚可
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学生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体现较强的创新能力,有一定数量高水平研究论文发表
专业知识基本掌握,能够运用;有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
0.3
*6.3历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情况
0.2
6.4特优人才培养情况
0.2
专业管理
7.1管理文件
0.4
7.2管理制度
0.2
*7.3专业建设经费
0.4
专业优势和特色
*8.1学科优势和特色
0.5
8.2学风和学术氛围
0.5
注:一级指标8相,二级指标29项。带*号的为重点项目(18项)。
二、吉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等级标准及内涵
0.1
师资队伍建设
3.1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政策
0.1
*3.2教学梯队状况
0.3
*3.3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教师情况
0.3
3.4实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
0.2
*3.5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0.1
教学改革成果
*4.1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情况
0.1
*4.2教材编写与使用情况
0.2
4.3教师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含教材)情况
一、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内涵
在二级指标中的权重
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思路
*1.1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
0.5
*1.2人才培养方案
0.5
教学设施建设
*2.1基础教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使用效率
0.2
*2.2实验教学体系
0.3
*2.3实习基地建设
0.2
*2.4图书资料
0.2
2.5教学辅助设备
基础课实验(见习)全部由专任教师教学,实验教学辅助队伍配备齐全,具有较高水平
基本满足实验教学需要
*3.5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
总体评价很高
总体评价基本满意
4.教学改革成果
4.1参与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情况
专业承担有3项以上省部级项目;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发表教学论文;有独创性的、产生较大影响的教学改革实践
4.4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建设
能够全部开出教学计划规定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能够开出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至少有2门校级精品课程
基本上可以开出计划规定的课程,能够开出少量选修课程
*4.5任课教师开展教学法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具备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教学大纲、教案和教学辅助资料等上网,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少于15%,采用网络教学,效果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