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达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知觉的特性:选择性
知觉的特性:整体性
感性认识的局限
把国际象棋的每一格都放上米,需要 18446744073709551615粒,即使把 国库里所有的米都放完,也还放不满。 它的数量相当于当时全世界两千年内 生产的全部数量的总和。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排除谬误,获得真理, 在真理的指导下不断地改造世界。 在真理的指导下不断地改造世界。
一、
——反对“多元真理论”或“主观真理 论”。
主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两个 (1)马赫主义真理观。二十世纪初俄国的马 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提出:“真理是思想 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具有 “普遍意义”的“社会地一致起来的、社 会地协调起来的经验。” 典型代表:教条主义、权威标准等
认识中的非理性问题
兴趣、意志、情感、潜意识等 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情结
辩证思维方法问题
1、归纳与演绎 (1)相互依存、互相补充。归纳 是演绎的前提,作为演绎前提的一 般原理是归纳的结果,演绎是否正 确往往需要归纳进行证实和补充, 因此可以说,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 演绎是归纳的指导,归纳什么,怎 样归纳、归纳的目的是什么,往往 由演绎提供理论根据。 (2)相互转化。归纳的结论成为 。 演绎的前提,演绎的理论又成为归 纳的指导。

(1)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 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 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 检验标准,必须是能够把主观 (2)检验标准,必须是能够把主观 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 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桥梁”。
(3)实践且只有实践:它是人们以一定的思想 实践且只有实践: 理论作指导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理论作指导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又是人 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会产生客观实际 的结果。 的结果。 实践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照, (4)实践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照, 从而确定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 从而确定主观同客观是否符合。
四、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1、基本概念 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2、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 实践活动的 认识和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1)真理原则: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 真理原则: 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 ),追求和服从真理 追求和服从真理。 身),追求和服从真理。 价值原则: (2)价值原则:就是人总是按照自己的 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 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合人的生存和发展。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是理解认识之本质的基础和关键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特征,就是 把人的感觉、观念、意识看作是对客 观对象的反映。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 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 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 反映和创造是人类认识功能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反映和创造是人类认识功能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反复性与无限性问题
认识的反复性指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 认识的反复性 指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 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 认识 、 再实践 、 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 、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的 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 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 原因 : ① 认识对象的复杂性 ②认识主体的局限性:③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性。 认识主体的局限性:③社会历史条件制约性。 认识的无限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随着事 认识的无限性 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随着事 物的无限发展而不断丰富、 深化 、 发展 。 原因: 物的无限发展而不断丰富 、 深化、 发展。 原因 : 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是无限的, 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其发展也是具 有无限性,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发展的无限性, 有无限性,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发展的无限性,决 定了人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定了人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二、
(一)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含义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 真理转化(真理无论在 量上还是质上永恒发展)
三、真理和谬误
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 1.区别: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区别:二者泾渭分明,互相对立。 2.联系: 联系: 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相比较而存在; (1)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相斗争而发展;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 条件: (2)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理论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一定的物质条件 (1)理论要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化为指导 )理论要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化为指导 实践的具体观念。 (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真正化为群众 )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为群众所掌握,真正化为群众 的意志和行动。 (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还需要一系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还需要一系 列的中间环节。 列的中间环节。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 理论的系统。(毛泽东) 《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 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之中是认识运动的第 (二)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之中是认识运动的第 二次飞跃。 二次飞跃。 这次飞跃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1、这次飞跃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1)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 验和发展。 验和发展。 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2)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 改造世界的目的。 改造世界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最能说明认识的能动性。
人的认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
(1)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2)人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以抽象的 范畴、概念、符号、数字、公式、图形等 形式来把握认识客体。 (3)主体在大脑中创造出虚拟世界理想客 体。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 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 的。 总之,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观点全 总之, 面分析和说明了人反映世界的社会性、 面分析和说明了人反映世界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 动性。 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 指出了人对世界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指出了人对世界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辩证思维方法问题
4、逻辑与历史统一 历史( 历史(1)客观事物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 客观事物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 (2)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发展过程。 人类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发展过程。 逻辑,是指上述两个方面的历史过程通过逻辑的 方法在概念等思维形式中概括,而在这些逻辑范 畴之间又形成一定的次序、层次、关系等。 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是说(1 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是说(1)逻辑进程要 与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2 与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2)逻辑进程 要与人类认识的发展进程基本一致。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本章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 本章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 展规律。 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 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把科 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把科 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引入认识论, 辩证法运 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 用于认识论, 用于认识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 的认识论。 的认识论。
辩证思维方法问题
2、分析与综合 相互依赖。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 相互依赖 。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综合是分析的指 导和目的。 导和目的。 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 。 人一旦在思维中把握了事物的各个部 分的本质规定性, 思维运动就进入综合 。 分的本质规定性 , 思维运动就进入综合。 但综合 又是进一步分析的起点, 分析 - 综合- 分析 , 又是进一步分析的起点 , 分析- 综合 - 分析, 这就 是思维的运动过程。 是思维的运动过程。 互相渗透。对事物的认识,尤其复杂事物的认识, 往往采用的不是单纯分析或综合。而是分析中蕴 含着综合,综合中渗透着分析。
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
真理 原则 价值 原则 客体性 条件性 统一性
人的 实践 活动
主体性
目的性
多样性
形成于实践活动
相互 贯通
都是实践活动的目标
一定实践 条件下的 相对统一 实践基础上 不断发展 的统一
统 一 表 现
wk.baidu.com相互 促进
实践 标准
真理 和 价值 具体的 历史的 统一
具体的
历史的
五、
真理向谬误转化的情况: 真理向谬误转化的情况: (1)真理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真理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1)真理是具体的和历史的,都有它适用的时空 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 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 会变成谬误。 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全面的 如果把其中某一方面片面化, 真理是全面的, (2)真理是全面的,如果把其中某一方面片面化, 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谬误向真理转化的情况: 谬误向真理转化的情况: (1)将由片面 非具体、 将由片面、 (1)将由片面、非具体、非历史理解所导致的错 误认识重新与具体实际、 误认识重新与具体实际、历史状况等联系起来加 以全面理解从而重新获得正确的认识。 以全面理解从而重新获得正确的认识。 (2)失败乃成功之母 失败乃成功之母。 (2)失败乃成功之母。 (3)谬误可以从反面向人们提出发现真理的正确 (3)谬误可以从反面向人们提出发现真理的正确 道路。 道路。
辩证思维方法问题
3、抽象与具体 具体认识过程图式:客观事物— ——感 具体认识过程图式:客观事物 — 实践 —— 感 性 具 体 ( 知 觉表 象 ) — 分 析 —— 思 维抽 象 体( ( 抽象的规定) ( 概念) — 综合 —— 理性具 抽象的规定 ) 概念 ) ——理性具 体(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
班·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舍罕国王:当 然可以……?!
感性认识的局限
感性认识的局限
谁短谁长?
谁短谁长?
感性认识的局限
谁大谁小?
理性认识的形式 推理
所有的花都是香的 玫瑰花是花 玫瑰花是香的
卡斯帕洛夫与“深蓝”对 弈
3、
4、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有一定条件
(1)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
(2)实用主义真理观 (2)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创始人詹姆斯说:“ 实用主义创始人詹姆斯说:“它是有用的, 因为它是真的” 因为它是真的”,“它是真的,因为它是 有用的” 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胡适说:真理 “是人造出来供人使用的, 正因为它有用处,才叫真理。” 正因为它有用处,才叫真理。”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
我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我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出发。 ——“实际” ——“实际”是客观的、全面的,又是现 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又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 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反对主观 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反对主观 主义。 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