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唐纳德·诺曼_20141225

合集下载

设计心理学(诺曼)

设计心理学(诺曼)
本性的修改。
14
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设计人员的客户未必是产品的客户
某公司采购流程
15
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设计人员的客户未必是产品的用户 在政府机构或工业领域,有时必须把成本作为采购是 首要考虑的因素,在采购时,首先会向和代理商发出一 份正式报价单,购买与否大多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和维修 成本,而根本不会考虑买来的产品是否方便易用。
钢笔结构图
19
第六章 设计中的挑战
一、设计的自然演进 二、设计人员为何误入歧途 三、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四、设计人员的致命诱惑
20
设计人员的致命诱惑
悄然增长的功能主义 陷入误区的外观崇拜
21
悄然增长的功能主义
是指设计人员或用户总想着增加功能,结果常常导 致功能过于繁杂,使人无法明白,也不知如何操作的这 样一种现象。
27
第七章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一、故意增加操作难度 二、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容易 三、设计的社会功能
四、日用品的设计
28
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容易
冲浪板
溜冰鞋
29
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容易
每一件看起来简单的物品都具有很多种可能的操作方 法,但因控制器的数目太少,用户只有通过多次的练习、 摸索,才能掌握所有正确的操作方法。
35
谢谢观看
36

33
日用品的设计
燃气灶
注重可视性,降低误操作的发生率,利用自然限制 因素和强迫性功能这样一来,用户就完全不必体验操作 中的困惑或是蒙受未察觉的操作错误带来的损失。
34
该如何设计呢
优秀的设计是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一种交流,用户的 需求应当始终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之中,但这并不是说 产品的易用性可以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所有伟大的设 计,都是在艺术美、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成本和 性能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这本书是由唐纳德·A·诺曼所著,是一本介绍设计与心理学之间关系的经典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如何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设计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设计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强调了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存在的。

他提出了“情感设计”的概念,即设计应该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产生愉悦的感受。

这一点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人们的情感需求。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心理学原理,如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这些原理对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在面对复杂信息时会有信息过载的现象,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简化信息,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使用。

而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设计师需要了解这些因素,从而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除了介绍心理学原理,作者还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设计中。

比如,他通过分析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指出了苹果公司是如何利用情感设计来吸引用户的。

他还通过分析一些失败的设计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如果不考虑人们的情感需求会导致产品失败的例子。

这些案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设计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如何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到设计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仅适用于设计师,对于任何对设计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计,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设计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设计师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受益。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是一本由唐纳德·A·诺曼所著的书籍,从“人”与“物”的角度介绍了各自的特征,以及相互的媒介、分歧和关系;最后讲了设计的思维、工具和现实情况。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和理解产品。

书中的观点和案例让我对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书中提到了设计的两个重要特征:可视性和易通性。

可视性是指物品如何操作,而易通性是指物品有什么用。

这两个特征对于设计一个好的产品至关重要。

如果物品的操作方式不明显,或者用户不明白物品的用途,那么用户就很难使用这个产品。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让物品的操作方式更加明显,让用户更容易理解物品的用途。

书中还介绍了设计的对象,包括人类和物品。

人类具有思考、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特征,而物品则具有不同的属性和表现。

设计师需要了解人类的特征和需求,以及物品的属性和表现,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交互设计的重要性,交互设计重点关注“人”与“机器”的互动。

再次,书中从“物”的角度展开,介绍了示能、意符、约束、映射、反馈和概念模型等概念。

示能是物品的特性与人类能力共同决定的,决定了两者如何互动。

意符是物品对人的一种沟通手段,告诉用户正确的操作方式。

约束是物的结构的一种限制,指导行动。

映射是两组事物要素之间的一种控制和结果关系。

反馈是物与人之间的沟通行为结果,让人了解物的状态。

概念模型是人类自发形成的关于事物如何工作的高度简化说明。

书中从“人”的角度展开,介绍了行动和思维两个方面。

行动是由目标、执行鸿沟和评估鸿沟等阶段组成的,思维则可以分为本能层次、反思层次和应用层次三个层次。

书中还介绍了差错的原因和分类,以及如何防止差错和为差错设计。

《设计心理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为设计师提供了深入的思考和实用的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设计技巧和方法。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其次,我对书中分析的设计中的“误操作”和“不合理”之处感到兴趣。作者通过这些案例指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这使我认识到,设计心理学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还关注产品的可用性和人性化程度。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细节,避免出现类似的误操作和不合理设计。
此外,我对书中提到的设计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感到启发。作者通过实例展示了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界面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这使我意识到,设计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运用设计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从人工智能助手的视角来看,《设计心理学》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它为我这样的AI助手提供了一个服务的标准和方向。通过理解和应用设计心理学的原理,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这也提醒了我,作为人工智能助手,我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以适应人类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篇范文:《设计心理学》读后感——从读者的视角看
其次,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书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人物角色,但通过对一系列设计案例的剖析,展示了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挑战。这些案例中的人物,尽管没有详细的个人背景描述,但他们的设计作品和思考过程,使我对于设计师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通过作品来展示人物特点的方式,让我更加关注设计背后的故事和含义。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是美国设计师唐纳德·诺曼所著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设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作为一名人工智能助手,我在阅读这本书后,对其中的观点和案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设计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读书| 设计心理学:打动人心的设计亲爱的爷爷大年初一,新年快乐!也祝所有爷爷奶奶读书会的读者新年快乐!最近看的一本书名叫《设计心理学》,出自唐纳德A诺曼之手,他是一名认知心理学家,也是认知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他的著作主要涉足心理学和计算机两大领域。

因此《设计心理学》丛书更倾向从工业设计、人机交互的角度谈设计的心理。

年前回家之前读了《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其中谈到人为操作失误的原因绝大部分来自于设计师的错误,而非人为故意的操作。

很多时候,人们追溯事故发生的原因总是很轻易地将其归结为人的失误,似乎这样就找到了责任承担人,于是便高枕无忧;但是实际上往更深层次的原因思考,产品的设计本身是否存在漏洞?明知员工在枯燥无味地工作,工业产品的设计却仍需要员工维持远超普通水平的警醒程度,还要在故障发生时操作平时几乎不会用到的复杂事故防护启动装置。

这是产品设计的漏洞,而非简单的操作失误。

诺曼提到,工业事故的发生就好像一个多层漏斗,只有当每一层都有漏洞,事故才会发生;因此,产品的设计则应合理并尽量地避免漏洞。

回家后读的《设计心理学(3)》谈论的是情感化设计,个人认为情感化并不能凸显其设计基础,反而夹带了一种情绪化的表意。

如果你评论一个人情绪化,你可能是在批评他不够理性;然而这本书却告诉你emotion却是合理的存在,情感化的设计甚至能促进产品的实用性。

诺曼提出情感化设计应当遵从三个水平:1. 本能水平的设计外形;2. 行为水平的设计使用的乐趣和效率;3. 反思水平的设计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当你去购物的时候,你可能更关注长得好看的商品;而这件商品如果不好用(没有实用性),以及用起来没有乐趣,你也不会选择。

文中提到一个蛋糕粉的例子:厂家设计出一款混合好的面粉和鸡蛋的产品,帮助主妇们做蛋糕,却没有多少人买,原因是主妇们觉得从中无法获取做蛋糕的乐趣和自豪感。

也就是说:外形所能带来的乐趣是否能延伸到行为水平,在于该产品是否能有效完成任务,是否有乐趣或其他重要的情感要素。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是一本由唐纳德·A·诺曼所著的心理学经典著作,它以设计的角度探讨了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对设计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对于如何利用设计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首先介绍了设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作者指出设计不仅仅是外观和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的影响。

例如,一些设计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比如在超市中放置商品时,摆放在眼睛的高度会更容易吸引顾客的注意,这就是设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通过这些案例,我深刻地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实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人们的行为和情感。

其次,书中介绍了设计对人们情感的影响。

设计可以通过颜色、形状、材质等因素来影响人们的情感,从而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

比如,柔和的色彩和圆润的形状可以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而尖锐的色彩和角度则会让人感到紧张和不安。

这些设计对情感的影响,让我对设计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设计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内心的影响。

最后,书中介绍了设计对人们认知的影响。

设计可以通过信息的呈现和组织来影响人们的认知,从而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过程。

比如,在网页设计中,信息的布局和排版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

通过这些案例,我对设计对认知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设计不仅仅是表面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认知的引导和影响。

通过对《设计心理学》的阅读,我对设计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实用,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行为、情感和认知的影响。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需要更加关注人们的需求和心理状态,通过设计来引导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情感。

同时,我也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学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设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它让我对设计和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设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每日一书】0539.《设计心理学2》

【每日一书】0539.《设计心理学2》

【每日一书】0539.《设计心理学2》关于作者唐纳德·诺曼,国际知名心理学家,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影响力设计师之一。

关于本书《设计心理学》这套书最早出版于1988年,是设计学的经典入门书籍。

这本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给你讲讲设计的门道。

核心内容一、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好设计要做的是驯化复杂,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变简单;二、怎么管理复杂;三、复杂的服务流程应该怎么设计。

一、好设计要做的事情是驯化复杂,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变简单很多复杂是有必要的,如果为了简单而简单,以削减功能、牺牲使用体验为代价,那这种设计理念就是错误的。

【案例】刚发明鼠标的时候,鼠标要有几个键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个键怕不够用,两个键怕搞不清。

苹果认为一个键的鼠标既美观,又能减少用户的困扰。

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发现一个键根本不够用,非常不方便。

现在的鼠标都是两个键,包括苹果的鼠标。

所以说,不能为了简单而简单,如果为了外观简洁而牺牲了操作的简洁,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复杂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复杂的事情都变得简单。

真正让人恼火的,其实不是复杂,而是让人困惑的产品,拿到一个产品之后不知道该怎么操作,这才是人们真正讨厌的东西。

消费者总是说自己喜欢简单的东西,但事实是,咱们身边很多东西,都在变得更复杂。

如果消费者真的那么喜欢简单产品,那这些复杂的东西就根本不会出现。

消费者在市场上拿钱投票,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功能众多的产品。

心理学家研究也能证明,人们喜欢中等程度的复杂,而不是简单。

太简单的东西会让人感到乏味,太复杂会让人感到困惑。

最理想的复杂程度,应该是变动的,在一个领域里越内行,就越喜欢复杂的东西。

二、设计师管理复杂的几个工具1. 概念模型就是一个高度简化的说明,不求精确,目的在于让人们理解某件事情是怎么运作的。

【案例】地铁线路图,就是一条直线,或者是一个环形,每一站都是相等的距离,真实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但有这个地图就够了,人们不需要真实的、按比例缩小的地铁地图,那样只会给人带来困惑。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的主 要内容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的主 要内容

唐纳德·A·诺曼是一位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的著作《设计心理学》在设计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在这本书中,诺曼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重要理论,这些理论在今天的设计实践中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依据这些理论,深入探讨《设计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和个人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一、认知心理学与设计1.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它关注人类是如何感知、理解、学习和记忆信息的。

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指出,设计应该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

1.2 认知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诺曼认为,良好的设计应该考虑人们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提升用户体验。

他提出了“情感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等概念,深刻影响了现代设计实践。

二、情感设计2.1 情感设计的重要性情感设计强调设计应该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引发积极的情绪体验。

通过对产品的情感设计,可以增强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2.2 情感设计的原则诺曼在书中提出了情感设计的原则,包括可视化、映射、反馈和情感。

这些原则为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他们创造出更具情感共鸣的产品。

三、用户体验设计3.1 用户体验设计的定义用户体验设计强调设计应该以用户的体验为中心,关注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感受和情感反馈。

诺曼认为,用户体验是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3.2 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原则诺曼提出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核心原则,包括可用性、可理解性、诱导性和满意度。

这些原则为设计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创造出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四、案例分析:苹果公司产品设计以苹果公司为例,该公司的产品一直以优秀的设计著称。

从iPhone到MacBook,苹果产品都体现了诺曼所倡导的情感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理念。

通过对苹果产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设计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五、个人观点与结论从个人角度看,《设计心理学》为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用户,并创造出更具情感共鸣和优质体验的产品。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是一本由唐纳德·A·诺曼撰写的心理学著作,它深入探讨了人类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设计对人类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设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深远影响。

设计不仅仅是外观和形式的呈现,它更是一种能够引导人们行为和情感的力量。

在书中,作者详细分析了设计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揭示了设计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例如,书中提到了关于产品设计的案例,说明了设计如何通过颜色、形状、布局等元素影响人们的购买决策和使用体验。

这让我对设计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装饰和美化,更是一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设计对人们情感和情绪的影响。

作者列举了一些关于环境设计的案例,说明了设计如何通过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情感。

这让我对设计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是为了创造舒适、愉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设计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也可以让人感到压抑和不安,因此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人类心理,以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作品。

通过阅读《设计心理学》,我对设计的本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和艺术,更是一种能够影响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是为了创造愉悦、舒适和积极的体验。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人类心理,以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设计作品。

同时,作为普通人,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设计对我们的影响,以更加理性地选择和使用设计作品。

综上所述,《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深入探讨设计与心理学关系的优秀著作,它让我对设计的本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设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获得对设计的新认识,以更加理性地选择和使用设计作品。

笔记设计心理学

笔记设计心理学

Ⅰ唐纳德·诺曼,国际知名心理学家,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影响力设计师之一。

《设计心理学》这套书最早出版于1988年,是设计学的经典入门书籍。

这本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给你讲讲设计的门道。

核心内容一、什么是好设计,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人为差错往往来源于糟糕的设计。

三、“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

1.什么是好设计一个好的设计,要兼顾可视性和易通性。

所谓可视性,就是让用户知道这个产品怎么用,怎么操作才是合理的。

所谓易通性,就是要让用户明白你的设计意图,明确的告诉用户,你设计的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为什么咱们身边有那么多的糟糕设计?因为很多产品都是工程师做的,工程师都是受过严格逻辑训练的人,他们天然地以为,所有人都应该按照逻辑思考,所以他们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都“不近人情”。

但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以人为本,假定用户都是小白,而不是专家。

2.交互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2.1.示能所谓的示能,就是指某些物体本身就有的、特定的交互方式,不需要解释,它直接就可以被感知到。

【案例】一把椅子,不管它怎么设计,一定会有一个平面,咱们还是能认出它是一把椅子,可以坐人。

这里面的“平面”,就是一种示能。

一出现平面,人们就会天然地认为,这个地方是可以坐的。

2.2.意符意符是一种提示,告诉用户可以采取什么行为。

【案例】有些商场的大门上,会写上“推”或者是“拉”的提示,这个推和拉就是一种意符。

意符不仅可以用视觉的方式来展现,声音也可以起到意符的作用。

【案例】门锁锁好的时候,会发出“咔嚓”一声。

面包片烤好之后从面包机里跳出来的声音。

这些声音都是一种意符,能传达给人某种信息。

2.3.约束很多东西咱们以前都没用过,但为什么总是能很快上手呢?这就是约束在设计里起到的作用。

【案例】比如一辆乐高的玩具摩托车,即便你以前没玩儿过,也能很快就把它组装起来。

因为它的轮子只能装在前叉上,手臂只能装在小人的躯干上,每个部件的接口都不一样,可以执行的操作就那么几种,多尝试几次,我们就能把这个玩具摩托车组装好。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的一部心理学著作,自1988年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设计的分析,成为了世界设计学的经典之作。

读完《设计心理学》,我深感震撼。

这本书讲述了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设计的力量、心理的奥妙和社会的影响力。

首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设计的力量。

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揭示了设计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设计如何通过创新和改进来提高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这种对设计的力量的关注,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设计素养和创新能力。

其次,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心理的奥妙。

在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心理规律,如认知负荷、情感设计和直觉判断等。

这些心理规律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决策和行为,还决定了我们在设计领域的成就和地位。

这种对心理的奥妙的关注,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

此外,《设计心理学》还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影响力。

在书中,作者强调了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消费行为、品牌形象和社会文化等领域。

这种对社会的影响力的关注,让我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总之,《设计心理学》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设计学著作,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设计的力量、心理的奥妙和社会的影响力。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陶醉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设计素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

同时,它也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就一定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力量。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一、书籍概述《设计心理学》这本书是由唐纳德·诺曼所著,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心理学原理和技巧。

书中涵盖了从用户行为到市场趋势,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学概念。

诺曼博士的见解独到,观点新颖,他的文字通俗易懂,使得设计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创造出更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产品。

二、主要观点1. 情感化设计:书中提到了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并解释了如何利用设计元素来引发用户的积极情绪。

例如,通过使用熟悉的设计元素,可以引发用户的怀旧情绪,或者通过创造惊喜来引发用户的积极情绪。

2. 用户行为:诺曼博士强调了理解用户行为的重要性。

他提出,设计者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目标用户,包括他们的需求、期望、目标和行为。

这样,设计者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3. 隐喻和符号:诺曼博士讨论了如何利用隐喻和符号来增强产品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通过使用某种特定的颜色或形状,产品可以传达出特定的品牌形象或价值观。

4. 设计的可用性:书中强调了设计的可用性。

诺曼博士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应该直观并且容易使用。

这意味着设计者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习惯,以及他们在实际使用产品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5. 市场趋势:诺曼博士还讨论了如何理解和利用市场趋势。

他提出,设计者需要关注市场趋势,并将这些趋势融入到他们的设计中。

这样,他们可以创造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三、我的感想读完《设计心理学》后,我深刻理解到心理学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到情感化设计、用户行为、隐喻和符号等重要的设计心理学概念,而且也启发我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

例如,我意识到我可以利用情感化设计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或者通过理解用户行为来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

此外,诺曼博士的见解也让我更加关注市场趋势,并将这些趋势融入到我未来的设计中。

总的来说,《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设计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唐纳德·A·诺曼的《设计心理学》,这本书让我对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

设计,不仅仅是关于外观的美化,更是关于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何让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有效的交互关系。

在《设计心理学》中,诺曼强调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

书中提到,好的设计应该是可视性的。

也就是说,产品的功能和操作方式应该清晰明了,让用户一眼就能看出如何使用。

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波炉,其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和图标应该简洁直观,让人无需费力思考就能明白每个按钮的作用。

如果一个微波炉的操作界面设计得复杂晦涩,用户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沮丧,甚至可能因为操作失误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设计还应该遵循匹配原则。

这意味着控制装置应该与被控制的对象在概念上保持一致。

例如,汽车的方向盘与车轮的转动之间就存在着直观的匹配关系,向左转动方向盘,车轮就向左转。

而如果这种匹配关系被打破,比如通过一些复杂的电子控制装置来间接控制车轮的转向,就可能会让驾驶者感到不适应,增加操作的难度和风险。

反馈也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用户进行操作时,产品应该及时给予清晰的反馈,让用户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有效,以及操作的结果是什么。

以手机为例,当我们点击屏幕上的某个按钮时,按钮会有短暂的变化,或者手机会发出声音或震动,这些都是反馈的形式。

如果没有这些反馈,用户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成功进行了操作,从而产生焦虑和不安。

在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用户的心理模型。

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往往基于他们自己的心理预期和经验形成的心理模型。

设计师应该努力理解用户的心理模型,并使产品的设计与之相符合。

比如,人们对于门锁的心理模型是旋转钥匙就能开锁,如果一款新型门锁的开锁方式与这个心理模型相差太大,用户就可能难以接受。

诺曼还指出了一些常见的设计错误。

其中一个就是“功能主义”的陷阱。

有些设计师过于追求产品的功能和技术创新,而忽略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体验。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在阅读《设计心理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一个关于设计与人的心理之间微妙关系的世界。

书中的观点和案例让我对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好的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美观,更是对人的需求和心理的精准把握。

作者唐纳德·A·诺曼在书中开篇就指出,设计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却常常被忽略。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产品,它们在功能上或许没有问题,但使用起来却让人感到困惑和不便,这往往就是因为设计师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界面设计。

一个好的手机界面应该是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的。

图标和文字的大小、颜色、布局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以确保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功能。

如果图标过小、颜色不清晰或者布局混乱,用户在使用时就会感到烦躁和不满。

这就是设计没有符合人的心理预期所导致的问题。

书中还提到了“示能”和“意符”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示能指的是一个物体或环境本身所具有的潜在的功能和作用,而意符则是用来提示人们如何使用这些功能的标识或信号。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能够清晰地展示其示能,并通过有效的意符引导用户去使用。

以门为例,一扇门是推还是拉,应该通过其设计清晰地传达给用户。

如果没有明确的意符,比如一个把手或者标识,用户就可能会在门前犹豫不决,甚至做出错误的操作。

而在现代的电子产品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比如一些软件的操作按钮,如果没有明确的标识和说明,用户很可能不知道该如何点击。

在设计中,理解用户的认知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人的认知过程是有限的,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让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

比如说,在设计一个购物网站时,如果页面上的信息过于繁杂,用户就会感到眼花缭乱,难以做出选择。

相反,如果能够将商品分类清晰、展示简洁,并提供有效的搜索和筛选功能,用户就能够更轻松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从而提高购物的满意度。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读后感《设计心理学》是一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设计类书籍,虽然有人觉得它有点拖沓,但我倒觉得它很平易近人,非专业人士也可以看的津津有味。

这本书如果换个别的潮一点的名字,绝对可以成为畅销书。

作者唐纳德·A·诺曼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案例和深刻的见解,向读者阐述了设计的本质和设计思维的重要性。

他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分析,指出了许多设计上的缺陷和不足,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用户的体验。

当作者批评那种不知道应该推还是拉的门,一排不知道控制哪个灯的开关,还有让人不知道怎么调节的水龙头时,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遇到的类似问题。

我一直以为是自己有点笨,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问题不在我这儿,是设计的人太笨。

以前遇到用户抱怨网站或者程序不好用,我就认为是用户太笨,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问题在我这儿,还是自己太笨。

诺曼在书中提到的三种概念模式,用户模式、设计模式和系统表象,让我对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设计模式是设计人员头脑中对系统的概念,而用户模式则是用户认为的该系统的操作方法。

设计人员能理解系统内部原理,所以设计的时候往往从内部原理来设计系统的操作方法。

而用户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系统表象对产品进行理解。

就如作者举的那个空调的例子,大多数人都会在感觉热的时候把空调的温度调到最低点,想让室温快速降低,然后再把温度调到合适。

但其实这种用户模式是错误的,因为空调只有两种状态,工作或者不工作,那个温度阀值只是控制空调在当室内温度到多少度的时候停止工作。

设计人员明白这个道理,他设计空调的温度调节其实和定时功能一样,基本上属于一种智能开关,而用户却把它当作加速装置。

当然,这个例子里的用户模式并不会影响用户对系统的使用,否则,就说明设计有问题了。

看了这本书后,我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观察方式有了明显变化。

我开始关注那些看似简单的设计,思考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设计,是否有更好的设计方式。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设计心理学》是一本由唐纳德·A·诺曼所著的经典之作,它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设计的本质和原则。

本书主要从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发,分析了设计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本书强调了设计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设计不仅仅是外观上的美化,更是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艺术。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设计师应该注重用户体验,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产品。

本书介绍了设计的三个层次:功能、形式和美学。

功能是指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形式是指产品的外观和结构,美学则是指产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作者认为,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兼顾这三个层次,使产品既实用又美观,同时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讨论设计的原则时,本书提出了五个基本原则:简单性、一致性、反馈、可见性和易用性。

简单性是指设计应该尽量简化,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性;一致性是指产品的各个部分应该保持一致,使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使用;反馈是指设计应该及时向用户提供信息,让用户知道他们的操作是否成功;可见性是指产品的界面和功能应该清晰可见,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易用性是指产品应该易于学习和使用,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设计错误和陷阱。

例如,过于复杂的设计会让用户感到困惑和沮丧;不一致的设计会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缺乏反馈的设计会让用户不知道他们的操作是否成功;不可见的设计会让用户无法找到他们需要的功能;不易用的设计会让用户感到挫败和失望。

因此,设计师应该避免这些错误和陷阱,创造出更好的产品。

本书还探讨了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化,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作者认为,未来的设计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共鸣,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设计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应新的技术和需求,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心理学书籍推荐《设计心理学》

心理学书籍推荐《设计心理学》

心理学书籍推荐《设计心理学》导读:本文是关于心理学书籍推荐《设计心理学》,希望能帮助到您!
作者简介:
唐纳德·A·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 1935.12.25),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工业设计家,认知科学学会的发起人之一。

现为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心理学教授,是尼而森-诺曼集团(Nielsen Norman Group)咨询公司的创办人之一,苹果计算机公司先进技术部副总裁。

1999年,Upside杂志提名诺曼博士为世界100精英之一。

2002年,诺曼获得了由人机交互专家协会(SIGCHI)授予的终身成就奖。

内容简介:
诺曼博士《设计心理学》中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哲学,提醒消费者在挑选的物品,必须要方便好用,易于理解,希望设计师在注重设计美感的同时,不要忽略设计的一些必要因素,因为对于产品设计来说,安全好用永远是竞争的关键。

诺曼博士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挫折和危险,帮我们找到了这些问题的关键,即产品设计忽略了使用者在一定情境中的真实需求,甚至违背了认知学原理。

推荐理由:
当你被颇具现代感的水龙头却弄得你手忙脚乱,面对繁复的使用说明书却不知所措,不会使用最潮的手机而感觉跟不上时
代……人前的尴尬,人后的无奈这都是你的错吗?诺曼博士告诉你,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有问题!如何设计出人人都喜欢的东西呢?答案或者在这本书里。

读后感边设计

读后感边设计

读后感边设计《设计心理学》读后感。

《设计心理学》一书,作者唐纳德·诺曼,是一本以心理学为基础,探讨设计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通过对人类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设计对人们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设计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首先,书中对人类认知与设计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指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人们的认知特点,才能够设计出更符合人们认知习惯的产品。

例如,书中提到了人们对于颜色的认知是非常主观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都会对颜色的认知产生影响。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颜色的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个人喜好,才能够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情感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作者指出,设计应该能够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需要注重产品的情感表达。

例如,一件家具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其实用性,还需要考虑到其在家居环境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从而产生与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对产品产生情感依恋。

另外,书中还强调了设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作者指出,设计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人们更加健康、安全、舒适。

例如,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可以促进人们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智能化的产品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便利性,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产品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

通过阅读《设计心理学》,我对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设计不仅仅是外表的美感和实用性,更是对人类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只有深入了解人们的需求和心理,才能够设计出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产品。

这本书不仅对设计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普通读者也能够增进对设计的理解,让人们更加关注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享受设计带来的美好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用性和可理解性为侧重点。
最后的最后
请你重新观察身边的事物,或许你会改变以往对他们的看法。
PPT制作:HYDRO

1,错误的责怪自己
说明书上写了这个按钮是“返回”功能 。 我却总把这个键当成“输入”按下去。
当发生这样的状况时,我们通常只会责怪自己粗心 。
CASIO 电子词典为例,我总把“电源”当“撤销”按 因为设置电源的位置是电脑键盘的ESC位置。
人人都会出错,又经常由于操作任务过于简单,觉得只能怪自己笨手笨脚。 从而 隐藏了设计中的缺陷。
限制因素能决定人的行为。
4: 预设用途
很明显的,左边的门是推,右边的门是拉。
预设用途为用户提供了操作上的明显线索。

平板是用来推的 旋钮是用来转的 ......
若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
用户就能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图解,标志和说明。
强调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设计应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基础, 以产品的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错了。
实际上,温度调节装置仅仅起到一个开关作用。制冷装置要 么全开,要么全关,当达到你设定的温度值便会自动关闭。
这种对事物形成的自我解释----被称之为“心理模型”(粗糙的)
若产品设计产生了错误的心理模型,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挫。
4,找错怪罪对象
每次我电脑一连到图书馆电脑就突然重启。
你 蹩脚的设计
的错,造成的。任源自带来不必要麻烦的东西都被冠以“诺曼”这个名字。
诺曼门
诺曼开关
诺曼淋浴
......
世上有太多的东西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或毫不在乎用户的需要。
设计应是?
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 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怎么做到?
首先
试着了解人类的
心理特征是怎样的。
好例子:剪刀
坏例子:电子表
(P14)
概念模型就是控 制 器 和操 作 结 果 之间的关系。
若概念模型不全面,或错的,甚至不存在, 那么, 就会给用户带来困难。
2: 反馈
电话中的咔嚓声或其它声音,使用户知道电话的工作状态,这就是反馈
没有反馈
就好比:
说话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画图却看不到任何笔迹
外界的知识
具自我提醒的功能。 它帮助我们回忆起容易遗忘的内容。
头脑中的知识
具有高效性。 无需对外部环境进行查找和解释。
最后
在设计中应该注意哪几点?
书中提到的最重要的几点设计原则:
1: 概念模型
因为我们在头脑中已形成了对这种物品的概念模型, 所以这辆自行车看起来相当奇怪,根本无法使用。
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型, 使用户能够预测操作行为的效果。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概念模型, 我们在操作时就只能盲目地死记硬背。
优秀的设计应该: 让用户能够接受到有关操作结果的完整、持续的反馈信息
反馈可以减轻用户的学习负担,记忆负担与困惑。
3: 限制因素
让我们来看一个绝妙的设计
磁盘上的突起,凹陷和切口,使八种 插入可能变成唯一一种,真是傻子都 会用的产品。
限制因素可分为
1: 2: 3: 4:
物理结构上的限制因素 语意上的限制因素 文化限制因素 逻辑限制因素
人的知识和记忆是不可靠的
联结主义认为:人的记忆就和多次曝光片相似,记忆被重叠,揉合在一起。
我们也许不能准确说出键盘的排列,但却可以正确输入单词
为什么?
这是因为:
一部分知识在脑子里
一部分知识却在外界
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与外界信息相结合 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然而:
绝大多数信息储存于外部世界(标识) 精确与完整的知识并非正确行为的必要条件(钱币) 外部世界对人的行为进行了限制(螺丝,螺帽)
3:文化限制因素
在电梯里,我们面对着电梯门。
文化限制因素是一些已经被人接受的文化惯例,同样可以限定物品的操作方法,若去违背它只会自讨苦吃
4:逻辑限制因素
如果两个开关控制两盏电灯, 那么左边的开关就该控制左边的灯,右边的开关控制右边的的灯。
逻辑限制因素就是自然匹配应用,是物体存在着空间或功能上的逻辑关系。
不会吧,一个计算机程序不可能导致 这种程度的破坏。
我只知道每次用图书馆作查询动作,就 会突然关机。这不应该是巧合。图书馆 真TMD烂。
事实上,他每次在上图书馆的时候脚都不小心碰了电源, 重启和图书馆无关。
但这样的巧合足以让人推断两件事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人们习惯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环境因素,把他人的不幸归结于性格因素
2,日常生活中的错误观念
人带着球跑,突然松开手中的球,继续跑,球会落在ABC哪里?
答案是:
A
其实有许多理论虽然是错误的,但是听起来却很有道理。
有时,这样的错误观念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3,人们习惯于对外界事物加以解释
提问:
假设你置身于一间很热的屋子,想尽快凉快起来。 如果你把空调温度调节器开到最低值,室温是否会降的快一点呢?
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设计心理学
Donald A.Norman
想一下, 你有没有因为不知道怎么用一件产品,而影响心情?
我就有过因为不知道怎么打开 水龙头,而遭人嘲笑。
虽然很漂亮,但我真的是不知道该按哪里,或者 感应器在哪里,这让人手足无措。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并不就是 更多的是因为它
1:物理结构上的限制因素
一根方木栓不可能插进一个同样大小的圆洞里。
物理结构的限制因素让物品的外部特征决定了它的操作方法,更能有效的控制或突显可能的操作方法
2:语意上的限制因素
摩托车挡风玻璃是为了保护骑车者的脸部, 因此必须安装在位于他面前的某个部位。
语意限制因素依靠的是我们对情况和外部世界的理解,这种知识可以提供非常有效,且很重要的操作线索
数学课中,单个概念或许很简单,可 是当你在某一阶段落后,就难以跟上 进度,结果就形成了数学恐惧症。
被教出来的无助感让我们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之中
糟糕的设计的错误心里模型和不良的信息反馈,让人们一旦不会使用,就会内疚而心生无助感。
其次
试着了解人类的
记忆特征是怎样的。
记忆是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
事实上
我们在找寻失败原因时,所拥有的信息太少,有些信息或 许还是错的,结果我们抱怨或嘉奖几乎完全脱离现实。
5,习得的无助感
我打篮球就是投不准
我游泳从来就是不会
我对这种高科技一向不感冒
别叫我爬山,我爬不动的
当人们在做某事时 经历失败,便认为自 己实在无法做好这件事,结果陷入无助的状态。
多次
6,被教出来的无助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