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考题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知识考试练习题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知识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1.汽油机通常是由()和五大系统组成的。
A、两大机构B、三大机构C、四大机构D、五大机构2.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称为()。
A、活塞行程B、压缩比C、发动机工作容积D、汽缸总容积3.柴油机吸入气缸的是()A、纯汽油B、纯空气C、纯柴油D、可燃混合气4.在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行程中,只有()是有效行程。
A、进气行程B、压缩行程C、做功行程D、排气行程5.上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 )。
A、最远B、最近C、最高D、最低6.下述不属于机体组的部件是()。
A、气缸盖B、汽缸垫D、飞轮7.四冲程发动机在进行压缩行程时,进气门( ),排气门( )。
A、开/开B、开/关C、关/开D、关/关8.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共( )。
A、四次B、三次C、二次D、一次9.下列属于曲轴飞轮组的部件是()。
A、气缸盖B、气缸垫C、气缸套D、飞轮10.发动机排量是指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和。
A、工作容积B、燃烧室容积C、总容积D、浮子室容积11.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和附件组成。
A、飞轮B、齿轮C、链轮D、带轮12.在冷却系中,()的作用是控制流经散热器的水量的元件。
A、节温器B、水泵C、旁通阀13.()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A、车身B、底盘C、电气设备D、发动机14.下列发动机系统中,柴油发动机没有的是()。
A、启动系统B、点火系统C、冷却系统D、润滑系统15.以下不是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是()A、清洗B、密封C、加热D、冷却16.()的功用是用来支撑和关闭气门并使气门关闭紧密,防止气门跳动而使气缸漏气。
A、气门座B、气门导管C、气门弹簧D、推杆17.汽油的辛烷值表示汽油的( )。
A、经济性B、挥发性C、抗爆性D、燃烧性18.配气机构不包括()。
A、凸轮轴B、进气门C、正时链皮带19.四行程柴油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形成在()。
(完整版)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试卷及答案

发动机构造试卷考号姓名专业装订线一词语解释(14×1=14分)1.EQ6100――1型汽油机2.压缩比3.发动机的工作循环4.活塞环端隙5.轴瓦的自由弹势6.干式缸套7.气门重叠角8.配气相位9.空燃比10.发动机怠速11.多点喷射12.压力润滑13.冷却水大循环14.废气涡轮增压二、选择(12×1=12分)1.汽车用发动机一般按( C )来分类.A.排量 B.气门数目 C.所用燃料 D.活塞的行程2.气缸工作容积是指( C )的容积。
A.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活塞上方 B.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活塞上方 C.活塞上、下止点之间 D.进气门从开到关所进空气3.湿式缸套上平面比缸体上平面( A )A.高 B.低 C.一样高 D.依具体车型而定,有的高有的低。
4.为了限制曲轴轴向移动,通常在曲轴采用( A )方式定位。
A.在曲轴的前端加止推片 B.在曲轴的前端和后端加止推片 C.在曲轴的前端和中部加止推片 D.在曲轴的中部和后端加止推片5.液力挺柱在发动机温度升高后,挺柱有效长度( B )。
A.变长 B.变短 C.保持不变 D.依机型而定,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6.排气门在活塞位于( B )开启。
A.作功行程之前 B.作功行程将要结束时 C.进气行程开始前 D.进气行程开始后7.发动机在冷启动时需要供给( A )混合气。
A.极浓 B.极稀 C.经济混合气 D.功率混合气8.在电喷发动机的供油系统中,油压调节器的作用是( C )。
A.控制燃油压力衡压 B.在节气门开度大时燃油压力变小 C.燃油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差保持恒定 D.进气管压力大时燃油压力小9.在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中,喷油压力的大小取决于( D )。
A.发动机的转速 B.节气门开度的大小 C.喷油泵的柱塞行程 D.喷油器弹簧的预紧力共2页第1页10.当节温器失效后冷却系( A )。
A.冷却系只有小循环 B.冷却系只有大循环 C.冷却系既有大循环又有小循环 D.电控风扇停转11.转子式机油细滤清器( B )。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1、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2、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5、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6、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7、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8、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P随气缸容积V (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二、选择题1 、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 、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 、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 、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 D 、又吸热又放热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 、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 、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 、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 、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C )A、定容加热循环 B 、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 D 、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B )A、不吸热不放热 B 、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 D 、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C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A、有效热效率 B 、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 D 、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理论循环相似A、混合加热循环、定容加热循环9、C定压加热循环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A、C 11 〜15 D、卡诺循环)范围内。
发动机原理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D )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C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 C )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 D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进气迟闭角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5、为了保证新鲜工质顺利流入气缸,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打开气门。
从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 B )A、排气门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C )A、火焰速度B、点火速度C、燃烧速度D、混合速度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不使用的辅助手段是( D )A、大压缩比B、高压喷射C、进气运动D、加热进气道8、压力升高率用于评价( B )A、着火延迟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气过程的持续长度( C )A、小于180°曲轴转角B、等于180°曲轴转角C、大于180°曲轴转角D、不小于180°曲轴转角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A )A、运转情况B、功率情况C、速度情况D、传动情况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C )A、高压油管过细B、油管壁面过厚C、喷油压力过高D、喷油数量过多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不能代表负荷的参数是( A )A、转速B、功率C、扭矩D、油门位置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C )A、5个阶段B、4个阶段C、3个阶段D、2个阶段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 C )A、定压过程B、定温过程C、多变过程D、绝热过程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A )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D )A、半开式燃烧室B、开式燃烧室C、统一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8、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 B )A、负荷特性B、速度特性C、调整特性D、万有特性19、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B )A、均匀喷油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快后慢再快20、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A )A、有时缺氧B、空气过量C、扩散燃烧D、喷雾燃烧21、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B )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2、减小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B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23、汽油机爆震的原因是混和气( A )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24、提高柴油机混合气质量的措施中有( C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喷油嘴油孔直径C、加强缸内空气运动D、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25、为了增加流入气缸的新鲜工质数量,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气门。
汽车发动机试题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 热力学循环B. 电磁感应C. 机械运动D. 化学反应答案:A2. 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A. 一个进气冲程、一个压缩冲程、一个做功冲程、一个排气冲程B. 两个进气冲程、两个压缩冲程、两个做功冲程、两个排气冲程C. 两个进气冲程、一个压缩冲程、一个做功冲程、两个排气冲程D. 一个进气冲程、两个压缩冲程、两个做功冲程、一个排气冲程答案:A3.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A.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B. 燃烧室容积与气缸总容积之比C. 气缸总容积与进气门面积之比D. 进气门面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答案:A4. 以下哪个部件不是发动机的组成部分?A. 曲轴B. 活塞C. 变速器D. 气缸答案:C5. 现代汽车发动机中广泛使用的燃料是:A. 柴油B. 汽油C. 氢气D. 电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A. 水冷B. 风冷C. 油冷D. 气冷答案:AB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发动机的燃油消耗?A. 发动机排量B. 车辆重量C. 驾驶习惯D. 轮胎气压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A. 减少摩擦B. 散热C. 清洁D. 密封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A. 催化转化器B. 燃油喷射C. 电子点火D. 废气再循环答案:ABD5. 以下哪些是发动机性能的主要指标?A. 功率B. 扭矩C. 压缩比D. 燃油消耗率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发动机的排量越大,其动力性就越好。
()答案:×2. 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答案:√3. 发动机的压缩比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答案:×4. 柴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答案:√5. 现代汽车发动机普遍采用电喷技术。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发动机的四冲程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 7B、7 ~ 11C、11 ~ 15D、15 ~ 22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选择题1. 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冲程不会产生机械功?A. 进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功率冲程D. 排气冲程2. 以下哪种类型的发动机具有最高的热效率?A. 汽油发动机B. 柴油发动机C. 电动发动机D. 混合动力发动机3. 在四冲程发动机中,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是由什么控制的?A. 飞轮B. 曲轴C. 凸轮轴D. 涡轮增压器4. 以下哪个部件的主要作用是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A. 活塞B. 曲轴C. 连杆D. 凸轮轴5. 发动机的压缩比是指什么?A.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B. 燃烧室容积与气缸总容积的比值C. 进气门面积与排气门面积的比值D. 气缸直径与活塞直径的比值二、填空题1. 发动机的两个基本循环是______循环和______循环。
2. 在汽油发动机中,混合气的形成主要发生在______。
3. 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在于柴油发动机没有______。
4. 发动机的点火方式通常分为两种,即______点火和______点火。
5. 涡轮增压器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发动机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流程。
2. 说明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
3. 描述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4. 讨论发动机压缩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5. 解释什么是发动机的热效率以及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四、论述题1. 分析现代汽车发动机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创新措施。
2. 论述电动汽车技术对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挑战与影响。
3. 探讨未来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可能的技术突破。
五、计算题1. 给定一个发动机的排量为2.0升,压缩比为10:1,计算其燃烧室的容积。
2. 如果一个发动机的功率为100千瓦,转速为3000转/分钟,计算其每分钟的功输出。
3. 假设一个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为250克/千瓦时,计算该发动机在100千瓦功率输出下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
(完整版)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 (含答案),推荐文档

Ne pe 1Nm 1p m11 k 1发动机原理习题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说明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功率的原因。
答:由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公式:知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2]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答:汽油机压缩比的增加受到结构强度、机械效率和燃烧条件的限制。
1、增高将Pz 使急剧上升,对承载零件的强度要求更高,增加发动机的质量,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2、增高导致运动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及运动件惯性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机械效率下降3、增高导致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升高,易使汽油机产生不正常燃烧即爆震[3]做出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p-V 图,并标明各项损失。
[4]何为指示指标?何为有效指标?答: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
有效指标: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评价整机性能。
[5]发动机机械损失有哪几部分组成?答:发动机机械损由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泵气[6]写出机械效率的定义式,损并分失析组影成响。
机械效率的因素。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ηm 与 n 似呈二次方关系,随n 增大而迅速下降;2、负荷机械损失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则由 ,机械效率=0;3、润滑油品质和冷却水温度 ,机械效率下降 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冷却水、润滑油温度通过润滑油粘度间接影响润滑效果。
[7] 试述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
机械损失的测试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内燃机的试验来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和示功图法。
(1) 倒拖法步骤:1.让内燃机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转,是冷却水和机油温度达到给定值;2.切断燃油供应或停止点火,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原给定速度倒拖内燃机空转,并尽可能使冷却水、机油温度保持不变。
此方法规定优先采用,且不能用于增压发动机。
(2) 灭缸法此方法仅适用于多缸内燃机(非增压柴油机)步骤:1.将内燃机调整到给定工矿稳定运转,测出其有效功率Pe 。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
A、4 ~ 7B、7 ~ 11C、11 ~ 15D、15 ~ 22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汽车专业:汽车发动机原理测试题

汽车专业:汽车发动机原理测试题1、单选进气压力传感器是采用().A、惠斯达电桥电路原理设计的。
B、惠斯登电路原理设计的。
C、发动机怠速时.D、发动机加速时.正确答案:B2、单选精度0.01mm的外(江南博哥)千分尺,其测量轴螺纹节距为()。
A.0.5mmB.0.7mmC.0.9mmD.1.0mm正确答案:A3、单选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是由()三部分电路组成。
A、开关、触点和热敏电阻B、开关、滑动电容和热敏C、开关、可变电阻和热敏电阻D、触点、可变电阻和热敏电阻正确答案: D4、单选波细VM型高压分配式喷射泵,当四缸四行程发动机曲轴转一转时,柱塞发生几次往复运动?()A.1次B.2次C.3次D.4次正确答案:B5、单选与四冲程内燃机相比,下列哪项不是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特点()A.换气时间短B.气缸充量系数大C.进排气过程同时进行D.扫气消耗功大正确答案:B6、单选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最大转速可达到()转/分钟以上。
A.10000B.20000C.30000D.100000正确答案:D7、单选检查气缸盖不平度的量具为()。
A.直定规,厚薄规B.千分表C.千分尺D.深度规正确答案:A8、单选分层燃烧的混合气是在火花塞的周围形成____混合气,在燃烧室的大部分区域形成____混合气。
()A.较浓较稀B.较稀较稀C.较稀较浓D.较浓较浓正确答案:A9、单选将喷射泵外壳依其轴运转方向移动会使喷射开始时期()。
A.变晚B.提早C.不变D.无关正确答案:A10、单选可能造成汽油发动机爆震的原因为()。
A.进气压力低B.压缩压力低C.点火时间过早D.混合气过浓正确答案:C11、单选汽油喷射发动机的喷油嘴阻塞会造成()。
A.混合气过稀B.混合气过浓C.油压过高D.油压过低正确答案:A12、填空题内燃机又分()和()两大类。
车用发动机主要采用()。
正确答案:活塞式内燃机;燃气轮机;活塞式内燃机13、单选曲轴吹漏气(Blow-ByGas)中最多的污染气体为()。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 ___膨胀 __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
4、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
____指示功 ____。
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 __对气缸工作容积的 __利用的程度。
5、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 指标是 ___升功率 ___ 。
A 、低于音速
B 、等于音速
C 、排气迟闭角 B )的。
D、进气迟闭角
C 、高于音速
D 、亚音速
16、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 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 B)
A 、排气提前角
B 、进气提前角
C 、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第 5 页 共 21 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
1、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1 ] [ 0]
五、简答题
1、解释发动机的 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 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 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而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曲轴端输出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 价发动机整机性能的指标
[ 0] [ 0] [0 [1 ] [1] [ 0]
五、简答题
1、用什么 参数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 所消耗的功?为什么?
1、从哪些方面评价 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 ?为什么?
第 6 页 共 21 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
2、何谓 气门叠开 ?增压发动机为何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 3、引起工质进气终了温度 Ta高于进气状态温度 Ts 的原因是什么
汽车发动机原理经典题和答案

发动机原理试题以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D)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C)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C)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D)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进气迟闭角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5、为了保证新鲜工质顺利流入气缸,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打开气门。
从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B)A、排气门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C)A、火焰速度B、点火速度C、燃烧速度D、混合速度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不使用的辅助手段是(D)A、大压缩比B、高压喷射C、进气运动D、加热进气道8、压力升高率用于评价(B)A、着火延迟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气过程的持续长度(C)A、小于180°曲轴转角B、等于180°曲轴转角C、大于180°曲轴转角D、不小于180°曲轴转角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A)A、运转情况B、功率情况C、速度情况D、传动情况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C)A、高压油管过细B、油管壁面过厚C、喷油压力过高D、喷油数量过多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不能代表负荷的参数是(A)A、转速B、功率C、扭矩D、油门位置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C)A、5个阶段B、4个阶段C、3个阶段D、2个阶段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C)A、定压过程B、定温过程C、多变过程D、绝热过程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D)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A)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D)A、半开式燃烧室B、开式燃烧室C、统一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8、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B)A、负荷特性B、速度特性C、调整特性D、万有特性19、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B)A、均匀喷油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快后慢再快20、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A)A、有时缺氧B、空气过量C、扩散燃烧D、喷雾燃烧21、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B)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2、减小排气提前角会导致(B)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23、汽油机爆震的原因是混和气(A)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24、提高柴油机混合气质量的措施中有(C)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喷油嘴油孔直径C、加强缸内空气运动D、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25、为了增加流入气缸的新鲜工质数量,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气门。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一、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1、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2、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5、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6、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7、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8、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P随气缸容积V(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
A、有效热效率B、混合热效率C、指示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发动机原理试题以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D)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C)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C)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D)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进气迟闭角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5、为了保证新鲜工质顺利流入气缸,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打开气门。
从气门开启到上止点之间的角度称为(B)A、排气门提前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迟闭角D、进气迟闭角6、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C)A、火焰速度B、点火速度C、燃烧速度D、混合速度7、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不使用的辅助手段是(D)A、大压缩比B、高压喷射C、进气运动D、加热进气道8、压力升高率用于评价(B)A、着火延迟期B、速燃期C、缓燃期D、后燃期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排气过程的持续长度(C)A、小于180°曲轴转角B、等于180°曲轴转角C、大于180°曲轴转角D、不小于180°曲轴转角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A)A、运转情况B、功率情况C、速度情况D、传动情况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C)A、高压油管过细B、油管壁面过厚C、喷油压力过高D、喷油数量过多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不能代表负荷的参数是(A)A、转速B、功率C、扭矩D、油门位置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C)A、5个阶段B、4个阶段C、3个阶段D、2个阶段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C)A、定压过程B、定温过程C、多变过程D、绝热过程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D)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A)A、泵气损失B、传热损失C、流动损失D、机械损失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D)A、半开式燃烧室B、开式燃烧室C、统一室燃烧室D、预燃室燃烧室18、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B)A、负荷特性B、速度特性C、调整特性D、万有特性19、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B)A、均匀喷油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快后慢再快20、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A)A、有时缺氧B、空气过量C、扩散燃烧D、喷雾燃烧21、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B)A、定压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温加热循环D、混和加热循环22、减小排气提前角会导致(B)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D、换气损失增加23、汽油机爆震的原因是混和气(A)A、自燃B、被火花塞点燃C、被炽热表面点燃D、被废气点燃24、提高柴油机混合气质量的措施中有(C)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B、加大喷油嘴油孔直径C、加强缸内空气运动D、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25、为了增加流入气缸的新鲜工质数量,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气门。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含答案⼀、发动机的性能⼆、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个多变过程。
在膨胀过程中,⼯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吸热⼜放热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有效指标表⽰,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B、⽓体膨胀的功为基础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5、通常认为,⾼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吸热⼜放热2、发动机⼯作循环的完善程度⽤指⽰指标表⽰,因为指⽰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C、⽓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B、混合热效率C、指⽰热效率D、实际热效率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
A、定容过程B、加热过程C、定压过程D、绝热过程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5、通常认为,⾼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个( D )。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
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B、7 ~11C、11 ~15D、15 ~2210、车⽤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A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B、定容加热循环C、定压加热循环D、卡诺循环11、⾮增压发动机在⼀个⼯作循环中,缸内压⼒最低出现在(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自燃性:柴油在没有外界火源的情况下能自行着火的能力。用十六烷值评定
10、点火提前角:点火时,曲轴的曲拐位置与压缩行程结束而活塞在上止点时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第五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1、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过程: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
2、指示性能指标:以工质对活塞所做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简称指示指标
5、试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负荷特性的特点。
答:1)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普遍较高,且在从空负荷向中小负荷段过渡时,燃油消耗率下降缓慢,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燃油经济性明显较差。2)汽油机排气温度普遍较高,且与负荷关系较小。3)汽油机的燃油消耗量曲线弯度较大,而柴油机的燃油消耗量曲线在中、小负荷段的线性较好。
1、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微粒等
3、有效性能指标: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简称有效指标
4、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有:示功图法、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
5、压缩比: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体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6、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
7、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
2、试述点火提前角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
答:电火提前角过大,则在压缩过程中燃烧的混合气增多,活塞上行的压缩功增加,发动机容易过热,有效功率下降,工作粗暴程度增加。同时,爆震倾向加大。电火提前角过小,则后燃严重,最高燃烧压力和温度下降,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下降,耗油量增多。
3、为何汽油机在低负荷运转时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均会下降?
8、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
9、指示燃油消耗率 : = B—每小时燃油消耗量(kg/h); —指示功率(KW)
10、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
11、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
12、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
13、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P随气缸容积V(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
8、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9、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
10、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
11、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D )。A、绝热过程B、吸热过程C、放热过程D、多变过程
1、柴油机燃烧过程包括着火落后期(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和补燃期。
2、燃油喷射主要有两类特性指标,即喷油特性和喷雾特性。喷油特性包括开始时间、喷油持续期、喷油速率变化和喷油压力。喷雾特性包括油束贯穿距离、喷雾锥角和喷雾粒径,以及油束中燃油浓度、速度和粒度的分布规律
3、油束的几何形状主要包括油束射程、最大宽度和喷雾锥角
ECU、喷油器、压力调节器、燃油滤清器、冷启动喷油器
4、试述混合气浓度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
答: =0.85-0.95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大,燃烧速度最快,发动机功率最大,这种混合气称为功率混合气。 =1.03-1.1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大,氧气充足故燃烧完全,发动机经济性最好,这种混合气称为经济混合气。 >1.3-1.4时,混合气过稀,火焰不能传播,为火焰传播下限。 <0.4-0.5时,混合气过浓,火焰也不能传播,为火焰传播上限。
9、柴油机的不正常喷射:(1)二次喷射(2)断续喷射(3)不规则喷射和 隔次喷射(4)滴油喷射
1、根据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气缸压力变化的特点,可以将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着火落后期、明显燃烧期和补燃期三个阶段。
2、汽油机不正常燃烧可分为爆燃和表面点火
3、爆燃:混合气点燃后,依次从内向外燃烧,但当火焰尚未传到燃烧室末端时,末端的混合气发生自燃,产生高压的冲击波,这种燃烧叫爆燃。
答:汽油机在低负荷运转时,空燃比增大,容易导致燃料燃烧不完全,严重时可能失火,并且在低负荷时,相对散热量增多,这将导致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性降低。
1、测量得到某柴油机的有效功率 = 130 (kW),每小时消耗柴油量B = 35 (kg/h),求该柴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 。
解: = 1000= =269.2 g/(KW )
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而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曲轴端输出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发动机整机性能的指标
联系:指示指标是有效指标的基础,指示指标好,有效指标不一定好,但指示指标差,有效指标肯定差,指示指标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而有效指标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
2、油机在转速n =5000(r/min)时,测量出其有效功率 = 120 (kW),求该汽油机的有效扭矩 。
解: = = =22.8 N
1、汽油的组要性能指标:抗爆性、蒸发性、氧化安定性、抗腐蚀性及清净性
2、汽油和柴油的牌号分别根据辛烷值和凝点来确定
3、着火延迟:火花引燃或加热到燃料自然温度以上时,可燃混合气并不立即燃烧,需要经过一定延迟时间才能出现明显的火焰,放出热量
4、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空气雾化混合和壁面油膜蒸发两种。
5、内燃机缸内的气流运动形式可分为涡流、济流、滚流和湍流
6、柴油燃烧室可分为直喷式燃烧室和非直喷式燃烧室
7、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机构紧凑、面容比小、充量系数高和组织适当气流运动。
8、喷射过程:(1)喷射延迟阶段(2)主喷射阶段(3)喷射结束阶段
5、配气相位:配气相位就是进 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通常用相对于上下点曲拐位置的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配气相位图。
6、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的措施:(1)降低进气系统的阻力(2)减少对进气充量的加热(3)降低排气系统流通阻力(4)合理选择进、排气相位角(5)谐振进气与可变进气支管
7、充量系数的定义是什么?论述影响发动机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
12、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A、定容B、定压C、混合D、多变
13、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下列( B )理论循环相似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14、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A、4~7B、7~11C、11~15 D、15~22
3、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4、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 C )
A、定容加热循环B、定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
5、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 B )
6、混合气浓度:对汽油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产生影响
1、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速度特性。发动机速度特性,是指发动机在油量调节机构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主要性能指标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的规律
2、发动机的负荷特性是指发动机转速不变,其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关系。
3、发动机特性分为调整特性和使用特性两类
4、发动机工况的分类(1)第一类工况(负荷、转速基本不变)(2)第二类工况(负荷变化但转速基本不变)(3)第三类工况(负荷、转速在宽广的范围内变化)
2、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
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功或功率小于其气缸内气体膨胀所做出的功或功率,两者之差称为发动机的机械损失。
发动机的机械损失主要由摩擦损失、附件驱动损失、泵气损失等组成
1、分析发动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
排气门早开:(1)快排气;(2)减小排气损失 排气门晚闭:惯性排气 排气门早开:(1)增加截面;(2)可以扫气 进气门晚闭:惯性进气
4、过量空气系数:即燃烧1Kg燃料所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料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之比。
5、空燃比:是指燃料实际燃烧时所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值
6、着火方式:引发燃烧过程的手段
7、汽油的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抵抗爆燃的能力,用辛烷值表示
8、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抵抗爆燃的能力。用辛烷值来表示。辛烷值越高,其抗爆性越好。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
6、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 C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7、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2、机内净化有:(1)废气再循环装置(2)改进发动机设计(3)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4)提高燃油品质
1、,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A、定容加热循环B、等压加热循环C、混合加热循环D、多变加热循环
2、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
A、不吸热不放热B、先吸热后放热C、先放热后吸热D、又吸热又放热
4、表面点火:在汽油机中,凡是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燃烧室内炽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
5、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有循环变动和各缸工作不均匀两种
6、防止表面点火的主要措施: 1)适当降低压缩比的低负荷运行和汽车频繁加减速行驶。4)应用磷化合物为燃油添加剂使沉积物中的铅化物成为磷酸铅从而使碳的着火温度提高到560℃且氧化缓慢,放出热量少,从而减少表面点火的产生。
1、气门重叠:在四冲程发动机中,由于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排气门迟后关闭,在上止点附近,存在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