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1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0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24篇】

2020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24篇】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说课稿一、说教材学生研究了水在加热条件下的物态变化,知道沸腾可以使水由液态变成气态。

在此基础上,本课重点研究蒸发这一常温下的气化现象。

通过本课开始的几幅图——几种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写字游戏”是一个体验活动,通过两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不仅观察到蒸发的过程,还能切实感受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在充分调动学生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蒸发概念。

教材中用小鼠标的语言提示学生思考水之外的其它液体是否有蒸发现象,如酒精、汽油等。

拓展活动“蒸发的快慢”引导学生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重点练习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在此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实验设计过程,通过实验最终获得科学结论。

同时,此课和下一课都在为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做铺垫。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低年级往中年级过渡期,他们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网络等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虽形成但不持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3、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

4、能通过试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情感目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STSE目标: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说课标说教材说课稿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我说的是教科版教材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内容,为了能更好的解读教材,下面是我研说教材的流程:一、说课标二、说教材三、说建议1、先来说说课程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才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知识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科学课程的内容要符合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求;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及动手操作能力;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说课程总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激发和发展对自然生活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体验并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发展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

总目标包括四个分目标:①科学知识:植物有关知识的学习。

②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知道通过科学探究形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深入和发展。

能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运用于力所能及的探索活动。

③科学态度:对植物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依据实际证据,勇于发表和说明自己的见解。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讨论并实际到大自然中感受植物。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

了解植物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说教材编写意图①三年级“观察”培养,在之后会逐渐扩大,逐渐提高。

②通过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了解体验表达与交流的常用形式和基本方法,学会用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科学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表达交流。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水到哪里去了》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水《水到哪里去了》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说课稿一、说教材学生研究了水在加热条件下的物态变化,知道沸腾可以使水由液态变成气态。

在此基础上,本课重点研究蒸发这一常温下的气化现象。

通过本课开始的几幅图——几种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蒸发现象,提出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写字游戏”是一个体验活动,通过两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不仅观察到蒸发的过程,还能切实感受到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在充分调动学生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蒸发概念。

教材中用小鼠标的语言提示学生思考水之外的其它液体是否有蒸发现象,如酒精、汽油等。

拓展活动“蒸发的快慢”引导学生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重点练习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在此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实验设计过程,通过实验最终获得科学结论。

同时,此课和下一课都在为学生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做铺垫。

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低年级往中年级过渡期,他们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网络等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虽形成但不持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利用感觉器官感觉水蒸发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

3、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带走一定的热量。

4、能通过试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情感目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STSE目标:能举例说明蒸发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通用11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通用11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通用11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3、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教学要点:这一节课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实。

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

学生准备果实,毛巾或餐巾纸。

教师准备小刀,盘子。

教学过程:1、激发活动兴趣先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小组内评比,每个小组推荐2件好作品。

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小科学家成果展示栏”里展示一个星期。

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

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2、果实展示会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

(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学生小组内进行观察。

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

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3、趣味活动——找“星星”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

归纳果实的特征:注意事项:(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及时清理;(3)小刀、盘子、毛巾要及时清洗干净。

4、分类:找果实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科学自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

拓展活动:采集植物的种子。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篇2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三节《大树和小草》。

2、教材分析本节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三节的《大树和小草》,是小学生刚接触《科学》的前端部分。

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初步的了解到了植物的一些初步特征,但还是不透彻。

学习本节内容,可使学生对观察、分类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梳理,为学生学习以后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1. 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感受科学1.2 玩中探究1.3 做个小小科学家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2.1 生物的特征2.2 植物的生长2.3 动物的适应性3. 第三章:物体的运动与力3.1 物体的运动3.2 力的作用3.3 机械的应用4. 第四章: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4.3 眼睛与视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特征的理解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原理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兴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力的作用演示器材、光学实验器材录音机、投影仪等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彩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或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践情景进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6.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表、关键词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注重逻辑性,突出重点、难点。

3.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第二章: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拍照记录,描述其变化。

第三章: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演示力的作用。

第四章:观察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画图描述。

2. 答案:第一章:观察记录表。

第二章:植物生长过程的照片和描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科学知识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注重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内容涉及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天气与季节、人体与健康、简单的机械等几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周围的世界,对科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探究能力,对科学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

但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天气与季节、人体与健康、简单的机械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热爱科学,关注周围的世界,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天气与季节、人体与健康、简单的机械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讲解:教师对探究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巩固:通过练习、小结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认识科学说课稿

认识科学说课稿

认识科学说课稿以下是为您生成的《认识科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版本:人教版2. 学段:小学三年级上册3. 章节: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4. 类型:科学课本节课是学生接触科学这门学科的起始课,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教材原文内容:“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对世界充满探索欲望的年龄阶段。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经验,但对于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是什么,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的概念,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科学探究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概念和探究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实验法设计简单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科学的世界!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 新授(20 分钟)(1)展示一些科学实验的图片和视频,比如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水的浮力实验等,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实验神奇吗?这就是科学!”(2)讲解科学的概念:科学不仅仅是这些有趣的实验,它还包括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比如,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鸟会飞?这些都是科学要研究的问题。

(3)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内容主要围绕空气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性质、组成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空气的透明性、无色无味、不易被压缩等特点,以及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和作用。

教材以实验和探究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科学实验充满好奇。

但他们在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等方面还需要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活动,发现和总结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的性质、组成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会用实验方法探究空气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空气的性质、组成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实验操作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空气性质和作用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汇报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

2.空气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透明性、无色无味、不易被压缩等特点,并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描述。

3.空气的组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

4.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讨论空气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环保。

5.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6.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至第五课时教案一、第一课时:我们周围的物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不同物体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触摸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内容:1. 观察和触摸周围的物体。

2. 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等特征。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物体,引发学生对物体的兴趣。

2. 学生自由观察和触摸物体,记录下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等特征。

3.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第二课时: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触摸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内容:1. 观察和触摸不同的材料。

2. 了解材料的质地、颜色、硬度等特征。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材料,引发学生对材料的兴趣。

2. 学生自由观察和触摸材料,记录下材料的质地、颜色、硬度等特征。

3.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第三课时:我们周围的声音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觉,了解不同声音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听觉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内容:1. 观察和听不同声音。

2. 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等特征。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教室周围的声音,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 学生自由观察和听声音,记录下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等特征。

3.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第四课时:我们周围的气味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嗅觉,了解不同气味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运用嗅觉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内容:1. 嗅不同气味。

2. 了解气味的特点和来源。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教室周围的气味,引发学生对气味的兴趣。

2. 学生自由嗅不同气味,记录下气味的特点和来源。

三年级 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 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1.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观察、实验、调查和分析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1.2 科学思维与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二章:生物世界2.1 生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能呼吸、能排泄废物等。

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识别它们的基本特征。

2.2 生物的分类培养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学会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三章:自然现象3.1 天气与气候引导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如晴天、雨天、四季等。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了解气候特点。

3.2 自然界的物质培养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物质,如水、土地、空气等。

引导学生探索物质的状态变化,如固态、液态、气态等。

第四章:人与环境4.1 人类活动与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污染、资源消耗等。

培养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4.2 生活与科学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如饮食、健康、安全等。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简单的机械5.1 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概念,如推、拉、提、压等。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游戏,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5.2 简单机械培养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基本知识,如杠杆、滑轮等。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探究物质6.1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让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如溶解、沉淀、燃烧等。

6.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培养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如元素、分子、原子等。

通过实验和模型,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七章:地球与宇宙7.1 地球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构造、气候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说课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说课

2、互动式教学方法:此方法主要应用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过程中,老师 的提问,学生的猜想、讨论以及举手回答。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信 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 习积极性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
小学三年级(上)科学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本学期教材进行了一些分析,三年级上册的科学课是学 生们首次在课堂上接触到科学。本书主要介绍了学生们从小接触到的 植物、动物、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这门 课之前,学生们都多少接触过书本上所展示的事物,这对他们学习这 门课奠定了基础。而这本书上所包含的内容刚好与他们那一阶段接触 到的东西有密切的联系,学习之后他们更能全面的理解平时所疑惑的 问题。因此,作为学习科学的第一学期的内容,本书具有重大的引导 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考虑 到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几个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很准确的区分植物种 类、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周围材料的部分物理性质及用途、以及水跟 空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课堂小结,回归生活 最后,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发言总结,可适 当进行创新型的探究提问,最终回归到生活,使学生具有爱护环境,保 护小动物的思想意识。 七、说教学效果评价 本学期的课程我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带领学生们初步探索科学,了解身 边的科学,这对三年级学生的科学素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通 过平时的画画及各种课堂活动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这些将潜移 默化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最后,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在情感目标方面 也将得到较好的效果,从小开始被灌输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思想,他们 将会具有善良的品质,同时我相信师生关系也将是非常融洽的。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1章:声音的秘密第2节: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 动物的生活习性第3章:动物的生活第4节:动物的不同习性3. 植物的生长变化第5章:植物的生长第6节:种子发芽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理解声音与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生活习性的能力,激发关爱动物的情感。

3. 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原理;动物生活习性的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动物的生活习性;种子的发芽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图片、模型、实物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放大镜、种子、花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声音的原理,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种子的发芽:讲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观察种子的生长变化。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声音,并说明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观察教室里的动物图片,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

(3)分组讨论,如何让种子更好地发芽。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 动物的不同习性:动物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习性。

3. 植物的生长变化:种子发芽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一种动物,描述其生活习性。

(3)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2. 答案:(1)例如:电话、广播、音乐等。

(2)以家养宠物为例,描述其饮食、作息、活动范围等习性。

(3)记录种子从播种到发芽的过程,包括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了解了声音、动物和植物的相关知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空气《感受空气》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空气《感受空气》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空气第一课《感受空气》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1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科学领域,指向“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这一科学概念。

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将空气和另外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与固体、液体之间的相同点,进而对这些相同点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比如,空气和石块、水一样,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空气和水一样,可以流动。

当然,空气还具备其他两种状态的物质不具备或不明显的特征,比如可压缩。

在本课活动中,学生要通过对比研究获得关于空气特征的充分的感性认知,从而为本单元后续的内容做好概念、认知上的铺垫。

二、说学情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中,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知道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空气,获取新知。

也知道空气和石头、水两种物质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但是对于相同点的认知还是比较缺乏的。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2.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

2.能以讨论、绘画、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

【科学态度目标】1.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2.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3.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空气。

【教学难点】:尝试以气泡图组织、整理信息。

、五、说教法和学法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空气》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二是让学生认识空气的重要性,知道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实例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探究空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故事教材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空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空气: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特性。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性,探讨空气的密度、溶解性等性质。

4.认识空气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空气的宝贵。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一课什么是科学教学目标1. 认识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方法和技能3. 能够解决简单的科学问题教学重难点1. 科学方法的概念及应用2. 科学技能的研究和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科学是什么”,引入科学的概念2. 研究科学的概念:播放科学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定义和含义3. 研究科学的方法:解释科学方法的概念,帮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方法了解科学的方法和过程4. 研究科学技能: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掌握科学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能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学生实验成果第二课科学常识教学目标1. 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和科学知识2. 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科学常识的研究和了解2.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技能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科学常识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科学常识2. 研究科学常识:介绍一些科学常识,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昆虫的蜕变等3. 观察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训练学生发现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力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观察实验报告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课生活中的力教学目标1. 认识一些力的作用2. 掌握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学会如何利用力教学重难点1. 不同种类的力的概念和效应2. 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3. 力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探讨“力是什么”,引出课堂主题2. 研究力的概念:介绍力的概念和种类,例如重力、摩擦力等3. 力的测量:让学生研究如何测量力的大小,例如使用弹簧测力计等4. 利用力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力的实验,学会如何利用力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四课生活中的定向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2. 掌握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重难点1.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2. 定向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定向”,引入课堂主题2. 地图和罗盘的使用:介绍地图和罗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3. 定向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如何使用地图和罗盘进行定向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定向实践成果第三单元声音传播第五课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来源和产生方式2. 声音的传播特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是什么”,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产生:介绍声音的源头和产生方式,例如乐器、嗓子等3. 声音的传播: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性,例如声音的传播速度等4. 声音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声音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5.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验报告和数据分析第六课声音的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学会利用声音教学重难点1. 声音的作用和用途2. 利用声音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的作用和用途”,引入课堂主题2. 声音的利用:讲解声音的常见用途,例如广播、聆听音乐等3. 利用声音:引导学生设计并实践利用声音的小项目,例如制作乐器、录制广播等4. 总结课堂: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考核评价1. 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2. 声音实践项目成果总结本教案以新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为基础,设计了第一单元科学探究、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和第三单元声音传播三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教学内容:1. 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

2.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 通过实例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

3. 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

第二章:观察与描述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能够用词语描述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教学内容:1.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 描述物体特征的词语。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3.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并用词语描述物体特征。

第三章:简单机械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定义和特点。

2. 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各种简单机械,并解释其原理。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体验简单机械的作用。

3.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用简单机械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展示。

第四章:水的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和变化。

2. 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观察水的溶解、蒸发、沸腾等现象。

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透明、无色、无味、密度等。

2. 水的变化:溶解、蒸发、沸腾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水的性质和变化,并进行实验演示。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溶解、蒸发、沸腾等现象。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第五章:地球与天空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和天空的基本知识。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地球和天空的现象。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 天空的现象:太阳、月亮、星星、云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地球和天空的图片,并讲解相关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份关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说课稿。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较强。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植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等方面的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实物观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2. 讲解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的基本结构。

2. 讲授新课: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植物的根、茎、叶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的呼吸》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的呼吸》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的呼吸》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的呼吸》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的组成、呼吸的过程以及呼吸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简单的文字和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呼吸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他们对于人体的呼吸系统还不够了解,对于呼吸的过程和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知道呼吸的过程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的过程。

2.难点:呼吸的重要性,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呼吸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探究呼吸系统的组成:学生观察人体呼吸系统模型,了解呼吸道的组成。

3.观察呼吸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呼吸的过程。

4.理解呼吸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呼吸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5.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呼吸的过程。

6.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呼吸系统的组成2.呼吸的过程3.呼吸的重要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上科学教学设计说课稿

三上科学教学设计说课稿

三上科学教学设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一份关于三上(三年级上册)科学的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是《植物的生长》,旨在通过对植物生长过程的探究,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

- 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水、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 学会使用简单的观察和记录工具,如放大镜、尺子和记录本。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来探究植物生长的能力。

- 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和分析数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植物生长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植物基本结构的认识。

- 植物生长条件的探究。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科学记录。

- 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收集植物生长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 准备实物植物、放大镜、尺子、记录本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学生准备:- 观察家中或学校的植物,准备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疑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植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和疑问。

-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探究活动- 观察实物植物,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引导学生描述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 分组讨论植物生长可能需要的条件,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补充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植物生长实验,如种植豆芽,观察记录豆芽的生长过程。

- 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型的植物生长环境,并记录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4.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上册
动物怎样过冬
淅川四小
杨静
20XX年11月
《动物怎样过冬》说课稿
淅川四小杨静
尊敬的评委、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动物怎样过冬》。

我想按照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理念、说过程、说板书等来说课。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教材简析
《动物怎样过冬》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是“有趣的动物”这一单元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它是在第一课《寻访蚂蚁》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动物与环境密切关系”。

本课教学分为“小蚂蚁找朋友。

”为线索分为“趣味阅读”、“观察与提问”“汇报与交流”、“分类、游戏、角色扮演”等七项活动,安排一个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并在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通过探究,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动物与环境关系的不同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意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
教学重难点
《课标》对这部分教材的教学要求是:意识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是为了保存自己,适应季节的变化。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意识到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三年级科学重在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及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

通过观察,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难点就是让学生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操作让学生实际的参与了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依据学情说教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学校教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学习积极性高。

他们对动物的过冬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知识点散乱不系统,缺乏探究学习的体验经历。

根据三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比较感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选择了《动物怎样过冬》这一课来进行教学,并且小动物又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愿意亲近的。

让学生了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和他们过冬的不同方式。

我准备采用以自主合作、探
究法、发现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做到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预期效果。

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激发学生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

三、倡导自主说学法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学法是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法,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四、结合课程说理念
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另外,科学课程具有的开放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因此,本节课我从时间、空间和学习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五、突显人文说过程
这节课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激趣导入—组织讨论:——出示导纲——学生自学—合作互动—交流汇报—导学归纳—导学训练——延伸探究。

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自学导纲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课一开始,(一)导入部分:以儿歌《小动物过冬》导入活动,提升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初步了解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为以下问题作铺垫:“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冬天的天气怎么样?”“冬天的时候我们是怎样过冬的?”“那么小动物们又是怎样过冬的呢?”通过层层的提问,根据儿童具有的生活经验导入。

为知识点传授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板书课题:动物怎样过冬
2、主体参与,开放教学。

(1)出示导纲,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小蚂蚁找朋友》这则短文,读过之后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一)小蚂蚁找到了那些朋友?
(二)他的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三)你知道了动物的哪些过冬方式?
(学生自主阅读短文,解决自学导纲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疑)
(2)合作互动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奇妙的世界中去看看这些动物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大家要边看边记,找一找:
(一)、影片中出现有哪些动物?(二)他们是怎么过冬的?
放幻灯片《动物过冬》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经验分组进行讨论和讲述“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导学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师;动物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呢?
生:为了保护自己适应季节的变化。

师:如果不选择这样的过冬方式,他们将会怎样?
生:会被冻死,饿死
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当动物过冬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生: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最后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希望我们课余时间多了解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使我们能更好地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

(4)导学训练
(一).学生操作,卡片游戏,巩固深化
巩固对动物过冬方式的认识,给学生分发操作卡片和动物卡片,先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讲述图片的内容,然后用一个小游戏。

当老师说:“冬眠的动物”后,让儿童在卡片中找出并举起,比一比谁举的又快又准。

最后,请学生将动物分类。

让学生自己
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角色扮演,拓展升华
分组扮演一种准备过冬的动物,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它是怎么过冬的?让同学们比一比谁演的最像。

六、综观全程说板书
动物怎样过冬
方式动物
备粮蜜蜂蚂蚁
冬眠青蛙蛇
南飞燕子大雁
换毛狮子狐狸
恰当地设计板书,能加强课文内容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的回顾和知识点的整理,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七、温故知新说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以探究合作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使学生经历以合作互动、讨论归纳、游戏训练的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这种学习经历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如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所说:“学校给学生的,那应是若干年后,还留在学生脑海里的那些终生受用的东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