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相变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奥氏体化温度越高,起始 晶粒越细小,奥氏体中平均碳含 量越低。
加热速度:起始晶粒度 保温时间:实际晶粒度
• 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驱动力与阻力 驱动力:体积自由能,界面能 阻力:第二相粒子
3. 珠光体转变 片状和粒状珠光体形成机理; 影响珠光体转变动力学(速度)的 因素; 珠光体的力学性能。
• 片状和粒状珠光体形成机理 片状:横向与纵向。同素异构造成碳溶解
固态相变原理及应用
变
• 变化的条件? • 如何变化或变化的规律? • 变化的结果?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 一个中心:性能 • 两个基本点
基本点一:开发新材料 基本点二:最大限度地挖掘现 有材料的潜力
材料性能的决定因素
材料的性能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 定,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 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 作用。
加速P转变
外因:奥氏体化工艺,奥氏体晶粒度,塑性 变形
• 珠光体的力学性能(片状和粒状珠光体性 能的差异) 层间距,珠光体团的影响 在相同成分条件下,粒状珠光体的强度、 硬度稍低,塑性、韧性较高;相同强度条 件下,粒状珠光体的疲劳强度更高。 形变珠光体性能(派敦处理):除晶须 外的最强金属。
4. 马氏体相变
新相长大速度与扩散系数成正比, 与相界面附近母相中的浓度梯度成 正比,与相界面上两相的平衡浓度 差成反比。
扩散型相变新相长大速度,受驱动 力和扩散系数所控制。降温时,相 变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存在极大值 ; 升温时,相变速度随温度单调增加。
相变动力学曲线绘制原理 新相转变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呈 “S”形; 相变过程包括: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和某种 物理性质的跃变。通过各种现代分析测试手 段,很容易确定上述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 进行到什么程度,以及什么时候结束。从而 获得在某一外界条件下,新相转变量与转变 时间之间的关系。
3. 相变的结果?(相变晶体学) 方向——途径——结果
1. 能量降低的方向 2. 阻力最小的路径 3. 最适合的结构环境,适者生存!
一、基本概念
1. 相,固态相变,相变势垒,激活 能, 形核功;起始晶粒度,实际 晶粒度,本质晶粒度;珠光体, 珠光体团,粒状珠光体,派敦处 理, 珠光体型组织;马氏体,奥 氏体(热,机械)稳定化,临界 冷却速度,临界淬火速度;
马氏体相变特点 组织特点(板条和片状), Ms点的物理意义及影响因素 奥氏体稳定化产生的原因 马氏体具有高强度硬度的原因
• 马氏体相变特点
非扩散性 ,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 , 位向关系和惯习面 ,马氏体相变的 不彻底性 ,马氏体相变的可逆性 。 切变共格和无扩散性
• 组织特点(板条和片状), 板条马氏体:形态示意图,亚
结构,显微组织特点; 片状马氏体:形态示意图,亚结
构,显微组织特点。
• 形态及亚结构的影响因素 化学成分:高碳低碳,扩大缩小奥氏
体区 马氏体形成温度:Ms点 奥氏体层错能:低层错能是形成ε-M的必要条件 奥氏体与马氏体的强度:切变阻力 滑移与孪生变形的临界分切应力
阿累尼乌斯方程:K = K0exp(-Q/kT)
• 相界面:共格→半共格→ 非共格, 弹性应变能逐渐减小、界面能逐渐 增大;相变阻力:弹性应变能和界 面能;弹性应变能起主导作用,界 面趋于非共格,界面能起主导作用, 新相趋于形成共格界面。
• 热力学条件(必要) 充分条件:三大起伏
• 阻力和驱动力
C曲线的影响因素
两个“凡是”:凡是扩大A区的元 素(Mn,Ni)都使C曲线下移;凡 是稳定过冷A的元素(Co除外), 都使C曲线右移 a)内因:碳:亚共析钢“右”;过 共析钢“左”,贝氏体“右下”
合元:贝氏体相变速度取决于基 体相变和碳的扩散:Co, Al“左移”
外因:A化:A不均匀和晶粒细小, “左移”。 塑变:提供缺陷,加速;提供切 变阻力,减速。
度的变化,排碳与吸碳相辅相成。 片状→粒状:胶态平衡理论,第二相粒子
的溶解度与其曲率半径有关;片状渗碳 体内不可能存在亚晶界。
• 影响珠光体转变动力学(速度)的因 素 凡是稳定过冷奥氏体的因素都使C 曲线右移。 内因:化学成分,原始组织; 外因:奥氏体化工艺,奥氏体晶粒 度,塑性变形
内因:化学成分 C:亚共析减速,过共析加速,共析钢最稳定 合元:Co除外,减速 原始组织:A化前的组织粗大,A化不充分,
2. 奥氏体化
奥氏体晶粒度测量原理和方法,奥 氏体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奥氏体 晶粒长大的驱动力与阻力。
• 奥氏体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奥氏 体形核,奥氏体晶粒长大,剩余 碳化物的溶解,奥氏体均匀化。
碳化物的溶解需要更长时间。
• 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因素 内因:化学成分,原始组织,冶炼方法 外因: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 成分: C%(非单一),合金元素 (与碳的亲和力及改变相变点) 原始组织(平衡与否,晶粒大小): 影响起始晶粒度 冶炼方法:本质晶粒度
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等温淬火; 二次硬化,二次淬火,自回火,回 火脆(第一类,第二类),抗回火 性;淬火,回火,退火(球化退 火),正火,淬透性,淬硬性,调 质;脱溶沉淀,(自然,人工)时 效,时效硬化,调幅分解。
二、需掌握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点
1. 固态相变的特点:相界面,弹性 应变能,位相关系与惯习面,亚稳 过渡相,原子迁移率
驱动力:体积自由能,晶格缺陷; 阻力:界面能,弹性应变能 形核功:均匀形核,点缺陷,线缺 陷,面缺陷(界面,界棱,界隅)
• 相变动力学: 形核率
N = C*f C*——临界晶胚体积分数(△G*) f ——晶胚成为晶核的频率(Q)
• 相变动力学: 无成分变化新相长大速度? 切变和台阶长大
有成分变化的新相长大速度与什么 有关?
外因:材料所处的外部环境; 内因:材料内部的结构。
(1)组成物质的化学键
(2)组成物质最基本的独立单元(组 元)及其排列和运动方式;
(3)由组元构成方式所确定的相; (4)由相的种类、形状、大小和 分布的总和构成的组织
本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相变能否发生,朝着什么方向发 生?(相变热力学) 2. 相变时如何进行的,它的途径 和速度如何?(相变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