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药学》考点精要上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
精心整理※考点1※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珍视明滴眼液)《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
(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考点2:五味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考点3:七情单行:单独,不需辅助增效相须:相互需要相使:使得更厉害减毒相杀:杀毒软件。
(生姜杀半夏)相畏:杀人会怕。
(半夏怕生姜)减效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精心整理※考点4※考点4:道地药材(****)云南:三七、木香贵州:天麻安徽:木瓜东北:人参福建:泽泻(福泽天下)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河南---- 怀庆牛山一一牛膝、山药菊花遍地黄一一菊花、地黄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一被:浙贝母——胡:延胡索——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抓山猪卖金一一山猪:山茱萸——卖金:麦冬,郁金※考点5※考点5:采收时间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中药学》十四五教材中药药性考研考试口诀精简总结版
解表药(发散风寒发散风热)①发散风寒药(14味)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喘-利水消肿寒通滞桂枝:发汗解肌温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逆苏叶:解表散寒气宽中-理气安胎鱼蟹毒注-(紫苏叶治脾胃气滞,孕呕吐;忌久煎)生姜:解表散寒温中呕-化痰止咳(温肺止咳)鱼蟹毒香薷:发汗解表湿和中-利水消肿宜宜大荆芥:祛风解表透疹疮-荆芥成炭敛止血防风:祛风解表胜湿痛-升清燥湿止痉泻羌活:解表散寒风湿痛(祛风除湿止痛)白芷:解表散寒祛风痛-燥湿止带肿排脓-宣通鼻窝祛风痒细辛:解表散寒祛风痛-温肺化饮少阴头(痛)苍耳:发散风寒祛风湿-宣通鼻窍来止痛藁本:祛风散寒湿止痛辛荑:发散风寒通鼻窍葱白:发汗解表寒通阳-通络下乳毒散结+外敷散结②发散风热药(11味)薄荷:清利头目散风热-疏肝行气咽透疹-芳香避秽湿和中蝉蜕:利咽开音散风热-息风止痉又透疹-镇静安神又解痉桑叶:清肺润燥散风热-清肝明目抑肝阳-凉血止血菊花:平抑肝阳散风热-清肝明目热解毒柴胡:疏肝解郁举阳气-疏散退热而截疟升麻:清热解毒表透疹-升举阳气葛根:解肌退热津止渴-通经活络解酒毒-升阳止泻宜煨用浮萍:宣散风热透疹痒-利尿消肿淡豆豉:宣发郁热表除烦牛蒡子:宣肺祛痰散风热-滑肠通便咽透疹-解毒消肿蔓荆子:清利头目散风热-祛风痛清热药(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①清热泻火药(9味)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要生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要煅用知母:清热泻火滑肠便-滋阴又润躁芦根:清热泻火津止渴-清肺排脓烦止呕-利尿栀子:泻火除烦凉血毒-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焦栀子(外用消肿止痛)天花粉:清热泻火津止渴-消肿排脓归肺胃夏枯草:清肝泻火又明目-散结消肿略养肝决明子:清肝明目肠通便-平抑肝阳肝大肠.淡竹叶:清热泻火烦止渴-利尿通淋竹叶淡密蒙花:养肝明目又退翳-清热泻火归肝经②清热燥湿药(7味)黄芩:清热燥湿泻火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毒-除骨蒸-清虚热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凉肝息风归肝胆若参:清热燥湿杀虫痒-利尿秦皮:清热燥湿收涩痢-止带明目是秦皮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毒③清热解毒药(26味)射干:消痰利咽热解毒贯众:凉血止血散风热-清热解毒又杀虫重楼:凉肝定惊热解毒-化瘀止血消肿痛马勃:解毒利咽又止血-清肺泻火归肺经漏芦:通经下乳痈散结-舒筋通脉热解毒连翘:透热转气热解毒-清心利尿散风热-消肿散结用连翘青黛:凉血消斑热解毒-清肝泻火定惊血-息风止痉是青黛野菊花:泻火平肝热解毒蛇舌草(白花蛇舌草):利湿通淋热解毒山豆根:消肿利咽热解毒白头翁:凉血止痢热解毒蒲公英:利湿通淋清肝目-清热解毒肿散结鱼腥草:消痈排脓热解毒-清热止痢尿通淋大青叶:利咽消肿热解毒-凉血消斑大青叶板蓝根:疏散风热热解毒-凉血利咽板蓝根土茯苓:解毒除湿解汞毒-通利关节肿散结熊胆粉:息风止痉热解毒-消散痈肿清肝目穿心莲:燥湿止痢热解毒-凉血消肿穿心莲大血藤(红藤):祛风止痛又活血-清热解毒治肠痈马齿苋:凉血止血又止痢-清热解毒肝大肠鸦胆子:截疟止痢热解毒-腐蚀赘疣要外用山慈菇:消痈散结又化痰-清热解毒体虚慎半边莲:利水祛湿热解毒-利尿消肿半边莲金银花:散痈消肿散风-热透营转气热解毒-凉血止痢外风热败酱草:清痈排脓又止痛-清肝明目热解毒-祛瘀止痛治肠痈紫花地丁:凉血消肿热解毒④清热凉血药(6味)生地:养阴生津热凉血赤芍:散瘀止痛又止血-清肝泻火热凉血玄参:解毒散结热凉血-滋阴降火反藜芦紫草:活血解毒热凉血-透疹消斑牡丹皮:活血化瘀又止血-清热凉血水牛角:解毒定惊热凉血⑤清虚热药(5味)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又退黄白薇:解毒疗疮尿通淋-益阴除热肿散结-清热凉血胃肝肾地骨皮:凉血除蒸又止血-清肺降火生津渴银柴胡:清热凉血清虚热-除疳热-归肝胃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泻下药药(攻下润下峻下逐水)①攻下药(4味)大黄:泻下攻积热泻火-逐瘀通经凉血毒利湿退黄又止血-通脏腑-降湿浊-破痰实芒硝:润燥软坚泻下便-清火消肿是芒硝芦荟:杀虫疗疳泻下便-清肝泻火叫芦荟番泻叶:泻热行滞便利水②润下药(2味)火麻仁:滋阴补虚润肠便郁李仁:下气利水润肠便③峻下逐水药(6味)甘遂:泻水逐饮肿散结芫花:泻水逐饮祛痰咳-杀虫疗疮要外用商陆:逐水退肿利二便-解毒散结要外用京大戟:泻水逐饮肿散结巴豆霜:逐水退肿豁痰咽-峻下冷积外蚀疮牵牛子:杀攻积泻水便-消痰涤饮牵牛子祛风湿药(祛风寒湿祛风湿热祛风湿强筋骨)①祛风寒湿药(8味)独活:通痹止痛又解表-祛风除湿治头痛(注-治少阴伏风头痛)木瓜:生津止渴又消食-舒筋活络胃化湿蕲蛇:祛风通络止痉痒-以毒攻毒威灵仙:通络止痛祛风湿-消痰逐饮消骨鲠川/草乌:祛风除湿温经痛乌梢蛇:祛风通络止痒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昆明山海棠:祛瘀通络祛风湿-续筋接骨又止血-解毒杀虫有大毒②祛风湿热药(8味)秦艽:祛风湿-舒筋络止痹痛-清湿热退虚热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湿-清热燥湿降血压-止痛桑枝:祛风止痒生津液-水利关节祛风湿豨签草: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降血压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平肝归肝臭梧桐海桐皮:通络止痛祛风湿-杀虫止痒海桐皮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肿雷公藤:祛风除湿血通络-消肿止痛毒杀虫③祛风湿强筋骨药(3味)狗脊: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温补固摄治酸软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降血压归肝肾五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归肝肾化湿药(8味)苍术:燥湿健脾又明目-祛风散寒脾胃肝厚朴:燥湿消痰气除螨-消积导滞宽中喘霍香:芳香化湿和中呕-发表解暑脾胃肺佩兰:芳香化湿醒脾胃-发表解暑脾胃肺砂仁:化湿开胃温中泻-理气安胎又止呕豆蔻:化湿行气温中呕-开胃消食肺脾胃草果:燥湿温中痰截疟草豆蔻:燥湿气-温中止呕-止泻痢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①利水消肿药(5味)茯苓:利水渗湿又健脾-宁心安神用茯苓薏仁:利水渗湿健脾泻-清热排脓毒散结-除痹泽泻:利水渗湿又泄热-化浊降脂肾膀胱猪苓:利水渗湿甘淡平香加皮:香加皮温有毒-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②利尿通淋药(12味)瞿麦:活血通经尿通淋扁蓄:杀虫止痒尿通淋木通:清心除烦尿通淋-通经下乳利血脉-通关节通草:清热利尿又通淋-通气下乳孕期慎滑石:清热解暑尿通淋-祛湿敛疮石苇:清肺止咳尿通淋-凉血止血肺膀胱萆薢:利湿去浊通络痛-祛风除痹归肾胃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痒灯心草:清心降火尿通淋海金沙:清热利湿利水肿-通淋止痛海金沙车前子:清热利尿又通淋-渗湿止泻清肝目-祛痰冬葵子:清热利尿又通淋-下乳润肠冬葵子③利湿退黄药(4味)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黄虎杖:利湿退黄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咳-凉血止血泻热便金钱草:利湿退黄尿通淋-解毒消肿性微寒珍珠草:利湿退黄热解毒-明目消积肝脾肾温里药(11味)荜茇:下气止痛温中寒附子:回阳救逆散寒痛-补火助阳附子用肉桂:补火助阳温经脉-引火归元散寒痛干姜:干姜温肺饮-温中散寒阳通脉花椒:杀虫止痒温中痛-湿疹阴痒虫积腹丁香:温肾助阳散寒痛-温中降逆脾胃肾胡椒:下气消痰温中寒-开胃进食痰癫病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呕小茴香:理气和胃散寒痛荜澄茄:行气止痛温中寒吴茱萸:降逆止呕助阳泻-制酸止痛肝郁解-散寒止痛忌多用理气药(20味)陈皮:燥湿化痰理气脾-行气通痹归脾肺青皮:消积化滞肝破气-行气止痛气虚慎枳实:破气消积又止痛-化痰散痞提脏器枳壳:行滞消胀气宽中木香:行气止痛脾消食香附:理气宽中调经痛-疏肝解郁调经药乌药:温肾散寒行气痛沉香:行气止痛温中呕-纳气平喘檀香:调中开胃行气痛-散寒薤白:行气导滞通阳结柿蒂:降逆止呃梅花:疏肝和中化痰结佛手:疏肝理气和中痛-燥湿化痰佛手用香橼:疏肝解郁理宽中-燥湿化痰香橼可甘松:开郁醒脾理气痛-祛湿消肿要外用刀豆:下气止呃又温中-温肾助阳归胃肾川棟子:疏肝泄热-行气痛-杀虫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痛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肿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痛-肝胃气痛归肝脾消食药(6味)山楂:消食健胃浊降脂-行气散瘀脾胃肝神曲:解表退热消食和胃麦芽:行气消气脾开胃-回乳消胀肝解郁稻芽:消食和中脾开胃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痰-止咳平喘脾胃肺鸡内金:涩精止溃胃消食-通淋化石(研)末优煎驱虫药(7味)雷丸:杀虫消积槟榔:行气利水又截疟-缓泻通便虫消积榧子:榧子润肺止咳-杀虫消积润肠便使君子:健脾消疳杀虫积(宜用小儿疳积)南瓜子:杀虫(绦虫病)鹤草芽:泻下通便杀绦虫苦楝皮:杀虫疗癣-清热燥湿广驱虫止血药(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①凉血止血药(7味)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毒-热毒痈肿亦可消小蓟:凉血止血散瘀毒-利尿通淋可消痈地榆:解毒敛疮敛止血-凉血止血大肠肝槐花:清肝泻火凉止血-目赤头痛热出血白芽根:清肺胃热凉止血-清热利尿胃热呕-肺热咳喘白茅根苎麻根:清热解毒凉止血-热毒痈肿又安胎侧柏叶:生发乌发凉止血-化痰止咳敛止血-血热脱发肺热咳②化瘀止血药(3味)三七:化瘀止血又消肿-活血定痛补虚强(壮)茜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蒲黄:活血化瘀敛止血-通经止痛尿通淋③收敛止血药(5味)白及:消肿生肌敛止血仙鹤草:截疟止痢敛止血-补虚解毒又杀虫紫珠叶:凉血收敛又消肿-散寒解毒又止血棕榈炭:止泻止带敛止血血余炭:化瘀利尿敛止血④温经止血药(3味)艾叶:温经止血散寒痛-调经安胎祛湿痒炮姜:温经止血又止泻-温中止痛脾胃肾灶心土:止呕止泻温中血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活血调经活血疗伤破血消癥)①活血止痛药(9味)川芎:活血行气祛风痛元胡:活血行气又止痛姜黄:活血行气通经痛乳香:活血定痛肿生肌没药:活血定痛肿生肌降香:理气止痛化瘀血郁金:行气解郁活血痛-清心凉血利胆黄五灵脂:化瘀止血活血痛银杏叶:活血化瘀通络痛-敛肺平喘浊降脂②活血调经药(9味)红花:活血通经祛瘀痛桃仁:活血祛瘀又消痈-止咳平喘润肠便泽兰:活血调经利水肿-祛瘀消痈是泽兰丹参:活血祛瘀通经痛-清心除烦凉血痈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肿-清热解毒益母草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痛-舒筋活络鸡血藤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利水通淋强筋骨-引火(血)下行用牛膝月季花:活血调经消肿痛-疏肝解郁月季花王不留行:活血通经王不留-下乳消痈尿通淋③活血疗伤药(8味)苏木:活血去瘀消肿痛儿茶:活血止痛湿敛疮-止血生肌清肺痰血竭:活血定痛化瘀血-敛疮生肌是血竭土鳖虫:有小毒-破血消瘀续筋骨马钱子: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肿自然铜:可疗伤-散瘀止痛续筋骨骨碎补:可止痛-活血疗伤肾强骨-外可消风祛斑刘寄奴:疗伤止血散瘀痛-消食化积破血经④破血消癥药(5味)莪术:破血行气消积痛三棱:破血行气消积痛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斑蝥:破血逐瘀结消癥-攻毒蚀疮叫斑蝥虻虫:破血逐瘀积消癥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清热化痰止咳平喘)①温化寒痰药(7味)白前:降气祛痰止咳芥子:温肺豁痰又止痛-散结通络又利气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呕-消痞散结肺脾胃-消肿止痛外半夏皂荚:祛痰开窍散结肿-通便也可用皂荚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痉-散结消肿外天南白附子:燥湿化痰毒散结-祛风定惊白附子旋覆花:降气消痰行水呕②清热化痰药(16味)川贝:清热润肺化痰咳-散结消痈川贝母浙贝:清热化痰又止咳-解毒消痈散结浙(贝母)瓜萎:清热涤痰宽胸结-润燥滑肠是瓜萎桔梗:宣肺祛痰利咽脓竹茹:清热化痰除烦呕-凉血止血又安胎前胡:降气化痰散风热礞石: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竹沥:清热豁痰定惊窍海藻:利水消肿又散结-消痰软坚是海藻昆布:利水消肿又散结-消痰软坚叫昆布天竺黄:定惊清心热化痰胆南星:息风定惊热化痰黄药子:化痰散结又消瘿-清热解毒凉止血-止咳平喘黄药子海蛤壳:软坚散结热化痰-制酸止痛又利尿-收湿敛疮外海蛤海浮石:软坚散结清肺痰-利尿通淋海浮石胖大海:清热润肺又化痰-利咽开音润肠便③止咳平喘药(11味)紫菀:润肺下气化痰咳苏子:降气化痰润肠便-止咳平喘肺大肠百部:润肺不气又止咳-杀虫灭虱归肺经白果:敛肺化痰又定喘-收涩止带又缩尿苦杏仁:降气止咳又平喘-宣发肺气润肠便-杀虫止痒有小毒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肿-清肝降压又止血荨芳子:泻肺平端利水肿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咳马兜铃:清肺降气咳平喘-清肠消痔平肝压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呕洋金花:解痉定痛咳平喘-麻醉镇痛又止痉安神药(重镇安神养心安神)①重镇安神药(4味)磁石:镇惊安神肝潜阳-纳气平喘聪耳目龙骨:平肝潜阳敛固涩-镇惊安神心肝肾琥珀:活血散瘀尿通淋-镇惊安神用琥珀朱砂:清心镇惊安神目-惊风癫痫又解毒疮疡肿毒咽喉肿-口舌生疮也可治②养心安神药(6味)灵芝:补气安神咳平喘药远志:安神益智又止咳-交通心肾散痈肿-祛痰开窍肺心肾酸枣仁:养心补肝又敛汗-宁心安神又生津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便-滋阴止汗柏子仁首乌藤:祛风通络又止痒-养血安神夜交藤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肿平胆息风药(平抑肝阳息风止痉)①平抑肝阳药(6味)牡蛎:重镇安神平肝阳-软坚散结敛固涩-制酸止痛牡蛎用代赭石:重镇降逆凉止血-平肝潜阳气逆喘珍珠母:安神定惊平肝阳-明目退翳燥湿敛刺蒺藜:活血祛风刺蒺藜-明目止痒平疏肝罗布麻:平肝安神热利水/平抑肝阳热利尿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目-制酸止痛敛止血(煅用)②息风止痉药(9味)牛黄:开窍醒神热解毒-清心豁痰凉肝风钩藤:清热平肝散风热-息风定惊热透邪天麻:息风止痒抑肝阳-祛风通络归肝经全蝎:息风镇痉攻毒结-通络止痛却有毒地龙:清热定惊又通络-利尿降压又平喘蜈蚣:息风镇痉攻毒结-通络止痛内外风僵蚕:祛风止痛散风热-息风止痉化痰结珍珠:安神定惊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斑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肺热-清热解毒清肝目开窍药(4味)麝香:开窍醒神消肿痛-活血通经归心脾冰片:开窍醒神清热痛-解毒生肌肺心脾石菖蒲:开窍豁痰醒神智-化湿和胃虚实用苏合香:辟秽止痛醒神窍补虚药(补气补阳补血补阴)①补气药(14)党参:补脾益肺血生津人参:复脉固脱补元气-生津养血补脾肺-扶正祛邪安神智白术:补气健脾湿利水-止汗安胎归脾胃山药:益气养阴涩精带-补脾肺肾甘草:补脾益气祛痰咳-清热解毒缓急痛-调和诸药和药性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沙棘:化阴生津脾消食-活血散瘀祛痰咳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解毒刺五加:益气健脾咳平喘-补肾安神治眠梦绞股蓝:益气健脾生津渴-化痰止咳热解毒红景天:益气活血通脉喘西洋参:补气养阴热生津太子参:补气健脾肺生津黄芪:补气健脾又止汗-升阳举陷利水肿-行滞通痹血生津- 益卫固表敛疮肌-托毒排脓归脾肺2补阳药(16味)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热证忌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杜仲安胎归肝肾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止崩漏-续折伤-安胎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喘-助阳益精用蛤蚧仙茅:补肾阳强筋骨-仙茅寒湿又止泻锁阳:补肾阳-益精血-润肠便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菟丝子:补益肝肾又安胎-固精缩尿明目泻-消风祛斑外菟子巴戟天:补肾阳益精血-祛风湿强筋骨-抗肿瘤巴戟天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尿-温脾止泻纳气喘-消风祛斑补骨脂紫河车:温肾益精纳气喘-养血益气肺肝肾肉苁蓉:肉苁蓉-润肠便-补肾阳-益精血益智仁: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沙苑子:补肾助阳固精尿-养肝明目归肝肾核桃仁:补肾温肺润肠便冬虫夏草:补肾益肺-固本益卫-止血化痰②补血药(6味)当归:补血活血调经痛-血虚血瘀润肠便熟地:补血滋阴-填精益髓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肺何首乌:(生)解毒消痛-截疟润肠便(制)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乌须发-化浊脂龙眼肉:养血安神补益心脾③补阴药(14味)麦冬:养阴润肺益胃津-清心除烦胃肺心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渴石斛:滋阴清热胃生津百合:养阴润肺清胃热-清心安神养胃阴黄精:健脾润肺又益肾-补气养阴脾肺肾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龟甲:滋阴潜阳息风-益肾强骨血补心-固经止崩鳖甲:滋阴潜阳息风-退热除蒸软坚结桑椹:滋阴补血生津润燥墨旱莲:滋补肝肾凉止血女贞子:明目乌发滋补肝肾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收涩药(固表止汗敛肺涩肠固精缩带止尿)①固表止汗药麻黄根:固表止汗②敛肺涩肠药(9味)乌梅:敛肺止咳生津渴-安蛔止痛固崩血-涩肠止泻可炭用诃子:涩肠止泻敛肺咳-降大利咽肺大肠五味子:益气生津敛固涩-补肾宁心悸眠梦肉豆寇:温中行气涩肠泻赤石脂:涩肠止泻又止带-收敛止血敛疮肌五倍子:敛肺降火咳止汗-固精止遗涩肠泻收湿敛疮敛止血-解毒消肿五倍子禹余粮:涩肠止泻敛止血-固涩止带胃大肠石榴皮:收涩止带涩肠泻-杀虫止血归大肠罂粟壳:敛肺止咳又止痛-涩肠上泻却有毒③固精缩尿止带药(8味)莲子: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神芡实:益肾固精湿止带-补脾止泻治带佳椿皮:清热燥湿涩止带-止泻止血又杀虫山茱萸:补益肝肾敛固涩金樱子:金樱子固精尿-固崩止带涩肠泻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尿海螵蛸:涩精止带敛血-制酸止痛湿敛疮覆盆子:覆盆子益骨-固精缩尿养肝目涌吐药(3味)常山:涌吐痰涎截疟瓜蒂:涌吐痰食祛湿黄胆矾: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攻毒杀虫止痒药(7味)硫黄:(外)解毒疗疮杀虫止痒(内)补火助阳通便雄黄:燥湿祛痰可截症-解毒杀虫忌火煅白矾:(外)燥湿止痒毒杀虫-(内)祛风除痰血止泻大蒜:解毒杀虫消肿-健脾温胃止痢蟾酥:开窍醒神解毒止痛土荆皮:杀虫止痒疗癣蛇床子:燥湿祛风杀虫痒-温肾壮阳有小毒拔毒化腐生肌药(6味)红粉:拔毒除脓去腐生肌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砒石:(外)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劫痰平喘攻毒抑癌截疟轻粉:(外)攻毒杀虫敛疮(内)祛痰消积逐水通便铅丹:(外)拔毒生肌杀虫止痒(内)坠痰镇惊截疟炉甘石: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考研《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药物
性味
归经
功效
黄芩
苦,寒
肺、胆、脾、胃、大肠、小肠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
苦,寒
心、脾、胃、胆、大肠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
苦,寒
肾、膀胱、大肠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龙胆
苦,寒
肝、胆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
苦、涩,寒
肝、胆、大肠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仙鹤草
苦、涩,平
心、肝
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解毒杀虫
紫珠
苦、涩,凉
肝、肺、胃
凉血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棕榈炭
苦、涩,平
肺、肝、大肠
收敛止血,止泻止带
血余炭
苦,平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佛手
辛、苦,温
肝、脾、胃、肺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香橼
辛、微苦、酸,温
肝、脾、胃、肺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玫瑰花
甘、微苦,温
肝、脾
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绿萼梅
微酸、涩,平
肝、胃、肺
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薤白
辛、苦,温
肺、胃、大肠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大腹皮
辛,微温
脾、胃、大肠、小肠
桑叶
甘、苦,寒
肺、肝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
辛、甘、苦,微寒
肺、肝
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蔓荆子
辛、苦,微寒
膀胱、肝、胃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中药学》考研考点、易错点归纳
《中药学》考点、易错点归纳总论2、【单选】A.地域特点 B.产量大品种好毒副作用低 E.历史悠久除哪项外都是构成道地药材的因素:×3、【单选】A.四川的附子 C.东北的五味子 D.山东的苍术 E.云南的茯苓哪项不是道地药材:×4、【多选】A.益母草 D.豨莶草以全草入药的是:5、【多选】A.天麻 B.茜草入药用根的药物是:5、【多选】A.决明子 B.瓜蒌入药用果实的药物是:6、【单选】A.全草类药材如益母草、荆芥等宜在植株成长充分或者开花时采收B.叶类药材如大青叶、艾叶等宜在花蕾将放或者正开时采收C.果实类药材如白豆蔻、茴香等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摘D.根和根茎类药材如天麻、大黄等宜在早春或晚秋采收E.哪项是错误的:C.×7、【单选】A. C.水火共制法 D.修制法 E.其他制法潬法属于:8、【单选】A.清热泻火 B.引药下行 D.通泻大便 E.燥湿坚阴哪项不是苦味药的作用:×9、【多选】A.发散 B.辛味药的作用是:10、【多选】A.软坚散结咸味药物的作用:11、【多选】A.党参 B.性味甘平的药物有:四气:“寒、热、温、凉”又称“四性”五味:“酸、苦、甘、辛、咸”,还有淡味和涩味辛:┬能散——发散──表证├能行——行气、行血──气血阻滞证└辛香——化湿醒脾、解暑辟秽、开窍醒神甘:┬能补——补益气血阴阳──虚证├能和——和中、调和药性──脾胃不和、调和诸药└能缓——缓急止痛、缓和药食中毒淡:┬能渗┬─利水渗湿──水湿内停└能利┘酸:┬能收┬─收敛固涩──滑脱不禁└能涩┘还可生津、开胃、消食、安蛔涩:涩为酸之变味——能收苦:┬能泄┬通泄大便──便秘│├降泄气逆──喘咳呕吐│└清泄火热──火热证├能燥——燥湿──湿证└能坚——坚阴(泻火存阴)──实热证、阴虚火旺证咸:┬能下——泻下通便──大便秘结├能软——软坚散结──瘰疬瘿瘤、癥瘕痞块└入肾──入肾补虚12、【单选】A.甘苦寒 B. D.辛甘温 E.辛甘寒属升浮药的“性味”是:13、【单选】A.药物的剂型 B.药物的效用 D.药物的质地轻重哪项不是确定药性升降浮沉的依据:升降浮沉:┬升──上升提举├降──下达降逆├浮──向外发散└沉──向内收敛升浮:上行向外──辛甘之味、温热之性──例如: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沉降:下行向内──酸苦咸涩之味、寒凉之性──例如:清热、泻下、利水渗湿、重镇安神、1415、【多选】A.六经归经法 B.三焦、卫气营血归经法C.中药归经的方法:16、【多选】A.开窍药 B.活血药主归心、肝二经的药物是:17、【单选】A.朱砂 B.磁石 C.琥珀 E.牡蛎只入心肝二经的重镇安神药是:18、【单选】A.脾 B.肺 C.肝 E.心哪项不是甘草的归经:19、【选择】A.反佐 B.反治 C.两者均非“寒因寒用”、“热因热用”是:“寒药热服”“热药冷服”是:20、毒:毒药:┬广义:药物的总称(西汉以前)└狭义: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毒性:┬广义:药物的偏性21、【单选】A.全瓜蒌 B.瓜蒌皮 C.瓜蒌仁 D.瓜蒌根属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反乌头的药物是:22、【单选】A.半夏 B.瓜蒌 C.贝母 D.白蔹 E.不属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反乌头的药物是:×23、【多选】A.党参 B.大黄 C.北沙参 D.在《神农本草经》中已记载的药物是:24、【选择】A. C.石膏配牛膝 D.丁香配郁金 E.藜芦配白芍相畏的配伍是:相使的配伍是:25、【选择】A.硼砂 B.雄黄 C.水银 E.朴硝不宜与砒石同用的药物是:不宜与硫磺同用的药物是:26、【多选】A.相须 B.相使 C.相杀 D.七情配伍关系中,可以用于临床的是:27、【选择】A.相反、相须 B. D.相杀、相反 E.相须、相使属于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是:属于配伍禁忌的配伍关系是:28、【选择】A.相须 B.相使 C.相反黄芪配伍茯苓属于药物七情中的:注意:属于29、【单选】A.相须 B.相使 C.相畏枸杞子配菊花属于药物七情中的:30、【多选】A.西洋参 B.不宜与藜芦同用的是:31、【多选】A.肉桂 B.桃仁属于妊娠慎用的药物有:七情:eg“十八反”《儒门事亲》:①反乌头——半夏、瓜蒌类、贝母、白蔹、白及②反甘草——海藻、大戟、甘遂、芫花③反藜芦——人参、玄参、丹参、沙参、苦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细辛、芍药“十九畏”《医经小学》:①硫磺——朴硝②水银——砒霜③狼毒——密陀僧④巴豆——牵牛子⑤丁香——郁金⑥牙硝——三棱⑦川乌/草乌——犀角⑧人参——五灵脂⑨官桂一赤石脂32、【多选】A.年龄 B.性别 C.病情 D.药性中药的服药时间,应根据哪些方面确定:33、【多选】A.服药时间正确的是:34、【多选】A.蛤粉 B.雷丸 D.入汤剂宜包煎的是:海蛤壳粉)、35、【单选】A.煅石膏 B.瓦楞子 D.珍珠入汤剂宜先煎的是:36、【多选】A.芫花入汤剂,3-10g B.龙胆草入汤剂,3-6gC.正确的是:特殊用量:各论第一章解表药1、【多选】A.麻黄 B.黄芪 C.浮萍 D.功能宣发或肃降肺气、利尿消肿的药是:2、【多选】A.桂枝调和荣卫山萸肉补精助阳药物功效哪项是错误的:×3、【单选】A.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B.性味辛苦温,归肺膀胱经C.桂枝的性味归经是:A4、【单选】A.防风 B.荆芥 D.羌活 E.藁本能解表消疮的药物是:5、【多选】A.干姜 B.细辛 C.苏子功能温肺化饮,化痰止咳的药是:6、【多选】A.羌活 B.白芷 C.细辛治疗少阴头痛,宜选用的药物是:C D第二章清热药1、【选择】A.相须 B.相畏 D.相恶 E.相反石膏配牛膝属于:2、【多选】A.知母 B.牡丹皮 C.青蒿既能清实热,又能退虚热的药物是:3、【多选】A.天花粉 B.芦根 C.竹茹功能止呕,可治胃热呕吐的药物有:4、【多选】A.胃热呕吐 B.芦根与白茅根皆可用于治疗:5、【单选】A.天花粉夏枯草 D.密蒙花 E.芦根孕妇忌用的药物是:A6、【多选】A.决明子 B.大黄 C.芦荟用治肝热目赤兼大便秘结的药物是:A B C7、【多选】A.决明子 B.瓜萎入药用果实的药物是:决明子和白果是种子)8、【单选】A.枯黄芩清炒黄芩 D.酒黄芩 E.黄芩炭清热安胎当选用:9、【多选】A.轻粉 B.明矾 C.哪些为治疗梅毒的常用药:(苦参不算)10、【单选】A.石膏、知母 B.金银花、连翘 C.牡丹皮、赤芍D.牛黄、熊胆E.青蒿、地骨皮温病热在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均可使用的药物是:11、【单选】A.凉血利咽 B.消痈散结 C. E.凉血消斑蒲公英具有而紫花地丁不具有的功效是:12、【选择】A.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败酱草的功效是:鱼腥草的功效是:13、【单选】A.排脓利尿 B.祛瘀止痛 D.凉血活血 E.化瘀止血鱼腥草具有的功效是:14、【选择】A.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白头翁的功效是:马齿苋的功效是:15、【多选】A.犀角、羚羊角 B.玄参、丹皮 D.大青叶、板蓝根16、【多选】A.钩虫病、绦虫病 B.风热感冒、温热斑疹C.痄腮咽痛、大头瘟疫17、【多选】A.麦冬、天冬 C.百合、薤白 D.知母、土茯苓18、【单选】A.开窍 B.化痰 C.明目 E.止痉牛黄、熊胆都具有的功效是:19、【单选】A.赤芍 B.白薇 C.生地 D.丹皮 E.郁金凉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又能退无汗骨蒸的药是:20、【多选】A.血热吐衄 D.牡丹皮、赤芍均可用于治疗:21、【选择】A.火毒疮疡 B.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知母能治疗的病症是:青蒿能治疗的病症是:22、【单选】A.白头翁 B.鸦胆子 C.秦皮 E.赤石脂治疗噤口痢,虚实皆可选用的药物是: (鸦胆子治疗冷积久痢)23、【多选】A.马勃 B. D.孩儿茶考研游戏:骨碎补“止血”)24、【单选】A.解毒利咽 B.止痢 D.止血马勃、马齿苋都具有的功效:25、【单选】A.黄连 B.胡黄连 C.地骨皮 E.柴胡既能清湿热,又能除疳热的药物是:26、【多选】A.穿心莲 B.青黛 C.大青叶 D.板蓝根治疗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常选用:(20111、【单选】A.清热泻火 B. D.止血 E.活血祛瘀哪项不是大黄的功效:×2、【多选】A.芒硝 B.芦荟不宜入煎剂的泻下药是:3、【单选】A.0.3~~0.3g D.0.01~0.03g E.0.5~1g巴豆内服剂量是:4、【选择】A.巴豆 B. D.5、【单选】A.麝香人丸散,每次0.06-0.1g B.芦荟人丸散,每次l-2gC.京大戟人丸散,每次1gD.牵牛子入丸散,每次4-6gE.硫黄人丸散,每次l-3g关于药物用法用量的叙述,错误的是:×(1.5-3g) 6、【多选】A.商陆 B.能通利二便的药物是:7、【多选】A.生大黄用于热结便秘 B.酒大黄用于瘀血诸证C.大黄炭用于血热出血第四章祛风湿药1、【多选】A.防己、秦艽 C.木通、薏苡仁 D.络石藤、忍冬藤2、【单选】A.栀子、黄柏、秦艽 B.大黄、龙胆草、苦参 C.郁金、虎杖、川楝子D.哪组不完全是利胆退黄药:柴胡、川楝子×)3、【选择】A.络石藤 B.桑寄生 C.秦艽 E.威灵仙功能祛风湿、清虚热的药物是:功能祛风湿、利湿退黄的药是:4、【多选】A.虎骨、秦艽、杜仲 B.仙茅、仙灵牌、桑寄生C.鹿茸、骨碎补、千年健哪组能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6、【单选】A.短梗五加皮处方用北五加皮系指:7、【单选】A.海风藤 B.海桐皮 C.络石藤 E.桑枝具有祛风通络,杀虫止功效的药物是:1、【单选】A.白扁豆 B.苍术 C.厚朴 E.佩兰治疗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宜选:2、【单选】A.厚朴 B.苍术 C.藿香 D.砂仁治疗痰饮水肿,小便不利,宜选用:3、【多选】A.风湿痹症 B.热结便秘 C.常用厚朴而不用苍术治疗的病证有:4、【多选】A.风湿痹病藿香常用于治疗:5、【多选】A.草果 B.草豆蔻 C.具有温中行气功效的药物是:第六章利水渗湿药1、【选择★】A.车前子 B.薏苡仁 C.木通治疗肺热咳嗽痰多,宜选用的药物是:清肺祛痰)治疗肝热目赤肿痛,宜选用的药物是:清肝明目)2、【单选】A.滑石 B.通草 C.木通 D.生苡仁既能利尿通淋,又治湿热痹痛的药物是:3、【多选】A.青木香 B.使君子 C.剂量过大,易致呕吐的药物是:4、【单选★】A.海金沙 B.石韦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5、【多选】A.石韦 B.五灵脂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是:6、【单选】A.利尿通淋,凉血止血 B.利尿通淋,渗湿止泻C.萆薢的功效是:7、【单选】A. D.舒肝利胆 E.解毒消肿8、 C×虎杖不能止血√D.活血通络,法湿退黄,清热解毒,利尿通便9、 D10、 B.泽兰 C.1、【单选】A.亡阳欲脱,肢冷脉微 B.寒凝血瘀,经闭阴疽 C.气命门火衰,阳痿早泄D.中寒腹痛,阴寒水肿E.阳虚外感,寒痹刺痛除哪项外,均是附子的主治证: (阴疽→肉桂)2、【多选】A.五味子、肉豆蔻 B.附子、肉桂 C.金樱子、菟丝子 D.补骨脂、益智仁功能补肾温脾的药物是:3、【多选】A.补骨脂 B.吴茱萸功能补肾温脾止泻的药物是:4、【多选】A.中寒腹痛花椒常用于治疗:5、【单选】A.檀香 C.苦丁香 D.母丁香 E.降香鸡舌香系指:第八章理气药1、【单选】A.川楝子 B.枳实 D.青皮 E.郁金除哪项外均属寒凉药性:青皮性温;枳实在五版属凉,七版属温)2、【单选】A.0.3~0.9g B.1~9g D.10~15g沉香入汤剂煎服的剂量是:3、【多选】A.檀香 B.藿香 C.降香 D.麝香具有行气止痛功效的药物是:麝香不能行气)4、【单选】A.川楝子 B.薤白 C.乌药 D.性味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的药物是:5、【单选】A.地榆 B.山楂 C.玫瑰花 E.荔枝核哪味药不是源于蔷薇科植物:6、【多选】A.乳香 B.皂荚 C.青木香 D.服用剂量过大,可以引起呕吐的药物是:7、【多选】A.娑罗子、玫瑰花 B.哪组药物既能舒肝又能和胃:8、【单选】A.杀虫下气,利水消肿 B.杀虫消积,行气利水 C.利水消肿,通便消积D.大腹皮的功效是:第九章消食药1、【单选】 A.脾、胃、肾 B.脾、胃、肝 C.脾、胃、肺D.脾、胃、小肠山楂的归经是:2、【多选】A.鸡内金 B.甘遂 C.雷丸研末服用较煎服效果好的药物是:鹤草芽→驱虫药) 3、【多选】A.石淋鸡内金主治:第十章驱虫药1、【单选】A.使君子 B.苦楝皮 C.鹤草芽与热茶同服可致呃逆、腹泻的药物是:2、【单选】A.杀虫行气 B.杀虫利水 D.行气疏肝 E.行气健脾川楝子、槟榔皆具有的功效是:第十一章止血药1、【选择】A.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B.凉血收敛,止血疗疮 C.凉血止血,解毒敛疮D.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地榆的功效:小蓟的功效:按七版教材还有散瘀、利尿通淋)2、【选择】A.白茅根 B.苎麻根 C.侧柏叶 D.紫珠 E.仙鹤草治疗胃热呕哕,宜选用:治疗热病烦渴,宜选用:3、【多选】A.凉血止血仙鹤草的功效有:仙鹤草→收敛止血药)4、【单选】A.茜草 B.白及 C.蒲黄 D.炮姜对于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血皆可随证配伍使用的药物是:5、【选择】A.仙鹤草 B.紫珠 C.棕榈炭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凉血止血: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化瘀止血:6、【单选】A.大黄 B.地榆 D.紫珠 E.荆芥主治肺胃出血的药物是:7、【多选】A.蒲黄 B.小蓟 C.既能止血,又能利尿的有: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1、【多选】A.郁金 B.没药 C.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药物:2、【单选】A.泽兰 B.牛膝 D.大蓟3、【多选】A.阿胶 B.鸡血藤既补血,又活血的药物是:注意:丹参不要选!)4、【多选】A.木通 B.通草 C.具有通经下乳功效的药物是:注意:通草是通气下乳!)5、【选择】A.郁金 B.苏木 C.降香 D.牛膝 E.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齿痛口疮,常选用的药物是:)利尿通淋)6、【多选】A.硼砂 B.明矾(外用能敛疮生肌的药物是:7、【多选】A.补骨脂 B.狗脊 C.具有续筋接骨功效的药物有:8、【单选】A.0.3~0.9克克 C.0.05~0.1克 D.0.03~0.06 克 E.0.1~0.3 克马钱子日服剂量是:七版教材0.3~0.6g)9、【单选】A.马钱子 B.蟾酥 C.斑蝥 D.雄黄攻毒蚀疮、破散结,外用兼治斑秃的药是:补骨脂治斑秃、白癜风)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1、【多选】A.半夏 B.天南星 C.禹白附生品宜外用,内服宜制用的药物有:2、【单选】A.半夏 B.旋覆花 C.陈皮 D.砂仁药性微温,善降肺胃之气而消痰止咳的药是:3、【单选】A.清肺化痰 B.宣肺祛痰 D.利气宽胸 E.滑肠通便哪项不是瓜萎的功效:×4、【多选】A.降气化痰 B.开宣肺气 C.利湿排脓 D.利咽开音桔梗的功效有:不能利湿,利湿排脓是鱼腥草)5、【选择】A.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白果的功效是:杏仁的功效是:6、【多选】A.远志 B.郁金 C.天南星 D.皂荚性温,具有祛痰开窍作用的药物是:7、【选择】A.前胡 B.白前 C.旋覆花 D.苏子既能降气化痰,又能宣散风热的药物是:8、【选择】A.白附子 B.竹沥 D.冰片 E.牛黄中风痰迷,便秘脉实宜用:中风痰迷,心肝有热宜用:9、【多选】A.玄参、牡蛎 B.瓦楞子、海蛤壳 C.夏枯草、大贝母 D.昆布、海藻哪组是化痰软坚散结药:10、【单选】A.鸡血藤 B.丹参 C.洋金花 D.土茯苓多服久服对肝功能有一定损害的药物是:11、【选择】A.桑白皮 B.旋覆花 C.马兜铃既治肺热咳嗽,又治胃热呕吐的药物是:既治肺热咳嗽,又治痔疮肿痛的药物是:12、【多选】A.生姜 B.白前既治咳,又止呕的药有:13、【单选】A. C.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哪项是胆南星的功效:第十四章安神药1、【多选】A.宜醋淬、打碎后装瓶备用 B.有毒,不可持续服用C.研末服每次 0.3~1gD.孕妇忌服2、【单选】A.鸡内金 B.礞石 C.大戟 E.三七研末冲服,不入煎剂的药物是:3、【单选】A.琥珀 B.磁石 C.龙骨 D.朱砂既能镇惊安神,又能活血散淤(瘀)、利尿通淋的药物是: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1、【单选】A.瓦楞子 B.海蛤壳 C.牡蛎 E.乌贼骨哪味药不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按七版教材无答案)2、【多选】A.肝阳眩晕 B.石决明的主治病证是:平肝)、清肝)、养肝)3、【选择】A.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B.平肝潜阳,熄风止痉,收敛固涩C.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D. 平肝潜阳,镇静安神,化痰软坚E.牡蛎的功效是:龙骨的功效是:4、【单选】A.牛黄、羚羊角 B.蚤休、熊胆 D.胆南星、全蝎 E.玳瑁、珍珠除哪项外都是凉肝息风药:5、【多选】A.羚羊角 B.天麻 C.钩藤 D.既治肝风内动,又治肝阳上亢的药物是:既平肝,又息风)6、【单选】A.甘遂入丸散,0.5g-1g B.巴豆入丸散0.1g-0.3g C.牛黄入丸散1-3gD.龙骨入汤剂,15-15-60g哪项药物的用量是不正确的:(0.15-0.35g)7、【单选】A.羚羊角 B.天麻 C.白蒺藜 E.蜈蚣急慢惊风均为适宜的平肝息风药是:8、【单选】A.羚羊角 B.地龙 C.胆南星 D.天麻不论寒证、热证,凉风抽搐均可选用的药物是:9、【选择】A.祛风止痒,燥湿化痰,解毒散结B.息风止痒,解毒散结,通络止痛C.息风止痒,解毒散结,祛风止痛D.息风止痒,平肝潜阳,祛风除痹E.白僵蚕的功效是蜈蚣的功效是:10、【选择】A.息风止痉 B.平肝潜阳石决明、珍珠母功效的共同点有:11、【多选】A.防风 B.蝉衣 C.白僵蚕 D.蜈蚣除哪项外都是既能祛风、又能止痉的药物:(平肝疏肝、祛风明目,不能止痉) 12、【多选】A.肝阳眩晕 B.哪些是刺蒺藜的主治病证:第十六章开窍药1、【单选】A.麝香 B.樟脑 C.苏合香 E.冰片哪味能治疗疥癣,牙痛,跌打损伤:2、【多选】A.麝香 B.樟脑有一定毒性的开窍药是:3、【多选】A.麝香煎服,0.5-1克 B.石菖蒲煎服,3-9克C.冰片入丸散服,每次0.5-1克0.3-1克4、【单选】A.麝香 B.牛黄 D.苏合香 E.菖蒲哪味药可治痹痛、疥癣:5、【多选】A.石菖蒲 B.麝香治疗疮疡肿毒可选用:6、【选择】A.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B.开窍辟秽,化浊止痛 C.开窍醒神,活血散结D.樟脑的功效是:7、【单选】A.全蝎 B.蜈蚣 C.石菖蒲 D.苏合香治疗痰浊、血瘀或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满闷冷痛,宜选用:第十七章补益药1、【多选】A.×白术不补肺气×党参不能大补元气×女贞子不能止血D.)2、【多选】A.B.C.D.E.哪组是专治脾、肺气虚的药组:3、【单选】A.西洋参 B.太子参 C.党参 D.沙参功能补脾而不燥,养胃而不湿,润肺而不寒凉,养血而不滋腻的药是:4、【单选】A.补气健脾 B.黄芪、白术功效的共同点是:补气健脾≠补脾肺气) 5、【选择】A. C.两者都有关 D.两者都无关山药炒用的目的是:白芍炒用的目的是:6、【多选】A.紫河车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品 B.鹿茸专壮肾阳,补命火C.龟板、(潜)阳的佳品D. 菟丝子、沙苑子都是清肝明目的良药鹿茸不能补命火)7、【单选】A.续断 B.菟丝子 C.补骨脂 D.益智仁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崩漏下血,宜炒用的药物是:8、【多选】A.山药 B.莲子 C.既能补脾又能涩精的药物是:9、【多选】A.冬虫夏草、补骨脂 C.蛤蚧、脐带 D.胡桃肉、紫河车山萸肉不能纳气)10、【多选】A.龙骨、牡蛎 B. D.珍珠、琥珀 E.珍珠母、紫贝齿除哪组外都是镇惊安神药:(龟板养心安神,鳖甲不能安神)11、【选择】A.女贞子 B.枸杞子 C.龟甲治疗肾虚骨痿,囟门不合,宜首选:治疗阴血亏虚,惊悸健忘,宜首选:12、【选择】A.绞股蓝 B.红景天 C.刺五加具有益气健脾,清肺止咳(化痰止咳?)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肺止咳?)13、【多选】A.胡桃、补骨脂 D.冬虫夏草、蛤蚧哪项不是敛肺止咳药:第十八章收涩药1、【多选】A.白芍 B.五味子 C.龙骨治阴虚盗汗有标本兼顾作用的药是:2、【选择】A.涩肠止泻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非白豆蔻的功效是:肉豆蔻的功效是:温中行气,不能化湿)3、【选择】A.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利胆退黄 B.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C.苦参功效是:椿皮功效是:4、【多选】A.椿皮 B.赤石脂 C.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有:5、【多选】A.桑螵蛸 B.覆盆子补敛并具的药物是:补肾阳)、益肝肾)6、【多选】A.固精止带海螵蛸的功效有:7、【单选】A.敛肺降火五倍子的功效是:8、【单选】A.乳香 B.没药 C.五倍子 E.血竭除哪项外都属于树脂类药材:虫瘿)9、【多选】A.金樱子、莲子 B. D.补骨脂、山药山药不能涩肠止泻)第十九章涌吐药1、【多选】A.瓜蒂 B.柿蒂具有截疟功效的药物有:2、【单选】A.大蒜 B.胆矾 C.瓜蒂具有祛湿退黄功效的药物是:第二十章攻毒杀虫止痒药1、【单选】A.入丸散服,1.5-3克 B.入丸散服,6-9克C.入煎剂,0.5-1克硫磺内服的用法用量是:2、【单选】A.轻粉 B.红粉 D.雄黄 E.朱砂含二硫化二砷矿物药是:3、【单选】A.升药 B. C.硼砂 D.雄黄 E.明矾哪味药忌用火锻:产生三氧化二砷,剧毒)4、【单选】A.0.015~0.03 克 C.0.1~0.2 克 D.0.002~0.004 克蟾酥内服一次用量是:5、【多选】A.辛温,有毒,归心经 B.入丸散,每次0.3~0.9gC.外用不可入目7、【多选】A.砒石 B.雄黄 C.硫黄8、【单选】A.蛇床子 B.白矾 C.硫黄 D.硼砂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能清化热痰,止血止泻的药物是:第二十一章拔毒化腐生肌药1、【多选】 A.雄黄 B.硫磺 C.专供外用,切忌内服的药物是:2、【单选】A.咽喉肿痛硼砂常用于治疗:3、【单选】A.硼砂 B.砒石 C.硫黄 D.白矾外用攻毒杀虫,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截疟的药物是:。
药学考研中药学知识点精讲整理
药学考研中药学知识点精讲整理一、药物的来源与性质药物按来源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药物三类。
天然药物指的是从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中提取或提纯的药物;化学合成药物是指通过化学反应从无机或有机原料中经过多步合成制备而成的药物;生物制品药物则是由生物介质如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组织等制备而来。
二、中药药材的分类与性状中药药材主要分为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三类。
其中植物药材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动物药材主要来源于动物的各个组织器官以及其分泌物;矿物药材则是指天然矿石或矿物产生的药材。
中药药材的性状主要包括外形、颜色、质地、气味和味道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嗅闻来判断药材的性状对于药学考研非常重要。
三、中药药材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中药药材的质量标准是评价药材品质的依据,它包括外观性状、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和微生物限度等方面。
根据国家规定,中药药材的质量标准主要由药材的名称、产地、外观要求、理化指标、含量测定和微生物限度等要求组成。
对于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常用的方法有感官评价、理化性质测定、色谱分析和生物活性测定等。
其中,色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对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测定。
四、中药的制剂与制备方法中药的制剂是指将中药药材进行加工、提炼、配伍等处理后制成的可供使用的药品,主要分为汤剂、丸剂、散剂和片剂等类型。
不同的制剂有不同的制备方法,例如,汤剂制备时需要煎煮药材,而丸剂和散剂则需要进行研磨和混合等步骤。
中药的制备方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选用优质的药材,控制制剂的比例、时间和温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制剂的保存和质量控制,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五、中药药理学与临床应用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对机体作用和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中药的药效、毒性和药效学原理等方面。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于中药的合理使用和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的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考研中药知识点总结
考研中药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基础知识1. 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药理论体系和药物应用技术。
中药主要以草药为主,也包括动物药和矿物药。
2. 中药的分类中药可以按照草本植物的部位进行分类,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根皮、叶柄、茎叶、茎皮、茎根、茎叶果、果皮、果实种子等。
3.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通过六味和归经等方式进行分类,六味包括辛、甘、苦、酸、咸、涩,归经包括归肝经、归心经、归脾经、归肺经、归肾经。
4. 中药药用部位及其性味中药的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根皮等,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有不同的性味特点。
5. 中药的药用量与功效中药的药用量和功效一般是通过中药典籍、书籍和经验总结来确定的,中药的用量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质来具体确定。
二、中药药材知识1. 中药质量要求中药质量要求包括地域要求、品种要求、外观质量要求、理化性状要求、微生物限度要求、残留农药限量要求等。
2. 中药资源植物的选种栽培中药资源植物的选种栽培包括栽培地的选择、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栽培要求等,合理选择栽培地和科学管理是保证中药资源质量的重要条件。
3. 中药资源植物的采收中药资源植物的采收需要注意采收期、采收方法、采收技术、采收地点等,以保证中药资源植物的品质。
4. 中药资源植物的贮藏加工中药资源植物的贮藏加工包括干燥、包装、保管、贮存条件等,贮藏加工能够提高中药资源植物的质量和保质期。
5. 中药鉴别中药鉴别包括形态特征、性状特征、理化性质、显微镜特征、色谱图谱特征等,鉴别中药是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中药基础理论知识1. 《本草纲目》的起源及其地位、作用《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名著,体系完整,分科明确,整理了大量的中药药物及其功效、用法,是古代中药学的权威著作。
2. 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经络是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的通道,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之一。
完整版2019年中医考研中药学笔记知识要点考点精要
2019年中医考研中药知识要典第一部分总论考点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 / 272019年中医考研中药知识要典考点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道地药材: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1、细辛、五味人参、内蒙(黄芪)、东北(、宁夏(枸杞)、青海(大黄)2、常用道地药材产地:甘肃(当归)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茯苓)、四川、牛膝、山药、菊花)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云南(三七、)。
薄荷、苍术)、广东(陈皮、砂仁山东(阿胶)附子)、、浙江(贝母)、江苏(乌/3、中药的采集【花粉】、荆芥、紫苏;)药用部位:1【全草】益母草、木贼草;【地上部分】益母草、豨莶草、灯芯草、泽兰(【根】大黄、生地黄、黄芩、【带花的果穗】夏枯草;蒲黄;【果实】马兜铃、瓜蒌、槟榔;【种子】决明子、白果;、天花粉(瓜蒌根);【茎】天麻、薤白紫草、茜草、龙胆草)采收季节(2 ①全草类药材,如益母草、荆芥等,宜在植株成长充分或者开花时采收。
②叶类药材,如大青叶、艾叶等,宜在花蕾将放或者正开时采收。
③果实类药材,一般在果实成熟时采收,但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牵牛子、豆蔻、凤仙子,则应在刚成熟时采收。
④根和根茎类药材,如天麻、大黄等,宜在早春或晚秋(二、八月)采收。
⑤树皮类药材,如黄柏等,宜在春夏(清明至夏至间)植物生长时采收。
考点三:中药的炮制 1、炮制目的盐制:可引药下行、增强疗效、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1)★常用药物:知母、黄柏;杜仲、补骨脂、沙苑子;泽泻、车前子;荔枝核、橘核、小茴香。
【盐制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清热凉血的作用;盐制杜仲、补骨脂、沙苑子,可增强补肝肾的作用;】盐制泽泻、车前子,可增强泻热利尿的作用;盐制荔枝核、橘核、小茴香,可增强疗疝止痛的功效。
可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
(2)醋制:大戟、芫花、甘遂、商陆;柴胡、香附、青皮;五灵脂、延胡索、自然铜;三棱、莪术、穿山甲、★常用药物:皂矾。
中药学考研笔记
中药学考研笔记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1、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2、本草: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自古相沿把中药称本草。
3、中药学: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的学科。
二、道地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1、气候水土自然对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
2、对道地药材的栽培研究,从道地药材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调查、地道药材生态型与生长环境关系的研究到地道药材植化的研究、地道药材的药理生态研究及野生变家种的生态研究,动物驯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短缺药材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地道药材生产,国家正在实施按国际科学规范管理标准(GAP)建立新的药材生产基地。
3、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1、中药炮制目的:1. 消除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或毒烈性。
2. 增强药物的疗效。
3. 便于制剂和储藏。
4. 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之纯净,便于服用。
2、主要方法:修治(纯净、粉碎、切制)、水治(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火治(炒、炙、烫、煅、煨)、水火共治(蒸、煮、炖)、其他(制霜、发酵、精制、药拌)四、药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1、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考研《中药学》附快快背中药总结
脓散) 1.包煎 2.治鼻渊头痛、鼻塞的要药 1.有毒 2.可治风疹瘙痒,鼻渊要药 3.能通鼻窍,治疗鼻渊头痛的要药-细辛、白芷、辛夷、苍耳子
二、发散风热药
蔓荆子 薄荷 镜子梳头, 不喝咽真 干。 2011-94、 2014-143 2001-85、 2006-31、 2011-94、 2012-31、 2014-143 196-83、 1997-88、 2002-30、 2003-27、 2004-99、 2011-93、 2012-31 1996-84、 2011-93、 2012-31 因其祛风止痛,可治风湿痛痹;治头痛常用。 1.产地江苏太仓 2.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可用于治疗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 腹胀痛,呕吐泄泻 3.宜后下 1.润肠通便 2.外散风热,内解热毒
龙胆专泻肝 胆火。 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除蒸。 1995-110
黄芩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1993-33 2011-141
龙胆
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2001-40
苦参
苦参清早撒 尿
清热燥湿, 杀虫, 利尿。
1999-85
白鲜皮 秦皮 *椿皮
白先生找诗去读, 1992-29、 1997-35 秦皮匠手里带目, 清热燥湿,收湿止痢,止带明目。 椿皮同秦皮, 是血不是目。 2002-39 清热燥湿,收敛止泻,止带止血。 (收涩药)
第二章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生石膏 生石膏泻 清热泻火, 火, 除烦渴。 除烦止渴。 淡竹叶泻 火, 除烦尿。 1998-85 2008-32 1.甘辛大寒归肺胃经,清泻肺热气分实热证之要药; 2.可治消渴 3.打碎先煎,15-60g;煅石膏外用; 4.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气分实热证(白虎汤) 、肺胃实热证;
中医考研中药学总结文档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总结笔记1、用于风痰所致中风口眼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1、用于惊痫抽搐2、用于风中经络,口眼斜3、用于风热头痛、目中药知识点分类总结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杜仲、断续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黄芩、苎麻根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白术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菟丝子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麝香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冰片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石菖蒲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蟾蜍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牛黄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远志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贯众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芦荟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牵牛子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花椒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川楝子、苦楝皮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川楝子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槟榔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百部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郁李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瓜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杏仁、苏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肉苁蓉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当归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生首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肉苁蓉、硫黄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柏子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麦冬11.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诃子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蝉蜕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生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沉香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白豆蔻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吴茱萸13.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既能纳气平喘又能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药物是沉香既能纳气平喘又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药物是补骨脂既能纳气平喘又能镇惊安神、聪耳明目的药物是磁石14.续筋接骨——自然铜、骨碎补、断续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骨碎补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自然铜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断续特殊疗效1. 目珠疼痛——夏枯草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黄疸——茵陈蒿油腻肉积——山楂摄唾——益智仁(脾虚多涎)回乳——麦芽(消胀)通乳——穿山甲、木通精品梅毒——土茯苓肺胃出血——白芨便血、痔血——地榆、槐花蛔厥——乌梅脾瘅——佩兰夜盲症——苍术引火(血)下行——牛膝引火归源——肉桂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川芎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膏淋——萆薢石淋——金钱草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人参亡阳证(回阳救逆)——附2.安胎行气安胎——紫苏、砂仁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温经安胎——艾叶固经安胎——杜仲止血安胎——断续养血安胎——桑寄生益气安胎——白术(健脾)3.开窍祛痰开窍——皂荚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解郁清心——郁金宁心、祛痰开窍——远志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4.明目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平肝明目——桑叶、菊花5.利咽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6.升阳(适应症不同)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中气下陷——黄芩升阳止泻——葛根7.头痛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阳明(前额)——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8.胸痹通阳散结——薤白、枳实宽胸散结(结胸)——瓜蒌9.痈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大黄、芒硝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10.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11.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12.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13.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15.肺痨咳嗽——百部16.寒热往来——柴胡17.平肝疏肝——刺蒺藜18.补肺脾肾——山药19.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白附子、连翘21.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1.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木防己——祛风止痛汉防己——利水退肿2.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活血祛瘀3.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广郁金(黄郁金)——行气解郁川郁金(黑郁金)——活血化瘀片姜黄——主产于浙江的郁金的根茎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温郁金的根茎)4.大戟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大戟科)(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红大戟——消肿散结力胜(茜草科)5.五加皮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补肝肾、强筋骨、利尿)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药典”定为香加皮)6.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绵萆薢(川萆薢)——祛风湿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湿浊7.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苦)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野菊花——清热解毒药名相近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高良姜的根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 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养阴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根——敛肺止汗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雄黄——解毒、杀虫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野菊花——清热解毒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猪苓——利水渗湿用量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硫黄——入丸散,1-3g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人参——挽救虚脱15-30g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槟榔——单用杀虫60-120g用法1.后下(芳香类)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川乌、生自然铜3.冲服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4.泡服番泻叶5.不入煎剂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6.只外用,不内服升药、炉甘石、土荆皮7.入丸散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8.包煎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9.不宜久煎——钩藤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11.烊化兑服——阿胶12.制霜内服——巴豆13.醋制——甘遂14.焗服——肉桂使用注意1.朱砂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2.使君子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3.关木通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别名辛夷——木笔花、春花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茜草——茹虑、虑茹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僵蚕——天虫、姜虫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恶实射干——乌扇(原名)淫羊霍——仙灵脾补骨脂——破故纸山茱萸——枣皮、山萸肉海螵蛸——乌贼骨蒲公英——黄花地丁火麻仁——麻子仁、大麻仁薏苡仁——米仁、苡仁牛黄——丑宝、西黄、犀黄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麝香——元寸香、当门子槟榔——大腹子、花槟榔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诃子——诃黎勒、煨诃子庶虫——地鳖虫、土鳖虫川楝子——金铃子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黄药子——黄药脂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穿心莲——榄核莲、一见喜、苦胆草玉竹——葳蕤(原名)大黄——川军、锦纹、大黄炭古称今称通草——木通通脱木——通草药用部位天花粉——栝蒌的块五倍子——虫瘿桑螵蛸——卵鞘海螵蛸——乌贼内壳五灵脂——粪便海金沙——孢子鹤草芽——冬芽蒲黄——花粉辛夷——花蕾(丁香)地骨皮——枸杞的根皮熊胆——干燥胆汁桑寄生——带叶茎枝茯苓、猪苓——菌核(雷丸)穿山甲——鳞片附子——子根薤白、百合、贝母——鳞茎竹茹——茎的中间层琥珀——化石样物质乳香、没药、血竭——树脂龙骨——化石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牛黄——胆结石禹白附、黄药子——块茎鹿茸——雄鹿的幼角石决明、牡蛎——贝壳紫河车——胎盘瓜蒌——栝蒌的果实药学综合归整主治归纳系用其主治某一病症来归纳常用药物:h 槨怇婏佊(1)主治麻疹药:薄荷、蝉蜕、牛蒡子、胡荽、升麻、柽柳、葛根、樱桃核、淡竹叶。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关键信息项:1、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2、中药的炮制:目的、方法及对药性的影响。
3、中药的配伍:七情的含义及应用。
4、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括十八反、十九畏等。
5、解表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6、清热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7、泻下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8、祛风湿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9、化湿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0、利水渗湿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1、温里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2、理气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3、消食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4、驱虫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5、止血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6、活血化瘀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7、化痰止咳平喘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8、安神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9、平肝息风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20、开窍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21、补虚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22、收涩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1 中药的性能111 四气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性或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如黄连、黄芩等;热性或温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如附子、干姜等。
112 五味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等作用;咸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113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升浮药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药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等作用。
中药学归纳(考研用)
中药归纳一、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杜仲、断续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黄芩、苎麻根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白术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菟丝子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麝香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冰片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石菖蒲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蟾蜍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牛黄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远志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贯众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芦荟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牵牛子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花椒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川楝子、苦楝皮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川楝子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槟榔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百部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郁李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决明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瓜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杏仁、苏子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肉苁蓉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当归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生首乌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肉苁蓉、硫黄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柏子仁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麦冬11.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桔梗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诃子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蝉蜕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生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沉香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白豆蔻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吴茱萸13.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既能纳气平喘又能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药物是沉香既能纳气平喘又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药物是补骨脂既能纳气平喘又能镇惊安神、聪耳明目的药物是磁石14.续筋接骨——庶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庶虫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骨碎补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自然铜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断续2安胎行气安胎——紫苏、砂仁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温经安胎——艾叶固经安胎——杜仲止血安胎——断续养血安胎——桑寄生益气安胎——白术(健脾)3开窍祛痰开窍——皂荚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解郁清心——郁金宁心、祛痰开窍——远志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4明目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平肝明目——桑叶、菊花5利咽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6.升阳(适应症不同)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中气下陷——黄芩升阳止泻——葛根7头痛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阳明(前额)——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8胸痹通阳散结——薤白、枳实宽胸散结(结胸)——瓜蒌9痈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大黄、芒硝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10.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11.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12.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13.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15.肺痨咳嗽——百部16.寒热往来——柴胡17.平肝疏肝——刺蒺藜18.补肺脾肾——山药19.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白附子、连翘21.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三、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1.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木防己——祛风止痛汉防己——利水退肿2.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活血祛瘀3.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广郁金(黄郁金)——行气解郁川郁金(黑郁金)——活血化瘀PS:郁金[ 性寒,能清心凉血利胆(温郁金、姜黄、莪术的块根)活血行气止痛姜黄[ 性温,能治寒痹臂痛(姜黄的根茎)片姜黄——主产于浙江的郁金的根茎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温郁金的根茎)4.大戟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大戟科)(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红大戟——消肿散结力胜(茜草科)5.五加皮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补肝肾、强筋骨、利尿)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药典”定为香加皮)6.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绵萆薢(川萆薢)——祛风湿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湿浊7.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苦)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野菊花——清热解毒四、药名相近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高良姜的根茎)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党参——益气、生津、养血太子参——补气养阴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根——敛肺止汗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雄黄——解毒、杀虫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野菊花——清热解毒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猪苓——利水渗湿五、用量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硫黄——入丸散,1-3g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人参——挽救虚脱15-30g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槟榔——单用杀虫60-120g六、用法1后下(芳香类)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川乌、生自然铜3冲服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4泡服番泻叶5不入煎剂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6只外用,不内服升药、炉甘石、土荆皮7入丸散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8包煎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9.不宜久煎——钩藤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11.烊化兑服——阿胶12.制霜内服——巴豆13.醋制——甘遂14.焗服——肉桂七、使用注意1.朱砂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2.使君子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3.关木通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九、药用部位五倍子——虫瘿桑螵蛸——卵鞘海螵蛸——乌贼内壳五灵脂——粪便海金沙——孢子鹤草芽——冬芽蒲黄——花粉辛夷——花蕾(丁香)地骨皮——枸杞的根皮熊胆——干燥胆汁桑寄生——带叶茎枝茯苓、猪苓——菌核(雷丸)穿山甲——鳞片附子——子根薤白、百合、贝母——鳞茎竹茹——茎的中间层琥珀——化石样物质乳香、没药、血竭——树脂龙骨——化石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牛黄——胆结石禹白附、黄药子——块茎鹿茸——雄鹿的幼角石决明、牡蛎——贝壳紫河车——胎盘天花粉——栝蒌的块根瓜蒌——栝蒌的果实2、妊娠用药禁忌(1)慎用: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番泻叶、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考研中药学知识点归纳
考研中药学知识点归纳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性能、功效、应用及其加工炮制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研中药学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药的来源与分类中药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
按照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
植物药又可细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部位。
二、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归属于人体的不同经络)、升降浮沉(药物作用的趋向性)等。
三、中药的功效中药的功效是指其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调节作用,如清热解毒、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温阳散寒等。
四、中药的应用中药的应用包括单味药的使用和复方药的应用。
复方药是将多种药物按照一定的配伍原则组合使用,以达到协同增效或相互制约的作用。
五、中药的炮制炮制是中药加工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改变或增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如炒、炙、蒸、煮等。
六、中药的配伍禁忌中药配伍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的药理效应。
常见的禁忌有十八反、十九畏等。
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中药的剂量需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来确定。
用法包括煎煮、泡制、研末等。
八、中药的现代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的现代研究包括有效成分的提取、药理作用的研究、临床应用的验证等。
九、中药的安全性与毒副作用在使用中药时,需注意其安全性和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合理使用,避免滥用。
结束语考研中药学知识点的归纳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需要考生对中药的各个方面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运用中药知识,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考研中药怎么总结知识点
考研中药怎么总结知识点一、中药学的基本概念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科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学研究的对象是中草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用法用量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中药的质量控制、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内容。
中药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丰富。
1.中药学的性味归经中药学的性味归经是中药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主要指的是中草药的性味特点和其归属的经脉。
中草药的性味表现了中药的药性特点,包括寒热温凉、苦辛甘酸等不同的性味特点。
中草药的性味归经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掌握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特点。
2.中药学的药理学中药学的药理学是研究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中药的药理作用、药效评价、药效成分等内容。
中药学的药理学是中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学习中药的药理学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3.中药学的药剂学中药学的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中药的剂型、质量控制、制剂工艺等内容。
中药学的药剂学是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中药的药剂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中药的制备技术和质量评价方法。
二、中药学的分类中药学的分类是中药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主要包括中草药的分类、中药制剂的分类等内容。
中草药的分类是根据中草药的植物学特点和药理作用进行分类的,一般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几大类。
中药制剂的分类是根据中草药的用途和制备方法进行分类的,一般可以分为汤剂、丸剂、散剂、酒剂等几大类。
1.中药的分类中草药的分类是根据中草药的植物学特点和药理作用进行分类的,一般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几大类。
植物药是指来源于植物的药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动物药是指来源于动物的药物,包括动物的器官、分泌物、细胞等物质;矿物药是指来源于矿石、矿藏的药物,包括硫磺、熊胆、牛黄等物质。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考点总结完全版
《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是方剂学的基础理论。
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的医书。
东汉时期《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伤寒杂病论》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简、便、廉、效是《肘后备急方》的显著特点;陈延之所撰《小品方》对《伤寒杂病论》以来的经验方进行了系统整理,首开温热病解毒、凉血、化淤之先河;《刘涓子鬼遗方》原为晋人刘涓子初辑,后经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
隋唐时期:《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力作。
实为综合类医学巨著,既全面总结前人经验,又不乏作者创新之剂。
《外台秘要》是继孙二书之后,唐代又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
作者王焘。
宋元时期:既有官修的《普救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集大成巨著,又有众多各具特色的个人著述。
北宋医家唐慎微的《证类本草》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
北宋政府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
金人成无己之《伤寒明理论》是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
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伤寒论》常用方20首的组方原理及方、药间的自己伍关系,开创讨论之先河,拓方剂学的学术领域。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普济方》,着意于释方训义,出现了第一部方论专著一一吴昆的《医方考》;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其收方之广,向为医界所称道;张介宾《景岳全书》,尤其是其中"新方八略"所创制的部分方剂,对后世影响极大。
《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柯韵伯《伤寒论翼》所附"制方大法对《伤寒论》方的辨证立法和制方的深入讨论;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关于方剂的六篇论文对方剂理论的发挥;《医方集解》清初汪昂著,作者出于诸家方书但言某方治某病,该书收录之方,组成不繁,凡药过二十昧以上者,概不选录,大多切于实用,疗效肯定。
吴仪洛兼取〈医方集解》和《医方考》二书之长,辑成《成方切用》,同样广为流传。
《中药学》总结适合考研
藁本
《中药学》
温, 解表散寒,祛风 1、风寒感冒 2、头痛, 3-9g,外用适量 白 伞 形科多 年 辛, 胃、 止痛,通鼻窍, 牙痛,风湿痹痛 3、鼻 芷 生 草本植 物 肺、 兴 安白芷 或 川 白芷或 杭 白芷的根 大肠 燥湿止带,消肿 排脓 渊 4、带下证 5、疮痈 肿毒
-2-
辛香温燥, 阴虚血热 者忌用
升 毛 莨科植 物 辛、微 解表透疹,清热 1、外感表证 2、麻疹不 3-9g,发表透疹、 麻 疹 已 透 , 阴 虚 火 麻 大 三 叶 升 甘、微 解毒,升举阳气 透 3、齿痛口疮,咽喉 清热解毒宜生用, 旺 , 以 及 阴 虚 阳 亢
麻 、兴安 升 麻 或升麻 的 干燥根茎 寒, 肺、 脾、 胃、 大肠 肿痛,温毒发斑 4、气 虚下陷,脏器脱垂,崩 漏下血 升阳举陷宜炙用 者,均当忌用
温; 解表散寒,祛风 1、风寒感冒 2、头痛, 1~3g, 散剂每次服 阴虚阳亢头痛, 肺燥 细 马 兜铃科 植 辛、 伤阴干咳者忌用, 不 辛 物 北细辛 、 有 小 止痛,通窍,温 牙痛,风湿痹痛 3、鼻 0.5~1g 汉 城细辛 或 华 细辛的 根 或根茎 毒, 肺、 肺化饮 肾、心 渊 4、肺寒咳喘。 宜与藜芦同用
水肿、小便不利。
生姜皮
辛凉
香 唇 形科植 物 辛,微 发汗解表,化湿 1、风寒感冒 2、水肿脚 煎服, 3-10g ,用 本品发汗力较强,表 “夏月解表之药” 于 发 表 量 不 宜 过 虚 有 汗 及 暑 热 证 当 薷 石 香薷的 干 温,肺 和中,利水消肿 气。
燥地上部分 脾、胃 大,且不宜久煎, 忌用 用于利水消肿,量 宜稍大,且须浓煎
-3-
甘, 疏散风热,平抑 1 、外感风热,温病初 5-9g,疏散风热宜 菊 菊 科植物 菊 辛, 清肝明目, 起 2、肝阳眩晕,肝风 用黄菊花,平肝、 花 的 干燥头 状 苦,微 肝阳, 花序 寒,肺 肝 清热解毒 实证 3、目赤昏花 4、 疮痈肿毒 清肝明目宜用白 菊花
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精简版汇总
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断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通窍、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苍耳子:发布散寒,通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发布散寒,通窍。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2、辛凉解表药:薄荷:分散风热,清利头领,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分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分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桑叶:分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蔓荆子:分散风热,清利头领。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焦: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降血压。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分散风热。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
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麻黄:草质茎。
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干燥嫩枝。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紫苏:茎叶。
辛温,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生姜:根茎。
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解鱼蟹毒(胃寒呕吐)香薷:辛微温。
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与中化湿,利水消肿。
(阴暑、水肿、小便不利)荆芥:干燥地上。
辛微温。
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药”羌活:根茎与根。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阳明头痛,寒湿带下)细辛:全草。
辛温,有毒。
归肺肾心经。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少阴头痛)(汤1-3,散0.5-1)藁本:根茎与根。
辛温;归膀胱经。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颠顶疼痛)苍耳子:果实。
辛苦温。
有毒。
归肺经。
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
归肺胃经。
发表散寒,通鼻窍。
(包煎)葱白:辛温,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通乳,乳房胀痛)2、辛凉解表药:薄荷:地上,辛凉。
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后下)牛蒡子:成熟果实。
辛苦寒。
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惊风,破伤风)桑叶:叶。
苦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凉血止血)菊花:花序。
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
辛苦微寒。
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度考研《中药学》考点精华(精华版)
度考研《中药学》考点精华关建字摘要:大肠,止痛,性味,祛风,消肿,凉血,功效,止血,化痰,微温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14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药物麻更桂枝紫苏生姜香耨荆芥防风羌活白芷性味辛、微苦,温辛、甘,温辛,温辛,温辛,微温辛,微温辛、甘,微温辛、苦,温辛,温归经肺、膀胱心、肺、膀胱肺、脾肺、脾、胃肺、脾、胃肺、肝膀胱、肝、脾膀胱、肾肺、胃、大肠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发散风寒,通鼻窍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忽白辛,温;有小毒辛,温辛、苦,温;有毒辛,温辛,温肺、肾、心膀胱肺肺、胃肺、胃第一节发散风热药药物薄荷牛芳子蝉蜕性味羊,保辛、苦,寒甘,寒归经肺、肝肺、胃肺、肝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甘、苦,寒辛、甘、苦,微寒辛、苦,微寒苦、辛,微寒辛、微甘,微寒甘、辛,凉苦、辛,凉辛,寒肺、肝肺、肝膀胱、肝、胃肝、胆肺、脾、胃、大肠脾、胃肺、胃肺、膀胱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叱葛根淡豆豉浮萍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药物性味甘、辛,大寒归经肺、胃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煨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供外用)知母苦、甘,寒肺、胃、肾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芦根大花粉淡竹叶桅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甘,寒甘、微苦,微寒甘、淡,寒苦,寒辛、苦,寒甘、苦、咸,微寒甘,微寒肺、胃肺、胃心、胃、小肠心、肺、三焦肝、胆肝、大肠肝、胆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清热泻火,除烦,利尿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清热明目,润肠通便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药物性味苦,寒苦,寒苦,寒苦,寒苦、涩,寒苦,寒归经「肺、胆、脾、胃、大肠、小肠心、脾、胃、胆、大肠肾、膀胱、大肠肝、胆肝、胆、大肠心、肝、胃、大肠、膀胱:脾、胃、膀胱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清热燥湿,祛风解毒黄连史柏龙胆秦皮白鲜皮苦,寒第二节清热解毒药药物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蚤休)漏产土茯苓鱼腥草大血藤(红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马齿览鸦胆子半边莲性味甘,寒苦,微寒苦,寒苦,寒苦,寒咸,寒苦,微寒;有小毒苦、甘,寒苦、辛,寒苦、辛,微寒苦,微寒;有小毒苦,寒甘、淡,平辛,微寒苦,平辛、苦,微寒苦,寒古,寒;后母辛,平苦,寒酸,寒苦,寒;有小毒辛,平归经肺、心、胃肺、心、小肠心、肺、大肠、膀胱心、胃心、胃肝、肺肝、脾肝、胃心、肝肝、心肝胃肝、胃肺大肠、肝胃、大肠、肝肺肺、胃肺胃、大肠胃、大肠大肠、肝心、小肠、肺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清热解毒,利咽,消痰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热解毒,利咽,止血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微苦、甘,寒甘、微辛,凉苦,寒胃、大肠、小肠肝、脾肝、胆、心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第四节清热凉血药药物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性味甘、苦,寒甘、苦、咸,微寒苦、辛,微寒苦,微寒甘、咸,寒苦,寒归经心、肾肺、胃、肾心、肾肝心、肝心、肝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第五节清虚热药药物青蒿白微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性味苦、辛,寒苦、咸,寒甘,寒甘,微寒苦,寒归经肝、胆胃、肾肺、肝、肾肝、胃肝、胃、大肠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清虚热,除疳热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第三章泻卜,药第一节攻卜约药物大更芒硝番泻叶芦荟性味苦,寒咸、苦,寒甘、苦,寒苦,寒归经脾、胃、大肠、肝、心包胃、大肠大肠肝、胃、大肠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泻下通便泻下通便,清肝,杀虫第二节润卜’药药物火麻仁郁李仁性味甘,平辛、苦、甘,平归经脾、胃、大肠脾、大肠、小肠功效润肠通便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第二节峻下逐水药药物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性味古,寒;后母古,寒;后母苦、辛,温;有毒古,寒;后母古,寒;后母辛,热;有人母归经肺、肾、大肠肺、脾、肾肺、脾、肾肺、脾、肾、大肠肺、肾、大肠胃、大肠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泻水逐饮,消肿散结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泻下逐水,消肿散结泻下逐水,去积杀虫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第四章祛风湿药第一节祛风寒湿药药物独活威灵仙川乌草乌靳蛇乌梢蛇木瓜海风藤昆明山海棠性味辛、苦,微温辛、咸,寒辛、古,热;有大年辛、古,热;有大年甘、咸,温;有毒甘,平酸,温辛、苦,微温苦、辛,温;有大毒]归经肾、膀胱膀胱心、肝、肾、脾心、肝、肾、脾肝肝肝、脾肝肝、脾、肾功效祛风湿,止痛,解表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鲤祛风湿,温经止痛祛风湿,温经止痛祛风,通络,止痉祛风,通络,止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祛风湿,通络止痛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第二节祛风湿热药药物尔九防己桑枝猫捺草臭梧桐海桐皮络后藤雷公藤性味辛、苦,平苦、辛,寒微苦,平辛、苦,寒辛、苦、甘,凉苦、辛,平苦,微寒古、辛,寒;有人母肝肝心、肾肾归经胃、月干、胆膀胱、肺肝肾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祛风湿,利关节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祛风湿,通经络,平肝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第二节祛风湿强筋骨药药物五加皮桑寄生狗脊性味辛、苦,温苦、甘,平苦、甘,温归经肾肾肾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第五章化湿药药物性味辛,微温归经脾、肾、肺脾、胃、肺脾、胃、肝脾、胃、肺、大肠脾、胃、肾肺、脾、胃脾、胃脾、胃功效化湿,止呕,解暑化湿,解暑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燥湿温中,除痰截疟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辛,平辛、苦,温苦、辛,温辛,温辛,温辛,温辛,温\\第六章利水渗湿药第一节利水消肿药药物茯苓意以仁猪苓泽泻香加皮性味甘、淡,平甘、淡,凉甘、淡,平甘,寒辛、苦,温;有毒归经心、脾、肾脾、胃、肺肾、膀胱肾、膀胱肝、肾、心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利水渗湿利水渗湿,泄热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第二节利尿通淋药药物车前十滑石木通通草用攵篇蓄地肤子海金沙后韦冬葵子灯心草革解性味甘,微寒甘、淡,寒古,寒;后母甘、淡,微寒苦,寒苦,微寒辛、苦,寒甘、咸,寒甘、苦,微寒甘、涩,凉甘、淡,微寒苦,平「归经肝、肾、肺、小肠膀胱、肺、胃心、小肠、膀胱肺、胃心、小肠膀胱肾、膀胱膀胱、小肠肺、膀胱大肠、小肠、膀胱心、肺、小肠肾、胃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利尿通淋,通气下乳利尿通淋,破血痛经利尿通淋,杀虫止痒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利尿通淋,止痛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下乳,润肠利尿通淋,清心降火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第二节利湿退黄药药物茵陈金钱草虎杖珍珠草性味苦、辛,微寒甘、咸,微寒微苦,微寒甘、苦,凉归经「脾、胃、月干、胆肝、胆、肾、膀胱肝、胆、肺肝、肺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第七章温里药药物附子性味辛、甘,人热;后母辛,热辛、甘,大热辛、苦,热;有小毒辛,温辛,温辛,热辛,热归经心、肾、脾脾、胃、肾、心、肺肾、脾、心、肝肝、脾、胃、肾肝、肾、脾、胃脾、胃、肺、肾脾、胃胃、大肠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散寒止痛,温中止呕温中散寒,下气消痰仔肉桂吴茱英小回香丁香高良姜胡椒\\花椒单芨革澄茄辛,温辛,热辛,温脾、胃、肾胃、大肠脾、胃、肾、膀胱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温中散寒,下气止痛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第八章理气药药物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性味辛、苦,温苦、辛,温苦、辛、酸,温苦、辛、酸,温辛、苦,温归经脾、肺胆、胃脾、胃、大肠脾、胃、大肠脾、胃、大肠、胆、二隹-"八、、脾、胃、肾脾、胃、心、肺肝、胃、小肠、膀胱肺、脾、肾、膀胱[肝、胃肝、胃肝、脾、三焦月干、脾、胃、肺月干、脾、胃、肺肝、脾「肝、胃、肺肺、胃、大肠脾、胃、大肠、小肠「胃、肾胃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椽玫瑰花绿萼梅戴白大腹皮刀豆柿帝辛、苦,微温辛,温苦,寒;有小毒辛,温辛、苦,寒辛、微苦,温辛、微苦、微甘,平辛、苦,温辛、微苦、酸,温甘、微苦,温微酸、涩,平辛、苦,温辛,微温甘,温苦、涩,平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行气止痛,散寒调中行气止痛,杀虫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行气止痛,解毒消肿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疏肝解郁,和中,化痰通阳散结,行气导滞行气宽中,利水消肿降气止呃,温肾助阳降气止呃第九章消食药药物山楂神曲麦芽稻芽莱旗子鸡内金性味酸、甘,微温甘、辛,温甘,平甘,温辛、甘,平甘,平归经脾、胃、肝脾、胃脾、胃、肝脾、胃肺、脾、胃脾、胃、小肠、膀胱功效消食化积,行气散瘀消食和胃消食健脾,回乳消胀消食和中,健脾开胃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消食健胃,涩精止遗第十章驱虫药药物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性味甘,温古,寒;后母苦、辛,温甘,平归经脾、胃肝、脾、胃胃、大肠胃、大肠功效杀虫消积杀虫,疗癣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杀虫\\鹤草芽雷丸木匪子苦、涩,凉微苦,寒;有小毒甘,平肝、小肠、大肠胃、大肠肺、胃、大肠杀虫杀虫消积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第十一章止血药第一节凉血止血药药物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根名麻根性味甘、苦,凉甘、苦,凉苦、酸、涩,微寒苦,微寒苦、涩,寒甘,寒甘,寒归经心、肝心、肝肝、大肠肝、大肠肺、肝、脾肺、胃、膀胱心、肝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凉血止血,安胎,清热解毒第二节化瘀止血药药物三七茜草蒲更花蕊后降香性味甘、微苦,温苦,寒甘,平酸、涩,平辛,温归经肝、胃肝肝、心包肝肝、脾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凉血化瘀止血,通经止血,化瘀,利尿化瘀止血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第二节收敛止血药药物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楣炭血余炭性味苦、甘、涩,寒苦、涩,平苦、涩,凉苦、涩,平苦,平归经肺、胃、肝心、肝肺、胃肺、肝、大肠肝、胃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解毒杀虫凉血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止泻止带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第四节温经止血药药物艾叶炮姜灶心土性味辛、苦,温;有小毒苦、涩,温辛,温归经肝、脾、肾脾、肝脾、胃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第一节活血止痛药药物川苜性味辛,温归经肝、胆、心包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郁金辛、苦,温辛、苦,寒辛、苦,温辛、苦,温辛、苦,平苦、咸、甘,温苦、微辛,温「心、肝、脾肝、胆、心肝、脾心、肝、脾心、肝、脾肝肝活血,行气,止痛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除湿百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大尢第二节活血调经药药物##性味苦,微寒辛,温苦、甘,平;有小毒辛、苦,微寒苦、辛,微温苦、甘、酸,平归经「心、心包、月干心、肝心、肝、大肠「心、肝、膀胱肝、脾肾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血藤士不留行苦、微甘,温苦,平肾肝、胃第三节活血疗伤药药物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性味咸,寒;有小毒古,寒;有人母辛,平甘、咸、辛,平苦,温甘、咸,平苦、涩,凉苦,温肝心、肺心、肝、脾归经肝肝、脾肝心、肝肾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散结消肿,通络止痛散瘀止痛,接骨疗伤活血疗伤,祛淤通经活血续伤,补肾强骨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散瘀止痛,疗伤出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第四节破血消)徵药药物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螫穿山甲性味辛、苦,温辛、苦,平咸、苦,平;有小毒苦,微寒;有小毒辛,热;有人母咸,微寒归经肝、脾肝、脾肝肝肾、胃肝、胃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破血通经,逐瘀消破血逐瘀,散积消破血逐瘀,散结消攻毒蚀疮活血消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第一节温化寒痰药\\药物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性味辛,温;有毒苦、辛,温;有毒苦、微辛,凉辛、甘,温;有毒辛,温辛、咸,温;有小毒苦、辛、咸,微温辛、苦,微温归经脾、胃、肺肺、肝、脾肝、胆胃、肝肺、胃肺、大肠肺、胃肺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降气化痰,降逆止呕降气化痰第二节清化热痰药药物川贝母浙贝母瓜篓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约子海蛤壳海浮石碌后性味苦、甘,微寒苦,寒甘、微苦,寒甘,微寒甘,寒甘,寒苦、辛,微寒苦、辛,平甘,寒咸,寒咸,寒古,寒;后母咸,寒咸,寒咸,平归经肺、心肺、心肺、胃、大肠肺、胃心、肺、肝心、肝肺肺肺、大肠肾肾肺、肝肺、胃肺、肾肺、肝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清热化痰,散结消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清热豁痰,定惊利窍清热化痰,清心定惊降气化痰,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消痰软坚,利水消肿化痰散结消境,清热解毒清肺化痰,软坚散结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第二节止咳平喘药药物苦杏仁紫苏子白部紫苑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拿班子白果洋金花性味苦,微温;有小毒辛,温甘、苦,微温苦、辛、甘,微温辛、微苦,温苦、微辛,寒苦,微寒甘,寒苦、辛,大寒甘、苦、涩,平;有毒辛,温;有毒归经肺、大肠肺、大肠肺肺肺肺、大肠肺、胃肺肺、膀胱肺肺、肝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杀虫火虱润肺化痰止咳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痔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平喘止咳,麻醉镇痛,止痉第十四章安神药第一节重镇安神药药物朱砂磁石性味甘,微寒;有毒咸,寒甘、涩,平甘,平归经心心、肾心、肾心、肝、膀胱功效清心镇惊,安神解毒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司琥珀第二节养心安神药药物酸枣仁柏子仁灵芝首乌滕(夜父滕)合欢皮远志性味:甘、酸,平甘,平甘,平[甘,平[甘,平苦、辛,温归经心、肝、胆心、肾、大肠心、肺、肝、肾心、肝心、肝、肺心、肾、肺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养心安神,润肠通便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养血安神,祛风通络解郁安神,活血消肿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第一节平抑肝阳药药物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后刺疾藜罗布麻叶性味咸,寒咸,寒咸,微寒苦,寒辛、苦,微温;有小毒]甘、苦,凉归经肝肝、心肝、胆、肾肝、心肝肝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平肝疏肝,祛风明目平抑肝阳,清热利尿第二节息风止痉药药物羚羊角牛更珍珠钩藤性味咸,寒苦,凉甘、咸,寒甘,凉甘,平咸,寒辛,平;有毒辛,温;有毒咸、辛,平归经肝、心心、肝心、肝肝、心包肝肝、脾、膀胱肝肝肺、胃功效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清热平肝,息风止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叱地龙全蝎娱蚣僵蚕第十六章开窍药药物麝香性味辛,温归经心、脾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冰片苏合香后菖蒲辛、苦,微寒辛,温辛、苦,温心、脾、肺心、脾心、胃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开窍醒神,辟秽,止痛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第十七章补虚药第一节补气药药物人参西洋参兄殄太子参黄芭性味甘、微苦,微温甘、微苦,凉甘,平甘、微苦,平甘,微温甘、苦,温甘,平甘,微温甘,平归经肺、脾、心肺、心、肾、脾脾、肺脾、肺脾、肺脾、胃脾、肺、肾脾、胃心、肺、脾、胃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补气养阴,清热生津补脾肺气,补血、生津补气健脾,生津润肺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补脾和中,化湿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甘,温甘、微苦,温甘、苦,寒甘,寒甘、酸,温脾、胃、心脾、肺、心、肾脾、肺脾、肺脾、胃、肺、心第二节补阳药药物鹿茸紫河车淫羊霍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从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蛤核桃仁冬虫夏草性味甘、咸,温甘、咸,温辛、甘,温辛、甘,微温辛,热;后仔甘,温苦、辛,微温甘、咸,温甘,温苦、辛,温辛,温辛、甘,平甘,温咸,平甘,温甘,温归经肾、肝肺、肝、肾肾、肝肾、肝肾、肝肾肾肾、大肠肝、肾、大肠肾、脾肾、脾肾、肝、脾肾肺、肾肾、肺、大肠肾、肺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补肾益精,养血益气补肾壮阳,祛风除湿补肾助阳,祛风除湿温肾壮阳,祛寒除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补肾助阳,润肠通便补肾助阳,润肠通便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补肾温肺,润肠通便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第三节补血药药物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性味甘、辛,温甘,微温苦、酸,微寒甘,平苦、甘、涩,微温甘,温归经肝、心、脾肾肝、脾肺、肝、肾肾心、脾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补血养阴,填精益髓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补血,滋阴,润肺,止血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第四节补阴药药物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更相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甚龟甲鳖甲性味甘、微苦,微寒甘、微寒甘、微寒甘、微苦、微寒甘、苦,寒甘,微寒甘,微寒甘,平甘,平甘、酸,寒甘、苦,凉甘、酸,寒甘,寒甘、咸,寒归经肺、胃肺、胃肺、心、胃胃、肺、心肺、肾、胃胃、肾肺、胃脾、肺、肾肾肾肾肾肾、月干、心肾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养阴润燥,生津止渴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滋补肝肾,凉血止血滋补肝肾,乌须明目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第十八章收建药第一节固表止汗药药物麻更根性味甘、微涩,平归经肺功效固表止汗第二节敛肺涩肠药药物五味子乌梅五倍子性味酸、甘,温酸、涩,平酸、涩,寒归经肺、心、肾肝、脾、肺、大肠肺、大肠、肾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敛肺降火,止咳止汗,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酸、涩,平;有毒苦、酸、涩,平酸、涩,温辛,温肺、大肠、肾肺、大肠大肠脾、胃、大肠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痛涩肠止泻,敛肺止咳,利咽开音涩肠止泻,杀虫,收敛止血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学》考点精要(上)第一章总论考点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考点二: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道地药材: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
(1995.32)2、常用道地药材产地: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川乌/附子)、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苍术)、广东(陈皮、砂仁)。
(2005.32)四大怀药: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2012.142)3、中药的采集(1)药用部位:【全草】益母草、木贼草;(1992.136)【地上部分】益母草、稀莶草、灯芯草、泽兰、(2001.40 )荆芥、紫苏;【花粉】蒲黄;(2002.84 )【果实】马兜铃、瓜蒌、(1992.142 )槟榔;【种子】决明子、白果;(1992.142 )【带花的果穗】夏枯草;(1993.34 )【根】大黄、生地黄、黄苓、紫草、茜草、(1992.140 )龙胆草、(2001.40 )天花粉(瓜蒌根)(2002.83 );【茎】天麻、薤白_ (1992.140 )(2)采收季节①全草类药材,如益母草、荆芥等,宜在植株成长充分或者开花时采收。
②叶类药材,如大青叶、艾叶等,宜在花蕾将放或者正开时采收。
③_______________ 牵牛子、豆蔻、凤仙子,则应在刚成熟时采收。
④ _________⑤树皮类药材,如黄柏等,宜在春夏(清明至夏至间)植物生长时采收。
(①②③④⑤1995.30)考点三:中药的炮制1、炮制目的(1)盐制:可引药下行、增强疗效、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常用药物:知母、黄柏;杜仲、补骨脂、沙苑子;泽泻、车前子;荔枝核、橘核、小茴香__________________ 。
( 1991.134) 【盐制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清热凉血的作用;盐制杜仲、补骨脂、沙苑子,可增强补肝肾的作用;盐制泽泻、车前子,可增强泻热利尿的作用;盐制荔枝核、橘核、小茴香,可增强疗疝止痛的功效。
】(2)醋制:可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
★常用药物:大戟、芫花、甘遂_、商陆;柴胡、香附、青皮五灵脂、延胡索_、自然铜;三棱、莪术_、穿山甲、皂矶_。
( 1993.140 1995.138 )【醋制大戟、芫花、甘遂、商陆,可降低毒性;(2004.127 )醋制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自然铜,可增强活血的功效;醋制三棱、莪术,可增强祛瘀止痛的功效;醋制五灵脂,可矫味矫臭。
】(3)酒制:(1)可引药上行、(2)矫味矫臭,(3)活血化瘀、(4)止泻止血、(5)清热消痰的作用。
(1995.31 )2、炮制方法(1)修治①纯净药材;②粉碎药材【粉甘草是指:加工时去皮】;③切制药材。
(2)水制①漂洗;②浸泡;③闷润;④喷洒;⑤ 水飞:矿物类、甲壳类(2006.125 )【朱砂、(2002.28 2012.29 )炉甘石、滑石、蛤粉、雄黄】。
(3)火制①炒:焦白术、大黄炭、地榆炭、荆芥炭。
炒黄、炒焦使药材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
种子类药材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岀;②炙: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如盐炙杜仲、黄柏;③烫;④煅;⑤煨(4)水火共制①煮法;②蒸法;③炖法;④单法;⑤淬法(水火共制1995. )( 1998.30 )(5)其他①制霜;②发酵:神曲、建曲、半夏曲;③精制;④药拌考点四:药性理论1 、四气寒凉药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药有温经散寒、补火助阳等功效。
2、五味:从药物疗效中推导为主,以口尝获得为辅—— (2006.30 )(1)辛:“能散、能行” ,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1998.136 )的作用。
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
★辛能耗气伤阴,不宜用于气虚证或阴虚证。
(2007.28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1998.41 )的作用。
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1995.28 )的作用。
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1991.29 2005.34 )等作用。
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
(5)咸:“能下、能软” ,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入肾补虚(1998.137 )的作用。
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痰核、瘿瘤、瘰疬、(2009.29 )症瘕痞块】药物多具有咸味。
(6)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有些利水渗湿药具有淡味。
(7)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3、升降浮沉(1)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1999.31 )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
(2)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量重者,大都是沉降药。
★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4、归经方法:①六经归经法;②卫气营血、三焦归经法;③脏腑经络归经法(1998.141 )★主归心、肝经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补血药。
(2009.148 )5、毒性考点五:中药的配伍配伍内容(《神农本草经•序例》七情配伍)(1)可用于临床:(2004.125 [①单行;②相须:麻黄配桂枝、(1992.141 )全蝎配蜈蚣;(2010.31 )③相使:石膏配牛膝、 (1998.85 2000.86 )黄连配木香 (1998.86 2009.93 )或小茴香、黄芪配茯苓 (2007.84 ) 枸杞子配菊花;(2011.29 )黄连配吴茱萸 (2013.29 [④相畏:天南星配生姜;(2000.85 [⑤相杀:绿豆配巴豆;(2009.94 )(2)尽量避免使用:⑥相恶:人参配莱菔子;⑦ 相反:人参配五灵脂(2007.85 )1.属于增强疗效的配伍关系是:相须;(2006.88 )2.属于配伍禁忌的配伍关系是:相恶、相反(2006.89 )考点六: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1)“十八反歌”最早见于张子和《儒门事亲》:“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 (1998.36 2005.123 2006.127 2007.29 2008.144 2009.30 2013.143 ) 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瓜蒌根(天花粉)乌头:川乌、草乌、附子(乌头子根加工品)诸参:如人参、西洋参、党参、丹参、玄参、北(南)沙参。
无太子参(2011.142 )★《神农本草经》记载反乌头的药物是:瓜蒌根(天花粉)。
(1993.40 1996.32 1997.32 )半夏、贝母、白蔹、白及、瓜蒌根(天花粉)(2)“十九畏”歌诀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2003.80 2006.127 2008.144 )2、妊娠用药禁忌(1)慎用:包括通经祛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番泻叶、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 2005.123 )贯众(2012.32 )(2)禁用: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3、服药饮食禁忌(1)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2)热性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
(3)胸痹: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等。
(4)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黄疸胁痛: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
(5)脾胃虚弱:忌食油炸黏腻、寒冷固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肾病水肿:忌食盐、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
(6)疮疡、皮肤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考点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1 、汤剂的煎煮方法:(1)先煎: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石斛等,应打碎先煎。
(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肉桂、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宜后下。
钩藤、大黄、鱼腥草、番泻叶等,为防止破坏其有效成分也不宜久煎,应后下。
(3)包煎: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2010.141 )、蒲黄、灶心土、辛夷、海金沙、五灵脂、葶苈子等。
(2013.141 )(4)另煎:某些贵重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等。
(5)溶化(烊化):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可单用水或黄酒加热溶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鸡血藤及蜂蜜、饴糖等。
(6)泡服: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泡入煎好的药液中,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某些贵重药材,常研成细末,用温开水或其他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
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鸡内金、甘遂、朱砂等。
(8)煎汤代水:防止某些药物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
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2、服药时间:取决于病情和药性,(2002.136 )无论饭前饭后,都要在饭前后1~2小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1)饭前服:滋补药,或病位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
(2)饭后服:健胃消食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或病位在胸膈以上,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
(3)空腹服:驱虫药,泻下药。
(2004.126)(4)睡前服:安神药,缓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