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检测实验报告
关于化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化肥成分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铵态氮肥、硫酸根离子等化肥成分的检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1. 铵态氮肥与显碱性物质(如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2. 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三、实验材料1. 化肥样品: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
2. 试剂:氢氧化钙、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等。
3. 仪器:研钵、研杵、试管、滴管、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取少量化肥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
观察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 取少量化肥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
向其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3. 对其他化肥样品进行相同的实验步骤,以验证其成分。
五、实验现象1. 硫酸铵:步骤1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2中产生白色沉淀。
2. 氯化铵:步骤1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2中无现象。
3. 碳酸氢铵:步骤1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2中无现象。
六、实验结论1. 硫酸铵:含有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 氯化铵:含有铵根离子,不含硫酸根离子。
3. 碳酸氢铵:含有铵根离子,不含硫酸根离子。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铵态氮肥与显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导致刺激性气味产生。
此现象可用于鉴定铵态氮肥。
2. 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此现象可用于鉴定硫酸根离子。
3. 本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成功鉴定了硫酸铵、氯化铵和碳酸氢铵的成分。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通风,避免氨气对人体造成伤害。
2. 实验操作要规范,防止试剂污染。
3. 实验结果需多次验证,确保准确性。
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化肥成分的鉴定,使学生掌握了铵态氮肥、硫酸根离子等化肥成分的检验方法。
实验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肥料化验报告
肥料化验报告样品编号:FLA001
样品名称:有机废弃物混合肥料
生产日期:2022年1月10日
生产厂家:XXX公司
检验日期:2022年2月1日
检验单位:XXX检测有限公司
检测结果:
项目检测值单位标准值
pH值 7.2 / 6.0~8.5
氮2.5 % ≥2.0%
磷1.8 % ≥1.5%
钾2.1 % ≥2.0%
水分23 % ≤25%
有机质 36 % / /
备注:
1. 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肥料中氮、磷、钾的测定》和《土壤-化学分析方法》。
2. 本报告仅对送检样品负责,不对其他批次产品或其它因素负责。
3. 如对本报告结果有疑义,请及时与检测单位联系。
检测单位:XXX检测有限公司
地址:XXX省XXX市XXX区XXX路XXX号
联系电话:XXX-XXXXXXX
传真:XXX-XXXXXXXX
Email:**************
总结:
本次检测的有机废弃物混合肥料样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生产要求,添加合适量的该肥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由于样品中水分略高,建议保管时注意密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化肥试验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化肥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学习化肥的鉴定方法。
3. 分析不同化肥的成分及对土壤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化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根据其成分和性质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化肥的鉴定,了解其成分及对土壤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硝酸铵、硫酸钾、氯化钡、氢氧化钙、硝酸银、盐酸等。
2. 实验仪器:研钵、研杵、试管、烧杯、酒精灯、玻璃棒、滴管、试管架、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鉴定铵态氮肥(1)取少量化肥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
(2)闻取混合物产生的气味,若产生刺激性气味,则说明该化肥为铵态氮肥。
2. 鉴定硫酸根离子(1)取少量化肥溶于水,制成溶液。
(2)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该化肥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3. 鉴定碳酸氢铵(1)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
(2)观察试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若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该化肥为碳酸氢铵。
4. 鉴定磷矿粉(1)观察化肥的颜色,若呈灰色,则说明该化肥为磷矿粉。
5. 鉴定氯化钾(1)取少量化肥溶于水,制成溶液。
(2)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3)若无明显现象,则说明该化肥为氯化钾。
五、实验现象1. 鉴定铵态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均产生刺激性气味。
2. 鉴定硫酸根离子:硫酸铵与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3. 鉴定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4. 鉴定磷矿粉:磷矿粉呈灰色固体。
5. 鉴定氯化钾:氯化钾与氯化钡溶液无明显反应。
六、实验结论1. 铵态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
2. 硫酸根离子:硫酸铵。
3. 碳酸氢铵:碳酸氢铵。
4. 磷矿粉:磷矿粉。
5. 氯化钾:氯化钾。
七、实验讨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化肥的基本性质和分类,学会了化肥的鉴定方法。
2.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了解化肥的成分和性质,有助于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化肥质检报告
化肥质检报告报告编号:20210805
报告日期:2021年8月5日
报告单位:某某化肥有限公司
一、样品情况
样品名称:NPK复合肥
采样时间:2021年7月29日
采样地点:某某化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样品数量:3kg
样品状态:干燥、均匀、无明显杂质二、质检结果
1.外观和成分分析
外观:颜色均匀,无结块、无异味
成分:N:10.5% P:8.0% K:6.5%
检测方法:GB/T 26011-2010《NPK复合肥》
2.理化指标
含水率:1.5%
水溶性P2O5含量:7.8%
全氮含量:11.0%
检测方法:GB/T 26778-2011《肥料含水率、总氮、全磷、水溶性磷酸盐的测定方法》
3.微量元素
Cu:20 mg/kg
Zn:15 mg/kg
Mn:25 mg/kg
Fe:40 mg/kg
检测方法:GB/T 23349-2009《肥料中铜、锌、锰、铁含量的测定》
三、质检结论
本次样品化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要求,可正常投入使用。
四、质检人员
检测人员:某某某
审核人员:某某某
五、附录
1.化肥有害性成分含量: 合格
2.Pb、Hg、Cd、As、Cr含量: 未检出
3.颗粒度分析: D50为2.5mm,D90为
4.5mm
注:本报告仅供内部使用,不得作为质量鉴定结论或对外发布。
化肥检验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化肥检验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一名农业科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化肥检验实习。
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化肥的性质、检验方法以及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习内容1.化肥的性质及分类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化肥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化肥可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了解化肥的性质和分类对我们后续的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化肥检验方法实习的第二周和第三周,我们学习了化肥的检验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检验:观察化肥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初步判断化肥的品质。
(2)溶解性检验:将化肥样品放入水中,观察其溶解情况,判断化肥的溶解性。
(3)含量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滴定、光谱分析等,测定化肥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
(4)纯度测定:通过实验方法,如沉淀、过滤、重量测定等,计算化肥的纯度。
3.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实习的第四周,我们进行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包括化肥样品的称量、溶解、滴定等操作。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化肥检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1.实习使我深入了解了化肥的性质和分类,对我今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2.通过学习化肥检验方法,我掌握了化肥品质判定的基本技巧,提高了我对化肥品质的判断能力。
3.实习过程中,我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4.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今后会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实习总结通过一个月的化肥检验实习,我收获颇丰。
不仅学到了化肥检验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我将把在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实验报告注意事项
化学肥料的定性鉴定实验报告注意事项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定性鉴定的方法,探究不同化学肥料的成分与质量。
我们选取了三种常的化学肥料:氮磷复合肥、尿素和硫酸铵,分别进了鉴定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氮磷复合肥中有氮、磷、等元素,尿素中有氮元素,硫酸铵中有铵和硫元素。
同时,我们还通过实验对不同化学肥料的质量进了比较,结果显示氮磷复合肥的质量最高,尿素次之,硫酸铵最低。
本实验为了解化学肥料的成分与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化学肥料;定性鉴定;成分;质量引言化学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养分,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不同的化学肥料成分和质量也存在差异,因此我们需要进定性鉴定实验来了解它们的成分和质量。
本实验选取了三种常的化学肥料进鉴定,旨在探究它们的成分和质量差异。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氮磷复合肥、尿素、硫酸铵、硝酸银试剂、硫酸、氯化钡试剂、氢氧化钠试剂、酚酞指示剂、玻璃棒、试管、试管夹、移液管等。
注意事项1、氮磷复合肥的鉴定取少量氮磷复合肥样品,加入少量硝酸银试剂,观察是产生白沉淀。
2、尿素的鉴定取少量尿素样品,加入少量氯化钡试剂,观察是产生白沉淀。
3、硫酸铵的鉴定取少量硫酸铵样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试剂,观察是有氨气产生。
然后加入少量酚酞指示剂,滴入少量硫酸试剂,观察是变。
4、质量比较取三种化学肥料样品,分别称取相同的质量,加入相同的量,搅拌均匀后比较它们的溶解度和。
实验结果1、氮磷复合肥的鉴定加入硝酸银试剂后,观察到产生白沉淀,说明氮磷复合肥中有氯化物离子。
2、尿素的鉴定加入氯化钡试剂后,观察到没有产生白沉淀,说明尿素中不有钡离子。
3、硫酸铵的鉴定加入氢氧化钠试剂后,观察到产生氨气,说明硫酸铵中有铵离子。
加入酚酞指示剂后,滴入硫酸试剂,观察到变红,说明硫酸铵中有硫酸根离子。
4、质量比较氮磷复合肥的溶解度最高,为淡黄;尿素的溶解度次之,为白;硫酸铵的溶解度最低,为白。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鉴定了三种化学肥料的成分,结果表明氮磷复合肥中有氮、磷、等元素,尿素中有氮元素,硫酸铵中有铵和硫元素。
2023年化肥检验报告
2023年化肥检验报告1. 概述本文档是2023年化肥检验的报告,旨在对化肥样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并提供详细的分析结果和建议。
化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对于化肥的质量和成分进行检验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检验方法为了确保本次化肥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检验方法:2.1 成分分析化肥样品的成分分析是确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重要步骤。
我们采用了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对样品中的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和分析。
2.2 检测污染物化肥中的污染物可能对农作物生长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污染物检测,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物等。
我们使用了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先进的设备和方法,确保对污染物的准确检测。
2.3 pH值和溶解度测试化肥的pH值和溶解度对其在土壤中的利用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仪器和标准方法对化肥样品的pH值和溶解度进行了测试,以确保其在农田中的适用性和效果。
3. 检验结果经过对化肥样品的综合检验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的检验结果:3.1 成分分析结果化肥样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如下:•氮元素含量:X%•磷元素含量:Y%•钾元素含量:Z%在进行农业生产中,以上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实际需要,农民可以根据化肥的成分含量调整使用量,以获得最佳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2 污染物检测结果经过对化肥样品的污染物检测,我们得到了以下的结果:•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无超标情况。
•农药残留:未检测到农药残留物,符合国家标准。
•有机物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无超标情况。
以上的结果表明,本次化肥样品不存在污染物超标的情况,对农作物和环境的影响较小。
3.3 pH值和溶解度本次化肥样品的pH值为X,符合国家标准。
其溶解度为Y,也符合国家标准。
化肥检验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提高化肥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我国对化肥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为了深入了解化肥检验工作,我于2021年暑假期间在XX化肥检验站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化肥检验流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化肥检验的各个环节,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制备、仪器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等。
(1)样品采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化肥样品进行随机抽取,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样品制备:对采集到的化肥样品进行粉碎、过筛、混合等处理,使样品均匀,便于后续分析。
(3)仪器分析: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滴定仪等仪器对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4)数据处理: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化肥样品的元素含量。
(5)结果报告:根据检验结果,撰写检验报告,并对化肥质量进行评价。
2. 化肥质量评价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化肥检验结果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内容包括:(1)化肥中氮、磷、钾等元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化肥中重金属、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3)化肥的物理性质(如粒度、水分、粒度分布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2. 了解化肥行业现状实习期间,我了解到我国化肥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化肥质量监管的重要性。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实习总结通过一个月的化肥检验实习,我对化肥检验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化肥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字数:515字)。
化肥检测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化肥检测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化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化肥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为了保证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我选择了化肥检测作为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化肥检测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农业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学习了化肥检测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化肥的种类、性质以及检测方法。
同时,我还熟悉了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检测。
2. 实习过程(1)样品采集与制备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参与了化肥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我们来到了化肥市场,随机抽取了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化肥样品。
在实验室,我学会了如何准确称量、稀释和混合样品,为后续的检测做好准备。
(2)化肥成分分析在第二周,我参与了化肥成分的分析。
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测定。
我学会了使用滴定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设备,掌握了化肥成分检测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土壤肥力检测在第三周,我参与了土壤肥力的检测。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
这为我今后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4)化肥环境影响评价在第四周,我参与了化肥环境影响的评价。
通过分析化肥施用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探讨了化肥污染的防治措施。
这使我更加认识到化肥合理使用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化肥检测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对化肥的环境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操作仪器、数据分析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同时,我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肥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掌握肥料成分的测定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小麦种子、水稻种子、玉米种子2. 肥料: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复合肥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pH计、电导率仪、显微镜、土壤样品采集器等4.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过氧化氢等三、实验方法1. 植物生长实验(1)将小麦、水稻、玉米种子分别浸泡在水中,待其发芽后,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幼苗进行实验。
(2)将幼苗分为若干组,每组分别施加不同肥料,包括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复合肥等。
(3)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叶片颜色、根系生长等。
2. 肥料成分测定(1)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电导率等指标。
(2)使用化学试剂,测定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
(3)使用显微镜观察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生长实验结果通过观察不同肥料处理下的植物生长状况,发现:(1)施加尿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叶片颜色鲜绿,根系发达。
(2)施加磷酸二铵的植物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偏黄,根系较细。
(3)施加硫酸钾的植物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偏黄,根系较细。
(4)施加复合肥的植物生长速度适中,叶片颜色鲜绿,根系发达。
2. 肥料成分测定结果(1)土壤pH值在6.5-7.5之间,属于中性土壤。
(2)肥料中氮、磷、钾含量分别为:尿素(N)46%,磷酸二铵(N+P2O5)46%,硫酸钾(K2O)60%,复合肥(N+P2O5+K2O)60%。
(3)肥料中有机质含量在1%-5%之间。
五、实验结论1. 在本次实验中,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
尿素、复合肥对植物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磷酸二铵、硫酸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小。
2. 土壤pH值和电导率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本实验中土壤pH值在中性范围内,适合植物生长。
3. 肥料中氮、磷、钾等元素含量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doc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篇一:肥料学实验报告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实验目的为了切实作好化肥的合理储存、保管和施用,充分发挥肥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防止出现事故,对化肥的品种名称必须明确。
一般化肥出厂是在包装上都标明该肥料的名称,成分和产地,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常因包装不好或者转换容器而混杂,因此必须进行定性鉴定加以区别,以能做到合理保管施用。
二、方法原理各种化肥都具有一定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可以通过外表观察,溶解于水的程度,在火上直接灼烧反应和化学分析检验等方法,鉴定出化肥的种类和名称。
三、操作步骤1、外形观察首先将氮、磷、钾肥料大致地区分,绝大部分氮肥和钾肥是结晶体,如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磷酸二氢钾等。
而呈现粉末状的大多数是磷肥,属于这类肥料的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钢渣磷肥、钙镁磷肥和石灰氮等。
2、气味有几种肥料有特殊气味,有氨臭的是碳酸氢铵,有电石臭的是石灰氮,有刺鼻酸味的是过磷酸钙,其他肥料一般无气味。
3、水溶性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观察固体体积的变化。
(1)易溶于水:一半以上溶解的。
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硝酸钠、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等。
(2)微溶或难溶于水:溶解部分不到一半的,属于微溶于水的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硝酸铵钙等,属难溶于水的有钙镁磷肥、沉淀磷酸钙、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磷矿粉和石灰氮等。
4、与碱反应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使肥料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滴,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pH试纸,可见试纸变蓝色,证明有氨气放出,或可闻到氨味。
5、火焰反应将肥料样品放在燃烧的木炭上加热,观察其变化。
(1)在烧红的木炭上,有少量熔化,有少量跳动,冒白烟,可嗅到氨味,有残烬,是硫酸铵。
(2)在烧红的木炭上迅速熔化,冒大量白烟,有氨味,是尿素。
(3)在烧红的木炭上不易溶化,但有较多白烟,初时嗅到氨味,以后又闻到盐酸味,是氯化铵。
肥料检验报告
肥料检验报告报告编号:FL2019001
报告日期:2019年4月15日
送样单位:XXX农场
样品名称:NPK复合肥
规格型号:15-15-15
检验标准:GB/T 23350-2009
检验结果:
1. 细度:细度合格
2. 水分:水分含量为0.5%,符合标准要求
3. 氮含量:氮含量为1
4.8%,符合标准要求
4. 磷含量:磷含量为14.6%,符合标准要求
5. 钾含量:钾含量为15.1%,符合标准要求
6. 总养分含量:总养分含量为44.5%,符合标准要求
7. 重金属含量:铅含量为0.005mg/kg,镉含量为0.002mg/kg,符合标准要求
8. 其他成分:挥发性物质含量为2.8%,符合标准要求
检验结论:
经检验,上述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T 23350-2009的要求,检验合格。
检验人员:
签名:XXX
日期:2019年4月15日
审核人员:
签名:XXX
日期:2019年4月16日
备注:
以上检验结果仅对本批次样品有效,不得作为其他批次的检验结果。
本报告有法律效力,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或抄袭,一经发现,将追究法律责任。
肥料验证试验报告
肥料验证试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新型肥料的效果进行验证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实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新型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包括促进植物生长速度、提高产量和改善植物品质等方面。
3. 实验设计3.1 实验材料本次试验所使用的材料包括: - 新型肥料A - 对照组肥料B - 相同种类的植物苗- 相同土壤和环境条件3.2 实验步骤1.将土壤分为两组,A组施用新型肥料A,B组施用对照组肥料B。
2.在每组土壤中同时栽培相同种类的植物苗。
3.定期测量和记录植物生长的指标,如高度、叶片数量、茎粗等。
4.在植物生长周期结束后,收获并称量植物的产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3.3 实验参数本次试验中,我们将对以下参数进行评估: - 植物生长速度 - 植株高度 - 叶片数量 - 茎粗 - 植物产量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生长速度方面:–A组植物生长速度显著高于B组。
–在试验的后期,A组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加明显。
2.植株高度方面:–A组植物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B组。
–A组植物的高度增长更加迅速。
3.叶片数量方面:–A组植物的叶片数量明显多于B组。
–A组植物的叶片数量增加速度更快。
4.茎粗方面:–A组植物的茎粗显著大于B组。
–A组植物的茎粗增加速度更快。
5.植物产量方面:–A组植物的产量显著高于B组。
–A组植物的产量提高了xx%。
5.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新型肥料A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使用新型肥料A可以显著增加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和茎粗。
•新型肥料A能够显著提高植物的产量。
6.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1 [2] 参考文献2 [3] 参考文献3以上是本次肥料验证试验的报告,希望对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鉴别肥料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鉴别肥料的实验报告班级: 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掌握化肥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学会使用化学实验方法鉴别常见化肥。
3. 了解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化肥主要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本实验通过观察化肥的颜色、气味、与酸碱反应等现象,鉴别不同类型的化肥。
三、实验材料1. 化肥样品: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钾、磷矿粉、草木灰(含钾化合物)。
2.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玻璃棒、镊子、滴管、硝酸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石灰水、蒸馏水、pH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颜色:- 将各种化肥样品分别置于试管中,观察其颜色。
- 记录不同化肥的颜色特征。
2. 闻气味:- 打开化肥样品瓶盖,闻其气味。
- 记录不同化肥的气味特征。
3. 与酸碱反应:- 取少量化肥样品,分别加入试管中。
- 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或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 加入少量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并记录气体气味。
4. pH值测定:- 取少量化肥样品,溶解于蒸馏水中。
- 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5. 草木灰成分探究:- 取少量草木灰,加入试管中。
- 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五、实验现象1. 碳酸氢铵:白色固体,有刺激性气味,与酸反应产生气泡,与石灰水反应产生氨气。
2. 硫酸铵:白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与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石灰水反应产生氨气。
3. 氯化钾:白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与石灰水反应无明显现象。
4. 磷矿粉:灰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与石灰水反应无明显现象。
5. 草木灰:黑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与酸反应产生气泡,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观察颜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化肥的种类。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篇一:肥料学实验报告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实验目的为了切实作好化肥的合理储存、保管和施用,充分发挥肥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防止出现事故,对化肥的品种名称必须明确。
一般化肥出厂是在包装上都标明该肥料的名称,成分和产地,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常因包装不好或者转换容器而混杂,因此必须进行定性鉴定加以区别,以能做到合理保管施用。
二、方法原理各种化肥都具有一定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可以通过外表观察,溶解于水的程度,在火上直接灼烧反应和化学分析检验等方法,鉴定出化肥的种类和名称。
三、操作步骤1、外形观察首先将氮、磷、钾肥料大致地区分,绝大部分氮肥和钾肥是结晶体,如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磷酸二氢钾等。
而呈现粉末状的大多数是磷肥,属于这类肥料的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钢渣磷肥、钙镁磷肥和石灰氮等。
2、气味有几种肥料有特殊气味,有氨臭的是碳酸氢铵,有电石臭的是石灰氮,有刺鼻酸味的是过磷酸钙,其他肥料一般无气味。
3、水溶性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观察固体体积的变化。
(1)易溶于水:一半以上溶解的。
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硝酸钠、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等。
(2)微溶或难溶于水:溶解部分不到一半的,属于微溶于水的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硝酸铵钙等,属难溶于水的有钙镁磷肥、沉淀磷酸钙、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磷矿粉和石灰氮等。
4、与碱反应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使肥料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滴,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pH试纸,可见试纸变蓝色,证明有氨气放出,或可闻到氨味。
5、火焰反应将肥料样品放在燃烧的木炭上加热,观察其变化。
(1)在烧红的木炭上,有少量熔化,有少量跳动,冒白烟,可嗅到氨味,有残烬,是硫酸铵。
(2)在烧红的木炭上迅速熔化,冒大量白烟,有氨味,是尿素。
(3)在烧红的木炭上不易溶化,但有较多白烟,初时嗅到氨味,以后又闻到盐酸味,是氯化铵。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化肥检测实验报告篇一:肥料学实验报告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实验目的为了切实作好化肥的合理储存、保管和施用,充分发挥肥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防止出现事故,对化肥的品种名称必须明确。
一般化肥出厂是在包装上都标明该肥料的名称,成分和产地,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常因包装不好或者转换容器而混杂,因此必须进行定性鉴定加以区别,以能做到合理保管施用。
二、方法原理各种化肥都具有一定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可以通过外表观察,溶解于水的程度,在火上直接灼烧反应和化学分析检验等方法,鉴定出化肥的种类和名称。
三、操作步骤1、外形观察首先将氮、磷、钾肥料大致地区分,绝大部分氮肥和钾肥是结晶体,如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磷酸二氢钾等。
而呈现粉末状的大多数是磷肥,属于这类肥料的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钢渣磷肥、钙镁磷肥和石灰氮等。
2、气味有几种肥料有特殊气味,有氨臭的是碳酸氢铵,有电石臭的是石灰氮,有刺鼻酸味的是过磷酸钙,其他肥料一般无气味。
3、水溶性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观察固体体积的变化。
(1)易溶于水:一半以上溶解的。
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硝酸钠、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等。
(2)微溶或难溶于水:溶解部分不到一半的,属于微溶于水的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硝酸铵钙等,属难溶于水的有钙镁磷肥、沉淀磷酸钙、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磷矿粉和石灰氮等。
4、与碱反应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使肥料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滴,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pH试纸,可见试纸变蓝色,证明有氨气放出,或可闻到氨味。
5、火焰反应将肥料样品放在燃烧的木炭上加热,观察其变化。
(1)在烧红的木炭上,有少量熔化,有少量跳动,冒白烟,可嗅到氨味,有残烬,是硫酸铵。
(2)在烧红的木炭上迅速熔化,冒大量白烟,有氨味,是尿素。
(3)在烧红的木炭上不易溶化,但有较多白烟,初时嗅到氨味,以后又闻到盐酸味,是氯化铵。
肥料效果对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对比了五种不同肥料的效果,包括常规复合肥、有机肥、生物菌肥、水溶肥和叶面肥。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地点:某农业科技园区2. 实验作物:小麦3. 实验肥料:(1)常规复合肥:N-P-K含量分别为15-15-15(2)有机肥:鸡粪肥,N-P-K含量分别为4-2-2(3)生物菌肥:含有效菌种10亿/g,有效活菌数5亿/g(4)水溶肥:N-P-K含量分别为20-10-20(5)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含磷钾元素40%4. 实验工具:测土仪、施肥机、喷洒器、尺子、记录本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地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1个对照组,共5个对照组。
2. 施肥方案:(1)常规复合肥:每亩施用50kg(2)有机肥:每亩施用3000kg(3)生物菌肥:每亩施用100kg(4)水溶肥:每亩施用100kg(5)叶面肥:在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喷施1次,每次喷施浓度0.3%3. 数据采集:在实验期间,每10天测量一次小麦的株高、叶片数、分蘖数等生长指标,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肥料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株高与分蘖数:表1 不同肥料对小麦株高与分蘖数的影响| 肥料类型 | 株高(cm) | 分蘖数(个/株) || -------- | -------- | -------- || 常规复合肥 | 80.2 | 5.4 || 有机肥 | 81.5 | 5.8 || 生物菌肥 | 82.3 | 6.1 || 水溶肥 | 79.5 | 5.0 || 叶面肥 | 80.8 | 5.2 |从表1可以看出,生物菌肥对小麦株高和分蘖数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机肥,常规复合肥和叶面肥的效果相近,水溶肥的效果较差。
2. 叶片数:表2 不同肥料对小麦叶片数的影响| 肥料类型 | 叶片数(片/株) || -------- | -------- || 常规复合肥 | 13.2 || 有机肥 | 13.8 || 生物菌肥 | 14.1 || 水溶肥 | 12.9 || 叶面肥 | 13.5 |从表2可以看出,生物菌肥对小麦叶片数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机肥,常规复合肥和叶面肥的效果相近,水溶肥的效果较差。
肥料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肥料不断涌现,为了了解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三种常见肥料,对同一作物进行对比实验,以评估其效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2. 比较不同肥料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差异;3.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作物:小麦;(2)肥料:尿素(N)、过磷酸钙(P)、硫酸钾(K);(3)实验地点:某农业大学实验基地。
2. 实验方法:(1)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实验地分为四个处理组,分别为:空白处理(不施肥)、尿素处理、过磷酸钙处理、硫酸钾处理;(2)施肥量:根据作物需肥量,确定各处理组施肥量,尿素处理施用量为300 kg/hm²,过磷酸钙处理施用量为600 kg/hm²,硫酸钾处理施用量为450 kg/hm²;(3)播种与收获:于同一时间播种,待小麦生长至成熟期进行收获;(4)数据收集:记录各处理组的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小麦产量表1 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处理组产量(kg/hm²)空白处理 3520尿素处理 4120过磷酸钙处理 3980硫酸钾处理 4050由表1可知,施肥处理组的产量均高于空白处理,其中尿素处理组的产量最高,为4120 kg/hm²,其次是过磷酸钙处理组,产量为3980 kg/hm²,硫酸钾处理组产量为4050 kg/hm²。
2. 小麦品质表2 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处理组蛋白质含量(%)粉碎度(%)空白处理 12.3 65.5尿素处理 13.8 66.2过磷酸钙处理 13.5 64.8硫酸钾处理 14.2 66.0由表2可知,施肥处理组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空白处理,其中硫酸钾处理组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2%,其次是尿素处理组,蛋白质含量为13.8%,过磷酸钙处理组蛋白质含量为13.5%。
化肥检测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述201x年x月,我有幸在中国XX化肥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化肥检测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化肥检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化肥检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习期间,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多个检测项目,学习了化肥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习单位简介中国XX化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化肥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公司占地面积广,设备先进,产品线丰富,主要生产尿素、复合肥、磷酸二铵等化肥产品。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实习内容1. 化肥样品采集与处理实习的第一天,导师向我们介绍了化肥样品采集与处理的方法。
化肥样品的采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如何使用采样工具采集化肥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初步处理。
2. 化肥成分分析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化肥成分分析的项目。
化肥成分分析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等元素的测定。
我学习了使用滴定法、重量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分析方法,对化肥样品中的各种元素进行了定量测定。
3. 化肥质量检测化肥质量检测是确保化肥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化肥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化肥中水分、粒度、杂质、重金属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化肥质量检测的基本技能。
4. 化肥产品研发化肥产品研发是提高化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化肥产品研发的一个项目,学习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原料特点,研发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化肥产品。
四、实习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使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化肥检测的技能。
2. 严谨的工作态度化肥检测工作要求严谨、细致,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错误的检测结果。
在实习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肥检测实验报告篇一:肥料学实验报告主要化肥的定性鉴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一、实验目的为了切实作好化肥的合理储存、保管和施用,充分发挥肥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防止出现事故,对化肥的品种名称必须明确。
一般化肥出厂是在包装上都标明该肥料的名称,成分和产地,但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常因包装不好或者转换容器而混杂,因此必须进行定性鉴定加以区别,以能做到合理保管施用。
二、方法原理各种化肥都具有一定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可以通过外表观察,溶解于水的程度,在火上直接灼烧反应和化学分析检验等方法,鉴定出化肥的种类和名称。
三、操作步骤1、外形观察首先将氮、磷、钾肥料大致地区分,绝大部分氮肥和钾肥是结晶体,如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钾、钾镁肥、磷酸二氢钾等。
而呈现粉末状的大多数是磷肥,属于这类肥料的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钢渣磷肥、钙镁磷肥和石灰氮等。
2、气味有几种肥料有特殊气味,有氨臭的是碳酸氢铵,有电石臭的是石灰氮,有刺鼻酸味的是过磷酸钙,其他肥料一般无气味。
3、水溶性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观察固体体积的变化。
(1)易溶于水:一半以上溶解的。
如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硝酸钠、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等。
(2)微溶或难溶于水:溶解部分不到一半的,属于微溶于水的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硝酸铵钙等,属难溶于水的有钙镁磷肥、沉淀磷酸钙、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磷矿粉和石灰氮等。
4、与碱反应取肥料半小匙于试管中,加蒸馏水5毫升,摇动,使肥料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滴,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pH试纸,可见试纸变蓝色,证明有氨气放出,或可闻到氨味。
5、火焰反应将肥料样品放在燃烧的木炭上加热,观察其变化。
(1)在烧红的木炭上,有少量熔化,有少量跳动,冒白烟,可嗅到氨味,有残烬,是硫酸铵。
(2)在烧红的木炭上迅速熔化,冒大量白烟,有氨味,是尿素。
(3)在烧红的木炭上不易溶化,但有较多白烟,初时嗅到氨味,以后又闻到盐酸味,是氯化铵。
(4)在烧红的木炭上边熔化、边燃烧、冒白烟、有氨味,是硝酸铵。
(5)在烧红的木炭上无变化但有爆裂声,无氨味是氯化钾、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
6、化学反应(1)气泡反应取固体肥料放在白瓷板孔穴中,滴加10%HCl,含CaCO3较多的如石、石灰氮、磷矿粉等便发生气泡。
(2)Clˉ的检定取肥料少许,放入试管中,加蒸馏水2毫升使肥料溶解,再加2%AgNO32滴,可见大量白色的AgCl沉淀发生。
它与稀硝酸不起作用。
再加1%HNO3 1毫升,观察,如无气泡产生,证明该肥料有Cl-存在。
1K﹢、SO42ˉ和磷酸根的检定可参考实验四,通过这些检定,便可以进一步○定出化肥品种的名称、四、实验试剂10%HCl、1%HNO3、2%AgNO3 、2.5%BaCl2、8%NaOH,钼酸铵溶液、硫酸盐溶液、广泛pH试纸、2%四苯硼钠五、仪器和用品试管12支(连架)、10ml量筒1个、镊子1个、酒精灯1个、白瓷板1块、木试管夹1支、火柴、玻棒、木炭、炭炉、火钳。
六、实验结论由以上结果可以推断出各种号数所对应的肥料名称:篇二:肥料田间试验报告-芒果“纽翠绿”全效腐植酸复合肥芒果肥效试验报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赵亮为了验证葛林美(苏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纽翠绿”全效复合肥在芒果上的应用效果,在东方市大田镇月大村进行芒果肥效试验,为肥料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土壤试验地为花岗岩黄壤,土壤肥力中等,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0.40 mg/kg、全氮1.51g/kg、有效磷9.70mg/kg、速效钾131.64mg/kg,pH为6.31。
1.2供试肥料供试肥料为葛林美(苏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纽翠绿”腐植酸肥。
1.3 供试品种供试芒果品种为贵妃芒。
1.4 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60株(约2亩地),土壤肥力均匀一致,设高量、中量、低量腐植酸肥(配施化肥),以及常规化肥四个处理。
示范田面积20亩,按照低量腐植酸肥(配施化肥)施肥。
表1 芒果肥效试验施肥处理1.5施肥方法常规施肥:将复合肥和尿素混匀后在树冠滴水线处开出环形沟施肥。
腐植酸肥:兑水30倍在树冠滴水线处开出环形沟施肥。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和pH的影响芒果采摘后土壤养分含量和pH变化如表2所示。
常规化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为36.93 mg/kg,比施肥前下降了8.58%。
与常规化肥处理相比,腐植酸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3.38-15.32%,而且T3和T4处理显著高于T1(P≤0.05)。
与施肥前相比,土壤全氮含量均有所下降,但是腐植酸肥处理下降幅度较小。
各处理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pH变化规律与有机质类似,即与常规化肥相比,施用腐植酸肥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且土壤酸度有所减轻。
表2 不同施肥后土壤养分含量和pH的变化2.2 不同处理对芒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常规施肥处理芒果单株产量仅为32.50kg,这与XX年12月份遭遇冷害有关;但施用腐植酸肥能够减缓冷害的影响,腐植酸肥处理单株芒果产量介于43.67-45.83kg,增产幅度34.4-41.0%,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而且叶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
比较不同处理发现,低量的腐植酸肥施用量(0.5kg/株)与0.3kg尿素和0.6kg钙镁磷肥配施处理叶片光合速率最高。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芒果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芒果果实可溶性糖和碳酸比影响较大(表3)。
常规化肥处理芒果可溶性糖含量为12.41%,显著低于腐植酸肥处理(P≤0.05);腐植酸肥处理能够提高可溶性糖16-21%。
各处理芒果可滴定酸介于1.23-1.56%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施用腐植酸肥也能够显著提高芒果糖酸比,增加幅度在18-22%之间。
2.3经济效益分析与最佳施肥方案的确定由表4可以看出,尽管腐植酸肥处理施肥成本增加80.1-328.4%,但是由于产量的提高,出售芒果带来的收入响应的增加(单株芒果收入从最低的常规化肥处理260.0元,增至高量腐植酸肥处理366.7元),增加34.4-41.0%(按照8元/kg的售价计算);减去施肥成本后单株芒果收入介于252.1-336.5元,其中低量腐植酸肥处理最高。
3.结论与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纽翠绿”腐植酸肥能够增加芒果产量、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增加果园经济收入;这可能与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酸碱度得以改善、叶片光合速率增加有关。
在本试验条件下,低腐植酸肥处理(0.5kg/株+0.3kg尿素+ 0.6kg钙镁磷肥配施)施肥方案最佳。
附照片:XX年12月21日拍摄XX年5月3日拍摄篇三:肥料试验方案模板“绿威特”肥料田间示范试验方法潍坊绿威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生物科技公司。
公司以国内外数家微生物科研机构、国家菌种鉴定中心为技术依托,潜心致力于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环保生物制剂等高科技产品的研究与生产。
公司拥有两个大型的生产基地,均严格按照国家GMP标准建成具备年产2万吨微生物制剂生产能力的高科技生产线。
我们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各科技领域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雄厚的自主科研能力,常年以最新的技术理念和现代科学意识,用实力和心血开发出系列高新科技产品,取得多项专利成果。
研发的主打产品“大个子”系列、“维哥”系列、“黑太郎”系列、“激生安”系列、“截克”系列更属生态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其抗病增产效果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一、试验目的检验公司系列肥料产品的试际效果,为宣传推广提供事实依据。
二、试验原则试验要遵循“四同”的原则,即“同一地块、同等投入、相同作物、相同田间管理”,这样试验结果的比较才有可比性和说服力。
三、试验选址1.试验地址:选址要有代表性,在自然的土壤、气候条件及接近实际生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交通、管理方便。
2.试验面积:大型小区试验:小区一般大于0.5亩,设计简单,处理重复少,适于示范、生产性试验,适宜采用大田农业技术措施,接近生产实际。
小区试验:小区面积0.1亩左右,一般不小于0.03亩(20平方米)。
微型小区试验:小区面积4平方米左右,条件易控制,但农业技术方面不具备代表性,适于探索性、观察性或示踪性肥料试验。
也可以根据生产实际,选择同一地块,相邻同等面积进行比较试验。
四、试验设计1.试验处理:试验可以设置2个处理,1—3次重复。
处理1按照农民日常的施肥方案施肥,处理2是按照预备推广的绿威特相关产品规定的施肥方案施肥,具体操作方案由公司执行业务员询公司专家教授帮助设置并实施。
2.试验施肥量处理1按照农民的施肥习惯确定施肥量。
处理2为公司技术服务人员指导的本公司产品。
3.施肥方法两个处理均采用类似产品相同的施肥方法。
五、试验步骤1.在公司业务员的指导和现场监督下农民自主完成。
2.田间管理由农民按照常规程序完成。
3.公司人员指导农民做好作物各重要生长期的观察记录工作,并拍照摄像。
4.收获期做好测产工作,计算两处理的产量情况。
5.根据试验结果完成试验报告。
六、注意事项1.在试验地树标立牌,做好标识。
2.处理1需要的肥料由农民自购,处理2的肥料由公司提供。
3.从施肥到结试测产,密切注意作物的生育情况,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4.和农户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督促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附表:施肥对照试验统计表潍坊绿威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请勿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