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哲学导师
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
院(系、所):文学院
姓名:陈国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年7月
导师类别:学术硕士生导师
技术职称:副教授
所在学科专业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
主要研究方向
1.近代文学
2.明清诗文
3.文学文献学
个人简历
1991年9月—1995年7月:苏州大学文学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5年7月至今:苏州大学文学院,工作
《无锡国专史料选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中国古代名著提要(明清卷)》:参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
清代诗经学流派述略:《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清代诗话论《诗经》:《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6期等
获奖情况
清代诗经学: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08年12月
2000年9月—2003年7月:苏州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3年9月—2008年7月:苏州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
2010年7月—2012年12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2007年1月—2008年1月:韩国全北大学,交换教授
学术成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南唐书校注》: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
《范伯子研究资料集》: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
陆游全集校注(南唐书校注):全国优秀图书奖,2013年3月
在研项目
清代诗经学与清代文学:江苏省教育厅社科项目
苏州大学文学院相关学科导师介绍
苏州大学文学院相关学科导师介绍古代文学教研室杨海明:男,1942.11,文学硕士,教授,博导。
师从著名词学专家唐圭璋先生,长期致力于唐宋词学的研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唐宋词研究。
王钟陵:男,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唐前文学、文学批评。
马亚中:男,1957.9,文学博士,教授,博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
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
周秦:男,1949.1,文学学士,教授,博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清代诗学。
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昆曲及古典戏剧。
赵杏根:男,1956,文学博士,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先秦诸子、宗教与文学、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曹林娣:女,1944.8,文学硕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导、艺术设计专业博导。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陈桂声:男,1950.9,文学硕士,教授,硕导。
师从朱一玄先生治中国小说史。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话本小说。
黄镇伟:男,1954.10,文学学士,研究馆员,硕导。
研究方向:图书文献学,新闻史,出版与文化传播。
张修龄:男,1951.3,文学学士,副教授,硕导。
苏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明清诗文、近代诗文)。
涂小马:男,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文献学。
杨旭辉:男,1972.4,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唐宋明清文学。
薛玉坤:男,1971.5,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词学。
钱锡生:女,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新闻学。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朱栋霖:男,1949.6,文学硕士,教授,博导。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
范培松:男,1943.7,文学学士,教授,博导。
永觉元贤对儒家问题的佛学解读
2020年第1期(总第61期)闽台文化研究FUJIAN-TAIW AN CULTURAL RESEARCHNo.1.2020General Serial No.61永觉元贤对儒家问题的佛学解读韩焕忠(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23)摘要:永觉元贤对太极、变易、人性、格物、中和及儒佛关系等儒学问题给出了佛学的解释。
他以佛教的无生观念规定太极的属性。
他认为儒家的变易思想不如佛教的轮回之说更为究竟。
他对孟子和宋明儒的人性论展开批判,提出自己格物之说,并对儒家的中和境界极为推崇。
他反对儒家排佛,也不允佛教斥儒。
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他将佛教的思想观念渗入儒学之中,也将儒家经典纳入到佛教的体系之中,从而使佛教继续保持思想创造的活力以及对社会精英的影响力。
关键词:永觉元贤;儒家问题;佛学解读明清之际鼓山高僧永觉元贤不仅非常精通佛教义理,而且十分熟悉儒家经典,他对太极、变易、人性、格物、中和及儒佛关系等宋明儒家最为关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佛学 的解释。
据潘晋台《鼓山永觉老人传》载,元贤(1578~1657),字永觉,俗家建阳蔡氏,出家前为邑名 诸生,好程朱理学,二十五岁读书山寺,听僧诵《法华》偈,意识到周孔之外,“乃别有此一大事”,遂于次年参寿昌于董岩,四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竟裂青衿,弃妻孥,投寿昌落发,为安今 名。
”深得寿昌赏识,亲承末后嘱累。
明年戊午(1618)寿昌坐化,其高足博山元来奔丧,元贤与之 偕往,从受具戒,相依三载,回闽后住沙县双髻峰。
四十六岁回乡葬亲,闻僧唱《法华》:“一时謦 欸,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
”元贤于是“廓然大悟,乃彻见寿昌用处,因作偈 云:金鸡琢破碧琉璃,万歇千休只自知。
稳卧片帆天正朗,前山无复雨鸠啼。
”历住瓯宁金仙庵、建安荷山。
甲戌(1634)元贤应士庶之请,主持鼓山法席,一时为众所归仰,“龙象云从,诸缘辐 辏,凡大殿山门及诸堂察,次第鼎新,庄严毕备,为八闽丛林之冠。
苏大哲学导师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苏州大学现有84个硕士点,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
说明:所有博士生导师同时都是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学位点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王晓升1962.07 教授发展哲学狄仁昆1944.05 教授经济哲学沈荣兴1944.09 副教授管理哲学朱奎保1938.12 教授马哲原理不招生学位点名称:中国哲学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周可真1958.07 教授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潘桂明1944、07 教授中国哲学蒋国保1951.06 教授明清哲学,现代新儒学范竹增1942.12 副教授文化哲学学位点名称:伦理学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李兰芬1950.09 教授管理哲学,伦理学陆树程1956-1 教授应用伦理学王晓升,教授,男,1962年6月生,江苏大丰县人,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和语言哲学,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语言与认识》,《现代化:发展与价值》,《走出语言的迷宫》。
沈荣兴,副教授,男,1944年9月生,籍贯江苏无锡。
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逻辑学专业,获哲学硕士。
中国逻辑学会理事、江苏省逻辑学会副会长。
主要论著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思维形式研究之比较”、《逻辑学导论》、《创造与方法》等。
狄仁昆,教授,男,1944年6月生,江苏省溧阳县人。
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方法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哲学、科学哲学。
发表的代表性学术专著为《走向大科学的经济学枣经济学的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进展》。
代表性学术论文:“西方经济哲学研究辨析枣世纪的跨越”、“西方经济理论检验问题的哲学分析”、“论经济系统的自激放大机制”、“经济理论的结构”、“经济知识增长的模式”、“略论哲学逻辑”、“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为何陷入两性”、“区分思维的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等。
2021年苏州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21年苏州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学院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初试哲学概论1、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中西哲学史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
政治学原理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05年。
2、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大出版社,2003年版。
中西政治思想史1、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高教出版社,06年。
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东吴苏大考研网链接地址:/苏大考研辅导班链接地址:/news/details.aspx?id=4886苏大考研真题答案链接地址:/kaoyan/管理学基础1、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刘刚等译,《管理学》(第十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公共管理学1、陈振明等著,《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休斯著,张成福等译,《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复试哲学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1、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人民出版社。
2、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综合1、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2、乔耀章著,《政府理论续篇》,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管理学和物流管理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等著,孙健敏译,《管理学》(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2、胡运权主编,《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原著与方法1、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第六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丁煌著,《西方行政学说史》(第四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奥沙利文等著,王国勤等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论
哲学研究区别于科学的分析不仅在于哲学不提出理论,没有新的发现,而且还在于哲学不进行解释,而仅仅进行描述。在哲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摈弃一切解释,而必须用描述取而代之。他说:我们的方法是纯粹描述的,我们所给予的描述不提示任何解释。[4]哲学研究之所以要摈弃一切解释而用描述取而代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由于一切呈现在我们眼前,没有什么要解释。因为隐藏的东西举例来说对我们毫无兴趣。[5]一切有关哲学问题的东西都已经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只需要进行描述,而不必去进行演绎推理,也不必进行新的发现。发现新的东西进行推理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哲学只是将那些已经知道的东西重新排列。如果有某种隐藏着的东西存在的话,那么它们与哲学研究毫无关系。它们在我们的语言游戏中不起任何作用。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既不能被用来表示某种东西,也不能用来被某种东西所表示,它们根本不可能是我们语言游戏的一个部分。它与我们通过语言描述来化解哲学问题毫无联系。如同象棋游戏一样,我们决不能发现象棋游戏中隐藏着的规则,一切规则都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发明一种新的规则,但是这已经不是我们所玩的象棋游戏了,而是另一种不同的游戏。同样,在我们的命题中,没有新的意义要我们去揭示,如果命题存在着另一种新的意义,那么这就是另一个不同的命题了。[6]在哲学研究中,拘泥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造成了许多哲学的混乱。如果我们把哲学研究与物理学、化学研究等同起来,那么这就造成了我们对语言意义的误解。在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中,我们要找出一个词的对应物。按照这种方法,我们便把词和它的意义割裂开来。误以为这是词,那是意义。这是钱,那是可以用钱买的牛[7]。但是钱的意义决不是牛,正如词的意义不是某种东西一样。钱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在于它能买到牛,同样,词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这种错误的倾向在其它领域中也有所表现。维特根斯坦在评论弗雷泽的《金枝》时认为,弗雷泽错误地把原始人类语言中关于鬼、幻影等解释为前科学的形态。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今天仍然使用这些字词,但是它决不是前科学的残余物。我们使用这些字词就理解这些字词,这既不表明我们迷信也不表明我们承认有与鬼的概念相对应的存在物。我们说心灵、精神并不表明我们会相信心灵、精神会吃饭。我们决不能用科学模式来解决哲学问题。
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
作者简介:王佳哲(1990—),女,山西运城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周可真(1958—),男,江苏宜兴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家哲学研究。
2022 2No 2,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2月Feb.,2022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王佳哲,周可真(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摘要:“心”与“气”是老子哲学中两个重要范畴。
“心”对生命起主宰作用,老子哲学肯定了自然状态下虚静、无为之“心”。
但“心”在后天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物干扰,产生心知、欲望,使生命失去虚柔、混沌的天性,陷入世俗纷争。
“气”是构成生命以及万物的自然元素,在老子哲学中“气”参与“道”化生万物的过程。
在“气”的层面,万物互感互通,生命在理想状态下的存在形式是气化的。
因而,老子主张通过“为道日损”的修养功夫祛除心知危害,消解人为欲望,超越世俗的对立与纷争,回归与天地万物相感互通的气化存在状态,实现了精神的自我超越。
关键词:老子;心;气;生命中图分类号:B22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2-0001-06 中国哲学从产生之初就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并落实于现实中的一己之“身”,“身”在中国哲学中指形体与心灵合一的生命整体。
轴心时代发生的思想突破形成了各民族的精神底色,中国在轴心时代产生的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对生命的认识与反省,对自我超越性的追求与探索,都是以生命为核心进行的哲学思考,旨在为人的存在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具体到老子哲学,其以生命为基点构筑了宇宙论、人性论和政治论,对人的深切关怀贯穿其哲学体系的始终。
老子推崇生命的自然本质,反对人为的造作和理性的自负,其哲学中的生命理想便是对现实心知、欲望的超越,以此合于宇宙之“气”的大化洪流,复归于不受一丝一毫人为因素影响的婴孩状态,实现生命境界的跃升。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学位点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赵鹤鸣 1957.09 教授信号处理汪一鸣 1956.02 副教授计算机通信俞一彪 1962.05 副教授数字信号处理翁桂荣 1963.09 副教授多媒体通信,传感器及电子测量赵建龙 1941.07 高工计算机通信王加俊 1969-11 副教授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周旭东 1964-12 副教授信号处理施国梁 1963-1 副教授自动控制、机器视觉学位点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崔志明 1961.07 教授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朱巧明 1963.07 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徐汀荣 1958.01 副教授算法设计与分析,网络与数据库杨季文 1963.10 副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吕强 1965.04 副教授操作系统,分布式计算,计算语言学陆建德 1949. 副教授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协议朱艳琴 1964.06 副教授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安全技术孙涌 1958.08 副教授管理信息系统,水利水电计算机系统王宜怀 1962.02 副教授单片机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学位点名称:应用化学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屠一峰 1963.09 副教授电分析化学刘德启 1963.07 副教授水环境污染与防治化学狄俊伟 1964.11 副教授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学位点名称:纺织工程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徐回祥 1942.03 教授丝绸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研究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俞加林 1947.09 副教授纤维集合体的纺织加工理论与实践左葆齐 1957.02 副教授蚕丝蛋白粉综合利用、计算机的纺织应用、纺织工艺理论、质量控制陈宇岳 1962.03 副教授纤维(真丝)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李明中 1963. 副教授有机高分子膜及其生物医学材料费万春 1956.11 副教授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胡征宇 1957-1 副教授制丝机械与CAD技术王国和副教授学位点名称: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盛家镛 1939.03 副教授茧丝绸结构和性能研究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不招生蒋耀兴 1961.07 副教授纺织材料和纺织品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潘志娟 1966.01 副教授纺织新材料的开发及其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学位点名称: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钱国坻 1937.05 教授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纺织品染整工艺和理论不招生梅士英 1938.10 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不招生陈国强 1957.11 教授织物功能性整理及其化学反应杨如馨 1943.11 副研纺织品染整新技术、新工艺程万里 1946.09 副教授染色性能研究杨百春 1939.03 研究员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不招生王惠珍 1942.12 副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纺织品染整工艺和理论朱亚伟 1963.07 副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近代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赵建平副教授唐人成 1966-1 副教授纺织品染整工艺与理论学位点名称:服装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傅菊芬 1966-6 副教授服装生产工艺及生产管理陶华,教授,男,1948年9月生,江绍兴人,198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获工学士学位;1988年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于法国国立理工学院获法国理学博士学位。
中国哲学教授排行榜
中国哲学教授排行榜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哲学教授,他们的研究为中国的哲学发展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下是近年来中国哲学教授排行榜:1. 钱志武:钱志武教授是南开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哲学史。
他主要关注思想家的思想,以及中国和西方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
2. 马晓春:马晓春教授是武汉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伦理道德哲学和宗教哲学的研究上。
3. 潘灵:潘灵教授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史上。
她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哲学研究影响很大。
4. 张晓丹:张晓丹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也涉及中国宗教哲学、中国文学哲学等研究。
5. 尹祖兴:尹祖兴教授是北京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宗教哲学及其影响,以及思想家们的子孙到今天的传承情况上。
6. 韩海晖:韩海晖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宗教和佛教哲学,以及中国哲学史上的宗教无神论思想。
7. 魏景林:魏景林教授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伦理学、中国思想史、现代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宗教史等领域。
8. 龚俊波:龚俊波教授是浙江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及其在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影响等领域。
9. 李明辉:李明辉教授是浙江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
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0. 卢桂芝:卢桂芝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儒家哲学、中国伦理学、中国文学和中国思想史。
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演进趋势与内在张力——兼论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时代基础与世界意义
作者简介:桑明旭(1984—),男,哲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变局’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现实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20BZX018)。
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演进趋势与内在张力摘要:在当前理论研究中,不论是对于科学阐释诸多相互矛盾冲突却又同时在场的重大时代问题来说,还是对于深刻澄清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现实基础与世界意义来说,我们都亟须对“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演进趋势、内在张力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度剖析。
以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指明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内在原则即资本主体性逻辑进行历史性分析,可以发现,“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是资本主体性发展的“抛物线拐点”,演进趋势是从资本全球化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内在张力是资本主体性逻辑与共同体公共性逻辑的激烈博弈。
这表明,虽然“中国方案”在当前遭到部分资本主体性输出大国和“西方中心论方案”支持者的质疑和反对,但由于它本质地把握和顺应了“百年变局”,因而必将成为当代全球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历史性选择,进而在开启全球治理的新文明类型、推进现代性世界历史迈入新阶段的征程中彰显其深远意义。
关键词:百年变局;历史本质;演进趋势;内在张力;资本主体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820;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1)04-0005-07(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123)桑明旭——兼论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时代基础与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当前马克思主义所要观察、解读、引领的时代,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包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简称“百年变局”)的全球发展新时代。
道德的认识论论证
收稿日期:2018G01G06作者简介:郭世平(1964 ),男,陕西榆林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哲学研究.引文格式:郭世平.道德的认识论论证[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2):40G44.第33卷第2期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3月V o l .33㊀N o .2J o u r n a lo f X u z h o u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M a r 2018道德的认识论论证郭世平(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苏州㊀215123)㊀㊀摘㊀要:道德哲学中的休谟难题,即从事实命题推出道德命题的难题,可以被还原为对道德进行认识论论证的问题.从认识论发展史的角度看,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认识论自身的可能性以及认识论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康德通过对于认识论的先验改造解决了认识论本身的可能性问题并给出一种对于道德的 弱 认识论论证,皮尔士通过对于康德认识论的指号学改造使得对于道德的一种 强 认识论论证成为可能,阿佩尔借助于先验语用学使这种论证得以实现.关键词:道德;认识论;论证中图分类号:B 82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674G3571(2018)02G0040G05㊀㊀本文的目的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索道德哲学中 休谟难题 (即如何从事实命题推出价值命题的难题)的解决办法.休谟难题无疑不是单纯的逻辑问题,没有人会认为价值命题能够从事实命题逻辑地推导出来.通过对于西方认识论从苏格拉底开始到康德㊁皮尔士和阿佩尔的演变历史的考察,本文力图表明,休谟难题本质上是一个必须从认识论的角度加以解决的问题,即是一个对于道德进行认识论论证的问题.从西方认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认识论的先验改造使得道德的认识论论证首先成为可能,认识论的指号学和语用学改造则使得这种论证由 弱 变 强.一㊁认识论的可能性及其与道德的相干性难题道德的认识论论证要求两个前提条件,其一,认识论本身是可能的;其二,认识论与道德具有相干性.在西方认识论发展史上,苏格拉底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柏拉图的«卡尔米德篇»中,这种探讨是通过对于 自制 本质的讨论展开的.按照克里底亚的定义,自制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关于自我认识是否可能的问题,克里底亚提出,如果存在一种特别的认识,它不像普通认识那样是关于外部事物的,而是关于普通认识以及这种特别的认识本身的,则当一个人拥有这种认识时,他就成了自我认识的人.显然,克里底亚所谓 特别的认识 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认识论.针对克里底亚的观点,苏格拉底提出两点质疑.其一,对于认识的认识是否可能?其二,拥有自我认识的人是否就具有了节制美德?关于第一点,苏格拉底认为,说存在一种对于认识的认识,它既是关于其他认识及其缺失的,又是关于它自身的,这就类似于说,有一种对于视觉的视觉,它看到的不是普通的视觉对象,即颜色,而是普通的视觉及其缺失,以及这种特别的视觉本身,有一种对于听觉的听觉,它听到的不是普通的听觉对象,即声音,而是普通的听觉及其缺失,以及这种特别的听觉本身,这就迫使我们承认视觉本身有颜色,听觉本身有声音.更有甚者,承认存在对于认识的认识就类似于承认,存在一种特别的较大者或者较重者,它们不是比其他的较小者或较轻者大或者重,而是比它们自身大或者重,因此它们也就比自身小或者轻,而这当然是矛盾的.苏格拉底想基于这样的类比说明,一种对于认识的认识很可能是矛盾的,并且因此就是不可能的.关于第二点,苏格拉底指出,节制作为一种美德无疑是对人有益的,但一个人拥有自我认识却未必会给他带来什么益处.这是因为, 自我认识 可以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被理解:在一种意义上,具有自我认识的人仅仅知道他自己是否知道,即知道自己是否拥有知识;在另一种意义上,具有自我认识的人不仅知道他自己是否知道,而且知道自己所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是什么.苏格拉底指出,第一种意义上的自我认识并不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益处,因为拥有这种自我认识的人并不知道他所知道或04者不知道的究竟是什么,因此就无法分辨具体知识的真伪,无法分辨真正的专家和假冒的专家.第二种意义上自我认识无疑会给一个人带来益处,使他过上一种 科学的 生活,但是,这种自我认识原则上必须包含关于所有其他事物的知识,所以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进一步指出,这种自我认识不仅实际上不可能,逻辑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说一个自我认识的人知道他所不知道的是什么,就等于说他知道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这显然是矛盾的.在对话中,苏格拉底最后说,即使我们退一步承认第二种意义上的自我认识是可能的,它也未必就能够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因为真正使一个人善良的是他具有的关于善恶的认识. 并非科学地生活就使得我们生活得善良和幸福,即便我们具有了全部科学认识,而是我们必须具有关于善恶的知识.①笔者认为,苏格拉底对于认识论本身之可能性的怀疑根源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客观主义认识观,即把认识论看作一种客观认识,并因此把认识论与普通认识在认识类型方面混淆起来,这表现在他把认识论本身与普通认识一并作为认识论的对象,正是这种混淆导致了苏格拉底所说的那些认识论 矛盾 .实际上,混淆认识论与普通认识的认识类型还会导致 认识论悖论 ,即,如果认识论是存在的,它就是不必要的,如果认识论是不存在的,它就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方面,如果认识论已经存在于它的对象领域,对它的研究还有什么必要呢?另一方面,如果认识论不存在于它的对象领域,它也就不可能存在于任何其他地方,因此也就不可能有认识论的研究.二㊁基于认识论先验改造的 弱 道德论证在认识论发展史上,康德首次对客观主义认识论进行先验改造,明确认识论属于一种与经验认识根本不同的认识类型,即是先验认识,它所要认识的不是认识的一般本质,而是经验认识的先天可能性条件②.先验改造后的认识论由于不再以自身为对象,就不会产生认识论悖论,从而解决了认识论自身的逻辑可能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认识论以先天认识这种 理性事实 作为出发点,因此也具有了实际可能性.在康德那里,广义认识论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它可以同时完成三个密切相关的任务,其一是为经验认识提供认识论辩护,其二是揭露独断论形而上学的虚妄性,从而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扫清道路,其三是为道德提供一种 弱 意义上的认识论论证.所谓 为经验认识提供认识论辩护 就是要在休谟怀疑论的背景下通过对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批判来回答既具有经验内容又具有必然性的经验认识的可能性问题.按照康德的论证,唯有以先天认识原理即纯粹知性概念为基础,经验认识的必然性才是可能的;唯有在认识与对象的关系上尝试一种 哥白尼式的革命 ,即假定不是认识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认识,人先天地认识对象才是可能的;唯有对象可以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两种不同的意义上被设想,并且把认识对象仅仅理解为现象,对象符合认识才是可能的.康德的认识论与道德的相干性是以解决经验认识与道德的兼容性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认识论在为经验认识提供辩护的同时,也就确认了由经验认识所揭示出来的自然界的普遍必然性,但道德却需要人的自由来加以保证.这个表面的冲突也是由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区分加以解决的,按照这个区分,我们也可以把人本身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两种不同的意义上加以设想,在前一种意义上,人是遵从自然规律和不自由的,在后一种意义上,人又是自由的,尽管这种意义上的人是不能被认识的.这样,康德的认识论就在为经验认识提供辩护的同时为道德留出了地盘,即保证了道德的可能性.在康德的认识论只能论证道德的可能性而不能论证其必然性的意义上,我们说它只能为道德提供一种 弱 论证.笔者认为,康德的认识论之所以只能为道德提供一种 弱 论证,根本原因在于它仍然从属于意识哲学这种近代哲学的基本哲学范式.在意识哲学范式中,认识活动被看作一种意识活动,认识关系被看作意识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意识的统一性被看作客观认识的基础,而个人的自我意识则被看作意识的统一性基础.由于认识关系被看作单一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作为主体间关系的道德关系既不出现在认识关系中,也不被看作认识关系的可能性条件③,因此就无法从认识关系推出道德关系.这意味着,只有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主关系)被揭示为认识与对象之间关系(主-客关系)的可能性14 郭世平:道德的认识论论证①②③P l a t o ,C o m p l e t eW o r k s ,E d i t e d b y J o h nM.C o o p e r ,H a c k e t t P u b l i s h i n g C o m p a n y ,1997,p661. 我把所有不是关于对象,而是关于我们对于对象先天可能的认识样式的认识,称为先验认识.这样的概念系统可以被称为先验哲学. K a n t ,C r i t i q u e o f P u r eR e a s o n ,t r a n s l a t e d b y N o r m a nK e m p S m i t h ,T h eM a c m i l l a nP r e s sL t d .1933,p59.在康德看来,判断的主体间一致性必须以判断与客体的一致性为基础,而不是相反.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18节.条件,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认识主体被揭示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只能是认识共同体,对于道德的 强 认识论论证才是可能的.康德之后西方认识论的发展史表明,唯有首先在哲学范式方面实现从意识哲学到语言(符号)哲学的转换,上述认识论 洞见 才是可能的.在认识论研究的哲学范式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的转换中,皮尔士的指号学构成一个关键环节.三、认识论的指号学改造我们可以把皮尔士的指号学实用主义看作对于康德先验认识论的指号学改造.按照皮尔士的指号学,认识活动不是单纯的意识活动,而是一种以指号为中介的活动,认识关系不是意识与对象之间的二元关系,而是指号㊁指号对象和指号解释项的三元关系.按照皮尔士的定义, 指号是这样的东西,对于某个人来说,它在某个方面或者就某种性能代表了某个东西.它向某人说出即在此人心中产生出一个等价的或许是更为展开了的指号.我把一个指号产生的那个指号称为第一个指号的解释项.指号代表的事物就是它的对象,它不是在所有的方面而只是就某个观念代表了那个对象 [1]228.皮尔士论证说,认识活动之所以必须以指号为中介,是因为我们既没有直观认识的能力,也没有不借助指号的思维能力.首先,我们没有直观认识的能力,或者说,不可能存在直观认识,即可能不存在这样一种绝对原初的认识,它不受任何先行认识的规定,而仅仅被绝对外在的事物决定.因为,为了把一个给定的认识识别为直观认识,我们绝不能求助于直观方法,否则就会导致循环论证,唯一可行的是假设推理的方法,即假设存在某个绝对外在的事物,给定的认识是由这个外在事物唯一规定了的.这实际上是要给出对于该给定认识的解释,但这种解释是内在地不可能的,因为既然给定的认识是绝对原初的认识,那就意味着解释该认识所能援引的外部事物只能是出现在该认识中的事物,这显然是矛盾的.其次,我们没有不通过指号进行思维的能力,或者说,不存在不是在指号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我们能够发现的思想都是在指号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换言之,只有通过指号表达出来的思想才具有外部事实的证据. 思想唯有通过外部事实才能被知道,能够被识别的仅有思想就是在指号中表达出来的思想,不能被识别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思想都必定是在符号中表达出来的思想. [1]120从指号的定义和一切思想都是指号这两点可以推出,不存在绝对孤立的思想,每一个思想都必定牵涉到另一个思想,每一个先行的思想都在逻辑上规定着一个后续的思想并被后者所解释.没有一个思想能够单独与对象发生关系,每一个思想都只有通过与另一个思想的关系才能与对象发生关系. 思想指号代表什么?什么是它所设定的东西?当一个真实的外在事物被思考时,这无疑就是这个外在事物.但是,由于一个思想总是被关于同一个对象的一个在先的思想所规定,所以,它就只能通过指示(d e n o t e s)这个在先的思想而指称(r e f e r s)这个事物. [1]131G132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皮尔士认为,认识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 真理 ,而是确定无疑的信念. 通过谈论你对其一无所知的形而上学的 真 和 假 ,你就把自己搞糊涂了.你真正处理的不过是你的怀疑和信念 如果你不说你想要认识 (大写的)真理 ,而是简单地说你想要达到一种不能被任何怀疑动摇的信念状态,那你的问题就会大为简化. [1]9G10皮尔士论证说,唯一可能达到确定无疑信念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即基于实验的假设推理方法.所有信奉科学的人都被这样一个美好希望激励着,即只要科学研究过程被推进的足够远,就会对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提供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不同的研究者可以从完全对立的观点出发,但研究过程终将以一种外在于他们自己的力量把他们引向同一个结论.这种思想活动就像一种命运的操纵,把我们带到一个预先注定的终点,而不是带到一个我们希望去的地方.不论怎样修改所采取的观点,不论怎样选择另外的研究事实,也不论心灵有何种自然癖好,都不能使一个人逃避这种预先注定的意见.这个伟大的希望就体现在真理与实在的概念中.注定最终为所有研究者一致同意的意见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写的)真理,这种意见所表示的对象就是实在. [1]102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只要科学探究过程被推进的足够远,研究者们就注定最终会达成一致意见?当皮尔士说 研究过程将以一种外在于研究者本人的力量把他们引向同一个结论 时,这种 外在的力量 意指的究竟是什么?也许会有人会认为,决定人的认识过程及其最终结果的必定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外在实在事物,但这绝不会是皮尔士的观点,因为这既与 每一个认识24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第2期都被一个先行的认识所规定 这个观点不一致,也与他的实在观不一致.按照他的实在观,实在并不是绝对独立于并最终决定人的认识的东西,相反,它是被人的最终认识所决定了的东西.对此,皮尔士解释说: 一方面,实在并不必然独立于一般思想(t h o u g h t i n g e n e r a l),而只是独立于你或我或任何有限数量的人可能对它的想法;另一方面,尽管最终意见的对象依赖于这种意见,但这种意见本身却并不依赖于你或我或任何人的想法. [1]102把皮尔士关于指号关系的观点应用于科学研究活动,我们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科学研究者而言,虽然他的认识对象是独立于他的既有认识或思想的实在事物,但他只有通过与其他研究者对于这同一对象的认识或思想的关系才能与该对象发生认识关系.如果我们把研究者的思想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称为主-客关系(对应于指号与对象的指称关系),把他的思想与其他研究者思想之间的关系称为主-主关系(对应于指号与解释项之间的解释关系),则前者就只有通过后者才是可能的,或者说,主-主关系是主-客关系的可能性条件.按照皮尔士的理论,不以主-主关系为中介的主 客关系只是一种盲目的二元物理关系,而不是指号关系,因此就不是认识关系.唯有以主-主关系为中介的主 客关系才是真正的指号关系和认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对于研究者的思想或认识产生影响的并不是盲目的物理力量,而是逻辑或者合理性力量.正是这种逻辑力量才是皮尔士所说的 外在力量 ,它根植于不同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影响,根植于由相互合作和影响的研究者所构成的 无限研究者共同体 .对于任何有理性的存在者来说,逻辑都具有强制性的思想规范力量.皮尔士认为,逻辑规范属于道德规范,并且是道德规范的完美形式.说一种规范是道德规范,就是说它处于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范围之内,因此,违反它就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由于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思想活动是最服从于人的自我控制的,因此逻辑上的自我控制是道德上自我控制的完善的镜子.按照皮尔士的上述观点,虽然我们还不能说一般道德规范是真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但我们至少可以说,以逻辑规范形式出现的那些道德规范是真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为这些道德规范提供一种比康德所能够提供的更强的认识论论证.笔者认为,无论皮尔士关于逻辑规范与道德规范关系的上述看法是否正确,就为道德提供一种 强 认识论论证这项事业而言,他对于认识论的指号学改造工作都是一个关键性的步骤.四㊁先验认识论的语用学改造与 强 一般道德论证在批判地理解和改造康德的先验认识论㊁皮尔士的指号学和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学说的基础上,阿佩尔把康德的先验认识论改造为一种先验语用学,并提出了一种对于一般道德的 强 认识论论证,其基本论点是,科学认识的客观有效性是以道德规范的主体间有效性为必要条件的.关于科学㊁逻辑和道德的关系,皮尔士的基本观点是,逻辑(更确切地说,科学逻辑)是科学的方法本质,是一门规范科学,本质上属于伦理学.阿佩尔同意皮尔士关于逻辑学是一门规范科学的观点,但他反对把逻辑规范直接等同于道德规范.阿佩尔指出,我们甚至不能说逻辑规范 逻辑地 蕴涵着道德规范,因为, 无可置辩的是,对于理智之逻辑上正确的使用也可能被一个邪恶的意志仅仅作为手段用于某种目的.在这个意义上,逻辑作为一种关于理智之正确使用规范的理论是一种道德上价值中立的技术 [2]301.阿佩尔想要通过先验语用学论证的是,逻辑以及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可能性都是以道德为前提条件的.按照皮尔士的共识真理观,真理不可能由任何研究者个人单独获得,必须以一个无限研究者共同体为可能性条件.阿佩尔指出,既然共识只能通过论辩在研究者中间达到,而论辩的意义确定和有效性检验都离不开论辩者共同体,论辩者共同体就是研究者共同体的可能性条件.进一步说,无论是论辩共同体本身,还是研究者对于自己断言的辩护,都必须以论辩者们对于基本道德规范的遵守为前提条件.简单来说,所有成员都在问题讨论中彼此承认具有参与讨论的同等权利,这是论辩者共同体本身的可能性条件之一.对于阿佩尔的上述论证有两个可能的异议.第一个可能异议是,通过追溯性地 揭示 科学认识活动的可能性条件来论证道德规范,最多只能论证康德意义上的 假言命令 ,并不能论证 绝对命令 .对于这个可能的异议,阿佩尔的回应是,对于基本道德规范的承认不仅是研究者之间论辩的可能性条件,也是一切辩论的可能性条件,不仅是真理性认识的可能性条件,也是论辩性的话语意义的可能性条件.因为不仅科学问题,而且任何问题,若要能够作为有意义的即可以在人际间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议题提出来,都必须以一个论辩共同体和论辩者们34郭世平:道德的认识论论证对于基本道德规范的承认为前提条件. 除非取消讨论本身,否则这个前提条件就不可能有意义地被否定掉. [2]321这意味着,道德规范的主体间有效性不仅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人的一般性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因为正如在科学研究中,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变成具有辩护理由的 断言 (a sGs e r t i o n s),才能够在研究者之间交流即能够被其他人理解和接受,类似地,在一般性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一个人的需求(n e e d s)只有变成具有辩护理由的 要求 (c l a i m s),才能在人际间进行交流即能够被其他人理解和承认.一方面,凡是把自己的需求变成对于他人的要求的人都有义务为他的需求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只要一个人的需求能够通过理性的论辩在人际间得到辩护,其他人就有义务承认它.一个愿意对于自己的需求进行辩护的人暗中接受了如下两方面的道德原则:一方面是在某种程度上做出 自我牺牲 的道德原则,另一方面是一个人不应该不必要地牺牲他的有限个人利益的道德原则.阿佩尔指出,关于人类需求的一般道德原则可以表达如下: 作为潜在要求的一切人类需求,即那些可以通过论辩与所有其他人的需求相协调的需求,都必须是人类交往共同体所关切的. [2]331第二个可能异议是,一方面,道德论证是通过把道德揭示为逻辑的有效性条件来完成的,另一方面,包括道德论证在内的一切论证又都必须以逻辑的有效性为前提条件,因此,道德论证要么导致循环论证,要么导致无穷后退.对此,阿佩尔的回应是,作为一种哲学基础论证,道德论证并不是一种公理系统框架内的逻辑演绎,而是一种先验语用学反思,即是对于论辩有效性的语用学前提条件的先验反思.阿佩尔指出,正是由于当代分析哲学把哲学基础论证问题仅仅看作是关于命题的逻辑(句法学-语义学)前提的问题,而抽象掉了论证的语用学维度,才使得人们看不到先验反思对于道德基础论证的独特价值. 如果我们抽象掉指号的语用维度,那就不存在论辩的人类主体,结果也就不存在对于我们总是预设了的论辩可能性条件进行反思的可能性. [2]309G310我们可以说,正是凭借先验反思,作为一种对于主体的认识的认识论(先验认识)才能够与客观认识(经验认识)在认识类型上明确区分开来,从而保证认识论本身的可能性;正是凭借对于论辩之语用学先天条件的先验反思,我们才能够真正揭示出道德规范对于人的认识和一般交往的必要性,从而实现一种对于一般道德的 强 哲学基础论证.参考文献:[1]皮尔士.皮尔士文选[M].涂纪亮,编.涂纪亮,周兆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阿佩尔.哲学的改造[M].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责任编辑㊀孔凡涛)T h eP r o o f o fM o r a l E p i s t e m o l o g yG U OS h iGp i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h i l o s o p h y,S c h o o l o f P o l i t i c s a n dP u b l i c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S o o c h o w U n i v e r s i t y,S u z h o u215123,J i a n g s u,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m o r a l p h i l o s o p h y,t h eH u m e p r o b l e m,w h i c h i s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p r o p o s i n g m o r a l p r o p o s iGt i o n s f r o mf a c t u a l p r o p o s i t i o n s,c a nb e r e v e r t e d t o t h e i s s u e o f e p i s t e m o l o g i c a l a r g u m e n t o nm o r a l i t y.F r o m t h e p o i n t o f v i e wo f t h ee p i s t e m o l o g y h i s t o r y,S o c r a t e s f i r s t p r o p o s e d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o f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a n dm o r a l i t y.K a n t s o l v e d t h e i n t e r n a l p o s s i b i l i t i e s b y a p r i o r i t r a n sGf o r m a t i o no f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a n d g a v e a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w e a k n e s s"e p i s t e m o l o g y o nm o r a l i t y.P e i r c em a d e a"s t r o n g"e p i s t e m o l o g i c a l a r g u m e n t o fm o r a l i t y t h r o u g h t h e h e r m e n e u t i c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K a n t i a n e p i s t eGm o l o g y,a n d t h a tA p o l l's r e a l i z a t i o no f t h i s a r g u m e n tw a s a i d e db y a p r i o r i p r a g m a t i c s.K e y w o r d s:m o r a l;e p i s t e m o l o g y;a r g u m e n t44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第2期。
梦溪鸿儒有真功——记江苏大学教授陈东先生
‘ 人极 擎时注意I止纳 引 练气功时 ,也川了 ‘些太 £于浊
持到 晚 q! 参 JJu工 作后 .武术气功 呲0成为 _,他 的必修 .寒 瞢键
昏 , 要有暇 ,他总能找空地操)J} 动 ·蚤 以 之强 身l刳 报l 家之强盛
看到 卜 张jl{{片 .您也 许以为耶是一 位中年拳师 .赤 身存夏天练武 !邶您就销-11:_r,清注意身后的雪景 他不是 q-一年人 . 址 ·f讧年已 岁老年 人 他不是专职拳师 .而是 i1 苏 人学 t卜艾系的退 休教授 .著作 等身的学 者 .曾任系主 任 、党 总 支 … I 照 片 是2II 年 1月 26日镇 江 大 雪 后 江 苏气温降至零 f II卜 12度仍枉 自家m台上光身练 太极时 .由 他的瑟 一  ̄-HJLT-摄取下的镜头 ;后i斫照 片是201};年 1月4日清
独钟 太 极拳 气 功
陈东从 卜 岁起开始练气功 ,祭小 } 没断过 r 收获 ¨J感 他 认为练 C功 一是 婴掌握 要领 :全身放松 (特 别是 葱 中,拴 密 处 ) f『捉 .意 守 ” … 关键 。II乎u』乏深 K细 是 本 是 婴 循 序渐 进 .决 不 能急 于求 成 三 是 婴做刮 坚 贞
总 第 332期 2018/04
■ ●■■பைடு நூலகம்●■ ●●_l
— — 记 江 苏大 学教授 陈 东先 生
文:尤志心 责任编辑 :柯超
想 ” 大学时 ,陈东坚持锻炼 .冬人早 令水浇身 .他 仪
资本形态演变与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
LAN ZHOU XUE KAN资本形态演变与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桑明旭摘要在当前,我们之所以强调要以资本形态演变为线索来考察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旨在拓展市民社会的研究视域、澄清唯物史观把握现实的基本方式,以提升相关思想资源的理论穿透力和现实适用性、破除隐性教条主义的消极影响。
在资本形态演变视域中剖析市民社会可以发现,资本的主导形态从“商业资本一产业资本一金融资本一虚拟资本”的演变,催生与造就了市民社会的出现、崛起、转型及当代新变化。
深度把握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及其与资本形态演变的内在关联,对于当前深化市民社会理论研究、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相关实践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形态演变;市民社会;历史逻辑;当代启示中图分类号B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65-3492(2626)0-0623-13“市民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正是通过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澄清以及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马克思实现了哲学革命和政治经济学革命。
今天,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依然是我们审视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理论武器。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理解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所得出的一般结论,还要深刻把握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的具体思路和方式。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①o从马克思到当代,全球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市民社会也随之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
在当前,回到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的理论视野,对市民社会的形成、发展、转型及当代状况作者简介:桑明旭,哲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9ZXC061)。
进行系统分析,清晰呈现其历史逻辑,不论是对于廓清理论问题还是对于反思现实问题,都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一、为何需要以资本形态演变为线索考察市民社会历史逻辑我们之所以强调在资本形态演变视域中把握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基于如下两方面原因。
哲学本科教学“导师制”中的“人文精神”诉求
哲学本科教学“导师制”中的“人文精神”诉求作者:陈群志许静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年第5期收稿日期:2019-06-28作者简介:陈群志(1982—),男,湖南娄底人,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哲学、时间哲学、修身哲学等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英美哲学中的时间理论研究”(19BZX101)陈群志,许静(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摘要:人文科学本科“导师制”的实施对于高等教育意义重大,它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
本科生要具备三种精神:自信、激情与德性,这不仅有精神化成的层级要求,也有精神圆融的整体涵摄。
导师的经验同样有三种要求:指引、规范、身教。
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灌输,而是自我修养的提升与精神境界的圆成。
一切教育的根本在于使得人变得更加“文雅”,更富有涵养、情操与气象。
关键词:人文精神;导师制;本科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5-0057-02一、时代精神的感召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大学教育的原初构想,在西方已经推行多年,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我国江苏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学早在1916年也实行过这种制度,但自此之后,直到2001年左右国内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继续实行本科导师制的方式,并逐步推广。
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导师制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上来。
正所谓,德不修则教不兴,行不正则事不成[1]。
在“事”上,必需回答如何增强本科教学中文科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在“立教”中圆融“人文”精神。
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一百年前就说,在大学的课堂里,只有“理智的正直诚实”才是最好的德性,并认为我们不应祈求和等待,而需“正确对待无论是为人处世的还是天职方面的‘当下要求’”,然后投入我们的工作,把握生命的神圣[2]。
因此,哲学本科教育的“有效性”问题,与许多其他问题相一致,都是在这个时代精神的感召下所急需我们回答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与解释学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Hermeneutics 作者: 王金福[1];冯建华[2]
作者机构: [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苏州215000;[2]苏州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苏州221116
出版物刊名: 南京社会科学
页码: 35-41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解释学;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摘要:在解释学与哲学的现代发展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从狄尔泰开始的解释学的哲学化与哲学的解释学化,这是解释学的越界和哲学的唯心主义化;二是从伽达默尔开始的解释学的主观主义化。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是当代的主流解释学,在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发生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哲学解释学的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出发来反思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从哲学解释学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立场出发来反思社会历史问题,有意无意地消解、否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为了防止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消解、否定,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重建解释学,用正确的解释学观点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时要把解释学和哲学区别开来,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学化,不是在解释学的视野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反思社会历史问题。
黑格尔哲学思维方式的缺陷与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兼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思考
2011年第6期山东社会科学No.6总第190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0黑格尔哲学思维方式的缺陷与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兼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思考杨思基梅艳玲(苏州大学哲学系、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黑格尔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实际上是从抽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思辨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而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哲学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发现并克服了黑格尔哲学思维方式及其方法缺陷的基础上,才实现了他们哲学思维方式和整个哲学世界观的伟大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源于人民群众生活实践而又高于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基础上,以平实且可实证的逻辑和语言朴素地阐明了现实生活世界的普遍真理,彻底剥去了思辨唯心主义哲学神秘主义的外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人民大众的哲学或大众化哲学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和话语基础。
[关键词]哲学思维方式;辩证法;抽象;具体;哲学大众化[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6-0018-07一、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辩证法及其哲学中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转向,开辟了哲学的新天地,其中影响最为重要且深远的是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但要说清楚马克思是怎样进行了哲学变革,我们就必须系统研究黑格尔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
这是因为:“黑格尔的体系在德国的富有哲学味道的气氛中曾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这是一次胜利进军,它延续了几十年,而且决没有随着黑格尔的逝世而停止。
相反,正是在1830年到1840年,‘黑格尔主义’取得了独占的统治,它甚至或多或少地感染了自己的敌手;正是在这个时期,黑格尔的观点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大量渗入了各种科学,也渗透了通俗读物和日报……为容纳各种极不相同的实践的党派观点留下了广阔场所。
”①但黑格尔的整个学说包含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他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从抽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经过“绝对精神”“自我意识”的一系列的“对象化”或逻辑演绎,最后又回到“绝对精神”这样一种思辨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苏州大学现有84个硕士点,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
说明:所有博士生导师同时都是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学位点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王晓升1962.07 教授发展哲学
狄仁昆1944.05 教授经济哲学
沈荣兴1944.09 副教授管理哲学
朱奎保1938.12 教授马哲原理不招生
学位点名称:中国哲学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周可真1958.07 教授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潘桂明1944、07 教授中国哲学
蒋国保1951.06 教授明清哲学,现代新儒学
范竹增1942.12 副教授文化哲学
学位点名称:伦理学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李兰芬1950.09 教授管理哲学,伦理学
陆树程1956-1 教授应用伦理学
王晓升,教授,男,1962年6月生,江苏大丰县人,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哲
学专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和语言哲学,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语言与认识》,《现代化:发展与价值》,《走出语言的迷宫》。
沈荣兴,副教授,男,1944年9月生,籍贯江苏无锡。
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逻
辑学专业,获哲学硕士。
中国逻辑学会理事、江苏省逻辑学会副会长。
主要论著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思维形式研究之比较”、《逻辑学导论》、《创造与方法》等。
狄仁昆,教授,男,1944年6月生,江苏省溧阳县人。
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
系,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方法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哲学、科学哲学。
发表的代表性学术专著为《走向大科学的经济学枣经济学的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进展》。
代表性学术论文:“西方经济哲学研究辨析枣世纪的跨越”、“西方经济理论检验问题的哲学分析”、“论经济系统的自激放大机制”、“经济理论的结构”、“经济知识增长的模式”、“略论哲学逻辑”、“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为何陷入两性”、“区分思维的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等。
周可真,教授,男,1958年7月生,江苏宜兴市人。
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中国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我校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顾炎武年谱》、《顾炎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论思想同异辩”、“生活论枣哲学的未来形态”、“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之我见”、“论顾炎武的思维方法枣兼论审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历史转变”、“论顾炎武的无人观”等。
潘桂明,教授,男,1944年9月生于上海。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代表著作为《智岂页评传》。
蒋国保,教授,1951年6月生,皖无为县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
获硕士学位。
现为苏州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苏大哲学系主任。
1992年获国家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哲学、现代新儒学。
发表论文80篇。
主要著作为《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晚清哲学》第一作者。
范竹增,副教授,1942年12月生,河北省石家庄人。
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
系,现为苏州大学马哲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
主要著作有:主编《哲学新探》(五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进展》、《中国文化述论》、《文化与文化哲学》以及论文《中国古代文化结构鸟瞰》、《中国古文化元及其整合》、《文化基因与中国古代文化》等。
李兰芬,现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学科带头人。
所在学科专业: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基本理论、经济伦理、管理伦理、管理哲学。
学术成果:发表过《当代中国德治研究》、《管理伦理学——基本理论与个案分析》和《管理文化——管理哲学的新视野》等多本著作,其中《管理伦理学——基本理论与个案分析》在2005年获得了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奖,《管理文化——管理哲学的新视野》(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获得了江苏省普通高校第三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苏州市2001年哲学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
在研项目:
1、江苏省社科项目《当前我国道德话语权影响因子的调查研究(06ksw001-6)》
2、苏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城市生活与苏州市民文明素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3、2007年苏州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研究》
4、横向课题《文化立区——科学发展观在社区》
周可真李兰芬潘桂明蒋国保郭彩琴陈向澜郭世平庄友刚吴忠伟陈忠朱建平韩焕忠姚兴富李继堂杨思基朱耀平王新水于树贵车玉玲邢冬梅吴莉娅朱妍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