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第九章
第九章 行政决策 《行政管理学》PPT课件
第三节 行政决策体制与程序
一、行政决策体制
决策中枢系统
决策咨询系统
决策信息系统
二、行政决策程序
➢ 调查研究、发现问题 ➢ 科学预测、确定目标 ➢ 合理设计、拟定方案 ➢ 综合评价、选择方案 ➢ 局部试验、完善实施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 行政决策是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一定 的目标,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 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行政决策的特点
主体
拥有行政权 力的组织和 个人
内容 具有广泛性
结果
具有普遍的 约束力
目标
具有非营利 性
二、行政决策的地位与作用
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 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三、行政决策的类型
➢ 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 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 ➢ 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 确定型、不确定型与风险型决策
第二节 行政决策模式
一、完全理性决策模式 二、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三、渐进决策模式 四、集团决策模式 五、精英决策模式
公共行政学—行政效率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三)综合测定方法
在现实的行政活动中,多数行政工作都不是单一的,而是 综合的。因此,测定行政效率,除了进行直接测定和间接 测定外,还必须对行政效率的各组合因素进行综合测定。 这种测定方法可分为两个步骤:对行政效率各组合因素分 别进行测定评分;再进行加权综合评分,所得总分的高低 便表示行政效率的高低。 分别对各要素(指标)评分,然后按各要素(指标)权重 计算综合评分。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三)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行政管理活动具有阶 段性和连续性,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要既立足现实,又 着眼未来,要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行政系统是一个由纵 向层级和横向部门交织而成的体系,各层级、各部门对提 高整体效益负有相应的责任,他们各自高效实现目标是实 现组织整体效益的前提。 (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行政效率高低决非简 单由某一行政管理因素或环节决定,而是各相关要素、各 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行政管理的主体(人员)、实体 (组织)、到行政管理的环节(领导、决策、执行、监 督),再到行政法制、行政方法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对行 政效率产生影响。
一、行政效率的概念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一)效率
“效率”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中。当时是哲学上常 用的术语,通常指有效的因素。19世纪末,效率的特定 意义引申到了机械工程方面。“效率”最初是电学和机 械学中使用的概念,所谓效率,原指一种机械在工作时 所输出的能量与输入的能量的值。此种意义上的效率仅 是个数量概念,对效率的把握还停留在定量分析上。
E = ∑A•X E——行政效率总的分 A——各组合要素得分 X——各组合要素权数
《行政管理学》第9章要点
第九章行政管理方法(用什么工具管?之一,方法)第一节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与作用一、行政管理方法的含义与特点(一)行政管理方法的含义(即广义的行政方法)所谓行政管理方法,是指在行政管理领域中,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为开展行政工作和实现行政目标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等的总和。
(二)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1、实践性。
从实践中摸索出来,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得到运用和检验。
2、针对性。
某种特定的方法往往是解决某一类行政问题的重要手段。
3、系统性。
一整套有效的方法。
4、技术性。
不断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原理于其中。
二、行政管理方法的地位与作用1、行政管理方法是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
2、行政管理方法是执行行政功能的重要环节。
3、行政管理方法是实现行政目标的途径。
第二节行政管理方法的基本内容(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行为方法)一、行政方法(狭义的行政方法,即行政指令方法)(一)行政方法的含义所谓行政方法(狭义的),又称行政指令方法,是指行政主体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指示、制度、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和层次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方法。
(二)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1.强制性;2.权威性;3.层次性;4.具体性;5.无偿性。
(三)运用行政方法的必要性1、行政方法是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运用行政方法。
3、运用行政方法是行政管理本身的要求。
(四)行政方法的利弊分析1、好处:(1)能使国家政策、法律和上级意图快速向下贯彻,有利于行政管理系统的集中统一。
(2)上级可以针对下级的工作情况,及时、灵活地发出指令,使行政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尤其是对突发事件。
2、弊端:(1)长期依赖行政方法,容易压抑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下级对上级的过分依赖。
(2)过分依赖行政方法,容易造成领导者个人专断,不利于参与式民主管理。
(3)行政指令以垂直方向传达,传达过程中容易忽略横向的协调,有可能造成条块之间的矛盾,反过来制约行政系统的高度统一。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章节考点汇总
考试分析
应试注意事项
以上是对本科学习内容及考试的一个简单介绍。同学们在平日里 的自学过程中,不要死记硬背。每学完一章的内容,应注意思考和融 会贯通;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谢谢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本章考点归纳
考点1 行政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 考点2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考点3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考点4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行影响或控制的一 2.按主体及目的 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 【根本目标】
种力量
分:公共权力和 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 4.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
私人权力
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国家强制力
3.按作用领域分: 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
政治权力、经济 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
权力、文化权力、 力量
社会权力
第三章 行政权力
第一章 概述
考点2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一、行政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1.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2.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的综合运用。
综上所述,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管理社 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的活动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三、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
第二章 行政环境
真题示例
【多选题】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有(
A.复杂性
B.相关性
C.综合性
D.层次性
E.动态性
)。
【正确答案:ABCD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行政 环境的基本属性包括:(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 次性;(4)动态性。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5版)教材精讲及考研真题解析(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圣才出品】
第九章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9.1 本章要点■政策过程的不同阶段及阶段任务■政策分析方法9.2 重难点导学一、公共政策的含义1.公共政策的概念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政府、执政党或其他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当下的社会需求,制定并执行的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包括法律、法规等)。
是政策主体对社会价值的一种权威性分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对政策的创立、政策执行、政策调整、政策监控、政策评估、政策终止等若干环节。
2.公共政策的性质与分类公共政策是政府施展其职能的主要手段,属于一种公共物品。
美国公共政策学者西奥多·罗维(Theodore J. Lowi)于1960年代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将公共政策分为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
后来美国政治学学者罗伯特·索尔兹伯里(Robert Salisbury)又在罗维的理论基础上补充了一项自我管制性政策。
二、政策过程(见图9-1)图9-1 政策过程图1.政策议程建立(1)政策问题的确认政策问题是指那些引发部分或全部公民需求或不满的条件和状况,而这些公民追求的是状况的改善或矫正。
成为政策问题的问题都必须具备一定范围和强度的影响力。
案例美国每年进行的大约2000万人次的标准化考试中出现了一些种族及性别歧视问题,80年代后期,这一问题被置于一些州的立法议程当中。
在宾夕法尼亚州,这一假设为分析家们所质疑。
他们综合分析并系统评估了与考试有利害关系者有关考试偏见的调查结果之后,重新解释了这个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与白人学生在考试分数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并不构成考试偏见问题,它只是少数民族学生与白人学生之间教育机会持续性严重不平等的一个指标器。
政策建议:继续使用标准化考试方式,同时注重减少明显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
(2)建立议程的途径①外在发动型。
常由政府以外的社会团体或公众提出,首先成为公众议程,引起广泛讨论或较大反响,然后以社会舆论或建议的方式被政府采纳,从而进入正式的政府议程。
行政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
《行政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三)(第9—12章)第九章行政决策综合习题一、填空题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是政府和政府各种职能机关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它既可以是一个领导人,也可以是一个领导集体,他们都有法定职权和地位以及法律授权。
2.行政决策一般有两种决策方式即和个人决策。
3.对行政决策权的合法性的监督一般由进行。
4.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实际权力的把持者。
5.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6.拟定决策方案分两个阶级,即粗拟阶段和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应变方案D.临时方案2.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
A.临时方案B.积极方案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3.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应变方案B.积极方案C.临时方案D.追踪方案4.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A.信息支持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领导决策系统三、多项选择题1.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理性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E.直觉决策2.从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集体决策B.经验决策C.理性决策D.个人决策E.直觉决策3.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程序性决策B.非程序性决策C.理性决策D.科学决策E.直觉决策4.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集体决策B.经验决策C.理性决策D.个人决策E.科学决策5.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应该包括()。
A.领导决策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信息支持系统E.行政评估系统6.决策方案一般有()。
A.积极方案B.临时方案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E.长期方案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2.简述行政决策的作用。
行政管理学—第九章财务行政.doc.
♦ ♦ ♦ ♦ ♦ ♦ ♦ ♦
♦ ♦ ♦ ♦
二、国家预算的技术组织形式 1、绩效预算,又称成效预算、业绩预算。 、绩效预算,又称成效预算、业绩预算。 2、计划规划预算。 、计划规划预算。 3、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 4、单一预算。 、单一预算。 5、复式预算 、 三、复式预算的含义和特点 1、复式预算的含义。是国家预算技术组织形式或 、复式预算的含义。 编制方式的一种, 编制方式的一种,它是把国家同一预算年度内的全部 预算收入和支出按性质进行划分, 预算收入和支出按性质进行划分,分别汇编成两具或 两上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两上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以特定的预算来源保证特定 的预算支出, 的预算支出,使收支之间具有相对稳定对应关系的预 算编制方式。 算编制方式。 2、复式预算的特点。 、复式预算的特点。 (1)根据财政收支的不同性质分别编制预算。 )根据财政收支的不同性质分别编制预算。 (2)能较明确地反映财政收支结构和活动效益。 )能较明确地反映财政收支结构和活动效益。 (3)编制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 )编制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
第九章
♦ ♦ ♦ ♦
财 务 行 政
第一节 财务行政概述
一、财务行政的概念、职能和作用 财务行政的概念、 (一)财务行政的概念 财务行政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 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 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它 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 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 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以及各项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程序。 财务行政主要由国家预算、国家决算、 财务行政主要由国家预算、国家决算、 预算会计和政府审计四个部分构成。 预算会计和政府审计四个部分构成。
♦
♦
♦ ♦ ♦ ♦
行政管理学第九章
三、行政指挥的方式 行政指挥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 行政指挥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 口头指挥。口头指挥就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的直接指挥。 (一)口头指挥。口头指挥就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的直接指挥。这种 方式的特点是简单、明了、及时、方便。运用口头指挥方式时,要注意 方式的特点是简单、明了、及时、方便。运用口头指挥方式时, 语言简洁有力、表达清楚、用词准确、层次分明。 语言简洁有力、表达清楚、用词准确、层次分明。必要时还要交代清楚 事情的原委及背景情况,使执行者心中有数。同时,还要讲究语言艺术。 事情的原委及背景情况,使执行者心中有数。同时,还要讲究语言艺术。 书面指挥。书面指挥是利用各种行政公文形式进行的行政指挥。 (二)书面指挥。书面指挥是利用各种行政公文形式进行的行政指挥。 书面指挥可以使责任明确、信息准确并能保留较长时间,又便于核查。 书面指挥可以使责任明确、信息准确并能保留较长时间,又便于核查。 运用书面指挥方式要注意规范性和严肃性。 运用书面指挥方式要注意规范性和严肃性。规范性就是要按照国家行政 机关公文的规范形式进行指挥。严肃性是要严格控制书面指挥的质量和 机关公文的规范形式进行指挥。 数量,防止文牍主义现象。 数量,防止文牍主义现象。 会议指挥。会议指挥就是运用各种会议的形式进行指挥。 (三)会议指挥。会议指挥就是运用各种会议的形式进行指挥。开会 是保证指挥统一的有效手段,能起到指导和推动工作的作用。 是保证指挥统一的有效手段,能起到指导和推动工作的作用。要有效地 运用会议进行指挥,必须注意会议的类型、会议的准备、 运用会议进行指挥,必须注意会议的类型、会议的准备、会议的组织技 会议效率等问题。运用会议进行指挥还要特别注意提高会议质量, 巧、会议效率等问题。运用会议进行指挥还要特别注意提高会议质量, 防止会议过多过长。 防止会议过多过长。
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九章 组织设计
第九章组织设计1.组织结构(选、填★★★)所谓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框架,是对完成组织的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做的制度性安排(了解)。
(1)组织结构的内容:①职能结构;②层次结构;③部门结构;④职权结构(了解) (2)组织结构的特征:①复杂性②规范性③集权性(填空、选择)(3)组织结构的本质是分工合作关系:核心内容是权责关系的划分: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
2.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和原则(选、简答★★★)组织设计的任务:(1)设计请晰的组织结构;(2)规划和设计组织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3)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组织纵向结构设计的结果是组织的层级化;组织横向设计的结果是组织的部门化。
组织设计的原则:(1)专业分工原则(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控制幅度原则;(4)权责对等原则;(5)柔性经济原则。
3.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选、填★★)组美国学者西拉季认为,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五个:环境、战略、技术、组织规模与生命规期。
稳定的环境下对应的是机械式结构,不稳定环境对应的是有机式环境;伍德沃德等人根据制造业技术的复杂程度把技术划分为三类: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技术(集权)和流程生产技术;相对小型组织,大型组织的职位专业化程度要更高,并具有更多的标准程序、规则、规章制度等,规范化、复杂化、分权化程度也更高,同时人员结构比率也不同;葛瑞纳最早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奎因和卡梅隆把组织的生命周期细划为四个阶段:创业阶段(小规模的、非官僚的和非规范化的)、集合阶段(仍然欠规范欠合理,高层主管不愿放权)规范化阶段(小规模的、官僚制特征)和精细阶段。
每个阶段都由两个时期组成:组织的稳态发展时期、组织的变革时期。
4.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简答★)所谓部门化,也即活动分组,是指按着一定的方式将相关工作的工作活动予以划分和组合,形成易于管理的组织单位。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2020/11/29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1.重要原则。 2.明责原则。 3.适度原则。 4.不可越级授权。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第五节 组织结构发展的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市场 化和信息化三大时代大潮的背景下,组织 环境一方面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又对组织应付这种趋势提供了一 定的技术工具。组织结构总的发展趋势表 现出非层级制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扁平化、 柔性化、分立化和网络化四个基本趋势。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三)影响分权程度的因素
影响分权程度的因素有: 1.决策的代价 2.政策的一致性。 3.组织的规模 4.组织的成长。 5.管理哲学 6.人才的数量和素质。 7.控制的可能性 8.职能领域。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三、授权
分权一般是组织最高管理层的职责,授权则是各个层 次的管理者都应掌握的一门艺术;分权是授权的基础,授 权以分权为前提。
管理学第九章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出现了一场声势 浩大的“企业再造”运动,核心思想是把原来 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扁平化。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为了适应组织环境日 益复杂多变所提出的挑战。它的顺畅运作需要 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现代信息处理和传输 技术的巨大进步,能够对大量复杂信息进行快 捷而及时的处理和传输,致使多数中间组织失 去存在的必要。二是组织成员的独立工作能力 大大提高,管理者向员工大量授权,组建各种 工作团队,员工承担较大的责任,普通员工与 管理者、下级管理者和上级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由传统的被动执行者和发号施令者的关系转变 为一种新型的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2.注意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
参谋人员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应当让他们根据客 观情况提建议,而不应该左右他们的建议。
行政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
《行政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三)(第9—12章)第九章行政决策综合习题一、填空题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是政府和政府各种职能机关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它既可以是一个领导人,也可以是一个领导集体,他们都有法定职权和地位以及法律授权。
2.行政决策一般有两种决策方式即和个人决策。
3.对行政决策权的合法性的监督一般由进行。
4.是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实际权力的把持者。
5.专家咨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6.拟定决策方案分两个阶级,即粗拟阶段和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A.积极方案B.追踪方案C.应变方案D.临时方案2.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
A.临时方案B.积极方案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3.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应变方案B.积极方案C.临时方案D.追踪方案4.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A.信息支持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领导决策系统三、多项选择题1.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理性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E.直觉决策2.从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集体决策B.经验决策C.理性决策D.个人决策E.直觉决策3.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程序性决策B.非程序性决策C.理性决策D.科学决策E.直觉决策4.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集体决策B.经验决策C.理性决策D.个人决策E.科学决策5.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应该包括()。
A.领导决策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信息支持系统E.行政评估系统6.决策方案一般有()。
A.积极方案B.临时方案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E.长期方案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2.简述行政决策的作用。
管理学第九章 组织设计
学习内容
组织结构设计 领导制度设计 委员会
1.组织结构设计
组织设计理论 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组织设计的基本类型 组织设计的新形式
1.1组织设计理论
组织设计理论有两种,一种是普遍化理 论,另一种是随机制宜理论。
普遍化理论认为,组织设计存在一种最 佳的模式,这种最佳模式适合于任何组 织、任何情况。
3.3委员会的缺点
花费时间和金钱; 妥协; 优柔寡断; 自我解体的趋势; 责任分散; 少数人的专制。
3.4委员会的运用
必须明确规定委员会的职权和议题范围; 委员会的规模要适宜; 挑选委员; 选择议题; 委员会主席的重要性; 成本效益。
网络组织 簇群组织 水平化组织
2.领导制度设计
决策方式 指挥方式 领导制度的基本类型
2.1决策方式
决策方式: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集体决策的有利因素是:集思广益;使
人感负有责任;有助于对决策的理解和 执行。 集体决策的不利因素是:群体压力;个 人操纵;非建设性讨论。
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差别
决策的质量; 决策的创造性; 决策的风险性; 决策的接受性; 决策的速度。
2.2指挥方式
指挥是管理者运用职权使下属人员履行 职务的过程。指挥是统一行动的要求。
特点:直线指挥关系;强制性;一致性。 指挥包括统一指挥和多头指挥两种方式。
统一指挥原则
指每个下级应对一个,而且仅对一个上 级负责。一个下级只从一个上级那里接 受分派的职责和授予的职权,并仅对这 个上级负责。
个人越是完全只受一个上级领导,则上 级在下达指示时互相冲突的问题就越少, 个人对成果的责任感就越强。
2.3领导制度的基本类型
个人决策统一指挥制:也称首长制,将 决策权和指挥权集中于一人,实行一元 化管理。
2020行政管理学随堂作业问题答案(下)
第九章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1.(单选题) 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可分离B. 相对独立C.不可分开D. 等同答题: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2.(单选题) 被称为行政信息系统运行的神经的是( ) A.工作制度 B.信息机构 C.信息点 D.传输手段答题: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3.(单选题) 对信息所记录的事实和叙述的方法进行逻辑分析,发现问题的方法,是行政信息鉴别方法中的( )A.纠错法B.逻辑法C.核对法D.分析法答题: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D4.(单选题) 行政信息是行政管理活动的真实和客观反映,任何管理活动都以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因此,行政信息也具有较强的( )A.权威性 B.效益性C.实效性 D.时效性答题: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5.(单选题) 咨询机构又被称为( ) A.一种特殊的企业 B.专门的行政机构 C.智囊团 D.研究组织答题: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6.(多选题) 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不可再生性 D.可传递性 E.与载体的不可分性答题:A. B. C. D. E. F. (已提交)参考答案:ABDE7.(多选题) 行政信息具有以下功能( )A.信息收集 B.信息加工C.信息存贮 D.信息传送E.信息辐射答题:A. B. C. D. >> (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8.(多选题) 信息的物质载体有( ) A.文字 B.胶片 C.磁带 D.声波 E.电波答题:A. B. C. D. E. F. (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E9.(多选题) 我国行政信息系统可分为( ) A.国务院信息系统 B.省政府信息系统C.市级政府信息系统D.县级政府信息系统E.镇级政府信息系统答题:A. B. C. D. E. F. (已提交)参考答案:ABCD10.(多选题) 现代行政咨询的特征有( ) A.综合性 B.相对独立性、C.智能性D.定量性答题:A. B. C. D. >> (已提交)参考答案:ABC11.(判断题) 没有载体就没有信息。
自考“行政管理学”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
A.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事务 B.政府与企业的事务
C.政府内部之间的事务 D.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事务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行政管理方法的特点有( )
A.时代性 B.针对性 C.系统性 D.技术性 E.实践性
2.行政管理的经济方法具有( )
A.利益性 B.平等性 C.有偿性 D.间接性 E.垂直性
3.行政管理中的经济方法根本特征是( )
A.间接性 B.有偿性 C.利益性 D.多样性
4.行政管理的行为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是( )
A.行为教育方法 B.行为激励方法 C.行为惩罚方法 D.行为刺激方法
5.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运用的是( )
A.目标激励 B.奖励激励 C.反激励 D.竞争激励
3.行政管理中的法律方法具有( )
A.权威性 B.强制性 C.随机性 D.规范性 E.稳定性
4.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需要层次论 D.归因理论 E.公平论
三、简答题:
1.简述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
123 下一页
6.“背水一战”属于行为激励方式中的( )
A.目标激励 B.反激励 C.奖励激励 D.竞争激励
7.电子政务兴20 世纪 70 年代
C.20 世纪 80 年代 D.20 世纪 90 年代
8.电子政务的内容不包括( )
自考“行政管理学”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 1 页:练习题第 2 页:参考答案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实际行政管理过程中运用的最普遍的行政管理方法是( )
A.法律方法 B.经济方法 C.行政方法 D.行为方法
行政管理学课程综合测习题
精心整理《行政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三)(第9—12章)第九章行政决策1234561(2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3.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应变方案B.积极方案C.临时方案D.追踪方案4.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A.信息支持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C.专家咨询系统D.领导决策系统三、多项选择题1.从决策的风险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理性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E.直觉决策2.从决策主体的行为方式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3456C.追踪方案D.应变方案E.长期方案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2.简述行政决策的作用。
3.简述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4.简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含的内容。
5.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包括的内容有哪些?6.信息支持系统主要由哪些机制组成?7.简述西蒙的决策程序四个阶段。
8.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9.政府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10.评估决策可以划分为哪几个步骤?11.评估决策时,应该评估哪些内容?12123.行政执行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和总结阶段。
4.忠实于,使贯彻执行不走样,这是公共行政对行政执行环节的首要要求。
5.行政执行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6.是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
7.简单、紧急的执行活动比较适宜于用指挥。
8.层次高、范围广、时空等条件受到限制的执行活动比较适宜于用指挥。
9.根据控制的时序划分,有事先控制、和事后控制。
10.是行政控制过程的起点。
11.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12.行政控制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确定控制标准、和纠正偏差三个相互衔接的步骤。
13.通常有四种信息被领导者用来衡量和评估实际工作效果,它们是个人观察、、口头汇报和。
1415161718123A.确定控制标准B.纠正偏差C.衡量成效D.行政指挥4.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
行政管理笔记(九至十一章)
第九章⾏政执⾏名词解释1、⾏政执⾏:就是具有⾏政权的⾏政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根据决策机关制定的⽅针、政策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命令⽽采取的具体管理活动。
2、⾏政指挥:是⾏政将已经确定的执⾏计划通过命令、引导、沟通、监督等⽅式,切实落实到执⾏实践中去,实现⾏政活动⽬标的过程。
3、⾏政协调:指⾏政领导通过引导、调停和说服的办法使⾏政组织、⾏政⼈员之间建⽴起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
简答1、⾏政执⾏的作⽤(1)⾏政执⾏决定着决策⽅案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
(2)⾏政执⾏效果是检验决策是否正确的根据。
(3)⾏政执⾏是使原决策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根本途径。
(4)⾏政执⾏活动及其执⾏结果,是形成新的⾏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2、⾏政执⾏中监督的程序(1)明确各执⾏部门的⼯作计划和各执⾏者的⼯作任务,建⽴起评价执⾏情况和执⾏者完成任务情况的客观标准。
(2)深⼊实际,及时地发现和察觉决策执⾏中的问题和偏差,及时弄清真实情况。
(3)准确地判明问题的性质及执⾏者应负的责任。
(4)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采取有效⽽适当的纠正措施。
3、执⾏中控制活动的要求(1)明确决策⽬标,使决策⽬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
(2)建⽴、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3)建⽴科学的考核标准,使对执⾏活动的控制有规可循。
(4)建⽴信息交流和意见沟通机制,使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反馈到控制层。
第⼗章⾏政协调名词解释:1、⾏政沟通:指国家⾏政组织和⼈员在内部以及内外之间,凭借⼀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信息,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的⼀种管理活动2、律令式协调:以组织的强制⼒为保证,运⽤各种具有法律效⼒的规则、条例、制度等⾏为规范,对被协调对象进⾏协调管理,要求被协调者⽆条件服从协调者的意图。
简答:1、简述⾏政协调的原则(1)依据法规,⽅向明确的原则。
(2)统筹兼顾,平衡冲突的原则。
(3)求同存异,灵活权变的原则。
(4)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2、协调⼯作基础阶段的内容(1)要弄清需协调事件的情况,找出主要⽭盾即需协调的重点,不能在枝节问题上纠缠或主次不分、轻重不明。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1.1 课程介绍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了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探讨行政与政治、行政与法律的关系理解效率与公平、权力与责任、利益与服务的关系掌握行政环境、行政行为、行政伦理的基本概念1.3 行政管理体系了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职能探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公共政策、公共决策、公共服务的相关知识第二章:行政管理过程2.1 行政决策理解行政决策的重要性、原则和程序掌握决策模型、决策方法和相关技巧2.2 行政执行探讨行政执行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分析影响行政执行的因素和提高执行力的途径2.3 行政监督与评估理解行政监督的必要性、方式和内容掌握行政评估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行政效能第三章:行政组织与管理3.1 行政组织的类型与结构了解不同类型的行政组织及其特点掌握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和组织文化3.2 行政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行政人员选拔、培训、激励和考核的方法分析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冲突3.3 行政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理解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因、过程和策略探讨行政组织发展趋势,适应时代需求第四章:公共政策分析4.1 公共政策的含义与类型理解公共政策的定义、功能和目标掌握公共政策的类型和制定过程4.2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学习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探讨利益相关者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工具4.3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分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与角色探讨公共政策执行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五章:行政伦理与法治5.1 行政伦理的含义与价值理解行政伦理的概念、原则和标准探讨行政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5.2 行政伦理冲突与解决途径分析行政人员在面临伦理冲突时的困境掌握行政伦理决策的方法和技巧5.3 行政法治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理解行政法治的概念、原则和制度探讨行政法治对行政管理的意义与挑战掌握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第六章:公共资源管理与行政决策6.1 公共资源管理概述理解公共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公共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原则6.2 财政管理与行政决策探讨财政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财政政策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6.3 公共投资与行政决策学习公共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探讨影响公共投资决策的因素和程序第七章:行政沟通与协调7.1 行政沟通概述理解行政沟通的概念、类型和作用掌握行政沟通的技巧与方法7.2 行政协调的意义与实践探讨行政协调的含义、原则和目标分析行政协调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7.3 跨部门协调与协作学习跨部门协调的挑战和策略探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作的方式与途径第八章:行政改革与发展8.1 行政改革的原因与动力分析行政改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因理解行政改革的目标和原则8.2 行政改革的内容与策略探讨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流程等方面的改革掌握行政改革规划和实施的方法和技巧8.3 行政发展趋势与挑战学习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行政发展的趋势分析行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第九章:行政监督与法治9.1 行政监督的含义与类型理解行政监督的概念、功能和目标掌握行政监督的类型和主要内容9.2 行政监督体系与法治探讨行政监督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理解行政监督在法治行政中的地位和作用9.3 行政问责与政府信任建设学习行政问责制度的原则和程序探讨行政问责对政府信任建设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行政管理案例分析10.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理解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掌握案例选择、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10.2 经典行政管理案例解析10.3 案例讨论与启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探讨如何将案例分析应用于实际行政管理工作中,提高行政效能。
2023年泉州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九章
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九章一、行政管理措施旳含义指在行政管理领域中, 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 为开展行政工作和实现行政目旳所采用旳多种管理措施、手段、措施、技巧等旳总和。
行政管理措施旳特点: 实行性、针对性、系统性、技术性。
二、行政管理措施旳地位与作用。
1.行政管理措施是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旳中间媒介。
2.行政管理措施是执行行政功能旳重要环节。
3.行政管理措施是实现行政目旳旳途径。
三、行政措施或行政指令措施旳含义:是指行政主体依托行政组织旳权威, 运用行政手段, 包括行政命令、指示、制度、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 按照行政组织旳系统和层次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旳措施。
四、行政措施旳重要特性: 强制性、权威性、层次性、详细性、免费性。
五、运用行政措施旳必要性。
1.行政措施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旳需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运用行政措施。
3、运用行政措施是行政管理自身旳规定。
六、行政措施旳利弊。
可以使国家旳政策、法律和上级旳意图迅速地向下贯彻, 有助于行政管理系统旳集中统一。
假如没有集中统一旳意志、统一旳指挥和统一旳行动, 一般散沙, 各自为政, 主线不能完毕国家任务, 实现行政目旳。
此外, 上级可以针对下级旳工作状况, 及时地、灵活地发出多种指令, 使行政管理中出现旳新状况、新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尤其是对某些突发事件旳处理, 更显示出这处措施旳灵活快捷旳长处。
不过, 行政措施以强制性旳指令、命令支配下级旳行为, 下级处在被动服从旳状态, 长此以往, 会压抑下级旳积极性和积极性, 导致下级对上级旳过度依赖。
同步, 行政指令是以垂直方向传达旳, 在指示、命令旳下行传达过程中轻易忽视横向旳协调, 有也许导致条块之间旳矛盾, 反过来制约了行政系统旳高度统一。
七、行政管理过程中怎样遵照运用行政措施旳原则: 调查研究在先旳原则、坚持详细指导旳原则、思想政治工作领先旳原则。
八、经济措施与经济杠杆旳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政策决定因素 、
• 所谓的政策决定是指经由完整的法定程序, 所谓的政策决定是指经由完整的法定程序, 有法定的公共权力主体用自然语言表述出 来并昭公众的、 来并昭公众的、关于某一特定政策问题的 具有社会公共权威性的规定。 具有社会公共权威性的规定。 • 包括政策的合法性和政策的合理性。 包括政策的合法性 政策的合理性。 政策的合法性和
二、专门的分析方法
• • • • • • • • • (一)过程方法 (二)实体方法 (三)逻辑实证方法 (四)计量经济学方法 (五)后实证主义方法 (六)参与主义方法 (七)规范性描述方法 (八)意识形态方法 (九)历史方法
四、政策执行
• (一)政策执行的主体及其对象 • (二)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一)政策执行主体及其对象
立法与司法机构
各级政府行政部门
中介组织
社区组织
(二)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 政策执行过程与成效受到许多因素影响, 政策执行过程与成效受到许多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可分为三大类, 政策决定, 这些因素可分为三大类,即政策决定,资 执行环境 三方面因素的性质、 源和执行环境。三方面因素的性质、构成 及其相互关系,决定政策执行的效果, 及其相互关系,决定政策执行的效果,即 是否能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 是否能实现预定的政策目标,或能达到什 么样 的程度
•
政策合法化
• 两个层次: 两个层次: • 1、政治正当性 、 • 2、政策合法化程序 、
• 政治正当性包括实际层面和心理层面。 政治正当性包括实际层面和心理层面 实际层面和心理层面。 • (1)实际层面即合法性问题,是指必须在宪法架 )实际层面即合法性问题, 构下运作。 构下运作。 • (2)心理层则是指被统治者愿意接受统治者以及 ) 其政策的通知与约束,统治的正当性愈高,则民 其政策的通知与约束,统治的正当性愈高, 众的的服从度愈高,愈能得到高的政策绩效, 众的的服从度愈高,愈能得到高的政策绩效,反 之则否。 之则否。
第二节政策分析方法
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要求高度重视方 法论。从科学性角度看, 法论。从科学性角度看,要借助多种知识 和方法,以求正确把握问题, 和方法,以求正确把握问题,预测和分析 复杂因素的变化趋势, 复杂因素的变化趋势,才能制定较好的政 从民主性角度看, 策。从民主性角度看,同样要借助各种方 法和手段,才能引导和归纳多种利益表达。 法和手段,才能引导和归纳多种利益表达。 • 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专门的分析 方法。 方法。 •
•
制订方案时遵循的原则
• • • • • 1.信息性原则 信息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3.预见性原则 预见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5.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三、政策决定
各种政策方案提后,需要有一个最终的选择, 各种政策方案提后,需要有一个最终的选择, 于是就进入政策过程的第三阶段:政策决定。 于是就进入政策过程的第三阶段:政策决定。在 这个阶段上,决策者要对备选方案进行淘汰, 这个阶段上,决策者要对备选方案进行淘汰,要 明确选择的理由并下政治决心。很多时候, 明确选择的理由并下政治决心。很多时候,还需 要对比较粗略方案进行细化, 要对比较粗略方案进行细化,或将各种方案予以 综合。 综合。 • 此外,还要尽可能地确定政策目标具体途径、 此外,还要尽可能地确定政策目标具体途径、 措施和手段,包括政策界限、 措施和手段,包括政策界限、权限的规定和相关 的机关设置、人员配备、财政资金的保障等。 的机关设置、人员配备、财政资金的保障等。
第九章 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
• 第一节 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
• • • • • 一、政策议程建立P237 政策议程建立 政策方案形成P239 二、政策方案形成 政策决定P241 三、政策决定P241 政策执行P244 四、政策执行 政策评估P246 五、政策评估
• 第二节 政策分析的方法
•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P251 • 二、专门的分析方法P252
(二)建立议程的途径
• 第一种:外在发动型 第一种: • 第二种:政治动员型 第二种: • 第三种:内在发动型 第三种:
二、政策方案形成
第二阶段是政策方案形成。 第二阶段是政策方案形成。问题被列入议程之 后的任务是为解决问题寻找一系列政策方案, 后的任务是为解决问题寻找一系列政策方案,从 中选择最恰当、最符合政策目标的方案, 中选择最恰当、最符合政策目标的方案,以供决 策者做最终的比较和决定。 策者做最终的比较和决定。 • 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政策问题必然牵涉很 多方面的利益和行为。在不同的立场看问题, 多方面的利益和行为。在不同的立场看问题,就 有不同的理解和利益计算方法, 有不同的理解和利益计算方法,会形成 不同的解 决方案。 决方案。
(一)政策问题的确认 一 政策问题的确认
• 政策所要解决的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 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是人们的价值、 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是人们的价值、观 念利益或生存条件威胁或损害而出现的问 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 题: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 使社会全体回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社 会进步发生障碍。 会进步发生障碍。
2、政策资源因素 政策资源因素
• 政策资源可等同于执行条件,是指政 政策资源可等同于执行条件, 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策执行中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 大体可把政策因素分为 执行经费、执 大体可把政策因素分为:执行经费 执行经费、 行人员、执行机构、执行保障。 行人员、执行机构、执行保障。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 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础。包括经济效 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础。 益和投入产出的计算都是定量分析考虑的 范畴,通过这样的计算可以进行决策, 范畴,通过这样的计算可以进行决策,也 就反映了具体政策的利益之所在, 就反映了具体政策的利益之所在,是性质 上的问题。可见, 上的问题。可见,两种基本的分析方法是 统一的 统一的。
政策合法化程序
• 两个方面: 两个方面: • 一、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 • 二、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
• 政策合法化就是使政策方案被公众认可、 政策合法化就是使政策方案被公众认可、 接受、遵从的过程, 接受、遵从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几方面 的内容: 的内容
• • • • 1、决策者及其权利的合法化 、 2、政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 3、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 4、政策内容的法律化 、
本章重点研究: 政策过程和政策分析的科学方法
第一节 政策过程
政策议程建立 政策方案形成 政策决定
政策评估
政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
一、政策议程建立
•
议程建立是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 议程建立是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决策者需要 辨认什么是政策问题,并依据某种标准, 辨认什么是政策问题,并依据某种标准,对问题 的轻重缓急做出排序。 的轻重缓急做出排序。初看似乎并无需要讨论的 价值。 出现了问题才需要决策,因此, 价值。总是 出现了问题才需要决策,因此,决策 者必然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 者必然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
五、政策评估
• (一)政策评估的主体和标准 • (二)政策评估的类型
(一)政策评估的主体和标准
• 1、内部评估者 、 • 2、外部评估者 、
(二)政策评估类型
• 1、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将政策评 、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 正式与非正式评估: 估正式与非正式评估: • 2,、从评估机构所处的地位上看,可以将政 、从评估机构所处的地位上看, 策评估分为内部评估 外部评估; 内部评估与 策评估分为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 • 3、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 、 划分,则可以将政策评分为事前评估 事前评估与 划分,则可以将政策评分为事前评估与事 后评估。 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