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2019年已出版20种马工程教材培训课程目录
17
当代中国外交
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选修)、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等
13
外国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西方史学流派、西方史学理论与流派、西方史学史与史学名著导读
14
商法学
商法学、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金融法、破产法等
15
世界经济史
中外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外国近代经济史、外国近现代经济史、外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史、中外经济史等
1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019年已出版20种马工程教材培训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名称
对应课程
1
管理学
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管理学基础、管理导论、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导论、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管理通论、管理通识、管理学导论、管理学概论、管管理学理学基本原理、管理学基础及实务、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管理学理论精要、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应用、管理学通论、管理学原理实践、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等
2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专题、教育学原理与应用、教育概论、教育原理、教育基本原理、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学基础、教育学、当代教育学、普通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原理、教育学导论、现代教育学
3
艺术学概论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但是,所交上来的40篇“观察记录报告” 中却错误百出。在这40篇“观察记录报告” 中,只有1篇在主要事实上的错误少于20%, 14篇有20%~40%的错误,而其余25篇则 有超过40%以上的错误。而且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在这些“观察记录报告”中,有 半数以上的报告中有10%以上的情节纯属 臆造。
A E DC B
※客观过去是不变的,但史料的形成与整 理带有主观色彩,对史料的解读与综合也 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因此,历史著述通 常是两次“主观什么化是历”史的《史产学概物论》。马工程
六、讨论
请先阅读下列资料:
心理学家W.H.乔治在20世纪30年代曾 经报道过一个实际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 被之后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广泛地引用来 说明观察的易谬性。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在哥廷根的一次心理学会议上,突然从门 外冲进一个人,其后面又追着一个手里拿 着手枪的人。两人正在屋子的中央混战时 突然响了一枪,两人又一起冲了出去。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问题:
相对于客观过去而言,史料只是冰山之 一角,并且从上面的例子看,即便训练有 素的学者亲身观察记载的史料都充满错误, 而史学家又只能依靠史料来工作,因此, 历史真相是不可能得知的。请就此谈谈你 的看法。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注意: 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加深认识,训练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材料6 《明史》:兴宗、睿宗虽未尝身为天 子,而尊号徽称典礼具备,其实有不容泯者。 史者所以记事也,记事必核其名与实。曰宗 曰帝者,当时已定之名,名定而实着焉矣。 爰据《元史》裕宗、睿宗列传之例,别为一 卷如右,而各以后附焉。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材料7 《明史》:近世论史者,莫过于日历, 日历者,史之根柢也。自唐长寿中,史官姚 璹奏请撰时政记,元和中,韦执谊又奏撰日 历。日历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 以时系年,犹有《春秋》遗意。至于起居注 之说,亦专以甲子起例,盖纪事之法无逾此 也。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法国乡村史》、《会魔术的国王们》、《历史 学家的技艺》等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2.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性的科学。
教材关于“历史学”的定义是在唯物史观 指导下的定义。 ※ 此处的“历史”同样指人类史。
这同样表明,历史并非研究“过去”。 ※ “矛盾运动过程”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
强调过程,就意味着关注时间性变化。而 “矛盾运动”则意味着辩证法。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 “规律性” 表明历史是客观的,它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能为人们所认识,这 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原则。
讨论:
唯心主义的史学家反对历史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认为历史是思想 的产物。下面是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对意 大利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克罗齐的历史思 想的一段介绍,请先阅读,然后讨论。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什么是历史学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什么是历史学
一、历史学的对象是人类史 1.马克·布洛赫:历史是研究时间中的人 的科学。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人们有时说,历史是一门有关过去的 科学,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很不妥当。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柯林武德(R.C. Collingwood)《历史的观 念》: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科学是要 把事物弄明白,在这种意义上,历史是一门 科学。历史学是作什么用的,我的答案是, 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二、历史学的学科特征 1.历史学的根本特征 ※以史料为基础,但史学不只是史料学。
什么是历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 程
目录-《中国政治思想史》-马工程
◆第四节 改良主义、 无政府主义和东方文明救国论 一、 胡适的改良主义 二、 黄凌霜等的无政府主义 三、 杜亚泉的东方文明救国论
◆小 结 ◆结 语 ◆阅读文献 ◆后记
◆第二节 王通 “三教可一” 的政治思想 一、 “三教可一” 论 二、 王道政治与仁政主张
◆第三节 唐太宗贞观统治集团的政治思想 一、 唐太宗贞观统治集团对隋亡教训的总结 二、 仁政思想 三、 法治思想 四、 谏议思想与政策主张
◆第四节 韩愈以 “道统” 论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一、 道统论的政治意义 二、 尊君主张
一、 清朝面临的统治危机 二、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
三、 地主阶级改革派政治思想的变化
◆第二节 龚自珍的 “自改革” 政治思想
一、 “通经致用” 的经世思想 三、 挽救衰世的社会改革思想
二、 “讥切时政, 诋排专制” 的社会批判思想
◆第三节 林则徐的 “经世” 思想
一、 禁烟思想 二、 “用民心, 恃民力” 以反抗侵略的主张
◆第八节 唐甄反专制的政治思想
一、 “学即其政, 政即其学” 的思想主张 用为生民之命” 的养民思想
二、 对专制君主的反思与批判
三、 “财
◆第九节 戴震以批判理学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一、 对理学的批判目 二、 “体民情”、 “遂民欲” 的政治理想
◆小 结
第九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三节 西周初期的 “敬天保民” 思想 一、商周王朝更替对西周政治思想的影响 二、周公的 “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
◆小 结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王室衰微与社会秩序的动荡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瓦解
“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版)特点试分析
教学实践研究"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版)特点试分析崔丽萍(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13)摘要:“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版)比93版教材更注重科技思想,更重视中国思想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及各种思想之间的交流融合,教材内容更丰富全面,体现学术研究的精进性原则,更符合教材的特征。
建议该教材在以后修订时加入《隋唐时期的科技思想》,在《绪论》中恢复和增加关于“中国思想史特点”的论述,增加“本章小结”部分。
关键词:“马工程”教材《中思想史》特点《中国思想史》编写组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下简称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9月正式出版。
该教材是目前思想史学科最权威、普及面最广的教材,是在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简称93版)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现对其呈现的新特点、新理念予以分析和评述。
一、简要介绍“马工程”教材《中国思想史》(第二),分是:第一篇先秦篇、第二、第北、第唐、第五宋元、第六明代清中、第代,52。
该教材是史的史教材,大,,,中先《论》部分,述该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然后是,设思,是对论述主的%该教材《版》《论》!》《版"个部分。
《版前言•:中国思想史》论述了中国思想史在代、下的史及研究和学习中国思想史应注意的问题,《绪论》交代了学习中国思想史的、内容与学,以及《中国思想史》教材的编写,《》《"分别交代了教材的编写版%二、特点及优点(一)更加注重科技思想在93版的《中国思想史•原序》中,张先生提出“学习研究思想史该科学史的成”,马工程教材;了张先生思想理念,分论述(第第二)、宋元(宋元第)、明清之(明代清代中期篇第二章)的科技思想,和展示了中国思想史中包含的特的科学%(二)重视中国思想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及各种思想之间的交流融合93版相比,“马工程”教材在先秦篇第三章《老子的“自然”之学》中增加了第《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影响》,第《孔子与儒家学派》中增加了第五节《孔子思想的世界性影响》,通过强调了中国思想的世界性地位和影响%此外,先增加了第九《战国时“会”思想的学派》,北朝增加了第五《儒道释三教论争》,这些节基本着眼于各学派之间的交流融合%而明清之际的宗教思想、科学思想及整代都着各种思想,特是中西思想的交流和融合%(三)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全面“马工程”教材93教材增加了6万多字,内容更加丰富,涵盖性更强%除了上述面的增添外,突出了以下几面:(1)增加了各个时的非主流思想,如北朝篇增加了第《儒经学思想》、宋元篇增加了第五章《苏氏蜀学》,使时的思想得以全貌式呈现%(2)增加了学派支派的介绍和论述,如先秦篇第七章《庄子思想及道家学派》增加了第四节《黄老道先道其他流派》、第六增加了第《王阳明心学学派的分演变》,使学派史更为明细%(3)增加宗教思想的论述,如增加了第六《的宗教思想》、宋元增加了第章《宋元时的宗教思想》、第六增加了第《明清之际的宗教思想》,使中国宗教思想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明了%(4)增加些经典述,如增加第《汉的经学》,对两汉经学的产生、争论进行论述,便于学生对经学的全面把握%此外,在整个教材的行中增加了概述的段落,如对老子“”义的讲述、对朱熹“理”范畴的,使学生能够把握心念的具涵。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3.自然史与人类史有着内在联系
※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自己 的历史的。
自然环境指位于一定气候带的土地、 矿藏、气候和动植物资,也包括人们生 存和生活的整个生态环境。这些自然条件, 是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劳动对象和劳 动环境。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3. 讨论总结: 1)古汉语中无“历史”一词 2)古汉语中“史”的涵义 ※官名 ※史书 ※史学 ※史家 ※史事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4. 西文中的历史
“历史”一词的希腊语为“ἱστορία”,原义 为“调查、探究(而获得的知识)”。
李大钊《史学要论》:“历史”在英语为 History,在法语为Histoire,在义大利语为 Storia,三者同出于希腊语及腊丁语的 Historia,其初义本为“问而知之”;由是而 指把问而知之的结果写录出来的东西亦云, 遂有纪录的意义了。
※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历 史,不是所谓“精神”的产物。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
撰写的,作于1845—
—1846年。该书第一
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
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
2. 讨论:请说出下列材料中粗体字部分的 “历史”与“史”的涵义。 材料1《礼记·玉藻》(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 则右史书之。 什么是历史 《史学概论》 马工程
材料2 裴松之注《三国志》:吴王浮江万艘, 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 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 句而已。 材料3 《北史》:道元第四弟道慎,字善季, 涉历史传,有干局。位正平太守,有能名。 迁长乐相。卒,赠平州刺史。
目录 《中国政治思想史》 马工程
◆第二节 李觏富国强兵的政治思想 一、 天道观 二、 义利统一观与王霸并用论 三、 通变救弊之策 四、 均田安民、 地尽国用的思想 五、 “强兵” 之策
◆第三节 王安石的变法思想 一、 五行说 二、 “变祖宗之法” 的政治主张 三、 “众建贤才” 的思想 四、 均平思想与理财主张
◆第四节 张载以仁道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一、 “天人合一” 论 二、 “为万世开太平” 的社会政治理想 三、 恢复宗法与分封的思想主张
三、 “开眼看世界”
◆第四节 魏源的政治思想
一、 学以致用的经世思想 二、 兴利除弊的变革思想
三、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十章 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严重的社会危机 二、 基督教文化的渗透及其影响
◆第二节 洪秀全的政治思想 一、 反清思想 二、 “小天堂” 理想及其实现举措
◆第四节 陆贾儒道结合的政治思想 一、 以仁义为本的治国主张 二、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三、 “统物通变” 的政治调节思想
◆第五节 贾谊儒法相济的政治思想
一、 总结秦朝速亡教训 二、 民本思想与 “倡四维”、 兴教化的主 张 三、 礼法兼施与强化中央集权
◆第六节 枟淮南子枠 中的黄老政治思想
一、 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 二、 “法与时变, 礼与俗化” 的制度调 节主张 三、 兼容仁义与法势术的治国之道
◆第八节 唐甄反专制的政治思想 一、 “学即其政, 政即其学” 的思想主张 二、 对专制君主的反思 与批判 三、 “财用为生民之命” 的养民思想
◆第九节 戴震以批判理学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一、 对理学的批判目 二、 “体民情”、 “遂民欲” 的政治理想
◆小 结
史料是历史编撰的基础 《史学概论》 马工程
顾颉刚的例子
材料时间
所述历史之时间
西周中叶《商颂》 禹敷下土方
鲁僖公《閟宫》
缵禹之绪
战国《论语》
尧舜禹
后人补入之《尧曰》 尧舜禹之关系
《尚书》
尧舜禹之更详
细事迹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排比可见,愈到后代,知道的古史 时间愈长,顾颉刚据此描述了古史的形成过 程,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传说的观点。
2.搜集史料的方法
※充分利用目录工具书 ○各种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中国丛书综录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各种大型类书丛书的目录
四部丛刊、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 书、续修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近代中 国史料丛刊等。
养成经常到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随便翻 翻的习惯,就知道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目录工 具书了。
陈垣总结的“校法四则”
○对校 用同一种书较早的本子与其他本子 对读,遇有不同处,即注出来,其主旨在 校异同,不校是非。
○本校 以同一部书前后互证,指明其前后 文字或记载的异同,并进一步判断其正误。 ○他校 以其他有关的书籍对照本书。
○理校 凡无其他本子可以依据,或数本互 异,无所适从,就凭校者的学识,据理判 明其正误。
※无重大缺陷
如果某些重要材料无法获取,则要另外 选题。例如,要研究明清时期天主教在江 南传播的历史,如果没有条件看到外文材 料,则不能做。要做一篇关于清代蒙古的 博士论文,如果看不懂蒙古文材料,也不 能做。
※不要破坏材料的语境
○切忌断章取义
要注意材料的上下文,不能断章取义,更 不能只摘取有利于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
○正史类 包括正史、政书、实录等
高教社出版社的马工程教材及其对应课程一览表
29 《宪法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33736-5 33.0 宪法学、宪法、中国宪法、宪法学原理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 30
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
31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史》
978-7-04-045157-3 978-7-04-045914-2
44.9 54.0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 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思想政治教 育理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 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 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 思政教育学原理等 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 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 想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中国 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等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2
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
23 《民事诉讼法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刑事诉讼法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 《中国法制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26
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 《刑法学》(上册.总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45925-8
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 59.0
32 《中国革命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978-7-04-045582-3 40.5 中国革命史等
33 《地方政府与政治》 高等教育出版社
34 《国际组织》
高等教育出版社
35 《政治学概论》
20世纪前的西方史学 《史学概论》 马工程
人类社会不是自发的历史过程,而是神 定的。上帝不仅创造了万物,而且也支配万 物,包括国家、民族和个人。《圣经》具有 绝对的权威,它关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起源, 以及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述,成为中世纪欧洲 史学的理论基础。这样,历史研究的主要任 务,一改古希腊、罗马史学致力于对历史真 实的追求,而是对《圣经》和神学教义的诠 释。
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约56—120),古 罗马历史学家、文学家,古罗马三大史家之一。他继承并发 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 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
波里比阿(Polybius)《罗马史》
亦称《通史》,由第一次迦太基战争开 始,主要叙述了公元前220—前146年间的历 史,共40卷。详细论述了罗马政治制度的特 点,以及罗马打败迦太基、征服地中海东部 的原因,但完整流传至今的只有前5卷,叙述 到公元前216年,其他则以片断或引用的形式 存在于李维及普鲁塔克的著作中。波里比阿 在《罗马史》中提出了一整套史学理论和史 学方法,深化了希腊史家倡导的垂训史观, 主张“以史为鉴”。
《马可·波罗游记》
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 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 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 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 福州、泉州及东地沿岸及诸海诸洲等事;第 三卷记载日本、越南、东印度、南印度、印 度洋沿岸及诸岛屿、非洲东部,第四卷记君 临亚洲之成吉思汗后裔诸鞑靼宗王的战争和 亚洲北部。该书掀起了一股东方热, 激发了 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
20世纪前的西方 史学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史学
古希腊史学是西方史学萌生和最初的发 展时期, 它与后来的古罗马史学共同构 成了西方史学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阶段, 即古典史学阶段。古典史学的基本特征 是追求历史的真实。希腊文“历史” (ιστορια) 一词,原意是“通过对目击 者的调查, 获得事实的真相”。
历史编撰中的叙事和议论 《史学概论》 马工程 ppt课件
○直接对客观存在的历史运动进行解释 ○针对有关历史撰述发表历史解释性的意 见和见解 。
4.西方史著中的议论与解释 ※夹叙夹议 西方史学从一开始就未曾通过某种形式把
作者的议论与叙事严格区别开来,而是夹 杂在叙事之中。
※解释 ○西方重视解释的传统
○20世纪新史学对解释史学的强调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பைடு நூலகம்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中西史学叙事的异同
中国传统史学中强调叙事,是对历史编 撰的一种表达的要求,而欧洲传统史学中 的叙事,则更指一种历史编撰的体裁。
议论指作者在叙事之外,针对所叙之事 作简短的讨论,以表明个人看法为特征。解 释追问“为什么”,是一种高层次的议论。
1. 中国传统的史论
在中国古代的史书中,史家一般不在历 史叙事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评说,以显示历 史叙事的客观性和连续性,但又往往以另外 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所叙史实的意见,即为议 论。参见前面的PPT。
从文体的角度看,中国传统史书中无论 纪传体还是编年体,都重视叙事;而从表 述的角度看,欧洲传统的叙事史也恰好以 叙事作为其表述的特征。
2.解释史学并未真正消除叙述
20世纪以来史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流与 对话日益深入,“问题史学”的取向使史 学论著充满了许多解释,计量方法、结构 分析等也被史学家大量实践,但即使在这 个时代,叙事史也仍然被许多史家坚持, 并且在问题史学中,在强调结构的史学作 品中,也仍然有许多叙述的成分。
第六章 《世界古代史》 马工程
二、克里特-迈锡尼文 明
(一)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岛地理
克里特历史概况:从 文明起源到被迈锡尼 人征服
克诺索斯 宫廷与壁画
(二) 迈锡尼文明 青铜时代的希腊大陆 迈锡尼文明的兴起 线形文字B所反映的迈
锡尼社会 迈锡尼文明的灭亡 爱琴文明的遗产
(一)荷马史诗与荷马时代
荷马史诗的背景
荷马时代:公元前9-8世纪,尤其是公元前 8世纪。
(二)荷马时代的社会
农业的主导地位,牲口只是富有的象征。
社会财富分布:农民为主体,贵族并不富 贵。
(三)荷马时代的原始城邦
巴赛列斯看似显赫,实则政治、军事 和经济地位都比较脆弱。
长老会地位重要。
人民大会经常召开,是动员舆论的工 具。
希腊化时代的诗歌:特奥克利图斯和卡利 马库斯
(四)历史学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修昔底德:雅典人,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大战, 与希罗多德的比较
色诺芬:多产作家,主要为《希腊史》和《远 征记》等。
波里比阿:《通史》,罗马的崛起与地中海历 史的整体性
(五)建筑与艺术 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王宫与城堡 古风时代的神庙:科西拉和西西
(前2千纪-前2世纪) 作者:晏绍祥
(一)地理
与今天有重要区别,古 典时代,希腊人生活在 东起叙利亚、西到西班 牙、北及南俄草原、南 到埃及和北非的广大地 区。尽管如此,希腊人 都把巴尔干半岛南部作 为自己的家乡。宽泛点 说,是爱琴海周边地区 及其岛屿。
(二)居民
新石器时代已经有居民,而且创 造过光辉的文化
(一)希波战争
波斯的兴起和征服:居鲁士到大 流士
06第六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对《通志》的拓展
二、马端临的历史思想
• 马端临认识到,历史的变化发展经历着不同的过程和阶段。 • 马端临在《学校考》小序中指出,从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来看
,唐虞三代政教不分,官师不分。 • 《兵考》小序说社会组织:三代之时,行封建、井田,生产
组织和军事组织重合,所谓“兵农合一”。 • 马端临还在有关的小序中谈“选举”“钱币”“征榷”等制
• 关于王鹗主修《金史》。 • 三史修撰之所以迟迟不决,主要是史馆对辽、金、
宋三朝的地位、统绪意见不一。 • 关于三史的修成和体例的创新。 • “三史”体例一遵前代“正史”,而又有自己的特
色。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四、元代的私人著史 • 游记、行记 • 古代历史改编 • 人物传记 • 笔记体著作
分都是对君主进行劝谏,涉及如何对待社会各个阶层 的人,如何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等,为的就是为君主 治理国家提供借鉴,说明此时回鹘民族经世致用的史 学思想已经产生。
第四节 丰富的少数民族史学
三、南方少数民族的史学
• 关于白族的有关历史文献。元朝以白族段氏世袭大理 总管,元代白族的历史记载丰富多彩。
• 关于傣族的有关历史文献。元朝文献中,称傣族为“ 金齿”“金齿百夷”等。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二、《蒙古秘史》和以蒙古族为主要内容的官修 史书
• 《蒙古秘史》用诗歌式的韵文,记载了蒙古先世谱系 事迹,以及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史。
• 关于实录与后妃、功臣传的撰修。 • 关于政书的修撰:《大元通制》《经世大典》《元典
章》 等。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三、元修宋、辽、金三史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政治意识
第一节 辽夏金三朝的史学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名单文学类专业《比较文学概论》对应课程: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导论、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专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通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外国文学史》对应课程: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概要、外国文学纲要、外国文学史纲要、外国文学史论、西方文学概观、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学简史、西方文学、西方文学史、欧美文学、欧美文学史等《西方文学理论》对应课程: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入门、西方文论史、西方文论与马列文论、西方文艺理论、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简介、西方文艺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潮、西方文学理论导读、西方文学理论批评、西方文学理论入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等《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对应课程: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等《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应课程: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对应课程:古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论与批评史、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论等《文学理论》对应课程:文学概论、文艺理论、文学原理、文学概论专题、文学基本原理、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入门、文学理论与鉴赏、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原理入门、文艺概论、文艺学概论、文艺理论常识、文艺理论基础、文艺理论与鉴赏、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文艺理论专题、文艺理论专题研究、文艺学基础、文艺学专题、文艺学专题研究、文艺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等历史学类专业《考古学概论》对应课程:考古学通论、考古通论、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基础,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欣赏、考古学引论、考古学原理、考古学专题讲座、考古与博物馆基础、考古与博物馆学、文物与考古、文物与考古概论等《中国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思想史、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儒.释.道—中国传统思想概说、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中国古代思想专题、中国思想论争史:从诸子争鸣到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史概要、中国思想史纲、中国思想文化、中国思想文化趣谈、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思想史等《世界古代史》对应课程: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专题、世界古代史通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上古中世纪史、世界通史·古代、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概论、世界中世纪史等《中国史学史》对应课程:中国史学史、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学史、中国史学简史、中国史学史(含史源学)、中国史学史与文选、中国史学史专题等《史学概论》对应课程:史学概论、历史科学概论、历史理论、历史学、历史学(师范)专业导论、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历史学概论、历史学科专业导论、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入门导论、历史学通论、历史学专业导论、历史学专业概论、历史研究基础、历史与历史研究、历史哲学、史学导论、史学方法论、史学概论与史学史、史学基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入门、史学通论等《中国近代史》对应课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史、近代中国八十年、近现代史、民国史、民国史话、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近代史讲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近现代史通论、中国历史概论、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中国现代史专题、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专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应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共和国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当代、中国通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国史)、中国现当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等《世界现代史》对应课程:世界现代史、20世纪世界史、世界当代史、世界当代史(1945-90年代)、世界通史·当代、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世界通史·现代、世界通史(现代),世界现代、当代史,世界现代史专题、世界现当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专题、战后世界史等哲学类专业《美学原理》对应课程:美学、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常识、美学导论、美学概要、美学基本原理、美学基础、美学基础原理、美学美育、美学入门、美学十讲、美学十五讲、美学通论、美学引论、美学原理与赏析等《中国美学史》对应课程: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概要、中国美学史纲要、中国美学史话、中国美学史专题、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国美学文化、中国美学专题、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等《西方美学史》对应课程: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基本问题、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概要、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史、西方美学通论、西方美学专题、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与美学、美学史、美学与艺术史、西方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国伦理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外伦理思想史、伦理学思想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等《逻辑学》对应课程:逻辑、逻辑导论、逻辑的思想和方法、逻辑方法论、逻辑基本原理与实务、逻辑基础、逻辑基础与应用、逻辑理论与科学方法、逻辑入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与方法、逻辑思想与方法、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训练、逻辑学、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导引、逻辑学概论、逻辑学基础、逻辑学基础与应用、逻辑学基础知识专题、逻辑学与逻辑思维、逻辑学与思维训练、逻辑学原理、逻辑与辩论、逻辑与表达、逻辑与科学、逻辑与论辩、逻辑与推理、近似推理、简明逻辑学、普通逻辑学等《科学技术哲学》对应课程:科学技术哲学、简明科学哲学导论、科技哲学导引、科技哲学概论与科学思维培养、科技哲学专题研究、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哲学通论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其原著选读等《西方哲学史》对应课程:欧洲哲学简史、欧洲哲学史、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导读、西方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发展史、西方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基本命题、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鉴赏、西方哲学精神、西方哲学流派及其反思、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概论、西方哲学思辨、西方哲学思想史、西方哲学通论、西方哲学引论、西方古代哲学史等《伦理学》对应课程:马克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伦理学常识、伦理学导论、伦理学概论、伦理学基础、伦理学及其应用、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伦理学入门、伦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与运用、大学生伦理学等政治学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思政教育学原理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对应课程: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等《中国革命史》对应课程:中国革命史等《地方政府与政治》对应课程:政府学、中国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中国地方政治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等《国际组织》对应课程: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学、国际组织学概论、国际组织研究等《当代中国外交》对应课程: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选修)、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等《政治学概论》对应课程:政治学、现代政治分析、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新政治学概要、政治科学、政治科学原理、政治学导论、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说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政治学原理等《中国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概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外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概要、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思想史等社会学类专业《农村社会学》对应课程:城乡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农村社会专题、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社区管理学等《人类学概论》对应课程:人类与社会、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方法、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导论等新闻学类专业《新闻编辑》对应课程:媒体编辑与媒体应用、媒体编辑实务、媒体策划与数字编辑、全媒体编辑、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基础、新闻编辑理论与实务、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务、新闻编辑实验、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实训、新闻编辑学实验、新闻编辑与排版、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编辑与商业评论、新闻编评等《新闻采访与写作》对应课程:当代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初级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策划、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写作、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写、高级新闻写作、高级新闻业务、基础新闻写作、全媒体新闻采写、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全媒体新闻稿写作训练、新闻采写实训、新闻业务综合实践、实用新闻写作、现代新闻写作、新闻(特写)采访写作、新闻(消息)采访写作、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报道、新闻采访基本知识与技巧、新闻采访基础、新闻采访技能实训、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实践、新闻采访实践课程、新闻采访实务、新闻采访实训、新闻采访实验、新闻采访写作、新闻采访写作实践、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与研究、新闻采访写作实务、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与报道、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采访与法制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创新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学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专题、新闻采访与制作、新闻采访与专稿写作、新闻采访综合练习、新闻采写、新闻采写编、新闻采写编评实训、新闻采写编实验、新闻采写基础、新闻采写精要、新闻采写课程实习、新闻采写实践、新闻采写实务、新闻采写实训、新闻采写实验、新闻采写现场模拟及实践、新闻采写与编辑、新闻采写与评论、新闻采写与实践、新闻采写专题、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实务、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基础、新闻写作技能综合训练、新闻写作精讲、新闻写作课程实践、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实践、新闻写作实践课程、新闻写作实务、新闻写作实训、新闻写作实验、新闻写作学、新闻写作训练、新闻写作艺术技巧、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写作与采访、新闻写作与评论、新闻写作指导、新闻写作专题、新闻学/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与采访、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专题新闻报道与写作、专题新闻采写、专题新闻写作、专业新闻采访报道、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专业新闻采写、专业新闻写作等《广告学》概论对应课程:广告学、广告学概论、广告、广告理论、广告理论和实务、广告理论与策划、广告理论与策划实务、广告理论与创意、广告理论与广告赏析、广告理论与实践、广告理论与实务、广告通论、广告通识、广告学导论、广告学基础、广告学基础知识及广告佳作欣赏、广告学及包装设计、广告学科导论、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广告学入门、广告学入门与作品赏析、广告学通论、广告学与广告策划、广告学与广告创意、广告学与广告实务、广告学原理、广告学原理及实务、广告学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学原理与实务、广告学专业导论、广告原理、广告原理与策划、广告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原理与实务、广告专业导论、文化广告学、现代广告、现代广告导论、现代广告理论与实践、现代广告理论与实务、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学、现代广告学概论等《新闻学概论》对应课程: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通论、新闻概论、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事业导论、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新闻学/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基础、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学理论、新闻学理论读书报告、新闻学理论与实务、新闻学入门、新闻学通论、新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闻传播导论、新闻传播学科导论等经济学类专业《中国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国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外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外国近代经济史、外国近现代经济史、外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史、中外经济史等《区域经济学》对应课程: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国区域经济等《社会保障概论》对应课程:城市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概论、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概论、就业与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导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导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政策与制度)、社会保障导论、社会保障概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障学概论、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与生活、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障原理、社会保障原理与政策、社会保障专题、中国社会保障实践、中国社会保障专题等《管理学》对应课程: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管理学基础、管理导论、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导论、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管理通论、管理通识、管理学导论、管理学概论、管理学基本原理、管理学基础及实务、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管理学理论精要、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应用、管理学通论、管理学原理实践、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应课程: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对应课程: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西方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宏观经济学、中级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导论、西方经济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入门、西方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原理(双语)、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中级西方经济学等《世界经济概论》对应课程: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概论、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导论、世界经济概况、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对应课程: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等《资本论》导读对应课程:《资本论》选读、《资本论》入门、《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原旨及其当代价值、《资本论》原著导读、《资本论》、《资本论》导读、《资本论》研读、《资本论》与当代经济等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对应课程:经济法、经济法学、经济法学(反垄断法)、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竞争法、金融法)、经济法学分论、经济法学概论、经济法学概要、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学总论等《国际公法学》对应课程:国际法、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分论、国际法概论、国际法学、国际法综合课、国际法总论、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学等《国际经济法学》对应课程: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导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法基础、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等《民法学》对应课程:民法学、民法、民法总论、民法学、民法.分论、民法.总论、民法(分则)、民法(上)、民法(上)、民法(总论)、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篇)、民法分论、民法分则、民法学(分论)、民法学(物权法)、民法学(下)(含债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人身权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民法学分论、民法总则、民法学总论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对应课程: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学、民事诉讼法精解、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概要、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学等《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概要等《中国法制史》对应课程: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中国法制史(含新中国法制史)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对应课程:劳动保障法、劳动法、劳动法概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学、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与劳动保障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劳动社会保障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等《刑法学》对应课程:刑法学、刑法、刑法·分论、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法(分则)、刑法(总论)、刑法(总则)、刑法分论、刑法分则、刑法概论、刑法各论、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刑法学导论、刑法学分论、刑法学分则、刑法学概论、刑法学概要、刑法学各论、刑法学总论、刑法总论、刑法总则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对应课程:环境法、资源环境法、资源环境法学、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法与自然保护法、环境法原理、环境和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资源法、环境与资源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宪法学》对应课程:宪法学、宪法等艺术学类专业《中国戏曲史》对应课程:古代戏曲史研究、戏剧戏曲史、艺术史(戏剧)、中国戏剧简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外戏剧简史、中外戏剧史、中外戏剧史论、中外戏剧史与名作赏析、中外戏剧戏曲史、影视戏剧简史、元明清戏剧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史专题、中国古代戏曲导读、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史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等《中国舞蹈史》对应课程:中外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舞蹈发展史与作品赏析、舞蹈简史、舞蹈简史与欣赏、舞蹈史、舞蹈史论、舞蹈史与作品鉴赏、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代舞蹈史纲、中国古典舞蹈、中国近代舞蹈史、中国近代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简史、中国舞蹈简史及欣赏、中国舞蹈简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国舞蹈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与舞蹈文化、中国舞蹈史与欣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舞蹈史与作品欣赏、中外古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发展史、中外舞蹈简史、中外舞蹈简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中外舞蹈史纲、中外舞蹈史纲要、中外舞蹈史及剧目欣赏、中外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外舞蹈史与赏析、中外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外舞蹈文化、中外现当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等《艺术学概论》对应课程:《艺术学概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与艺术概论、美学与艺术概论、人文艺术概论、文化艺术概论、现代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建筑学)、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双语)、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专业导论)、艺术概论与艺术欣赏、艺术概论专题、音乐美学与艺术概论、中国艺术学、中外美术概论、艺术学导论、艺术学、艺术学概论、艺术学基本问题研讨、艺术学基础、艺术学基础知识与艺术作品赏析、艺术学理论入门、艺术学原理、艺术导论、艺术导论与欣赏、中国文化艺术导论、艺术原理、艺术原理与实验、艺术导学等教育学类专业《中国教育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名家及其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史、教育思想专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萃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国教育名家思想、中外教育家思想、中外教育思想史、中外教育思想。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名单
马工程教材对应课程名单◆◆文学类课程《比较文学概论》对应课程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概论、比较文学导论、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专题、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通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研究、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外国文学史》对应课程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概要、外国文学纲要、外国文学史纲要、外国文学史论、西方文学概观、西方文学概论、西方文学简史、西方文学、西方文学史、欧美文学、欧美文学史等《西方文学理论》对应课程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入门、西方文论史、西方文论与马列文论、西方文艺理论、西方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简介、西方文艺理论史、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潮、西方文学理论导读、西方文学理论批评、西方文学理论入门、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等《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对应课程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流派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等《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应课程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对应课程古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文论与批评史、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论等《文学理论》对应课程文学概论、文艺理论、文学原理、文学概论专题、文学基本原理、文学理论关键词、文学理论基础、文学理论入门、文学理论与鉴赏、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原理入门、文艺概论、文艺学概论、文艺理论常识、文艺理论基础、文艺理论与鉴赏、文艺理论与批评实践、文艺理论专题、文艺理论专题研究、文艺学基础、文艺学专题、文艺学专题研究、文艺理论热点问题研究等◆◆历史学类课程《考古学概论》对应课程考古学通论、考古通论、考古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基础,考古学理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与考古学理论、考古学欣赏、考古学引论、考古学原理、考古学专题讲座、考古与博物馆基础、考古与博物馆学、文物与考古、文物与考古概论等《中国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国思想史、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儒·释·道- 中国传统思想概说、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中国古代思想专题、中国思想论争史:从诸子争鸣到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史概要、中国思想史纲、中国思想文化、中国思想文化趣谈、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导论、中国文化思想史等《世界古代史》对应课程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专题、世界古代史通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上古中世纪史、世界通史·古代、世界通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中古史概论、世界中世纪史等《中国史学史》对应课程中国史学史、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学史、中国史学简史、中国史学史(含史源学)、中国史学史与文选、中国史学史专题等《史学概论》对应课程史学概论、历史科学概论、历史理论、历史学、历史学(师范)专业导论、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历史学概论、历史学科专业导论、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入门导论、历史学通论、历史学专业导论、历史学专业概论、历史研究基础、历史与历史研究、历史哲学、史学导论、史学方法论、史学概论与史学史、史学基础、史学理论、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入门、史学通论等《中国近代史》对应课程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专题、近代史、近代中国八十年、近现代史、民国史、民国史话、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国近代史讲析、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近现代史(近代)、中国近现代史通论、中国历史概论、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中国现代史专题、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史专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应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共和国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当代、中国通史·中国当代史、中国通史(国史)、中国现当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等《世界现代史》对应课程世界现代史、20 世纪世界史、世界当代史、世界当代史(1945—90 年代)、世界通史·当代、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世界通史·现代、世界通史(现代),世界现代、当代史,世界现代史专题、世界现当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专题、战后世界史等◆◆哲学类课程《美学原理》对应课程美学、美学概论、美学原理、美学常识、美学导论、美学概要、美学基本原理、美学基础、美学基础原理、美学美育、美学入门、美学十讲、美学十五讲、美学通论、美学引论、美学原理与赏析等《中国美学史》对应课程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导论、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概要、中国美学史纲要、中国美学史话、中国美学史专题、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国美学文化、中国美学专题、中国古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等《西方美学史》对应课程西方美学、西方美学基本问题、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概要、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史、西方美学通论、西方美学专题、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与美学、美学史、美学与艺术史、西方古典美学、西方当代美学《中国伦理思想史》对应课程中外伦理思想史、伦理学思想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等《逻辑学》对应课程逻辑、逻辑导论、逻辑的思想和方法、逻辑方法论、逻辑基本原理与实务、逻辑基础、逻辑基础与应用、逻辑理论与科学方法、逻辑入门、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与方法、逻辑思想与方法、逻辑推理、逻辑推理训练、逻辑学、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导引、逻辑学概论、逻辑学基础、逻辑学基础与应用、逻辑学基础知识专题、逻辑学与逻辑思维、逻辑学与思维训练、逻辑学原理、逻辑与辩论、逻辑与表达、逻辑与科学、逻辑与论辩、逻辑与推理、近似推理、简明逻辑学、普通逻辑学等《科学技术哲学》对应课程科学技术哲学、简明科学哲学导论、科技哲学导引、科技哲学概论与科学思维培养、科技哲学专题研究、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哲学导论、科学哲学通论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史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及其原著选读等《西方哲学史》对应课程欧洲哲学简史、欧洲哲学史、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导读、西方哲学导论、西方哲学发展史、西方哲学概论、西方哲学基本命题、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鉴赏、西方哲学精神、西方哲学流派及其反思、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概论、西方哲学思辨、西方哲学思想史、西方哲学通论、西方哲学引论、西方古代哲学史等《伦理学》对应课程马克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伦理学常识、伦理学导论、伦理学概论、伦理学基础、伦理学及其应用、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伦理学入门、伦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伦理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与运用、大学生伦理学等◆◆政治学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概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思政教育学原理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对应课程思想政治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等《中国革命史》对应课程中国革命史等《地方政府与政治》对应课程政府学、中国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与政治、中国地方政治管理、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等《国际组织》对应课程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学、国际组织学概论、国际组织研究等《当代中国外交》对应课程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选修)、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等《政治学概论》对应课程政治学、现代政治分析、现代政治分析原理、新政治学概要、政治科学、政治科学原理、政治学导论、政治学概论、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说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政治学原理等《中国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概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史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对应课程外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概要、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思想史等◆◆社会学类课程《农村社会学》对应课程城乡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农村社会专题、农村社区管理、农村社区管理学等《人类学概论》对应课程人类与社会、社会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方法、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导论等◆◆新闻学类课程《新闻编辑》对应课程媒体编辑与媒体应用、媒体编辑实务、媒体策划与数字编辑、全媒体编辑、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基础、新闻编辑理论与实务、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务、新闻编辑实验、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学实训、新闻编辑学实验、新闻编辑与排版、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编辑与商业评论、新闻编评等《新闻采访与写作》对应课程当代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初级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策划、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写作、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级新闻采写、高级新闻写作、高级新闻业务、基础新闻写作、全媒体新闻采写、全媒体新闻采写教程、全媒体新闻稿写作训练、新闻采写实训、新闻业务综合实践、实用新闻写作、现代新闻写作、新闻(特写)采访写作、新闻(消息)采访写作、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报道、新闻采访基本知识与技巧、新闻采访基础、新闻采访技能实训、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新闻采访实践、新闻采访实践课程、新闻采访实务、新闻采访实训、新闻采访实验、新闻采访写作、新闻采访写作实践、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与研究、新闻采访写作实务、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新闻采访学、新闻采访与报道、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采访与法制新闻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创新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实务、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学实训、新闻采访与写作专题、新闻采访与制作、新闻采访与专稿写作、新闻采访综合练习、新闻采写、新闻采写编、新闻采写编评实训、新闻采写编实验、新闻采写基础、新闻采写精要、新闻采写课程实习、新闻采写实践、新闻采写实务、新闻采写实训、新闻采写实验、新闻采写现场模拟及实践、新闻采写与编辑、新闻采写与评论、新闻采写与实践、新闻采写专题、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实务、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基础、新闻写作技能综合训练、新闻写作精讲、新闻写作课程实践、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新闻写作实践、新闻写作实践课程、新闻写作实务、新闻写作实训、新闻写作实验、新闻写作学、新闻写作训练、新闻写作艺术技巧、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新闻写作与编辑、新闻写作与采访、新闻写作与评论、新闻写作指导、新闻写作专题、新闻学/ 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与采访、新闻业务、新闻业务基础、新闻业务实践、新闻业务综合实践、专题新闻报道与写作、专题新闻采写、专题新闻写作、专业新闻采访报道、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专业新闻采写、专业新闻写作等《广告学概论》对应课程广告学、广告学概论、广告、广告理论、广告理论和实务、广告理论与策划、广告理论与策划实务、广告理论与创意、广告理论与广告赏析、广告理论与实践、广告理论与实务、广告通论、广告通识、广告学导论、广告学基础、广告学基础知识及广告佳作欣赏、广告学及包装设计、广告学科导论、广告学理论与实务、广告学入门、广告学入门与作品赏析、广告学通论、广告学与广告策划、广告学与广告创意、广告学与广告实务、广告学原理、广告学原理及实务、广告学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学原理与实务、广告学专业导论、广告原理、广告原理与策划、广告原理与广告策划、广告原理与实务、广告专业导论、文化广告学、现代广告、现代广告导论、现代广告理论与实践、现代广告理论与实务、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学、现代广告学概论等《新闻学概论》对应课程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传播学通论、新闻概论、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基础、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理论与实务、新闻理论与写作、新闻事业导论、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新闻学/ 广电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基础、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学理论、新闻学理论读书报告、新闻学理论与实务、新闻学入门、新闻学通论、新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闻传播导论、新闻传播学科导论等◆◆经济学类课程《中国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国经济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当代经济史、新中国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对应课程中外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世界经济史、外国近代经济史、外国近现代经济史、外国经济史、西方经济史、中外经济史等《区域经济学》对应课程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城市和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国区域经济等《社会保障概论》对应课程城市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概论、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当代中国社会保障概论、就业与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劳动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导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导论、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政策与制度)、社会保障导论、社会保障概伦、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障学概论、社会保障与福利、社会保障与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与生活、社会保障与员工福利、社会保障原理、社会保障原理与政策、社会保障专题、中国社会保障实践、中国社会保障专题等《管理学》对应课程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现代管理学、管理学基础、管理导论、管理概论、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导论、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管理通论、管理通识、管理学导论、管理学概论、管理学基本原理、管理学基础及实务、管理学基础理论与实务、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管理学理论精要、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管理学理论与实务、管理学理论与应用、管理学通论、管理学原理实践、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管理学原理与应用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对应课程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对应课程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基础、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西方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宏观经济学、中级微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导论、西方经济学概论、西方经济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理论、西方经济学入门、西方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西方经济学原理(双语)、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中级西方经济学等《世界经济概论》对应课程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经济概论、当代世界经济概述、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导论、世界经济概况、世界经济概论、世界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对应课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等《〈资本论〉导读》对应课程《资本论》选读、《资本论》入门、《资本论》研究、《资本论》原旨及其当代价值、《资本论》原著导读、《资本论》、《资本论》导读、《资本论》研读等◆◆法学类课程《经济法学》对应课程经济法、经济法学、经济法学(反垄断法)、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竞争法、金融法)、经济法学分论、经济法学概论、经济法学概要、经济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学总论等《国际公法学》对应课程国际法、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分论、国际法概论、国际法学、国际法综合课、国际法总论、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学等《国际经济法学》对应课程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导论、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经济法基础、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对应课程行政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中国行政法、中国行政诉讼法等《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精解、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概要、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程序法等《刑事诉讼法学》对应课程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学(含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概要、刑事诉讼法专题、刑事程序法等《中国法制史》对应课程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中国法制史( 含新中国法制史) 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对应课程劳动保障法、劳动法、劳动法概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劳动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学、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概论等《刑法学》对应课程刑法学、刑法、刑法分论、刑法总论、刑法(分则)、刑法(总则)、刑法概论、刑法各论、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刑法学导论、刑法学分则、刑法学概论、刑法学概要、刑法学各论等《民法学》对应课程民法学、民法、民法总论、民法分论、民法分则、民法学(物权法)、民法学(含债权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人身权法)、民法学(总论、物权法)、民法总则等《商法学》对应课程商法学、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金融法、破产法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对应课程环境法、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资源环境法学、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法与自然保护法、环境法原理、环境与资源法、环境与资源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法、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等《宪法学》对应课程宪法学、宪法、中国宪法、宪法学原理等◆◆艺术学类课程《中国戏曲史》对应课程古代戏曲史研究、戏剧戏曲史、艺术史( 戏剧)、中国戏剧简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外戏剧简史、中外戏剧史、中外戏剧史论、中外戏剧史与名作赏析、中外戏剧戏曲史、影视戏剧简史、元明清戏剧研究、中国古代戏剧史专题、中国戏曲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古代戏曲史论、戏曲理论批评史、戏曲美学、戏曲通论等《中国舞蹈史》对应课程中外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舞蹈发展史与作品赏析、舞蹈简史、舞蹈简史与欣赏、舞蹈史、舞蹈史论、舞蹈史与作品鉴赏、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代舞蹈史纲、中国古典舞蹈、中国近代舞蹈史、中国近代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舞蹈史、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史、中国舞蹈、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简史、中国舞蹈简史及欣赏、中国舞蹈简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国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国舞蹈史与赏析、中国舞蹈史与舞蹈文化、中国舞蹈史与欣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鉴赏、中国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国舞蹈史与作品欣赏、中外古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发展史、中外舞蹈简史、中外舞蹈简史及作品鉴赏、中外舞蹈史、中外舞蹈史纲、中外舞蹈史纲要、中外舞蹈史及剧目欣赏、中外舞蹈史与名作赏析、中外舞蹈史与名作欣赏、中外舞蹈史与赏析、中外舞蹈史与作品赏析、中外舞蹈文化、中外现当代舞蹈史与名作赏析等《艺术学概论》对应课程艺术学概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与艺术概论、美学与艺术概论、人文艺术概论、文化艺术概论、现代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美术、艺术概论·音乐、艺术概论(建筑学)、艺术概论( 美术)、艺术概论(双语)、艺术概论( 音乐)、艺术概论(专业导论)、艺术概论与艺术欣赏、艺术概论专题、音乐美学与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丰富的少数民族史学
一、藏族史学的成果
• 《拔协》增补部分 • 《奈巴教法史———古谭花鬘》 • 《布顿佛教史》 • 《红史》 • 《朗氏家族史》 • 《西藏王统记》
第四节 丰富的少数民族史学
二、《突厥语大词典》与《福乐智慧》的史学价 值
•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 • 《福乐智慧》及其史观。《福乐智慧》大部分诗文部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对《通志》的拓展
一、《文献通考》对 《通典》的拓展
• 马端临明确地承认《文献通考》继承杜佑《通典》 的基本规模而有所修订补充。
•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虽然不及郑樵《通志·二十 略》那样广涉文化史、社会史,但是,它毕竟在《 通典》的基础上补充增加了不少门类和内容,也同 样扩大了典制史的撰述范围。
三、金朝的史学
• 第一,创制、使用女真字,培育本民族人才。 • 第二,重视对典籍文献的收藏、翻译和学习。 • 第三,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 第四,重用文士,强调史家直笔。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一、元朝的修史机构和对中原文化的吸收 • 关于蒙古文的创制和使用。 • 关于起居注官和翰林国史院。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对《通志》的拓展
二、马端临的历史思想
• 马端临认识到,历史的变化发展经历着不同的过程和阶段。 • 马端临在《学校考》小序中指出,从教育和政治的关系来看
,唐虞三代政教不分,官师不分。 • 《兵考》小序说社会组织:三代之时,行封建、井田,生产
组织和军事组织重合,所谓“兵农合一”。 • 马端临还在有关的小序中谈“选举”“钱币”“征榷”等制
第六章 辽夏金三朝和元时期 史学
• 第一节 辽夏金三朝的史学 •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对《通志》的拓展 • 第四节 丰富的少数民族史学
概说
辽夏金元时期(916—1368)在历史断限和地域范 围上与五代两宋时期有所交叉,因其集中地凸显出中 国古代民族史学的兴旺这一特点,乃设专章予以论述 。崛起于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先后灭夏、金和宋,建 立全国统一的元朝(1276—1368)。这些政权都有本 民族的文字,有独具特色的史官制度,有本民族的史 家。因此,汉族史家和各民族史家用汉文或民族文字 撰写出许多史书。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史 学的兴旺时期,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第一节 辽夏金三朝的史学
一、辽朝的史学
• 第一,契丹字的创制及使用。 • 第二,通过治史修史以利政权的巩固。 • 第三,辽朝通过修史建构其政权的合法性。
第一节 辽夏金三朝的史学
二、西夏的史学
• 关于史诗、碑铭和西夏文的创制使用。 • 关于西夏修史机构与史官。 • 关于西夏史学的民族特色。
第一节 辽夏金三朝的史学
• 关于王鹗主修《金史》。 • 三史修撰之所以迟迟不决,主要是史馆对辽、金、
宋三朝的地位、统绪意见不一。 • 关于三史的修成和体例的创新。 • “三史”体例一遵前代“正史”,而又有自己的特
色。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四、元代的私人著史 • 游记、行记 • 古代历史改编 • 人物传记 • 笔记体著作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二、《蒙古秘史》和以蒙古的韵文,记载了蒙古先世谱系 事迹,以及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史。
• 关于实录与后妃、功臣传的撰修。 • 关于政书的修撰:《大元通制》《经世大典》《元典
章》 等。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三、元修宋、辽、金三史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政治意识
分都是对君主进行劝谏,涉及如何对待社会各个阶层 的人,如何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等,为的就是为君主 治理国家提供借鉴,说明此时回鹘民族经世致用的史 学思想已经产生。
第四节 丰富的少数民族史学
三、南方少数民族的史学
• 关于白族的有关历史文献。元朝以白族段氏世袭大理 总管,元代白族的历史记载丰富多彩。
• 关于傣族的有关历史文献。元朝文献中,称傣族为“ 金齿”“金齿百夷”等。
• 关于壮族的有关历史文献。《南丹州蛮传》是一篇壮 族土官莫氏传记,系元朝学者依据宋代官书撰写的壮 族历史著述。
思考题:
• 1、辽、夏统治者为什么都重视汉文经史的翻译和学 习?
• 2、浅述金朝重视史学的表现和原因。 • 3、如何评价元修辽、金、宋三史的学术水平? • 4、什么是藏族史书的政教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