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燕山石化苯防护管理规定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苯的防护措施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苯的防护措施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以及办公场所中广泛应用。
然而,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保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苯的相关知识和防护措施。
什么是苯苯,化学式 C6H6,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也被称为苯系化合物的基础物质。
它在化学生产中广泛应用,如制药、染料、橡胶、涂料、塑料等行业。
苯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食入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苯的危害苯是一种有害物质,能够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
长期接触苯会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等造成危害,同时还可能导致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发生。
苯的防护措施要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苯的防护措施:1. 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工程控制是以下三项措施的组合,包括工作环境的改善、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改进,以及有效地管理苯的使用等方面:•加强通风和排风系统的设计,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工作场所;•检修生产设备和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减少苯泄漏的可能性;•通过减少苯的使用量、采用易于处理的替代品,来降低苯的接触量。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即使在工程控制措施得到落实的情况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必要的。
主要包括:•防护眼镜、面罩、防护手套等;•防护服和靴子等;•使用呼吸防护设备,如吸入式和罩式呼吸器;•办公人员应将办公桌整齐摆放,椅子调整到适宜的高度,保持正确的坐姿。
3. 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卫生教育,普及苯的危害知识,并对有苯接触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健康监护。
同时加强场所的清洁卫生,采取规范、科学、有效的清洁与消毒措施。
总结苯作为一种常用有机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难免存在,而长期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于工作者来说,关键是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除了工程控制措施、个人防护装备和加强卫生管理外,正确使用办公设备,并保持正确的健康习惯同样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认真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更好地规避工作中的潜在风险。
027燕山石化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燕化企〔2016〕129号关于印发《燕山石化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公司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室:现将《燕山石化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制度电子版可在燕山石化主页安全监察部安全法规、文件栏查询、下载。
燕山石化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2016年2月24日— 1 —制度名称 燕山石化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制度编号 QZ/YSSH.AJ.027.2016 制度版本 2016年版 制度文号 燕化企〔2016〕129号 制定部门 安全监察部 制度管理人张新 所属业务类别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项安全监督管理 会签部门 人力资源部 信息部 法律事务部废止说明 原《燕山石化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QZ/YSSH.AJ.027.2014)同时废止签发日期 2016年2月24日 制定目的 规范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伤害事故制定依据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30871-2014)、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2016〕4号)适用范围 燕山石化公司涉及业务流程高处作业业务管理流程 涉及的相关制度 燕山石化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燕山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燕山石化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 总则1.1 术语解释1.1.1 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是指在距离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包括上下攀援等空中移动过程。
1.1.2 特殊高处作业因事故或灾害需进行的五级及以上强风、雨、雪、雷电、大雾等露天高处作业和带电、异温、悬空、抢救等高处作业。
1.1.3 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1.1.4 可能坠落范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称为可能坠落范围。
1.1.5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称为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苯的安全管理制度

苯的安全管理制度一、苯的生产和使用环境管理1. 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生产场所应符合防止火灾、爆炸、泄露等危险事故的要求,应设置安全出口、通风系统、泄漏收集设施等。
对于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严格控制苯的使用量:生产单位应根据需求量合理确定苯的使用量,并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使用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苯的危险性质和安全使用方法。
3. 禁止在生产现场吸烟、使用明火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二、苯的储存和运输管理1. 储存环境应符合防火、防爆、通风、干燥等要求,远离火源、热源和强氧化剂。
应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密封性和完整性,确保苯不会泄漏。
2. 运输苯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槽车,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泄露。
在装卸苯的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3. 对于苯的长期储存,应定期检查苯的质量,严格控制其浓度和纯度,避免发生变质导致危险事故。
三、苯的事故应急管理1. 制定苯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责任人和应急响应流程。
对于事故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 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快控制事故扩散,减少损失。
同时要做好事故调查与处理,找出事故原因,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苯的安全培训和教育1. 对生产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苯的安全培训,包括苯的危险性质、安全操作规范、应急措施等内容。
定期组织演练,检验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2. 增加苯的安全意识,提高人员对苯危害的认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上是关于苯的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制定和执行好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苯生产和使用安全的重要措施。
生产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保障生产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管理,确保苯的安全生产和使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042燕山石化气体防护器材管理规定

制度类型:企业制度-实施类/执行类-1-1 基本要求1.1 气体防护器材包括正压型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口罩、自吸式长管式防毒面具等器材设备。
1.2 业务管控方式气体防护器材管理由安全监察部归口管理,公司所属各单位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2 管理职责2.1 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气防器材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2 消防支队负责本单位和各二级单位气防器材的日常监督检查及指导培训工作。
2.3 公司安全监察大队负责各二级单位气防器材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2.4物资装备中心负责气防器材的采购供应工作。
2.5 各二级单位要建立气防器材管理档案,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气防器材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等工作。
2.6 各二级单位要到具有气瓶充装、检测资质的单位对气瓶进行充装、检测工作,确保气瓶在备用状态下完备好用。
3 管理事项与程序3.1 气防器材的配备原则3.1.1 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的岗位必须配备气防器材。
3.1.2 每个岗位应至少配备正压型空气呼吸器2台。
3.1.3 过滤式呼吸器(含滤毒罐、滤毒膜、滤毒片等)属逃生器材,配备数量应按当班人数与岗位管理人员人数之和配备。
3.1.4 各二级单位应结合生产实际为生产岗位配备长管式呼吸器。
3.2 气防器材的管理3.2.1 各二级单位应由专人负责做好气防器材的配备、维护、保养、使用、报废等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气防器材管理档案和空气呼吸器气瓶管理台账。
3.2.2使用人员不得擅自拆卸空气呼吸器气瓶阀。
3.2.3 使用空气呼吸器时,应确保气瓶内存有少量气体,不得将瓶内气体用尽。
3.2.4 气防器材要严禁碰撞、烘烤、折压、接触油类溶剂,必须保持清洁卫生,确保完备好用。
3.2.5 各二级单位每季度对气防器材进行1次检查;岗位管理人员每月对气防器材进行1次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各部件外观情况(包括气瓶)、气瓶压力、压力表显示情况、报警哨报警情况、气密情况、气瓶检验情况等,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燕山石化公司安全检查台账》中。
苯作业防护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终8.7)

中国石化安〔2011〕XX号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苯作业防护管理规定》的通知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现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苯作业防护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三月一日主题词:苯作业管理规定通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厅20××年××月××日印发通用业务制度-实施类1 总则1.1本规定所称苯作业,包括直接从事苯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和废弃以及其他可能接触苯的作业。
1.2 苯属高毒物品,苯作业防护要同时遵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高毒物品防护管理规定》。
1.3 苯属确认人类致癌物,应采取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减少接触机会,尽可能保持最低接触水平。
2 组织机构与职责2.1 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负责集团公司苯作业的监督管理,各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苯作业的监督管理,各作业部和装置负责各自的职业卫生日常管理。
2.2 存在苯作业的各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本单位苯作业防护负责。
2.3 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苯作业的实际,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建立本单位苯分布档案,明确高风险区域、高危害作业范围,并制定防范措施,编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3 职业卫生管理3.1 原材料采购与运输3.1.1 可以用低毒物品代替苯的作业,严禁使用苯。
3.1.2 供应商及运输商应具备相关资质。
采购苯或含苯物料时,供应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否则不得将其列为供应商:(一)取得国家颁发的相应许可和经营许可证;(二)有与供应物品相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进口物品说明书和标签必须有中文说明和标志。
对含有苯的原料、产品,应做到严密包装,用具、器材、容器应坚固可靠,符合运输安全要求,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破损、逸散。
3.1.3 装载苯或含苯物料的车辆的停放,要有专人监护,严格禁止在生活区、办公区、厂内道路及其它人流集聚的场所停放。
燕山石化应急管理制度汇编

燕山石化应急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燕山石化公司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保护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维护公司财产和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燕山石化公司内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二条应急管理是指为了防范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人员安全,公司财产和环境的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
第三条燕山石化应急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以防为主,防范突发事件发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迅速有效地组织处置,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第四条燕山石化应急管理的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负责,专业协同,科学预防,稳妥处置,宜则应急。
第二章应急预案第五条燕山石化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依法制定的具体应急组织预案和处置方案。
包括公司内部的应急预案和与其相关的外部应急预案。
第六条燕山石化应急预案必须与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确保公司内部预案与外部预案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第七条公司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审批程序必须合法合规,完善并及时更新。
第八条公司应急预案必须有责任人、责任人联系方式、组织结构和应急流程的明确安排,并经过实际演练的验证。
第三章应急管理组织第九条燕山石化应急管理组织由总部应急管理部门和各子公司、部门的应急管理部门组成。
第十条总部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应急管理政策和工作计划,组织公司应急管理演练和救援工作,指导各子公司、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子公司、部门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编制、人员培训、装备设备的储备和维护等工作。
第四章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第十二条燕山石化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包括预防准备、事件监测、紧急处理、救援保障和恢复重建等阶段。
第十三条预防准备阶段包括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和培训等工作。
第十四条事件监测阶段包括突发事件的及时监测、信息报送和预警通知的发布等工作。
第十五条紧急处理阶段包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处置和应对紧急情况等工作。
035燕山石化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燕化企…2016‟470号关于印发《燕山石化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的通知公司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室:现将《燕山石化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制度电子版可在燕山石化主页安全监察部安全法规、文件栏查询、下载。
燕山石化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2016年7月18日—1—企业制度-管理规定1 总则1.1 术语解释1.1.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1.2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1.1.3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1.2 管理原则1.2.1 职业卫生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1.2.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保障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的业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的原则;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注重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与过程管理;坚持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的原则,职业健康的规划、检查、监督、考核等工作要全面纳入安全管理。
—3—1.3 管理方式本制度按专业实行归口管理,分层负责。
2 职责与分工2.1 公司HSE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HSE委员会会议,听取职业卫生情况汇报,研究公司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2.2 公司总经理2.2.1 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2.2 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的要求,设臵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苯作业防护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从事苯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从事苯及其同系物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处置等环节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苯,是指化学式为C6H6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
第四条从事苯作业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苯作业防护管理制度,加强苯作业的监督管理,确保苯作业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第二章作业场所要求第五条从事苯作业的场所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作业场所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苯的危害;(三)作业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设备,如通风设备、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四)作业场所应当定期进行检测,确保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第六条从事苯作业的场所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设置:(一)作业场所应当远离生活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二)作业场所应当设置专门的储存区域,储存区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三)作业场所应当设置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区域,废弃物处理区域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
第三章防护措施第七条从事苯作业的单位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一)对从事苯作业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其了解苯的危害和防护知识;(二)为从事苯作业的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三)对从事苯作业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四)对从事苯作业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第八条从事苯作业的员工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二)不得在作业场所吸烟、进食、饮水;(三)不得擅自更改、拆除、损坏防护设施和设备;(四)发现苯浓度超标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单位负责人。
《中国石化放射防护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放射防护管理规定》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现将《中国石化放射防护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基本要求1.1本规定中所称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本规定中所称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和中子发生器。
1.2根据放射源、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将射线装置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2组织机构与职责2.1安全环保局负责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防护的监督管理;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单位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2.2各单位应成立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放射源、射线装置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领导和协调放射防护工作。
3放射防护管理3.1许可和备案管理3.1.1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辐射安全许可备案制度。
凡使用放射源及射线装置、建立固定放射作业场所,均应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相关政府环保部门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3.1.2进口列入限制进出口目录的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在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由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据国家对外贸易的有关规定签发进口许可证。
进口限制进出口目录和禁止进出口目录之外的放射性同位素,依据国家对外贸易有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
3.1.3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放射性源与射线装置使用单位,自变更登记之日起20日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3.1.4部分终止或者全部终止使用放射源、射线装置活动的单位,应到原发证机关办理许可证部分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手续。
3.1.5改变许可证所规定的活动种类或者范围,以及新、改扩建使用设施或者场所,须重新申请领取许可证。
燕山石化危险化学品罐区安全管理规定

制度名称 燕山石化危险化学品罐区安全管理规定 制度编号 QZ/YSSH.AJ.020.2016 制度版本 2016版 制度文号 燕化企〔2016〕 号 制定部门 安全监察部 制度管理人 方文林 所属业务类别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项安全监督管理 会签部门 机械动力部、生产管理部、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发展计划部、行政管理部(保卫武装部)、管理信息部、法律事务部废止说明/ 生效日期 2016年 月日 制定目的规范危险化学品罐区安全监督管理,确保事故状态下安全抢险防护设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制定依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中国石化石油库和罐区安全管理规定》、北京市地方标准《危险化学品地上储罐区安全要求》(DB11/833) 适用范围燕山石化公司 适用业务流程危险化学品罐区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业务流程 / 涉及的相关制度1.燕山石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2.燕山石化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1 总则1.1 术语解释危险化学品罐区指收发和储存原油、成品油、半成品油、溶剂油及其他易燃、可燃、有毒液态和气态化学品等的储运设施。
1.2 管理原则新建、改建、扩建及现役危险化学品罐区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危险化学品地上储罐区安全要求》(DB11/833)和《中国石化石油库和罐区安全管理规定》等的要求。
2 管理职责分工2.1 安全监察部负责制定、完善本规定,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组织危险化学品罐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安全评估、登记建档、备案、核销工作。
2.2 机械动力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罐区设备设施、安全附件的设计、购置、安装、使用、修理、改造、停用、更新和报废全过程专业管理。
2.3 生产管理部负责危险化学品储存工艺管理制度、生产技术方案的实施监督和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
2.4 炼油事业部、公司化工事业部分别负责本系统危险化学品储存工艺管理制度、生产技术方案的执行。
石油化工安全防护管理标准

石油化工安全防护管理标准1. 前言石油化工行业具有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安全防护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石油化工安全防护管理的标准,以确保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安全责任为保障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每个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高层管理人员应明确安全责任,将其融入企业的管理体系,确保所有员工都有安全意识,并划分相关的安全职责。
3. 安全培训和教育石油化工企业应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
培训内容应包括应急处理、事故预防、安全操作规程等,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设备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应包括设备检查与维护、设备运行监控、设备故障处理等内容,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5. 防火与防爆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防火与防爆制度,包括火灾预防、可燃物储存规定、消防设备设施的配置和维护等。
每个员工都应接受适当的防火与防爆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应急响应能力。
6. 作业安全管理作业安全是石油化工企业最重要的安全环节。
企业应制定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完善各项作业操作规程。
同时,企业应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控,确保作业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7. 环境保护石油化工企业应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并遵守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
企业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和管理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排放,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8.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影响,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组织结构、应急救援流程、排查事故原因等。
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9. 安全检查和评估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安全检查应包括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10. 事故应急预案石油化工企业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提前安排好应急资源,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对和处置,最大程度减少事故损失。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苯的防护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苯的危害与影响 • 苯的来源与传播 • 苯的防护措施 • 安全管理之苯的防护 • 职业卫生之苯的防护 • 案例分析与应用
01
苯的危害与影响
苯的化学特性
01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芳香气味。
02
易挥发、易燃。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和他人安全。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01
定期检查
定期对苯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02
安全评估
定期对苯作业进行安全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
03
及时整改
对检查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05
职业卫生之苯的防护
减少苯的接触和暴露
消除苯污染源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工作场所中的苯污染源,如改进工艺流程 、使用低苯或无苯的替代品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苯的暴露风险
急性暴露
短期内接触高浓度的苯气体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 和意识模糊等。
慢性暴露
长期低浓度接触苯可能导致慢性中毒,症状包括神经系统损伤、造血系统损 伤和免疫系统损伤等。此外,流行病学研究还发现长期接触苯与多种癌症如 白血病、肺癌和膀胱癌等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03
苯的防护措施ຫໍສະໝຸດ 通风换气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使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定期检测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苯浓度检测,确保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制度
01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轮班制
02
03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谈谈苯作业场所的综合防护措施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谈谈苯作业场所的综合防护措施背景介绍苯是一种易燃、有毒的有机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药品和化工制品中。
苯的接触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包括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伤。
因此,在苯作业场所,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接触苯并保证员工的健康安全。
常见的苯作业场所综合防护措施1. 工作场所设计合理的工作场所设计是预防苯接触的第一道防线。
在设计工作场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建筑物结构、通风设备和照明设备的选择和配置•工作空间的尺寸和布置•相邻区域的通风和隔离措施•工作时人员的离子辐射、热应激和噪声2. 个人防护措施在苯作业场所,必须给每一个从事苯作业的员工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透气的化学传递护服和手套•泄漏防护型安全鞋•防护眼镜和面罩•防护头盔和呼吸器•充足的清洁设施以清洗个人防护设备3. 健康监测措施在苯作业场所,应定期进行员工健康状况检查,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健康,包括:•检查呼吸系统、肝脏、肾脏和造血系统等功能•测量血、尿中苯含量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告知苯的危害、防护方法和注意事项4. 废弃物处理在苯作业场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储存,以减少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
废弃物处理措施包括:•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和废水处理设备•将有害废弃物储存在符合标准的容器中,并进行分类、标识和定期处理•进行废弃物污染源控制和监测结论在苯作业场所,需采用全面的综合防护措施,包括工作场所设计、个人防护措施、健康监测措施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必须尽可能地降低苯作业场所员工的健康风险,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工业生产中苯防护措施

工业生产中苯防护措施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苦杏仁味和芳香气味,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苯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危害,长期接触苯可能导致白血病、造血系统损害等健康问题。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工业生产中需要采取苯防护措施。
工作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现场应该定期进行苯浓度的环境监测,确保苯浓度不会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若苯浓度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放或者排解。
监测频率应该根据工作环境的复杂程度和苯的使用频率而定。
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生产方式,控制苯的使用量,并且减少苯的溢出。
有可能的话,可以采用低挥发性的物质代替苯,或者开发新的生产工艺使得苯可以更加稳定地存在于系统内。
防护装备在利用苯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人员应该穿戴防护服装、呼吸器等防护设备,防止苯污染物直接接触工作人员身体,影响人体健康。
工人的防护装备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规范,选择适合的防护用品。
要注意防护装备的清洗、干燥和储存。
安全培训在进行任何关于苯的工作之前,工业生产企业应定期对工人进行苯的毒性与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强化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那些与苯相关的工作岗位,必须确保工人已经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
事故应急准备在苯污染出现灾难性事故时,应该有事故应急预案。
该预案需要包含应急措施、污染反应、以及事故现场的处理等方面的细节。
企业的负责人需要制定苯污染的事件应急预案,并且培训所有工作人员的应急行动方案,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结论苯的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必须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
从监测环境到控制苯的使用量,从防护装备到安全培训,以及应对事故的预案,这些措施应该结合在一起,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苯对人体的潜在危险。
石油化工企业粉尘防爆管理制度

石油化工企业粉尘防爆管理制度石油化工企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学、农业等众多领域。
然而,随着石油化工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中,粉尘爆炸是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粉尘爆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与氧气混合并遇到点火源时,发生瞬时的剧烈燃烧现象。
粉尘爆炸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连锁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加强粉尘防爆管理,制定科学的防爆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首先,石油化工企业应明确粉尘防爆管理的重要性。
粉尘防爆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需要。
只有高度重视和加强粉尘防爆管理,企业才能有效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风险,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次,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粉尘防爆管理制度。
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粉尘防爆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粉尘防爆风险评估:石油化工企业应对生产环节中可能产生粉尘的设备、工艺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具体的风险点和风险等级。
2. 防爆动火管理: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动火管理制度,确保动火操作符合规范,严禁在可能产生粉尘的区域进行动火作业。
3. 防尘措施:石油化工企业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加装防尘罩、排风装置等,确保设备内部、生产场所的粉尘积聚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4. 氧浓度监测:企业应安装适当的氧气浓度监测仪器,定期对生产现场的氧气浓度进行检测,确保氧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
5. 防爆设备使用与维护:石油化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用符合防爆要求的设备和器材,并制定维护计划,定期检查维修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6. 应急预案与演练: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粉尘防爆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最后,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类型:企业制度-实施类/执行类
-1-
1 基本要求
1.1 管理原则
1.1.1苯属高毒物品,是确认的人类致癌物,应采取技术和个人防护措施,减少接触机会,尽可能保持最低接触水平。
1.1.2 本规定适用于直接从事苯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和废弃,以及其他可能接触苯作业时的防护,对原材料采购与运输、作业场所、防护用品和作业人员等管理进行规范。
1.1.3 公司涉苯单位要结合实际,确定接触苯作业人员范围,在职业卫生档案中明确苯分布图,确定高风险区域、高危害作业范围,并制定防范措施,编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1.1.4 承包商、外来施工人员和劳务派遣用工人员的苯防护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1.2 业务管控方式
本制度按专业实行归口管理,分层负责。
2 职责与分工
2.1 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苯防护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含苯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落实工作。
2.2 公司环境保护部负责涉及苯防护的污染事故调查处理。
2.3 公司生产管理部、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负责涉及-2-
苯防护的生产、工艺管理。
2.4 公司机械动力部负责涉及苯防护的设备、设施的管理。
2.5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苯作业人员的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告知工作,协助安全、职防部门做好接触苯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负责做好职业禁忌人员、疑似职业病人员和职业病人员调整岗位工作。
2.6 公司工会负责对苯作业的劳动保护规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7 职业病防治所对二级单位苯防护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参与公司苯防护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接触苯作业人员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苯作业场所日常监测和应急检测工作。
2.8 二级单位对本单位所管辖的苯防护负全面管理责任。
3 管理内容和工作程序
3.1 原材料采购与运输
3.1.1 可以用低毒物品代替苯的作业,严禁使用苯。
3.1.2 供应商及运输商应具备以下资质:
3.1.2.1 供应商必须取得国家颁发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有与供应物品相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进口物品说明书和标签必须有中文说明和标志。
3.1.2.2 运输单位必须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做到严密包装,用具、器材、容器坚固可靠,符合运输安全要求,
-3-
防止运输过程中破损、逸散。
3.1.3 苯运输车辆的停放要有专人监护,严格禁止在生活区、办公区、厂内道路及其他人流集聚的场所停放。
3.2 作业场所管理
3.2.1 预防苯中毒的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要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实现苯作业的自动化、机械化和密闭化。
3.2.2 苯作业场所应设臵固定式苯报警仪,预报值设为
5mg/m3,报警值设为10mg/m3。
3.2.3 苯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臵液位计、温度计,并安装具备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臵,设臵紧急切断装臵、围堰和泄险沟槽。
3.2.4 苯室内作业场所应安装全面或局部通风设施,加强场所通风,防止其外逸和扩散,排入大气前应经过净化回收。
3.2.5 苯作业场所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要求,设臵警示线、警示牌和告知卡;在生产区域醒目位臵设臵风向标。
3.2.6 苯作业场所应设臵喷淋洗眼设施,保证做到防冻、防凝和防腐,并做好设施检查维修记录。
3.2.7 严禁含苯物料直接排放,对涉及苯的装臵和设备进行重点管理,组织做好设备检查和维修,确保含苯物料不泄漏。
对苯防护设施要定期维护,确保设施正常使用。
3.2.8 在分析化验室内使用苯或含苯物料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分析作业时通风橱门必须拉至操作者呼吸带以下。
-4-
3.2.9 苯装卸作业时,鹤管与槽车口应密闭,槽车内的含苯废气应回收处理或净化处理后高空排放,宜设余液回收系统,禁止人工回收余液。
3.2.10 凡含苯及苯系物的采样,应密闭进行。
3.2.11 受限空间内防腐涂料作业必需设移动通风。
3.2.12 苯作业场所应设臵更衣室,更衣室应配臵闭锁式衣柜,便服、工作服分柜存放。
工作服须及时清洗。
3.2.13 应设臵沐浴间供作业人员工作后及时沐浴。
沐浴间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并采取防水、防潮、排水和排气等措施。
3.2.14 苯生产装臵维护、检修方案中必须明确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识别,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并设臵警示标志。
3.2.15 进入高风险区域巡检、排凝、仪表调校、采样、清罐等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携带便携式苯报警仪,2人同行,1人作业、1人监护。
报警仪预报值设为5mg/m3,报警值设为10mg/m3。
3.2.16 严禁使用苯或含苯物料洗刷工具、洗手或去污。
3.2.17 应及时清除苯作业场所的苯污物,移除过程应考虑密闭。
严禁作业人员在苯作业场所饮食、吸烟。
3.2.18 进入含苯的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测定苯含量及氧含量,当苯含量低于10mg/m3且氧含量在19.5-22%时,方可进入作业。
具体执行《燕山石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5-
3.2.19 苯作业场所应设臵监测点,由职业病防治所负责每月监测1次。
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或曾发生苯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进行整改或监控。
3.2.20 承包商要制定苯防护措施,由各单位项目主管部门督促落实、各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风险较大的作业,防中毒措施要提交二级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核。
3.3 防护用品管理
3.3.1 各单位应按照中国石化个体防护用品配备管理要求,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并做好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记录。
3.3.2各单位要做好个体防护用品日常维护、检查、更换及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防护用品的防护效能。
3.3.3 苯及含苯物料的化验、采样作业、非密闭的装卸车作业、清罐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和手套,操作时应站在气流方向的上风向。
3.3.4 应及时更换滤毒元件,保证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3.4 作业人员管理
3.4.1 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熟悉管理范围内、本岗位苯的危害特征、分布及其防范措施。
涉及苯作业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苯防护知识专项学习和考试,并将培训学习、考试情况及时在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登记。
3.4.2 涉及苯作业岗位应实际制定苯防护职业卫生操作规-6-
程。
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臵能力。
3.4.3 各单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及时公布苯作业场所的检测和评价结果,及时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4.4 作业人员班后离开苯作业场所时,应更换衣服,不可将工作服带出厂区。
3.4.5 接触苯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苯的职业禁忌人员、慢性苯中毒和急性重度苯中毒人员,应立即调离苯作业岗位。
3.4.6 各单位要积极安排疑似职业性苯中毒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病诊断和治疗。
3.4.7 孕期和哺乳期女工不得从事苯作业。
3.4.8 进入苯作业场所的外来人员,由属地单位进行作业前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苯作业。
4 监督、检查与考核
4.1 公司安全监察部按照检查底稿履行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和完善。
4.2 各单位应定期对苯防护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安全考核。
-7-
5 附件
5.1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职业病防治所出具)5.2 燕山石化苯防护管理规定检查底稿
5.3 苯防护管理业务流程图
-8-
附件5.3 苯防护管理业务流程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