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
柳永、李清照等
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愁别绪,风 格婉约柔美,情感细腻动人。
2024/1/24
17
其他著名诗人词人简介及作品欣赏
01
02
03
04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作品风格平易 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多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024/1/24
元稹
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 白”,作品多涉及爱情和人生
王维、孟浩然等
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 新自然,具有恬静、淡雅之美。
2024/1/24
16
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及其作品风格
苏轼
作品风格豪放、开阔,既有对人 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 爱和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
的精神境界。
辛弃疾
作品风格激昂、慷慨,多抒发爱 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
学生3
3
我觉得《长恨歌》是一首非常美的长诗,通过讲 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朝盛世 的辉煌和衰落。
2024/1/24
24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鉴赏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古诗词的学习 和讨论,通过深入了解背景、意境和 表达技巧,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尝试创作古诗词,通过实践锻炼自己 的诗词创作能力,更深入地体会古诗 词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 鉴赏方法与技巧 • 经典古诗词解读 • 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 •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互动环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2
01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高考古诗词鉴赏(ppt)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23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反映离乱的痛苦 表达山河沦丧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完整编辑ppt
24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问: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美好的意象?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此事时认识 个什么样的形象?
完整编辑ppt
7
答题链接高考
• 【2016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完整编辑ppt
8
答题链接高考
• 8.(6分) •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汉江江水回旋万里,分成
了很多支流。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 迅疾奔流。 • (2)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远望汉江水势浩瀚无边, 气势宏大的景象。 • (3)借景抒情,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
• “啼”字表面写黄莺鸣叫,深层写黄莺殷
殷挽留、凄凄惜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拟
人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
移位,曲笔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完整编辑ppt
37
• 答题公式
公式: 释义+手法(修辞或表现)+表达 诗人的情感
模式: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的形 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作者 的感情。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16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二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作者第二 次遭贬初到惠州时所作。
2、读关键词
(1).情感词: 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 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 (2).修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等,尤其 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30
方法四:读正文(意象 关键词 尾句)
(3).情感词即“情点”。直接表露情感,如“悲”、 “愁”、“孤”、“喜”“闲”之类。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如何读懂诗歌
2、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四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一
观书有感
借助题目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 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 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问: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5分)
24
演练三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古诗词鉴赏之重点诗词流派 课件(共27张PPT)

古诗词鉴赏之重点诗词流派 课件(共27张PPT)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 友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和自己永远躬 耕田亩的决心。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
答: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志向。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 楚辞—浪漫主义源头
汉乐府 代表作: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
诗歌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 朝
唐朝
一、 “建安七子” 二、“竹林七贤” 三、东晋:
陶渊明—田园诗 四、南北朝:
谢灵运—山水诗
一、初唐 四杰: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 二、盛唐 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王昌龄、高适、 岑参 三、中唐 白居易,韩愈,孟郊 四、晚唐:李商隐,杜牧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我欺。
田园派诗歌的特点 及陶渊明作品的风格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 表现了什么乐趣,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元曲四大家:
《西游记》《金瓶梅》
①关汉卿 ②白 朴 ③马致远 ④郑光祖 元曲四大悲剧:
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红楼梦》
①关汉卿《窦娥冤》②白朴《梧桐雨》2.戏曲:明—汤显祖:《牡丹亭》
③马致远《汉宫秋》④纪君祥《赵氏孤儿》 清—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第一部分
三大流派及代表人物
猜猜我是谁?
具体风格:
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 率,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用事较多,不拘守 音律

古诗词鉴赏专项课件PPT(初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专项课件PPT(初中语文)

诗词名句赏析
典型例题2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3分)
诗词名句赏析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3分) 解答: “竟挑蝴蝶下山来”“竟”字表现出惊喜之情。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 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悠闲,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2、表现手法
典型例题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本诗前两句用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表现手法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解答: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表现了作
(二)诗词名句赏析
答题步骤
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诗句的内容+作者的情感 如果没有手法,可以从关键词入手分析
诗词名句赏析
典型例题1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 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请简要赏析上片“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分)
对比答题方法
用xx的xx和xx的xx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表达了……情感
虚实结合答题方法
①点关系:动静结合 ②结合诗句概括实景、虚景 ③效果:烘托出了……氛围;渲染了作者……情绪;突出……主旨。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
3、衬托(正衬、反衬)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渔家傲》 《江城子·密州出猎》 《雁门太守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杜甫
范仲淹 苏轼 李贺 辛弃疾

宋 宋 唐 宋
古诗词鉴赏
即景抒情 / 言志
《登飞来峰》
《望岳》 《使至塞上》
王安石
杜甫 王维

唐 唐
《观沧海》
曹操
三国
唐 唐
抒发对自身遭 《酬乐天扬州初逢 刘禹锡 遇的感慨 席上见赠》 《行路难》 李白
七、方法小结
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 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④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 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八、练一练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 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 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比鉴赏题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 同?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 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 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温馨提示: 诗歌对比赏析类的试题通常给出两首相关的诗歌, 它们或者主题相同或者意境相近。答此类题,需 仔细阅读所给诗歌,提炼意象,从写法、语言、 主旨、情感等方面细心比较其异同,答案往往就 在比较中。例如本题,即可从枯藤、老树、昏鸦、 断肠人等意象看出马致远的凄苦与感伤;而刘禹 锡的《秋词》里,春潮、晴云等意象让人看到的 则是乐观豁达、昂扬向上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55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55页)

•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的
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 此诗描述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述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
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
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
• 3、答题要条理化

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
组织答案了。答案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
才干条理清楚又全面周到。
三、古诗词常见题型分类及答题模板
•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 一、诗歌鉴赏必需具备的知识积存 • 1、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
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 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关于表现〔特别〕什么思想〔感情〕起到 了什么作用。 • 2、常见的意象和意境 • 〔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意象可以是人 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邶风 静女》 中的小伙子〕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声声慢》 中的“我〞〕,也包涵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 鹭〞 “青天〞〕 • 在古典诗歌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使用来表现某种情绪,后又被 其他诗人反复使用于这种情绪,从而有了特定的内涵。同一民族, 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 象。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因此, 了解这类意象通常寄予了作者哪种思想情志,常常成为诗歌鉴赏 的突破口。 • 3、常用的表达技巧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高考古诗词鉴赏课件(共22张PPT)

“乌鹊”比喻尚在徘徊选择的贤才, “何枝可依”表现了贤才彷徨的处境与心情,也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2024年可用课件
4
活动一 链接教材,归纳设误类型(怎么考?)
艺术手法赏析有误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判断错误,张冠李戴,如把“虚写”说成“实写”, 把“设问”的说成“反问”,典故内容解释有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6
选项设误类型:
1.词句内容理解有误(重要的字或词语的解释、诗句内容的理解) 2.情感主旨分析错误(思想情感、写作目的) 3.艺术手法赏析有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典故理解) 4.形象意境分析不当(形象特点或意境氛围概括不当) 5.语言特点判断错误 (语言特色分析、语言风格判断) 6.基础知识运用错误(体裁、题材、文化常识或背景等)
2024年可用课件
9
活动二 转换角色,命制试题
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怎么设误?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A.
设误角度: 命题解析: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B.
题设误诗角岁度:晏 离 鸿 断 , 望 阙 天 遥 病 鹤 孤 。
命题解析: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C.
莫设误谩角拘度:牵 雨 花 社 , 青 云 依 旧 是 前 途 。
4.下列对《扬州慢》(选必下)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的景象。“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渲染了扬州城的勃勃生机。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含蓄地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比,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课件(253张PPT)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  专题一  古诗词曲鉴赏课件(253张PPT)
2.(2019河北)这首祝愿,表现出词人乐观旷达的胸襟。
12
3.(2011河北)阅读宋词《水调歌头》,回答(1)~(2)题。(5分) (1)请就词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还是人的影子?(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 可给分)
(2)简析“转朱. 阁,低绮. 户,照无眠.”一. 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13
4.*无题(唐·李商隐) [10年未考]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2020北京东城区模拟)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 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 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 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 坚韧不拔、乐观豁达的精神。(2分)
10
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2019、2011年均单篇考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金题集训
1.(2020唐山路北区三模)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答: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眼 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 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境地, 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长年不息 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 才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 忧民的高尚精神。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 名作。
(2)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 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 风光图)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 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或“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 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 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答案:表现了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愉快交 谈的情景。
2、手法分析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作简要赏析。
答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 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3、对比鉴赏题
《秋思》·马致远

(张九龄《望月怀远》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3、赏析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四 种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双关、对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用典、象征、对比等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
1、李 白:《行路难》《送友人》 《月下独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峨眉山月歌》《春 夜洛城闻笛》《渡津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登楼》《望岳》
《石壕吏》《羌村三首》《春望》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
有感》
4、王 维:《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5、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6、苏 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诗题 三读:读注释 小序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词句品味 七、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六、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字是聚集的意思。许多的峰峦仿佛 从不同的方向奔来,拱卫潼关。赋予众多的 山峦以生命和意志,充满了灵动之感。
“怒”字是愤怒的意思。形容黄河之水奔 腾澎湃。不仅凸显出水流的湍急,更赋予它 生命和感情。
烘托了诗人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突出 了其吊古伤今的悲愤之情。
“品味诗眼型”答题要点
释字原意 +
“见”是不经意地看见,而“望”是有意而 望,悠然无意之间看见美丽的南山。“见”更 能展示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和热爱自然的美 好情怀。
“涨”字是水位升高的意思,既写出 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富于动态形 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压”字是逼近的意思,敌军兵临城下, 双方力量悬殊。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战前紧 张的气氛和守军将土的艰难处境。
(2007 河南中考)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1~22题。(共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1. 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
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 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 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
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 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上云天;黄河如带,映衬 西沉的夕阳。
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还原绘景 +
悟情入境
(09’南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 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表达了作者返归自然的人生 理想。
(09’青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两句诗阐明作者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体现 文天祥的民族气节。或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 心。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又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描写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 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蕴含着新的事物总会取代旧的事物,新旧更替的 道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赏析名句型”答题要点
品句意(想象、联想) +
明手法 +
悟情感(哲理、志向)
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开阔壮美的景象,而且还把 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
5.请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赋予落花生命和情感,花儿凋零后并没 有完成自己的使命,它还要回到养育它的泥土中 去,化为春天的土壤。为养护来年新开的花朵尽 自己一份力量。
诗人以落花自比,辞官还乡就好像花朵凋零, 但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为一代新人成长出力。今 天,我们常用这句诗来表达无私奉献(为了美好 事物而敢于献身)的精神。
品味诗眼型
【题目形式】 1、你认为诗中某字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请你从诗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 的一个字?
3、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请你任选一句诗,说说加线字妙在何处?
①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望岳》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③君问归期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 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它昭示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被传诵 至今,试赏析这两句诗。
好像是春风吹了一夜,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 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手法,把冰雪的 世界写成了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象。 表现诗人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
21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分析技法型 赏析名句型 品味诗眼型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有时是精练传 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 句。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 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 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20.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2分)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 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2009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20-21题。(共4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 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09’海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说说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答: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
的豪情。
题型示例
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
2、揭示名句中蕴含的哲理、抒发的情感 或志向。
3、自选角度,综合鉴赏。
1.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
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钟”字是“聚集”意思,运用了拟人的写法, 它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的表现 了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的神奇秀丽。
“割”字是“切断”的意思,从山的北面来 看,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分)
22. 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 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分)
(2008河南中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1题。(共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