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5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精选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诗歌共有5小节。

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学情分析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教学建议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

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一课时

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一课时

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3、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

2.流利地朗读古诗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一、字词教学(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1.自学要求:(出示课件)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

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

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zǔā nónɡ wànɡ zhāi tāo dàn yì祖啊浓望摘掏蛋忆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

(1)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那/浓绿的/树阴/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3)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23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3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解析】课文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生动描绘出推想中的祖先的生活场景,极具画面感疑问的句式,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

“摘、掏、逗、采、捉、逮"等词语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儿童情趣溢于言表,这些词语也为学生的表达提供给了范例。

【教学目标】1.认识“逗、逮”等5个生字,会写“摘、掏"2个字,理解“一望无边”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写第二小节。

4.能认读含有“摘、掏"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难点】1.能认读含有“摘、掏”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2.能展开想象,仿写第二小节。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作者吴珹小的时候,在院里和爷爷聊天。

2.揭示课题:祖先也有自己的摇篮。

3.齐读课题:祖先的摇篮。

二、品读第1小节1.明确祖先的摇篮是什么。

(1)出示试学一: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想一想“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2)自由读课文。

(3)师提问:爷爷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预设:原始森林。

2.观看原始森林的视频,一起走进原始森林。

(1)观看视频。

(2)师提问:刚才我们走进的原始森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3)学生分享。

3.走进第1小节,爷爷眼中的原始森林有什么特点?(1)学生分享预设1:一望无边说明原始森林很大。

教师出示原始森林很大的图片:这就是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这就是漫无边际的原始森林、这就是广阔无垠的原始森林。

板书:大。

预设2:原始森林的树木很茂盛、枝叶很绿。

教学设计1: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

教学设计1: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2.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出示原始森林图片)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看,这原始森林的景色多么美,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的生活环境吧。

(板书:祖先的摇篮)2.齐读题目,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自学字词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 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圈出来,自主解决。

(2) 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效果。

(1) 课件展示会认字读音,引导学生正确拼读。

yīn dòu qiáng wēi dǎi荫逗蔷薇逮(2) 课件展示会写字,指名学生认读,教师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祖啊浓望摘掏蛋忆重点字书写指导:祖:偏旁是“礻”不是“衤”,“且”的最后一笔要长些;“掏”的偏旁是“扌”,识记这个字时,我们可以换一下偏旁;用形近字进行辨析,如淘、陶、萄等。

(3) 教师运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遥远:距离长远,时间久远。

苍苍茫茫: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的样子。

3.学生互相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

三、把握脉络1.自读课文,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能根据各节意思的不同划分段落。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3.组长汇报结果,教师归纳总结。

(1) 第一部分(第1小节):介绍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

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2) 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介绍了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摇篮中是如何生活的。

(3) 第三部分(第5小节):概括总结,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4.按男女分组朗读四个小节。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

小学语文《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祖先的摇篮》。

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祖先的摇篮》是一首描述祖先生活的诗歌,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象,展现了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诗歌中涉及到了祖先的居住环境、食物来源、服饰特点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学生可以对祖先的生活方式有更直观的认识。

2.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和理解。

祖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描述。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3.2 讨论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关于祖先的生活图片或者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祖先的生活方式。

4.2 朗读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4.3 理解课文: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内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5.2 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练习,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理解“祖先”和“摇篮”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6、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

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4、配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

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

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一课时

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一课时

祖先的摇篮教案第一课时教学主题:祖先的摇篮时间:1课时(45分钟)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培养学生对祖先的敬仰和尊重。

3.能够理解和表达对祖先的感激和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1.发掘祖先文化的深意,帮助学生理解祖先文化所传递的精神与价值观。

2.如何将祖先文化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看到祖先文化的现代意义。

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交流法3.小组合作法教学步骤:Step1:导入(8分钟)(1)教师播放“祖先的摇篮”视频,引起学生对祖先的关注和兴趣。

(2)老师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祖先的摇篮”是什么,祖先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Step2:讲授(25分钟)(1)教师讲授祖先的摇篮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学生跟随老师默读全文,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

(2)教师根据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认识祖先文化的现代价值,如“回归自然,关注环保”,通过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巾等产生的垃圾,来爱护我们的环境。

Step3:互动交流(10分钟)(1)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祖先文化的理解和自己使用纸巾、一次性筷子的看法。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答辩,分享各自的体会。

Step4:总结反思(2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对祖先文化的敬畏之心,感恩之情。

教学设备:1.投影仪2.视频3.PPT4.黑板教学评价:1.通过互动交流和答辩,检验学生对于祖先文化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2.学生提交课后反思作业,从中发现和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疑点,并进行课堂纠正。

3.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学生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教学延伸:1.学生在课堂上制作“纸篓”等环保物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落实环保观念。

2.学生分组到社区进行一次垃圾清理活动,感受自己环保行动的力量。

3.学校组织“祖先文化”讲座,邀请祖先文化专家,为学生们深入了解和学习祖先文化提供更丰富的资源。

教学后记:本节课上,我发现学生很关心环保,但并不知道具体怎样实施,也不知道祖先的文化与环保有什么关系,所以我希望学生从本课中感受到了祖先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这能够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学习、了解并传承祖先文化,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环保观念。

《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

2.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正音指导:祖——平舌音zǔ。

(2)指导书写生字“祖”,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提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左边是部首“礻”,右边是“而且”的“且”。

(3)组词:祖国、祖先。

2.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什么?3.梳理问题:祖先的摇篮是怎样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些什么?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文的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小节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①朗读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男女生对读。

教师相机正音:“浓”是后鼻音,注意“n”的发音;读好“摘”的翘舌音;读好“赛”的平舌音。

(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呢?提示:①换偏旁识记:萄—掏;墙—蔷;亿—忆。

②偏旁归类识记:草字头(艹)——蔷、薇;走之底(辶)——逗、逮。

③借助插图或图片识记:“蔷薇”是一种植物。

三、学习第1小节1.小声朗读第1小节,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出示: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呢?2.自由思考后和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1)指名读句子: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你还知道什么是谁的摇篮?照样子说一说。

那浩瀚的大海是浪花的摇篮;那高大的树木是鸟儿的摇篮。

那()是()的摇篮;那()是()的摇篮。

(2)指名读句子: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①哪些词句写出了森林的大?(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②第1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真有意思”是儿童的口吻,要读出有趣的味道。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简要分析】《祖先的摇篮》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编排有《祖先的摇篮》《黄帝的传说》《羿射九日》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祖先的摇篮》安排了要求学生“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祖先的摇篮》以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出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

诗歌共有四个小节,结构清晰明了,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学生有阅读的兴趣。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

思维以具体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通过近二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短文的能力。

虽然他们对祖先的摇篮不全面了解,但通过媒体和图书对祖先的摇篮多少有些了解,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有利于学生加强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掏、摘”等4个生字。

会写“祖先、原始”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是什么。

3. 初步感知原始森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记本课生字,规范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并能初步感知原始森林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教法为了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景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自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放手让学生应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忆生字。

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动画演示,图片示范,指导学生规范写字。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迪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想像,让学生带着想象阅读课文。

学法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感悟课文优美语言,感受原始森林的特点。

通过直观形象的情境学习,主动识记生字,理解词语,规范写字,参与学习课文的全过程。

在独立思考,分享交流中,发展思维,习得识字方法,养成写字习惯,提高审美情趣。

二年级语文(统编版)-《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 教案

二年级语文(统编版)-《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 教案

教案
二、疏通词句为主,正确流利读文1.读全诗,标小节序号
2.认读词语,概览全文
3.读好句子,读准变音
4.问答游戏,朗读诗文
字词句段文,循序渐
进,读好全诗。

三、抓词想象,品读第一小节1.提出问题,关注第一小节
2.图文结合,进入情境
3.抓词想象,感受“摇篮”之大
4.抓词想象,感受“摇篮”之美
5.想象朗读,感受摇篮的大与美
抓关键词语展开想
象,感受原始森林的
大和美。

四、归类识记,分类指导生字词1.风车游戏,归类识记字词
2.分类指导,学习生字
3.总结谈话,朗读全文
游戏识字、归类识
字,激发学生自主识
字,教会学生识字方
法。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 教案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 教案

23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面对所处世界的好奇发问和自由想象编排的。

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伟大,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和探寻远古知识的兴趣。

《祖先的摇篮》以儿童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目标1.认读“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浓、望”等9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根据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随文识字,认读有关动词,掌握生字的书写。

感知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指导朗读,能读好二三小节的问句。

想象画面。

四、教学过程(一)话题引入1.思考交流:(1)朗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课题中的“祖先”和“摇篮”指什么?2.思考交流:你了解人类的起源吗?3.思考交流:你知道祖先的摇篮在哪里吗?例如:黄河与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原始森林:为什么原始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二)初读诗歌,识记字词1.朗读要求:(1)自由读诗歌。

(2)标出诗歌小节。

(3)你知道什么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吗?2.我会读:《祖先的摇篮》3.我会读:出示本课的的生字。

带领学生认读。

4.图片识记:出示图片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

(三)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说一说:生字的笔画书写顺序和位置,说一说是什么结构的字。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的详细写法以及部首和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难点,鼓励学生跟着描红书空练习。

让学生对展示的组词、造句进行朗读。

3.书写指导:祖:左高右低。

右部横画间隔均匀;啊:注意三部分的位置分布;浓:左窄右宽,“农”字捺画舒展,竖提不宜过长;望:注意“亡”和“月”的穿插关系;蓝:中间部分要窄于上下部分,下半部分是“皿”字底;摘:左窄右宽。

右部要写得方正;掏:左右两部分的上端基本齐平;赛:第九笔撇的起笔和第十笔捺的起笔不能相交,分别挨近上面两竖;忆:“乙”的起笔与“忄”的右点起笔齐平。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案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案

23.《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诗歌。

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忆”。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内容说话。

【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生字“祖、忆”。

2.读好问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感受祖先摇篮的美好。

难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2、3节说句子。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质疑课题同学们,我先请大家一张图,要求: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你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谈话:从图片中我们知道了,摇篮是小孩子睡觉的地方,那儿温暖、舒服、安逸,睡在那里一定是幸福的。

接下来我带你们去见一个非常特别的摇篮--“祖先的摇篮”。

3.出示课题:祖先的摇篮。

认读“祖”,给他找几个朋友吧,理解“祖先”的意思。

仔细观察,你知道怎样写“祖”才漂亮吗?指导书写“祖”。

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自学课文,检查反馈1.出示自读提示。

2.检查反馈。

诗歌共四节,“祖先的摇篮”指的是“原始森林”。

师:诗歌哪几节直接告诉我们“原始森林”就是“祖先的摇篮”?学生回答。

(三)学习第一节和第四节1.学习第一节(1)齐读(2)问:看课件欣赏原始森林。

你想用什么词语形容原始森林?学生回答. (3)书上是怎么形容原始森林的?引导朗读“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感受原始森林的浓绿和广阔。

诗歌中还有一个四字词语也能概括这一特点,找出来读读。

(苍苍茫茫)引导: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这是多么美丽的地方啊!(4)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原始森林的“大、浓绿和一望无边”。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课时)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课时)

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想象情境话摇篮聚焦语言悟童趣--《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解析】《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共分四小节。

第一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

“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色彩明丽、内容丰富的插图。

远眺群山,苍茫起伏,森林茂密,画面近处,树木参天,绿树如茵,松鼠、喜鹊、野兔、蘑菇、蔷薇等形象突出,整幅画面生机盎然,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脑子里有很多的为什么。

他们的思想里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篇课文就是以孩子的语气在追想远古时代祖先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所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

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包围,难免缺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所以他们欠缺相应的生活体验,而且本文的主旨也是非常深奥难懂的,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永远永远不被污染?【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掏、摘”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2、3小节中的问句,读出猜想的感觉。

(3)能认读“摘野果、掏鹊蛋”等带有动作的词组,积累拓展。

(4)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或第3小节说一说、写一写人们还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什么。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2、3小节中的问句,读出猜想的感觉。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3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摘野果、掏鹊蛋”等词语,仿照第2、3小节自编小诗。

3.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积累语言。

难点:想象画面,仿创诗歌。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猜一猜出示松鼠、蜻蜓、蝈蝈、蔷薇、摇篮的局部图,猜猜它是谁?相机认识:蝈蝈、蔷薇;引出:摇篮。

一、聚焦摇篮,导入新课1.《摇篮》儿歌:自读,齐读。

说说:的摇篮是。

过渡:简短有趣的儿歌让我们读出了宝宝们在摇篮里多么温暖、多么幸福。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摇篮。

2.揭示课题。

读一读,相机认识:祖。

扩词,出示祖先图片。

板书课题,在田字格中提示“祖”的书写,注意左长右短。

3.再读课题,质疑。

预设:祖先的摇篮是什么?祖先的摇篮是怎样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些什么?(学生借助儿歌、图片,对摇篮、祖先的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引导质疑,并以这些问题贯穿教学。

)二、初读课文,了解摇篮1.发现文体,教师范读,初步感受儿童诗的韵味美2.自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儿童诗的韵味;画一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3.交流学习第1小节:(1)正音:啊。

和“篮”的韵尾-n在一起,读nɑ。

(2)朗读感悟:体会原始森林的大、绿。

从“多大、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体会原始森林的特点。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指导朗读:我们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辽阔而广大,美丽而神秘。

我们仿佛来到了这个绿色的世界,诗意的世界。

(随文正音。

体会“摇篮”的大,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森林的美丽神秘。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情1.指导学习第2小节。

(1)出示要求:读第1小节,用圈一圈我们的祖先可能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2)交流,出示词组读一读随机识记:掏,并体会用词准确、有趣味。

形:发现左右结构,提手旁。

意:选择字意:①用。

②伸进去取。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23 祖先的摇篮(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理解“祖先、摇篮”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祖先的摇篮”指什么,以及人们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了哪些事。

重点难点重点:按诗歌的节奏正确朗读,读出韵味。

难点:体会原始森林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培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看,这里的景色多么美啊,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的生活环境吧。

(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1)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原始祖先摇篮浓绿树荫蔷薇回忆掏鹊蛋一望无边苍苍茫茫(2)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注意读准平舌音“祖”,后鼻音“蔷”。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2.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形近字比较:祖—组蓝—篮忆—亿(3)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望”,上部左右分别位于竖中线两侧,“王”末横宜长。

“摘”,左窄右宽,右边是“”,要和“商”区分开。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0分钟)“掏”,左窄右宽,右边横折钩略收,“”略小。

“赛”,上中下结构,中间部分是三横,不要少写或多写,撇、捺舒展盖下。

3.自主理解文意,对于仍然不能理解的字词作好标记。

原始:最古老的;未开发的。

祖先: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

苍苍茫茫: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的样子。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歌内容,并简要概括。

《祖先的摇篮》精品教案(第一课时)

《祖先的摇篮》精品教案(第一课时)

23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摇篮”,简介摇篮。

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课件出示一组铁质、木质、藤编摇篮图)摇篮是婴儿睡觉的地方,形状像篮子,婴儿睡在里面,可以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

最早的摇篮用藤或竹子制成,因此“篮”字是竹字头。

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觉呢?(温暖、舒适。

)2.板书“祖先”,提问:什么是“祖先”?(“祖先”是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3.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

(2)试着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猜一猜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做上记号。

(3)检查并反馈,识记生字、词语。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1)正音:本课要求会认的7个生字均为形声字,可让学生依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猜想生字的读音,在交流分享中相机正音。

(2)识记方法。

①换偏旁识记:萄—掏;墙—蔷;亿—忆。

②偏旁归类识记:草字头(艹)——蔷、薇;走之(辶)——逗、逮。

③借助插图或图片识记:“蔷薇”是一种植物。

④编儿歌识记。

◇走之把豆装,笑声传四方。

(逗)◇“隶”的捺变点,走之在下面。

(逮)◇墙上有草土跑掉。

(蔷)◇小草微微笑。

(薇)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1.(出示会写字)学生认读并口头组词,再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怎样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2.交流字形特点,教师指导书写,讲解书写要领。

祖“且”的上端低于左边,最后一横穿插到“礻”最后一点的下面。

啊“口”和“可”起笔大体齐平,“阝”略高。

左、中部的总宽和“可”的宽度大致相等。

浓第六笔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第九笔捺要写得舒展。

望注意“亡”和“月”的穿插关系。

第三笔是竖提,不能写成竖折;“月”的撇过中心点;“王”居中,写在下半格。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正确读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难点1.正确、有感情地读好儿童诗,读好文中的问句,读好带动词的词语。

2.能仿照诗中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

换偏旁识记:在熟字加偏旁的基础上,与学过的形近字进行区别,如将“掏”和“萄”,“蔷”和“墙”进行比较识记。

偏旁归类识记:将同偏旁的字进行归类,如“蔷、薇”都是草字头,“逗、逮”都是走之底。

(2)写字。

“祖、啊、浓、摘、掏、忆”都是左右结构,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关系;“望、蓝”是上下结构,笔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各个部分的占位关系。

2.朗读教学这首儿童诗语言生动活泼,天真有趣。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感叹句和带动词的词语,可以采用分句指名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形式,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情趣。

3.语言运用这首诗歌中有很多带有动词的短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丰富学生的词汇,为说话做好准备。

其次是运用短语。

在积累短语的基础上,学习用短语进行表达训练。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模仿第2、3小节说一说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从而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正确读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理解课题,识记生字解读课题,认读“祖先”。

1.认读“祖”,引导学生发现“祖”是由“示字旁+且”组成,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来识记,如“组、粗”。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祖、掏”等生字,会写“祖、啊”等生字,正确读写“祖先、原始”等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理解课题,识记生字1.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录像。

2.播放原始森林的视频。

3.过渡: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认读“祖”,引导学生发现“祖”是由“示字旁+且”组成,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来识记,如“组、粗”。

通过熟字“祝、福、神”找到规律,明确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祭祖敬神活动有关。

6.学生齐读词语“祖先”,明确“祖先”指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教师介绍“祖先”:我们远古时代的祖先,和猿猴差不多,手脚不分地攀爬和奔跑。

经过千千万万年的演变,我们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这时腾出来的双手就可以做很多灵巧的事情了,他们学会了钻木取火、狩猎捕鱼、结绳记事……由此,人类开始逐渐进入文明时代。

7.过渡:同学们都知道“摇篮”是什么吗?那“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呢?8.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借助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认识课题中的“摇篮”,充分感受原始森林的美丽与神秘。

板块二整体感知,通读全诗1.通读全文。

(1)过渡: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看看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哪些还不认识,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

(3)与老师合作读课文。

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适时正音。

(1)课件出示短语“浓绿的树荫”“美好的回忆”。

①学生读词,教师正音。

②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浓、忆”;用辨别形近字的方法认识“蓝、篮”,明确草字头表示“蓝”与草本植物有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祖先的摇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字源、查字典等方法认识“祖、掏”等生字,学写“掏、摘”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原始森林的特点,感受“摇篮”之大。

3.亲身体验“摘野果、掏鹊蛋”,对比感受“摘”和“掏”的异同;读好第二小节中的问句,并借助想象创编小诗,进一步感受“摇篮”之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原始森林的特点,感受“摇篮”之大。

教学难点:亲身体验“摘野果、掏鹊蛋”,对比感受“摘”和“掏”的异同;读好第二小节中的问句,并借助想象创编小诗,进一步感受“摇篮”之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预习反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2.读题目,质疑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3.什么是祖先呢?谁来猜一猜(或依据字源,或老师直接讲解)(齐读)4.那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吧。

课前小朋友们都预习过课文了,我们知道课文一共有——4个小节。

我要请几4位小朋友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

5. 现在你们一定发现祖先的摇篮就是——原始森林(拿词卡)板块二:抓关键词想象,读出“祖先摇篮”的特点一、读出“摇篮”之大1.你印象中的原始森林是怎么样的?2.原始森林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还是来听听爷爷的介绍吧。

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第一小节,找找相关的句子。

预设1:“多大”“!”知道原始森林很大。

(先想象——再朗读)预设2:“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知道原始森林有很多的树木——引导想象:读一读这一句话,你想象一下,这些树有什么特点呢?(高、大、品种多、数量多、枝繁叶茂)评价:有这么多郁郁葱葱的树木,枝繁叶茂的,那真是一望无边,看不到边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出树的特点。

(齐读,读出树的特点)3.边小结,边引导想象原始森林的特点。

4.这样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是祖先们日日夜夜生活的地方,爷爷是怎么说的呢?快去读一读吧。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需要适当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实验)共同体 (二)年级 (语文)学科(下 )册 课时总编号( )
课题
23祖先的摇篮
课型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读课文,学习文中的生பைடு நூலகம்新词。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整体感知,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会认会写生字新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2、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主备人
杨成华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教案
个案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学生找原始森林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喜欢)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3.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读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比如:学生说喜欢第一句:“爷爷说,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学生可能说,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摇篮本来应该是很小的,婴儿睡的地方,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就指导读出有意思的情趣来。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课堂检测
1、写出下面汉字的组词
组( )掏( )忆( )浓( )阴( )
祖( )淘( )忙( )农( )荫( )
2、根据课文填空
(1)“祖国的摇篮”指的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板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
祖 啊 浓 望 蓝 摘 掏 赛 忆
四、拓展延伸,画画想想,拓展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来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来画一画,写一写。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五、指导背诵。
教师指导学生采用想像画面的方法去背诵。边背边想森林的样子,想像祖先的活动,做着动作,辅助背诵。
六、指导写字。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