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8课《鸟》课件(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18《鸟》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18《鸟》课件

梁实秋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 批评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5年考入清华 学校。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 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1923年留学美国。 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 任教。1949年定居台湾。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1966年 退休。
如果说前面四节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 “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后面两节却 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鸟的悲苦”,同样反 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节可 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7、最后一段说“自从离开四川以后”,再也 看不到那些“跳荡”的鸟儿,听不到“悦 耳的鸟鸣”了,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是什么?
1、抟扶摇 2、蜷伏 3、栅栏
4、鸟啭 5、呱呱 6、嘹亮
tuán quán zhà zhuàn gū liáo yè huì biě yú
7、曳 8、长喙 9、干瘪 10、丰腴
11、臃肿 12、倏 13、迷惘 14、伫立 15、鸢 16、魁梧
yōng shū wǎng zhù yuān kuíwú mò qiào lì sǒu
练习
鸟被关在笼子里引起了作者的同情,请为世界 爱鸟组织写一句宣传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动物:
一、你爱谁,就把谁关起来吗?
二、如果你爱鸟,就去观鸟,切勿关鸟!
对鸟类自由、活泼、俊俏的尽情赞美。
品读课文 :
• 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 并在该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 理由. 例:我喜欢第三节中描写声音的句子, 特别是“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 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这一句,它用 比喻、拟人手法写出鸟叫声的美妙动听 。

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初一上册第18课梁实秋《鸟》课件

最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初一上册第18课梁实秋《鸟》课件

练习
鸟被关在笼子里引起了作者的同情,请为世界 爱鸟组织写一句宣传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动物:
一、你爱谁,就把谁关起来吗?
二、如果你爱鸟,就去观鸟,切勿关鸟!
拓展阅读
作家笔下的动物
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猫做什么事。他吃的不只是溪鱼,睡的 也不只是毛毯,我们的住处没有鼠,他无用武之地,顶多偶然见 了蟑螂而惊叫追逐,菁清说这是他对我们的服务。我们吃饭的时 候他常蹲在餐桌上,虎视眈眈,但是他不伸爪,顶多走近盘边闻 闻。喂他几块鱼虾鸡鸭之类,他浅尝辄止。他从不偷嘴。他吃饱 了,抹抹脸就睡,弯着腰睡,趴着睡,仰着睡,有时候爬到我们 床上枕着我们的臂腿睡。他有二十六七磅重,压得人腿脚酸麻, 我们外出,先把他安顿好,鱼一钵,水一盂,有时候给他盖一床 被,或是搭一个篷。等我们回来,门锁一响,他已窜到门口相迎。 这样,他便已给了我们很大的满足。 猫和人一样,有个性。白猫王子不是属于“招之即来,挥之 即去”的那个类型。他好像有他的尊严。有时候我喊他过来,他 看我一眼,等我喊过三数声之后才肯慢慢的踱过来,并不一跃而 登膝头,而是卧在我身边伸手可抚摩到的地方。如果再加催促, 他也有时移动身体更靠近我。大多时他是不理会我的呼唤的。他 卧如弓,坐如钟,自得其乐,旁若无人。至少是和人保持距离。 ——梁实秋《白猫王子五岁》
jǐ suō lán lǚ líng dīng cōng lí ng chī xiāo
品读与探讨
文章依照不同的鸟给与自己的不同感受,
把鸟分为四类,联系全文回答。
令人触目惊心的笼中鸟 令人憎恶的鸟 令人喜悦的鸟 令人悲苦的鸟
鉴赏语句
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 不干瘪、丰腴而臃肿,真是减一分 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 合度。

文章2、7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18课《鸟》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18课《鸟》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我爱鸟
(文眼)
处境:蜷伏 无法高飞 苦闷
鸟 清脆 嘹亮
交响乐
鸣 凄绝 酸楚
欣赏
哀乐 (对比)
喜爱
优美俊俏的形体
一只鸟的死去
生存状态:孤苦伶仃 寒鸦鼓噪 鸱枭怪叫 囚在笼里
悲哀 悲苦
对对 囚无 笼拘 般无 的束 现生 实活 不向 满往
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并在该 句的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的理由.
二、初读课文
《鸟》这篇文章流露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读课文 看体现在哪两个字上?
“爱”
“悲”
二、探究课文
《鸟》“爱”体现在:
声音: 声音清脆,嘹亮 圆润不单调 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杜鹃的叫声是凄绝的哀乐。
形体: 四个排比句,展现了鸟的各种美的姿态
高度评价:玲 臃珑 肿饱,满减一,分细太瘦瘦不,干增瘪一,分丰太腴肥而。不

非洲, 一位 狩猎 者用 镜头 记录 下自 己的 收获
蝴 蝶 标 本
我们为动物的可爱而爱,为动物的不幸而悲,学了 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呢?
梁实秋
一、走进作者
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生于 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 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1915年秋考入清华中学,在校求学期间开始写 作。 1920年发表了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 1921年发表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 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 士学位。 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 1927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不久任暨南 大学教授。
梁实秋最初他崇尚浪漫主义,发表不少诗作。 1930年,任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 1932年到天津主编《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 再后又兼文学院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梁实秋《鸟》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梁实秋《鸟》PPT课件
——梁实秋《白猫王子五岁》
第五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 的原因以及“音形体,并非受人们赋予鸟 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 含义: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长期形 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作者表明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态度。因为鸟会 带给人联想,比如杜鹃让人想到杜宇、望帝, 想到啼血、客愁,所以往往忽略这种鸟的本 性,作者虽爱鸟,但却是一种冷静的爱,单 纯的爱,并不赋予过多的牵强的感情色彩。
练习
鸟被关在笼子里引起了作者的同情,请为世界 爱鸟组织写一句宣传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动物:
一、你爱谁,就把谁关起来吗? 二、如果你爱鸟,就去观鸟,切勿关鸟!
拓展阅读
作家笔下的动物
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猫做什么事。他吃的不只是溪鱼,睡的 也不只是毛毯,我们的住处没有鼠,他无用武之地,顶多偶然见 了蟑螂而惊叫追逐,菁清说这是他对我们的服务。我们吃饭的时 候他常蹲在餐桌上,虎视眈眈,但是他不伸爪,顶多走近盘边闻 闻。喂他几块鱼虾鸡鸭之类,他浅尝辄止。他从不偷嘴。他吃饱 了,抹抹脸就睡,弯着腰睡,趴着睡,仰着睡,有时候爬到我们 床上枕着我们的臂腿睡。他有二十六七磅重,压得人腿脚酸麻, 我们外出,先把他安顿好,鱼一钵,水一盂,有时候给他盖一床 被,或是搭一个篷。等我们回来,门锁一响,他已窜到门口相迎。 这样,他便已给了我们很大的满足。
猫和人一样,有个性。白猫王子不是属于“招之即来,挥之 即去”的那个类型。他好像有他的尊严。有时候我喊他过来,他 看我一眼,等我喊过三数声之后才肯慢慢的踱过来,并不一跃而 登膝头,而是卧在我身边伸手可抚摩到的地方。如果再加催促, 他也有时移动身体更靠近我。大多时他是不理会我的呼唤的。他 卧如弓,坐如钟,自得其乐,旁若无人。至少是和人保持距离。
论《雅舍小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8《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18《鸟》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

讲授新课
2.文章②段和第⑦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运用反衬手法,用笼中鸟、寒鸦、鸱枭反衬生活在自由天地中那些鸟 的可爱,同时突出的表达了作者不满于囚禁似的笼中养鸟养鸟的做法。
讲授新课
3.作者托物寓意。从作者对各种鸟的描写中,你感悟到作 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
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 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的人生。
作者善于发挥联想,在写鸟的各种情态时,十分自然地联想到了济慈、雪 莱、哈代有关鸟的作品,丰富了描写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讲授新课
2.体会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1)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 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标本室里住着罢。
鸟的快乐都被那些闲人闲情禁锢成了苦闷,作者在这里用看似平缓实 则严峻的语气斥责了那些束缚鸟类“自由”的闲人闲情。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讲授新课
(2)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 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 一下斑烂的花彩。
作者观察细致,运用排比修辞,显得鸟儿的种类繁多。
讲授新课
(3)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 何干?
优美俊俏的形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鸟》(完美版)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鸟》(完美版)PPT课件

5.“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 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 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 果。
【答案】“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生动 地说明了鸟美妙的体形,显示出鸟儿的身体比例匀 称,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
6. “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是什么?“幻想” 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形体,是一种冷静 和单纯的爱,而不是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 意蕴的影响。“幻想”是指在原有事实基础上的想 象,在这里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 长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雅舍小品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的一部散文集,其中的“雅舍”, 即作者的居室。书中每篇作品不超过两千字,写的都是身边 琐事,生活随笔,既不涉及政治思想,也不谈中西文化问题。 全书都是独立成篇的文章,且题材多是随手拈来的。梁实秋 的散文常表现出一种闲和的雍容雅态,《雅舍小品》正是这 种精神的写照,小品集中,雅趣横生。
【答案】 协调。如果说1-4段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 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5、6两段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 鸟的悲苦,这同样是作者的“爱”,但较前者已经发生了很大 的改变,鸟儿们自在自为的自然境界被打破,失去了最起码的 生存条件,这不能不令人悲哀。作者又以这种令人悲哀的鸟为 参照物,联想到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与悲哀之鸟 一模一样,进而把目标指向人——现实中人的命运的悲哀,凸 显了文章的主旨,这是一种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更深层次 的思考的爱,这种爱比1-4段表达得更深刻丰富。
三 记一记词义
1.圆润: 饱满而润泽。
2. 旭日: 刚升起的太阳。
3.鼎沸: 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喧闹、混乱。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鸟》 (课件)市级公开课课件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第18课 《鸟》   (课件)市级公开课课件
感喟(kuì ) 窗棂(lí ng)
鸢(yuān)鹰
戟( jǐ ) 鸱(chī )枭(xiāo )
检查预习
给下列词语注音并释义 瞵视: 瞪眼注视。瞵,瞪着眼睛看。
昂藏: 形容仪表雄伟。 斑斓: 灿烂多彩。
丰腴: (身体)丰满。
秾纤合度:胖瘦合适。秾,丰满,肥胖。纤,瘦小、瘦弱。 跼蹐缩缩:因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跼蹐,局促、拘束。

作者把对鸟浓浓的喜爱化
作一行行精美生动的文字,又 用一行行精美生动的文字勾画 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呈现在我 们眼前,让我们在情感上产生
强烈的共鸣。
合作探究
朗读第6自然段
诗人为什么提到哈代的作品? 联想哈代的作品,意在说明鸟有时会给人带来悲苦。
你如何理解“但是我发见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
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 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这句话。 运用比喻、联想,由鸟及人,写在贫困中挣扎的鸟与人, 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爱护一切
生灵。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生灵, 地球才生机勃勃,地球才风情万 种,才姿态万千!
拓展延伸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合作探究
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松、竹、梅”岁寒三友
泥土 蜡烛
高洁的志向
谦逊的情怀
无私奉献的精神
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开头和结尾都写到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ppt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ppt优质课件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真正的爱应该放飞,给它自由翱翔的空间! • 真正的爱是温柔地对待人、自然乃至一切生命,善
待一切生命!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 思考: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 用以下句式说话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8鸟-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8鸟-课件

1.朗读课文,注意朗读速度(舒缓),要求声音 洪亮。
学生齐读课文,发现自己最喜爱的句子。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件PPT
2.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层(1—2小节)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层(3—5小节)写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悦耳的鸣 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层(6—7小节)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 人悲苦。
作者档案
课件PPT
梁实秋(1903—1987),作 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 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 杭州)人。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 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 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1923年 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 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49 年定居台湾。
资料链接
课件PPT
小品文的作者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的情怀,须在悠闲中才有所获得。我们都很 清楚梁实秋先生是来自学院的教授学者,他既继 承了晚明以来舒适的小品文风格,又接收了英国 散文的个人笔调。他追求所谓“雅”的文调,批 评市井之流的语气、村妇骂街的口吻,他的散文 表现出一种闲和的雍容雅态。梁实秋自己嘴上常 常挂着阿诺德的名言:“文学是沉静地观察人生, 并观察人生的全体。”《雅舍小品》正是这种精 神的写照,小品集中雅趣横生。
比较探究
课件PPT
状物散文以描写为主,物为我所用,借物抒 怀,托物言志,写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说明文以说 明为主。
说明文严密严谨尽量客观,使用的方法偏 重科学说明;状物散文带有情感理趣,比较主观, 使用的方法偏重文学。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在课文中划出自己喜欢的语 句,反复朗读,并在该句的 空白处写上旁批,说明喜欢 的理由。
本文描绘了鸟的各种生动的情态,并且由鸟 及人,借物抒情,通过写鸟来写自己对那种自 由自在、潇洒自信的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喜 爱。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反问:“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 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 藏的神气?”作者对空中霸主“鹰”遭遇的同情。
• 类比:“粘在胶纸上的苍蝇” 与“笼子里的鸟” 类比,形象直白。
• 反语:“优待”。
•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年11月 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论《雅舍小品》
• 小品文的作者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的情怀,须在悠闲中才有所获得。 我们都很清楚梁实秋先生是来自学院的教授 学者,他既继承了晚明以来舒适的小品文风 格,又接收了英国散文的个人笔调。他追求 所谓“雅”的文调,批评市井之流的语气、 村妇骂街的口吻,他的散文表现出一种闲和 的雍容雅态。梁实秋自己嘴上常常挂着阿诺 德的名言:“文学是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 察人生的全体。”《雅舍小品》正是这种精 神的写照,小品集中雅趣横生。
• 明确:生动地体现了鸟美妙的体形,出现在 我们眼前的是身材堪称完美的风华绝代的美 女形象,无限的欣赏和赞叹渗透在字里行间, 可见作者对这些鸟是何等的喜爱啊!
杜鹃
• 托卵寄生性杜鹃将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类 的巢里,而且一般会比别的鸟类早出生, 只要一出生它就把其它的鸟蛋推出鸟巢, 并由养父母喂大。
写鸟在给人带来喜悦的同时,也给 人痛苦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
谢谢观看
对鸟声音的赞美
• 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 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 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 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 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 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 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 境唤起。
对鸟形体的赞美
。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2021/3/172021/3/172021/3/17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72021/3/17March 17, 2021
Kuí wú Mò qiào Lì sǒu
21、戟 22、蓑衣 23、褴褛 24、伶仃
25、烟囱 26、窗棂 27、鸱枭
Jǐ Suō Lán lǚ Líng dīng
Cōng Líng Chī xiāo
文章精读
检查预习成果
《鸟》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散文 共七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有谁能准确无误的完成这个 任务? 第一部分 (1——2)

——梁实秋
1903—1987
梁实秋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1903年1月6日出生于 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
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
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
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
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
阅读小帮手
1、抟扶摇 2、蜷伏 3、栅栏
4、鸟啭 5、呱呱 6、嘹亮
7、曳 8、长喙 9、干瘪 10、丰腴
tuán Quán Zhà
Zhuàn

Liáo
Yè Huì Biě yú
11、臃肿 12、倏 13、迷惘 14、伫立 15、鸢
16、魁梧
17、蓦然 18、料峭 19、战栗 20、抖擞
Yōng Shū Wǎn g Zhù Yuān
• 第六段 举例说明鸟儿给人带来的另一 种情绪——悲苦
• (1)诗人哈代
• (2)作者在东北时的经历
写鸟在给人带来喜悦的同时,也给
第七段
人痛苦
• 1.作者所写的同样也是悲惨的鸟儿 (屋檐下的麻雀,古木上的寒鸦,笼中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难过 对鸟的同情之情
3.“自从离开四川以后·········悦耳的鸟鸣。” 字里行间蕴藏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鸟类自由,活泼,俊俏的赞美
文章分层
第一部分(1—2):写自己爱鸟 而能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部分 (3—5):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 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 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
(6—7):写鸟在给人带来 喜悦的同时,也给人痛苦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作者通自己对鸟的生存和 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 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 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
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
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梁实秋40岁以
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
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 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
南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中 国海洋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
• 作者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 爱鸟”开门见山,统领全文,本句是散文 的文眼。
第二段
作者对笼中鸟的同情,作者“爱”鸟, “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 则是因为鸟失去了自由。
• 第②段中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来说明 “鸟儿的苦闷”?请举例说明
• 引用:“抟扶摇而直上”说明鸟儿的自由翱翔与 笼子里的鸟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同情。
课后补充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5:33:27 P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72021/3/172021/3/17Mar-2117-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7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72021/3/172021/3/172021/3/173/17/2021
• 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 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 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 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
• 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 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 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 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鉴赏语句 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 不干瘪、丰腴而臃肿,真是减一分 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 合度。
第二部分 (3——5)
第三部分 (6——7)
文章分层
第一部分(1—2):写自己爱鸟 而能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部分 (3—5):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 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 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
(6—7):写鸟在给人带来 喜悦的同时,也给人痛苦
第一部分(1—2):写自己爱鸟而 第一段 能感受到鸟的苦闷
课文会顾
• 文章依照不同的鸟给与自己的不同感受, 同样也可以把鸟分为四类,联系全文回答
令人触目惊心的笼中鸟 令人喜悦的鸟
令人憎恶的鸟
令人悲苦的鸟
诗歌中鸟的形象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
逍遥游》
——《庄子.
失去自由的鹰
笼中鸟
圈养的鹰or自由翱翔的雄鹰
你选择哪种?笼子还是蓝天?
你甘心做一个被困在 笼子里的人吗?
第二部分(3—5):生动细腻的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 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 对鸟声音的赞美
• 对鸟形体的赞美
• 对人的爱鸟之心进行辨析,以杜鹃为例, 解析了生物界的真相,和人类幻想的可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