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腧穴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涌泉 • (2)照海
手厥阴心包经
• 本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 穿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 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 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 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 沿中指桡侧至末端中冲穴。另一分 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 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 • • • (1)曲泽 (2)间使 (3)内关 (4)中冲
足厥阴肝经
• 本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 • (1)行间 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 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 • (2)太冲 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 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 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 属肝,足厥阴肝经循行线路图络胆, 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 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 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 于头顶部。本经脉一分支从目系分 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 边。又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 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足少阳胆经
• 本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醪穴),向 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 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 (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 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手少阳三 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手 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部。
• • • •
(1)风池 (2)肩井 (3)环跳 (4)阳陵泉
二、常用腧穴
(一)十二经脉常用腧穴
手太阴肺经
本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通过膈肌,从肺系横 行至胸部外上方,出腋下,循上肢内侧前缘,沿鱼 际,止于拇指桡侧端;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示指 桡侧端。手太阴肺经左右各11穴,主治肺系疾患, 头面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 (1)尺泽 • (2)孔最 • (3)列缺 • (4)太渊 • (5)少商
足少阴肾经
• 本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足少 阴肾经足少阴肾经泉),出于舟骨粗隆 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 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 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 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 (中极,属任脉),沿腹中线旁开0.5 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 (俞府)。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 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从肺出 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 包经相接。
第三节 腧穴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一) 腧穴的分类
• 1. 十四经穴 • 2. 奇穴 • 3. 阿是穴
(二)腧穴的主治作用
• 近治作用 是指所有腧穴均具有治疗该穴所在 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 远治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 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 特殊作用 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 作用和相对的特意治疗作用
(二)奇经八脉常用腧穴
• 1.督脉(腰阳关,大椎,风府,百 会,水沟) • 2.任脉(中级,关元,气海,神阙, 中脘,膻中)
(三)常用奇穴
• • • • • • (1)四神聪 (2)印堂 (3)太阳 (4)四逢 (5)十宣 (6)阑尾
经络系统的组成
二、奇经八穴
• 是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 跷脉、阳跷脉
• 主要作用:其一,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其二,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十二经脉循环流注图
三、其他
• (一)十五络脉
• (二)十二经别 • (三)十二经筋
• (四)十二皮部
手少阴心经
• 本经起于心中,属心络小肠,从肺 部浅出腋下,循上肢内侧后缘,经 掌后,入掌内,止于小指绕侧端。
• (1)少海 • (2)神门 • (3)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
• 本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的末端,沿着 手掌小指边而上行至腕关节部,出 于手踝骨(尺骨小头突起处)中,直 行向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到达肘关 节内侧(尺侧)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 踝之间,向上沿着上臂内侧后缘到 达肩关节部(肩解),绕行于肩胛, 与诸阳经交会于肩上至大椎穴处, 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于心,沿食 管(咽)向下穿过膈肌至腹腔属本腑 小肠。 • (1)少泽 • (2)后溪 • (3)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
• 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 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 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 出分别下行到项部,下行交会于大 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 两旁,到达腰部,进入脊柱两旁的 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 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 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另一分支从项 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 挟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 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 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 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交于足少 阴肾经。 • • • • • • • • • • • (1)晴明 (2)攒竹 (3)肺俞 (4)心俞 (5)肝俞 (6)脾俞 (7)肾俞 (8)大肠俞 (9)膀胱俞 (10)委中 (11)昆仑
手少阳三焦经
• 本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上行出于 第四、五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达腕 关节背部,再向上行于前臂外侧尺 桡骨(臂外两骨)之间,穿过肘关节 部,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关节部, 与足少阳胆经交叉走其后面,进入 锁骨上窝(缺盆),散布于胸腔之中 部(膻中),散络于心包,下行穿过 膈肌,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 焦本腑。 • • • • (1)外关 (2)支沟 (3)肩髎 (4)翳风
(三)特定穴
• 特定穴是指在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 作用,并有特定名称的腧穴 • 特定穴共分十类: 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 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 交会穴。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 (1)骨度分寸定位法 •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 (4)简便定位法
内容
• (1) 经络学说的形成基础 • (2) 经络系统的形成 • (3) 腧穴
目标
• 1.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主治作用 • 2.掌握常用腧穴的归经,具体定位,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 • 3.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腧穴的分类 • 4.熟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表里络属关系,循行走向
•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 的含义,它贯穿上下,是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 经脉别出的分支,是经络的细小部分。经络纵横交错,相互联系, 彼此衔接,构成了经络系统。
足太阴脾经
• 本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 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 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 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进入腹 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 沿食道两旁,止于舌;分支从胃别 出注心中;另一分支分布于胸腹部 第3测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 • • • • (1)隐白 (2)三阴交 (3)阴陵泉 (4)血海
手阳明大肠经
• 本经起于示指桡侧端,经手背、循 上肢外侧前缘,上肩,入锁骨上窝, 络肺属大肠;分支从锁骨上窝经颈 入下齿,过入中沟,止于对侧鼻旁。 • • • • • (1)合谷 (2)手三里 (3)曲池 (4)肩髃 (5)迎香
足阳明胃经
• 本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至承泣穴, 直下入上齿,挟口角,交会承浆, 沿下颌、耳前至额角;主干线从颈 下胸,内行部分入锁骨上窝,属胃 络脾,外行部分循胸沿乳中线下行, 挟脐两旁,抵腹股沟处,经下肢外 侧前缘,沿足背,止于第二趾外侧 端。分支从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 别到中趾和足大趾。 • • • • • • (1)颊车 (2)天枢 (3)犊鼻 (4)足三里 (5)上巨虚 (6)丰隆
第一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基础
• (1) 针刺感应与传导 • (2)腧穴的功效 • (3)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 (4)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源自文库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名称(手足、阴阳、脏腑)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5)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6)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