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全日制课程表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f4beacf90f76c661371a85.png)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70100)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强的外语口语能力、外语教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研究方向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3.第二语言习得4.汉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5.语言测试与评估三、修业年限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在职攻读学位者基本修业年限一般也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年。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28学分。
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五、培养方式1.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和指导教师负责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组以指导教师为主,由3-5人组成,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
2.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一学期脱产学习外语(英语、俄语或朝鲜语零起点),寒暑假时间学习专业课程。
对于有英语、俄语或朝鲜语基础的学生,可以申请外语免修,但必须参加外语结业考试。
学习一年后,可以到学校指定的国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习,也可推荐参加汉语教师志愿者遴选,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3. 硕士生应于入学之初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根据本专业硕士生必读文献阅读目录,每学年至少提交一篇文献阅读报告。
4.采取师生互选方式确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择研究方向。
5. 有计划地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六、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2.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和辅助教学工作,以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国际中文教育 课程表 川大
![国际中文教育 课程表 川大](https://img.taocdn.com/s3/m/8a6e36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1.png)
国际中文教育课程表川大川大国际中文教育课程表第一学期1. 语言基础课程- 汉语拼音与发音- 基础词汇与句型- 语法与句式- 听力与口语练习2. 阅读与写作课程- 课文阅读与理解- 写作技巧与实践- 作文与写作练习- 阅读材料分析与讨论3. 文化与社会课程- 中国历史与文化- 社会习俗与礼仪- 当代中国社会与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与庆典4. 口才与表达课程- 演讲与口语表达能力训练- 辩论技巧与实践- 情景对话与角色扮演- 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训练第二学期1. 高级口语课程- 实用口语表达与交流技巧- 情景口语练习与对话- 文化讲座与演讲- 语音语调与口语修辞2. 高级阅读与写作课程- 高级课文阅读与文学作品解析- 学术写作与报告撰写- 高级写作技巧与实践- 高级阅读材料分析与讨论3. 商务与实用汉语课程- 商务沟通与交流技巧- 商务汉语词汇与用语- 商务文书写作与范例- 商务文化与礼仪4.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学- 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 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解析- 中国传统戏剧与表演艺术第三学期1. 实践与实习课程- 实地考察与文化体验活动- 社会实习与志愿服务- 模拟实践与案例研究- 文化交流与友好访问2. 中级口译与翻译课程- 口译技巧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 口译与翻译训练- 专业领域口译与翻译3. 学术研究与写作课程- 学术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学术报告与学术讲座- 学术文献与资料检索- 学术讨论与项目研究4. 现代中国社会与文化- 当代中国社会与发展- 政治与经济研究- 文化变迁与社会问题- 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以上是川大国际中文教育课程表的大致内容安排。
希望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可以全面了解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学生培养方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学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eab27184868762cbaed588.png)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学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45300)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备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
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融通能力。
4.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本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学习年限为2-3年。
三、课程设置、学分及考核方式以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突出实际应用为导向,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理解与中外文化融通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拓★必修的核心课程(含公共课和专业课)20学分,选修的拓展及训练课程14学分,必修环节(本土汉语教学实习、学术会议或讲座、语言与文化考察实践)6学分,总计40学分。
四、培养方式及方法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国际学生专业实践主要通过教学实习形式完成。
一般在第二学年由学生自行联系到本国各类学校、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实习时间一般不少于4个月或实习教学工作量达到120课时左右。
实习期间,学校安排校内外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学生要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习相关材料,并于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和学院共同出具考评意见。
学生还应通过实习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五、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课程学习阶段结束后,对学生是否具备综合素质和学位论文写作能力的资格审查。
考核办法采取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课程学习状况、论文写作资格等进行评价。
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开题与写作阶段。
中期考核未获通过,两个月后申请一次重新考核。
北语08—09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第二学期课程表
![北语08—09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第二学期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471c52d95022aaea998f0fb4.png)
2008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的任选课,中国学生不能选上。
其他课为中外学生共选课,请在导师的指导下选课。
2008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任选课,中国学生不能选上。
其他课为中外学生共选课,请在导师的指导下选课。
2008级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专业语言方向研究生的任选课,中国学生不能选上。
其他课为中外学生共选课,请在导师的指导下选课。
2007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说明:“日语”和“西班牙语”为中国学生选修课,外国学生不计学分。
这两门课上课时间相同,均为周四下午2:00——3:50。
2007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说明:“日语”和“西班牙语”为中国学生选修课,外国学生不计学分。
这两门课上课时间相同,均为周四下午2:00——3:50。
国际政治专业说明:1、带★号的课为中国研究生公共必修课。
外国学生不用选上。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说明:带★号的课为公共必修课。
除本科表外,学生还可选上国际政治专业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说明:1、带★号为08级中国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外国学生不用选上。
其他课程为选修课,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兴趣选上。
2、周四下午2:00——3:50还有一门二外课“西班牙语”,地点教二楼40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门史专业说明:1、带★号的课为08级中国研究生公共必修课。
带▲号的课为外国研究生的任选课,中国学生不能选上。
2、周四下午2:00——3:50还有两门第二外语课“日语”(教二楼408)和“西班牙语”(教二楼406),为07级中国学生选修课,外国学生不计学分。
0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说明:带★号的为必修课。
人文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课表课程:公共英语教师:Martin 教室:教四楼203各班学生专业:A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心理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部分汉语言文字学B班:课程与教学论、部分汉语言文字学、国际政治专业经济方向C班:思想政治教育、文艺学、文献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专门史D班:汉语国际教育选课总说明1、本学期研究生的开课时间为2月16日。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表](https://img.taocdn.com/s3/m/c353e5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6.png)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表一、语言学基础课程1. 汉字学与汉字教学-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汉字的构造、演变及相关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教学能力。
- 教学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演变规律,熟悉常用汉字的写法和读音,了解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授课时间:每周三节课,共36学时。
2. 汉语语音学-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发音和教学能力。
- 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音的基本要素和特点,掌握标准汉语的发音规范,提高汉语口语和教学水平。
- 授课时间:每周三节课,共36学时。
3. 汉语语法学- 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培养学生运用语法分析和教学的能力。
- 教学目标:掌握汉语的基本句法结构和语法规则,熟悉常见的句型和句式变换,提高汉语语法教学水平。
- 授课时间:每周三节课,共36学时。
二、汉语教学方法与技能课程1. 汉语教学方法-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汉语教学方案。
- 教学目标:了解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的能力,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 授课时间:每周三节课,共36学时。
2. 汉语口语表达- 课程简介:本课程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能力和交际技巧。
-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和准确度,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汉语口语教学水平。
- 授课时间:每周三节课,共36学时。
3. 汉字书写与阅读- 课程简介:本课程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 教学目标:掌握常用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汉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水平。
- 授课时间:每周三节课,共36学时。
三、汉语文化与社会课程1. 中国文化导论-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背景。
-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掌握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特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武大汉硕课表
![武大汉硕课表](https://img.taocdn.com/s3/m/96668d7127d3240c8447ef2d.png)
570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TCSOL)武汉大学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单位:文学院(111)一、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旨在培养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领域简介研究方向如下:1.汉语国际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理论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研究汉语国际传播史。
2.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汉语本体研究立足汉语国际传播的需要,适应汉语海外教学的特殊要求,开展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及汉字的研究。
3.跨文化交际研究研究中外文化各自的特点,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探讨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或本科同等学力) 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四、培养方式1.采取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校内外导师参与培养。
2.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参加国内或国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习或从事辅助教学工作,以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一)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包括公共课6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二)选修课8学分;(三)训练课4门,4学分;(四)专业实习,6学分。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0f3b169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5.png)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一、导论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是为培养旨在面向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而设立的专业课程。
汉字与汉字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大纲
![汉字与汉字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55475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8.png)
汉字与汉字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大纲汉字与汉字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汉字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教授汉字知识和引导学生汉字学习。
以下是该课程大纲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 课程背景: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分析汉字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在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了解汉字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汉字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对汉字教学的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基础理论与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2. 汉字教学理论:介绍汉字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认知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教学法原则等。
3. 汉字教学法:介绍常用的汉字教学方法,如教授常用字的顺序、教授汉字的结构和字形特点等。
三、教学实践1. 汉字词汇教学:讲授汉字与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词汇分类、词汇扩展等。
2. 汉字阅读教学:介绍汉字的阅读教学策略,包括语境引导、巩固记忆等。
3. 汉字写作教学:讲授汉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包括笔画顺序、字形规范等。
4. 汉字听说教学:介绍在听说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入和巩固汉字知识。
5. 汉字教材与评价:分析现有的汉字教材,提供编写和评价汉字教材的指导原则。
四、教学实践与论文研究1. 教学设计与实践:学生需要设计并实施一堂汉字教学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和反思。
2. 汉字教学论文: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与汉字教学相关的课题,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五、评估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程设计与实践报告:根据学生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情况进行评估。
3. 论文评估:评估学生的论文质量和研究能力。
通过以上相关参考内容,汉字与汉字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的大纲确立了课程的背景及目标,提供了基础理论与知识的学习内容,强调了教学实践及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在评估方法上综合考察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青岛大学研究生课程表
![青岛大学研究生课程表](https://img.taocdn.com/s3/m/2232730d03d8ce2f006623cf.png)
备注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英语精读 硕士综合英语 硕士综合英语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注: 1、本学期上课周数18周,最后两周复习考试周。 2、“▲” 符号为单周,“▼” 符号为双周。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上课 人数 39 49 40 59 27 43 34 39 47 47
备注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硕士英语视听说
Hale Waihona Puke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1-18周
教室 主讲 刘凤 孙亚楠 胡远瑾 胡远瑾 张文 孙亚楠 胡远瑾 胡远瑾 李红 王珍瑛 辅导 浩园604 浩园603 浩园602 浩园607 浩园406 浩园603 浩园406 浩园607 浩园604 浩园602
考核 方式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上课 人数 43 34 39 47 47 42 48 46 38 33
年级:2014
每 日 有 课 节 次 周 学 时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2 2 2 2 2 2 2 2 1-2▲ 1-2▼ 3-4▼ 3-4▲ 3-4▼ 1-2▲ 1-2▼ 3-4▲ 教 师
南昌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课表
![南昌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课表](https://img.taocdn.com/s3/m/b48f17196edb6f1aff001fcd.png)
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文艺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伦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宗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中国史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传播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人文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表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旅游管理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表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表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表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法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法律史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法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法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刑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法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法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法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法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国际法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法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法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法律硕士(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表公共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表公共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课程表公共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表公共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政治学理论硕士研究生课程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中外政治制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硕士研究生课程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中共党史硕士研究生课程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国际关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课程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表教育学院2013-2014学年2013级第1学期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a0980575a417866fb84a8eb0.png)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一、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必修学分26学分: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中国概况(2学分)高级汉语(4学分)(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4学分)第二语言习得导论(2学分)汉语教学案例分析(2学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1)(2学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2)(2学分)2、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应修4学分)汉语语言要素教学(2学分)偏误分析(2学分)汉语课堂教学设计(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1学分)(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应修2学分)中外文化交流专题(2学分)(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应修2学分)汉语国际教育专题(2学分)3、训练课程(应修4学分)课堂观察与分析(2学分)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1学分)中华文化技能(1学分)4、教学实习(6学分)5、学位论文(2学分)(二)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1)综合基础课程(2)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五、实践环节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
![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19daf4fed1f34693daef3e8d.png)
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陈青妮(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昆明)[摘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我们认为,为了满足海外市场对合格的、高素质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急切需求,必须尽快理清此专业的学科特点,为此专业的教育找准方向,合理安排课程。
本文致力于总结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尝试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一套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科特点、课程设置为了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层次,也为了给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开辟新的途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了在现有的学术型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基础上,增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24所高校成为首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TCSOL)教育试点单位①。
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专门组织专家制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及要求、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培养方式、学位论文、学位授予等问题做出了说明②。
令笔者担忧的是,我们发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非每一个相关的教学者和学习者都了解这个《方案》。
正如我们知道的,这种对研究和培养目的的模糊可能会给实际的教学工作带来方向性的错误,而这种错误的结果又可能会是,虽然此专业受到了国家重视,也在各高校及时开设,但培养出的人才却有可能与市场的需求和国家的要求不符。
为了真正高效的培养出一大批能够胜任海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我们认为,整理出此专业的学科特点,为此专业的教育找准方向,合理安排课程,应该引起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本文致力于阐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尝试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一套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专家对此问题的关注。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学科特点(一)学科概况近年来,汉语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及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与中国交往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受到外国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民众的重视,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论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
![论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5e31082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5.png)
论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为了满足留学生的需求,中国大学不断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MTCSOL)的课程设置。
本文将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评价。
该专业的课程分为两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语音、汉字、基础语法、听说读写等方面,旨在为留学生提供扎实的语言学习基础。
而专业课程则包括文化、教学、翻译等方面,为留学生准备了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的专业知识。
首先,该专业的语言学习课程设计合理。
语音、汉字、基础语法、听说读写等课程可以让留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
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而且能够提高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留学生以后的汉语教学和研究打下基础。
其次,在专业课程方面,该专业的文化、教学、翻译方面的课程设置也比较全面。
文化课程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对于了解和交流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方面的课程让留学生获得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的汉语教学打下基础。
翻译方面的课程有助于留学生提高翻译能力,为留学生以后翻译工作打下基础。
此外,在细节方面,该专业也做了一些贴心的设计。
例如,在听说读写方面,可以进行个性化课程设置,根据留学生的语言水平制定不同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课程计划,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留学生的需求。
同时,该专业还为留学生提供了实际教学实践经验的机会,例如让留学生实地教授汉语,并得到实践性指导和建议。
总的来说,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对较为完善,为留学生提供了扎实的语言和专业知识基础,有利于留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并提升以后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如个性化课程、更加实用的教学工具等,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和条件。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8ecba7d15abe23482f4d88.png)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70100)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通融能力;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1.学生应该具备:①本科毕业证书;②HSK五级以上考试成绩;③在中国学习一年以上或者在母国学习两年以上汉语证明材料;④原学校汉语教师推荐信。
2. 对于在我校学习、成绩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的培养方式。
根据学生人数和导师人数,建立2-5人的导师指导小组,小组由本专业导师及相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由本专业导师担任组长。
2、采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实习或者辅助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学习年限学制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实习及论文一年。
分为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实行申请答辩制。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年9月)而定。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部分采用《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部分沿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选修课选课的规定依从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选修课系列中的具体课程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选择而定,有些课程属有待建设的课程。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71ed3aaf45b307e8719730.png)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国际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70100)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教学任务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2、具有较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3、具有较好的中华文化理解能力和中外文化通融能力;4、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1.学生应该具备:①本科毕业证书;②HSK五级以上考试成绩;③在中国学习一年以上或者在母国学习两年以上汉语证明材料;④原学校汉语教师推荐信。
2. 对于在我校学习、成绩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的培养方式。
根据学生人数和导师人数,建立2-5人的导师指导小组,小组由本专业导师及相关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组成,由本专业导师担任组长。
2、采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参加汉语教学实习或者辅助教学工作,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学习年限学制为两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实习及论文一年。
分为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学位论文三个阶段,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论文实行申请答辩制。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依据国家教育部“教指委”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年9月)而定。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课程名称部分采用《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部分沿用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课程。
对选修课选课的规定依从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选修课系列中的具体课程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实际情况选择而定,有些课程属有待建设的课程。
人大汉语国际教育专硕培养方案
![人大汉语国际教育专硕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336fd076eeaeaad1f330d4.png)
文学院- 苏州国际学院2010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学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习年限2-3 年)(学科门类:专业学位一级学科:专业学位)二、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培养具有良好的汉语素养、外语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外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
三、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必修课不少于24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社会实践4学分。
四、社会实践采用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及外国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等多种方式。
教学实习由实习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应按实习阶段的要求完成实习计划、教案设计和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成绩根据实习单位的考评意见及实习指导教师的考评评定。
教学实习安排在第2学年,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观摩与实践,计4学分。
五、论文撰写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紧密联系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实践,注重应用价值。
论文的类型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
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括号里学分所示)1、必修课(不少于24学分)●第二语言习得导论 2 学分 1 学期(Introduction to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 学分 2 学期(Classroom case studies abroad )●中华文化与传播 2 学分 2 学期(Chinese culture and its dissemination )●中外文化交流专题 2 学分 2 学期(Lectur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一外国语语言基础 4 学分 1 学期(Foreign Languag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1 学期(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专业外语 2 学分 2 学期(Specialized English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 2 学分 1 学期(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TCFL )●汉语语音分析 2 学分 1 学期(Analysis of Chinese phonetics )●汉语语法分析 2 学分 1 学期(Analysis of Chinese grammar )●汉字通论 2 学分 1 学期(Intoduction to Chinese Characters )2、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英/法/德译中国经典选读 2 学分 2 学期(Selected Readings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French/German )●英/法/德国家文化与习俗 2 学分 2 学期(Culture and folk-custom in English/French/German speaking countries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2 学分 2 学期(Major points in teaching Chinese )●偏误分析 2 学分 2 学期(Errors analysis )●汉外语言对比 2 学分 3 学期(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other language )●中国古代经典研读 2 学分 2 学期(Reading in Chinese Classics )●外语教育心理学 2 学分 2 学期(Psychology in Teaching a foreign language )●汉语国际推广专题 2 学分 2 学期(Special lectures on TCSOL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2 学分 3 学期(Chinese textbook and teaching resources )●儿童心理发展与成长 2 学分 2 学期(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their Growth )●中国传统艺术与实践 2 学分 2 学期(Traditional Chinese arts and practice )●西方宗教与艺术 2 学分 2 学期(Western religion and arts )●教学调查与分析 1 学分 2 学期(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eaching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 1 学分 2 学期(Practice of Chinese arts and skills )●教学测试与评估 1 学分 2 学期(Teaching test and evaluation )注:选修课由学生在本系所开设的选修课内或在全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范围内任选。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c7ca4e1e3968011ca2009122.png)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一、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必修学分26学分: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中国概况(2学分)高级汉语(4学分)(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4学分)第二语言习得导论(2学分)汉语教学案例分析(2学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1)(2学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2)(2学分)2、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应修4学分)汉语语言要素教学(2学分)偏误分析(2学分)汉语课堂教学设计(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1学分)(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应修2学分)中外文化交流专题(2学分)(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应修2学分)汉语国际教育专题(2学分)3、训练课程(应修4学分)课堂观察与分析(2学分)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1学分)中华文化技能(1学分)4、教学实习(6学分)5、学位论文(2学分)(二)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1)综合基础课程(2)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五、实践环节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2
考试
周一上午3-4
曹顺庆等教学团队
汉语测试
1
36
2
考试
周一下午8-9
侯宏红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1
36
2
考试
周二上午3-4
邱树雄
古代汉语
1
36
考试
周二上午1-2
俞理明
说明:1、本科非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应上两门补修课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全日制)课程表
(2010-2011年上学期)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上课时间
上课教师
第一外国语(英语)
(在职生)
1
90
4
考试
周一晚上11-12
周二下午8-9
杨老师
汉语语言学导论
1
36
2
考试
周一下午6-7
杜晓莉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1362来自考试周二下午6-7
刘荣
中华文化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