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合成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开题报告

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开题报告

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聚丙烯腈(PAN)是一种优良的合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机械强度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制备高强度纤维、膜、涂层等领域。

但是,PAN的制备一般采用传统的溶液聚合法,存在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悬浮聚合法,利用N-丙基丙酰胺(NVP)作为共聚单体,合成PAN 共聚物,提高PAN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研究目的:
1.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PAN共聚物;
2.优化共聚物的合成工艺;
3.评估PAN共聚物的性能并比较湿法制备的PAN。

研究内容:
1.探究PAN和NVP的共聚反应;
2.研究不同反应条件(温度、反应时间、单体配比等)对共聚物产率和性能的影响,制定最佳反应条件;
3.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表征,评估其性能;
4.将悬浮聚合法合成的共聚物与传统湿法制备的PAN进行比较。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期结果:
1.成功合成PAN共聚物,得到最佳合成工艺;
2.获得共聚物的表征数据,评估其性能;
3.通过与传统湿法制备的PAN的比较,验证悬浮聚合法的优势。

意义:
1.探索一种新的PAN合成方法,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2.降低PAN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7万吨年丙烯腈精制工段工艺设计—脱氢氰酸塔工艺设计及分析开题报告

7万吨年丙烯腈精制工段工艺设计—脱氢氰酸塔工艺设计及分析开题报告

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年月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1、目的(1)通过对丙烯腈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了解丙烯腈的特性、国内外生产概况、生产工艺流程及其研究进展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废水处理问题。

(2)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以期实现高产率、低能耗的目的。

(3)对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使生产更加安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研究意义丙烯腈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为了从特定的原料得到所需的产品,根据既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采用相关的单元过程及单元操作,设计出优化的工艺流程,并根据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设计合理的工厂布局,以满足生产的要求,同时这些设计又要符合有关非工艺类和工程经济的要求,做到技术上可行、符合安全条例、经济上合理。

通过年产(),确定最优方案,以达到使其工艺产率增加,能耗降低,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二、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1、研究现状(1)催化剂的研制目前主要通过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采用促进作用的的F e-B i-M o-O或者促进作用的F e-S b-O。

近年来,锡/锑/氧催化系统在烯丙基氧化和氨氧化中作为催化剂进行了广泛研究。

然而,近年来,一些公司开始着手研究丙烷氨氧化法制备丙烯腈。

其中一个直接氨氧化烷烃的催化剂系统是锑/钒/氧。

目前最有潜力的系统为M o-V-N b-T e-氧化物催化系统,具有62%的丙烯腈产率。

(2)工艺过程的改进近年来,随着各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提高,丙烯腈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在节能降耗、环保等方面,焦点是中和塔污水的处理,主要的技术进展如下:省去氢氰酸精制塔,由脱氰塔顶直接分离出高纯度氢氰酸,提高脱氰塔的效率;萃取塔侧线出料,由萃取塔下部侧线抽出乙腈,将抽出液送到乙腈回收塔,增大乙腈浓度,减少蒸汽消耗;增设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利用萃取塔或乙腈解析塔塔釜排除的循环水热量;降低反应器出口的氨含量,避免较难处理的硫铵废水问题;中和塔硫酸循环使用,节约资源,且丙烯腈回收率较高,物耗低缺点是投资大;未反应氨回收再循环使用工艺,未反应氨、磷酸铵回收循环使用,资源利用率高;中和塔改造提高丙烯腈回收率,中和塔下段补加水以控制塔釜液中重组分浓度及降低外循环喷淋液温度,从而有效降低了丙烯腈聚合损失。

丙烯腈装置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装置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装置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丙烯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造合成纤维、橡胶、塑料、树脂及涂料等行业。

然而丙烯腈存在着爆发性较大、易燃性、毒性等危险性,一旦泄漏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因此,对丙烯腈装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及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丙烯腈装置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丙烯腈装置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及控制,有效防范丙烯腈装置发生事故,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3.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丙烯腈装置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开展以下具体研究内容:(1)建立丙烯腈装置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对丙烯腈装置进行实时监测,获取丙烯腈装置的运行状态信息。

(2)开发丙烯腈装置预警系统,根据监测到的丙烯腈装置运行状态信息,建立预警模型,实现对丙烯腈装置的预警。

(3)研究丙烯腈装置控制技术,基于预警信息,开发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对丙烯腈装置的控制,降低事故风险。

4.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丙烯腈装置生产企业提供一种新型的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帮助企业实现对丙烯腈装置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装置异常情况并采取预警措施,降低企业的生产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调研、实验验证、数据分析等方法,构建丙烯腈装置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平台,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验证,不断完善技术平台,使其更加准确、可靠。

6.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通过开发一种丙烯腈装置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建立丙烯腈装置的实时监测、预警及控制系统,有效提高生产安全性,预防丙烯腈装置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催化剂氧化还原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催化剂氧化还原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催化剂氧化还原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催化剂氧化还原行为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丙烯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塑料、纤维等领域。

目前,丙烯腈的主要生产方法是氨氧化法,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丙烯和氨氧化为丙烯腈。

然而,传统的氨氧化催化剂存在使用成本高、催化效率低、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催化剂。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在催化剂氧化还原过程中,与催化剂中金属的氧化还原状态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行为对于理解催化机理和优化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本文将采用常规的化学计量方法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催化剂氧化还原行为。

具体内容包括:1. 合成不同组成的催化剂,并使用XRD、TEM、TG、ICP等表征技术对其进行结构和组成的分析;2. 采用常规的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反应,并使用气相色谱等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3. 使用循环伏安法和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研究催化剂在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行为和吸附态的变化;4. 基于实验数据,对催化机理进行探讨,并提出优化催化剂的策略。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常规的化学实验和物化测试方法,包括化学计量方法、XRD、TEM、TG、ICP、气相色谱、循环伏安法、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

预期成果:本文将系统研究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催化剂氧化还原行为,揭示催化剂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行为和吸附态的变化,对探索催化机理和优化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本研究也有望为丙烯腈生产提供更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

丙烯腈)纤维研究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纤维研究的开题报告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研究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高拉伸、高韧性的合成纤维。

其性能优异,在纺织、机械、海洋、航空、防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原料的丙烯腈市场需求大,与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行业相关,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产生的潜在市场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研究目的及意义针对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的应用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究其制备工艺、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种纤维的生产效率、质量、性能以及加工性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数据。

同时,本研究在成果应用方面,可为纺织业、制药、石油化学、塑料等相关领域提供前沿技术的支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3.研究内容(1)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制备工艺研究,包括反应体系制备、聚合条件优化等;(2)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性能表征研究,需对其强度、模量、韧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分析;(3)影响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性能的因素研究,包括单体比例、反应温度等因素的研究;(4)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加工性能研究。

4.研究方法与流程(1)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制备工艺研究: 在聚合实验中,根据设计的方案依次添加单体、引发剂、溶剂等活性组分;(2)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性能表征研究:测定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模量、韧性等;(3)影响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性能的因素研究: 通过变化剂的单体比例、反应温度等条件,研究其对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性能的影响;(4)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加工性能研究: 对研发出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进行不同加工工艺的试验,如纺丝、拉伸、热稳定等,研究其加工性能。

5.预期成果通过该研究,预计获得以下成果:(1)成功合成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并确定其制备参数;(2)对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3)探究影响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性能的因素,并为其加工提供理论支撑;(4)提高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腈)纤维的生产效率、质量、性能以及加工性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验数据。

丙烯腈生产工艺节能降耗措施分析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生产工艺节能降耗措施分析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生产工艺节能降耗措施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纤维和塑料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对于工艺能耗和原材料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针对目前丙烯腈生产工艺中存在的能耗和原材料浪费等问题,通过节能降耗措施的研究分析,可以优化现有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分析目前丙烯腈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能耗高、污染排放等问题。

2.研究丙烯腈生产工艺中的节能和降耗措施,如优化反应器结构、改进反应条件、采用新型催化剂等。

3.使用模拟软件对比生产工艺流程,分析采用节能降耗措施的生产工艺的优势和劣势,为工业实践提供参考。

4.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开展实验室规模试验和中试工作,优化工艺流程,验证节能降耗措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1.发掘丙烯腈生产工艺中的节能降耗潜力,提出实用的优化建议和方案,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2.优化丙烯腈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3.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环保和资源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丙烯腈调研报告

丙烯腈调研报告

一.丙烯腈的概况1.丙烯腈的概况中文名称:丙烯腈;氰乙烯;2-丙烯腈;乙烯基氰英文名称:Acrylonifrile;Cyanoethyene;2-Propenenitrile;Vinyl cyanide分子式:C3H3NC A S 号:107-13-1卫生标准:我国车间空气中丙烯腈的MAC为mg/m3。

丙烯腈,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

微溶于水,其低浓度水溶液很不稳定,易溶于一般溶剂。

水解时生成丙烯酸,还原时生成丙腈。

易聚合,也能与醋酸乙烯、氯乙烯等单体共聚。

丙烯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主要由于制造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丁腈橡胶、ABS树脂、AS树脂、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类、已二腈、抗水剂和粘胶剂等。

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和医药工业中,并用作谷类熏蒸剂等。

此外,本品也是一种非质子型极性溶剂。

丙烯腈属于高毒类,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加热时在光、碱和过氧化物作用下,本品发生聚合。

遇热发生猛烈的燃烧和爆炸,分解生成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的有毒烟雾。

本品系强烈还原剂,可与氧化剂剧烈反应。

与碱剧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

2.丙烯腈理化特性丙烯腈无色、高毒、易挥发液体,有特殊杏仁味。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3.05~17% 。

与许多有机溶剂混溶; 水中溶解度7.35%(20℃)。

腐蚀铜和铜合金,穿透皮革,高浓度腐蚀铝。

接触光或过量热引起自发聚合,有碱存在剧烈聚合并放热。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爆炸。

加热或燃烧,可产生氰化氢和氮氧化物。

化学式:CH2=CH-CN分子量:53.1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沸点:77℃熔点:-83.5℃相对密度:1.83(水=1)蒸气压:11.0KPa(20℃)闪点:-1.1℃自然温度:481℃爆炸极限:在空气中3.0%~17%(体积)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0.923.丙烯腈包装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副标志:毒害品。

年产30万吨丙烯腈.开题报告.修正

年产30万吨丙烯腈.开题报告.修正

华北科技学院2015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年产30万吨丙烯腈工厂初步设计学生姓名:李佳林_ 学号:201101034121 院(部):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班级:_化工B111 _ 指导教师:李辰明2015 年 4 月8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前完成,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系(教研室)审查后生效;2. 学生应按照统一要求(从教务处网站下载开题报告标准格式电子文档)填写开题报告,其中:字体小4号宋体,行距20磅,日期的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6年1月17日”或“2006-01-17”;3. 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学生应查阅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不包括辞典、手册);4. 完成后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设计背景或研究意义丙烯腈是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丁腈橡胶(NB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苯乙烯-丙烯腈树脂(SAN)的主要原料,另外丙烯腈水解可制得丙烯酞胺和丙烯酸及其酷类,电解加氢偶联制得己二腈还可制造抗水剂和胶粘剂等,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和医药工业中,并用作谷类熏蒸剂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19世纪40年代,丙烯腈首次开始工业化生产,1个多世纪以来其生产方法主要有氰乙醇法、乙炔法、丙烯氨氧化法和丙烷氨氧化法。

现在世界主要采用的是丙烯氨氧化法,该法于1960年由美国Standard(Sohio)开发成功,又称Sohio法。

目前全球95%以上的装置采用BP公司开发的丙烯氨氧化法技术。

我国丙烯腈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最初依靠国内开发的技术,发展较为缓慢。

(BP)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我国丙烯腈工业的快速发展。

RAFT调控的丙烯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研究的开题报告

RAFT调控的丙烯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研究的开题报告

RAFT调控的丙烯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单体,在生产合成树脂、橡胶、塑料、纤维和涂料等方面广泛应用。

传统的自由基聚合方法在丙烯腈的聚合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反应活性难以控制和聚合物结构无法精确调控等问题。

因此,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方法,实现丙烯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RAFT技术是一种目前较为流行的实现聚合物控制的化学方法。

通过RAFT技术,可以实现丙烯腈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并可以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链结构,从而获得性能更好的高分子材料。

因此,本研究将着重探究RAFT调控的丙烯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确定合适的RAFT试剂和体系选取合适的RAFT试剂和体系是实现丙烯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重要前提。

本研究将考虑探究不同RAFT试剂的适用性、对催化剂的影响以及体系中其他配合物对聚合效果的影响等。

2. 调控聚合反应条件聚合反应条件对丙烯腈的聚合过程和聚合产物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将考虑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RAFT试剂用量、电解质浓度、发生反应的时间和剪切作用等参数对聚合的影响。

3. 用各种实验手段确定聚合物的质量参数研究人员将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如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来确定聚合物的质量参数,包括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链结构等。

三、预期结果本研究将获得RAFT调控的丙烯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认识丙烯腈的聚合机理,探究不同RAFT试剂和体系的适用性,以及调控聚合反应的条件,从而获得理想的高分子材料。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丙烯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生产高性能的丙烯腈聚合物提供参考。

同时,也将提升国内相关科研人员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创新和研究水平。

丙烯腈生产一段急冷废水处理新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生产一段急冷废水处理新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生产一段急冷废水处理新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丙烯腈是化工行业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合成橡胶、塑料、纤维等领域。

丙烯腈生产中,一般采用丙烯氰化法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急冷废水。

急冷废水中含有大量丙烯腈、氰化物、铜、铁、氨氮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为了解决丙烯腈生产中急冷废水的处理问题,必须寻求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新方法,以保障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转和环境的安全。

因此,本研究将对急冷废水处理新方法进行研究,为丙烯腈生产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 急冷废水的处理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系统地探讨不同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对急冷废水的处理效果,并评估其处理成本和环保程度。

2. 急冷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拟重点研究影响急冷废水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如废水的pH值、温度、DO值、营养物质和微生物菌群等,探讨其相互作用关系和优化方案。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室人工模拟、文献综述和数学模型模拟等方法,以对不同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经济性和环保性进行全面评估和对比。

三、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对急冷废水处理新方法的研究,本研究的预期结果为:1. 选定适合急冷废水处理的最佳方法,并建立可靠、经济的处理工艺;2. 评估急冷废水处理技术在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的优劣;3. 探讨急冷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相互作用,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4. 为丙烯腈生产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高企业生产环保水平,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本研究将在急冷废水处理新方法方面取得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成果,为解决丙烯腈生产中废水处理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有机磷阻燃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性能最优秀的阻燃剂之一。

有机磷化合物具有很强的阻燃性能,这是因为它们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磷酸盐可以在聚合物表面形成熔融层,从而在火焰作用下起到隔热和隔氧的作用。

而丙烯腈共聚物又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化学性,在工业上应用广泛。

因此,将有机磷阻燃剂与丙烯腈共聚物进行复合制备,能够在综合性能上达到更优秀的效果,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制备一种新型的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材料,通过对其结构和性能的表征与研究,探究有机磷阻燃剂对丙烯腈共聚物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为新型高性能阻燃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三、研究内容及方案1.有机磷阻燃剂的选择与制备本课题选取三苯基磷酸脲(triphenyl phosphite, TPP)作为有机磷阻燃剂,通过合成反应制备出TPP。

2.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将TPP与丙烯腈共聚物进行复合,制备出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材料。

3.性能表征与研究采用FT-IR、TG、DSC、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进行表征与研究。

利用TG研究其热分解行为,DSC研究其热力学性质,SEM观察其表面形貌。

四、预期成果通过对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材料;2.探究有机磷阻燃剂对丙烯腈共聚物的阻燃性能影响的规律;3.得到有机磷阻燃丙烯腈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为今后阻燃材料的研究提供基础。

丙烯腈共聚合及共聚物溶解性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共聚合及共聚物溶解性的开题报告

氯乙烯/丙烯腈共聚合及共聚物溶解性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氯乙烯/丙烯腈共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化学方法。

由于两种单体的不同性质,通过共聚反应可以得到复杂的聚合物结构,并且可以调节其物化性质。

同时,聚氯乙烯和丙烯腈共聚物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制备电绝缘材料、管道材料、清洗剂等。

然而,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的不同性质以及共聚物的链结构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因此研究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溶解性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氯乙烯/丙烯腈共聚合反应的反应条件及其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共聚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质以及其与聚合物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反应釜进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合反应,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得到不同结构的共聚物。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表征分析。

进一步,本研究将选取不同极性的溶剂,如水、乙醇、二甲基亚砜等,对共聚物的溶解性进行研究。

通过粘度法、荧光光谱等手段进行测量,并分析共聚物结构与溶解性之间的关系。

四、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氯乙烯/丙烯腈共聚合及其共聚物的溶解性,可以对共聚物的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为进一步应用共聚物于实际生产中提供科学依据。

丙烯腈合成开题报告

丙烯腈合成开题报告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工艺路线的确定
2:物料衡算
3:热量衡算
4:主要设备工艺参数的确定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第一周阅读相关资料进行开题报告的起草。
第二周主要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参数计算。
第三周主要设备工艺参数的确定。
第四周总结以及毕业设计报告的起草。
预期结果:
深入研究丙烯腈丙烯氨氧化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工艺参数以及设备参数进行优化改造,使自己所设计的研究的化学工艺可在现实中得以运用。
化成公司采用的某催化剂可达到0.843的收率,催化剂特点主要是制作简单活性高反应温度低,高烃、氨转化率高提高了收率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做到了节能减排。
(2)工艺方法的研究
世界上几乎所有生产都在用sohio工艺。丙烯氨氧化法优势很大,但是由于丙烯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很多大公司正在研究用丙烷生产丙烯腈的方法,丙烯氨氧化法主要反应为:
《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华南工学院化工原理教研室
七、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
年月日
八、教研室审核意见
签名:
年月日
随着国内工业发展,丙烯腈需求逐渐升高,随之生产量也逐步提高,各个企业对丙烯腈的研究也逐渐加深,而丙烯腈的研究主要为催化剂的研究,提高催化剂的质量可以提高丙烯腈的收率,以达到增收盈利。
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是MB-82与MB-86,尤其MB-86已经和国际的水平相当,能与催化剂C-49MC睥睨。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于丙烯氨氧化法,主反应生成丙烯腈,是一个非均相反应;与此同时,在催化剂表面还发生一系列副反应。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朝2个方向:1装置规模向大型化发展。2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通过物料衡算,得到所需原料丙烯、氨、硫酸和原料水的消耗量。通过热量衡算确定所需冷却水的用量和设备出口温度。经计算,均满足需要。

丙烯腈开题报告

丙烯腈开题报告

丙烯腈开题报告1. 引言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制药等领域。

丙烯腈的合成和应用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科学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丙烯腈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

2. 丙烯腈的合成方法丙烯腈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2.1 脱水氨化法脱水氨化法是一种常用的丙烯腈合成方法。

通过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乙烯通过脱水氨化反应转化为丙烯腈。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高效、高产率的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腈化法腈化法是另一种常见的丙烯腈合成方法。

通过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含有酰胺基团的化合物与适量的卤化物反应,生成丙烯腈。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的特点,适用于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

2.3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丙烯腈合成方法。

通过在适当的条件下,将乙腈或丙烯醛等化合物在氧化剂存在下进行氧化反应,得到丙烯腈。

这种方法具有无毒无害、废物生成少的优点,对环境友好。

3. 丙烯腈的应用领域丙烯腈在化工、纺织、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为丙烯腈的主要应用领域:3.1 聚合物材料丙烯腈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料,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中。

丙烯腈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制备塑料、纤维等材料。

3.2 合成纤维丙烯腈是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之一。

通过将丙烯腈聚合成聚丙烯腈纤维,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的纤维材料。

这种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品、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3.3 药物合成丙烯腈可以作为药物合成的中间体。

通过对丙烯腈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出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

丙烯腈在制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丙烯腈的生产和应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丙烯腈的合成过程中,选择高效和环保的合成方法是关键。

同时,开发和使用丙烯腈的替代品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优化合成方法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季铵盐对三烷基膦催化丙烯腈聚合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季铵盐对三烷基膦催化丙烯腈聚合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季铵盐对三烷基膦催化丙烯腈聚合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单体,聚合后制得聚丙烯腈(PAN)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纤维、塑料等领域。

丙烯腈的无卤化生产和代替丙烯酸酯聚合物在环保和生产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丙烯腈的聚合一般利用水溶性的配合物催化剂,如CuBr/Me6TREN、NiBr2/PPh3等。

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可调性、多样性等特点,在催化有机反应中常常作为高效、经济的催化剂。

同时,季铵盐的阳离子部分电子亲和力较强,在催化一些具有亲电性中心的反应中具有优良的催化效果。

因此,季铵盐催化丙烯腈聚合反应在合成学和工业应用上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以三烷基膦、季铵盐为催化体系,采用接枝聚合的方法制备丙烯腈聚合物,探究季铵盐对丙烯腈聚合反应机理的影响以及季铵盐结构与催化效果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合成不同结构的季铵盐,包括不同长度的烷基链、不同功能团的取代基等。

2. 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季铵盐进行表征。

3. 在三烷基膦/季铵盐/丙烯腈为主要催化体系中,考察不同结构季铵盐对丙烯腈聚合的催化效果,探究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影响。

4. 通过气相色谱、凝胶色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制备的丙烯腈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不同催化条件下所得聚合物的性质、结构等。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拟通过季铵盐催化丙烯腈聚合反应,探究季铵盐结构与其催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季铵盐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机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研究结果有望为丙烯腈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新的合成路线和材料。

预期结果为:1. 合成一系列结构多样的季铵盐,并对其进行表征。

2. 确定最优催化反应体系,对季铵盐在丙烯腈聚合反应中的催化机理进行探究。

3. 研究不同催化条件下所得聚合物的结构、性质等,并分析催化剂结构与聚合物性质之间的关系。

4. 探索季铵盐催化丙烯腈聚合反应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丙烯腈反应器先进控制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反应器先进控制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丙烯腈反应器先进控制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题目:丙烯腈反应器先进控制与优化
摘要:
丙烯腈是一种有广泛应用的化学品,其生产过程需要进行反应器合成。

丙烯腈反应器的控制和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料成本。

本文将探讨丙烯腈反应器先进控制与优化的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反应器的特性和模型、控制策略、优化方法。

反应器特性和模型:首先需要对反应器进行建模,分析其物理化学特性和反应动力学特性。

可使用动态模型对反应器进行描述,涉及到反应动力学、质量传递和能量转移等方面。

需要掌握反应物进出口流量、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并建立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是保证反应器生产合格产品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需要根据反应器的特性和模型,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典型的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优化方法:反应器优化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

可以采用的优化方法包括传统的试验设计方法和基于现代优化算法的方法。

其中,贝叶斯优化、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优化效果。

总结:
丙烯腈反应器先进控制与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反应器的特性和模型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反应器模型,探索更加先进的控制和优化方法。

微波化学在聚丙烯腈合成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微波化学在聚丙烯腈合成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微波化学在聚丙烯腈合成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聚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纤维等领域,但传统合成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如反应时间长、催化剂残留等问题。

微波化学作为一种新兴化学合成方法,具有反应快、效率高、催化剂用量少等优点。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微波化学在聚丙烯腈合成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二、论文内容1.聚丙烯腈的传统合成方法及其缺陷;2.微波化学概述,着重介绍其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3.比较微波化学和传统合成方法在聚丙烯腈合成中的差异和优劣;4.分析微波化学在聚丙烯腈合成中的优势,如反应速度快、过程可控、催化剂用量少等;5.总结微波化学在聚丙烯腈合成中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了解聚丙烯腈合成的传统方法及微波化学的基本原理;2.原料准备,包括聚丙烯腈、催化剂及溶剂等;3.微波反应,利用微波化学合成聚丙烯腈,并进行反应过程的监测和记录;4.对比分析微波化学合成聚丙烯腈与传统合成方法的差异和优劣;5.总结微波化学在聚丙烯腈合成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展望。

四、论文预期成果1.系统阐述微波化学在聚丙烯腈合成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为实验室聚丙烯腈合成提供参考和指导;2.对微波化学合成聚丙烯腈的反应条件进行探究,拓展微波化学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应用;3.为聚丙烯腈合成的绿色化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五、参考文献1. 王志国, 陈培海, 张澜 (编). 聚合物物理化学实验指导.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2. 徐秋红. 微波化学. 第2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3. 杨胜利. 聚合反应动力学与微波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4. Bhattacharya, D. K.; Dabbagh, G. A.; Recupero, V. Plugging into microwave chemistry. Chem. Ind. (London, U. K.) 1994, 20-23.5. Beck, J.; Reichwaldt, N.; Vasella, A.; Wennemers, H. A microreactor for the preparative enantioselective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of azomethine ylides. Org. Lett. 2008, 10, 2453-2456.。

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湿法纺丝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湿法纺丝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湿法纺丝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高分子量聚丙烯腈(PAN)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在纺织、电子、医疗、航空等
领域有广泛应用。

湿法纺丝是一种制备PAN纤维的重要工艺,其产生的PAN纤维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因此,对于湿法纺丝工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高分子量PAN的湿法纺丝工艺,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纤维
性能的影响,并找出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提高PAN纤维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实验探究湿法纺丝工艺中的关键工艺参数对纤维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聚合物浓度、溶液成分、流变特性、拉伸速度等因素。

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纤维进行表征和分析,得出不同工艺条件下纤维的力
学性能、结构性能等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

4. 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探究高分子量PAN的湿法纺丝工艺,得出不同工艺参数对
纤维性能的影响规律,找出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提高PAN纤维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提高湿法纺丝工艺的技术水平,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某些公司也深入研究催化剂并透露研究出的催化剂可以达到很高的收率,比如旭化成公司采用的某催化剂可达到的收率,催化剂特点主要是制作简单活性高反应温度低,高烃、氨转化率高提高了收率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做到了节能减排。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催化剂研究
随着国内工业发展,丙烯腈需求逐渐升高,随之生产量也逐步提高,各个企业对丙烯腈的研究也逐渐加深,而丙烯腈的研究主要为催化剂的研究,提高催化剂的质量可以提高丙烯腈的收率,以达到增收盈利。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工艺路线的确定
2:物料衡算
3:热量衡算
4:主要设备工艺参数的确定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第一周阅读相关资料进行开题报告的起草。
第二周主要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参数计算。
第三周主要设备工艺参数的确定。
第四周总结以及毕业设计报告的起草。
预期结果:
深入研究丙烯腈丙烯氨氧化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工艺参数以及设备参数进行优化改造,使自己所设计的研究的化学工艺可在现实中得以运用。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于丙烯氨氧化法,主反应生成丙烯腈,是一个非均相反应;与此同时,在催化剂表面还发生一系列副反应。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朝2个方向:1装置规模向大型化发展。2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通过物料衡算,得到所需原料丙烯、氨、硫酸和原料水的消耗量。通过热量衡算确定所需冷却水的用量和设备出口温度。经计算,均满足需要。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催化剂是MB-82和MB-86,特别是MB-86已经与国际水平相当,和催化剂C-49MC同一水平。国内一公司研究的CTA5低氧比催化剂也有非常好的前景,随着生产经济的需求国内对于丙烯腈氨氧化工艺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很快也会跟世界接轨。
国外某些公司也深入研究催化剂并透露研究出的催化剂可以达到很高的收率,比如旭化成公司
化成公司采用的某催化剂可达到的收率,催化剂特点主要是制作简单活性高反应温度低,高烃、氨转化率高提高了收率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做到了节能减排。
(2)工艺方法的研究
世界上几乎所有生产都在用sohio工艺。丙烯氨氧化法优势很大,但是由于丙烯成本较高,所以目前很多大公司正在研究用丙烷生产丙烯腈的方法,丙烯氨氧化法主要反应为:
随着国内工业发展,丙烯腈需求逐渐升高,随之生产量也逐步提高,各个企业对丙烯腈的研究也逐渐加深,而丙烯腈的研究主要为催化剂的研究,提高催化剂的质量可以提高丙烯腈的收率,以达到增收盈利。
目前国内企业采用的催化剂主要是MB-82与MB-86,尤其MB-86已经和国际的水平相当,能与催化剂C-49MC睥睨。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
研究丙烯氨氧化法的工艺流程、热能研究,配比研究、催化剂的研究、工
艺参数以及生产设备的主要参数。
创新内容为希望在原有已知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设备上增加或者改善优化某些化工流程以及参数。
丙烯氨氧化法正在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国外有两家公司完成试验阶段,预备开始投产。我国国内目前对于该工艺研究也非常先进比如上海石化、吉林石化,上海赛科石化等公司都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且能够大批量生产,有的甚至达到26万吨每年的生产量,而且有的公司在近十年内还在不断扩产,国内对于丙烯腈丙烯氨氧化法的前景还是比较大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可以使化工流程更加合理化更加节能省耗,做到节能生产,通过深入的研究本课题,加深对化工流程的研究,更加优化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做到节能减排,优化工艺流程工艺设备,深入研究有利于工艺设备的合理布局,研究出符合经济条件以及工艺条件的最佳工艺流程以及设备,做到技术上可行,实现工艺生产以及建设。
CH=CH-CH3 + NH3 + O2 → CH2=CH-CN + 3H2O
原料为:丙烯:氨:空气=1::从流化床反应器在440度条件下,压力为反应热为冷水循环回收,制得热蒸汽,反应过后气体精冷却、洗涤、精馏进行回收。
丙烯氨氧化法正在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国外有两家公司完成试验阶上海赛科石化等公司都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且能够大批量生产,有的甚至达到26万吨每年的生产量,而且有的公司在近十年内还在不断扩产,国内对于丙烯腈丙烯氨氧化法的前景还是比较大的。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8000吨/年丙烯腈丙烯氨氧化合成工艺设计
学 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工工艺
班 级
二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日期
4月8日
《 8000吨/年丙烯腈丙烯氨氧化合成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指导老师给定。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经过对丙烯腈丙烯氨氧化合成工艺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从基础原料通过一定得工艺条件制得指定的化工产品,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得出更加具体的工艺条件以及工艺设备数据,做到减少材料消耗减少热能损耗减少废料排放,做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