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f13b13ea5e9856a56126043.png)
一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2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感知分类出示例1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二课时不同标准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3.小结分类方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0b9aca195f312b3169a531.png)
选定标准,分类计数
你能把这些气球按形状分一分吗?可以分为几类?每一 类有几个?
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
动手操作,表示结果
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 出来吗?(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
认识象形统计图
按形状分类
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分
你做对了吗?
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 不同。
2.回家后整理自己的房间。
分类与整理
马岗一小 槗槗
我的数学书呢?
你喜欢哪个房间?为什么?
创设情境,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
整理前的书架
整理后的书架
问题:如果要看故事书,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 叫做分类。
像这样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类计数,认识象形统计图
借助情境,进行分类
(1)
(2)
• 小结
分类有标准 标准不同 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但总数不变
解决问题
问题: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完成:1. 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在教材上涂一涂、填一填。 2. 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在教材上涂一涂、填一填。
1
2
按水果的种类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认识象形统计图
按颜色分类
这样画出的图,也称为象形统计图。
问题: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人教版)1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6b7b972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6.png)
问题:还可以怎样分? 按颜色分类
问题: 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1.把车涂上颜色。
简单练习
4 辆车
2.分一分类,该怎样分呢? 在水果下面画“○”。
中等练习
把下面的图形按形状和颜色分分类。
(1)按形状分。
(2)按颜色分。
拓展练习
1. 按树叶的种类分一分,再涂一涂、填一填。
3个 4个 5个 要求:每秒数一个数,看看数到10的时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学生看课件或自己
的电子表) (1)回忆 看能不能根据数据猜出盒中球的数量,到底是红球多还是蓝球多。(4黄1红)(进行例3) (三) 体会1秒 ,建立1秒的时间概念(10分)
问题: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看能不能根据数据猜出盒中球的数量,到底是红球多还是蓝球多。
要求:每秒数一个数,看看数到10的时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学生看课件或自己
的电子表)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分类的情境吗? 3、运用“面积”术语,叙述比较常见的物体表面的大小。
( 5)个
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 4)个
( 6)个
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
( 4)个 ( 5)个 ( 6)个
1.本节课学习了分类计数的方法: (1)先分类再计数; (2)边分边数同时画出统计图; (3)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 2.分类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计数的结果是相同的。 3.分类标准一致,分类结果就一致;不同分类标准,分 类结果多样。
( 6 )片 ( 4 )片 ( 3 )片 ( 3 )片
2.
2.分类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计数的结果是相同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209e8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c.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沟通。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沟通、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分类与整理【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 分类与整理【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30b83f551810a6f4248611.png)
优 翼
R·一年级下册
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1)
分 类
整理前的书柜
整理后的书柜
Hale Waihona Puke 这么多的气球, 可以怎样分类呢?
形状 颜色
按不同的形 状分一分, 每种气球各 有几个?
我先分一分,
3个
再数一数。
4个
5个
我是边数 边画。
还可以这样表示。
3.给这些同学分类。[教材P32 练习七 第7题]
(1)按不同的活动分一分,填写下表。
打乒乓球 踢足球 踢毽 跳绳
人数
4
5
3
6
(2)如果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男生 女生
人数 10
8
(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你认为 哪种整理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还可以怎样分?
左右
人数 6 6
爸爸 妈妈 孩子
人数 4
44
1.如果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你能在表中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人数
女生
男生
[教材P28 做一做]
2. [教材P31 练习七 第5题]
(1)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 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天上飞的 地上跑的
只数
3
6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按水果种类分。 ②按卡片形状分。
(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
( 5 )个 ( 4 )个 ( 6 )个
(2)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
( 6 )个 ( 5 )个 ( 4 )个
人教版最新版本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课件(张ppt)课件
![人教版最新版本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课件(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6b354a1711cc7931b716b5.png)
分类与整理 ( 1 )
> 1 2 3
激趣导入
有这么多气球,可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怎样分类呢?
我们一起来分一分吧!
知识讲解
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有这么多气球, 可以怎样分类呢?
边数边画。
3个
最少 象形统 计图。
4个 5个
最多
5>4>3
知识讲解
还可以按不同的颜色 分一分。
有这么多气球, 可以怎样分类呢?
练习巩固
请将下面的物品分成两类。
针织 数量 2
非针织 4
(非针织)类多,比针织类
( 多 )( 2 )个。
知识总结 分类与整理(2)
分类的标准有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
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 的结果也不同。但是不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都 是一样的。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黄色最多, 红色最少。 红色 黄色 蓝色 3个 5个 4个
练习巩固
请将下面的图形分类整理。
用象形统 计图整理。
有( 4 )个, 有( 3 )个,
有( 2 )个。
练习巩固
请将下面的图形分类整理。
( 黄 )色最多,( 蓝)色最少,
蓝色比黄色少( 2 )个。
黄色 粉色 蓝色 4个 3个 2个
知识总结 分类与整理(1)
分类的标准,分类的结果不同。
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分类整理时,可以用不同的 方法进行整理,其中用象形统计图、表格整理最 直观简便。
课后作业
学海乐园课后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谢谢观看
> 1 2 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3.1 分类与整理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3.1 分类与整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8bbee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0.png)
苹果皮属于厨余垃圾。 苹果皮属于什么垃圾?
属于其它垃圾。
不含汞的干电池属于 什么垃圾?
人行道
自行车道
机动车道
除了垃圾分类,你能想到生活中 还有哪些分类?
蔬菜瓜果区
水产区
饮料区
生活中处处有分类,什么是分类呢?
探究新知 1 下面这些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
按形状分类,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将结果表示出来。
按形状分
按颜色分
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蓝色气球最少,黄色气球最多。
按形状分
按颜色分
蓝色气球比红色气球多3个。 黄色气球和红色气球一样多。
课堂练习 1 把不同类的物体圈起来。
(1)
(2)
(3)
2 把同一类的图形涂上相同的颜色。
3 分一分。
①
②
③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⑫
交通工具
动物
①③⑤ ⑩ ⑫⑭
②⑥ ⑪ ⑬
把相同形状的气球分在一起或者把相同颜色的气球分在 一起,就是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Fra bibliotek结果一般也不同。
将同一类事物一个一个地排成一列分类整理的图, 叫象形统计图。
Thanks
感谢您的欣赏与支持
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 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在此处输入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按给定的标准分类
情境导入
垃圾要先分类,然后扔进垃圾箱。 你你们知知道道垃垃圾圾要要怎怎样么分处类理吗吗??
垃圾分类就是按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 回收垃圾、其它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根 据不同垃圾的种类放入相应的垃圾桶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e7f5fc410912a21615792915.png)
1.按单一标准将物体分类、整理。
2.按不同标准将物体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注重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方法。
3.要结合知识内容本身的灵活性,注意开展开放性、探索性的教学。
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更牢固地掌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分类、整理 1课时
2统计表1课时。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dd62b4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6.png)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例题1及相关练习(P27—P32)。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在统计内容的选择上尊重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例题1是让学生对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形状各异的气球进行分类整理,初步体会统计图在分类中的直观性。
例题2把几个家庭的成员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等。
内容的编排注重了让学生经历事物的分类和整理的过程,并进一步认识并灵活运用简单的统计表进行表示,使大家体验到分类与整理这一数学方法在生活中确实是很常见也是很有用的。
【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分析、描述、分类和整理的过程,初步了解分类与整理这一数学方法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4、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求知,能试着从统计图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与整理;2、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提出并回答问题。
难点:掌握简单的统计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适趣情境,激活经验师:(出示红黄两种颜色的花朵卡片)能快速告诉老师,黑板上有几朵花吗?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红花有5朵,黄花有3朵,5+3=8朵。
生:大的花有4朵,小的花有4朵,4+4=8朵。
师: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的解决方法不同呢?生:因为我是根据花的不同颜色分的。
生:我是从花的大小分的。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问题——分类。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漂亮的花朵能迅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当老师的问题提出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前基础的孩子们,能快速用简单的方法获取到图中花儿的总数,并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理由。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分类与整理(3)-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分类与整理(3)-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36e49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9.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分类与整理(3)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学习按照物体的属性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学习用图示和文字的方式表示分类的结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物品进行分类。
2. 学生能够用图示和文字的方式表示分类的结果。
3. 学生能够参与到分类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分类的过程和结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学生能够对物品进行分类。
2. 学生能够用图示和文字的方式表示分类的结果。
难点:1. 学生能够按照物体的多个属性进行分类。
2. 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PPT课件2. 分类卡片3. 实物物品(如玩具、书本、文具等)学具:1. 分类卡片2. 笔和本子3. 实物物品(如玩具、书本、文具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课件,呈现一些混在一起的物品,如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玩具、书本、文具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能将这些物品分类吗?请试着用手将它们分分类。
”2. 分类活动(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套实物物品。
引导学生观察物品,并按照教师给出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分类。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分享与交流(5分钟)每个小组将分类结果用图示和文字的方式表示,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其他同学在听分享的过程中,可以提出疑问或者给予建议。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分类的例题,如“请将下面的物品按照颜色进行分类”、“请将下面的物品按照形状进行分类”等。
教师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分类的依据和过程。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分类与整理含答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分类与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8d1b19de80d4d8d15a4ffd.png)
《分类与整理》同步测试(第1课时)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高雪祝一、把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圈上。
考查目的:学会把一些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
答案:第①小题:小花;第②小题:蛋糕;第③小题:西瓜解析:第①小题:小花是植物,其它三样是交通工具;第②小题:蛋糕是食品,其它三样是动物;第③小题:西瓜是水果,其它三样属于服装类。
二、我会连。
考查目的:进一步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答案:蔬菜:辣椒、胡萝卜、白菜、南瓜、西红柿;水果:菠萝、葡萄、火龙果、草莓、香蕉。
解析:略。
三、整理卡片。
考查目的:按给定的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急速的巩固练习,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数。
答案:第(1)小题:青蛙卡片4张,小鸟卡片5账,奶牛卡片1张;第(2)小题:正方形卡片3张,圆形卡片4张,三角形卡片3张。
解析:略。
《分类与整理》同步测试(第2课时)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高雪祝一、分一分。
(1)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查目的:让学生自选标准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出来。
答案:这些物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用品,有橡皮、铅笔、地球仪、尺子、书、铅笔刨、文具盒;另一类是生活用品,有梳子、毛巾、吹风机、镜子、牙膏、牙刷。
解析:虽然自定义分类标准比较抽象,但由于这些物品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难度应不大。
二、下面是动物园里集中动物的数量。
(1)动物园里,()最多,()最少。
(2)小猴比梅花鹿多多少只?(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让学生直接根据简单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作用。
答案:第(1)小题:猴子最多,熊猫最少。
第(2)小题:18-9 = 9(只)。
第(3)小题:略。
解析:引导学生学会看简单统计图,知道上面一行的动物和下面一行相对应的数是表示它的数量。
三、下面是今年2月份的天气情况。
(1)数一数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2)根据上面数出的结果涂格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分类与整理(20)-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分类与整理(20)-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5e2a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c.png)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分类与整理(20)人教版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分类与整理(20)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三章,主要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学会如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学会如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培养分类与整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分类与整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学会如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实物等。
学具:学生自带物品、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 新课导入:介绍分类与整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
3. 实例讲解: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对这些实例进行分类和整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分类和整理,并分享给大家。
5. 操作实践:让学生自带一个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操作实践。
7. 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分类与整理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对自己的房间进行分类和整理。
答案:略2. 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类与整理的方法?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和操作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进行分类和整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练习。
同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在生活中还可以运用到哪些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f1ed6bcc17552707220879.png)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按不同标准分类学习目标:1、经过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学习重、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学习流程: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小熊的文具店和小猫的文具店各拍了一张照片,同学们看,你们喜欢去谁的文具店买东西呢?为什么?像这种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观察教材27页图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画内容。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1、怎样对这些气球怎么分类,可以怎样分类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1)请同学们先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一分并画在纸上。
(2)指导学生先分类再数数。
指导学生用象形统计图的方法进行分类、整理。
(3)请几组同学上黑板画出各组分类的结果。
2、巩固发展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师生共同总结。
还可以怎么分?(小组讨论)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1、29页练习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29页练习七第2题。
教师指导,集体完成。
五、迁移运用、拓展探究教材31页练习七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结果,师生集体校正。
第二课时分类并整理表格数据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体验统一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2、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发展数学思考。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难点:分类的方法。
学习流程:一、复习旧知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1、观察教材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6537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f.png)
分类与整理 (1)
淘气的房间
淘气的房间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样的房间吗?
淘气的房间
笑笑的房间
√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个房 间呢?说说你们的理由吧!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笑笑的房间为 什么会这么干净整齐呢?
因为笑笑把所有的物品都分类整理 好了,所以看着就很干净。
分类与整理 春天到了,小朋友们买了许多的气球。
练一练
按大小分 (3 )
练一练
左边有排球、足 球、棒球和乒乓球, 有几种分法?分别 是多少?
练一练
按大小分 (5 )
(6 )
练一练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棒球:
按球类的名称分 ( 2) ( 3) ( 3) ( 3)
学会总结
分类与整理: 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 1.事物可以根据形状、颜色、不同的功能、用 途等进行分类。 2.根据同一标准分类,虽然分类结果的呈现形 式可能不太,但分类的结果一定相同。
4.给下列的水果涂涂画画。
(1)按水果的种类分:
(2)按卡片的形状分:
(4 )(5)(3)
(4) ( 5) (3)
分类与整理 (1)学会把物体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 (2)会通过分类快速的解决数学问题。
谢谢大家
做一做 1.在下列水果的下面画“√”,蔬菜的下 面画“×”。
(×) ( ×) ( √) (×) ( √)
(×) ( √) ( √) (×) (√ )
2.数一数
2.给下面的机器人按照不同的形状分类。
左图中有(1 ) , ( 1) , ( 1) , ( 6) 。
3.选出下列不是同一类的物体。
注:注意其他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而只 有第4个是长方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并能对分类的结果进行简单整理。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师: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很多漂亮的气球)
师:这么多气球放在一起很乱,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1)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你的分法。
(1)按形状分类
师:按形状来分一分,可以分成几类,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2)按其他标准分类
师:还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分一分,再数一数。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二、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1、练习七1、
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来分类,在生活中,我们给物体分类时常根据不同标准,比如:物体的大小,用途……只要大家说出适当的理由,我们都可以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作业
对自己房间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1)
分类:按形状分:球形的气球(5个)心形的气球(4个)长气球(3个)按颜色分:红色()黄色()绿色()
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2)不同标准
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的结果。
难点:体验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1.回顾旧知,明确学习分类的意义。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2)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不同标准下的不同分类
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
(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
(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
b.集体反馈交流。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六、作业
整理自己的书包,并根据里面的实物进行分类,把分类结果制成一份简单的统计表格。
七、板书设计
分类与整理(2)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