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钢柱及柱间支撑安装工艺标准2007.3.15-审

合集下载

钢支撑、立柱施工方案

钢支撑、立柱施工方案

庙行楔形绿地一期工程钢支撑、立柱施工方案上海闸北城市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工程目标 (2)三、施工准备 (3)四、钢支撑施工工艺 (5)五、预应力的施加 (11)六、钢支撑的拆除 (12)七、技术质量要求 (13)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九、现场项目部组织机构网络图 (15)十、钢支撑平面布置图流程图(附图)................................................15十一、立柱型钢施工方案 (16)一、工程概况1.1结构概况本工程为庙行楔形绿地一期工程项目,基坑采用一道φ609×16圆形钢管支撑,钢管十字交叉采用哈夫连接,钢支撑安装完毕且施加预应力。

1.2编制依据现根据施工图纸及场地条件,编制本施工方案。

1.3钢支撑工程概况1.3.1该工程基坑采用φ609×16钢管支撑。

1.3.2在基坑的开挖中,应按照分段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

1.3.3钢支撑应有足够的刚度,断面不得小于设计断面。

基坑开挖中按设计位置及时、可靠地架设钢支撑,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

1.3.4合理布置构件堆放场地和钢支撑拼装场地。

二、工程目标2.1质量目标按照现行国家和上海市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工程质量达到图纸的要求,争取不低于国家和上海市现行的关于工程责任的规定及国家现行有关各专业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优良标准。

2.2工期目标做到按期完工,力争提前。

2.3 安全生产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规定和上级的指示、决议。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贯彻实施的措施,并检查执行情况。

把安全生产列入议事日程,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讨论安全生产动态,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解决安全生产的问题。

建立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一切安全伤亡事故。

2.4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按照《上海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做好文明施工,争创市级文明工地。

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

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

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1技术要求根据基坑围护结构图纸尺寸,按照计划用量备足各种长度的钢支撑管、活络头及钢垫箱、钢垫块、钢楔块、紧固螺栓、铁板等支撑材料,分类堆放在料场,各种材料必须经质量检验合格方可按施工进度分批进场,确保进场支撑材料均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

(1)钢管支撑在支撑安设时,应准确定位支撑轴线在设计标高处,保证支撑轴线与承压板的垂直,千斤顶要及时预加顶力,预加力达到设计要求。

表1-1 支撑安装允许误差表(2)开挖第一层土时每一段的开挖长度不超过24m;其他各道支撑开挖时,每小段开挖长度一般不超过6m,每小段支撑开挖时限在8小时到24小时之间。

分层分小段(约6m长)开挖土方和相应安装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应控制在24h内完成。

开挖中应及时测定支撑安装点,确保支撑安装中心偏差位置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值内。

(3)钢支撑构件制作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有关规定,施工时应先焊接好立柱支撑托架,再依次安装角撑、横向(短方向)水平支撑、纵向水平支撑。

所有钢支撑端部支托和连接构造都要能防止因碰撞而移动脱落,支撑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因压力消减造成的支撑端部移动脱落。

钢支撑应考虑温度应力对支撑结构的不利影响,应对支撑内力进行监测,支撑架设应避免在温度最高或最低时进行。

夏季施工当支撑轴力达到设计值并有增加趋势时,应及时采取在支撑上覆盖麻袋淋水等降温措施。

钢支撑施加预压力前,应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施加时应在支撑的两端同步对称进行,预压力应分级施加,加至设计值时,应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必要时应对节点加固,待额定压力稳定后锁定。

2钢支撑施工1、钢支撑体系形式基坑钢支撑采用Φ800*16和Φ609*16的钢管支撑,支撑在双拼H型钢(700*300*13*24)围檩上。

钢支撑体系由钢管支撑和防止因钢支撑跨度过大而失稳的中间立柱桩及桩间联系梁构成。

支柱组立及整正施工工艺

支柱组立及整正施工工艺

操作程序操作要领技术标准注意事项3.整正①将整正器的框架安装在支柱上。

②将整正器丝杠一端用钢轨卡子连至支柱两侧钢轨上。

③整正器丝杠的另一端连至框架。

④同时摇动整正器手柄,用其丝杠长度的变化调整支柱限界。

⑤若需要移动支柱根部时,则将垫木放至支柱根部的内侧(或外侧),再用手柄调整丝杠长度,支柱根部移动。

⑥若需要调整支柱两个“小面”时,则将杆面校正器插入腹孔进行调整。

⑦在进行“4-6”程序时,应同时将丁字尺、水平尺、倾率测量仪放在指定位置:边调整、边观察。

⑧当支柱侧面限界、倾度达到标准后,停止整正,将整正器手柄卸下。

4.固定框架距轨面高度一般不超过500mm。

5.两钢轨卡子距支柱一般为2.5-3m。

6.整正标准:①支柱埋深应符合要求,施工偏差不得大于±100mm,入土部分的实际埋深不应小于设计值。

②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支柱高度的0.5%,但锚柱端部应向拉线侧倾斜0-100mm。

③横线路方向:直线上和曲线外侧的支柱:应中心直立至外缘垂直,曲线内侧的支柱、两侧悬挂的支柱、安装隔离开关的支柱、位于直线上并与相邻锚柱同侧的转换柱,均应直立,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支柱高度的0.5%,但不得向受力方向倾斜。

9.整正器的各个部位不得侵入机车车辆限界。

10.支柱整正施工中,防护员应加强瞭望,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

11.任何人员不得在线路上坐、卧、休息等。

12.操作整正器手用力要均匀,不得猛拉、猛推,以免支柱断裂。

整正4.安装下部横卧板将横卧板送至坑底,施工人员下坑将横卧板调整至与支柱密贴,安装厂型螺栓。

5.基础加固(适用于H170、H90型支柱)横卧板安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7.回流线等附加悬挂支柱的中间柱应直立,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支柱高度的0.5%。

8.横线路方向,支柱中心应与线路中线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3°。

9.支柱内缘至临近线路中心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0mm,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

钢或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工艺

钢或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工艺

钢或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工艺第1章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深基坑内支护结构挡墙的支撑系统常用的有钢结构支撑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第2章材料准备1. 钢管支撑钢管支撑一般采用直径Φ609(或直径Φ580 、Φ406 )钢管余料接长常用壁厚有10、12、14、16mm2. 型钢支撑:主要采用H 型钢,常用者为国产焊接H 型钢和日本产的轧制H 型钢,常用规格如附表所示3. 钢筋混凝土支撑1) 水泥宜采用32.5 或4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2) 砂应选用洁净的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3) 石子宜选用石或碎石粒径宜在0.5 4.5cm,含泥量不应大于2%4) 钢筋品种和规模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第3章施工机具1.钢支撑砂轮机电钻电焊机扭矩扳手轴力计钢尺冲钉钢钎等2.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搅拌机振动棒等第4章工艺流程第1节钢管支撑1. 钢管支撑的型式,多为对撑或角撑如下图所示当为对撑时为增大间距在端部可加设以减少围檩的内力当为角撑时如间距较大长度较长亦可增设腹杆形成桁架式支撑2. 对撑的纵横钢管交叉出,可以上下叠交,亦可增设特制的+ 字接头纵横钢管都与+ 字接头连接使纵横钢管处于同一平面内可使钢管支撑形成一个平面钢架刚度大受力性能好3. 用钢管支撑时,挡墙的围檩可用钢筋混凝土围檩,也可用型钢围檩前者刚度大承载能力高可增大支撑的间距挡墙与围檩之间的空隙宜用细石混凝土填实4. 钢管支撑端部的活络头子和琵琶支撑的具体构造详见下图第2节型钢支撑1. 型钢支撑采用H 型钢,用螺栓连接,为工具式钢支撑,现场组装方便,构件标准化,对不同的基坑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合和连接,可重复使用2. 型钢支撑构造型式如下图所示。

吊杆(立柱)安装施工

吊杆(立柱)安装施工

吊杆(立柱)安装施工1 工艺概述本工艺适用于各类拱桥吊杆(立柱)的现场安装施工。

拱桥吊杆(立柱)一般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两种结构形式。

钢吊杆有钢丝绳,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等多种结构形式,目前多采用钢绞线和平行钢丝吊杆,一般为工厂定型产品;钢筋混凝土吊杆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和普通钢筋混凝土两种,一般采用现浇施工。

钢立柱由工厂加工完成;钢筋混凝土立柱一般采用现浇施工。

因此,吊杆(立柱)应根据类型确定安装工艺。

钢筋混凝土吊杆(立柱)的安装施工可参照梁和柱的施工工艺完成,钢吊杆(立柱)的安装施工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在地面组装后,吊装就位,然后通过焊接,高强螺栓接或者锚固等形式与拱圈(拱肋)连接,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张拉,最后对吊杆内力进行实测和调整,达到设计要求。

本工艺侧重于钢吊杆(立柱)的现场安装施工。

2 作业内容,钢吊杆(立柱)的现场安装施工包含验收、组装、吊装,连接,张拉及检查调整等内容。

钢筋混凝土吊杆(立柱)的现场安装施工包含钢筋模板安装、灌注混凝土(或吊装预制钢筋混凝土立柱),连接,张拉及检查等内容。

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1527-2011)4 工艺流程图制造及验收→安装及张拉平台的布置→地面组装→吊装就位→与拱肋连接→吊杆张拉→检查调整→安装吊杆(立柱)附属设施→检验图 4-1 钢吊杆(立柱)安装施工工艺流程现浇及张拉平台的布置→钢筋、模板安装,灌注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压浆→检验图 4-2 钢筋混凝土吊杆(立柱)安装施工工艺流程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吊杆(立柱)所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尺寸及结构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与设计图不符的厂家定型产品或新产品应经过设计单位认可后使用。

钢立柱支撑桩施工方法

钢立柱支撑桩施工方法

钢立柱支撑桩施工方法1钢立柱钻孔桩1.1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对桩位坐标、各项高程数据进行仔细核算,准确无误后方能放线施工。

(2)施工钻孔时应做好地质层面记录,如发现地质情况与钻孔资料相差较大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调处理。

(3)桩孔的中心位置允许偏差不大于30mm,桩基倾斜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5%。

(4)浇注桩基水下砼时,应保证导管埋入砼有足够的深度,避免发生断桩事故,并防止孔壁坍塌。

(5)由试验检测部门采用超声波对桩基逐根检测桩身结构完整,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用钻芯法进行补强检测。

(6)溶洞地段(采用超前钻)应根据溶洞具体分别处理,钻孔必须穿越溶洞,桩基应嵌入溶洞以下微风化岩0.5米。

溶洞范围不大,洞高小于1米,溶洞内有填充物或部分填充物者,用抛填粘土泥的办法处理;溶洞范围较大,洞高不大于1米,溶洞漏水严重,钻进中无法使钻孔内保持一定的静水压力,钻孔时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坍孔致使钻进困难时,采用壁厚10mm的钢板圆护筒施工,钢护筒随钻孔桩钻进过程,一边钻进,一边压入钢护筒,穿过溶洞后还要继续嵌岩不小于1米。

(7)施工中应加强对场地、周边建筑物的监测,严格控制需保护的建筑物及道路路面的下沉,施工中应及时反馈量测信息,如发现异常或与设计不符应及时提出,会同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及时处理,以确保施工完全。

(8) 连续墙如遇土、溶洞,须先行处理,进入土、溶洞底部稳定岩层至少0.5m。

1.2工艺流程1.3护筒埋设放出桩位后,查明桩位处有无地下管线即可开始埋设护筒,护筒高 1.5~2.5m,然后根据护筒的大小挖埋护筒,护筒设置位置应正确、稳定,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护筒应高出地面0.15~0.3m及施工水位1.0~1.5m,其埋置深度在粘土层不小于1.0m,砂质或杂填土层不应小于1.5m。

1.4泥浆处理系统(1)计划在施工范围内适当设置泥浆处理系统,作施工用。

(2)在成孔过程中,泥浆具有护壁、排碴、冷却机具和润滑作用。

1.13钢支撑施工工艺标准

1.13钢支撑施工工艺标准

1.13钢支撑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型钢内支撑的施工。

支撑系统包括围囹及支撑,当支撑较长时(一般不超过15m),还包括支撑下的立柱及相应的立柱桩。

1.2 编制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3《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JGL8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 术语2.1围囹是指在基坑四周护坡处起支撑作用的围护圈梁结构;2.2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地下工程;2.3支护结构是深基坑四周边坡的围护结构;2.4内支撑是支撑围囹系统的型钢内支撑;2.5立柱是钢围护结构里面用来辅助连接每道支撑之间的型钢结构柱;2.6立柱桩是立柱的最下面混凝土结构柱桩;3 施工准备3 .1技术准备1施工文件、资料准备与核查,在施工前专业工程师组织施工技术骨干,对施工工艺使用的施工图纸和相关施工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核查,主要核查内容包括:支撑系统设计计算书及施工图等设计文件是否齐全、出图手续是否合规、完善;与相关专业的协调性;满足规范规定的符合性;施工的可行性;对核查出的问题,应经项目部或上一级的技术负责人技术核定或答复后,才应进行施工。

2专业工程师负责编制施工方案,并明确材料规格及相关的技术措施,确定土方开挖的形式和要求。

施工方案经集团技术中心等审批后实施。

3专业工程师编制钢支撑工程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书,经项目负责人审批后,组织进行向施工班组交底,并办理签字手续;4钢支撑工程所采用的钢管、型钢、电焊条、引弧板等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验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材料进场后,应进行复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钢支撑工程中使用。

5专业工程师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安装方法,工程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柱间支撑加工及安装设计说明

柱间支撑加工及安装设计说明

柱间支撑加工及安装设计说明柱间支撑钢件加工及安装:1、钢梁安装前应先完成混凝土梁的加固工作,所有钢件在安装前应做除锈处理,除锈采用钢丝刷清除浮锈。

2、安装新增钢梁端部锚板(见图一)应确保梁两端锚板水平及进出位在同一直线,新增钢梁端部锚板植筋采用∅20螺杆,植筋开孔直径∅25,深度215mm,螺杆安装原则上应根据图纸定位,当遇到结构钢筋时可适当垂直于钢筋走向移位,锚板孔位根据锚筋安装位置钻孔,锚栓漏出螺母长度5-8mm。

图一3、钢梁吊装前应先将钢支撑支座安装在钢梁上,钢梁使用铰链通过楼板洞口吊装(见图二),钢梁长度根据现场实测确定。

图二4、柱脚锚板安装时应确保与横梁端部锚板在同一垂直线上,柱脚植筋采用∅20螺杆,植筋开孔直径∅25,深度415mm。

5、根据钢梁安装位置及柱脚锚板位置放线确定柱脚型钢转接件焊接角度(见图三)。

图三6、斜撑长度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确定,铰链固定于钢横梁上吊装斜撑(见图四)。

图四7、锚板加工长度、宽度偏差±3mm,钢梁加工长度偏差±3mm,螺栓孔直径偏差+0.52mm,孔距偏差±1mm。

8、高强度螺栓连接处钢板表面应平整、无焊接飞溅、无毛刺、无油污。

经处理后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摩擦面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沾染脏物和油污。

严禁在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摩擦面上作标记。

9、安装高强度螺栓时,严禁强行穿入。

当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应用铰刀进行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不应大于1.2倍螺栓直径,且修孔数量不应超过该节点螺栓数量的25%。

修孔前应将四周螺栓全部拧紧,使板迭密贴后再进行铰孔,严禁气割扩孔。

10、安装高强度螺栓时,构件的摩擦面应保持干燥,高强度螺栓施工所用的扭矩扳手,班前必须校正,其扭矩相对误差应为士5%,合格后方准使用。

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相对误差应为士3%。

高强度螺栓拧紧时,应只在螺母上施加扭矩。

11、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的拧紧应分为初拧、终拧。

初拧扭矩为终拧扭矩的50%左右。

钢筋混凝土杆组立安装作业指导书

钢筋混凝土杆组立安装作业指导书

钢筋混凝土杆组立安装作业指导书编码:DLGT-022014年 10月 29日签名页项目名称220kV椹北变电站10kV北站线新建后坑村#2配电台区工程作业内容组立北站口公用箱变负荷侧低压电杆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注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杆组立安装1.适用范围1.电压等级 10kV配网工程2.电气类别混凝土杆组立工程的安装2. 依据及引用文件序号标准、文件相关章节条款1 GB50173-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第1节电杆组立及拉线安装规定工及验收规范》2 GB50233-200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2.0.1条规定3 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4 Q/D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第三章第二节5 中国南方电网基建工程质量WHS控制作业标准主要作业内容YN施工条件基础回填施工准备立杆质量检验接下一工序:架线工程YYY复测与定位YY3.作业流程图:4.1本工序作业前施工条件序号项目内容确认人说明1 任务单根据本单位实际设置内容(包含本项工作)。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2 图纸设备更动、设计图纸。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3 预算材料表含主、副材。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4 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级)。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5 相关证照根据需要办理涉及进入工作场所的手续、证件。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有效6确认上一工序检查合格(1).混凝土杆基础的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2).钢筋混凝土电杆基础坑的深度允许误差为+100MM,-50MM,坑底应填平,底盘放置要平稳,中心要找正,直线杆垂直线路方向不应超过50mm,∏杆两底盘根开误差不应超过30mm深度差不应超过20mm;(3).当混凝土杆基础坑超过深度的时侯应采用填土或沙、碎石夯实等办法处理,每层厚度不超过100mm,夯实后的耐压力不应低于原状土;(4).钢筋混凝土杆的杆身弯曲度不得超过电杆全长的2‰。

钢立柱支撑桩施工方法

钢立柱支撑桩施工方法

3 钢立柱支撑桩施工方法钢立柱钻孔桩(1)施工前应对桩位坐标、各项高程数据进行仔细核算,准确无误后方能放线施工。

(2)施工钻孔时应做好地质层面记录,如发现地质情况与钻孔资料相差较大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调处理。

(3)桩孔的中心位置允许偏差不大于30mm,桩基倾斜度允许偏差不大于%。

(4)浇注桩基水下砼时,应保证导管埋入砼有足够的深度,避免发生断桩事故,并防止孔壁坍塌。

(5)由试验检测部门采用超声波对桩基逐根检测桩身结构完整,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用钻芯法进行补强检测。

(6)溶洞地段(采用超前钻)应根据溶洞具体分别处理,钻孔必须穿越溶洞,桩基应嵌入溶洞以下微风化岩米。

溶洞范围不大,洞高小于1米,溶洞内有填充物或部分填充物者,用抛填粘土泥的办法处理;溶洞范围较大,洞高不大于1米,溶洞漏水严重,钻进中无法使钻孔内保持一定的静水压力,钻孔时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坍孔致使钻进困难时,采用壁厚10mm的钢板圆护筒施工,钢护筒随钻孔桩钻进过程,一边钻进,一边压入钢护筒,穿过溶洞后还要继续嵌岩不小于1米。

(7)施工中应加强对场地、周边建筑物的监测,严格控制需保护的建筑物及道路路面的下沉,施工中应及时反馈量测信息,如发现异常或与设计不符应及时提出,会同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及时处理,以确保施工完全。

(8) 连续墙如遇土、溶洞,须先行处理,进入土、溶洞底部稳定岩层至少。

护筒埋设实,土层不应小于。

泥浆处理系统(1)计划在施工范围内适当设置泥浆处理系统,作施工用。

(2)在成孔过程中,泥浆具有护壁、排碴、冷却机具和润滑作用。

泥浆配制是保证成孔质量的关键措施。

根据以往成功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拟采用优质粘土或膨润土配制泥浆。

(3)新制备的泥浆、回收重复利用的泥浆、浇混凝土前孔内的泥浆均需要进行物理性能指标测定,主要测定泥浆的粘度、比重及含砂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4)泥浆循环时,泥浆带上来的渣屑流经沉淀池后沉淀下来,好浆流进循环池进行二级沉淀,再进储浆池,最后由泥浆泵通过胶管注入孔中,施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层的地质条件控制泥浆比重,以提高成孔质量和进尺速度。

预制柱安装工艺标准

预制柱安装工艺标准

预制柱安装工艺标准预制柱安装工艺标准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厂房、库房装配式结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柱的安装。

施工准备材料要求:预制柱应有出厂合格证或现场预制质量检查合格证,构件上应注明制作日期、混凝土强度等级、型号,并盖有合格标志。

水泥应采用3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42.5级膨胀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

砂应采用中砂,含泥量小于3%。

石子应为粒径为5~25mm细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小于1%。

钢材应为Q235号钢,应有出厂合格证,并有钢材复试合格资料。

为连接构件和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标高及连接尺寸偏差,需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需要准备部分型钢、钢板及钢筋。

电焊条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其性能应符合材质性能标准,有产品合格证。

楔形垫铁、方木、钢管支撑等也应准备就绪。

主要机具设备:起重设备根据房屋的高度、平面尺寸、构件的重量、所在位置及现场设备条件选用。

常用的有履带式起重机、轮胎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或桅杆式起重机和卷扬机等。

焊接设备有电焊机及氧焊设备。

主要工具包括吊索、钢丝绳、溜绳、缆风绳子、铁扁担、卡环、绳夹、撬杠、大锤、钢木楔子、锚桩、枕木、小型液压千顶、倒链、滑车、线坠、钢卷尺及水平尺。

检测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塔尺等。

作业条件:混凝土基础工程已施工完成,已弹出柱安装轴线及标高,并经验收合格,办好验收手续。

编制柱子吊装作业设计方案,并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

现场运输道路、构件堆放场地、起重机行走道路,均应平整坚实,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已达设计强度的100%。

机械设备已经维修并试运转。

工具、楔子和操作平台已经准备就绪,能够满足吊装作业要求。

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柱子翻身→柱子绑扎→起吊就位→临时固定→柱子校正→最后固定→安装连系构件。

准备工作:清理基础顶面,在杯口表面弹出与柱子轴线相对应的纵横十字安装定位线。

将杯口底部清理干净,按设计标高的要求和柱子实际长度,用比柱基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找平杯口底并抹平。

501钢柱及柱间支撑安装工艺标准2007.3.15-审

501钢柱及柱间支撑安装工艺标准2007.3.15-审

钢柱及柱间支撑的安装工艺标准(Ⅲ-50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单层、多层及高(超高)层房屋建筑钢结构中钢柱及柱间支撑的施工。

2 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主要材料:钢柱及柱间支撑等,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包括: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高强螺栓、焊钉及瓷环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按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的复验。

2.1.2 配套材料:普通螺栓、切割用气体、脚手架、爬梯、护拦、道木、钢垫板等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2.2 机具设备2.2.1 起重设备:起重吊机、卷扬机、钢丝绳、倒链、千斤顶、路基箱、滑轮、拉索等,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吊装安全。

2.2.2 测量器具:全站仪、激光铅直仪、反射接受仪、经纬仪、经纬仪弯管目镜、水准仪、塔尺、水平尺、钢尺、拉力计、冲子、钢针、磁力线坠、墨斗、手锤等工具,所有测量用的器具应进行标定,并在使用有效期内。

2.2.3 焊接设备及检测仪器:电焊机、配电箱、焊条烘干箱、保温筒、空压机、切割设备、碳弧气刨、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焊缝量规等。

2.2.4 主要器具:力矩扳手、电动扳手、普通扳手、电动钢刷、砂轮机、撬棍、大小锤、冲钉、风绳等。

2.3 作业条件2.3.1 基础工程已完成或一批基础(不少于能形成空间刚度单元的柱基基础)已进行基础检验和交接验收。

并符合下列规定:2.3.1.1 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2.3.1.2 基础周围回填夯实完毕;2.3.1.3 埋设件的轴线、标高、平整度及杯口的底部标高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3.1.4 基础的轴线(行列线)标志和标高基准点准确、齐全。

2.3.2 钢构件按顺序配套已运至现场,并经复验合格。

2.3.3 机具设备已到位。

2.4 技术准备2.4.1 编制安装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包括特点、难点与对策)、施工组织与部署、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分项安装工艺、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资源计划(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和构件供应计划)、工期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

支撑安装要求

支撑安装要求

支撑安装要求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模板支撑安装要求
1、立柱选材,开裂、锈蚀严重、弯曲、硬伤以及管壁不符合要求的禁止使用。

2、立柱要垂直,间距不大于900mm,底部垫板使用5cm厚脚手板。

3、立柱要采用对接,要求错茬对接,不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可调试顶托伸出长度不大于总长50%,一般为300mm。

4、立柱底部禁止悬空。

5、立柱底部禁止支在空调板、悬挑檐等不承重的构件上。

6、禁止钢木混搭。

7、梁、板要单独支撑,禁止相互借柱支撑。

8、按要求设置扫地杆、水平杆、扫天杆,步距不大于1.8m,接头采用搭接,长度不少于1米,不少于3扣件。

9、次梁横杆加设防滑扣件,主梁梁底设支撑。

10、内外脚手架禁止连接。

11、每隔6—8米设一道纵横剪刀撑,并连续设置。

12、扣件力矩40—65N/m。

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

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

钢支撑施工技术要点1技术要求根据基坑围护结构图纸尺寸,按照计划用量备足各种长度的钢支撑管、活络头及钢垫箱、钢垫块、钢楔块、紧固螺栓、铁板等支撑材料,分类堆放在料场,各种材料必须经质量检验合格方可按施工进度分批进场,确保进场支撑材料均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

(1)钢管支撑在支撑安设时,应准确定位支撑轴线在设计标高处,保证支撑轴线与承压板的垂直,千斤顶要及时预加顶力,预加力达到设计要求。

表1-1 支撑安装允许误差表(2)开挖第一层土时每一段的开挖长度不超过24m;其他各道支撑开挖时,每小段开挖长度一般不超过6m,每小段支撑开挖时限在8小时到24小时之间。

分层分小段(约6m长)开挖土方和相应安装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应控制在24h内完成。

开挖中应及时测定支撑安装点,确保支撑安装中心偏差位置误差控制在容许限值内。

(3)钢支撑构件制作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有关规定,施工时应先焊接好立柱支撑托架,再依次安装角撑、横向(短方向)水平支撑、纵向水平支撑。

所有钢支撑端部支托和连接构造都要能防止因碰撞而移动脱落,支撑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因压力消减造成的支撑端部移动脱落。

钢支撑应考虑温度应力对支撑结构的不利影响,应对支撑内力进行监测,支撑架设应避免在温度最高或最低时进行。

夏季施工当支撑轴力达到设计值并有增加趋势时,应及时采取在支撑上覆盖麻袋淋水等降温措施。

钢支撑施加预压力前,应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施加时应在支撑的两端同步对称进行,预压力应分级施加,加至设计值时,应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必要时应对节点加固,待额定压力稳定后锁定。

2钢支撑施工1、钢支撑体系形式基坑钢支撑采用Φ800*16和Φ609*16的钢管支撑,支撑在双拼H型钢(700*300*13*24)围檩上。

钢支撑体系由钢管支撑和防止因钢支撑跨度过大而失稳的中间立柱桩及桩间联系梁构成。

钢支撑及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钢支撑及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钢支撑及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工艺标准7.5.1 特点和适用范围对于排桩、板墙式支护结构,当基坑深度较大时,为使围护墙受力合理和受力后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需沿围护墙竖向增设支承点,以减小跨度。

在坑内对围护结构加设支承称为内支撑。

内支撑受力合理、安全可靠、易于控制围护墙的变形,但内支撑的设置给基坑内挖土和地下室结构的支模和浇筑混凝土带来一些不便,需通过换撑加以解决。

内支撑适用于软土地区较深基坑和建筑物密集、使用土层锚杆受限制的地区的深基坑。

支护结构的内支撑体系包括腰梁(围檩)、支撑和立柱。

腰梁固定在围护墙上,将围护墙承受的侧压力传给支撑(纵、横两个方向)。

支撑是受压构件,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稳定性不好,所以中间需加设立柱,立柱下端插人工程桩内,不在工程桩位置时需另设支撑桩。

内支撑按照材料分为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两类。

1 常用的钢支撑:又可分为钢管支撑和型钢支撑两种。

钢支撑的优点是安装和拆除方便、速度快,能尽快发挥支撑的作用,减小时间效应,使围护墙因时间效应增加的变形减小;可以重复使用,便于专业化施工;可以施加预紧力,还可根据围护墙变形发展情况,多次调整预紧力值以限制围护墙变形的发展。

其缺点是整体刚度相对较弱,支撑的间距相对较小;由于两个方向施加预紧力,使纵、横向支撑的连接处处于铰接状态。

2 混凝土支撑:是随着挖土的加深,根据设计规定的位置现场支模浇筑而成。

其优点是形状多样化,可浇筑成直线、曲线构件,可根据基坑平面形状,浇筑成最优化的布置形式;整体刚度大,安全可靠,可使围护墙变形小,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可方便地变化构件的截面和配筋,以适应其内力的变化。

其缺点是支撑成型和发挥作用时间长,时间效应大,使围护墙因时间效应而产生的变形增大;属一次性的,不能重复利用;拆除相对困难。

7.5.2 施工准备7.5.2.1 技术准备1 施工前应熟悉支撑系统的图纸及各种计算工况,掌握开挖及支撑设置的方式、预顶力及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

QKZ511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编制标准_部分4(北京建工资料标准化)

QKZ511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编制标准_部分4(北京建工资料标准化)

02010204 001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XXX工程
分部(子分部) 主体结构/混凝土结
工程名称
构子分部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安装
施工单位
××工程 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XXX(打印)
检验批容量
10间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项目
/
/
负责人
检验批部位
X层X段XX/XX轴 剪力墙
施工依据
《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CEG401-2007、XXX施工方案、
100%

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
2
第5.4.5条 98个 10 / 10
抽查10处,合格10处
100%
的外观质量

般 3 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 第5.4.6条 10间 3 / 3
抽查3处,合格3处
100%
项 的接头面积百分率

4 绑扎搭接接头的设置
第5.4.7条 10间 3 / 3
抽查3处,合格3处
XXX(手签)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XXX(手签)
XXXX年XX月XX日
同意验收
专业监理工程师:
XXX(手签)
XXXX年XX月XX日
— 161 —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2010501 001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XXX工程
分部(子分部) 主体结构/混凝土结
工程名称
构子分部
施工单位
××工程 建设有限公司
/
中心线位置
5
/
/
/
/
预埋件
水平高差 +3,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柱及柱间支撑的安装工艺标准(Ⅲ-50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单层、多层及高(超高)层房屋建筑钢结构中钢柱及柱间支撑的施工。

2 施工准备2.1 材料2.1.1 主要材料:钢柱及柱间支撑等,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包括: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高强螺栓、焊钉及瓷环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按规定和设计要求进行的复验。

2.1.2 配套材料:普通螺栓、切割用气体、脚手架、爬梯、护拦、道木、钢垫板等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2.2 机具设备2.2.1 起重设备:起重吊机、卷扬机、钢丝绳、倒链、千斤顶、路基箱、滑轮、拉索等,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吊装安全。

2.2.2 测量器具:全站仪、激光铅直仪、反射接受仪、经纬仪、经纬仪弯管目镜、水准仪、塔尺、水平尺、钢尺、拉力计、冲子、钢针、磁力线坠、墨斗、手锤等工具,所有测量用的器具应进行标定,并在使用有效期内。

2.2.3 焊接设备及检测仪器:电焊机、配电箱、焊条烘干箱、保温筒、空压机、切割设备、碳弧气刨、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焊缝量规等。

2.2.4 主要器具:力矩扳手、电动扳手、普通扳手、电动钢刷、砂轮机、撬棍、大小锤、冲钉、风绳等。

2.3 作业条件2.3.1 基础工程已完成或一批基础(不少于能形成空间刚度单元的柱基基础)已进行基础检验和交接验收。

并符合下列规定:2.3.1.1 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2.3.1.2 基础周围回填夯实完毕;2.3.1.3 埋设件的轴线、标高、平整度及杯口的底部标高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3.1.4 基础的轴线(行列线)标志和标高基准点准确、齐全。

2.3.2 钢构件按顺序配套已运至现场,并经复验合格。

2.3.3 机具设备已到位。

2.4 技术准备2.4.1 编制安装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包括特点、难点与对策)、施工组织与部署、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分项安装工艺、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资源计划(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和构件供应计划)、工期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

2.4.2 在编写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台风、雨雪情况,便于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避开冬雨季施工;在工期不允许的情况下,应做好冬雨季施工方案,保证工程质量。

2.4.3 所编制的施工方案应受控于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项要求。

2.4.4 高强度螺栓及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应进行试验。

2.4.5 编制焊接专项方案(含焊接工艺评定)、测量专项方案。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操作方法3.2.1 在安装前对运至现场的钢构件应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钢柱两个侧面的中轴线、标高基准线,以及钢构件的外形尺寸、螺栓孔位置、直径、数量及质量、焊缝、焊钉、摩擦面处理、防腐涂层、外观等;对构件的变形、缺陷及灰尘、泥砂、污物等不合格处,应在地面进行矫正、修整,处理,合格后方可安装。

3.2.2 在安装前对基础进行复测,除检查全部验收资料外,尚应按柱基数抽查复测20%,且不应少于5个,检测结果应符合表3.2.2-1、3.2.2-2、3.2.2-3、3.2.2-4的规定。

表3.2.2-1 建筑物定位轴线、基础上柱的定位轴线和标高的允许偏差3.2.2.1 当采用基础顶面直接作为柱的支承面,或以基础顶面预埋钢板或支座作为支承面时,其支承面、地脚螺栓(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2-2的规定;3.2.2.2 当采用座浆垫板时,座浆垫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2-3的规定;表3.2.3-3 座浆垫板的允许偏差表3.2.2-4杯口尺寸的允许偏差浆处的基础表面应凿毛;地脚螺栓预留孔应清洁;地脚螺栓(锚栓)应完好无损,其螺纹露出长度宜大于等于30mm;预埋钢板作支承时,其表面应平整,无焊疤、飞溅等污物;3.2.2.5 凡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必须进行修复直至合格。

3.2.3 将钢柱的安装轴线(行、列线)标注在基础表面,钢柱的柱底部、柱身(牛脚处)及柱上部分别划出行、列轴线及标高观测点(以牛腿标高为基准)均用油漆标注。

3.2.4 安装前对杯形基础标高应进行找平。

纵横楼轴线偏移过大者,影响钢柱安装要剔凿混凝土后达到合格。

3.2.5 钢柱安装根据施工方案及现场实际选择吊机,按要求站位,吊装前将要安装的钢柱按位置、方向摆放到吊机的旋转半径范围内,根据方案设定吊点及焊接吊耳,当有地脚螺栓时,穿过螺栓应注意保护螺纹不受损伤,并及时拧紧螺栓固定,同时尚应用临时支撑或拉风绳固定,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摘除吊钩。

安装:如无钢梁连接,应采取临时钢梁连接,且要与土建配合钢筋穿过钢柱。

倾斜钢柱或柱脚为铰接节点钢柱安装:通过计算采取临时支撑固定。

门式刚架柱安装工艺:与单层钢柱安装方法相同。

①柱顶标高调整:刚架柱标高调整时,先在柱身标定标高基准点,然后以水准仪测定其差值,调整螺母,当柱底板与柱基顶面高度大于50mm时,几条螺栓承受压力不够时可适当加斜垫铁,以防螺栓失稳。

②刚架柱垂直度精确校正;在初校正的基础上,安装刚架梁的同时还要跟踪校正刚架柱,当框架形成后,再校正一次,用缆风或柱间支撑固定。

3.2.6校正3.2.6.1 标高调整:放上钢柱后,利用柱底板下的螺母或标高调整块控制钢柱的标高(因为有些钢柱过重,螺栓和螺母无法承受其重量,故柱底板下需加设标高调整块——钢板调整标高),精度可达到±1mm以内。

柱底板下预留的空隙,可以用高强度、微膨胀、无收缩沙浆以捻浆法填实。

当使用螺母作为调整柱底板标高时,应对地脚螺栓的强度和刚度进行计算。

3.2.6.2 调整:在吊车摘钩前,可采用千斤顶或倒链等机具,将轴线偏差调整到规范允许范围内,直至下柱底板轴线与基础轴线、上柱底部轴线与下柱顶部轴线相吻合,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2-1或4.1.2-2的规定:3.2.6.3 度调整:在吊装过程中,在钢柱行、列方向的适当高度设置磁力线坠,测量钢柱侧面与线坠吊线之间距离,上、下一致则钢柱垂直;整体校正时,用两台经纬仪或全站仪分别放置于钢柱行、列线方向,由下至上观测钢柱中心线的引出线,每节柱的定位轴线均应从地面控制轴线直接引上,不得以下层柱的轴线为标准来确定上层柱的轴线;在测量校正时,应考虑日照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宜在无日照影响和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2-1或4.1.2-2的规定;3.2.6.4 钢结构的标高校正,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钢垫板进行调整,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2-1的规定。

3.2.6.5 标高调整和其它节框架钢柱标高控制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按相对标高安装,另一种是按设计标高安装,一般采用相对标高安装。

钢柱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高强度螺栓固定连接上下钢柱的连接耳板,但不能拧的太紧,通过起重机起吊,撬棍可微调柱间间隙。

量取上下柱顶预先标定得标高值,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点焊限制钢柱下落,考虑到焊缝及压缩变形,标高偏差调整至4mm以内。

当按相对标高控制时,每层柱的标高控制点(基准点、柱顶或梁的连接点)是经计算确定的,计算时除应考虑荷载值使钢柱产生的压缩变形值(△z)和各节钢柱间的焊接收缩余量值△w外,尚应考虑逐节钢柱制作时柱长的允许偏差值(△h),其相对标高的允许偏差为±∑(△z+△w+△h)。

当按绝对标高控制时,每节钢柱的柱顶或梁的连接点的标高,均以底层柱的标高基准点进行测量控制,同时亦应考虑荷载使钢柱产生的压缩变形值和各节钢柱间的焊接收缩余量;其总高度的允许偏差为±H/1000,且应符合±30.0mm的要求。

3.2.7柱间支撑及主梁,为使结构达到整体稳定,在钢柱初校完成后应及时安装柱间支撑及主梁;柱间支撑的安装可使用吊车、卷扬机等起重设备,可分单根或组合吊装,在与钢柱连接时,切勿强行拉顶,应以保证不影响钢柱的垂直度为原则,安装后的支撑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6的规定。

3.2.8 钢柱柱底板与基础间应及时支模,用高墙度无收缩微膨胀水泥砂浆进行二次浇灌,浇灌应密实,不得出现空洞。

3.2.9 测量工艺3.2.9.1 工作内容:多层与高层钢结构安装阶段的测量放线工作包括控制网的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点的竖向投递,柱顶平面放线,悬吊钢尺传递标高,平面形状复杂钢结构坐标测量,钢结构安装变形监控等。

3.2.9.2 器具的检定与检验。

为达到正确的符合精度要求的测量成果,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铅直仪、钢尺等施工测量前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

除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外,在周期内的全站仪、经纬仪、铅直仪等主要有关轴线关系的,还应每2~3个月定期检校。

全站仪:宜采用精度为2S、3+3PPM级全站仪。

经纬仪:采用精度为2S级的光学经纬仪,如是超高层钢结构,宜采用电子经纬仪,其精度宜在1/200000之内。

水准仪: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及工程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其精度为±3mm/km。

钢卷尺:土建、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监理等单位的钢卷尺,应统一购买通过标准计量部门校准的钢卷尺。

使用钢卷尺时,应注意检定时的尺长改正数,如温度、拉力、挠度等,进行尺长改正。

3.2.9.3控制网的建立与传递。

建立基准控制点,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物测量基准点有两种测设方法。

一种方法是将测量基准点设在建筑物外部,俗称外控法,它适用于场地开阔的工地。

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在轴线延长线上设立控制点,控制点一般距建筑物0.8~1.5H(H为建筑物高度)处。

每点引出两条交会的线,组成控制网,并设立半永久性控制桩。

建筑物垂直度的传递都从该控制桩引向高空。

另一种测设方法是将测量控制基准点设在建筑物内部,俗称内控法。

它适用于场地狭窄,无法在场外建立基准点的工地。

控制点的多少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决定。

当从地面或底层把基准线引至高空楼面时,遇到楼板要留孔洞,最后修补该孔洞。

上述基准控制点测设方法可混合使用。

3.2.9.4轴线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地下部分:一般高层钢结构工程中,均有地下部分1~6层左右,对地下部分可采用外控法。

建立井字形控制点,组成一个平面控制格网,并测设出纵横轴线。

地上部分:控制点的竖向传递采用内控法,投递仪器采用激光铅直仪。

在地下部分钢结构工程施工完成后,利用全站仪,将地下部分的外控点引测到±0.000m层楼面,在±0.000m层楼面形成井字形内控点。

在设置内控点时,为保证控制点间相互通视和向上传递,应避开柱梁位置。

在把外控点向内控点的引测过程中,其引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相关规定。

地上部分控制点的向上传递过程是:在控制点架设激光铅直仪,精密对中整平;在控制点的正上方,在传递控制点的楼层预留孔300mm×300mm上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激光接收靶,通过移动激光接收靶即将控制点传递到施工作业楼层上;然后在传递好的控制点上架设仪器,复测传递好的控制点,当楼层超过100m时,激光接收靶上的点不清楚,可采用接力办法传递,其传递的控制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