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cfd8a7d4d8d15abe234ef1.png)
细胞此段称十二指肠球Duodenal bulb,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但是十二指肠溃疡,不会转变为
癌症。
降部:十二指肠降部是十二指肠的第2部,长约7—8cm,由十二指肠上曲沿右肾 内侧缘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弯向左侧,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下曲。降部左侧紧 贴胰头,此部的粘膜有许多坏状襞,其后内侧壁有胆总管沿其外面下行,致使粘 膜呈略凸向肠腔的纵行隆起,称十二指肠纵襞。纵襞的下端为圆形隆起,称十二 指肠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总管和胰管在此处,组成肝胰壶腹。 十二指肠大乳头附近有一壶瓣,可以关闭胆总管或胰管,引起相应疾病。大乳头 稍上方,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这是副胰管的开口之处 水平部 Horizontal part:十二指肠水平部又称下部,长约10cm,自十二指肠下 曲起始,向左横行至第3腰椎左侧续于升部。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紧贴 此部前面下行。肠系膜上动脉夹持的部分的胰腺组织,称钩突。此处若病变,早 期中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危及生命。肠系膜上动脉可以压 迫水平部,引起肠梗阻。 升部 Ascending part:十二指肠升部长约2—3cm,自第3腰椎左侧向上,到达 第2腰椎左侧急转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 Duodenojejunal flexure,移行 为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由十二指肠悬肌连于膈右脚。此肌上部连于膈脚的部分 为横纹肌,下部附着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部分为平滑肌,并有结缔组织介入。十 二指肠悬肌(又称Treitz 韧带)是一个重要标志,手术时用以确定空肠的起点。
3天更新一次分泌重碳酸盐与渗透至粘液层的酸中和防止酸直接与上皮细胞接触造成损伤胃粘膜屏障是指胃粘膜具有防止胃液自身消化抵御食物或药物等损伤因子的刺激进而保护胃粘膜细胞阻止h逆向弥散同时阻止na从粘膜细胞扩散到胃腔的生理功能的特殊结构
癌症。
降部:十二指肠降部是十二指肠的第2部,长约7—8cm,由十二指肠上曲沿右肾 内侧缘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弯向左侧,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下曲。降部左侧紧 贴胰头,此部的粘膜有许多坏状襞,其后内侧壁有胆总管沿其外面下行,致使粘 膜呈略凸向肠腔的纵行隆起,称十二指肠纵襞。纵襞的下端为圆形隆起,称十二 指肠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总管和胰管在此处,组成肝胰壶腹。 十二指肠大乳头附近有一壶瓣,可以关闭胆总管或胰管,引起相应疾病。大乳头 稍上方,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这是副胰管的开口之处 水平部 Horizontal part:十二指肠水平部又称下部,长约10cm,自十二指肠下 曲起始,向左横行至第3腰椎左侧续于升部。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紧贴 此部前面下行。肠系膜上动脉夹持的部分的胰腺组织,称钩突。此处若病变,早 期中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危及生命。肠系膜上动脉可以压 迫水平部,引起肠梗阻。 升部 Ascending part:十二指肠升部长约2—3cm,自第3腰椎左侧向上,到达 第2腰椎左侧急转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 Duodenojejunal flexure,移行 为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由十二指肠悬肌连于膈右脚。此肌上部连于膈脚的部分 为横纹肌,下部附着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部分为平滑肌,并有结缔组织介入。十 二指肠悬肌(又称Treitz 韧带)是一个重要标志,手术时用以确定空肠的起点。
3天更新一次分泌重碳酸盐与渗透至粘液层的酸中和防止酸直接与上皮细胞接触造成损伤胃粘膜屏障是指胃粘膜具有防止胃液自身消化抵御食物或药物等损伤因子的刺激进而保护胃粘膜细胞阻止h逆向弥散同时阻止na从粘膜细胞扩散到胃腔的生理功能的特殊结构
消化系统疾病介绍PPT培训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介绍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d2a3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0.png)
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促胃肠动力药、抑酸剂等)、改善生活 习惯(如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及心理治疗等。
03
常见下消化道疾病
慢性肠炎与结肠炎
慢性肠炎
肠道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或炎症反应引起的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 、消化不良等。
结肠炎
结肠部位发生的炎症,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症状包括腹泻、腹 痛、便血等。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由免疫异常引起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
症状
克罗恩病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发热等;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包括腹泻、黏 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治疗
治疗炎症性肠病需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营 养支持、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避免刺激性食 物、保持充足睡眠等。
06
预防与治疗策略
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01
02
03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多样化,适量摄 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合物,增加蔬菜、水果和 全谷物的摄入。
规律饮食
遵循定时定量的饮食原则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 酒。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 体育锻炼,减少精神压力 。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注意事项
手术效果评估
根据手术目的和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手术效果, 如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等。
术后康复
术后需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以确保手术效果和 患者安全。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肠病
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排 便习惯改变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促胃肠动力药、抑酸剂等)、改善生活 习惯(如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及心理治疗等。
03
常见下消化道疾病
慢性肠炎与结肠炎
慢性肠炎
肠道黏膜长期受到刺激或炎症反应引起的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 、消化不良等。
结肠炎
结肠部位发生的炎症,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症状包括腹泻、腹 痛、便血等。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病因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由免疫异常引起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
症状
克罗恩病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发热等;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包括腹泻、黏 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治疗
治疗炎症性肠病需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营 养支持、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避免刺激性食 物、保持充足睡眠等。
06
预防与治疗策略
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01
02
03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多样化,适量摄 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 合物,增加蔬菜、水果和 全谷物的摄入。
规律饮食
遵循定时定量的饮食原则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 酒。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 体育锻炼,减少精神压力 。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及注意事项
手术效果评估
根据手术目的和患者具体情况,评估手术效果, 如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等。
术后康复
术后需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以确保手术效果和 患者安全。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肠病
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肠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排 便习惯改变等。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课件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41e6bdf61fb7360b4c65ca.png)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N5O.05
既往史
10年前患乙型肝炎,经治疗后痊愈。4年前 复查肝功能和肝炎病毒标志物,除HBsAg和HBeAg 阳性外,其余结果均正常。一年前行肝脏CT检查 (图88)。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N6O.06
问题1
请阅读一下该患者的CT所见。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N7O.07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γ-GT 54U/L,TP 56g/L,ALB 24g/L,STB 46umol/L。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1N7O.16
问题5
该患者肝性脑病的诱因是什么?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1N8O.17
解说
该患者肝性脑病的诱因,可能是由于不适当地使用排 钾利尿剂造成低钾性碱中毒所致。低钾引起酸碱平衡失调, 从而改变氨的细胞内外分布。钾从细胞外液丢失,即从细 胞内移出,移出的钾由细胞外液的钠和氢进入细胞内与之 交换,故使细胞外液中氢离子减少,有利于氨进入脑细胞 产生毒性作用.再者,钾与氢经肾的排除量负性相关。低因 而促使氨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2N5O.24
解说
① 消除诱因,停用排钾利尿剂,纠正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②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禁蛋白质饮食,杀灭肠道
细菌,肠道酸化,灌肠通便; ③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失调:应
用降氨药及支链氨基酸,γ—氨基丁酸伥效苯丙二氮杂 卓类复合受体拮抗药; ④ 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护脑细 胞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经上述处理不 见好转,可考虑腹膜或血液透析等。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1N2O.11
体格检查:
体温37.2℃,脉搏88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 16.0/8.0kPa (120/60mmHg)。嗜睡状态,压眶反射存 在。面色灰暗黝黑,巩膜黄染。颈软,颈部有多处蜘蛛 痣,前胸可见2个蜘蛛痣。心肺检查正常。腹部呈蛙腹, 肝脏触不清,脾肋下4cm,Ⅱ°硬,移动性浊音阳性,肠 鸣音无亢进及减弱。可见肝掌,腱反射亢进及肌张力增 强,双手有轻微细震颤。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PPT课件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da83b87e21af45b207a86b.png)
NO.40
42
解说
① 除B超(或CT),血、尿、粪常规外,还应包括肝功能和腹 水常规检查等。 ② 检查结果:血常规Hbl02g/L,WBCl0.3X109/L,N0.76,L0.24. PLT 66X 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尿、粪常规正常。ALT 88U/L,γ-GT 54U/L, ALP 94 U/LSTB31µmol/L,TP66g/L,ALB 30g/L,PPT 16s,BUN、Cr均正常, 抗HCVIgG阳性。腹水淡黄色,比重1.018,蛋白25g/L,李凡他试验阳性,细胞总 数600X106/L,N0.80,L0.20。B超检查 如图89所示。
②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禁蛋白质饮食,杀灭肠道 细菌,肠道酸化,灌肠通便;
③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失调:应 用降氨药及支链氨基酸,γ—氨基丁酸伥效苯丙二氮杂 卓类复合受体拮抗药;
④ 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护脑细 胞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经上述处理不 见好转,可考虑腹膜或血液透析等。
② 肾脏疾病可引起浮肿、大量腹水不能平卧等,一般表现为 高凝状态,晚期才表现为弥散性出血,浮肿多表现在结缔组织 比较疏松的部位,如眼睑等。
NO.34
36
③ 既往有外伤和输血的病史, 因当时对献血员尚不能进行 丙型肝炎的检查 ( 1990年国内才进行丙型肝炎检查),输血 可能为丙型肝炎的传染创造了机会。 7 年前体检得知“丙型 肝炎抗体阳性”, 说明丙型肝炎的病史已很明确。结合近年 来逐渐出现的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和内分泌代 谢紊乱、少尿的表现等,用一元论的观点解释,首先应考虑 是否是丙型肝炎的复发,或在丙型肝炎慢性迁延的过程中逐 步发生的肝功能减退。
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de8789ad51f01dc381f10c.png)
6
二、应 激 急性应激可由严重的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休克、颅脑
外伤、颅内疾病、精神心身因素等引起 发病机制:
胃黏膜缺血 反弥散
7
三、急性感染及病原体毒素 某些细菌:常见有葡萄球菌、α链球菌、大肠杆菌、嗜盐杆菌等。近
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人们重视 病 毒:如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细菌毒素:以金葡菌毒素常见 四、血管因素 血管闭塞所致
23
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抗体测定,活检标本涂片,病理切片 找,细菌培养,或尿素呼气实验
自身免疫性胃炎检查:胃液分析:胃酸↓ 血清抗壁细胞抗体()+ 内因子抗体()+ 胃泌素↑ 线检查:胃线气钡双重造影显示黏膜皱襞相对平坦和减少,胃窦炎
症时可见局部痉挛性收缩,皱襞增粗、迂曲等
24
黏膜红斑:红斑呈片状,较密集地分布于胃窦四壁
9
临床表现
症状: 轻者多无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
食、恶心、呕吐等,伴有肠炎者可腹泻,呈水样便 病程自限,数天内症状消失 如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
常为间歇性(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
体征:上腹部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
10
诊断标准
诊断: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确诊 内镜下表现:弥漫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
暂时禁食或流质饮食,多饮水 对症处理: 解痉—、、 止吐—胃复安 或吗丁啉 抑酸—受体阻滞剂或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呕吐、腹泻严重者应输液 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者同时予以止血等治疗
16
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
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章
二、应 激 急性应激可由严重的脏器疾病、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休克、颅脑
外伤、颅内疾病、精神心身因素等引起 发病机制:
胃黏膜缺血 反弥散
7
三、急性感染及病原体毒素 某些细菌:常见有葡萄球菌、α链球菌、大肠杆菌、嗜盐杆菌等。近
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人们重视 病 毒:如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细菌毒素:以金葡菌毒素常见 四、血管因素 血管闭塞所致
23
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血清抗体测定,活检标本涂片,病理切片 找,细菌培养,或尿素呼气实验
自身免疫性胃炎检查:胃液分析:胃酸↓ 血清抗壁细胞抗体()+ 内因子抗体()+ 胃泌素↑ 线检查:胃线气钡双重造影显示黏膜皱襞相对平坦和减少,胃窦炎
症时可见局部痉挛性收缩,皱襞增粗、迂曲等
24
黏膜红斑:红斑呈片状,较密集地分布于胃窦四壁
9
临床表现
症状: 轻者多无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
食、恶心、呕吐等,伴有肠炎者可腹泻,呈水样便 病程自限,数天内症状消失 如为急性胃黏膜病变,可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
常为间歇性(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
体征:上腹部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
10
诊断标准
诊断: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确诊 内镜下表现:弥漫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浅表
暂时禁食或流质饮食,多饮水 对症处理: 解痉—、、 止吐—胃复安 或吗丁啉 抑酸—受体阻滞剂或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呕吐、腹泻严重者应输液 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者同时予以止血等治疗
16
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
表现为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章
病例分析第二讲(消化系统)课件
![病例分析第二讲(消化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26b0da0c22590102029d3a.png)
第二讲
(消化系统疾病部分)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2014年病例分析考试大纲规定内容
第三章
1.胃食管反流病★ 2.食管癌 3.胃炎 4.消化性溃疡 5.消化道穿孔
消化系统疾病
11.溃疡性结肠炎★ 12.肠梗阻 13.结肠癌与直肠癌 14.肠结核★ 15. 结核性腹膜炎★
6.胃癌
7.肝硬化 8.肝癌★ 9.胆石症与胆道感染 10.急性胰腺炎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仅供参考)
7.肝硬化诊断公式 (2013年未出题) 肝硬化=肝炎病史 门脉高压征=脾大脾亢+腹水+侧枝循环建立 肝功能障碍=蜘蛛痣、肝掌、凝血功能障碍 实验检查=白蛋白减少、白/球蛋白比值倒置 超声=肝脏缩小、表面锯齿状、周围液性暗区 肝硬化主要并发症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呕血、黑便) 肝性脑病=早期性格改变+扑翼样震颤+意识障碍 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突然出现腹痛+腹膜刺激征 酸碱电解质紊乱=主要是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仅供参考)
(2013年为单独出题)
1.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公式 肥胖人多见
烧心反酸+胸骨后痛+食管镜检查或24h食道PH监测+服用抑酸药物有效 知识扩展 (1)典型症状:就是烧心和反酸。 (2)非典型症状:胸痛、吞咽困难、吞咽时疼痛。 (3)食管外症状: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等 (4)首选检查方法:食管镜+活检;有无酸反流选择24小时Ph检测 (5)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16.急性阑尾炎
17.肛管、直肠良性疾病 18.腹外疝 19.腹部闭合性损伤 (肝、脾、肠、肾损伤) 注:带“★”者为助理不考内容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部分)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2014年病例分析考试大纲规定内容
第三章
1.胃食管反流病★ 2.食管癌 3.胃炎 4.消化性溃疡 5.消化道穿孔
消化系统疾病
11.溃疡性结肠炎★ 12.肠梗阻 13.结肠癌与直肠癌 14.肠结核★ 15. 结核性腹膜炎★
6.胃癌
7.肝硬化 8.肝癌★ 9.胆石症与胆道感染 10.急性胰腺炎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仅供参考)
7.肝硬化诊断公式 (2013年未出题) 肝硬化=肝炎病史 门脉高压征=脾大脾亢+腹水+侧枝循环建立 肝功能障碍=蜘蛛痣、肝掌、凝血功能障碍 实验检查=白蛋白减少、白/球蛋白比值倒置 超声=肝脏缩小、表面锯齿状、周围液性暗区 肝硬化主要并发症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呕血、黑便) 肝性脑病=早期性格改变+扑翼样震颤+意识障碍 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突然出现腹痛+腹膜刺激征 酸碱电解质紊乱=主要是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公式(仅供参考)
(2013年为单独出题)
1.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公式 肥胖人多见
烧心反酸+胸骨后痛+食管镜检查或24h食道PH监测+服用抑酸药物有效 知识扩展 (1)典型症状:就是烧心和反酸。 (2)非典型症状:胸痛、吞咽困难、吞咽时疼痛。 (3)食管外症状: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等 (4)首选检查方法:食管镜+活检;有无酸反流选择24小时Ph检测 (5)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16.急性阑尾炎
17.肛管、直肠良性疾病 18.腹外疝 19.腹部闭合性损伤 (肝、脾、肠、肾损伤) 注:带“★”者为助理不考内容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概述(ppt 174页)PPT学习课件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概述(ppt 174页)PPT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112ccf580216fc710afd83.png)
• 三、乙醇具有亲酯性和溶酯能力,高浓度 乙醇因而可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 当上
述病变导致胃粘膜屏障破坏,则胃腔内氢 离子便会反弥散进入胃粘膜内,从而进一 步加重胃粘膜的损坏。上述各种因素亦可 引起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腔,其中的胆汁 和各种胰酶,参与了胃粘膜屏障的破坏。
临床表现和诊断
• 原发病的症状,上腹不适或隐痛或无症状。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生 呕血和(或)黑粪。 确诊有赖于急诊胃 镜检查。见弥漫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出血灶 和浅表溃疡为特征的急性胃粘膜病变,一 般应激所致的胃粘膜病损以胃体、胃底为 主。而NSAID或乙醇所致则以胃窦为主。 强调胃镜检查在24h –48h内进行。
治疗
• 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共识意见建议根除 适用于下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 者: 1)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胃粘膜有 糜烂、中至重度萎缩或肠化生、异型增生) 2)有胃癌家族史 3)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 4)消化不良症状经常规检查治疗疗效差者。 对其他患者可视情况而定。
• 治疗 关于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抑酸 或抗酸药、促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药、 中药均可试用,这些药物除对症治疗作用 外,对胃粘膜上皮修复及炎症也可能有一 定作用。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疗:有恶 性贫血时注射维生素B12后贫血可获纠正。
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
• 胃粘膜对损伤的反应涉及上皮损伤、粘膜 炎症和上皮细胞再生等过程。胃炎指任何 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常伴有上皮损伤 和细胞再生。按临床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 长短,把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
•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临 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症状。内 镜检查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糜 烂(可伴有浅表溃疡)等一过性病变。病 理组织学见胃粘膜固有层以中性粒细胞为 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包括:①急性幽门螺 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 ②除幽门螺杆菌 之外的病原体感染及其毒素对胃粘膜损坏 引起的急性胃炎③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消化系统疾病PPT演示课件
![消化系统疾病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c25ae5910ef12d2af9e759.png)
氧乙酰化唾 液酸(-)
小肠型不完全化生
不完全化生
氧乙酰化唾 液酸(+)
大肠型不完全化生
.
完全化生 肠 上 皮 化 生
氧乙酰化唾 液酸(-)
小肠型不完全化生
不完全化生
氧乙酰化唾 液酸(+)
大肠型不完全化生
.
③ 粘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④ 胃粘膜内纤维组织增生。
.
(2)肉眼:
1)胃粘膜呈灰白色 或灰绿色
2、神经精神刺激→迷走神经兴奋性↑→胃酸↑
迷走神经兴奋性↓→胃蠕动↓→
胃泌素分泌↑→胃酸↑
.
(二)黏膜抗消化作用降低: HP 分泌酶、趋化因子→损伤胃黏膜→胃 液中H+返流入胃黏膜→损伤毛细血管,刺激 胃酶分泌,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微循环 障碍→新一轮不平衡
.
两个数据说明H+弥散能力 : (1)胃幽门部比胃体、胃底部大15倍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
Section 1
Gastritis
胃 炎
.
胃粘膜的炎性病变
.
一、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一)急性刺激性胃炎 (二)急性出血性胃炎 (三)腐蚀性胃炎 (四)急性感染性胃炎
.
二、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
胃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
胃壁平滑肌痉挛
(二)返酸:
幽门梗阻
胃肠道刺激,蠕动紊乱
(三)嗳气:
消化不良
胃排空延迟,发酵产气
.
第一节
第二节
胃炎
消化性溃疡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非特异性肠炎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小肠型不完全化生
不完全化生
氧乙酰化唾 液酸(+)
大肠型不完全化生
.
完全化生 肠 上 皮 化 生
氧乙酰化唾 液酸(-)
小肠型不完全化生
不完全化生
氧乙酰化唾 液酸(+)
大肠型不完全化生
.
③ 粘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④ 胃粘膜内纤维组织增生。
.
(2)肉眼:
1)胃粘膜呈灰白色 或灰绿色
2、神经精神刺激→迷走神经兴奋性↑→胃酸↑
迷走神经兴奋性↓→胃蠕动↓→
胃泌素分泌↑→胃酸↑
.
(二)黏膜抗消化作用降低: HP 分泌酶、趋化因子→损伤胃黏膜→胃 液中H+返流入胃黏膜→损伤毛细血管,刺激 胃酶分泌,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微循环 障碍→新一轮不平衡
.
两个数据说明H+弥散能力 : (1)胃幽门部比胃体、胃底部大15倍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
Section 1
Gastritis
胃 炎
.
胃粘膜的炎性病变
.
一、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
(一)急性刺激性胃炎 (二)急性出血性胃炎 (三)腐蚀性胃炎 (四)急性感染性胃炎
.
二、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
胃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
胃壁平滑肌痉挛
(二)返酸:
幽门梗阻
胃肠道刺激,蠕动紊乱
(三)嗳气:
消化不良
胃排空延迟,发酵产气
.
第一节
第二节
胃炎
消化性溃疡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非特异性肠炎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最新四篇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
![最新四篇消化系统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d15e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7.png)
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
HP致十二指肠黏膜分泌碳酸氢盐减少
二、非甾体抗炎药
直接损伤胃黏膜
抑制COX-1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前列 腺素对黏膜有保护作用
三、胃酸和胃蛋白酶
PU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 这一概念在“HP时代”仍未改变。
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变为胃 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分子,而它的活性取决于PH值,当 PH>4时,其失去活性,所以胃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幽门梗阻发生 率较高。
球后溃疡: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疗效差、易并发出血 及漏诊。
幽门管溃疡:症状常不典型,餐后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 易出现呕吐、幽门梗阻及并发出血、穿孔。
五、并发症
1. 上消化道出血: PU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估计发生率10%~25%,
胃角溃疡癌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首选检查
➢ 内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覆盖有白 色或灰白色苔膜,边缘整齐,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内镜下分为活动期(A1、A2)、愈合期(H1、H2) 和疤痕期(S1、S2)。
➢ 对区别良、恶性溃疡具有重要价值,可作病检和HP 检测,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的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安定剂、对症处理 能收效 溃疡型症状酷似PU X线、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
2.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疼痛与进食油腻有关 疼痛位于右上腹 可伴有发热、黄疸等 对不典型病例通过B超、内镜或ERCP检查区别
3. 胃癌:
病史较短,病情呈进行性、持续性发展,可有上 腹部包块,体重下降,内科药物疗效不佳,溃疡 常大于2.5cm,必须借助内镜加活检或GI区别
HP致十二指肠黏膜分泌碳酸氢盐减少
二、非甾体抗炎药
直接损伤胃黏膜
抑制COX-1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前列 腺素对黏膜有保护作用
三、胃酸和胃蛋白酶
PU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 这一概念在“HP时代”仍未改变。
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变为胃 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分子,而它的活性取决于PH值,当 PH>4时,其失去活性,所以胃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幽门梗阻发生 率较高。
球后溃疡:夜间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见、疗效差、易并发出血 及漏诊。
幽门管溃疡:症状常不典型,餐后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 易出现呕吐、幽门梗阻及并发出血、穿孔。
五、并发症
1. 上消化道出血: PU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估计发生率10%~25%,
胃角溃疡癌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首选检查
➢ 内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平整,覆盖有白 色或灰白色苔膜,边缘整齐,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内镜下分为活动期(A1、A2)、愈合期(H1、H2) 和疤痕期(S1、S2)。
➢ 对区别良、恶性溃疡具有重要价值,可作病检和HP 检测,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的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安定剂、对症处理 能收效 溃疡型症状酷似PU X线、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
2.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疼痛与进食油腻有关 疼痛位于右上腹 可伴有发热、黄疸等 对不典型病例通过B超、内镜或ERCP检查区别
3. 胃癌:
病史较短,病情呈进行性、持续性发展,可有上 腹部包块,体重下降,内科药物疗效不佳,溃疡 常大于2.5cm,必须借助内镜加活检或GI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患者20年前无诱因间断出现上腹隐痛,呈烧灼样疼 痛,伴有反酸、嗳气,与进食无明显相关,无恶心呕吐, 无呕血黑便,曾多次体检提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未予以重 视,自服胃药后缓解,未系统诊治。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 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腹痛加重,未予以重视。19小时前患者 突觉上腹部不适,头晕,心悸,大汗,并出现晕厥,无四肢抽 搐,无二便失禁,排不成形黑便3次,总量约1000毫升, 无恶心呕血,遂来我院就诊,行胃镜检查示“复合溃疡”, 为进一步系统治疗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发热,咳嗽,咳白 色粘痰,无胸闷气短,无胸痛,饮食睡眠尚可,24小时尿量 1800毫升,体重未见明显下降。
8
诊断? 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治疗?
9
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 复合溃疡 诊断依据:患者男,62岁。因“反复上腹痛20年,加重1个月,晕厥
伴黑便19小时”入院。 查体: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 合作。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头如常,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 称,胸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钝,节律规 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 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阴性,双肾区无叩 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约4次/分,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 过水声,双下肢无浮肿,双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胃镜:于胃窦 小弯侧可见2处溃疡,大小约1.0*1.0厘米,0.3*0.4厘米,表面白苔及 陈旧血痂,周边粘膜充血、水肿。十二指肠球后壁可见1个溃疡,大 小约0.3*0.4厘米,表面白苔,周边粘膜充血水肿,球后及降部粘膜光 滑、色泽正常。 提示:复合溃疡。血常规:,RBC:3.19×10^12/L, HGB:87g/L,HCT:33.90 %,
食道 胃 十二指肠 胰腺 肝脏 胆囊 脾脏 肠道等等
消化系统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2
消化系统常见及多发疾病
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 胰腺炎 ……
3
病例一
(1)老年,患者男,62岁。因“反复上腹痛20年,加重1 个月,晕厥伴黑便19小时”入院。
6
(5)辅检查: 2014年09月15日 血常规:WBC: 11.00×10^9/L,
RBC:4.09×10^12/L,HGB:111g/L,HCT: 33.90 %,PLT:259 ×10^9/L,N:65.0 %, 2014-09-15 胃镜:于胃窦小弯侧可见2处溃疡, 大小约1.0*1.0厘米,0.3*0.4厘米,表面白苔及陈 旧血痂,周边粘膜充血、水肿。十二指肠球后壁 可见1个溃疡,大小约0.3*0.4厘米,表面白苔,周 边粘膜充血水肿,球后及降部粘膜光滑、色泽正 常。
7
入院后:(2014.9.16) 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 2.37(g/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1.06(INR);凝血酶时间 17.6(秒);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27.0(秒); 肝功能:ALT22.8U/L, AST28.4U/L,碱性磷酸酶70.0U/L,总蛋白
60.5g/L,白蛋白38.7g/L,总胆红素(TBIL)12.2umol/L。肾功能:尿 素15.51mmol/L,肌酐99.0umol/L。离子:钙2.23mmol/L,钾 5.0mmol/L,镁0.74mmol/L,钠137.3mmol/L,磷0.74mmol/L,氯 105.0mmol/L。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11.7U/L,乳酸脱氢酶 135.5U/L。总胆固醇 3.84(mmol/L); 肿瘤系列:甲胎蛋白 2.15(IU/mL);糖类抗原19-9 4.11(U/mL);糖类抗 原125 6.62(U/mL);癌胚抗原 1.47(ng/mL); 血常规:WBC:6.80×10^9/L,RBC:3.19×10^12/L,HGB:87g/L ,HCT:33.90 %,PLT:220×10^9/L,N:61.7 %,
10
鉴别诊断: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既往有肝病及门脉高
压病史,突然出现上腹部不适及呕血等症状,经胃镜本患 目前尚不支持。 2.糜烂出血性胃炎所致出血:患者多有服用刺激食物 或服用NSAID等药物病史,可出现上腹部烧灼样疼痛 ,并出现呕血黑便,可行胃镜检查以明确,本患目前尚不 支持。 3.胃肠道肿瘤: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但进行性腹痛腹 胀加重伴消瘦,可出现黑便,胃镜及病理可资鉴别。该患 者目前尚不能支持。 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多伴有脓 血便,多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行肠镜检查可见粘膜弥 漫性充血水肿,呈颗粒状。本患目前尚不支持诊断。
11
1.予一级护理,行心电血氧血氧监护,予低温流食,避免 过热及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输血:红细胞悬液2单位;止血:奥曲肽、白 眉蛇毒血凝酶及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静点;抑酸:奥美 拉唑静点;保护胃粘膜:康复新液口服液及硫糖铝凝胶; 补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及丙胺酰谷氨酰胺静点;抗 HP治疗:在应用奥美拉唑基础上应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 及奥硝唑注射液。疗程7日,结束后继续口服抑酸药物4-6 周。
4
(3)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 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预防接种 随人群,否认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否 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5
(4)查体:T:36.0℃,P:88次/分, BP:103/69mmHg,R:20次/分,神志清楚,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如常,双 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胸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 干湿罗音,心音钝,节律规整,各瓣膜区未闻及 杂音。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 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 痛阴性,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 音弱,约4次/分,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 双下肢无浮肿,双侧病理征阴性。
8
诊断? 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治疗?
9
诊断:上消化道大出血 复合溃疡 诊断依据:患者男,62岁。因“反复上腹痛20年,加重1个月,晕厥
伴黑便19小时”入院。 查体: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 合作。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头如常,双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 称,胸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钝,节律规 整,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 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阴性,双肾区无叩 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约4次/分,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 过水声,双下肢无浮肿,双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胃镜:于胃窦 小弯侧可见2处溃疡,大小约1.0*1.0厘米,0.3*0.4厘米,表面白苔及 陈旧血痂,周边粘膜充血、水肿。十二指肠球后壁可见1个溃疡,大 小约0.3*0.4厘米,表面白苔,周边粘膜充血水肿,球后及降部粘膜光 滑、色泽正常。 提示:复合溃疡。血常规:,RBC:3.19×10^12/L, HGB:87g/L,HCT:33.90 %,
食道 胃 十二指肠 胰腺 肝脏 胆囊 脾脏 肠道等等
消化系统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2
消化系统常见及多发疾病
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 胰腺炎 ……
3
病例一
(1)老年,患者男,62岁。因“反复上腹痛20年,加重1 个月,晕厥伴黑便19小时”入院。
6
(5)辅检查: 2014年09月15日 血常规:WBC: 11.00×10^9/L,
RBC:4.09×10^12/L,HGB:111g/L,HCT: 33.90 %,PLT:259 ×10^9/L,N:65.0 %, 2014-09-15 胃镜:于胃窦小弯侧可见2处溃疡, 大小约1.0*1.0厘米,0.3*0.4厘米,表面白苔及陈 旧血痂,周边粘膜充血、水肿。十二指肠球后壁 可见1个溃疡,大小约0.3*0.4厘米,表面白苔,周 边粘膜充血水肿,球后及降部粘膜光滑、色泽正 常。
7
入院后:(2014.9.16) 凝血四项:纤维蛋白原 2.37(g/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1.06(INR);凝血酶时间 17.6(秒);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27.0(秒); 肝功能:ALT22.8U/L, AST28.4U/L,碱性磷酸酶70.0U/L,总蛋白
60.5g/L,白蛋白38.7g/L,总胆红素(TBIL)12.2umol/L。肾功能:尿 素15.51mmol/L,肌酐99.0umol/L。离子:钙2.23mmol/L,钾 5.0mmol/L,镁0.74mmol/L,钠137.3mmol/L,磷0.74mmol/L,氯 105.0mmol/L。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11.7U/L,乳酸脱氢酶 135.5U/L。总胆固醇 3.84(mmol/L); 肿瘤系列:甲胎蛋白 2.15(IU/mL);糖类抗原19-9 4.11(U/mL);糖类抗 原125 6.62(U/mL);癌胚抗原 1.47(ng/mL); 血常规:WBC:6.80×10^9/L,RBC:3.19×10^12/L,HGB:87g/L ,HCT:33.90 %,PLT:220×10^9/L,N:61.7 %,
10
鉴别诊断: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既往有肝病及门脉高
压病史,突然出现上腹部不适及呕血等症状,经胃镜本患 目前尚不支持。 2.糜烂出血性胃炎所致出血:患者多有服用刺激食物 或服用NSAID等药物病史,可出现上腹部烧灼样疼痛 ,并出现呕血黑便,可行胃镜检查以明确,本患目前尚不 支持。 3.胃肠道肿瘤: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但进行性腹痛腹 胀加重伴消瘦,可出现黑便,胃镜及病理可资鉴别。该患 者目前尚不能支持。 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多伴有脓 血便,多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行肠镜检查可见粘膜弥 漫性充血水肿,呈颗粒状。本患目前尚不支持诊断。
11
1.予一级护理,行心电血氧血氧监护,予低温流食,避免 过热及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输血:红细胞悬液2单位;止血:奥曲肽、白 眉蛇毒血凝酶及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静点;抑酸:奥美 拉唑静点;保护胃粘膜:康复新液口服液及硫糖铝凝胶; 补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及丙胺酰谷氨酰胺静点;抗 HP治疗:在应用奥美拉唑基础上应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 及奥硝唑注射液。疗程7日,结束后继续口服抑酸药物4-6 周。
4
(3)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 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预防接种 随人群,否认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否 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5
(4)查体:T:36.0℃,P:88次/分, BP:103/69mmHg,R:20次/分,神志清楚,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如常,双 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胸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 干湿罗音,心音钝,节律规整,各瓣膜区未闻及 杂音。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压 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 痛阴性,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 音弱,约4次/分,未闻及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 双下肢无浮肿,双侧病理征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