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综合测评卷含解析
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附答案
![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2b82bf16fc700abb68fcca.png)
一、选择题1.下图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袭击的珍珠港所在区域是()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2.下列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3.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B.发表《开罗宣言》C.发表《波茨坦公告》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4.二战后期,1943年5月,北非战事结束。
9月,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的事件是A.日本宣布投降B.意大利宣布投降C.德国宣布投降D.第二战场开辟5.1940年7—10月,德国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虽然实力悬殊,但英国军民始终坚持战斗,极大地消耗了德军兵力,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为日后盟军反攻欧洲大陆奠定了基础。
当时领导英国军民抵抗的英国首相是A.张伯伦B.丘吉尔C.艾登D.达拉第6.“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A.爆发原因B.突出特征C.严重后果D.重大影响7.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8.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
美国联邦救济署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这一做法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受到广泛赞誉。
美国政府的做法是A.逐渐恢复银行信用B.规定雇员的谈判权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9.“……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
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含答案)(1)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d55ceaccc7931b765ce15ec.png)
一、选择题1.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的影视回顾展,以下是某班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根据片段判断,该影片为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2.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B.发表《开罗宣言》C.发表《波茨坦公告》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3.20世纪20年代,美国由于盛行一种思潮,引发了历时三年半经济大危机。
这种思潮是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垄断经济D.例行节俭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最终挫败了法西斯势力,以上评述的是二战A.全面爆发的背景B.艰辛的抗争历程C.胜利的主要原因D.深远的历史影响5.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这说明罗斯福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B.逐步走向了独裁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7.“……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
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A.华盛顿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8.某班同学围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下列看法,你认为最主要的是A.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B.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结盟,四处侵略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D.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9.如下表格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1d45aa866fb84ae55c8d23.png)
一、选择题1.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的影视回顾展,以下是某班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根据片段判断,该影片为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2.下列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3.20世纪20年代,美国由于盛行一种思潮,引发了历时三年半经济大危机。
这种思潮是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垄断经济D.例行节俭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5.“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A.调整工业B.整顿银行C.调整农业D.以工代赈6.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
美国联邦救济署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这一做法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受到广泛赞誉。
美国政府的做法是A.逐渐恢复银行信用B.规定雇员的谈判权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7.张老师上课时在屏幕上展现了下方所示地图,她这节课讲的内容最可能是A.德国的统一历程B.一战爆发前的德国C.二战全面爆发前的德国D.二战后被分裂的德国8.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9.牛津大学教授以赛亚曾说道:“罗斯福先生的典范促使全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事业得到加强。
”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10.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爆发,迅速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导致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的境地。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93e9137fd5360cba1adb90.png)
一、选择题1.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
这个“新生儿”是A.《凡尔赛条约》B.《波茨坦公告》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2.下图所示内容为某次战争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3.11月27日,德军突击部队推进到离莫斯科只有24公里的地方,指挥官从望远镜里已经能看到克里姆林宫顶端的红星。
然而,苏军英勇抗击,迫使德军再也无法前进一步了。
相关战役A.标志着苏德战争的爆发B.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迫使德国签署投降书4.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A《慕尼黑协定》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联合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C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A.A B.B C.C D.D5.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A.②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德国突袭波兰③诺曼底登陆④雅尔塔会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7.1944年,斯人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它“迫使希特勒德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柏林战役D.诺曼底战役8.如下图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其中的①②分别是指()A.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B.雅尔塔会议召开;斯大林格勒战役C.慕尼黑阴谋;诺曼底登陆D.日军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9.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228caf5727a5e9856a61fa.png)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
(在我)看来这些因素(美苏)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
——摘编自H采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1)材料中“红军参战”(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最终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定的?(2)你同意作者关于日本失败原因的分析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雅尔塔会议(2)不同意。
作者仅看到美苏军事因素对打败日本的作用,没有认识到中国坚持十四年抗战(中国战场坚持抗战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配合亦可)对打败日本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会议。
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决定在打败德国后对日本作战等。
(2)不同意,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等,从材料不难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红军、综合因素等是致使日本战败的原因。
显然,这样的分析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在抗战中的作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十四年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这是不争的事实。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附答案)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20e078a8114431b90dd88a.png)
一、选择题1.在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建立前,中国独立抗击了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
在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海外派遺军中有120万被牢牢钉在了中国。
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B.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C.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2.下列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3.1940年7—10月,德国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虽然实力悬殊,但英国军民始终坚持战斗,极大地消耗了德军兵力,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为日后盟军反攻欧洲大陆奠定了基础。
当时领导英国军民抵抗的英国首相是A.张伯伦B.丘吉尔C.艾登D.达拉第4.“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A.爆发原因B.突出特征C.严重后果D.重大影响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最终挫败了法西斯势力,以上评述的是二战A.全面爆发的背景B.艰辛的抗争历程C.胜利的主要原因D.深远的历史影响6.下图所示内容为某次战争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7.20世纪30年代关国充当了欧洲绥靖政策的积极伙伴。
一件事情的发生,促成了类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的终结。
这件事情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德国闪击波兰C.日本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8.国会于1938年2月通过了一项新的《农业调整法》,此法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水稻等5种主要作物的生产者规定生产定额,并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给予补贴。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含答案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cc5dc3b0717fd5360cdc90.png)
一、选择题1.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2.下图所示内容为某次战争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3.“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A.调整工业B.整顿银行C.调整农业D.以工代赈4.“……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
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A.华盛顿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5.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女士们,先生们。
安心睡觉去吧!”丘吉尔则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遭到了一场全面、十足的失败!”这场争论针对的是()A.《凡尔赛和约》签订B.华盛顿会议召开C.《慕尼黑协定》签定D.杜鲁门主义提出6.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C.慕尼黑会议D.开罗会议7.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C.《中途岛海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8.“新政”期间,罗斯福谈到:“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综合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综合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9f3836ad51f01dc381f1ec.png)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以下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切合题意)—30年月的经济大危机比作一只笼盖全世界的巨大章鱼。
以下各项,不属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迸发原由的是()大危机笼盖下的世界B.劳感人民相对贫穷,花费劲不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色是波及范围广、连续时间长、损坏性大②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稳固,经济获得了恢复,渡过了经济大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经济大危机,着手成立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后致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迸发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词,要为美国人民推行新政。
”“新政”采纳的最重要手段是()C.“以工代赈”4.(2018·江苏苏州中考)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讲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目标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讲话”谈及的内容可能有()5.(2018·北京中考)1933年美国政府公布法例,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薪资为每小时0.4美元。
与这一法例有关的是()“新政”(New Deal)的海报。
与这场“新政”没关的举措是()7.罗斯福以前说道:“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勇敢的、坚韧不拔的实验,假如实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实验。
”以下不属于罗斯福“实验”的是()A.公布《全国工业中兴法》,调整工业B.整改银行,恢复银行信誉C.整改农业,鼓舞农民扩大农产品的生产D.兴建公共工程,增添就业时机8.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纳危及世界和平的猜忌、惧怕和威迫的态度。
”出现这一局势的主要原由是()—华盛顿系统的成立9.1935年,意大利侵略了以下哪一个国家,并于1936年宣告正式兼并该国家()10.希特勒正式登上德国的政治舞台是在()11.法西斯主义以前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害。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4.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真题演练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4.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真题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5ed8470828ea81c759f5783f.png)
九年级下册4.15第二次世界大战真题演练1.(xx·江苏南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2.(xx·江苏扬州)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A.德国突袭波兰B.苏德战争的开始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3.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以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这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中的“联合国家”指的是()A.国际联盟B.欧洲联盟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联合国4.(xx·江苏无锡)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
此次会战是()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B.诺曼底战役C.莫斯科保卫战D.凡尔登战役5.(xx·吉林长春)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的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慕尼黑会议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6.(xx·内蒙古呼和浩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列战场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西欧战场②苏德战场③东方主战场④太平洋战场A.①④②③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7.(xx·四川成都)目录检索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
下列标题与下图中第二章内容相吻合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D.中东战争8.(xx·四川阿坝州)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
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A.日军进犯卢沟桥B.德军入侵波兰C.日军偷袭珍珠港D.德军入侵苏联9.(xx·广东)读下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时间概况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A.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B.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0.(xx·山东淄博)学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诺曼底登陆”“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内容后,王刚同学有些新的认识。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附答案(2)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附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45093e6b9d528ea81c77978.png)
一、选择题1.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错误的表述是事件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时间1939年9月1941年12月1942年7月~ 1943年2月1945年2月影响二战全面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二战结束选项A B C DA.A B.B C.C D.D2.下列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3.20世纪20年代,美国由于盛行一种思潮,引发了历时三年半经济大危机。
这种思潮是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垄断经济D.例行节俭4.“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A.爆发原因B.突出特征C.严重后果D.重大影响5.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这说明罗斯福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B.逐步走向了独裁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6.下图所示内容为某次战争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7.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8.“……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两分天下的产物。
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A.华盛顿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9.“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综合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综合测评卷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90b3df4693daef5ef73d63.png)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分钟满分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右图漫画将发生在世纪—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
以下各项,不属于—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原因的是(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消费力不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下列选项与—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有关的是( )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经济得到了恢复,渡过了经济大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经济大危机,着手建立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①②③④.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③.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江苏苏州中考)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谈及的内容可能有( ).解读《全国工业复兴法》.号召分期付款超前消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畅谈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北京中考)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美元。
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罗斯福新政.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右图是一幅世纪年代美国宣传“新政”( )的海报。
与这场“新政”无关的措施是( ).整顿金融业.实行农业集体化.整顿工业.加强公共工程建设.罗斯福曾经说道:“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实验,如果实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实验。
”以下不属于罗斯福“实验”的是(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整顿农业,鼓励农民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3f716bb307e87101f69648.png)
九下历史《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A.摆脱了经济危机B.恢复了国家经济C.巩固了民主政权D.巩固了工农联盟2.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933年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A.对外进行侵略扩张B.推行“杜鲁门主义”政策C.放任经济自由发展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3.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新应用”是指()A.自由放任政策B.国家干预经济C.实行独裁统治D.发动对外战争4.当今世界上,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势力已经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那么,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B.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5.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里掌握政权,最早出现在()A.德国B.日本C.西班牙D.意大利6.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漫画家所画的一副漫画.“牙医”希特勒出来喊: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这一漫画中的英法等大国推行的政策是()A.马歇尔计划 B.绥靖政策C.冷战政策D.杜鲁门主义7.“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代表的是()A.德国人B.捷克斯洛伐克人C.波兰人D.英国人8.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表述正确的是()A.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不可以联合B.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C.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人民的联合D.战争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不能推动科技的发展9.1940年12月,罗斯福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附答案)(1)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附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1de1df1daef5ef7ba0d3c8a.png)
一、选择题1.斯大林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他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下列战役中,体现这一号召精神的战役是①莫斯科战役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诺曼底登陆战役④攻克柏林的战役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2.20世纪30年代,大量的犹太人被迫抛弃财产,逃往世界其他国家,中国也接受和保护了不少犹太人。
当时犹太人主要受害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B.日本法西斯C.意大利法西斯D.德国法西斯3.“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A.爆发原因B.突出特征C.严重后果D.重大影响4.如图所示的战役A.标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宣告二战欧洲战事结束5.“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A.调整工业B.整顿银行C.调整农业D.以工代赈6.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
美国联邦救济署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这一做法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受到广泛赞誉。
美国政府的做法是A.逐渐恢复银行信用B.规定雇员的谈判权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7.张老师上课时在屏幕上展现了下方所示地图,她这节课讲的内容最可能是A.德国的统一历程B.一战爆发前的德国C.二战全面爆发前的德国D.二战后被分裂的德国8.11月27日,德军突击部队推进到离莫斯科只有24公里的地方,指挥官从望远镜里已经能看到克里姆林宫顶端的红星。
然而,苏军英勇抗击,迫使德军再也无法前进一步了。
相关战役A.标志着苏德战争的爆发B.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迫使德国签署投降书9.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A《慕尼黑协定》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联合国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C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A.A B.B C.C D.D10.爆发范围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出现了亚洲、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三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三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479a774a7302768f99392f.png)
A.解除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
B.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政府将会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和监管
6.下面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D.德国吞并奥地利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B.诺曼底登陆
C.日军偷袭珍珠港D.德国突袭波兰
11.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②德国突袭波兰③诺曼底登陆 ④攻克柏林战役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5)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纵容侵略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联合应对人类面临的战争和灾难;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答案符合题意,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可)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状况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B.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C.汽车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D.经济发展无限增长和长久繁荣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因素主要包括()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同资本家进行谈判,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这些调整措施有何积极作用?(4分)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afcf29cf84b9d529ea7a1c.png)
一、选择题1.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
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A.追求自由、争取独立B.解放黑奴、维护统一C.讲求实际、勇于创新D.反对战争、珍爱和平2.20世纪30年代关国充当了欧洲绥靖政策的积极伙伴。
一件事情的发生,促成了类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的终结。
这件事情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德国闪击波兰C.日本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3.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4.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A.A B.B C.C D.D5.1929年10月,一场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爆发,迅速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随即席卷整个经济部门,导致金融危机、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使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的境地。
对此,罗斯福总统A.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建立起个人独裁的法西斯专政D.推进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6.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错误的表述是战时间1939年9月1941年12月1942年7月~ 1943年2月1945年2月影响二战全面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二战结束选项A B C DA.A B.B C.C D.D7.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
十之八九,也绝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
至于苏维埃式的经济体系,就更不可能与世界资本主义匹敌。
”造成材料中“世界经济大崩溃”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C.第二次世界大战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8.1944年,斯人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444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9.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综合训练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到处是残砖断瓦,人们流离失所。
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本国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该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A. 历史背景B. 主要过程C. 主要战场D. 重要影响2.“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所说的“下一场战争”以下列哪一惨烈局面为开端()A.德国突袭波兰B.诺曼底登陆C.日军偷袭珍珠港D.凡尔登战役爆发3. 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
在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了70%,大豆、棉花、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
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经济危机B. 罗斯福新政C.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D. 世界大战的破坏4. “美国私人企业体系的基本面还是完好的,但是需要来自政府的短期协助来度过大萧条,并且政府也应该提供永久性的安全网,以此确保较弱的个体不会屈从于激烈的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材料强调美国应()A. 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B.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C. 确保对较弱个体救助D. 实行计划经济模式5.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以“新政”救治美国经济。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A. 延续了自由放任政策B. 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C. 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D. 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6. 在1934年的头四个月里,“公共工程艺术计划”雇用了三千多位艺术家,在全美各地为政府的各种建筑创作了一万五千多件艺术品。
政府部门计算了艺术家们的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每件作品约合75.59美元。
该计划的作用是()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B. 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C. 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D. 有助于增强政府调控能力7.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A.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C.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 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8.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以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四单元 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四单元 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7e5e8f3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b.png)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单元检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
这最能反映危机( )A.涉及范围特别广B.持续时间比较长C.破坏性特别大D.来势比较猛烈2、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他宣布实行新政,请问新政的“新”指的是( )A.目的B.手段C.原因D.影响3、1932年,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时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 )A. 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 大力发展高新产业C.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 实施人才引进计划4、观察下图,导致1933—1937年美国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独立战争的胜利B.黑人奴隶制的废除C.经济危机的爆发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5、“各工业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模式、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
”这一规定属于罗斯福新政中的( )A.整顿金融体系B.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6、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
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点的事件或现象有( )①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②德国:纳粹政权掀起反犹狂潮③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④美国:生产过剩,失业率高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
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8、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
下列事件或现象中,发生在美国的是( )A.光荣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B.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法西斯专政C.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D.十月革命;计划经济;农奴制改革9、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纳粹主义强调种族优越论,违背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的理念。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及答案(1)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卷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64ffb93453610661fd9f42e.png)
一、选择题1.如下表格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
下表“重大转折”处的事件是1939年全面爆发1942年重大转折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战争结束A.德国突袭波兰B.诺曼底登陆C.莫斯科保卫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2.“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该观点主要说明“新政A.极大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形成了美国的中央集权3.历史概念图是一种空间网络结构图,可以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可以把碎片知识系统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念支架图如下,图中括号处应该是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B.发表《开罗宣言》C.发表《波茨坦公告》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4.1940年7—10月,德国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虽然实力悬殊,但英国军民始终坚持战斗,极大地消耗了德军兵力,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为日后盟军反攻欧洲大陆奠定了基础。
当时领导英国军民抵抗的英国首相是A.张伯伦B.丘吉尔C.艾登D.达拉第5.“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增长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A.爆发原因B.突出特征C.严重后果D.重大影响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最终挫败了法西斯势力,以上评述的是二战A.全面爆发的背景B.艰辛的抗争历程C.胜利的主要原因D.深远的历史影响7.20世纪30年代关国充当了欧洲绥靖政策的积极伙伴。
一件事情的发生,促成了类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政策的终结。
这件事情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德国闪击波兰C.日本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8.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右图漫画将发生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
以下各项,不属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原因的是(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消费力不足C.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D.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2.下列选项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有关的是( )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经济得到了恢复,渡过了经济大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经济大危机,着手建立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称:“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A.整顿银行,恢复信用B.稳定农产品的价格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D.国家全面干预经济4.(2018·江苏苏州中考)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谈及的内容可能有( )A.解读《全国工业复兴法》B.号召分期付款超前消费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畅谈信息高速公路计划5.(2018·北京中考)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法规,规定工人的工作时数为每周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0.4美元。
与这一法规相关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罗斯福新政C.马歇尔计划D.杜鲁门主义6.右图是一幅20世纪30年代美国宣传“新政”(New Deal)的海报。
与这场“新政”无关..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业B.实行农业集体化C.整顿工业D.加强公共工程建设7.罗斯福曾经说道:“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实验,如果实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实验。
”以下不属..于.罗斯福“实验”的是( )A.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C.整顿农业,鼓励农民扩大农产品的生产D.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8.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大危机波及世界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9.1935年,意大利侵略了下列哪一个国家,并于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该国家( )A.英国B.法国C.埃塞俄比亚D.日本10.希特勒正式登上德国的政治舞台是在( )A.1929年B.1930年C.1933年D.1936年11.法西斯主义曾经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疯狂迫害犹太人的是( )A.德国法西斯B.意大利法西斯C.日本法西斯D.西班牙法西斯12.(2018·湖北恩施中考)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
下列史实不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A.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B.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C.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3.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讲道:“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 )A.绥靖政策B.侵略政策C.法西斯政策D.不结盟政策14.〔2018·江苏南京中考(改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5.右图是美国夏威夷“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一事件(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珍珠港事件D.诺曼底登陆1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B.诺曼底登陆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17.右图漫画《绞死希特勒》描绘了苏、美、英联合打击德国法西斯的史实。
这一情景最早出现于(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B.美、英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后C.雅尔塔会议后D.苏联、美国参战后18.我们如果要撰写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小论文,应该选择的内容是(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③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9.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彻底失败的主要原因(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B.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C.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正义力量的联合20.某地方电视台准备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播放下列四部影视作品,请你为影视部的导演确定播出的先后顺序。
它们是( )①《莫斯科保卫战》②《诺曼底大风暴》③《决战斯大林格勒》④《不列颠之战》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5分,共40分)21.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聚焦动荡年代解读治国智慧】材料一1920—1921年,苏维埃俄国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
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
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实验,如果实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实验。
(1)根据材料,说说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途径、方法”和罗斯福的“实验”各有何特点。
(4分)【走近历史人物汲取人生营养】材料三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材料四罗斯福说:“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3)从上述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你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帮助?(4分)22.观察下列一组邮票,回答问题。
(1)根据两枚邮票,完成下列表格。
(5分)类别图1 图2(2)这两位历史人物在国家面临困难时,选择了哪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如何?(6分)(3)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两位历史人物。
(概括要简洁,符合史实及人物特点)(4分)23.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在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时采用了如下方法,请你也参与其中,学习并借鉴他们的学习方法。
(1)下图体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和标志性事件。
请填充图表内6个空白处。
(每空1分,共6分)材料一慕尼黑会议前,丘吉尔对张伯伦政府推行的政策进行了尖锐批评:“如果在纳粹武力威胁下投降,不仅不会给英法两国带来和平和安全,反而会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加危险。
”“受到威胁的不仅是捷克斯洛伐克,而且还有一切国家的自由和民主事业。
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换得安全,实属误见。
”材料二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美国)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是: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材料三罗斯福认为,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作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2)材料一中丘吉尔批评的是什么政策?之后发生的哪些史实印证了丘吉尔的预见(画线部分)?由此分析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5分)(3)材料二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怎样的态度?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两方面分析为什么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4分)第四单元测评一、选择题1.C2.D 意大利在1922年就走上法西斯道路,并不是受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所以把含④的选项排除即可。
3.D D项表述最全面,A、B、C三项是其具体表现。
4.A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可能涉及《全国工业复兴法》。
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故选A项。
5.B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开始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根据材料中的“1933年”“美国政府”“工人”等信息,可以得出为罗斯福新政。
故选B项。
6.B 农业集体化是苏联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政策。
7.C “实验”是指罗斯福新政。
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8.B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32年”,可知当时世界正处在经济危机期间,故B项符合题意。
9.C 10.C 11.A 12.C13.A 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为避免战争,推行绥靖政策,无视弱小国家的利益,强迫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慕尼黑协定》。
14.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9月,德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英、法被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这标志着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
故选C项。
15.C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
“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就是为纪念珍珠港事件而建的。
16.D17.A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