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解析

合集下载

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fI亡当面鎏I控赳作为预测控制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之一,多年来一直是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预测控剑簋法。

它融合了预测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的优点,可直接处理输入、输出约束,并对过程的时滞及阶次估计不准有好的鲁棒性,能适用于开环不稳定和非最小相位系统。

目前,线性单变量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理论发展得较为成熟,但实际中往往是多变量、非线性系践两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从算法、理论和应用三个方面概述了预测控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广义预测控制及其改进算法。

机制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系统的阶次估计不准有好的鲁棒性。

|}—-,3.I由于很难用常规方法获得非线性系统的精确模型,而神经网络具有能逼近任~非线性系统的能力,因此用神经网络实现非线性预测控制是处理复杂非线性问题的一种通用思路J‘本文提出了先用递归神经网络将非线性过程全局反馈线性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约束广义预测控制器的方法,并在控制算法中考虑了线性化带来的模型误差。

f对连续搅拌槽反应器的仿真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k一4.;对预测控制器进行鲁棒性分析和设计一直都是预测控制研究领域的难点。

竭‘文结合模型误差上界的频域辨识结果和小增益理论分析了存在建模误差时广义预测控制器的稳定性,根据对模型误差上界的估计给出基于图形的鲁棒广义预测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并将这一结果应用于PUMA500机器人的关节力控制系统的鲁棒参数设计。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5.推导了有约束的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并给出状态空间实现。

(对Shell分馏塔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地处理过程时滞和非最小相位特性,有良好的解耦性能,在跟踪性、抗干扰性等方面的控制效果优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一—76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催化裂化装置先进控制的现状,并根据我国催化裂化工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7阳汽油的干点和轻柴油的倾点是反映流化催化裂倔主分馏塔产品质量指标的重要参数,但由于种种困难很难获得。

预测控制算法

预测控制算法

预测控制算法
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它通过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来生成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系统的精准控制。

预测控制算法主要分为模型预测控制和递归预测控制两类。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来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

在控制时,算法根据当前的系统状态和预测的未来状态来生成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这种算法通常需要对系统的动态特性有深入的理解,并且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

递归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的控制方法,它通过对系统历史数据的分析来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

在控制时,算法根据当前的系统状态和预测的未来状态来生成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这种算法通常比较简单,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来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预测控制算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控制、机器人控制、交通控制等。

预测控制算法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精准控制,并且可以适应系统的变化。

但是,预测控制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数据,以及对系统的动态特性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应用预测控制算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 1 -。

8讲 预测控制主要算法

8讲 预测控制主要算法

令此误差最小,即令 e(P)=0,得最优控制律:
u(k ) a P [ y s (k ) y (k ) ( g P i g i )u(k i )]
1 i 1 N
(2-12)
g i 为系统第 P 步的阶跃响应值。这就是单值预测控 其中 a P i 1
P
制算法,对 SISO 系统, a P 为标量;对 MIMO 系统,在输入输出 维数均为 m 时, a P 为 m×m 阵,这时计算可得到一定的简化。
1. 模型预测 DMC 中的预测模型是用被控对象的单位阶跃响应来描述的。 当在系统的输入端加上一控制增量后,在各采样时刻 t T 、 2T 、…、 NT 分别可在系统的输出端测得一系列采样值,它们可 用动态系数 a1、a2、…、aN 来表示,这种用动态系数和输入量来 描述各个采样时刻的系统输出和输入关系的过程特性,就是被控 对象的非参数数学模型。
(2-7)
3. 最优控制 通常采用下述二次型指标函数:
J k E T QE U (k )T RU(k )
J k 为得到最优解,令 U 0 ,得:
U (k ) (G1 QG1 R) 1 G1 Q[Ys (k 1) G2U (k 1) He(k )]
T T
(2-8)
U (k ) [u(k ) u(k M 1)
U (k 1) [u(k 1) u(k 1 N )]T
g1 g g1 2 G1 g g M M 1 g P g P 1

0 g2 g g 1 G2 3 P M 1 g P 1 g i i 1 PM
6. 闭环系统特性 对式(2-11)作 Z 变换:

频域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频域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频域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频域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Frequency Domain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D-SI-MPC)是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系统辨识和控制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对系统的辨识和控制,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频域辨识算法是一种通过对系统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和建模来确定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

利用频率域上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可以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模型,从而实现对系统的辨识。

常用的频域辨识方法包括频率响应函数法、脉冲响应法、频域广义倒数法等。

这些方法可根据系统模型的复杂程度和所需的精度来选择。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则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预测的控制方法。

通过对系统模型的预测,可以对未来的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决策。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常包括模型建立、预测、优化和控制等几个主要步骤。

其中,模型建立是基于频域系统辨识结果来构建系统的数学模型,预测是利用模型对未来系统的状态和输出进行预测,优化则是根据预测结果和控制目标来求解最优控制策略,控制是基于最优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实时调节。

频域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优势。

首先,它能够对复杂非线性系统进行辨识和控制,适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其次,通过频率域分析,可以对系统的振动、共振和相位特性进行准确描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此外,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灵活地调整控制策略,适应系统动态特性的变化和控制目标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然而,频域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算法的设计和参数选择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其次,频域辨识和模型预测算法在处理非线性、时变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时可能面临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进频域系统辨识算法,提高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二是研究高效的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算法,提高控制效果和系统的性能;三是将频域辨识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结合起来,实现更加精确和鲁棒的系统辨识和控制。

4.2 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4.2 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fj1Afj f01 0
0T
(5)
Ej1Ej ej1,jq1Ej fj,0q1
2. 滚动优化
m in J ( t) E N 2y ( t j) w ( t j) 2 N U(j) u ( t j 1 ) 2
j N 1
j 1
其中 E 数学期望 w 输出的期望值 N1, N2 优化时域的始值和终值 NU 控制时域
记 A 1 a 1 q 1 a n 1 q ( n 1 ) 1 ( a 1 1 ) q 1 ( a n a n 1 ) q n a n q ( n 1 )
E j 1 E j E e j 1 ,j q j
可得
A E q j( q 1 F j 1 F j A e j 1 ,j) 0 Fj1
利用丢番图方程(3),可得 t + j 时刻的输出量
y ( t j ) E j B u ( t j 1 ) F j y ( t ) E j( t j )
1. 预测模型
y ( t j ) E j B u ( t j 1 ) F j y ( t ) E j( t j )
1. 预测模型
丢番图(Diophantine)方程
1E j(q 1)A qjF j(q 1)
(3)
式中 E j , F j 是由 A ( q 1 ) 和预测长度 j 唯一确定的多项式
Ej(q1)ej,0ej,1q1 ej,j1q(j1) Fj(q1)fj,0fj,1q1 ej,nqn
1. 预测模型
把模型参数与数据参数分别用向量形式描述
T a 1 a n b 0 b n b
(t) y (t 1 ) y (t n ) u (t 1 )
y(t) T(t) (t)
u (t n b 1 )T

广义预测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G P C)GPC算法仿真被控对象模型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编程原理(1)设置GPC参数,例如采样周期,预测时域,控制时域,截断步长等。

(2)建立系统阶跃响应模型(3)设置初始时刻参数,例如系统的初始时刻值,柔化系数等。

(4)计算参考轨迹(5)计算控制作用增量(6)实施GPC控制(7)输出结果,绘制曲线GPC算法:1.初选控制参数:Q、R、P、M、 ysp 、?、?(z-1)2.采集输入、输出样本{?u(k),?y(k)}3.用RLS算法估计参数4.递推求解Diophantine方程,得到5.计算F(k)6.在线计算控制器参数d T7.得到控制增量?u(k)和控制输入u(k) =u(k-1) +?u(k)+1 ?k,进入下一周期预测计算和滚动优化GPC程序:%Clarke广义预测控制(C=1)(对象参数已知)%N1=d、N、Nu取不同的值clear all;close all;a=cell(1,2) ;b=cell(1,2) ;c=cell(1,1);d=cell(1,1);%对象参数syms k;k=length(k);if (0<=k<=150)a=[1 ]; b=[ ]; c=1; d=1;elseif (150<k<=300)a=[1 ]; b=[ ]; c=1; d=1;elseif (300<k<=450)a=[1 ]; b=[ ]; c=1; d=1;else (450<k<=600)a=[1 ]; b=[ ]; c=1; d=1;endna=length(a)-1;b=[zeros(1,d-1) b];nb =length(b)-1;%na、nb为多项式A、B阶次(因d!=1,对b添0)aa=conv(a,[1 -1]);naa=na+1;%aa的阶次N1=d;N=15;Nu=5;%最小输出长度、预测长度、控制长度gamma=1*eye(Nu);alpha=;%控制加权矩阵、输出柔化系数L=600;%控制步数uk=zeros(d+nb,1);%输入初值:uk(i)表示u(k-i)duk=zeros(d+nb,1);%控制增量初值yk=zeros(naa,1);%输出初值w=10*[ones(L/4,1);-ones(L/4,1);ones(L/4,1);-ones(L/4+d,1)]; %设定值xi=sqrt*randn(L,1);%白噪声序列%求解多步Diophantine方程并构建F1、F2、G[E,F,G]=multidiophantine(aa,b,c,N);G=G(N1: N, : );F1=zeros(N-N1+1,Nu); F2=zeros(N-N1+1,nb);for i=1:N-N1+1for j=1:min(i,Nu); F1(i,j)=F(i+N1-1,i+N1-1-j+1);endfor j=1:nb; F2(i,j)=F(i+N1-1,i+N1-1+j);endendfor k=1:Lif (1<=k<=150)time(k)=k;a=[1 ]; b=[ ]; c=1; d=1;y(k)=-aa(2:naa+1)*yk+b*duk(1:nb+1)+xi(k);%采集输出数据Yk=[y(k);yk(1:na)];%构建向量Y(k)dUk=duk(1:nb);%构建向量△U(k-j)elseif (150<k<=300)time(k)=k;a=[1 ]; b=[ ]; c=1; d=1;y(k)=-aa(2:naa+1)*yk+b*duk(1:nb+1)+xi(k);%采集输出数据Yk=[y(k);yk(1:na)];%构建向量Y(k)dUk=duk(1:nb);%构建向量△U(k-j)elseif (300<k<=450)time(k)=k;a=[1 ]; b=[ ]; c=1; d=1;y(k)=-aa(2:naa+1)*yk+b*duk(1:nb+1)+xi(k);%采集输出数据Yk=[y(k);yk(1:na)];%构建向量Y(k)dUk=duk(1:nb);%构建向量△U(k-j)else (450<k<=L)time(k)=k;a=[1 ]; b=[ ]; c=1; d=1;y(k)=-aa(2:naa+1)*yk+b*duk(1:nb+1)+xi(k);%采集输出数据Yk=[y(k);yk(1:na)];%构建向量Y(k)dUk=duk(1:nb);%构建向量△U(k-j)end%参考轨迹yr(k)=y(k);for i=1:Nyr(k+i)=alpha*yr(k+i-1)+(1-alpha)*w(k+d);endYr=[yr(k+N1:k+N)]';%构建向量Yk(k)%求控制量dU=inv(F1'*F1+gamma)*F1'*(Yr-F2*dUk-G*Yk); %ΔU du(k)=dU(1); u(k)=uk(1)+du(k);%更新数据for i=1+nb:-1:2uk(i)=uk(i-1);duk(i)=duk(i-1);enduk(1)=u(k);duk(1)=du(k);for i=naa:-1:2yk(i)=yk(i-1);endyk(1)=y(k);endsubplot(2,1,1);plot(time,w(1:L),'m:',time,y);xlabel('k');ylabel('w(k)、y(k)');legend('w(k)','y(k)');subplot(2,1,2);plot(time,u);xlabel('k');ylabel('u(k)');function[E,F,G]=multidiophantine(a,b,c,N)%********************************************************** *%功能:多步Diophanine方程的求解%调用格式:[E,F,G]=sindiophantine(a,b,c,N)(注:d=1)%输入参数:多项式A,B,C系数向量及预测步数(共4个)%输出参数:Diophanine方程的解E,F,G(共3个)%********************************************************** ***na=length(a)-1;nb =length(b)-1;nc=length(c)-1;%A、B、C的阶次%E、F、G的初值E=zeros(N);E(1,1)=1;F(1,:)=conv(b,E(1,:));if na>=ncG(1,:)=[c(2:nc+1) zeros(1,na-nc)]-a(2:na+1);%令c(nc+2)=c(nc+3)=...=0elseG(1,:)=c(2:nc+1) -[a(2:na+1)-zeros(1,nc-na)];%令a(nc+2)=a(nc+3)=...=0end%求E、F、Gfor j=1:N-1for i=1:jE(j+1,i)=E(j,i);endE(j+1,j+1)=G(j,1);for i=2:naG(j+1,i-1)=G(j,i)-G(j,1)*a(i);endG(j+1,na)=-G(j,1)*a(na+1);F(j+1,: )=conv(b,E(j+1,:));end仿真结果N=15 Nu=5 alpha=N=10 Nu=5 alpha=N=15 Nu=3 alpha=N=15 Nu=3 alpha=结论可以得出,当保持其他参数不变而改变一或几个变量时会有不同的情形。

模型预测控制实例-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模型预测控制实例-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模型预测控制实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模型预测控制(MPC)是一种先进的控制方法,它利用系统动态模型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MPC在控制系统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其能够应用于多种复杂的工业控制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对MPC的基本原理、工业应用以及其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理解和认识MPC的重要性。

概述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部分应该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

同时,可以说明每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并为读者展示整篇文章的逻辑和连贯性。

此外,也可以简要说明每一部分内容的主题和目的,以便读者在阅读全文时能够有所预期。

在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提及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以及整篇文章的导向和主题。

这部分内容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细节,但要呈现出整篇文章的框架和逻辑安排。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模型预测控制的介绍和分析,让读者对这一控制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将对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应用和优势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了解模型预测控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情况。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模型预测控制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对模型预测控制有更全面的认识,并对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正文2.1 模型预测控制简介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是一种应用于动态系统的先进控制策略。

它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行为,并根据这些预测结果来实施控制动作,以实现对系统的最优控制。

MPC将系统的动态模型与性能指标相结合,能够在有限的控制时域内计算出最优的控制策略,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MPC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系统的动态模型进行预测,计算未来一段时间内系统状态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这些预测结果来制定出最优的控制策略。

广义预测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GPC)是一种鲁棒性强、能够有效地克服系统滞后、可应用于开环不稳定非最小相位系统的先进控制算法,但由于它需要Diophantine方程计算、矩阵求逆和最小二乘的递推求解,因此计算量很大,本文针对此缺陷提出四种不基于对象模型且实时性高的广义预测控制快速算法,为广义预测控制应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快速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对参数未知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直接广义预测控制(DGPC)方法,该方法直接辨识广义预测控制器参数,即基于广义误差估计值对控制器参数和广义误差估计值中的未知向量进行自适应调整。

然后利用中值定理将参数未知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线性化变为时变线性系统,在自适应辨识中对时变参数采用三次样条函数进行逼近,以此将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直接广义预测控制方法推广到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

最后,将此方法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2)对参数未知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直接广义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RBF网络来逼近控制增量表达式,直接设计出广义预测控制器,并基于广义误差估计值对控制器参数即网络权值和广义误差估计值中的未知向量进行自适应调整。

然后将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RBF网络广义预测控制方法推广到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

最后,将此方法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3)对参数未知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模糊自适应的直接广义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模糊逻辑来逼近控制增量表达式,直接设计出广义预测控制器,并基于广义误差估计值对控制器参数权值和广义误差估计值中的未知向量进行自适应调整。

然后将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模糊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方法推广到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

最后,将此方法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4)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型的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所需估计的参数少,而且多步情况下无需求解Diophantine方程,从而使计算量明显减少,极大的提高了实时性。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是
一种经典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过构建动态模型进行系统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调整控制策略,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GPC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建立系统
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进行系统的预测。

在每个控制周期内,GPC算法通过最小化预测误差的平方和来优化控制策略,从而实现系统的动态调节。

GPC算法的步骤如下:
1.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般采用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模型。

2. 根据已知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或其他拟合方法来估计模型参数。

3. 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系统的预测,预测未来若干个时刻的系统输出。

4. 根据预测结果和系统的期望输出,计算预测误差,并通过最小化预测误差的平方和来优化控制策略。

5. 根据优化的控制策略,确定系统的控制输入,并应用于系统。

GPC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可以应用于多种控
制问题。

然而,由于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对模型参数的估计比较困难,使得算法的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

同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实时性较差。

总的来说,广义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适用于多种控制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模型建立和参数估计的问题,并考虑算法的计算复杂度。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计算方法,主要用于控制系统建模和控制。

它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和控制系统的行为,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根据输入信息来预测系统的行为,以此来调整系统的状态,从而实现目标控制。

它可以帮助控制工程师更加准确地估计系统输出值,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核心部分是建立一个预测模型,用于预测系统的行为。

这种模型可以是从实验数据中获得的,也可以是基于一些数学方程的模型。

在预测模型建立完成后,控制工程师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行为来调整模型的参数,以便使其输出更加准确。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也可以用来处理复杂的系统,比如生产流水线,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

在这些系统中,控制工程师可以利用预测模型来预测系统的行为,并调整系统的参数,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控制。

总之,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控制工程师更加有效地控制系统,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各样的控制系统,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控制。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1预测控制的特点 (1)①预测模型 (1)②滚动优化 (2)③反馈校正 (2)2预测控制的几种算法 (3)①模型算法控制 (3)②动态矩阵控制 (3)③广义预测控制 (3)3预测控制基本结构 (4)1预测控制的特点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们从工业过程的特点出发,寻找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而同样能实现高质量控制性能的方法,预测控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预测控制技术最初由Richalet和Cut2ler 提出 ,它最大程度地结合了工业实际的要求,综合效果好,已经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各种预测控制算法不断地产生并得到发展。

预测控制算法的种类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具有相同的三大本质特征: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

①预测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这一模型称为预测模型。

预测模型只注重模型的功能,而不注重模型的形式,预测模型的功能就是根据兑现的历史信息和未来输入预测系统的未来输出,只要具有预测功能的模型,无论其有什么样的现形式,均可作为预测模型。

因此,状态方程、传递函数这类传统的模型都可以作为预测模型,同样,对于线性稳定对象,阶跃响应、脉冲响应这类非参数模型,也可直接作为预测模型使用。

例如,在DMC、MAC等预测控制策略中,采用了实际工业中容易获得的阶跃响应、脉冲响应等非参数模型,而GPC等预测控制策略则选择CARIMA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等参数模型。

此外,非线性系统、分布参数系统的模型,只要具备上述功能,也可在这类系统进行预测控制时作为预测模型使用。

因此,预测控制摆脱了传统控制基于严格数学模型的要求,从全新的角度建立模型的概念。

②滚动优化预测控制的最主要特征表现在滚动优化。

预测控制通过某一性能指标的最优来确定未来的控制作用,这一性能指标涉及到系统未来的行为,例如,通常可取对象输出在未来的采样点上跟踪某一期望轨迹的方差最小等。

性能指标中涉及到的系统未来的行为,是根据预测模型由未来的控制策略决定的。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及仿真实例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及仿真实例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及实例分析一.广义预测控制算法1.广义预测控制的提出广义预测控制是预测控制中三种常见算法之一。

预测控制的提出并不是某一种统一理论的产物,而是源于工业实践,并在工业实践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类新型计算机控制算法。

预测控制不会过分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能很好的应对工业对象的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且用工业计算机较容易实现。

2.广义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广义预测控制是预测控制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他有三方面的特点:基于传统的参数模型,模型参数少;是在自适应发展过称中发展起来的,保留了自适应发展的优点且更具鲁棒性;采用多步预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更适于工业应用。

广义预测控制基本原理: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预测模型:预测控制的模型称为预测模型。

预测控制对模型的要求只强调其功能而非结构,只要模型可利用过去己知数据信息预测系统未来的输出行为,就可以作为预测模型。

在DMC、MAC等预测控制策略中,采用了阶跃响应、脉冲响应等非参数模型,而GPC预测控制策略则多选择CARIMA参数模型。

滚动优化:预测控制是一种优化控制算法,通过某一性能指标的最优来确定未来的控制作用。

预测控制的优化标准不是采用一成不变的全局最优化目标,而是采用滚动式的有限时域优化策略。

优化不是一次离线进行,而是反复在线进行。

在每一采样时刻,优化性能指标只涉及到未来有限的时域,而到下一采样时刻,这一优化时域同时向前推移。

因此,预测控制在每一时刻有一个相对于该时刻的优化性能指标,即实现滚动优化。

反馈校正:预测控制算法在进行滚动优化时,优化的基点应与系统实际一致。

但作为基础的预测模型,只是对象动态特性的粗略描述,可能与实时状态不慎符合。

这就需要用附加的预测手段补充模型预测的不足,或对基础模型进行在线修正。

预测控制算法在通过优化确定了一系列未来的控制作用后,每次只是实施当前时刻的控制作用。

到下一采样时刻,则首先检测对象的实际输出,并利用这一实时信息对基于模型的预测进行修正,然后再进行新的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全面讲解)

模型预测控制(全面讲解)
y P ( k j ) ym ( k j ) j y ( k ) ym ( k )
j 1, 2, , P
N
ym (k ) hi u (k i )
i 1
对于P步预测
YP (k ) Ym (k ) βe(k )
e ( k ) y ( k ) ym ( k )
e

Ts T
T ——参考轨迹的时间常数 y(k)——当前时刻过程输出 yd ——设定值
1987年,Clarke 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和在线辨识的 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GPC) 1988年,袁璞提出了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的状态反馈预 测控制(State Feedback Predictive Control, SFPC)
第一节 预测控制的发展
d(k) r(k)
+ _
在线优化 控制器
u(k) 受控过程
y(k)
动态 预测模型
+ +
y(k+j| k)
_
y(k|k)
+
模型输出 反馈校正
三要素:预测模型
滚动优化
反馈校正
第二节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一. 预测模型(内部模型)

预测模型的功能 根据被控对象的历史信息{ u(k - j), y(k - j) | j≥1 }和未来输入{ u(k + j - 1) | j =1, …, m} ,预测 系统未来响应{ y(k + j) | j =1, …, p}
T
第三节 模型算法控制(MAC) 一. 预测模型
u (k ) u (k 1) u (k 2) ym (k 1) y (k 2) u (k 1) u (k ) u (k 1) m Ym (k ) ym (k M ) u (k M 1) u (k M 2) u (k M 3) ym (k M 1) u (k M 1) u (k M 1) u (k M 2) y (k P) u (k M 1) u (k M 1) u (k M 1) m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

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作为一种先进的控制方法,被广泛用于复杂系统的控制中。

本文对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1. 引言自动控制系统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系统进行测量和控制的一种系统。

控制算法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传统的控制算法基于系统模型进行设计,但应对复杂系统时,模型难以准确建立。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过对系统未来的预测来实现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2.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基本原理模型预测控制先根据系统模型进行未来预测,再根据预测结果计算控制指令。

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系统建模、优化问题表述、约束条件的建立和求解优化问题。

3.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优势3.1 鲁棒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应对系统模型不准确、参数不确定的情况。

它基于在线的预测来实现控制,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反馈进行调整,从而提供更鲁棒的控制性能。

3.2 约束处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方便地处理各种约束条件,如输入和输出变量的限制、系统状态的约束等。

这使得它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更加灵活可行。

3.3 多目标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通过调整优化问题的权重来实现多目标的控制。

它可以权衡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4.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挑战4.1 计算复杂度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需要求解大规模的优化问题,计算复杂度较高。

特别是在实时控制系统中,需要快速求解,这增加了算法的挑战。

4.2 模型不确定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依赖于准确的系统模型进行预测。

然而,很多实际系统模型是不确定的,这给算法带来了困难。

4.3 控制延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依赖于未来的预测信息来计算控制指令,这导致了控制延迟的问题。

在某些实时控制系统中,延迟会对控制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预测控制中的模型与预测

预测控制中的模型与预测
对象的状态x(k)和观测器的状态(k)将会在至多n 步内相同(deadbeat observer),这是可以证明的。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证明。
x(k 1) ( M 1N ) x(k ) Su (k ) 1 y (k ) x(k j ) M
j 1 j 1 i 1
基于SISO传递函数模型的预测
前面给出的预测算式,只有在对象是稳定时才是可行的。因为阶跃 响应截尾假设只对稳定对象适用。不过,对于一般的SISO线性对象, 无论其是否稳定,其传递函数总是有的。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对象 输出y(k)和控制量u(k)的关系式为:
y(k ) a1 y(k 1) an y(k n) b1u (k 1) bnu (k n)
m1n幂零性的证明011100011111110111mnmn????????????????????????????????????????11???????而注意到11111111111????????????????????????????????????????????????11110111101111111110???????????????????????????????????????????????????????????????????基于siso传递函数模型的预测前面给出的预测算式只有在对象是稳定时才是可行的
1
1
z ( E E j ) E [ y (k )] z E j E G[u (k )] z E j [v(k )]
由于zjEjv(k)是未来的扰动,其最优预测是0,因 此我们得到如下的预测算式:
ˆ (k j | k ) z j ( E E j ) E 1[ y (k )] z j E j E 1G[u (k )] y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摘要: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算法,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和实时系统控制中。

本文将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原理、应用以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并重点讨论几种常见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1. 引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系统模型的优化方法,通过预测模型对未来的系统行为进行预测,并根据优化准则进行控制输入的优化。

这种控制算法在工业过程控制、流程控制以及实时系统控制中被广泛应用。

2.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原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建模,并根据模型对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然后依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输入的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核心是优化问题的求解,通常使用数学规划方法进行求解。

3.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应用场景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控制系统中。

在工业过程控制中,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复杂工艺过程的高效控制;在电力系统控制中,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电网负载和频率的优化调节;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交通流的优化调度。

4. 常见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4.1 微分动态规划微分动态规划是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离散化状态空间和控制空间,并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优控制输入。

微分动态规划算法对于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有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其计算复杂度较高,在实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相对有限。

4.2 无约束优化无约束优化是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常用技术之一,其基本思想是将控制系统建模为一个无约束优化问题,并通过数学规划方法求解最优控制输入。

无约束优化算法对于线性系统和凸优化问题的求解效果较好,在实时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

4.3 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控制。

工业控制中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优化研究

工业控制中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优化研究

工业控制中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优化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工业控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工业控制系统通常用于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调节,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优化效果。

在工业控制中,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控制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中。

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中,如何对算法进行优化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控制策略,它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控制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控制决策。

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每一时刻预测控制对象的未来状态,并根据预测结果调整控制参数以达到期望的控制效果。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业控制问题。

然而,在工业控制中实施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首先,工业过程往往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控制对象的动态行为难以准确建模。

其次,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需要对系统的未来行为进行预测,因此需要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和足够的过程信息。

而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模型往往存在不确定性和误差,同时过程信息的获取往往存在延迟和噪声等问题。

此外,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计算量较大,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实时计算和决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优化。

在模型建立方面,传统的方法主要基于数学建模和实验数据,但对于复杂的工业过程往往存在局限性。

近年来,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如基于统计学习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在工业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大量的实时数据来获取系统的动态特性,从而准确预测控制对象的行为,提高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另外,在控制决策方面,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通常采用数值优化的方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

但这些方法在面临复杂工业过程时存在计算复杂度高、求解速度慢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优化算法,如基于大数据的高性能计算算法和基于并行计算的优化算法。

广义系统的控制问题

广义系统的控制问题

-I、摘要本文对广义系统的控制、稳定性及镇定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状态空间法对广义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首先,给出了广义系统的数学模型,从状态变量的概念开始,系统地论述了广义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缸括:广义非线性系统和广义线性系统、广义时变系统和广义定常系统、广义连续系统和广义离散系统等的状态空间描述镇次,着重研究了广义线性系统的奇异值标准形和能控标准形,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广义线性系统的动态方程的解存在的条件和解的形式;并给出了基于导数补偿的广义线性连续系统的运动分析.再次,给出了广义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及稳定性的概念,研究了广义系统能控性、能观测性、稳定性及镇定的条件.第四,对广义线性反馈系统的状态空间进行综合,研究了广义线性系统的状态反馈,广义线性系统的极点配置,广义线性系统的广义的、正常的状态观测器,广义线性系统的具有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LQ)问题;给出了广义系统的状态反馈稳定及镇定的条件,广义线性系统的极点配置的方法,广义线性系统的全维和降维正常的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广义线性系统的上p问题的最优解u’.为广义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综合提供了方便.状毒墨,孽.、、,罂点配置和状态观i5j|【零,GLQ控制问题,耽杈准定,标稳,,控及;彤测述形观,描准能统问标、系空值性义态异控广状奇能司键关.k;I2。

kTHECONTROLPROBLEMFORGENERALIZEDSYSTEMSABSTRACTInthispaper,thecontrol,stabilityandStabilizationforgeneralizedsystemshavebeenstudied.Usingstatespacemethod,thegeneralizedsystemshavebeenanalyzedandsynthesized.First,themathematicalmodelsofgeneralizedsystemsaregiven.Basedontheconceptofstatevector,thestatespacedescribingofgeneralizedsystemshasbeencomprehensivelydiscussed,suchas:1ineargeneralizedsystemandnonlineargeneralizedsystem,time-varyinggeneralizedsystemandconstantgeneralizedsystem,continuousgeneralizedsystemanddiscretegeneralizedsystem,andSOOD.Second,thesingularvaluesstandardfoITnandcontrollablestandardforillforlineargeneralizedsystemshavebeenemphasized.Basedonthis,solvabilityconditionsandsolutionfornlofdyadicequationforlineargeneralizedsystemshavebeendiscussed,too.TheanalysisofmotionforIinearcontinuousgeneralizedsystemswithderivativecompensationisgiven.Third,theconceptofcontrollability,observabilityandstabilityforgeneralizedsystemispresented.Theconditionsofeontrollability,observability,stabilityandstabilizationforgeneralizedsystemhavebeenfurtherdiscussed.Fourth、thestatespaceoflinearfeedbackgeneralizedsystemhasbeensynthesized.Thestatefeedback,poleassignment,singularandnormalstateobserver,optimalcontrolwithtargetfunctionoflinearquadricfornl(GLQ)forlineargeneralizedsystemhasbeenstudied;theconditionsofstatefeedbackstabilityandstabilization,themethodofpoleassignment,themethodofdesignofnormalobserveroffull一dimensionalityandreduced.dimensionality.theoptimumsolutionu’ofGLQproblemforgeneralizedsystemsaregiven.Itisconvenientforanalysis,designandsynthesisofgeneralizedsystems.Keyword"generalizedsystem;thestatespacedescribing;thesingularvaluesstandardformandcontrollablestandardform;controllability,observabilityandstability;statefeedback,poleassignment,stateobserver;GLQcontrolproblem第一章绪论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经过分析、综合和归纳,逐渐认识到物质世界中诸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为了某种目的而形成一个运动的整体,人们就将这个整体称为系统.因此系统就是由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按~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整体.在工程上系统的定义是指由相互关联的部件组成的一个整体,而实现某些特定的目标.建立系统概念的目的在于深入认识并掌握系统的运动规律,不仅能定性地了解系统,而且还要定量的分析、综合系统,比较准确地解决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社会和自然现象中出现的种种复杂的实际问题.现实的系统,诸如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人体的组织系统、工程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等,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受控系统和非受控系统.所谓受控系统是指人为地可以改变或调节该系统的某些输入量,使系统的运行产生人们所预期的某种效果;非受控系统是指人们无法或无须干预的一类系统,但可以观察或预测该系统的某些行为.为了研究现实系统的行为,一般采用实验法和模型法来完成.实验法是将各种信号施加于系统并测量其响应,若系统的某些特性不能令人满意,就通过调整系统的某些参数或者在其中接入某种补偿器以改善系统的某些特性,实验法是以过去的经验为指导且用逐次试凑加以处理的,因而当系统的某些特性技术条件颇为严格而苛刻,或者系统十分复杂以致无法进行实验时,实验法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定量地分析、综合系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应是模型法.现代科学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模型法,亦即解析法,也就是利用一类数学模型定量的描述这些系统,从而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系统的一般规律.模型法的研究由四部分组成:建模、建立数学方程描述、分析和综合设计.模型就是对所要研究的系统在某些特定方面进行抽象.模型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种,其中数学模型使用更为广泛.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表达式,它表示系统运动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分析、综合系统的依据.数学模型从建立方法上可分为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混合模型.机理模型采用演绎方法,运用已知定律或定理,用推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统计模型采用归纳法,它根据大量实验或观察的数据,运用统计的规律估计系统的模型;混合模型是将理论上的逻辑推理和实验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模型.数学模型按所描述的系统运动性质和所用数学工具的特征可分为:线性与非线性、时变与定常、连续与离散、集中参数与分布参数、确定与随机等系统模型.在系统与控制理论中,主要研究的是动态系统,通常也称其为动力学系统.本文所研究的广义系统(或称广义动态系统、奇异系统、微分一代数系统等),就是摈弃现实系统的物理属性而抽象出来的一类数学模型,它是由微分方程.代数方程或者差分方程一代数方程所描述的,因其不同于正常系统,没有因果性,因而更接近于实际背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军事、经济、动力网络及受限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当中.例如著名的动态Leontief宏观经济模型,具有快变生产过程和慢变生产过程的VonNeumann模型,含管理在内的石油催化裂化过程的模型化与控制系统,含受控源的复杂电子网络等,常常导致这类系统.研究广义系统的控制、稳定性及镇定问题,对于这一类系统的分析、设计及综合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经典的线性系统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和完备,并在不少工程技术领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经典的线性系统理论所采用的分析和综合的主要方法是频率响应法,它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很有成效,但难于有效的处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在当时蓬勃兴起的航天技术的推动下,线性系统理论在1960年前后开始了从经典阶段到现代阶段的过渡,其重要标志之一是R.E.Kalman系统地把状态空间法引入到系统与控制理论中来.状态空间法可以同时适应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线性定常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大大扩充了所能处理问题的领域;在此基础上.Kalman进一步提出了能控性和能观测性这两个表征系统结构的重要概念.线性系统理论不仅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此不仅线性系统的理论及应用日臻完善,而且也推动了系统与控制理论的其它分支的发展.在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有一些系统没有因果性,不能用已经发展成熟的理论方法去处理这些系统的问题,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H.I-I.Rosenbrock提出广义系统的概念,这一问题才逐步得以研究,使得由此形成的广义系统理论有了较快的发展,其研究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对广义系统控制问题的研究始终十分活跃.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对广义系统理论的研究几乎与国外同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先后有不少学者如王朝珠、戴立意、王沅、杨成梧、刘永清、戴冠中及葛照强等等,都对广义系统问题的很多方面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但其成果散见于各种不同的学术刊物当中,对广义系统理论及方法较为全面的论述国内、外尚未见到,本文将较为全面地阐述以往对广义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并且介绍利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和矩阵的广义逆等,解决广义系统控制问题的新的方法.本文对广义系统理论进行的论述与研究,包括的内容有:广义线性系统和广义非线性系统、广义定常系统和广义时变系统、广义离散系统和广义连续系统等的控制问题,广义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广义系统的状态反馈,广义系统的状态估计,广义系统的仿真等方面.第二章广义系统的数学描述对系统韵分析研究首要的一步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即以数学方程来描述系统,对于广义系统也不例外.下面将给出广义系统的动态方程描述.2-1广义系统的状态与状态空间对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是建立在状态和状态空间概念的基础上的.系统在时间域中的行为或运动信息的集合称为状态,状态需要用变量来表征,该变量称为状态变量或者简称为状态.定义2.1系统在10时的状态乃是fo时刻的一种信息量,它与输入“一起,唯一的确定系统在f≥fo时的行为.关于系统的行为,指的是包括系统的状态在内的系统的所有响应.如果系统是一个网络,则系统的行为指的就是网络的各支路的电压和电流.至于‘o时刻的状态,表征了fo时刻以前的系统运动的结果,根据,o时刻的状态和输入“就能计算出t>to时的状态,故常称状态是对系统过去、现在和未来行为的描述.将状态变量记为xl(f),x2(t),…,Xm(嘎现将m个状态变量构成的川维列向量x(r)=【xI(f),z2(,),…,x。

广义预测控制 GPC

广义预测控制 GPC

广义预测控制(GPC)GPC算法仿真被控对象模型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编程原理(1)(2)(3)(4)(5)(6)(7)GPC1.2.3.4.5.6.在线计算控制器参数d T7.得到控制增量?u(k)和控制输入u(k)=u(k-1)+?u(k)8.k+1?k,进入下一周期预测计算和滚动优化GPC程序:%Clarke广义预测控制(C=1)(对象参数已知)%N1=d、N、Nu取不同的值clearall;closeall;a=cell(1,2);b=cell(1,2);c=cell(1,1);d=cell(1,1);%对象参数symsk;k=length(k);endB阶次(因dgamma=1*eye(Nu);alpha=0.11;%控制加权矩阵、输出柔化系数L=600;%控制步数uk=zeros(d+nb,1);%输入初值:uk(i)表示u(k-i)duk=zeros(d+nb,1);%控制增量初值yk=zeros(naa,1);%输出初值w=10*[ones(L/4,1);-ones(L/4,1);ones(L/4,1);-ones(L/4+d,1)];%设定值xi=sqrt(0.01)*randn(L,1);%白噪声序列%求解多步Diophantine方程并构建F1、F2、G[E,F,G]=multidiophantine(aa,b,c,N);G=G(N1:N,:);endtime(k)=k;a=[10.8981];b=[9.99010.14142];c=1;d=1;y(k)=-aa(2:naa+1)*yk+b*duk(1:nb+1)+xi(k);%采集输出数据Yk=[y(k);yk(1:na)];%构建向量Y(k)dUk=duk(1:nb);%构建向量△U(k-j)elseif(300<k<=450)time(k)=k;a=[10.8838];b=[9.60410.34067];c=1;d=1;y(k)=-aa(2:naa+1)*yk+b*duk(1:nb+1)+xi(k);%采集输出数据Yk=[y(k);yk(1:na)];%构建向量Y(k)end%endYr=[yr(k+N1:k+N)]';%构建向量Yk(k)%求控制量dU=inv(F1'*F1+gamma)*F1'*(Yr-F2*dUk-G*Yk);%ΔUdu(k)=dU(1);u(k)=uk(1)+du(k);%更新数据fori=1+nb:-1:2uk(i)=uk(i-1);duk(i)=duk(i-1);enduk(1)=u(k);endendfunction[E,F,G]=multidiophantine(a,b,c,N)%*********************************************************** %功能:多步Diophanine方程的求解%调用格式:[E,F,G]=sindiophantine(a,b,c,N)(注:d=1)%输入参数:多项式A,B,C系数向量及预测步数(共4个)%输出参数:Diophanine方程的解E,F,G(共3个)%************************************************************* na=length(a)-1;nb=length(b)-1;nc=length(c)-1;%A、B、C的阶次%E、F、G的初值E=zeros(N);E(1,1)=1;F(1,:)=conv(b,E(1,:));elseend%求EendendG(j+1,na)=-G(j,1)*a(na+1);F(j+1,:)=conv(b,E(j+1,:));end仿真结果N=15Nu=5alpha=0.11N=10Nu=5alpha=0.11N=15Nu=3alpha=0.11N=15Nu=3alpha=0.31结论但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象输出期望值可采用MAC中的参考轨迹形式
w(t ) y(t ) w(t j ) w(t j 1) (1 )c
其中 0 1
j 1, 2, , N
2. 滚动优化- 预测输出
N NU 2 2 2 min J (t ) E y (t j ) w(t j ) ( j ) u (t j 1) j 1 j N1 由预测模型可以写出未来预测的输出
Fj 系数的递推关系可用向量形式表示 f j 1 Af j
其中
f j 1 f j 1,0 fj f j ,0 f j 1,n
T T
f j ,n
1 a1 a a 1 2 A an 1 an an
(9)
其中
-遗忘因子,一般取0.95 1
K (t ) -权因子
P(t ) -正定的协方差阵,初始取 2 I, 为一足够大正数 ˆ(0) 0 初始
GPC在线控制总结
1. 根据最新的输入输出数据,用递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 参数,得到 A(q1 )和 B(q1 )
2. 根据得到的 A(q1 ),按递推公式(5)计算

ˆ GU f (6) y
2. 滚动优化 - 最优控制量
U (G G I ) G (W f )
T 1 T
(7)
其中W w(t 1) w(t N ) T
即时控制量为
u(t ) u(t 1) g T (W f )
T T 1 T 其中 g 为矩阵(G G I ) G 的第一行
ˆ (t 1| t ) G1u (t ) F1 y (t ) g1,0 u (t ) f1 (t ) y ˆ (t 2 | t ) G2 u (t 1) F2 y (t ) g 2,0 u (t 1) g 2,1u (t ) f 2 (t ) y ˆ (t N | t ) GN u (t N 1) FN y (t ) y g N ,0 u (t N 1) g N , N NU u (t NU 1) g N , N 1u (t ) f N (t ) g N , N NU u (t NU 1) g N , N 1u (t ) f N (t )
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任伟 20121221406
王海 20121221409
前言
预测控制原理:
预测控制一般表现为采样控制算法,应包含预测的原理, 即利用内部模型的状态或输出预测,同时应用有限预测时域 的滚动计算思想和反馈及预测校正,最后采用对某个系统性 能指标的最优化计算以确定在一个控制时域内的最有控制序 列。
f j 1 Af j
f 0 1 0 0
1
T 1
E j 1 E j e j 1, j q E j f j ,0 q
(5)
2. 滚动优化
N NU 2 2 2 min J (t ) E y (t j ) w(t j ) ( j ) u (t j 1) j 1 j N1
1. 预测模型
为了突出方法原理,假设 C (q ) 1 。输入 u 对输出 y 之 间可用 z 传递函数给为:
1 1 z B ( z ) 1 G( z ) 1 A( z )
1
(2)
利用模型 (2) 导出 j 步之后输出 y ( t+j ) 的预测值。
1. 预测模型
丢番图(Diophantine)方程
其中
1 f1 (t ) G ( q ) g1,0 1 u (t ) F1 y (t ) 1 1 f 2 (t ) q G ( q ) q g 2,1 g 2,0 2 u (t ) F2 y (t )

1 ( N 1) f N (t ) q N 1 G ( q ) q g N , N 1 g N ,0 N u (t ) FN y (t )
0 E q j (q 1F F Ae 可得 AE j 1 j j 1, j ) 0 F q ( F Ae j 1 j j 1, j )
1. 预测模型 - 递推算法
的首项系数为1 由于 A
e j 1, j f j ,0 i 1e j 1, j f j ,i 1 a i 1 f j ,0 i 0, , n 1 f j 1,i f j ,i 1 a n 1e j 1, j a n 1 f j ,0 f j 1,n a
其中
E 数学期望 w 输出的期望值 N1 , N 2 优化时域的始值和终值 NU 控制时域
( j ) 控制加权系数,一般取常数
2. 滚动优化 - 输出期望值
N NU 2 2 2 min J (t ) E y (t j ) w(t j ) ( j ) u (t j 1) j 1 j N1
1
0推算法
E j系数的递推公式为:
E j 1 E j e j 1, j q1 E j f j ,0q1
)为 E j , Fj 的初值,则 取 E1 1, F1 q(1 A E j 1 , Fj可按下式计算 1
三要素:
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
典型算法:
动态矩阵控制(DMC)、模型算法控制(MAC)、广义 预测控制(GPC)
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1. 预测模型
C (q ) (t ) A(q ) y(t ) B(q )u (t 1)
1 1 1
(1)
式中
A(q 1 ) 1 a1q 1 an q n
1. 预测模型
yt (t j | t ) E j Bu(t j 1) Fj y(t )
求解一组丢番图方程(3)
计算量很大 必须知道 E j , Fj ,为此克拉克提出了一种E j , Fj 递推算法求解
1. 预测模型 -递推算法
1 E j A q j Fj 1 E j 1 A q ( j 1) Fj 1
(8)
3. 在线辨识与校正
GPC 只用一个模型,通过对其在线修正来给出较准确的预测
A(q1 ) y(t ) B(q1 )u(t 1) (t )
y(t ) A1 (q1 )y(t ) B(q1 )u(t 1) (t )
1 1 其中 A1 (q ) A(q ) 1
把模型参数与数据参数分别用向量形式描述
a1 an b0 bn
b
T
(t ) y (t 1) y (t n) u (t 1) u (t nb 1)
T
y(t ) T (t ) (t )
3. 在线辨识与校正
Gj
B(1 q j Fj ) A
1 因此,多项式 Gj (q ) 中前 j 项的系数正是装置阶跃响应前 j 项的采样值,记作 g1, , g j 1 Gj j(( q )) g j ,0 g j ,1q1 G q
则有 g j ,i gi 1 (i j )
(t j ),, (t 1) 未知
根据已知输入输出信息,及未来的输入值,可以预测装置 未来的输出,未知可以省略,即GPC的预测模型
yt (t j | t ) E j Bu(t j 1) Fj y(t )
(4)
1. 预测模型
记 Gj E j B ,结合式(2)和(3)可得
两式相减可得 A(E j 1 E j ) q j (Fj 1 Fj ) 0
1 a 1q 1 a n 1q ( n 1) 1 (a1 1)q 1 (an an 1 )q n an q ( n 1) 记 A e q j E j 1 E j E j 1, j
T
E (q 1 ), F (q 1 )
3. 根据 B(q1 ), E(q1 ), F (q1 ) ,计算 G(q 1 ) 的元素 gi ,并计算 f 4. 重新计算出 g ,并计算控制作用 u(t) ,将其作用于控制 对象
谢 谢!
1 E j (q ) A q Fj (q )
1
j
1
(3)
1 式中 E j , Fj 是由 A(q ) 和预测长度 j 唯一确定的多项式
E j (q 1 ) e j ,0 e j ,1q 1 e j , j 1q ( j 1) Fj (q 1 ) f j ,0 f j ,1q 1 e j ,n q n
利用丢番图方程(3),可得 t + j 时刻的输出量
y(t j) E j Bu(t j 1) Fj y(t ) E j (t j )
1. 预测模型
y(t j) E j Bu(t j 1) Fj y(t ) E j (t j )
u(t j 1), u(t j 2), y(t ), y(t 1),
B(q 1 ) b0 b1q 1 bnb q nb C (q 1 ) c0 c1q 1 cnc q nc
1 q 其中 是后移算子,表示后退采样周期的相应量;
1 q1 为差分算子
(t ) 是一个不相关的随机序列,表示一类随机噪声的影响
1. 预测模型
j E q 对公式(1),即CARIMA模型,两端乘以 j 可得:
C (q 1 ) (t ) A(q ) y(t ) B(q )u (t 1)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