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行为的基础

合集下载

什么是个体行为的基础

什么是个体行为的基础

什么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什么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行为是指在特定时刻、特定环境下个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

它涉及到个体的思维、情感、态度和动作等多个方面,并受到遗传、环境、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

个体行为的基础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个体行为的基础首先可以追溯到个体的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个体的基本生理需求,如饮食、睡眠、排泄等。

这些生理需求的满足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饥饿可以促使个体寻找食物,疲劳可以引起个体寻求休息,而排泄需要则会导致个体寻找合适的场所。

因此,个体的行为往往是为了满足其生理需求而产生的。

在生理因素之外,个体的行为也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感知、情感、意识等方面。

个体的感知能力决定了其对环境的认知程度,从而影响其行为。

个体的情感体验可以促使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行为反应。

个体的意识水平也会影响其行为方式,高度自觉的个体往往会有更加明确的行为目标和更强的行动能力。

因此,个体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心理状态的驱动和调节。

除了生理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也是个体行为的重要基础。

社会因素包括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文化等。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期望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家庭教育则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行批判性塑造。

文化背景也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不同的文化对人的行为表达和行为规范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

综上所述,个体行为的基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

个体的行为不仅是为了满足其生理需求,也受到其心理感知、情感和意识状态的引导和调节。

与此同时,个体的行为还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个体行为的基础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不同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和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方式。

理解个体行为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解释个体的行为表现,也有助于对个体行为进行引导和调节。

个体行为的基础还包括遗传因素和学习因素。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个性和人格的定义
个性: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 些特征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的 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人格: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 交往方式的总和。 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
个性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个性的形成因素
- 自然的、遗传性因素 - 社会化因素(人格与民族文化) - 组织环境因素(人格与工作匹配) - 偶然因素
个性是发展的(个性的发展是一个终身 的过程)
人格特质
16 种主要特质 麦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BTI)
- 外向的或内向的 - 领悟的或直觉的 - 思维的或情感的 - 感知的或判断的
5维度模型: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 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
个性、人格测试
人格测量常用的方法:
- 自陈量表法 - 投射法 - 情景测验法
态度
定义:态度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 的评价性陈述—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感受。 态度的3个组成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 一个人的态度是不太稳定的 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 组织承诺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什么决定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本章要点
个性发展的基本因素 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 个性与个人决策 个性对管理的意义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920.10.29Thursday, October 29,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6:48:2716:48:2716:4810/29/2020 4:48:27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916:48:2716:48Oc t-2029-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6:48:2716:48:2716:48Thursday, October 29,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920.10.2916:48:2716:48:27October 29,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9日下午4时48分 20.10.2920.10.29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9日星期 四下午4时48分 27秒16:48:2720.10.29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下午4时 48分20.10.2916:48Oc tober 29,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9日星期 四4时48分27秒 16:48:2729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4时48分27秒 下午4时48分16:48:2720.10.29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0.10.2920.10.2916:4816:48:2716:48:27Oc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4时48分 27秒T hursday, October 29,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92020年10月 29日星 期四4时48分27秒20.10.29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三)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A型人格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B型人格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①运动、走路和吃饭的节奏很快; ①从来不曾有时间紧迫感以及 ②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 其它类似的不适感; 耐烦; ②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 ③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 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环境要求 情; 如此; ④无法处理休闲时光; ③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而不 ⑤着迷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 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自己的最佳 件事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 水平; 的。 ④充分放松而不感到内疚。
能做
承诺
将会做
动机
想做
能力-工作的匹配
如果员工缺乏能力-失败
(If employee lacks capabilities-will fail) 如果员工能力过强-令人满意的表现但个人不满意 (If employee is over qualified-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but dissatisfied) 如果正好合适-更可能变得优秀并内在满意 (If employee fits-likely to excel and be intrinsically satisfied)
记忆力
保持和记忆过去经历的能力
销售人员:回忆顾客的姓名
9种基本的体质能力
力量因素 1 2 3 4 动力力量 躯干力量 静态力量 爆发力 不断重复或持续运用肌肉力量的能力
运用躯干部肌肉(尤其是腹部肌肉)已达到一定肌肉强度 的能力
产生力量阻止外部物体的能力 在一项或者一系列爆发活动中产生最大能量的能力
勒温-动力场理论
B=f(P*E)=f(L*S) •B指个人行为; •F指某个函数关系; •P是指具体的一个人; •E指全部环境。 •LS指生活空间(lifespace),生活 空间中有三类事实,即准物理 事实、准社会事实、准概念事 实。 P:气质类型、认知方式、人格特质、情绪情感、能力、 态度、价值观等

个体行为的基础与个人动机

个体行为的基础与个人动机

个体行为的基础与个人动机引言个体行为和个人动机是人类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基础,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个体和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个体行为的基础和个人动机的概念、特征以及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个体行为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生理基础生理基础是指个体行为的形成和表现与个体的生理机制有关。

例如,许多个体行为如吃饭、睡觉等是由个体生理需求驱动的。

个体的生理基础决定了个体对生存所需的基本生理需求的追求,从而影响其行为模式和动机。

心理基础心理基础是指个体行为的形成和表现与个体的心理机制有关。

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心理过程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个体的认知决定了他们如何选择行动,个体的情感则影响了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强度。

社会基础社会基础是指个体行为的形成和表现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

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社会因素如家庭、朋友、文化等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基础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和策略。

个人动机的特征个人动机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追求目标或满足需求的内在驱动力。

个人动机有以下几个特征:内在性个人动机通常是内在的,即源于个体内部的需求、欲望和价值观。

个体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价值判断来激发和维持动机。

内在性的动机对于个体行为的长期持续性和动力更强。

多样性个人动机是多样的,每个人的动机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个体的性格、经验、教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动机的形成和表现。

因此,个人动机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可塑性个人动机具有可塑性,即个体的动机可以随着时间、经验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个体在面临新的情境和挑战时,可能会调整他们的动机和行为策略,以适应新的需求和目标。

个体行为基础与个人动机的关系个体行为的基础和个人动机是紧密相连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个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个体行为的基础决定了个人动机的形成和表现。

组织行为学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举例】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一、知觉
2.社会知觉及知觉偏差
社会知觉:就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 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的知觉。
选择性知觉 A
B 首因效应
期望效应 H 晕轮效应 G
知觉偏差效应
C 近因效应 D 刻板印象
虚假同感效应 F
E 参照框架
兴趣和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自我概念 认知结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体具有的知识、经验 对于知觉的选择性影响也很 大。
【举例】观赏同一台戏曲节目,外 行人和内行人的知觉差异往往很大,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故事情节), 内行看门道(唱腔、动作)”
一、知觉
知觉者自身
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发生的情境
兴趣和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一、知觉
知觉者自身
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发生的情境
对象的某些特征与知觉组织
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
a.封闭律 人有时会知觉到一个个完全不存在的整体,
人们的知觉加工将会使感觉输入没有填满的裂 缝封闭起来。
【举例】火车车厢里面对面坐着的乘客,比背靠背坐着 的乘客,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单元。
一、知觉
知觉者自身
知觉对象特征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分为两种:实 际的自我,指个体如何看待 和评价自己;理想的自我, 指个体期望他自己成为什么 样的人的知觉。
认知结构
一、知觉
知觉者自身
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发生的情境
兴趣和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自我概念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越全面、越复 杂,我们对于他人的知觉就 越趋于实际。
【举例】有人以身体特征去评价, 如高或矮、胖或瘦;有人从性格去 评价,如活泼或稳重……

个体行为基础

个体行为基础

(4)中国近代的人性观 中国近代的人性观一方面是对明清启蒙思想的继承,一方面又接纳和吸取了西方近代人性思潮。 鸦片战争时期,龚自珍提出善恶并非人的天性,而是后天才有的。魏源认为人的思想总是处于善恶斗争中。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提出“性无善恶”的观点,认为“性者,生之质也,未有善恶”。谭嗣同认为“仁”是天地万物之源,人性本善。严复认为没有先天的善恶,善恶应以人的苦乐为标准。梁启超主张“利群”,但是利群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利己、为我。 辛亥革命时期,章太炎认为人类为自己而生,善与恶是可以进化的。孙中山先生认为要克服兽性,发扬互助本性。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传统的人性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具有挑战性工作和个人与工作的匹配 END 他根据神经活动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这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将气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恰好分别相当于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压力的程度; (1)性格是个体对社会环境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 魏晋时期,王弼调和儒家、道家的人性学说,善是对人类自然本性的保护。 具有挑战性工作和个人与工作的匹配 (3)组织承诺的形成机制 北宋时期是宋明理学的形成阶段。 具有挑战性工作和个人与工作的匹配 个性差异是指各人心理特征的不同之处。 意志型:有较明确的活动目的,行动坚定,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持续性。 (2)特殊能力: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 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能力低下、一般才能、天才) 其一,人们在知觉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织、整合。 人的行为要用这三者的相互关系来解释。 高分特质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会主动承担责任。

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二章个体行为的基础
2-30 © 2005 Prentice-Hall
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Satisfaction and OCB
结果公平、待遇公平、程序公平
工作满意感
组织公民行为
2-31 © 2005 Prentice-Hall
工作满意度与客户满意感
•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会 带来客户满意感吗?
有证据表明,感 到满意的员工会 提高顾客的满意 感和忠诚度。
© 2005 Prentice-Hall
2-20
•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 )指个人
对他所从事工作的总体态度。 • 工作投入度(Job involvement) 指一个人从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以及认为 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指员工认同特定的组织及其目标,并且愿意留在 该组织中的一种心态。
2-32 © 2005 Prentice-Hall
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率
• 工作满意度和缺勤率负相关,但这种关 联比较微弱。
工作满意度与离职率
• 工作满意度和离职率负相关,其相关关 系强于缺勤率的关系。
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场所越轨行为
• 工作不满意会预示工作场所越轨行为。
© 2005 Prentice-Hall
© 2005 Prentice-Hall
2-29
工作满意度与组织公民行为Satisfaction and OCB
• 早期对于组织公民行为的 讨论假定它们与满意度密 切相关。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 据表明,工作满意度对于 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是通 过公平感发生作用的。 • 总体上,工作满意感与组 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中 等相关,但是,如果控制 公平这一因素,满意感与 组织公民行为不相关。

2._个体行为的基础

2._个体行为的基础
• ―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 —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将人际沟通划分 为四个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和封 闭区。
自我揭露:他人是认识自己的镜子
• 认清自我 • 减缓焦虑 • 适应他人和社会 • 促进人际关系
我知道的事情
我不知道的事情
其他人 知道的 事情Hale Waihona Puke 开放区: open self
邓小平主席的案例:等待、耐 心、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三起三落和70多岁东山再起
• 1969年在江西‘被改造’的日子,65岁 的邓小平坚持锻 炼、劳动、等待时机。同时潜心思考中国社会的问题,坚 持相信党。 • 绝对忍得住,该说的话,他一定要说,不该说的,绝对 不 会说,我们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他在家不议政, 不谈工作,从不谈,如果我们说什么,他就听着,听得不 对处,就说"你们不懂“
隐秘区:我知他不知道
• 特征:很少进行自我披露和运用反馈。 焦虑和不安全感严重,担心失去工作或职 位。 倾向于维持现状。
• 对下属的态度:用静止不变的眼光看待员 工,而且把绩效评价视为浪费时间; 不喜欢沟 通。员工既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激励,也得 不到有效的指导。 • 员工的反映:敌对、失望
封闭型:我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
• 在别人的角度对自己的感知。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用来观察自己的符号视角等。

对你‘意义重大的他者’:他者作出的回应对你产生很 大的影响。男女朋友、老板、上帝还是什么?
为什么要自我展示
• 促进社会交往:医生的白大褂;飞行员的威严挺 拔,奥巴马的白宫宣誓。‘面子’,在社会交往 中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尊重维护他人的社会角色, 避免社会冲突降低社会紧张程度 • 获得物质社会奖励:办公室最后离开的人,总理 办公室不灭的灯等 • 自我建构(符号化):让别人相信自己拥有某种 品质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有价值,青少年时期尝试 的各种角色。如银行家的领结和吊带裤等。显示 自己的与众不同期望获得美好的自我感觉。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和表现。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受到遗传、社会环境和个体内心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行为的基础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方面,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个体行为的基础。

一、个体认知认知是指个体获取、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个体认知的基础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方面。

1. 知觉:个体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来获取信息。

感知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个体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对事物的理解和反应。

个体的感知能力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

2. 注意:注意是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关注和集中。

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通过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来处理有助于达到目标的信息,而将无关信息排除在外。

注意是个体行为的基础,它决定了个体的行为选择和反应。

3. 记忆: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和学习的信息的保持和再现。

个体通过记忆来获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在特定情境下作出适应性的行为。

记忆涉及到感知、注意、编码、存储和检索等多个过程,个体的记忆能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健康状况和情绪状态等。

4. 思维:思维是个体对信息加工和组织的过程。

个体通过思维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产生创新。

思维的方式和内容受到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可能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策略。

二、个体情感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主观体验和评价。

个体情感的基础主要包括情绪和价值观等方面。

1. 情绪:情绪是个体对特定刺激产生的短暂的主观体验。

情绪包括愉快的情绪(如喜悦、兴奋)和不愉快的情绪(如恐惧、愤怒),不同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

个体的情绪状态会受到外界刺激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如社交关系、工作环境和个人价值观等。

2. 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对事物重要性和行为准则的评价和认同。

个体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行为和决策的方向。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二篇 个体
精品文档
对个体行为影响较大因素的是一个 人早年经历、能力、态度、人格、 知觉、价值观和学习等。
员工行为与管理绩效有着密切的关 系。如果一个管理者能够了解和预 测员工的行为,就会成为更有效的 领导者;如果能通过不断的教育和 训练影响塑造员工的行为,使之符 合组织的目标,更接近管理者的期 待,则不但会有效地促进管理绩效 的提高,而且会大大增进员工的工 作满意度,形成精品高文档效的工作团队。
创造力
• 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表 现在人能超脱具体的知觉情景、思维定势、传统 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 象中发现新的联系和关系,提出新的思路,产生 新的产品。
精品文档
3 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
• 实际能力 是指实际作业已能熟练到某种程 度 。一般人们通常采用成就测量来评定一 个人在知识或技能方面达到的成就,就是 考察人的实际能力。
情商(EQ)
丹尼尔. 戈尔曼(1995)
自我把握的能力
自我意识
控制情绪
自我激励
对他人的感知能力
理解他人的情绪
富有同情心
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人际关系
领导
可信度(信誉)
精品文档
情商自我测试
• 1. 看到自己最近一次拍摄的照片,你有何想法? • A.觉得不称心 B.觉得很好 C.觉得可以 • • 2. 你是否想到若干年之后会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 • A.经常想到 B.从来没有想过 C.偶尔想到过 • • 3. 你是否被朋友、同事或同学起过绰号、挖苦过? • A.这是常有的事 B.从来没有 C.偶尔有过 • • 4. 你上床以后,是否经常再起来一次,看看门窗是否关
• 潜在能力 是通过采用人格测验来预测或估 计个人接受训练后可能在知识或技能方面 达到的程度。

《个体行为的基础》课件

《个体行为的基础》课件
《个体行为的基础》PPT 课件
欢迎来到《个体行为的基础》PPT课件。本课程将带你深入了解个体行为的重 要性和基本原理,让你能够理解个体行为的类型、特征以及形成和调节机制。 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索吧!
课程介绍
本节课将介绍《个体行为的基础》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帮助你了解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即将涵盖的知识。
课程目标
3 人际关系
个体行为的理解有助于改 善人际关系和沟通效果
大化
3
探索行为
个体主动探索新事物和新环境,增长知 识和经验
个体行为的形成因素
个体行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基因、环境和社会因素。
遗传因素
个体的基因决定了一部分行为特征和倾向
环境因素
个体所处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影响其行为
社会因素
个体所属的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对行为起到重要作用
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2 被动行为
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性行为,主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 适应行为
个体为了应对环境变化而采取的行为,保持个体与环境的协调
个体行为的类型和特征
个体行为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表现方式。
1
合作行为
个体与他人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
竞争行为
2
达成目标
个体与他人竞争,争取资源和利益的最
了解个体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
课程内容
探究个体行为的类型、特征和影 响因素
扩展思维
帮助你开拓思维,深入理解个体 行为的意义和应用
个体行为的定义
个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采取的行动和表现。它是人们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反映 了个体的特性和态度。
1 主动行为
个体主动主导的行为,主要受到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

第三讲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三讲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三讲 个体行为的基础
1、知觉 2 2、归因 3、情绪 4、态度
一、知觉
1、知觉及其基本特征 知觉:人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选择性/相对性 相对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 选择性/相对性 进行反映。如对象和背景 整体性:整体优先。 整体性 理解性:以过去知识经验去解释当前对象 理解性 恒常性:当知觉对象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 恒常性 们对它的知觉映象不变的特性。
读下面故事有何感想? 读下面故事有何感想?
1、苏轼与佛印的故事。 2、“雕刻大师与小女孩"——叔叔, 你怎么知道这么漂亮的人藏在里面 呢? ---投射
二、归因
1、归因: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 归因 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动机 的过程。 2、较有影响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归因理论。海德认为,归因包 括三个步骤:对行为的知觉;对行为 原因的判断;对个性的归因。
知觉者 自身
知觉
知觉对 象特征 知觉发 生的情 境
eg1:国际通用的摩尔斯密码
eg2: 让23个经理人员(财务、销售、技术人员、 后勤等)阅读一份介绍一家钢铁厂全面情况的 材料,阅读后要求他们写出各自认为最主要的 问题。这23个经理人员中,有6上负责销售,5 个负责生产,4个负责财务,8个负责其他部门。 结果每个人所写的主要问题都是与自己业务有 关的问题,而不反映这家工厂的全貌。这种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常常导致不同部门之间 的相互指责。
1.70 3.91 社会和职业上的 5.28 幸福 8.83 总的幸福状况 1.52 结婚的可能性
数值越高,越具有表中特性
近因效应 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 它一般产生于熟人之间。 刻板效应 指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 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 投射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5) 价值分类 奥尔波特: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政治、宗教 RVS: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
21
2. 态度
1) 定义: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 2) 成分:认知、感情、行为 3) 来源:PTAM 4) 重要性:影响(工作)行为
22
2. 态度
5) 类型: a. 工作涉入(job involvement):一个人在心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 程度
16
5. 个体决策
1) 最优化决策模型 a. 步骤:弄清楚决策需要;确定决策标准;给标准分配权重;开 发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 b. 假设:理性 不存在目标冲突;所有选项已知;偏好明确;偏好稳定;最终 选择效果最佳
2) 满意解决模型:有限理性 有限的标准,有限的备选方案,以熟悉而习惯的方式考察备选方 案;满足于第一个“足够好”的解决办法
3) 能力与工作匹配
4) 能力的测量
3
3. 人格
1) 定义: 奥尔波特:“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 境的独特适应方式。”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个体的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他人交往方式的 总和。”
2) 决定因素: a. 遗传:在幼儿中对人类行为和性情的遗传基础进行观察;对刚 出生就分开的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对不同情境和时间 中工作满意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研究
17
5.决策过程的早期隐含选择了 一个偏爱方案,尔后的过程主要是决策证明练习,即通过尔后的 过程是决策者确信他的隐含偏爱方案确实是恰当的选项
4) 直觉模型:感性
超感觉?第六感?与生俱来的个性特质?
a. 定义: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意识过程。 并不一定脱离理性分析而独自运作,事实上两者相辅相成 b. 何时可能使用直觉决策: 不确定性水平很高;几乎没有先例;难以科学地预测变量;事实 有限;事实不足以明确指明前进道路;分析性资料用途不大;需 要从几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而每一个方案的评价都不错;时间 有限

组织行为学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3章个体行为的基础第一部分:本章概要1.1 重点概念1.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对从环境刺激进行选择、组织、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2.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的知觉。

3.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tion):人们选择那些与自己的个性、定型的知觉及心理预期相同或相似的东西,而本能地忽略或歪曲那些使他们觉得不舒服或威胁到他们观点的信息。

4.晕轮效应(halo effect):指人们在观察别人时,对这个人的某个方面、品质或特征有非常突出的知觉,起到了一种类似于晕轮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的知觉,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后果。

5.归因(attribution):我们如何确定自己以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内的内部责任来源;外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外的外部责任来源。

6.情绪(emotion):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经历,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对客体的反应。

当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感到快乐或害怕时,你就是在表达你的情绪。

也就是说,情绪必须针对某一具体的客体产生。

7。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感受和表现情绪、促进情绪思考、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节个人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8.情绪失调(emotional dissonance):人被要求的情绪与真实情绪之间的冲突9.态度(attitudes):个体对特定事物的心理倾向——相对积极或消极,喜欢或不喜欢。

10.压力(stress):当超出正常水平的心理和生理刺激出现时,个体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

1.2 关键知识点1.影响知觉的因素(1)知觉者的主观因素;包括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自我概念、认知结构等;(2)知觉对象的特征;包括对象的某些特征与知觉组织、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等;(3)情境特征;情境或环境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效果。

无穷的困惑:个体行为的基础是什么?

无穷的困惑:个体行为的基础是什么?

无穷的困惑:个体行为的基础是什么?个体行为的基础是一个琐碎而又无穷的困惑。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特且不可复制的个体,我们每天都在做出各种各样的决定和选择。

然而,我们对于个体行为的基础有时感到困惑,因为人类的行为往往是复杂而难以理解的。

首先,个体行为的基础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基本需求。

作为生物体,我们有物质和心理上的需求,如食物、水、住所、安全、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

这些需求推动着我们的行为,我们会努力寻求满足这些需求的途径。

例如,我们会工作赚钱购买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或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满足归属感和尊重的需求。

这些基本需求是个体行为的基础。

然而,个体行为的基础并不仅限于满足基本需求。

我们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个人价值观、信仰、文化、教育、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等。

这些因素塑造了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我们做出的决定。

这种内外部影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个体行为模式。

除了基本需求和其他因素,个体行为的基础还包括个人选择和意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欲望,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价值观来做出决策。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各种选择的困扰,在众多的选项中徘徊不定。

此外,我们的决策还受到外在环境的限制和约束,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条件下作出选择。

在个体行为的基础中,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人类的行为很难被准确预测,我们可能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不同的反应。

此外,我们的行为也受到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有时我们可能会做出冲动或不理性的决定。

这种困惑使我们更加难以理解和解读个体行为。

总而言之,个体行为的基础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

它涉及到基本需求、价值观、环境影响、个人选择和意图等因素。

然而,个体行为也是一个无法完全捉摸的领域,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困惑着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但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人类作为个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个体行为的基础是一个复杂而又迷人的领域。

无论是进化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经济学还是认知科学,都在努力探究个体行为的本质。

个体行为的基础课程

个体行为的基础课程

情绪管理
四、态度
1.态度的含义与功能
个体对特定事物的心理倾向——相对积极或 消极,喜欢或不喜欢。
态度的ABC模型
态度在工作中具有四种功能 ➢调整功能 ➢自我保护 ➢价值表现 ➢知识功能
四、态度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认知失调理论 指个体所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他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选择性知觉
➢B
➢刻板印象 ➢A
➢知觉偏差效应
➢C ➢知觉防御
➢参照框架 ➢E
➢D ➢晕轮效应
二、归因
1.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二、归因
2.归因的三个要素
哈罗德·凯利( Harold Kelley)提 出了一个解释人们 怎样决定他人行为 的原因的模型,他 认为进行归因时人 们关注以下三个主 要因素:
三、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也叫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 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高的组织承诺意味着认可 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极想维持在组织中的成员资格,愿意 为付出高水平的工作努力。组织承诺高的员工流动率相对较 低。
组织承诺的基本成分:
情感 承诺
持续 承诺
规范 承诺
组织 承诺
四、组织公民行为
四、组织公民行为
2.组织公民行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1 通过工作环境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
2
基于行为科学原理的行为塑造
3
组织公民行为的负面影响
1.定义
五、心理契约
指员工和组织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它包括 了个体和组织分别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反 映的是个体所感受到的自身与组织之间的内 在心理联系
2.心理契约的类型
2.印象管理的过程
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 第3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饥饿实验 综艺节目《传承者》的点评
组织 行为学
知觉者因素
知觉的格式塔原理:对象特征与知觉组织
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发生的情 境
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
组织 行为学
知觉者因素 知觉对象特征
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
如大小、形状、颜色等,以及其刺激强度、声音、 温度、运动状态、新奇性、重复次数、与背景的对比
知觉情境
谬勒-莱伊尔 (Muller-Layer)错觉
组织 行为学
2.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 认知失调理论
指不平衡的状态会导致紧张的

产生,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
改 变
平衡理论
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被 感知的个体与所感觉的情绪无压

力地共存。

一致性理论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

平衡、和谐的需要。
论 自我知觉理论
组织 行为学
2.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 认知失调理论
同化 服从
内化
组织 行为学
2.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 认知失调理论



平衡理论


一致性理论

论 自我知觉理论
指个体所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 度之间或他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冲 突与对立。
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减少失调的愿 望有多强烈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导致失调的因素的重要性 (2)个体认为他对于这些因素能 够施加的影响和控制程度 (3)失调可能带来的后果的严重 性
组织 行为学
一、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对环境刺激进行选择、组织 、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组织 行为学
1.影响知觉的因素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个体行为的基础

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行为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和社交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个体行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社会文化和个人经验等。

首先,遗传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之一。

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和特征,这些遗传特征会在个体行为中得到体现。

比如,有些人天生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流,而有些人则内向害羞。

这些个体行为的差异性部分可以归因于遗传因素。

其次,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塑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等方面。

在这些环境中,个体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地域文化等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例如,一个人在家庭中接受了积极向上的教育,对他人友善和乐于助人,这种行为方式很可能会延续到他生活和工作中。

此外,社会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对个体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社会中,人们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能力,而在另一些社会中,人们更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人们在行为方式和习惯上的差异。

最后,个人经验也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经历包括生活经历、工作经验、社交经验等方面。

通过不断的经历和经验积累,个体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例如,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通过一系列的挑战和试错,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种行为方式可能会成为他的个体行为的一部分。

个体行为的基础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环境、社会文化和个人经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理解个体行为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另外,个体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会受到不同时期和环境的影响,因此理解和解释个体行为需要具体情境下的综合分析。

总的来说,个体行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环境、社会文化和个人经验等。

理解个体行为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个体行为的基础还包括情绪、认知和动机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统计因素

深层次的多元化deep-level diversity

人格、价值观等
Copyright© ZHANG Yujing
3
个人特征/传记特点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个人特征/传记特点

客观且很容易从员工的人事档案中得到的个
人特征,包括员工的年龄、性别、种族以及 在组织中的任职时间
Copyright© ZHANG Yujing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人特征

年龄
年龄与工作绩效/生产率
性别
婚姻状况
年龄与离职/更换工作
年龄与缺勤率:对于可避免
的缺勤,青年人高于中老年人。而不可 避免的缺勤(如生病),则中老年人高 于青年人

任职时间
年龄与工作满意度
Copyright© ZHANG Yujing
第2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描述多元化的两种主要形式
确定能力的两种类型 确定关键的个人特征 学会塑造他人行为 区分四种不同的强化程序 阐明惩罚在学习中的作用
Copyright© ZHANG Yujing
2
多元化

表面层次的多元化surface-level diversity
类别
超常 优秀
百分比(%)
2.2 6.7
110~119 90~109 80~89 70~79 69以下
中上(聪明) 中等 中下(迟钝) 低能边缘 智力缺陷
16.1 50.0 16.1 6.2 2.2
Copyright© ZHANG Yujing
12
9种基本的体质能力
力量因素
1. 动力力量 2. 躯干力量 3. 静态力量 4. 爆发力
Copyright© ZHANG Yujing
29
Copyright© ZHANG Yujing



19
学习理论

行为塑造shaping behavior:一项管理工具

通过循序渐进地强化每一个连续步骤,使个体逐渐趋 近理想的反应

关键概念

需要强化来改变行为
某些奖励比其他方式更有效
强化时间影响学习速度和持续性
Copyright© ZHANG Yujing
可变比率
奖励根据
个体行为 的差异发 生变化
Copyright© ZHANG Yujing
27
间断强化程序
固定时距
每隔一段
固定的时 间就给予 一次强化
可变时距
根据时间
分配奖励, 但强化物 却是不可 预测的
Copyright© ZHANG Yujing
28
强化程序
Fixed-ratio
灵活性因素
5. 广度灵活性 6. 动力灵活性
其他因素
7. 躯体协调性 8. 平衡性 9. 耐力
Copyright© ZHANG Yujing
13
能力—工作的匹配
员工能力
能力—工作 的匹配
工作要求


如果员工缺乏能力-失败
如果员工能力过强-令人满意的表现但个人不满意 如果正好合适-更可能变得优秀并内在满意

任职时间
Copyright© ZHANG Yujing
7
传记特点

年龄
性别
婚姻状况
任职时间与工作绩效/生产率 任职时间与缺勤率:负相关 任职时间与离职率:负相关

任职时间
任职时间与工作满意度
Copyright© ZHANG Yujing
8
能力

能力Ability

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 项任务的可能性 智力能力/心理能力Intellectual Ability 从事思考、推理、解决问题等智力活动/ 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体质能力 完成需要耐力、灵活、力量以及具有其他类似 特征的工作的能力
20
行为塑造的方法:强化种类

积极强化

为一种理想行为给予奖励 当理想行为发生时消除不愉快的结果

消极/负面/负强化


惩罚

设置了令人不快的条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不良行为
取消维持某一行为的所有强化物的办法
Copyright© ZHANG Yujing

忽视/消退/废止

21


积极强化:给你想要的
Copyright© ZHANG Yujing
23

你可以选择在员工大会上,对那个捣乱的家伙进行口头申斥或 (惩罚)。这种行为会被阻止,但是正如你将会看到的那样,
副作用也会非常强烈

(忽视)是一种间接的方法,它能够获得与惩罚完全相同的结
果。首先,你可以鼓励会议上的其他人与你合作,不要对那个 员工的行为发笑,或者是在其他方面进行强化

关键概念

无条件刺激:如食物
无条件反应:如唾液分泌增加
条件刺激:如铃声 条件反应:条件刺激出现时的反应
Copyright© ZHANG Yujing
16
学习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指通过主动的或习得的行为,获得想要的东西而逃避 不想要的东西 行为是结果的函数


关键概念

反射性(非学习) 行为
条件(学习)行为 强化
Copyright© ZHANG Yujing
17
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行学习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扩展

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注意过程

关键概念(榜样对个体的影响包括的四个过程)



保持过程
动力复制过程 强化过程
Copyright© ZHANG Yujing
消极强化:拿走你不想要的 惩罚:给你不想要的 忽视:拿走你想要的
强化了反应或行为 削弱或减少了行为

消极强化和惩罚所利用的都是不愉快的事件,但 是它们运用这些事件的方式不同。惩罚运用了不 愉快事件,而消极强化抑制了不愉快事件
Copyright© ZHANG Yujing
22
举例

假设你是一位经理,你每周一早上都会定期召开 全体员工大会。你手下的一个员工经常在会上讲 笑话,因而扰乱了会议。另一个员工听了那个家 伙的笑话常常哈哈大笑,给那个讲笑话的家伙提 供了(正面强化)。由于这种强化的缘故,这种 行为就会继续下去。你认为自己已经受够了,准 备要阻止这种行为

间断强化

不是每次理想行为出现都给予强化,而是间断地强化, 但又足以使理想行为得到鼓励而重复出现

分为

比率强化:具体行为重复一定数量后 间距强化:行为之后再经历一段时间
Copyright© ZHANG Yujing
26
间断强化程序
固定比率
当个体的
反应积累 到一个固 定数目后 便给予奖 励
多元智力理论
多维智力

七种智力维度观点

智力包括四个 亚成分

语言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 音乐智力 空间智力
认知智力 社会智力 情绪智力 文化智力
身体-动觉智力
自省智力 人际智力
11
Copyright© ZHANG Yujing
韦克斯勒智力分布表
IQ
130以上 120~129
5
传记特点

年龄
工作绩效:男、女差别不大。
女性更倾向与服从权威,男性更倾向与 进取心和对自己较高的期望值
性别
婚姻状况
工作时间
缺勤率:女性较高
离职:无显著差异

任职时间
Copyright© ZHANG Yujing
6
传记特点

年龄
性别
婚姻状况
已婚者和稳定的家庭关 系的出勤率高,辞职率低, 工作满意感高
Copyright© ZHANG Yujing
14
学习Learning

学习

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

理解学习的定义

学习包含着变化
这种变化应该是相对持久的
学习必须包含某种类型的经验
Copyright© ZHANG Yujing
15
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由于事件的发生而使我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情况下是不会产生的

如果在一次又一次会议上,其他员工都一贯地保持不笑的话, 那个捣乱的家伙的行为也会最终停止下来。在这种捣乱行为被
彻底消失或被扑灭之前,这种捣乱的频率也会逐渐降低
Copyright© ZHANG Yujing
24
Copyright© ZHANG Yujing
25
强化程序

连续强化

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表扬、恭维)
18
榜样对个体的影响

1、注意过程:只有当人们认识并注意到榜样的重要特点时,才 会向榜样学习。人们最容易受那些有吸引力、反复出现、对人们 重要或与自己相似的榜样的影响。 2、保持过程:榜样的影响取决于当榜样不再真正出现时,个体 对榜样活动的记忆程度。
3、动力复制过程:个体通过观察榜样而看到一种新行为后,观 察必须要把看的过程转化成做的过程。这种转化表明个体能够切 实执行榜样活动。 4、强化过程:如果提供了积极的诱因或奖励,将会激发个体从 事榜样的行为。人们对受到强化的行为将会给予更多关注,学习 的效果更好,表现得更频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