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引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研究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过程的重要方法。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植物细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分调节机制,为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一、实验原理1. 细胞膜的渗透作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渗透作用,可以让水分和溶质通过。
当细胞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时,细胞膜会让水分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渗透,使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当细胞外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时,细胞膜会让水分从细胞内向细胞外渗透,使细胞失水收缩。
2. 渗透压的作用渗透压是溶液渗透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决定了溶液与细胞之间水的渗透方向。
当外部环境中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时,外部溶液对细胞产生渗透压,使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当外部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时,细胞对外界产生渗透压,使细胞失水收缩。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准备一些新鲜的植物叶片、试管、生理盐水等。
2. 吸水实验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够的生理盐水,使叶片完全浸泡。
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叶片逐渐变得饱满,说明细胞吸收了外部的水分。
3. 失水实验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够的浓度较高的盐水。
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叶片逐渐变得萎缩,说明细胞失去了水分。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吸水和失水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对水分的调节能力。
当细胞外环境的溶液浓度较低时,细胞会吸收外部的水分,使细胞膨胀;而当细胞外环境的溶液浓度较高时,细胞会释放水分,导致细胞收缩。
这说明植物细胞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和渗透压的调节,实现对水分的吸收和释放。
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吸水和失水实验的条件来探究植物细胞对水分的调节机制。
比如可以尝试不同浓度的盐水,观察细胞对水分的吸收和失水的程度,进一步研究细胞膜的渗透作用和渗透压的影响。
结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水分吸收和释放过程,揭示了细胞膜的渗透作用和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初中实验报告格式生物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了解渗透作用原理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是由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所引起的。
当细胞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2. 蒸馏水3. 0.5%的蔗糖溶液4. 1%的蔗糖溶液5. 3%的蔗糖溶液6. 玻璃杯7. 滴管8. 显微镜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取出,放入蒸馏水中浸泡10分钟,使其吸水膨胀。
2. 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放入0.5%、1%、3%的蔗糖溶液中,每种溶液分别浸泡10分钟。
3. 观察并记录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4. 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载玻片中,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实验结果:1. 在蒸馏水中浸泡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体积明显增大,颜色变浅。
2. 在0.5%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体积略有减小,颜色变深。
3. 在1%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体积明显减小,颜色加深。
4. 在3%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体积明显减小,颜色加深,部分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细胞在蒸馏水中吸水膨胀,说明细胞吸水是由于细胞外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2. 植物细胞在0.5%、1%、3%的蔗糖溶液中失水,说明细胞失水是由于细胞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3.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加,细胞失水现象越明显,说明细胞失水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验证了渗透作用原理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应用。
细胞吸水和失水是由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所引起的,这与渗透作用原理相一致。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_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_1、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与前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联系)2、观察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掌握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3、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确渗透系统的组成以及具体应用。
二、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当细胞大量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程度不同,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
三、实验材料: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四、实验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五、方法步骤:1、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面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这一小块洋葱表皮,在洋葱的外表皮上,用刀片划一些方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撕取的仅仅是外表皮,不要撕得太厚,仍然作为一个问题留给学生)。
在取标本时,可以将洋葱的内表皮朝外,外表皮朝里进行对折,不要太用力,然后取其外表皮作为材料,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并盖上盖玻片。
2、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蔗糖溶液中。
注意重复3-4次。
4、再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5、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清水中。
6、还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六、实验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细胞壁又复原。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步骤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步骤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完全没那么神秘。
想象一下,植物就像一个个小水袋,里面装着水分,滋润着它们的生命。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小家伙是怎么喝水和“哭泣”的,简直就像是水的聚会和告别。
准备好实验材料,找一根胡萝卜或者黄瓜,切成小段,别担心,切的时候不要心疼,它们很坚强。
然后,准备两个玻璃杯,分别装上盐水和纯净水,盐水就像是那种“干巴巴”的环境,纯净水则是“哇,太舒服了!”的感觉。
把切好的蔬菜段放进两个杯子里,观察它们的反应。
你会发现,放进纯净水的那段胡萝卜好像喝到了最爱的饮料,慢慢变得饱满,颜色也更加鲜艳。
而另一边,盐水里的胡萝卜就显得有些沮丧,仿佛正在经历一场失水的“干旱”,越变越软,甚至有些皱巴巴的样子。
哎呀,想想它们的心情,真是让人心疼。
这就是吸水和失水的过程,植物通过细胞膜来控制水分的进出。
吸水的时候,水分从外部环境通过细胞膜涌入细胞里,细胞膨胀,像打了气的气球。
而当失水时,细胞里的水分就像泄了气的气球,慢慢缩小,变得干瘪。
植物的生命和我们一样,也需要水的滋润。
水是它们的命根子,没了水,植物就会失去生机,像是失去了欢声笑语的派对一样。
如果再做个实验,可以试试将另一组植物放在阳光下,让它们充分“享受”阳光的洗礼。
你会看到,阳光下的植物会加速水分的蒸发,仿佛在说:“快点走啊,别留在我这里!”这就是植物在阳光下蒸腾的过程,水分被挥发掉,留下的只是干瘪的叶子。
没办法,谁让植物要为了生存而奋力争斗呢?这些小家伙就像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吸水还是失水,它们都在努力适应环境,活出精彩。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我们其实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活状态。
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的状态也不尽相同,真是个性十足的“小家伙”。
要是你问我,植物到底喜欢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水和阳光!”就像我们一样,少了这两样,生活就会变得干瘪无味。
说到这里,别忘了多给家里的植物浇水哦,它们可都是需要“喝水”的小伙伴。
实验报告: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报告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提出问题:植物细胞是否会失水和吸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和吸水?假设:假设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反之,吸水。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
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
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①有一个的中央大液泡2、低倍镜下观察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临时装片①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4、低倍镜下观察②与细胞壁逐渐分离↓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鳞片叶表皮又浸润在清水中。
临时装片①中央液泡逐渐变(紫色变)6、低倍镜下观察②逐渐贴近细胞壁↓结论:前面的假设正确。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现象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现象说明……………………………………………………………………………………(1)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的花青素,细胞失水后,液泡变小,颜色变深;细胞吸水后,液泡变大,颜色变浅。
(2)选用蔗糖溶液(如0.5g/ml)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植物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3)若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高于细胞液的浓度的植物可吸收的溶液中(如一定浓度的KNO3、乙二醇、尿素、NaCl等溶液),植物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会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巩固练习:1、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3、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可使块根呈红色。
高中生物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高中生物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别离和复原。
〔与前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联络〕2、观察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掌握此种方法的详细应用。
3、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确浸透系统的组成以及详细应用。
二、实验原理:1、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构成一个浸透系统。
当细胞大量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程度不同,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别离。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浸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那么细胞通过浸透作用吸水,别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
三、实验材料: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四、实验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五、方法步骤:1、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的外外表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这一小块洋葱表皮,在洋葱的外表皮上,用刀片划一些方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撕取的仅仅是外表皮,不要撕得太厚,仍然作为一个问题留给学生〕。
在取标本时,可以将洋葱的内表皮朝外,外表皮朝里进展对折,不要太用力,然后取其外表皮作为材料,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并盖上盖玻片。
2、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蔗糖溶液中。
注意重复3-4次。
4、再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5、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清水中。
6、还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生物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报告 假期作业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实验目的:初步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二、实验原理(探究实验):把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
放盐后稍等一会儿就可见到水分渗出。
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在我的世界里,我还看见过苹果放久后干瘪,晒干的菜泡水里又重新鼓起来。
这些现象都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三、实验用品(思考书本所列用品是否符合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不符合可用**代替):紫色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自来水洋葱一年四季都有,材料易得,它的鳞片叶细胞是矩形容易观察,而且其细胞液泡显紫色,免了染色步骤四、实验过程(步骤)第一步:扒出一小块洋葱的外表皮到载玻片上,用镊子抹平,然后盖上盖玻片。
第二步:放置载玻片于显微镜,使用低倍镜观察外表皮细胞的紫色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第三步:从盖玻片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多出的水分。
重复几次后细胞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了。
第四步: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央的液泡有没有变小,寻找原生质层的位置。
第五步:和第三步类似,从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多出的水分。
重复几次后细胞就浸润在清水中了。
第六步: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央的液泡有没有变大,寻找原生质层的位置。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我们小组的实验失败了。
滴入蔗糖溶液,细胞没有收缩;滴入清水,细胞自然没有鼓胀。
六、讨论(失败、成功原因、操作过程分析、误差分析……)时间有限,我们没有机会再次进行实验。
我们认为失败的原因可能有两点,可能是细胞死亡或是蔗糖溶液浓度比细胞内液小。
细胞死了,失去选择透过性的功能,那蔗糖溶液也应该是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细胞变瘪才对,但是没有。
所以我们认为是蔗糖溶液浓度低。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由于这次是探究实验,没有“数据”可言,不进行误差分析。
课堂生物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探究细胞吸水与失水现象二、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 掌握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技能。
三、实验原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放入低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吸水膨胀;当细胞放入高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失水皱缩。
通过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可以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四、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临时装片2. 0.9%生理盐水3. 0.5%葡萄糖溶液4. 5%葡萄糖溶液5. 10%葡萄糖溶液6. 稀释液7. 显微镜8. 滴管9. 吸水纸10. 玻片五、实验步骤1.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取洋葱鳞片叶,用刀片切取一小块,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0.9%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2. 观察细胞在0.9%生理盐水中的变化:将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形态。
3. 将装片分别放入0.5%、5%、10%葡萄糖溶液中,观察细胞变化:将装片取出,分别放入上述三种溶液中,观察并记录细胞形态。
4. 将装片取出,放入稀释液中,观察细胞变化:将装片取出,放入稀释液中,观察并记录细胞形态。
5.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0.9%生理盐水中,细胞形态正常,无变化。
2. 在0.5%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开始吸水膨胀,体积增大。
3. 在5%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明显,体积进一步增大。
4. 在10%葡萄糖溶液中,细胞失水皱缩,体积减小。
5. 在稀释液中,细胞形态恢复正常。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2. 当细胞放入低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吸水膨胀;当细胞放入高浓度溶液中时,细胞会失水皱缩。
3. 通过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可以观察到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变化可能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2. 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应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影响观察结果。
实验报告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实验报告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并了解细胞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
实验材料:1.鲜活的洋葱2.盐水溶液3.盐巴4.显微镜5.盖玻片6.正方形滤纸7.滴管8.手电筒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新鲜的洋葱,将其外层剥开。
2. 将剥开的洋葱切成0.5 cm x 0.5 cm的小块。
3.将洋葱块放入一个容器中,加入足够的盐水溶液,确保洋葱块完全浸泡在溶液中,以模拟失水的情况。
4.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巴,将洋葱块取出盐水溶液后,完全浸泡在盐巴中,以模拟失水程度更高的情况。
5.观察洋葱块在盐水溶液和盐巴中的变化,并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的状态。
6.将新鲜的洋葱切成适当大小的薄片,用盖玻片盖住并用滴管滴上几滴水,以模拟细胞吸水的情况。
7.用手电筒照亮洋葱薄片底部,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的状态。
8.对所有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进行记录和描述。
实验结果:1.在盐水溶液中,洋葱块变得更加柔软,色泽变浅,并且失去了原本的鲜活感。
2.在盐巴中,洋葱块变得更加干燥、萎缩,色泽变得更加暗淡。
3.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在盐水溶液中,洋葱细胞内的原生质与细胞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细胞壁变得松散。
4.在盐巴中,细胞内的原生质进一步收缩,细胞壁也变得更加松弛。
5.在细胞吸水的情况下,洋葱细胞变得更加饱满,细胞内的原生质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减小,细胞壁变得结实。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植物细胞对于水分的吸收和失去都会产生一些重要的变化。
在失水的情况下,细胞内的水分流失,导致细胞变得干燥并且萎缩。
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性的,可以选择性地让水分进入或者流失,而且细胞壁也会随着水分流失而变得松弛。
当细胞吸收水分时,细胞内的原生质会膨胀,细胞壁则变得更加结实。
这表明水分对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非常重要。
在盐水溶液中,由于盐分的存在,会产生渗透压的差异,导致细胞内水分向外溢出,造成细胞质缩小。
细胞吸水脱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过程;2. 掌握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3. 分析外界溶液浓度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是细胞与环境之间水分交换的过程。
当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反之,细胞会吸水。
细胞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出现明显的空隙,导致细胞失水;而细胞质壁复原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重新接触,细胞开始吸水。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洋葱鳞片叶、萝卜条、马铃薯条、清水、盐水(质量分数为0.9%)、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酒精灯、火柴、镊子、刀片。
2. 仪器:烧杯、试管、剪刀、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取洋葱鳞片叶,用刀片切成薄片,放在载玻片上;(2)用镊子轻轻压平,盖上盖玻片;(3)观察细胞结构,记录细胞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2.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1)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质量分数为0.9%的盐水中浸泡;(2)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记录细胞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位置;(3)取出细胞,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3. 观察细胞质壁复原(1)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浸泡;(2)观察细胞质壁复原现象,记录细胞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位置;(3)取出细胞,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壁复原情况。
4. 观察萝卜条和马铃薯条吸水失水(1)取萝卜条和马铃薯条,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浸泡;(2)观察萝卜条和马铃薯条吸水失水现象,记录它们的硬度和体积变化;(3)取出萝卜条和马铃薯条,用放大镜观察细胞结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较薄,细胞壁较厚。
2. 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结果显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明显,细胞液泡和原生质层出现明显的空隙。
3. 观察细胞质壁复原实验结果显示,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细胞质壁复原现象明显,细胞液泡和原生质层重新接触。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一、引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植物细胞的体积和形态受到水分含量的影响,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又与渗透压、渗透调节和细胞壁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为主题,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二、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本实验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显微镜、玻璃刀、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盖玻片、毛细管、显微镜滴定管、显微镜盖玻片夹、显微镜盖玻片夹架等。
2. 实验操作(1) 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用玻璃刀将其切成适当大小的薄片。
(2) 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用显微镜盖玻片夹夹紧。
(4) 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水,使植物细胞充分吸水。
(5) 在显微镜上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盖玻片夹架上,调节显微镜镜头,观察吸水后的植物细胞。
3. 实验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吸水后的植物细胞,可以看到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质内的细胞器也显得更加丰满。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的状态变化,比如细胞壁的膨压和质壁分离现象。
4. 实验记录在观察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包括细胞的形态、细胞器的状态和细胞壁的变化等。
同时,还可以进行细胞体积的测量和细胞质渗透压的测定。
三、实验原理1. 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内溶质分子浓度造成的压力差。
在植物细胞中,细胞液内的溶质浓度比外部环境低,因此细胞具有较高的渗透压。
当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浓度时,水分子会进入细胞内部,细胞吸水膨胀;相反,当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浓度时,水分子会从细胞内部流出,细胞失水收缩。
2. 渗透调节植物细胞通过渗透调节来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在吸水过程中,细胞外的水分子进入细胞内部,细胞液体积增大。
同时,细胞质内的溶质浓度也会随之减少,从而降低渗透压,使细胞内外的渗透压趋于平衡。
相反,在失水过程中,细胞外的水分子流出细胞,细胞液体积减小,细胞质内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大,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实验报告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班别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提出问题:植物细胞是否会失水和吸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和吸水做出假设:假设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反之,吸水。
材料用具:材料:________________用具: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试剂: ml 的蔗糖溶液、ml 的蔗糖溶液、5%的KNO 3溶液、清水。
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2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3、引流法加入ml 的蔗糖溶液。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 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0.3g/ml 蔗糖溶液 吸水纸吸引临时装片①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 )4、低倍镜下观察② 与细胞壁逐渐分离5、引流法加入清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鳞片叶表皮又浸润在清水中。
吸水纸吸引清水临时装片①中央液泡逐渐变(紫色变)6、低倍镜下观察②逐渐贴近细胞壁结果记录表:练习巩固1.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是指()A. 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B. 细胞壁、核膜和液泡膜C. 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D. 细胞膜和核膜间的细胞质2.根据本实验推测,利用高浓度的食盐水杀菌防腐的原理是()A. 盐水中的氯离子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B. 食盐水中的钠离子不利于细胞的生长C. 食盐水是中性的不利于细菌的生长D. 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3.欲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下列对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②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③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④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⑤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高或过低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⑥4.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浸入1mol/L浓度的KNO3溶液中,能诱发表皮细胞质壁分离。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植物生长和维持生活活力所必需的基本过程。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和研究植物细胞在吸水和失水过程中的变化,揭示植物细胞的生理机制和适应性。
实验原理一:渗透压差引起的吸水过程当植物细胞与外部环境的溶液浓度不一致时,会发生渗透作用。
在低浓度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内部的渗透浓度较高,而高浓度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内部的渗透浓度较低。
根据渗透作用的规律,水分子会从渗透浓度较低的溶液向渗透浓度较高的溶液方向扩散,使得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并膨胀。
为了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过程,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首先,准备一块新鲜的洋葱表皮,并将其放置在浓度为0.5 mol/L的蔗糖溶液中,稍微搅拌一下。
接下来,将洋葱表皮放置在一个显微镜玻片上,并用盖玻片轻轻覆盖。
然后,将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并观察洋葱细胞的变化。
可以看到,洋葱细胞在蔗糖溶液中逐渐吸收水分,细胞膨胀,变得更大更圆。
实验原理二:渗透压差引起的失水过程与吸水相反,当植物细胞与外部环境的溶液浓度不一致时,水分子会从渗透浓度较高的溶液向渗透浓度较低的溶液方向扩散,导致植物细胞失水。
为了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过程,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首先,准备一块新鲜的洋葱表皮,并将其放置在蒸馏水中,稍微搅拌一下。
接下来,将洋葱表皮放置在一个显微镜玻片上,并用盖玻片轻轻覆盖。
然后,将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调整放大倍数并观察洋葱细胞的变化。
可以看到,洋葱细胞在蒸馏水中逐渐失去水分,细胞收缩,变得更小更皱缩。
实验原理三:渗透压调节的细胞壁作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于吸水和失水过程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当植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壁可以限制细胞膨胀的过度,保持细胞的形状和稳定。
当植物细胞失水收缩时,细胞壁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为了观察细胞壁对于吸水和失水过程的作用,可以进行以下实验。
首先,准备两片新鲜的马铃薯切片,并将其分别放置在浓度为0.5 mol/L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
植物吸入水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吸水的基本原理。
2.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浓度下吸水和失水的变化。
3.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本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浓度下吸水和失水的变化,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长得较粗壮的萝卜条或马铃薯条- 清水- 盐水(浓度可自行调整)- 烧杯- 试管- 秒表2. 仪器:- 电子秤- 显微镜- 纱布- 滴管四、实验步骤1. 将萝卜条或马铃薯条洗净,用电子秤称量其初始重量,记为W1。
2. 将萝卜条或马铃薯条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一个烧杯加入清水,另一个烧杯加入适量盐水。
3. 将两个烧杯放置在室温下,用秒表计时,观察萝卜条或马铃薯条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变化。
4. 在一定时间后(如30分钟),取出萝卜条或马铃薯条,用电子秤称量其重量,记为W2。
5. 观察萝卜条或马铃薯条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6. 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 在清水中,萝卜条或马铃薯条逐渐膨胀,重量增加。
- 在盐水中,萝卜条或马铃薯条逐渐萎缩,重量减轻。
2. 结果分析:- 植物细胞在清水中吸水,导致细胞膨胀,重量增加。
- 植物细胞在盐水中失水,导致细胞萎缩,重量减轻。
-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有关。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植物细胞在清水中吸水,在盐水中失水,这与外界溶液浓度有关。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对植物生长和生理活动的重要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萝卜条或马铃薯条的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2. 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
3. 实验结束后,将萝卜条或马铃薯条洗净,晾干备用。
植物渗透吸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2. 了解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3.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是指植物细胞通过半透膜(细胞膜和液泡膜)与外界溶液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收缩。
此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形态变化,来验证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现象。
三、实验材料1. 材料:紫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0.3g/ml蔗糖溶液、清水。
2. 仪器:显微镜、烧杯、酒精灯、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 将紫洋葱鳞片叶洗净,用刀片切下薄的一片。
- 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轻轻展平。
-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少量蒸馏水,用吸水纸吸引,使盖玻片下的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水中。
2. 观察细胞形态:-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形态,记录中央大液泡的形状和大小。
-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g/ml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记录中央液泡的形状和大小。
-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记录中央液泡的形状和大小。
3. 分析实验结果:- 比较不同浓度溶液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形态变化,分析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 结合实验原理,解释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在清水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央液泡饱满,细胞形态正常。
- 在0.3g/ml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央液泡逐渐缩小,细胞失水,形态发生变化。
- 在清水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央液泡逐渐膨胀,细胞吸水,形态恢复正常。
2. 分析:- 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液泡体积增大。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新)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学习目标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要求你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会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与操作,并具有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继续练习显微镜的使用并制作临时装片观察。
在高考中主要侧重对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原理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观察与思考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萝卜条会更加硬挺。
做菜馅时加盐后稍等一会儿,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浸出。
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看到这些现象你是否想到了什么呢?请你根据以上现象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探究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交流、讨论(对猜想与假设进行交流讨论)三、设计与交流(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仪器和药品),列出具体实验步骤,设计自己或小组的实验方案)①实验方案◆我的设计②实验器材(仪器与药品)③实验步骤或①实验方案◆小组设计②实验器材(仪器与药品)③实验步骤四、实验解析(一)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如下图:1.观察现象:科学发现离不开观察。
科学观察要在自然常态条件下进行,观察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必须周详,并记录,对观察到的现象还要进行客观的描述。
如: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稍等一会儿,就可见到有水分渗出;将置于空气中刚刚萎蔫的青菜叶片泡在清水中,稍等一会就可看到青菜变得硬挺了。
2.提出问题: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将问题写出来,与本小组同学交流,看看其他同学能否准确理解你的意思,考虑是否需要对问题的表述进行修改。
小组内讨论各自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探究价值。
确定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
小组提出的问题:。
参考问题:(1)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否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2)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3)水分是如何进出细胞的?3.做出假设:(1)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假定的提出要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也离不开逻辑思维、联想和想象等,而不是无端地猜测。
植物吸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吸水的过程和原理,探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细胞的吸水情况。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吸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
当细胞外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液浓度时,水分会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细胞膨胀;反之,当细胞外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浓度时,细胞内的水分会通过细胞膜流出,使细胞失水,发生皱缩。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洋葱鳞片叶、菠菜叶、紫色洋葱鳞片叶2. 试剂:质量分数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3. 仪器: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a. 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
b. 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轻轻压平。
c. 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2. 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a. 将装片放置在显微镜下,使用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b. 注意观察液泡的大小、颜色和细胞壁的紧贴情况。
3. 加入蔗糖溶液a.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
b.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蔗糖溶液浸润整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4. 观察并记录变化a. 观察细胞液泡的变化,记录液泡大小、颜色和细胞壁的紧贴情况。
b. 观察一段时间后,重复步骤3,加入清水。
5. 加入清水a. 从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
b. 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清水浸润整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6. 观察并记录变化a. 观察细胞液泡的变化,记录液泡大小、颜色和细胞壁的紧贴情况。
b. 观察一段时间后,重复步骤5,加入蔗糖溶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蔗糖溶液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细胞壁紧贴情况无明显变化。
2. 在清水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逐渐变大,颜色变浅,细胞壁紧贴情况无明显变化。
六、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细胞外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液泡膨胀,细胞壁紧贴情况无明显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6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植物细胞是否会失水和吸水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和吸水
假设:假设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反之,吸水。
材料用具:紫色的养成鳞片叶。
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质量分数为ml的蔗糖溶液,清水。
方法步骤: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
↓①有一个的中央大液泡
2、低倍镜下观察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0.3g/ml蔗糖溶液吸水纸吸引
临时装片
↓①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
4、低倍镜下观察②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鳞片叶表皮又浸润在清水中。
吸水纸吸引清水
临时装片
↓①中央液泡逐渐变(紫色变)
6、低倍镜下观察②逐渐贴近细胞壁
↓
结论:前面的假设正确。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现象
说明……………………………………………………………………………………
(1)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的花青素,细胞失水后,液泡变小,颜色变深;细胞吸水后,液泡变大,颜色变浅。
(2)选用蔗糖溶液(如0.5g/ml)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植物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3)若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高于细胞液的浓度的植物可吸收的溶液中(如1M 的KNO3、一定浓度的乙二醇等溶液),植物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会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
巩固练习:
1、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
3、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可使块根呈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
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这是因为( ) A.细胞壁被盐酸破坏B.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C.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4、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的溶液浓度。
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A.≥B.≤0.2 C.≥D.<
5、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