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遗传性神经肌肉病

合集下载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引言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见的、致命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主要侵犯婴幼儿和儿童。

本文将介绍SMA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以及对患者家庭的影响。

病因SMA是由SMN1(survival motor neuron 1)基因突变引起的。

SMN1基因编码生存运动神经元(SMN)蛋白,这种蛋白在运动神经元的生存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SMN1基因突变导致SMN蛋白在患者体内减少,进而导致运动神经元的退化和肌肉无法正常运作。

临床表现SMA的临床表现程度取决于患者遗传突变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SMA患者表现为肌无力、肌肉萎缩、运动受限,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SMA可分为不同类型,主要包括:•SMA类型I(Werdnig-Hoffmann病):症状最为严重,常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内出现,患者通常无法独自坐起或站立。

•SMA类型II:症状于6个月至18个月内出现,患者可能学会坐起,但无法站立或行走。

•SMA类型III(Kugelberg-Welander病):症状出现在18个月后,患者可以站立和行走,但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和疲劳。

•SMA类型IV:症状出现在成年后,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肌无力和疲劳。

诊断方法SMA的诊断通常包括临床症状的观察、家族史的收集、肌肉活动的测试、血液或唾液的基因检测等。

血液或唾液基因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检测SMN1基因的突变情况。

此外,电生理学检查和肌肉活动的测试也有助于评估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情况。

治疗措施目前,针对SMA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支持性护理、物理治疗、康复训练以及药物治疗。

近年来,一种靶向SMN2基因的新药物(例如纳维青霉素)已经获得批准,可以帮助增加SMN蛋白的表达并改善患者的症状。

此外,机械呼吸支持和饲管营养等措施也有助于改善SMA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家庭的影响SMA的诊断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影响,也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运动系统畸形

运动系统畸形

临 床 表 现
婴儿出生后,一侧胸锁乳突肌即有肿 块,不易辨认,生后 10 天至 2 周肿块变硬, 不活动,呈梭形。5 至 8 个月逐渐消退, 胸锁乳突肌纤维性萎缩,变短、呈条索状, 牵拉枕部并偏向患侧,下领转向健侧肩部, 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 水平线,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
诊断和鉴别诊断
运动系统畸形
人体运动系统包括
骨骼、肌肉、肌腱、外周神经和骨连 因大 致分为神经源性、非神经源性及创伤性 畸形。
第 一 节
先 天 性 畸 形
一、先 天 性 肌 斜 颈
先天性肌斜颈 是一侧胸锁乳突肌 纤维性孪缩,颈部和头面部向患侧偏斜 畸形。


多数学者认为系臀位产、产伤及牵拉 等因素导致胸锁乳突肌损伤出血、血肿机 化、挛缩而形成。此外还有子宫内、外感 染,遗传及动静脉栓塞而致肌坏死等。
对可疑者可作下列检查
1. 蛙 式 征 髋关节屈曲外展试 验双髋关节和膝关节 各屈曲 90度位时,正 常新生儿及婴儿膝关 节可外展 80度左右。 外展受限在 70度以内 时应疑有髋关节脱位。 检查时若听到响声后 即可外展 90。表示脱 位已复位。
2、ALLIS 征
3、 弹进及弹出试验 Ortolani 仰卧位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检查者 手指有股骨头弹进和弹出的感觉。
多 指 畸 形
是最常见的畸形,常与短指、并指等 畸形同时存在,多见于拇指及小指。 畸形有三型 : ①外在软组织块与骨不 连接,没有骨骼,关节或肌腱;②具有手 指所有条件,附着于第 1 掌骨头或分叉的 掌骨头;③完整的外生手指及掌骨。


以切除副指,保留正指为原则。除 X 线检查外,还应临床观察指功能,确定正 指与副指。手术在 1 岁以后为佳,少数仍 需较长时间观察手的功能,以便准确保留 正指,切除副指。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肌萎缩症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 CMT),又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HMSN),是一组最常见的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周围神经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Charcot、Marie及Tooth于1886年首先报道。

其临床特征为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进行性对称性远端肌无力和萎缩、轻到中度远端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和高弓足。

CMT患病率约为 40/10万,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CMT),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CMT)和X连锁遗传(CMTX)。

根据临床和电生理特征,CMT分为两型:CMT1型(脱髓鞘型), NCV减慢(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38m>38m/s),神经活检示轴索变性,而极少有脱髓鞘改变。

【入院评估】(一)病史询问要点1.肌无力和肌萎缩发生的时间、受累范围、顺序和进展速度,对生活工作和体育运动的影响。

2.感觉障碍的部位和程度。

3.有无高弓足、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4.有无复视、视力下降、眼球震颤、耳聋、声音嘶哑、行走不稳等其他症状。

5.家族成员中有无类似患者或高弓足者。

(二)体格检查要点1.肌无力和肌萎缩足部、小腿肌肉和大腿下1/3肌肉无力和萎缩,形成“鹤腿”或倒置的酒瓶样畸形。

后期手部出现骨间肌和大小鱼际肌无力和萎缩,出现爪型手或猿手畸形,萎缩一般不超过肘关节以上。

2.腱反射改变受累肢体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跟腱反射通常消失,半数患者四肢腱反射均消失。

4.感觉障碍可有手套-袜子型分布区域内痛觉、温觉和振动觉减退。

5.有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营养障碍体征,部分病例可在皮下触摸到粗大的神经干。

6.有无高弓足、脊柱侧弯等骨骼畸形。

7.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外肌麻痹、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肢体震颤等体征。

(三)门诊资料分析1.血液常规、生化、免疫学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SMA

SMA

SMA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系指一类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的进行性骨骼肌无力和萎缩的一组疾病, 是第二个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仅次于囊性纤维变,是婴幼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其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在全球不同人种中为1/35~1/50,发病率为1/6000~1/10000。

SMA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存活时间有限,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创伤,所以对该病进行基因诊断、产前基因诊断及治疗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致病基因1)SMN1基因第7外显子的缺失突变为SMA的主要病因,SMA致病基因是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1区3带(5ql3)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survival motor neuron,SMN),于1995年由Lefebvre等发现。

它全长20kp,含8个外显子,在1条染色体上有2种拷贝,在端粒侧称SMN1,着丝粒侧称SMN2,两者间有5个碱基对的差别。

SMN1编码全长的SMN转录产物(fl-SMN),而SMN2编码生成大量跳跃外显子7的选择性转录产物(SMNΔ7)和少量fl-SMN。

fl-SMN编码1个包含29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8kD的蛋白,称为SMN蛋白。

SMN蛋白几乎表达于各种体细胞组织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尤其在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中特别高。

具体机制不详研究发现运动神经元中SMN蛋白的表达量在各年龄段是稳定的,而其他组织器官中SMN蛋白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这表明运动神经元的生存及其功能的发挥严格依赖于高水平SMN蛋白的表达。

SMN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骨骼肌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基因的转录和剪接中具有重要作用。

SMA就是由于功能性的SMN蛋白表达减少从而引起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变性,最终导致肌肉萎缩和瘫痪的。

95%的SMA存在SMN1基因的纯合缺失, 5%患者存在SMN1点突变。

几乎所有的SMA患者fl-SMN蛋白降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细胞内SMN蛋白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

《马立克氏病》课件

《马立克氏病》课件
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机制与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异常有关。遗传突变导致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信号传导出现障 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
马立克氏病患者常表现出肌无力、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受限,严重者可能影 响呼吸和吞咽。临床诊断通常通过遗传学检测和临床症状来确定。
治疗与康复
1
物理治疗
2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马立克氏病》PPT课件
欢迎来到《马立克氏病》PPT课件!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这一罕见但重要的神经 肌肉疾病。探索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与康复策略,预防与控制手段等方 面内容。
疾病介绍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进展性的、遗传性的神经肌肉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 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和运动功能受限等症状。
病因与发病机制
关注生活质量
关注生活质量,提供适当的 康复和支持措施,帮助患者 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
患者案例分享
小明的故事
小明是一位马立克氏病患者,他通过积极治疗和康 复,成功克服了许多挑战,激励着他人。
小红的经历
小红的家族里有多人患有马立克氏病,并致力于推 动相关研究和意识提高。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您已了解《马立克氏病》的疾病特点、病因机制、临床 表现、治疗、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持续的科研和康 复支持,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3
药物治疗
药物可以帮助提高肌肉力量和减轻症状, 但无法治愈马立克氏病。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可以提供综合性的支持和指导, 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马立克氏病的挑战。
预防与控制
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可以提供给患者和 家族有关马立克氏病的信息 和建议。

马凡氏综合征骨骼肌肉

马凡氏综合征骨骼肌肉

马凡氏综合征骨骼肌肉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以身材高大、骨骼畸形、关节过度柔韧、心血管异常等为主要特征。

马凡氏综合征是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自发性多器官疾病。

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涉及的系统广泛,包括骨骼、肌肉、眼睛、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凡氏综合征与骨骼肌肉的关系。

一、骨骼方面的表现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骨骼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身材高大、长肢突出、关节过度柔韧、骨骼畸形等。

由于患者的骨骼生长异常,导致他们的身高明显高于同年龄人群,通常超过正常身高的2个标准差。

此外,他们的肢体长度也明显超过正常人群。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关节过度柔韧表现为关节的活动度异常大,可超过正常范围。

这使得他们在某些体育或劳动活动中更容易受伤,例如扭伤、脱臼等。

关节过度柔韧还可导致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青春期出现脊柱侧弯(脊柱侧凸),形成所谓的脊柱侧凸畸形。

此外,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骨骼畸形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常见的骨骼畸形包括扁平足(足平状畸形)、胸骨变形(凹陷或突出)、脊柱侧弯(脊柱侧凸)等。

这些骨骼畸形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影响他们的行走、坐姿等。

二、肌肉方面的表现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肌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肌肉松弛、肌肉无力等。

这主要是因为马凡氏综合征影响了肌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肌肉松弛主要表现在面部。

他们的面部肌肉松弛,导致面部表情呆板,缺乏表情的丰富性。

此外,患者的舌肌也常常松弛,导致他们的言语不清。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肌肉松弛可能会影响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与他人的交流。

此外,马凡氏综合征患者还常常出现肌肉无力的症状。

肌肉无力可能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疲倦、乏力,并影响他们的行动能力。

此外,肌肉无力还可能影响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他们的呼吸困难。

三、其他系统的影响除了骨骼肌肉系统外,马凡氏综合征还可能对其他系统产生影响,包括眼睛、心血管、呼吸系统等。

神经肌肉病学

神经肌肉病学

神经肌肉病学神经肌肉病学是研究神经肌肉疾病的学科,主要涉及神经和肌肉系统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

这些疾病影响了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对神经肌肉病学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一、定义神经肌肉病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方向包括了神经和肌肉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

它涵盖了多种疾病,例如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肌无力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SMA)等。

二、病因神经肌肉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等。

一些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例如Duchenne肌营养不良和SMA。

其他疾病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例如脊髓灰质炎。

此外,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也可能导致神经肌肉疾病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表现因不同疾病而异。

肌无力症患者常常出现肌力减退、肌肉疲劳和眼睑下垂等症状。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患者则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肌肉痉挛等。

鉴于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准确的诊断对于合理的治疗至关重要。

四、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肌肉和神经组织活检等方法。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通过测量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传导速度和电刺激反应来评估神经肌肉病学的病变程度。

肌肉和神经组织活检则用于确定病理情况。

五、治疗治疗神经肌肉疾病的方法各不相同,根据疾病类型和患者病情的不同,医生可能会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和营养补充剂等。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肌力、增加运动能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预防对于一些神经肌肉病学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疾病,早期基因筛查和遗传咨询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避免环境污染和促进免疫系统健康也可以帮助预防神经肌肉疾病。

总结神经肌肉病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致力于研究和治疗神经肌肉系统的疾病。

通过对神经肌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了解,医生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骨科常见特殊体征介绍

骨科常见特殊体征介绍

• 夏克氏关节病。 各种感觉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关节病变 统称为Charco t 关节病, 也称作神经营养障 碍性关节病。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关节活动受 限很少而关节肿胀和破坏非常明显, 关节肿 胀、畸形、不稳定和活动过度, 扪之有囊性 感, 也可触及活动性硬块, 局部痛觉减退和 丧失, 深反射消失。
先天性蹼颈
膑骨前囊炎
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Aliss征阳性
翼状肩
鹰觜滑囊炎 结节和类风湿手
腱鞘囊肿
垂直距骨
高弓足
足下垂
糖尿病足
神经纤维瘤病又称【加利福利亚海 岸 】 ,形容其牛奶咖啡斑边缘光滑
鸡胸
拇外翻(左)双足第二跖骨头下胼 胝体形成(右)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 腰椎骶化。X线腰骶椎(包括骨盆)正位摄片,有助于确定 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
CASTELLVI等将腰骶移行椎分为四种类型: I型为大的三角形横突,宽度至少19MM,单侧者为IA 型,双侧者为IB型。 II型为大的横突与骶形成假关节,单侧为IIA型,双侧 为IIB型。 III型为横突与骶骨骨性融合,单侧为IIIA型,双侧为 IIIB型。 IV型为混合型,一侧横突与骶骨形成假关节,另一侧 为骨性融合,正常S3骶孔平小骨盆环,由此向尖端方向确 定S2和S1孔,若S1以上有椎间隙则为骶椎腰化。
餐叉样畸形:典型Colles骨折者伤手呈餐叉样畸形,是桡骨 远端,距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 背侧倾斜,前倾角度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餐叉样畸 形。1814年Abraham Colles首先详细描述此类骨折,故命名
为Colles骨折。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

slI的名词解释

slI的名词解释

slI的名词解释slI是英语中的一个缩写词,全称是Spinal Muscular Atrophy,中文意思是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它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的肌肉疾病,通常会导致肌肉变弱或萎缩,进而影响人的运动能力。

尽管slI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它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心理压力。

本文将介绍slI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患者和家庭面临的挑战和支持。

slI是由脊髓运动神经元疾病引起的,这些神经元是负责控制肌肉运动的细胞。

slI的发病机制是由于SMN1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个基因负责产生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所需的蛋白质。

由于SMN1基因突变,无法产生足够的蛋白质,导致运动神经元逐渐丧失,进而导致肌肉功能受损。

slI的临床表现通常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显现出来。

患者常会出现肌无力和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为肌肉无力、活动困难、肌肉震颤等。

这些症状往往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除了肌肉方面的症状外,slI还可能引起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的问题,甚至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针对slI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通过检测SMN1基因的突变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该病,并进行进一步的分型。

在进行基因检测时,还会考虑其他与slI相关的基因,以排除其他肌肉疾病的可能性。

目前,slI的治疗主要以支持性治疗为主。

这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辅助设备的使用等。

物理治疗可以有助于维持肌肉的功能,增加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加强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质量。

辅助设备如轮椅、助行器等可以提供患者便利,使其更加独立。

此外,在近年来,一种名为奥布澳金生的药物在治疗slI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这种药物通过增加轴突运动神经元蛋白(SMN蛋白)的产生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虽然奥布澳金生并不能治愈slI,但它被证明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减轻患者的症状。

针对slI的治疗不仅需要医生和康复师的专业支持,也需要患者和家庭的全面支持。

面对slI的挑战,患者和家庭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Bethlem肌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Bethlem肌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Bethlem肌病临床诊治研究进展Bethlem 肌病是一种相对罕见的遗传性肌肉疾病,属于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一种类型。

它主要影响肌肉的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 Bethlem 肌病的临床诊治研究也在逐步深入。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Bethlem 肌病通常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COL6A1、COL6A2 和 COL6A3 这三个基因的突变。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组成了胶原蛋白 VI,它在肌肉细胞外基质中起着重要的结构支持作用。

当这些基因突变时,胶原蛋白 VI 的合成或结构出现异常,导致肌肉细胞的稳定性和功能受损。

此外,环境因素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相关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二、临床表现Bethlem 肌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也有一些常见的特征。

患者通常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和肌肉挛缩。

肌肉无力往往首先出现在近端肌肉,如肩部、臀部和大腿,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累及远端肌肉。

肌肉挛缩常见于肘部、跟腱和颈部等部位,这会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

患者还可能出现行走困难、跑步无力、上下楼梯困难等症状。

此外,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心脏问题等并发症。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家族史、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

三、诊断方法1、临床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进展情况、家族病史等,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肌肉的形态、测量肌肉力量、评估关节活动度等。

2、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肌酸激酶水平可能会升高,但通常不会像其他肌病那样显著。

3、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确诊 Bethlem 肌病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 COL6A1、COL6A2 和 COL6A3 等基因进行测序,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突变。

4、肌肉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肌肉活检。

通过对肌肉组织的病理分析,可以观察到肌肉细胞的结构异常、胶原蛋白 VI 的表达减少或异常等。

CJD介绍及病例

CJD介绍及病例

CJD介绍及病例CJD,即Creutzfeldt-Jakob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属于病毒性脑膜炎的一种。

该疾病主要影响大脑的神经细胞,引起神经退化和功能障碍。

CJD包括散发性CJD (sporadic CJD)、家族性CJD(familial CJD)和感染性CJD (iatrogenic CJD)等亚型,其中散发性CJD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CJD的前期症状可能很轻微,包括记忆力下降、认知能力减退、运动协调失调、脑功能损害等。

随着疾病的进展,病患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包括出现抽搐、肌肉僵硬、痴呆、失控的肢体动作等。

CJD病程迅速,通常在症状开始后几个月到一两年内患者会死亡。

散发性CJD是最常见的类型,占CJD病例的大约85%。

这种类型的CJD通常是因为蛋白质PrP发生异常结构变化而引起的。

这种异常蛋白质会聚集在大脑中形成斑块,损伤神经细胞,导致神经退化。

然而,患者为何会出现异常的PrP蛋白结构变化,目前仍然不清楚。

家族性CJD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通常是遗传而来。

这种类型的CJD 发病年龄往往较早,病程较长。

感染性CJD是指通过医疗过程中暴露于CJD患者的脑组织(如手术、手术器械传播)、注射生长激素制剂(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曾被污染为CJD)或接触受感染草食动物(如疯牛病)的脑组织而感染此疾病。

以下是一个CJD病例的描述:患者是一名50岁的男性,最初出现记忆力下降和认知能力减退的症状。

一开始,他只是觉得偶尔会忘记一些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记忆力下降得越来越明显。

他开始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忘记了许多重要的细节。

此外,他的智力也受到了影响,思维变得迟钝,经常迷失在日常任务中。

几个月后,患者的症状逐渐恶化。

他开始出现肌肉僵硬和抽搐的症状,走路也变得困难。

他的家人还注意到他的行为异常,包括焦虑、易怒和情绪不稳定。

患者很快变得无法自理,语言能力也丧失了。

肌肉疾病

肌肉疾病
肌肉疾病
神经病学教研室
周期性瘫痪
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防治
概念
周期性瘫痪:以反复发作的突发的骨胳肌弛 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由Cavare(1863)首先描述 分型: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钾型。 临床上以低钾型者最常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oPP)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性疾病。 本病作为第一个离子通道病由Ptacek(1991) 提出,认为其与通道基因的突变有关。 离子通道是贯穿于质膜或细胞器膜的大分子 蛋白质,是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
鉴别诊断
慢性多发性肌炎
无遗传病史,病情进展较缓慢。 血清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 肌肉病理改变符合肌炎的表现 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效果较好
治疗
迄今为止尚无特效治疗。 以一般支持疗法为主。 患者尽可能从事日常活动。 避免过度劳累,防止继发感染。
预防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应尽早检出病变基因 携带者 已怀孕的基因携带者可用DNA探针进行产 前检查 如发现胎儿为DMD或BMD,则应早期进 行人工流产,可防止病儿的出生。
防治
高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治疗
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静注或10%葡萄糖加 胰岛素静滴, 舒喘灵吸入 预防发作: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乙酰唑胺、双氢克尿噻可预防发作 预感发作时可吸入β-肾上腺阻滞剂
防治
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治疗
治疗与高血钾型相同,可用钙片口服 预防发作同高血钾型 每日食盐10-15克,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 避免诱因 预防发作可用9-α氟氢考的松和乙酰唑胺
临床表现-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散发病例并不少见 发病年龄在10~20岁之间 首发症状为骨盆带肌肉萎缩呈鸭步 ,肩胛带肌肉 萎缩出现“翼状肩胛”,腓肠肌假性肥大。 血清肌酶常显著增高;肌电图呈肌原性损害, 心电图正常 病情进展缓慢,平均于发病后20年左右丧失行 动能力。

神经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疾病一、简介神经肌肉疾病是一类涉及神经系统和肌肉的疾病,其中包括多种类型和亚型。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运动障碍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的异常。

二、分类1. 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包括:- 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遗传性疾病,通常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

- 肌无力症:是一类神经肌肉传导障碍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无力和疲劳。

- 肌肉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

2. 其他较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无力和痉挛。

- 肌肉病理学异常综合征:是一类遗传性疾病,导致肌肉无力和肌肉发育异常。

三、症状及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的症状因具体疾病类型而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肌肉无力:患者可能感到肌肉无力、无法完成某些动作或姿势。

- 肌肉萎缩:某些类型的神经肌肉疾病会导致肌肉萎缩,出现明显的肌肉减少。

- 运动障碍:患者可能经历步态不稳、动作迟缓或不能控制运动的情况。

- 神经系统异常:除肌肉症状外,某些神经肌肉疾病还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如言语困难、呼吸困难等。

对于神经肌肉疾病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以下方式:- 详细病史询问: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家族病史等来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

-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关注肌力、肌张力等指标。

- 神经生理学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肌电图等,可以帮助确定神经系统的异常情况。

- 遗传学检查:对于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遗传学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携带相关基因突变。

四、治疗措施目前针对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缓疾病进展。

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 药物治疗:例如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来改善神经肌肉传导,减轻肌肉无力症状。

- 物理治疗:包括康复训练、理疗、肌肉强化等,可以帮助改善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

- 外科手术:某些情况下,外科手术可能被用于矫正骨骼畸形或减轻特定神经压迫情况。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引言: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称SMA)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特征是运动神经元的丧失导致肌肉弱化和萎缩。

SMA是由一个缺乏或异常表达蛋白质SMN1(survival motor neuron 1)基因引起的。

本文将介绍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一般概述、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指南。

一、一般概述: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神经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6000-1/10000。

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婴儿和幼儿,但也会在成人中出现。

该疾病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主要有4个亚型:SMA类型I、SMA类型II、SMA类型III和SMA类型IV。

SMA类型I是最严重的亚型,通常在婴儿期出现严重的肌无力和肌肉松弛。

SMA类型II在幼儿期出现,患者能坐但不能站立或行走。

SMA类型III和SMA类型IV在儿童期或成年期出现,患者能行走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

二、临床特征: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特征主要与运动神经元的丧失有关。

患者常出现骨骼肌无力和运动障碍。

初期症状通常是婴幼儿的运动发育延迟,如不能抬头、不能翻身等。

随着疾病的进展,肌肉弱化和萎缩将导致运动功能受限,如不能坐立、不能行走等。

三、诊断: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肌肉病理改变和SMN1基因异常。

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诊断依据,如肌肉无力、肌肉痉挛和运动功能障碍。

肌肉病理改变通常通过肌肉活检进行,特征是神经元丧失和肌纤维变性。

最后,SMN1基因异常通常通过基因检测来诊断,常见的异常是SMN1基因缺失或基因重排。

四、治疗:目前尚无治愈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方法,但有一些治疗手段可以减轻疾病症状和延缓其进展。

物理疗法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如物理训练、按摩和理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批准使用的药物有纳武平(nusinersen)和曲美曲全(onasemnogene abeparvovec)。

神经康复病历分享

神经康复病历分享

神经康复病历分享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腓骨肌萎缩症 1A 型的诊疗及康复。

病史摘要患者女,17 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 10 年、感觉减退 3 年」于 2021 年 6 月 1 日入北京华生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

患者 8 岁时无诱因蹲下站起困难,渐影响行走,表现为无力、双足跟难着地,无肉跳,无饮水呛咳。

当地医院诊断「脑性瘫痪并跟腱挛缩、双侧髋关节脱位」,行「跟腱延长术」,术后仍进行性行走不稳。

3 年前因「路滑」跌倒住院于北京某三甲医院,查肌电图示「上、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考虑「腓骨肌萎缩症」,基因检测示「轴突型腓骨肌萎缩症阴性」,不明确「腓骨肌萎缩症」,予穿戴动态踝足矫形器,仍行走不稳,且觉双下肢感觉减退、走路踩棉花感,双上肢无力并感觉减退,手指伸直困难,学业中断,多处诊疗,四肢症状渐加重,半年余前开始依赖轮椅转移。

为明确诊断及康复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腓骨肌萎缩症?」收入神经康复科。

起病以来,神清,精神可,睡眠可,夜间睡眠有打鼾、无憋醒,饮食一般,小便正常,大便规律,1 年前开始大便糊状,近 3 年体重从 60 kg 增加至 87 kg。

既往史:2015 年检查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97.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42.2U/L」,一直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456 mg 一天三次」,效果一般,2021-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58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14IU/L」,查「甲、乙、丙、戊肝炎病毒为阴性」。

2015 年检查发现「餐后血糖高,最高 13.6 mmol/L」,此后住院以查空腹血糖为主,「未见异常」,未处理。

家族史:父亲体健。

母亲 4 岁时蹲下站起无力,当地医院诊断「小儿麻痹症」。

有一姐姐,体健,MLPA-CMT1 无异常。

姨妈足弓高。

查体:体温 36.1℃,呼吸 20 次/分,心率 80 次/分,血压115/80 mmHg。

身高 165 cm,体重 87 kg,BMI32 kg/m²,神清语利,对答切题,颅神经查无异常。

腓骨肌萎缩症诊疗规范

腓骨肌萎缩症诊疗规范

腓骨肌萎缩症一、诊疗规范(一)概述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是一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目前已发现的致病基因达60余种。

其主要特点为慢性进行性、长度依赖的运动及感觉神经病,最常见表现为下肢起病的、缓慢进展的肢体远端肌肉萎缩,无力和感觉缺失。

根据上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主要分为髓鞘型和轴索型。

根据遗传方式、临床表现以及电生理,CMT主要亚型包括CMT1-4以及CMTX。

(二)临床表现CMT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远端为主,并逐渐向近端发展的肢体肌肉萎缩、无力及感觉丧失。

常见临床表现为运动能力不如同龄人,跑步困难,易扭脚,足下垂,小腿腓肠肌萎缩形似“鹤腿”;查体可发现弓形足、锤状趾,远端肢体为主的无力萎缩,深感觉减退。

患者通常20岁前起病,缓慢进展,疾病后期可能严重影响活动,但很少导致完全残疾,也不影响正常寿命。

但有些特殊类型可能起病早且严重:如Dejerine-Sottas综合征患者婴儿期起病,导致低张力的软婴、运动发育迟滞等。

少数CMT可有周围神经病以外的其他表现:CMTX1型可有卒中样发作伴MRI白质可逆性病变;CMT5型伴锥体束征;CMT6型伴视神经萎缩;CMT7型伴色素性视网膜炎。

(三)辅助检查1.电生理检查电生理检查:对于区分脱髓鞘性和轴索性神经病十分重要,同时可以检测是否有临床下的感觉神经受累,有助于CMT的分型;此外,节段性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在脱髓鞘型CMT与CIDP的鉴别中也有重要作用。

均匀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上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 8m/s)提示脱髓鞘型CMT(CMT1以及CMT4),而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正中或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38m/s)、伴有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及感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提示CMT2。

当上肢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位于25~45m/s的中间值时,需要警惕CMTX1。

脱髓鞘型CMT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通常均匀减慢,若出现明显的波形离散、传导阻滞通常提示CIDP可能性大。

神经性肌肉病有哪些

神经性肌肉病有哪些

神经性肌肉病有哪些
一、神经性肌肉病有哪些二、神经性肌肉病的检查三、神经性肌强直的饮食保健
神经性肌肉病有哪些1、神经性肌肉病有哪些
肌病的分类很不统一。

1965年世界神经肌肉病研究协作组在维也纳开会准备制定神经肌肉病的国际统一分类。

从神经原性肌病和肌原性肌病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神经肌肉病应包括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本身的疾病。

2、肌肉病的简介
肌病是指肌肉的原发性结构或功能性病变,中枢神经系统(CNS)、下运动神经元、末梢神经及神经肌肉接头处所致继发性肌软弱等都包括在内。

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可对肌病与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进行鉴别。

临床上肌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3、神经性肌肉病的症状
3.1、其它:中枢性肌萎缩一般伴反射亢进或病理反射。

缺血性肌萎缩多因各种动脉炎、血栓形成等肌肉缺血性坏死而致。

废用性肌萎缩则与长期不运动有关。

且多为可逆性。

3.2、肌源性萎缩: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

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及肩胛带对称性肌萎缩,少数为远端型。

伴肌力减退,无肌纤维震颤和感觉障碍。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等均不同程度升高,肌权磷酸激酶最为敏感。

3.3、神经源性肌萎缩: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

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端多见,对称或不。

脊髓性肌萎缩介绍PPT培训课件

脊髓性肌萎缩介绍PPT培训课件

处理方法指导
肺部感染处理
骨折和关节脱位处理
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应立即 就医,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 等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呼吸 道护理,促进痰液排出。
01
02
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应 立即就医进行复位和固定; 同时加强康复训练,提高肌
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03
04
营养不良处理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 入;必要时可通过肠内或肠 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
理问题。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 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冒等 呼吸道感染。
康复训练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 疾病。
营养支持
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 素的易消化食物,必要时可通过鼻饲 或静脉营养支持。
心理关怀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 括呼吸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 动度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规律作息
0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精力的保持。
合理饮食
02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 质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适当运动
03
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 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保持乐观心态
神经影像学检查
如MRI检查可发现脊髓变细、萎缩等异常改变。
基因诊断
对于疑似遗传性脊髓性肌萎缩的患者,可进行相关基因突变 的筛查以明确诊断。
03
治疗方法与进展
药物治疗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其他药物

脊髓侧索硬化诊断标准

脊髓侧索硬化诊断标准

脊髓侧索硬化诊断标准## 脊髓侧索硬化诊断标准### 一、引言脊髓侧索硬化(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称SMA)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主要影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和进行性萎缩。

有效和及时的SMA诊断对于病人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为了明确SMA的诊断标准,本文将介绍脊髓侧索硬化的相关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

### 二、临床表现SMA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包括年龄、病情严重度和病程等方面的差异。

典型的SMA表现为进行性的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常导致肢体活动受限、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等症状。

以下是SMA的主要临床特点:1. **肌无力和肌肉萎缩**: SMA患者往往表现为肌力减退和肌肉逐渐消失。

肌无力通常最早影响肩膀、背部和上肢,逐渐向下肢蔓延。

2. **肌张力减弱**: SMA患者的肌张力通常降低,出现软弱的反射和松弛的肌肉。

3. **运动神经元病变**: SMA主要受累的是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和运动功能障碍。

4. **呼吸困难**: SMA的进展可能会导致呼吸肌无力,严重时可能需要呼吸机辅助。

5. **吞咽困难**: SMA患者可能在进食和吞咽方面遇到困难,需要特殊护理和营养支持。

### 三、脊髓侧索硬化的诊断标准脊髓侧索硬化的诊断通常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以下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SMA诊断标准:1. **病史**: 包括了详细的临床表现、家族史和发病模式的了解。

2. **体格检查**: 包括了神经系统检查,观察肌肉力量和肌张力等方面的情况。

3. **神经电生理学**: 通过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和运动单位分析等检查,可以评估运动神经元功能。

4. **基因检测**: 现在,SMA的最常用诊断方法是通过基因检测,特别是SMN1基因的突变检测。

SMA的诊断主要依靠上述综合评估,一般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态异常
❖ 共济失调(下肢→上肢)、构音障碍、眼震、眼肌麻 痹、慢眼活动、锥体束征、视网膜色素变性、锥体外 系征、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和痴呆等
❖ 痴呆多见于SCA1、SCA2型,SCA2可有腱反射↓, SCA3常伴面、舌肌搐颤和突眼,SCA7有视网膜色素 变性
❖ 头部CT或MRI显示小脑脑干萎缩
指鼻试验不准
运动神经元病
世界五大绝症之一
• 运动神经元病 • 癌症 • 艾滋病 • 白血病 • 类风湿
四大神经退行性疾病
运动神经元病 亨廷顿氏病 老年性痴呆症 帕金森氏病
(运动神经元病)MND 被称作“世纪顽症”,病情 进展十分凶险。在中国,有20万“渐冻人”,实 际上可能更多。
• 生存期:自确诊后, 2-5年(多),10年以上(少 10%),50年(霍金1人);
萎缩、周围神经(多发感觉周围神经轴索受损)、心脏 (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结缔组织增生、铁沉积)
神经系统
❖ 小脑-感觉共济失调:行走不稳、易跌倒(躯干共济 失调)→ 辨距不良→ 言语不清(言语缓慢、爆发性 言语)、肌张力↓
❖ 感觉缺失:深感觉↓→ 浅感觉↓、腱反射↓ ❖ 眼球运动异常、视神经萎缩(30%)、神经性耳聋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 临床资料 年龄、性别、症状和体征
• 系谱分析 两代以上、同胞
• 常规 辅助检查 血清学检查(肌酶谱、血清铜蓝蛋白)、电生理、影像学检查和
病理学检查 • 遗传物质及基因产物检测:
染色体检查:21三体综合征、 基因诊断:假性肥大肌营养不良、脊肌萎缩症等 基因产物检测:假性肥大肌营养不良
按主要受累部位
❖ 周围神经病(CMT、HNPP-遗传性压迫易感性神经病、 Refsum病-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多发性神经炎样病)
❖ 脊髓-小脑-脑干系统疾病(OPCA-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FRDA-遗传性共济失调-费里德赖希共济失调、SPG-佩 梅病-共济失调)
❖ 锥体外系疾病(WD-肝豆状核变性、HD-亨廷顿舞蹈病、 遗传性扭转痉挛)
病理损害广泛,临床表现复杂,症状体征多样 ❖ 特征性症状:角膜K-F环(WD)
眼底樱桃红斑(黑朦性痴呆) ❖ 普遍性症状:智能障碍、抽搐等 ❖ 非特异性症状:肌萎缩、肌无力、行为异常等
诊断
注意事项 ❖ 症状并非一定生来具有 ❖ 先天性疾病并非都是遗传病 ❖ 有家族史的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 诊断步骤 ❖ 特殊的症状体征 ❖ 家系调查:两代以上或同胞中两个以上出现 ❖ 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检查、酶测定、基因检测 ❖ 其他检查:神经活检、肌肉活检、头部CT、MRI ❖ 随访
• 不自主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 ---震颤(Tremor):原发性震颤,遗传性共济失调 ---舞蹈动作(Chorea):Huntington病 ---手足徐动(Athetosis):肝豆状核变性、苍白球黑质变性等 ---扭转痉挛(Torsion Spasm):原发性肌张力障碍 ---肌阵挛(Muscle Clonus):肌阵挛性癫痫等 ---肌束颤动(Fasciculation):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等 ---口面部不自主运动: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等
• 行为异常(Abnormal Behavior) ---发作性兴奋,冲动,易激惹,烦躁不安,攻击行为,人格行为异常, 如自毁容貌等。
• 语言障碍(Speech Disorder) ---智能障碍多伴有语言障碍 ---发音障碍:痉挛性发音障碍、弛缓性发音障碍、运动失调性发音困 难、运动障碍性发音困难 ---先天性聋哑,猫叫综合征等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SPG)
❖ 常见类型,患病率2~10/10万 ❖ 多呈常显遗传,也可呈常隐、X连锁隐性遗传或散发 ❖ 至少30余种基因型,其中15种疾病基因已克隆 ❖ 病理改变为脊髓中双侧皮质脊髓束轴索变性和脱髓鞘 ❖ 儿童期或青春期起病,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1:1) ❖ 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无力和剪刀步态,锥体束征阳性 ❖ MRI检查可发现脊髓萎缩,部分患者头部MRI显示胼
正常人头颅MRIΒιβλιοθήκη HSP-TCC患者头颅MRI
头部MRI横段面示胼胝体变细变薄,左为异常,右为正常对照
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渐冻 人
MND: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
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的分类
• 根据遗传物质改变分类: 一、单基因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腓骨肌萎缩等。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肝豆状核变性、苯丙酮尿症 ---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发病,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X连锁显性遗传:某些腓骨肌萎缩症 二、多基因遗传病: 癫痫、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偏头痛 三、线粒体遗传病: 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脑肌病等 四、染色体病: 21 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
遗传性神经肌肉病
2019年2月25日
CMT CMD DMD BMD PMD SMA ALS MND
CMT: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腓骨 肌萎缩症) CMD:(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DMD:(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 )Duchenne型肌营养不 良症
• 共济失调(Ataxia) ---多呈对称性 ---躯干共济失调早,症状明显 ---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
• 抽搐(Convulsion) 除原发性癫痫外,继发出现的全身性大发作、局限性
及精神运动性发作等。结节性硬化等
• 瘫痪(Paralysis) 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病性瘫痪
• 感觉异常(Abnormal Sensation) 多见下肢远端对称性分布
• 高发区:太平洋关岛地区; • 年发病率:2~3/10万; • 发病年龄:40岁左右(多);
• 性别比例:男性:女性=1.2:1。
“渐冻人症”
我不是植物人,只是全身渐渐不能动了; 我有话要说,只是说不出来; 我很想吃东西,但是不能吞咽; 我很想抓痒,但是手不能动; 我很想活动,但是脚站不起来; 我头脑清楚,但只有两眼会动; 请帮我尊严的活着,安宁的死去。
弓形足
脊柱侧弯
诊断
➢ 根据典型的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家族史,结合MRI检 查发现小脑、脑干萎缩,排除其它累及小脑、脑干和脊髓 的疾病,即可临床诊断 ➢ 基因诊断有助于临床确诊,可进行基因分型
Friedreich共济失调(FRDA)
❖ 欧美50%、我国10%,患病率为1~2/10万 ❖ 曾称为“脊髓后索变性萎缩” ❖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青少年期发病(<25岁) ❖ X25基因(9q13)第一个内含子GAA扩展突变 ❖ 病理改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和侧索,颈段明显)、小脑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
❖ 患病率0.5~1/10万,婴幼儿期发病(10岁内发病) ❖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基因ATM定位于11q22-23 ❖ 病理改变累及神经、血管、皮肤、免疫及内分泌系统 ❖ 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锥体外系征、智能减退 ❖ 眼、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毛发早老性改变 ❖ 反复呼吸道感染、胸腺发育不良,合并恶性肿瘤 ❖ 头部MRI示小脑萎缩,AFP↑,血IgA、IgE、IgG↓ ❖ 多种染色体异常
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症状学
• 智能发育不全(Mental Retardation) ---精神发育迟滞: 重度(白痴,智商0~30) 中度(痴愚,智商30~50) 轻度(鲁钝,智商50~70) 见于大多数常染色体病,遗传代谢病
• 痴呆(Dementia) ---常见于Huntington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痴呆-帕金森 综合征、痴呆-肌萎缩侧索硬化等
❖ 运动神经元病(ALS、SMA)
❖ 肌肉疾病(DMD、肌强直、周期性麻痹)
❖ 神经-皮肤综合征(TS-结节性硬化病、神经纤维瘤病、 AT-伴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免疫缺陷病)
❖ 头颅及脊柱先天畸形(小头畸形、脊柱裂)
❖ 发作性疾病(EP-癫痫、偏头痛、高热惊厥)
❖ 其它(染色体病、遗传代谢病等)
肌肉的活动需要三个环节: ①运动神经元(神经细胞)发出运动指令; ②运动指令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达到肌肉; ③正常的肌肉接受运动指令而运动。 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得病,虽然最终 结果都表现为肌肉萎缩和无力,但第一环节出问题而引起的 疾病称为运动神经元病,第二环节出问题而引起的疾病称为 重症肌无力,第三环节出问题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进行性肌营 养不良。 运动神经元病是神经系统的病变,神经肌肉接头正常,肌肉 本身无病,肌肉萎缩和无力是神经病变引起的;重症肌无力 是神经肌肉接头出现的问题,运动神经元(神经细胞)和肌 肉本身无病,肌肉萎缩和无力是肌肉得不到运动指令而引起 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则是肌肉细胞基因的毛病直接造成的 肌肉本身的病变,运动神经元(神经细胞)和神经肌肉接头 无病。
(20%)
心脏病 ❖ 心肌病变、心律失常、心衰 ❖ 50%有心肌肥厚、心脏杂音
糖尿病 ❖ 10%合并DM ❖ 20%合并糖耐量异常
骨骼畸形 ❖ 80%有骨骼异常(弓形足、脊柱侧弯等)
需完善脊髓MRI、EMG、ECG、糖耐量
诊断标准(Harding, 1981) ❖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25岁以前起病 ❖ 进行性肢体及步态共济失调 ❖ 下肢跟腱反射消失 ❖ 起病5年内出现轴索感觉性神经病的电生理证据 ❖ 构音障碍 ❖ 四肢所有反射消失 ❖ 远端位置觉和振动觉消失 ❖ 踝反射呈伸性反应 ❖ 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无力
胝体发育不全
✓ 单纯型:主要表现为以脊髓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痉挛性截瘫
✓ 复杂型:除脊髓损害表现外,还可合并有眼球运动 障碍、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构音障碍、 吞咽障碍、小脑共济失调、锥体外系体征、肌萎缩、 周围神经病和痴呆等表现,另可伴有骨骼畸形、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