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进料检验尺寸和金相检测规定
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
![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0e38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3.png)
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原材料质量检验的标准,以确保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并能满足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
2. 检验项目2.1 外观检验原材料应具备以下外观要求:- 无明显的色差- 无明显的斑点或瑕疵- 表面平整,无凹凸不平2.2 尺寸检验原材料的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长度:±2mm- 宽度:±1mm- 厚度:±0.5mm2.3 化学成分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检测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是否满足以下标准:- 元素A含量:≥X%- 元素B含量:≤Y%- 其他元素和杂质限制2.4 物理性能检验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抗拉强度:≥Z MPa- 弹性模量:≥W GPa- 其他物理性能要求3. 检验方法针对每个检验项目,应采用适当的检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具体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应在检验计划中详细说明。
4. 检验记录所有原材料质量检验的结果应进行记录,并与相关检验标准进行比对。
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 检验日期- 检验员- 检验项目及结果5. 报告与评定根据检验记录和标准要求,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评定,并编制检验报告。
评定结果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不合格原材料。
6. 参考标准以下标准可作为参考:- 国家标准XXX- 行业标准YYY7. 修订记录本文档如有修订,应记录修订内容、日期和修订原因。
以上为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的内容概要,具体细节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产品和材料的特点进行具体细化。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714e5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5.png)
原材料检验规范
1.材料标识:
每批次的原材料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包括材料牌号、生产日期、供应商信息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2.外观检查:
检验人员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裂纹、凹痕等缺陷,同时检查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光谱分析仪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元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关注的主要元素包括碳(C)、硅(Si)、锰(Mn)、磷(P)、硫(S)等。
4.金相组织检查:
取样后进行宏观和显微观金相分析,观察和评估原材料的晶粒结构、晶界清晰度、相分布等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5.机械性能测试:
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测试原材料的屈服强度、延伸率、韧性等机械性能指标,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和评估。
6.表面处理检查:
若原材料经过表面处理,如镀锌、氧化等,需检查处理层的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7.包装和存储:
原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应的包装要求,并采取合适的储存方式,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受损。
8.记录和报告:
对每批次的原材料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制造工序和质量控制。
以上仅为一份冷轧板原材料检验规范的示例,具体的检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要的是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dbaec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6.png)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一、进货程序1.选择供应商:企业应根据供应商的信誉度、产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
2.签订合同:与供应商签订原材料采购合同,明确供应商应提供的原材料种类、数量、质量要求、价格和交货期等相关内容。
3.采购订单:根据合同内容,制定采购订单,并将订单发送给供应商,确认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
4.原材料进货:供应商按照采购订单的要求,将原材料交给企业,企业进行验收。
二、检验标准1.外观检验: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确保符合企业和产品的要求。
2.技术指标检验: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进行检验,如含水率、PH值、化学成分等。
3.可溶性物质检验:对原材料中的可溶性物质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不含有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害的物质。
4.检验设备检验:对用于原材料检验的设备进行检验,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验方法1.取样检验:对原材料进行取样,并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2.实验室检验:将取得的样品送到企业实验室进行化学、物理、微生物等多种方面的检验。
3.外包检验:将样品送到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确保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记录和报告1.检验记录:对每次原材料进货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样品编号、检验项目及其结果等。
2.检验报告:将检验记录整理成检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检验结果、检验方法、检验依据和结论等内容。
3.存档管理:将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进行存档管理,确保各项检验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证明性。
五、异常处理1.不合格品处理:如果原材料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企业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要求供应商退货或更换,或者进行再加工或处理等。
2.异常情况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出现。
3.整改措施:针对不合格品和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规定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e4a7e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4.png)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规定一、总则原材料进厂检验是指对厂家进厂的原材料进行质量、安全、外观等方面的检验和评估,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并且不对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本规定的目的是规范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的程序和要求,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二、检验范围1.原材料的外观检验,包括外观色泽、形状、气味等;2.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包括含水量、密度、粗度、PH值等;3.原材料的安全性检验,包括重金属含量、有害物质含量等;4.原材料的适用性检验,即对原材料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适用于特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
三、检验人员进厂检验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进厂检验工作。
他们应该严格遵守检验管理规定,并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检验。
四、检验过程1.厂家送货前应提前通知公司的进厂检验人员,以保证能够及时安排检验工作。
2.原材料到达公司后,进厂检验人员应及时查验送货单和货物标识,以确认货物和送货单是否一致。
3.进厂检验人员应按照检验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验、质量检验、安全性检验和适用性检验。
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或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要与厂家进行沟通,并及时记录检验结果。
5.检验完成后,应填写检验报告,并将其存档备查。
五、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1.如果原材料经过检验发现质量不合格,应立即通知厂家,并要求其进行整改或替换。
2.公司应与厂家协商解决不合格原材料的问题,并妥善处理退货和赔偿事宜。
3.不合格原材料应进行隔离,确保其不会被误用或混入到生产中去。
六、记录和报告1.进厂检验人员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并填写检验报告。
2.检验报告应包括原材料的详细信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和评价等内容。
3.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查,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七、监督和改进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和改进机制,定期对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1.定期评估进厂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2f6a937b4daa58da0114aeb.png)
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
1.目的
规范生产物料的质量控制内容、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允收准则。
2.适用范围
使用本厂塑胶原材料来料检验。
3.规范
检验项目与检验标准
序号
检验
项目
检查内容及质量要求
检查
时机
检验方法及工具
允收
准则
1
外观
色泽
对比首批来样留样颜色,不可有明显色差
领用开包生产前
目视
无色差
3
包装
1.包装不可有潮湿、破裂现象,封口应严密。
入库前
目视
正确
2.牌号和批号应清晰。
杂点
将抽取的原材料放在干净的白纸上检查,原材料中应无黑点和杂质。
领用开包生产前
目视
无杂点
外形
对比上批开料留样颗粒形状
领用开性
1.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材质测试报告是否符合材料物性参数表规定
入库前
目视
经生产能满足产品特性要求。
2.请供应商提供有害物质分析数据报告确认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入库前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71e8281ed9ad51f01df293.png)
原材料进场验收和见证取样检测制度一、目的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不合格产品严禁流入工程。
二、范围相关规范规定检测材料。
三、职责材料员、质检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验收。
技术负责人提供相关技术数据支持。
四、原材料进场验收,检查质保书、检测报告是否齐全,同时按照相关规范标准验收外观、尺寸等参数数据,部分材料按南京32号文相关要求进行报验。
五、相关产品检测一)砂检测1.执行标准:JGJ52-92《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2.检验批次:应以在施工现场堆放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计。
对于一次进场数量较少,且随进随用者,当质量比较稳定时,可以一个月为一周期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检验批,不足者亦为一个批次进行抽检。
每次从8个不同部位,取样22kg。
二)砼试块1.执行标准:GBJ107-87《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2.检验批次:1)砼试样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取样: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其取样不少于一次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2)对于现浇砼:a.每一班浇楼层同配合比砼其取样不少于一次b.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砼其取样不少于一次,每组为3块。
c.抗渗试块每500m3一组,每组6块。
3.检验项目:抗压强度。
4.检验结论;根据GBJ81-85,该砼试块28天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三)砂浆试块1.执行标准:JGJ70-9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测试方法》2.检验批次:每一楼层或每250立方米砌体中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取样不少于一次;每台搅拌机搅拌的砂浆取样不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取样不少于一次;当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有变更时,还应另作试块。
每次取样标养试块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由施工情况确定。
3.检验项目:立方体拉压强度。
四)水泥1.执行标准: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
原材料检验标准
![原材料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e6f7b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7.png)
原材料检验标准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定原材料检验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采购的所有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化学原料- 金属材料- 塑料- 纺织品- 电子元件3. 检验要求- 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正常,如有变形、污染、损坏等情况需记录并及时报告。
- 尺寸检验:根据产品要求,测量原材料的尺寸,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 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检测原材料的成分,确认其符合产品规格。
- 物理性能检验:根据产品要求,测试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如强度、硬度等指标。
- 包装检验: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包装标志与实际品名是否一致。
4. 检验流程1. 接收原材料并登记相关信息。
2. 进行外观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3. 进行尺寸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4. 进行成分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5. 进行物理性能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6. 进行包装检验,记录检验结果。
7.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原材料是否合格。
8. 合格的原材料按规定存放,不合格的原材料需及时处理。
5. 检验记录与报告- 所有检验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
- 如发现不合格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和处理。
- 检验记录应保存一定时间,并按需要提供给相关部门或客户查阅。
6. 质量管理- 原材料检验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专业人员进行。
- 定期对原材料检验标准进行评审,确保其与产品要求的一致性。
- 做好原材料检验工作的记录和档案管理,以便追溯问题和持续改进。
以上为原材料检验标准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相关文件和流程。
2-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及标准
![2-原材料进料检验规范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ff6935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6.png)
1.目的为了规范采购的原材料检验方式和标准,保证所购入的原材料符合本公司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购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3.职责3.1货仓部:来料的验收、保存等作业。
3.2 IQC:来料品质判定、标识及处理。
3.3生产部/品质部:来料的终审决定。
4.定义无5.程序5.1检验内容及要求5.1.1铜线采购标准5.1.1.1外观要求:光亮光洁、无氧化斑迹、毛刺及碰伤,包装应有防潮防护措施。
5.1.1.2尺寸要求:外径符合要求,采用千分尺进行检验。
圆铜线的直径及公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5.1.1.3性能要求:质地均匀,纯度高,无空心现象。
5.1.1.4伸长率应满足下表要求5.1.1.5电阻率要求:电阻率ρ20℃≤0.017241Ω·mm2/m;计算时,20℃时的铜线物理参数应取以下数值:密度8.89g/cm3,线膨胀系数为0.000017/℃,温度系数为0.00393/℃。
5.1.1.6包装:有产品合格证、并标明生产厂家、型号规格、重量、名称、生产日期。
5.1.1.7贮存期:半年。
5.1.2绝缘漆5.1.2.1绝缘漆采购标准5.1.2.1外观要求:颜色均匀透明的液体,无机械杂质和不溶解粒子。
采取目测方式进行检验,按《抽样计划》检验。
5.1.2.2粘度:;聚氨酯漆(40±1℃;4号粘度杯);20 ~ 60s;5.1.2.3包装:装绝缘漆的容器应洁净、无锈迹不得有泄漏现象。
采取目测方式进行检验,按《抽样计划》检验。
5.1.2.4合格证:有产品合格证,标明批号、生产厂家、名称、型号、重量、生产日期。
5.1.2.5贮存期:一年。
5.1.3自粘漆采购标准:5.1.3.1外观要求:颜色均匀透明的液体,无机械杂质和不溶解粒子。
采取目测方式进行检验,按《抽样计划》检验。
5.1.3.2粘度:醇溶自粘漆(40±1℃;4号粘度杯);20 ~ 120s热熔自粘漆(40±1℃;4号粘度杯);20 ~ 120s5.1.3.3包装:装绝缘漆的容器应洁净、无锈迹不得有泄漏现象。
原材料检验管理规定
![原材料检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05e35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c.png)
原材料检验管理规定一、检验目的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检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检验管理。
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化工原料、电子元件等。
三、检验要求1. 合格供应商的选择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必须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能力的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择应参考以下要求:- 供应商必须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并有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及时、可靠。
2. 原材料进货检验进货检验是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在原材料进货过程中,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检验:- 对每批次进货原材料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包括尺寸、颜色、外观等方面;- 对样品进行化学、物理性能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对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检验证书进行审核,确保检验报告真实准确。
3. 检验记录与管理为了追溯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不合格品,应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管理制度:- 检验员应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报告,包括检验项目、结果、检验日期等;- 检验报告应存档保存,以备查询和追溯;- 不合格品应及时做出处理决策,并记录不合格品处理情况。
四、检验责任1. 生产部门责任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原材料的进货、接收和存储,并确保按照标准进行原材料的使用。
生产部门应配合检验部门进行进货检验,并及时处理不合格品。
2. 检验部门责任检验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原材料的检验工作,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可靠。
检验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并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提升检验水平。
3. 质量管理部门责任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原材料检验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并监督检验工作的实施情况。
质量管理部门还负责处理不合格品的问题,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解决。
五、经济处罚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按照公司的相关制度执行经济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退换货等。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2af0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9.png)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一、背景介绍为确保公司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维护产品的品质和企业声誉,特制定本《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测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各部门采购的原材料,并旨在建立一套标准的检测流程,确保原材料进场质量的稳定与可靠。
二、管理标准2.1 原材料采购标准1.在进行原材料采购前,相关采购人员应根据产品的需求,制定详细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并明确标准中的技术指标、质量要求和特殊要求。
2.采购人员应通过与供应商的沟通了解其质量控制体系、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情况,并进行合格供应商的认证。
3.采购人员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之前,应向供应商提供详细的技术规范,并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应明确检验前标准样品的提供方式及相关费用。
2.2 原材料进场检验流程1.采购人员在原材料到货之前,应提前通知质检部门,确保质检人员及时准备好检验所需设备和材料。
并按照检验标准和程序进行检验操作。
2.质检人员应按照检验标准,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验、化学组成分析等,将检验结果详细记录,并在《原材料检验报告》中体现。
3.如需检验仪器不能及时进行检验,质检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部门通报,并及时协调解决。
4.如发现原材料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质量要求,质检人员应立即通知采购部门,并协助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调解,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2.3 原材料存储和标识管理1.原材料应妥善存放于指定的库区,并进行合适的区域划分,确保不同种类的原材料不混杂存放。
2.库房管理员应按照原材料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存储方案,并严格执行。
3.库房管理员应根据原材料的特性,标识原材料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供应商等信息,以便进行追溯和管理。
4.原材料进出库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数量、日期、用途、接受人员等,以便于对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和管理。
2.4 原材料质量问题处理1.如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质量要求,采购部门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
原材料进厂检验准则
![原材料进厂检验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ad76a0c998fcc22bdd10dde.png)
原材料进厂检验准则本厂原材料包括:生产用外购钢材、外协铸件、外协锻件、外协焊接件、外购标准件一、生产用钢材成品检验规范(一)钢材的材质报告、质量合格单、送货单(数量、品种、规格)等核对。
由采购员、库管员、专职质检员共同检验、校对、核实(二)几何形状的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三)表面质量及尺寸和外形检验由专职质检员负责检验。
1.表面质量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a. 承压用加工钢材表面质量: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气孔、裂纹、结疤、折叠和夹杂等,如有缺陷必须清理。
b. 切削加工用钢材表面质量(1)公称尺寸V 100伽时,局部缺陷允许深度不大于钢材公称尺寸的负偏差。
(2)公称尺寸》100伽时,局部缺陷允许深度不大于钢材尺寸的公差。
2.尺寸与外形检验a.棒料棒料分为圆、方、六角、八角等形状,棒料的生产分为热轧、冷拉及锻制,均有尺寸精度规定,其中冷拉件尺寸精度尤为严格。
热轧圆钢直径和方钢边长允许偏差(伽)热轧圆(方)钢弯曲、圆度、脱方允许偏差(伽)(四)检验锻造成品的检验规范按合同和锻件订货单和工艺上写明的锻件采用的标准、材料牌号、外形尺寸、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检验内容和方法外观质量1、外观质量形状、裂纹、伤痕、重皮、平整、过烧1、目测2、磁粉探伤3、着色4、超声波2、几何形状、尺寸外形、尺寸、余量、壁厚、错移、偏心、弯曲、翘曲、垂直1、量快量2、样板检3、壁厚仪4、平板测5、V型垫铁内部质量1、低倍检验缺陷10~30倍放大镜2、酸射法检验2、流线、枝晶、缩孔痕迹、容洞、夹杂、裂纹横向或纵向断面检查3、硫印法检验金属偏折(硫分布不均)取样分析4、断口检验过热、过烧、白点、分层、萘状、石状、层状、内裂、疏松、气泡、白斑、折断检验5、咼倍检验非金属夹杂物1、显微镜2、材质分析金相组织检验项目条件检测方法和允差硬度(HB )同钢号同热处理炉次1、每批次抽检5%,少于5件性能检验铸造成品的检验规范按合同、铸型图纸和铸件订货单及工艺上标明的铸件采用的标准、材料元素牌号含量百分素、重量、数量的核对和各种性能检测、无损探伤检验检验内容和方法铸件的检验项目主要有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内在质量1.外观质量检验包括:表面缺陷检验、表面粗糙度检验(1)表面缺陷检验,如:粘沙、气孔、砂眼、夹渣、冷隔、微裂纹等。
原材料类来料检验标准
![原材料类来料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c7412fdbd64783e08122baf.png)
材质(合金钢)
光谱仪或化学分析、金相显微镜
检测母体来料化学成份和金相组织符合材料国标、行标规的要求1~2支/每规格
3
切割板料
规格尺寸
目测
测量下料部件尺寸。
符合图纸、工艺及计划要求
切割平整,无气割残渣
抽检
外观
目测
观察检查评定
全检
规格尺寸
钢卷尺、游标卡尺
使用量具测量钢板的外形尺寸和厚度。
1~2件/批
外观
目测
观察检查评定
无严重锈蚀或明显的磕碰伤。
全检
2
圆钢
质保书
目测
核对质保书所填牌号、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圆钢外径符合采购要求;
全检
规格尺寸
钢卷尺、游标卡尺
测量长度和外径。
2支/批
外观
目测
观察检查评定
无严重锈蚀或明显的磕碰伤。
原材料类来料检验标准
序号
产品名称
检验项目
检验工具/方法
检验内容
技术要求
抽样方法
判断结论
1
钢板、钢管、角钢、槽钢、工字钢、扁钢
质保书
目测
核对质保书所填牌号、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钢板、扁钢厚度符合采购要求;
钢管内孔符合采购要求;
角、槽、工字钢厚度、高度、宽度符合采购要求;
全检
各项检验结果均符合要求时判断为合格并做记录。
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6afb01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8.png)
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1. 引言原材料检验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本公司建立了原材料检验管理制度,规范原材料检验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所有原材料在入厂前都能被严格检验和控制。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从外部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包装材料等进货品种的检验,以及内部合作厂家及子公司的送检品种检验。
3. 检验流程3.1 检验要求所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本公司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条件。
检验应覆盖以下内容:•尺寸、重量、外观•包装完好,无损伤、接头毛边、倒角、过划伤痕等•物性、化学性能符合要求•内部结构无明显异常等3.2 检验方案本公司制订每种原材料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流程,为检验提供基准。
同时,为了提高检验效率,规定了每批次的检验数量和频次。
同时,为了提高检验质量,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第三方检验机构或者对送检样品进行委托检验。
3.3 检验操作每批次原材料到货后,首先要进行验货,确认货物包装完好,是否与购货合同及物流公司所提供的货物信息符合,然后进行抽检。
抽样的数量大小应该根据每种原材料的特性确定。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验、尺寸量测、性能测试等。
3.4 检验记录所有的检验记录都应该在指定的检验表中进行记录,并且应该进行签字确认。
检验记录应记录样品编号、批次号、采购日期、送检日期、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备注等信息。
检验记录应该存储在指定的文档室中,并备份电子文档。
4. 质量控制4.1 不合格品处理当原材料检验不符合要求,即为不合格品,检验人员应该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等相关部门。
在不影响生产和质量的情况下,我们会采取尽可能多的方式来挽回经济损失,但在重要的质量问题上,时间和成本的压力不能放弃生产质量。
采购部应负责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请求整改或返工,并按协议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4.2 技术意见与质量优化除了对原材料进行常规检验外,检验人员还应将其职业理念贯穿到检验实践中。
原材料来料检验规定
![原材料来料检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f6e100b7cd184254b35357b.png)
原材料来料检验规定JZ110011、本文件所述抽样方案均以计件法抽样,即一个样本中只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即不合格数计为1,不重复记数。
2、除非特别说明以外,产品的等级并不决定工序检验的等级。
3、如有新的产品,检验时按图纸、样品或相近的标准套用。
4、产品等级A、B、C、指:4.1 A级对所有技术要求严格控制。
4.2 B级主要要求如装配长度、影响锤(斧)使用功能进行严格控制,对表面质量进行一般控制。
4.3 C级对影响锤(斧)使用功能的要求进行控制。
5、本文件中未注明的尺寸单位为mm,未注尺寸公差为±1.6、本次换页修改内容:第三页中条款“1.3”,更改钢材的抽样方案:由“不定期抽样送验,…….”改为“采取定期抽样送验,每季度抽样数为1~2个样本.7、本文件在换版时,旧的版本随之作废。
1.钢材1.1技术要求1.1.1钢材的显微组织要求晶粒细小,无杂质和开裂现象.1.1.2钢材的化学成份符合如表1要求(摘自ANSI B173.1-1990):1.2试验方法委托外单位做金相试验和化学分析.1.3 抽样方案采取定期抽样送验,每季度抽样数为本1~2个样本.2.木材2.1技术要求2.1.1木材的含水率低于15%2.1.2木材的尺寸按进货单上(或进货发票)的规格验收,尺寸公差为±5 mm.2.1.3木材的表面质量不允许裂纹、虫孔疤(面积大于20mm2 )。
2.2检验方法2.2.1含水率用温度计测量.2.2.2尺寸用圈尺或直尺测量.2.2.3表面质量自测.2.3抽样方案2.3.1含水率和尺寸测试按GB2828-87正常检测二次抽样方案进行,合格质量水平(AQL)4.0,检测水平为S-2,抽样方案如表22.3.2表面质量按GB2828-87中正常二次抽样方案进行,AQL为6.5,检测水平为S-4,如表33.生胶、碳酸钙、香焦水、防锈油及其他辅料。
3.1技术要求3.1.1 必须在合格分承包方中采购.3.1.2收购时由仓库人员核对数量或重量颜色等,在收料单上签收即可.3.2检验方法3.2.1重量用磅称。
金属原材料类检验规范
![金属原材料类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1ef1e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9.png)
金属原材料类检验规范一、样品采集与处理1.样品的代表性:从不同批次或供应商采集的样品应能代表整个批次的质量水平。
2.样品存放:样品应储存于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防止受潮、变质等。
3.样品处理:针对不同金属原材料,可进行表面处理、热处理等,以模拟实际应用条件。
二、外观检验1.表面缺陷:检查样品表面是否存在划痕、氧化、麻点等缺陷。
2.形状尺寸:测量样品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检查是否符合指定要求。
3.包装要求:检查样品的包装是否符合运输和储存的相关标准。
三、化学成分检验1.采样方法:根据不同金属原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合的采样方法,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元素分析:使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测定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比较实测值与标准值是否符合要求。
3.杂质检验:检查金属原材料中是否存在非金属杂质,如氧化物、硫化物等。
四、机械性能检验1.抗拉强度:通过拉伸试验,测定样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机械性能指标。
2.硬度测试:使用硬度计测量样品的硬度,比较实测值与标准要求是否符合。
3.冲击韧性:进行冲击试验,评估样品的抗冲击性能,判断其在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
五、热处理性能检验1.退火性能:通过热处理试验,观察样品经退火后的晶粒结构、硬度等变化情况。
2.强化效果:对样品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评估样品的强化效果和耐腐蚀性能。
六、非破坏性检验1.金相检验:对样品进行金相分析,观察和评估样品的组织结构、晶粒尺寸等微观结构特征。
2.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探测仪对样品进行无损检测,评估样品的内部结构和缺陷情况。
3.磁粉检测:对样品进行磁粉检测,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裂纹、孔洞等表面和内部缺陷。
七、可燃性和腐蚀性检验1.可燃性测试:对样品进行可燃性测试,评估其燃烧性能和火灾危险性。
2.腐蚀性测试:将样品置于不同腐蚀介质中,观察其耐蚀性能和腐蚀程度。
总结:以上是金属原材料类检验规范的一般内容,金属原材料的检验规范旨在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定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4de00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2.png)
原材料入厂检验规定编制:审核:审批:公司1 范围本检验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的设备用原材料..原材料包括型钢、条钢圆钢、矩形钢、六角钢、钢板、钢管等..2 检验人员必备标准GB/T 2975 钢及钢制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5310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T 8163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2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13793 直缝电焊钢管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222 弹簧钢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3077 合金结构钢GB/T 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9787 热轧等边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_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 11263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GB/T 228 拉伸试验GB/T 232 弯曲试验GB/T 229 金属常温冲击韧性试验法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 944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的规定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光谱分析方法3 原材料的重要度分级根据零部件材料在产品结构上的重要性;将原材料分成A级和B级..详见表1 A级产品钢材一览表 ..A级: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人身安全或最终产品的主要使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材料..如振动器固定架、筛箱侧板等部件的原材料..B级: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原材料;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表1 A级产品钢材一览表未列入此表的为B级4 原材料的检验规程原材料进厂后;库房管理人员首先依据订货合同进行包装质量、外观质量、几何尺寸、材料数量、重量检查验收;然后填写“进货报检通知单”..检验人员在接到“进货报检通知单”后;应核查质量证明文件、订货合同等文件资料;按照检验规程要求;进行检验并做记录..B级材料进行外观质量、几何尺寸的测量;大型钢材全检;大批量小型材料每批抽检不少于5件;A级材料按照其质量特性按批进行检验;必要时委托第三方进行检验..参考表2 原材料理化性能试验项目;对不同钢材进行不同项目的理化性能试验;并填写“进货检验记录”..表2 原材料理化性能试验项目5 试样制备及送检要求原材料的理化性能取样由检验中心负责;严格按照相应材料标准规定进行;包括取样项目、数量和试样截取的位置、方向、加工余量及组批的正确性和取样的代表性等;送交试验室作理化性能试验..质检中心要把原材料制造方提供的检验资料和进厂后的检验资料存档保存..5.1 试验制备;参考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a)取样位置依照GB/T 2975要求;对型钢、条钢、钢板采用严格的取样部位规定..如圆钢的拉伸或冲击试验在1/4倍直径处;钢板的拉伸或冲击试验在1/4钢板宽度处..b)取样时;试料应有足够的尺寸以保证有足够尺寸加工试样..c)气割方法取样;防止过烧、加工硬化而影响力学性能..试块边缘外至少留20毫米的加工余量..d)取样方向一般为钢材长度方向;也可根据产品标准规定..5.2 试验加工和检验5.2.1 金相和化学成分试块2件;参考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光谱分析方法和 GB/T 13298 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进行试样的准备和试验..试块高度为25毫米;便于夹持;允许方形横截面或圆形横截面;方截面尺寸为20x20;圆截面直径为20毫米..上下两个面表面粗糙度小于Ra 0.8;便于试验前表面抛光..5.2.2 冲击试验试块3件;参考GB/T 229 金属常温冲击韧性试验法进行试样的准备和试验..试料准备:从抽样产品上气割切取足够量的材料试料;长宽尺寸为100毫米;料坯加工:将试料进行机械加工;长宽均为80毫米;试样加工:最后磨削加工并加工成最终55毫米长;截面10×10毫米的最终试样..如果原材料厚度小于10毫米;可以制作截面10x5毫米的试样..5.2.3 弯曲试样3件;参考GB/T 232 弯曲试验准备试样和进行试验..试样厚度的规定:钢材厚度不大于25毫米时;试样厚度应为原产品厚度;否则;可机加工减薄至25毫米;并保留一侧原表面;试样长度= 1.57×板厚+弯心直径+140mm;弯心直径一般情况下等于板厚;选择时查相应原材料标准;如GB/T 700 碳素结构钢..试样宽度为20-50毫米;当钢板厚度超过10毫米;则试样宽度为2倍板厚..试样弯曲到180度以后;其拉伸面上沿任何方向不得有单条长度大于3mm的裂纹或缺陷..5.2.4 拉伸试样2件;参考GB/T 228 拉伸试验准备试样和进行试验..矩形试样的拉伸标距:30×板厚开方后乘以5.6+10 mm拉伸标距截面处的宽度:30mm夹持部分宽度45mm原材料厚度超过25毫米;可以采用圆截面拉伸试样..5.3试样送检;首先准备好以下用于材料检测报告用的数据和内容:a)样品/项目名称:填写原材料类型、材质b)委托单位名称和地址c)原材料类型、材质、规格尺寸、数量d)检测依据材料国家标准e)检测项目如夏比冲击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化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f)试验方法针对检测项目的试验国家标准g)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温度等。
金属原材料类来料检验标准
![金属原材料类来料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c2367f0ff00bed5b8f31de7.png)
分层
不允许出现材料有分层的现象
0
目视
L-Ⅱ
( )
锈斑
每1mm2内。允许面积小于30mm2相距大于200的不起皮锈斑3处
目视
氧化
铝、铁板允许每1mm2内。面积小于15mm2相距大于300mm的不起皮氧化3处
目视
黑点
120以下
12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以上
允许公差(mm)
+
±
±
±
±
附2:大板料规格材料,其尺寸公差MIL-STD-105D标准进行,当来料不需特别放行.挑选时,由MRB作出处理
电解板允许每1 mm2内,面积小于80 mm2相距大于300mm的2处
目视
起皮
材料表面不允许有起皮现象
目视
镰刀弯
每2m内允许镰刀弯小于(双边
用直尺或其它平直工具靠钢。
变形
每1m内允许弯曲变形量小于1mm(仅指板材)
原材料平放水平尺用塞尺量
不允许有明显手感的凹凸及压印变形
手感
波纹
不允许有明显手感波纹
手感
3.1金属原材料类来料检验标准(共1页)
金属原材料类来料检验标准
供 应 商
来料规格名称
送 检 人
采购单号
订购数量
来料数量
来料日期
备注:以上由生产计划部仓库收料人填写
批次
物料编码
送检日期
容易出现的主要缺陷
1.折弯有裂痕,板材中夹杂尺寸严重超差的材料
2.表面撞击变形,锈斑,折弯成型后,内应力大,导致工件扭曲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b2c90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4.png)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原材料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厂原材料的检验工作。
二、检验范围
1、原材料进厂检验范围:包括外观、尺寸、性能、数量等。
三、检验技术
1、原材料检验技术采用指定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具体检验项目可根据原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结果必须符合技术要求。
四、组织实施
1、原材料检验由企业质量主管负责组织实施,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2、原材料检验由质量检验组负责实际检验,原材料检验报告由质量检验组负责准备,由企业质量主管签字确认。
五、检验分类
六、检验报告和质量记录
1、检验报告: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检验报告表中,由质量检验组准备,由企业质量主管确认和签字,作为企业质量控制的重要证据。
2、质量记录:对所有进厂原材料的检验记录及检验结果,应当保存有效的质量记录,以备审核和查询。
七、审核制度
1、审核制度:对进厂原材料检验制度的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进料检验—尺寸和金相检验规定
一、原材料进料检验项目:
1、验收供应商的“材料质保书”。
2、每个炉号均应检验“外径、长度、表面质量、化学成份、低倍酸蚀”。
二、检验时间及检验要求
1、材料进公司后,由原材料库主管向进料检验员报检;
2、首先验收“材料质保书”与所送物料一致,每批次至少抽检5件棒材,检验“外径、
长度、表面质量”,合格通知钢材库下料办理入库手续;
3、国内产品材料:由仓库主管根据当批钢材入库单,在下料时收集取每个炉号钢材的料
头,交进料检验员送检测中心检测化学成份和低倍酸蚀;
4、国外产品材料:来料时就抽样检验,即在下料使用前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批量使用,
如果材料急用,来不及检测的,必须有分管副总签书面“放行单”,材料库方可下料。
5、所有送检试样,检测中心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测试,并出报告交进料检验员。
有
急要的试样,送检人就在检测中心的“送样登记表”上注明时间期限。
不能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的,必须向部门主管汇报。
三、检测取样
由钢材料库主管负责,有困难时可请分管副总协调。
四、检样数量
1、取样:每个炉号取两个试样,即两个料头;
2、化学成份检测:每个炉号做一个试样;
3、低倍酸蚀:每个炉号做两个试样。
五、试验报告和试样
1、进料检验员按ERP要求对每批入库钢材编制批号,并填写在“钢材入库单”上;
2、钢材库主管按“钢材入库单”送样,不得有遗漏;
3、进料检验员交一“钢材入库单”联给检测中心,检测中心按入库单上的明细,每个批
次即每个炉号的钢材均应出具试验报告,未收到试样的批次,应主动与进料检验员沟通;
4、试样应按规定装入试样袋,标识清楚,存入试样柜中,便于复验;
5、任何时候按ERP上的批号抽查,检测中心均能提供检测报告和试样。
六、材料金相检测要求
1、国内产品:用报废产品解剖检测热处理金相组织,尽量做到每个直径每个月做一个。
2、国外产品:每个月每个型号产品抽一个炉号做随炉试样或整件产品送检测中心。
品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