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极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文人们用他们的笔记下了这一历史盛况,在宋代的诗词中有不少是描写当时茶文化的,这些诗词为我们今天更好、更生动地认识宋代茶文化提供了甚多的帮助。

本文不揣简陋,将自己的一些认识奉献给喜好中国茶文化的方家,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诗词中所提到的名茶宋代诗词众多,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这些名茶有的从唐代开始就是名茶,如蒙顶茶、顾渚紫笋茶,有的是在宋代新涌现出来的,如北苑茶等。

1、龙凤茶,宋代最为著名的茶,产于福建的建溪流域,诗见王禹偁《龙凤茶》。

2、鸠坑茶,唐代贡茶之一,宋代名贡,产于今浙江省淳安县,诗见范仲淹《鸠坑茶》。

3、七宝茶,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梅尧臣《七宝茶》。

4、双井茶,当时的贡茶之一,产于江西省修水县,诗见欧阳修《双井茶》、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5、宝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诗见王令《谢张仲惠宝云茶》、欧阳修《双井茶》。

6、日注茶,又名日铸茶,产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日铸山,诗见苏轼《宋城宰韩文山惠日铸茶》。

7、卧龙山茶,产于浙江省绍兴市,诗见赵几《次谢许少卿寄卧龙茶》。

8、蒙顶茶(蒙山紫笋茶),产于四川省蒙顶山区,诗见文同《谢人寄蒙顶茶》、陆游《秋晚杂兴十二首》。

9、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月兔茶》。

10、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诗见苏轼《怡然以垂云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11、修仁茶,产于今广西荔浦县,诗见《饮修仁茶》。

12、峨眉雪芽茶,产于今四川省峨眉山,诗见陆游《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二首》。

13、七宝茶,产地不祥,诗见梅尧臣《七宝茶》。

14、北苑茶,产于福建北苑,是当时声誉最高的贡茶,诗见蔡襄《北苑茶》,北苑茶多制成龙凤团茶,但龙凤团茶并非一定是北苑所出。

二、赐茶及谢茶表之类现象唐代的皇帝偶尔会赐一些贡茶给大臣,在宋代则赐茶之风甚盛,受到皇帝恩赐茶叶的大臣们常要作诗或作文章对皇帝的恩赐表示感谢,称为"谢茶表",如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写过此类"谢茶表",可参见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表》,有关的诗可见以下几例。

茶文化最著名的诗句_1

茶文化最著名的诗句_1

茶文化最著名的诗句(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茶文化最著名的诗句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8首唐宋名家茶诗词赏析,品味千年茶文化!

8首唐宋名家茶诗词赏析,品味千年茶文化!

8首唐宋名家茶诗词赏析,品味千年茶文化!
标题:茶韵千年:唐宋茶诗词赏析
引言:
茶,这个字眼,如同一种古老而醇厚的韵味,弥漫在中华文化的每一个角落。

在唐宋时期,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文化象征。

诗人用笔墨描绘出了茶的千姿百态,品茶如品人生,这便是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唐代:茶的颂歌
1. 《玉泉仙人掌茶》——李白
此诗以玉泉山之玉泉仙人掌茶为题材,描绘了采茶人的艰辛和制茶过程的乐趣。

诗中呈现了茶叶制作过程中所包含的苦与乐,展示了茶叶的独特魅力。

2. 《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
白居易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山间用清澈的泉水煮茶的情景,展现了对茶的热爱和享受。

这首诗表达了品茶过程中的愉悦感受,让人感受到茶的清新与自然。

二、宋代:茶的艺术
1.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苏轼以超然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烹茶的画面。

诗中描述了采摘茶叶的过程和烹茶的乐趣,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茶的欣赏。

2.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陆游在诗中描述了雨后品茗的情景,表达了对江南春色的赞美和对茶的热爱。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品茶时的感受,让人感受到茶的静谧与美好。

三、结论:
唐宋时期的茶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展现了茶叶背后的故事,揭示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通过这些诗作,我们可以品味到千年茶文化的韵味,感受到茶叶带给人们的愉悦与享受。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借助这些诗作,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茶文化的经典古诗词诗欣赏

茶文化的经典古诗词诗欣赏

茶文化的经典古诗词诗欣赏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煎茶》唐·成彦雄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尝茶》唐·刘禹锡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记龙团》宋·苏辙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睛窗。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范仲淹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饮茶一己偏居多惆怅,新茶盈杯费思量。

浮沉逆顺终须止,冷暖甘苦唯留香。

茶叹山间竹雾绕,独登缈亭上。

茶绿伴金樽,润唇淡淡香。

观鹤随仙游,闲清野云凉。

拾此得心悦,凡事多沧桑。

论茶道挥铁剑,斩乱马,壮志从未寄篱下。

天虽变,夕日落,不如抿茶话桑麻。

有关茶文化的诗句琴茶【唐】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唐】曹邺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唐】成彦雄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唐】顾况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唐】李郢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唐】灵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唐】刘兼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古以来,茶就和诗、画、书法一样,成为文人雅士的文化嗜好,因此有很多优美的茶诗留传至今。

下面是十首最出名的茶诗:1.《茶经》茶盛香兰心,品自清雅神。

叶泡事须半,汤色始觉真。

七沸烟霞起,九曲云山新。

管窥蛮荒意,可得信台人。

《茶经》是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这首诗句落落大方、自然流畅,表现了品茶的过程以及饮茶所产生的清爽和兴奋的情感,具有一定的诗意和韵味。

2.《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中“离离原上草”应是茶名“离离泡”,意为茶利于减压养生,令人强身健体,“一岁一枯荣”指的是茶的生长生命周期。

3.《品茶》屈立行处清风起,匣中佳品琥珀绿。

光浑似镜澄无限,翠剖似花香满屋。

双耳庆幸逢茶会,好茶不枉寄远途。

小火默举炭熏手,注空香中火自怒。

这是宋代文学家朱权所作的诗歌,描述了一位独行的茶客品尝珍品茶时的场景。

诗歌以其雅致的语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人们。

4.《鹧鸪天·踏青》三分春色两分泉,一片茶心半片仙。

门前流水溅花井,砌下莺啼笑洞天。

瓯里笙歌宾退後,山头月色宴还鲜。

每逢佳节倍思亲,桃花潭水淼淼生。

这首诗是元代文学家辛弃疾的千古名篇,描绘了春天踏青时,品茗泉水,欣赏自然之美的乐趣。

5.《贫女花·过雨轩茶香》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是清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所作,其中“过雨轩茶香”形象地表达了品茶的神思。

6.《清平乐·何须溪石为流水》何须溪石为流水,含笑却暗凋零。

花中有女仙,今日偶题名。

谁将烟海里,明月共此时?子规声里水初寒,鹿鸣山更幽。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首诗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蒋损所作,他常常携带茶具赏景,过客到而留意其行为,为其写下了这首以品茶为概念的诗歌。

铁观音茶文化的诗词欣赏

铁观音茶文化的诗词欣赏

铁观音茶文化的诗词欣赏铁观音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那么关于铁观音茶文化诗词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铁观音茶文化的诗词,一起来看看。

铁观音茶文化的诗词《咏茶十二韵》(唐·齐已·五言排律)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山仙人掌茶并序 (唐·李白)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

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一作鸭)。

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

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

盖饮乳水而长生也。

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

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

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

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

所以能童振枯,扶人寿也。

余游金陵,见宗侄位置中孚,示余茶数十片。

拳然重迭,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

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末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

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末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对茶》(唐·孙淑)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夏日闲居》(唐·张籍)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最美十首茶诗

最美十首茶诗

最美十首茶诗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茶叶也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意象和诗意。

下面是最美的十首茶诗,这些诗句描绘了茶的优雅和文化内涵。

1.《品茶》- 陆游品茶独自幽闲,闻香醉极春寒。

一片轻烟缭绕处,万般柔情萦心间。

这首诗表达了品茶者独自享受茶香的宁静和愉悦,茶香在寒冷的春天里充满了温暖与柔情。

2.《夜泊牛渚怀茶》- 陆游细雨蒙蒙湿透巾,荷叶罗裙湿不见。

东篱抱茗待晚凉,檐滴初霁夜闲眠。

这首诗以夜晚泊船时抱茶等待凉爽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茶在夏夜中的清凉和宁静。

3.《太湖船上》- 杨万里轻舟静泛太湖中,暖晴微风满舱空。

绿叶洗开红尘梦,一壶清茶带幽香。

这首诗将船上的宁静与太湖的美景结合在一起,茶叶的香气更是为这幅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诗意。

4.《西湖六月》- 茅盾西泠一片春风里,小舟湖水上。

青山绿水清风,一壶茶暖心头。

这首诗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将茶的温暖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合,描述了品茶时的宁静与舒适。

5.《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水碧沙明两岸青,暖风熏得游人醒。

一生有酒须当醉,今夜茶韵最相听。

这首诗歌中,茶被描述为一种令人陶醉的饮品,茶的香气和韵味成为了人们夜晚的伴侣。

6.《南乡子·闻茶香》- 杨洪基狂风卷起朝阳红,青山茶香漫四方。

世上无言最动听,唯有茶香入心肠。

这首诗以茶香为主题,将茶香与风景相结合,表达了茶香对人们内心的触动和感动。

7.《裴迪诗》- 王之涣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引得江山入茶杯,一杯香气胜千杯。

这首诗将茶比喻为一种带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饮品,一杯茶的香气胜过千杯酒的醉意。

8.《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这首诗没有直接提到茶,但它描述了一个人在夜晚独自思考的情景,而茶常常是这样的时候的最佳伴侣。

9.《清明日望吴门山》- 刘禹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华茶文化——茶谚诗词

中华茶文化——茶谚诗词

——茶谚诗词茶与诗词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质量上乘。

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赞美茶的首推的应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

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祖国山区孕育的奇产——茶叶。

诗中云,茶树受着丰壤甘霖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农民成群结队辛勤采制。

晋代左思还有一首著名的《娇女诗》,非常生动地描写了两个幼女的娇憨姿态和烹煮香茗的娇姿。

唐代为我国诗的极盛时期,科举以诗取士,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

此时适逢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之风更炽,茶与诗词,两相推波助澜,咏茶诗大批涌现,出现大批好诗名句。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

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

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

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

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

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以饮茶而闻名的卢仝,自号玉川子,隐居洛阳城中。

他作诗豪放怪奇,独树一帜。

他在名作《饮茶歌》中,描写了他饮七碗茶的不同感觉,步步深入,诗中还从个人的穷苦想到亿万苍生的辛苦。

寺院出身的“茶圣”陆羽,经常亲自采茶、制茶。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茶文化渊源流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茶有着极深的情感和热爱。

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古代文人墨客们对茶的赞美和描写,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词,为我们展示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

第一首是唐代诗人陆羽的《茶经》中的诗句:“采茶去无路,青山多远近。

遥知不是雾,揽月当堂茗。

”这首诗概括了采茶的过程和茶的品质,表达了对茶叶的深情厚意。

陆羽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先驱者,他在《茶经》中详细介绍了茶树的栽培、制作和品饮方法,对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句子:“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茶,但通过境界的描绘,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与喝茶时的惬意相契合。

茶是一种让人放松心情、卸下烦恼的饮品,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凉风起,君子情意自在。

第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茶山行》中的句子:“数载初闻名,乍準闭门品。

频移说可病,未敢茶言心。

”这首诗抒发了茶对身体健康的好处,以及对茶文化的顾虑和感慨。

茶叶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在古代就已经广为人知,陆游通过这首诗向人们传递了对茶文化的认同和推崇。

第四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自君王节度越王宅茶湖亭观钟池石台三十韵》中的句子:“御營瀑布小歸来,半岩懸激斷流笳。

九龙次第潮云雨,一飏相向涌潜霞。

”这首诗以茶湖为背景,描绘了茶山的壮丽景色。

茶山以其雄奇壮丽、秀丽多姿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目光,成为了他们倾吐心声和释放情感的净土。

第五首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小石城东山》中的句子:“东山虽小最能作,山鸟山花不用苦。

”这首诗旨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给人以宁静自由、舒适愉悦之感。

而与茶文化相伴的正是这种自然的和谐,品茗时,人们可以感受到茶的香气,听到自然的声音,享受到内心的宁静。

古代诗词中关于茶文化的描写数不胜数,从而反映了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描写茶的古诗分享与赏析

描写茶的古诗分享与赏析

描写茶的古诗分享与赏析1、《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作者:苏东坡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东坡这一首诗虽然不被广大老百姓熟知,但是因为最后一句用美人来比喻茶的奇妙想象,而被历史上的文人赞叹不绝。

苏东坡另一首诗也是用美人来比喻原本没有生命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通过这一个比喻,西湖的形象顿时印在我们心上。

而这首赞美茶的诗,运用类似的手法,将茶的清新美好和动人风味在字里行间描绘得淋漓尽致。

千年后的我们阅读这首诗,仿佛喝到了绝美好茶,当真唇齿留香。

2、《竹枝词·咏茶》作者:马祖常红蓝染裙似榴花,盘疏饤饾芍药芽。

太官汤羊厌肥腻,玉瓯初进江南茶。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马祖常。

这首诗虽然是写茶,但是前两句却先从宫廷中丰富的菜肴入手。

第一句,是描写菜的颜色,说这些菜像红蓝相间的石榴花一样鲜艳。

第二句则是说菜的形状,各种各样,就像芍药芽一样展开。

而后两句则切入正题,说皇宫里负责膳食的人认为肉汤和羊肉太肥腻了,所以特地用玉瓯准备了江南茶。

这首诗突出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但也正因为这奢华,才显得这江南茶的清秀,显得这江南茶的可贵。

这正是这首诗好的地方,层层铺垫之后,江南茶就好比粉墨登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3、《茶》作者:王镃圆石磨边转片时,晴雷隐隐玉云飞。

龙身带入波涛里,化作清风去不归。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王镃。

这首诗形象生动描写了泡茶时的情景。

“晴雷隐隐”是写煮茶的情况,而后两句则是写茶叶入水的情形。

诗人将茶叶比作龙,点明“化作清风”,突出茶叶之飘逸,突出茶香之清新,可谓精妙无比。

虽然我们没有喝到这样的好茶,但是通过这首诗,却能感受到诗人对茶的热爱,感受到茶香缕缕,让人心旷神怡。

4、《茶》作者:丁谓真上堪修贡,甘泉代饮醇。

刘琨求愈疾,陆纳用延宾。

顾渚传芳久,邕湖擅价新。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1、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钱起·唐《与赵莒茶宴》
译文:翠竹下之下举行茶宴,一道饮紫笋茶,并一致认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

俗念虽全消,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

2、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李清照·宋《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译文: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3、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唐《山泉煎茶有怀》
译文: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4、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张继·唐《山家》
译文:全家正忙着趁晴焙茶、晒谷。

屋子里因为焙茶烧柴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

5、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辛弃疾·宋《定风波·暮春漫兴》译文: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

而今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茶文化诗词赏析

茶文化诗词赏析

茶文化诗词赏析茶文化诗词赏析《茶》【唐代】元稹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赏析:这是一首宝塔诗,饶有趣味,香叶嫩芽的楚楚形态跃然眼前,结尾处,茶的神奇妙用在于可以洗尽古人今人之不倦,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享受着神仙般快乐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山泉煎茶有怀》【唐代】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赏析:“坐酌”与“看煎”的`对偶,“泠泠”与“瑟瑟”的对偶,这是描述煮茶的情景,可见诗人在选词上颇为用心,给人一个非常生动具体的意象。

白居易还常赴文人茶宴,茶助文思,茶助诗兴,以茶修德,吟诗品茗,人生难得清欢。

《与赵莒茶宴》【唐代】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赏析:唐代崇尚茶当酒,设茶宴。

诗中除了令人神往的竹林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使全诗所烘托的闲雅志趣愈加强烈。

一幅雅境啜茗图,人们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琴茶》【唐代】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赏析:这首诗于白居易辞官归隐后所作,无早朝之扰,无为搏功名而读诗书之累,听《渌水》更觉逍遥惬意,与琴茶相伴,任性一生,但诗人却又心怀家国,尾联难掩诗人壮志难酬的幽思。

《西陵道士茶歌》【唐代】温庭筠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赏析:品茗,自古以来,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在文人雅士间,更能触发灵感,创作出绝妙的作品,引人入胜。

晚唐诗人温庭筠也喜好品茶,曾著《采茶录》一书。

茶文化诗词文赋

茶文化诗词文赋

茶文化诗词文赋以下是5个茶文化诗词文赋及其赏析:1. 《茶》唐·元稹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赏析:这首诗是元稹所作的一首宝塔诗,形式独特,对仗工整。

从一字到七字,描绘了茶的形态、品质、制作过程以及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 《两碗茶》唐·白居易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诗人吃完饭就睡,睡醒后就喝茶的生活日常,体现了他的闲适与惬意;后两句则通过对日影的观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

3. 《品令·茶词》宋·黄庭坚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赏析: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碾茶煮茶的情景,表现出词人对茶的喜爱和珍视;下阙则通过对饮茶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在品茶过程中的快乐和满足。

4. 《满庭芳·茶》宋·黄庭坚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赏析:这首词的上阙极言北苑贡茶之美,北苑春风,圭璧名动,碎身粉骨,功能凌烟;下阙则借茶写情,以相如病渴,一觞一咏,群贤相扶,醉玉颓山,来衬托自己的才情和高雅品味。

5. 《一七令·茶》唐·元稹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赏析:这首诗的开头从茶的本性说起,称赞茶是香叶、嫩芽,爱慕茶的人众多;中间叙述了煎茶、饮茶的情景;最后则说到茶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倦,饮茶后更是让人诗兴大发。

我国历代茶诗茶词茶赋精选赏析

我国历代茶诗茶词茶赋精选赏析

我国历代茶诗茶词茶赋精选赏析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化史上瑰宝,而我国又是茶的发源地,而且历史也非常的悠久,因此有人说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

在当时的文人雅士之中饮茶时一种风尚,因此关于茶的诗词自然是少不了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有关茶的诗词吧。

1.茶诗·郑遨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说明:作者赞誉茶叶“香且灵”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贵的。

所以他碾茶时,总担心茶叶粉末会散失掉。

当然,茶叶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

2.五言月夜啜茶联句·颜真卿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蔫)。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

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闭轩(士修)。

说明:这首啜茶联句的几位作者各自别出心裁地搜索诗句,于是出现了许多啜茶有的代用词,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流华”、“疏沦”、“不似春醪”、“素瓷”、“芳气”等。

因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这个词。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两句赞美诗表明颜真卿为众望所归,加强了宾主间的融洽气氛。

用联句来咏茶,也很少见。

3.《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唐·卢仝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请,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最早赞美茶的应该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这一奇产----茶叶。

诗中云:茶树受丰壤甘露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人们成群结队的前去采摘。

另外,西晋左思的《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百晰。

小字为纨素,口吃自清历。

有姐字慧芳,眉目粲如画。

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筱忽数百适。

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

写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非常深动地描写了两个娇女烹煮茶的姿态。

2、借茶抒怀,忧国忧民北宋由于在“靖康之变”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加之当时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诗、茶词大多表现以茶会友,相互唱和,以及触景生情、抒怀寄兴的内容。

最有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双井茶》诗: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南宋由于苟安江南,所以茶诗、茶词中出现了不少忧国忧民、伤事感怀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陆游和杨万里的咏茶诗。

陆游在他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谈到: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诗中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贫,无钱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亲自碾茶的情景。

而在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则吟到: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阁亲自煎饮双井茶的心情。

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

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

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为多,著名的有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陆容的《送茶僧》等。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咏茶诗。

如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

【诗词赏析】茶词十首?欲去且流连

【诗词赏析】茶词十首?欲去且流连

【诗词赏析】茶词十首•欲去且流连落西江月·茶(宋·黄庭坚)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饮茶的习惯,而作为文人雅事,达到最鼎盛时期应该是宋朝。

在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茶诗词,记录了当时人们对饮茶的讲究和态度。

品茶,从茶器开始,“金丝宝碗”的温润,为茶平添了一份别样的味道。

早春的新焙头茶,带着淡淡的芳草气息;幽谷中的第一名泉,轻清甘洌的泉水。

但凡与自然不可分割的事物,都是人间极品。

这样品茶,便像与自然在交流,在对话。

行香子·茶词(宋·苏轼)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宴饮的欢乐尚未退去,酒意正浓,君王所赐的贡茶在这个时候,正好聊以醒醉。

“黄金缕,密云龙”,拆封时的那一抹香,亦是君王的恩宠。

茶事胜酒事,几许清醉,渐渐退去,两腋清风美欲仙。

红袖添香,笙歌消散,庭院归于宁静,是现实的宁静还是内心的宁静早已分不清楚,唯余惬意的从容。

满庭芳·茶词(宋·秦观)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总弄、月影当轩,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

宋人喝团茶的习惯比较多,那时的保存技术有限,大多数的茶都是发酵制成茶饼、茶坨、茶砖,即便于运输又便于保存。

无水不可煮茶也,但凡茶事,必要泉水,茶为水骨,水为茶魂,只有好的水才能煮出好的茶。

不知秦观是不是与苏轼同品的茶,词中的事件、流程、细节竟然如此惊人的相似。

月阑人静,纱灯红烛,归于宁静的院落,“欲去且流连”。

恋恋不舍的离开,留下的人方可独享那惬意的从容。

杭州茶文化诗句

杭州茶文化诗句

杭州茶文化诗句一、杭州茶文化的历史1.1 茶文化的起源•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古老的茶道传统1.2 杭州茶文化的兴起•杭州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地•杭州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杭州茶文化的特点2.1 独特的品茗方式•杭州人的茶道修养•把茶当成一种生活方式2.2 传统茶具的美学价值•传统茶具的艺术价值•杭州茶艺与茶具的协调性2.3 茶道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因茶而兴起的文学艺术•杭州茶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三、杭州茶文化的代表作品3.1 茶文化的诗句赏析1.“七里山堂茶如悟,白云山上点茶炉。

”——宋·欧阳修2.“宜黄茶,紫花飞。

茶韵早萧杀,自是洞庭回。

泻耐多,历世名遗称。

茗送九溪来,一片不曾亏。

”——明·徐明阳3.“黄精酒,壶中香,権宜但恁宽舒掌心寒。

触着漆杯更湿,读着江楼不干。

茶大人心,香比洞宾关。

心定七贞,人如北斗看。

”——清·袖山4.“茶禅一味尽,巾笠去心田。

”——唐·白居易3.2 茶文化的诗歌欣赏《茶经》窈窕淑女,静以修身。

俟我于巷,擎杯其盏。

濯纤手,指舂鹿鞭。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执茶以候,湛露清尘。

觞初酌浓,抑吞有味。

醉卧沙场,体势就烟。

散朝飑,焚吾珠疏。

未察(read ɲɲiɲéʔ)尔躯,尚缬神娅。

连阳返照,不负少年。

四、杭州茶文化的影响4.1 促进身心健康•茶叶有益健康的作用•茶文化对心灵的抚慰4.2 传承丰富的文化遗产•杭州茶文化对文化传统的影响•保护和传承茶文化的重要性4.3 增进人们的情感交流•茶道的社交性质•茶文化在社交中的作用五、总结•杭州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茶文化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通过饮茶品茗、欣赏诗词歌赋的形式感受杭州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字数:2018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茶诗词赏析
《六羡歌》
【唐】陆羽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赠茶肆》
【元】李德载
茶烟一缕轻轻飏,
搅动兰膏四座香,
烹煎妙手赛维扬。

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黄金碾畔香尘细,
碧玉瓯中白雪飞,
扫醒破闷和脾胃。

风韵美,唤醒睡希夷。

蒙山顶上春光早,
扬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学士更风骚。

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

龙团香满三江水,
石鼎诗成七步才,
襄王无梦到阳台。

归去来,随处是蓬莱。

一瓯佳味侵诗梦,
七碗清香胜碧简,
竹炉汤沸火初红。

两腋风,人在广寒宫。

木瓜香带千林杏,
金橘寒生万壑冰,
一瓯甘露更驰名。

恰二更,梦断酒初醒。

兔毫盏内新尝罢,
留得余香在齿牙,
一瓶雪水最清佳。

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龙须喷雪浮瓯面,
凤髓和云泛盏弦,
劝君休惜杖头钱。

学玉川,平地便升仙。

金樽满劝羊羔酒,
不似灵芽泛玉瓯,
声名喧满岳阳楼。

夸妙手,博士便风流。

金芽嫩采枝头露,
雪乳香浮塞上酥,
我家奇品世间无。

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品令·茶词》
【宋】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西江月(茶词)》
【宋】苏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

雪芽双井散神仙。

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人间谁敢更争妍。

斗取红窗粉面。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唐】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宋】李元膺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

回首青门路。

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满庭芳·茶》
【宋】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