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2021版)

合集下载

电网工程建设本质安全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电网工程建设本质安全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电网工程建设本质安全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摘要:安全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囯网濮阳供电公司坚决贯彻濮阳市委市政府和国网某省电力公司党委决策部署,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安全工作的重点与思路,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安全发展的重要意义,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落实安全责任,推动本质安全提升,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本质安全;内容;特征;意义引言电力作为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电力行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生产具有2个明显特征:①电力生产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极具潜在危险性,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②电力生产是集发电、输电、配电、用电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各个环节同步进行、相互衔接、交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运行偏离了正常都可能影响到其他环节的安全,甚至导致整个电网瘫痪。

因此,电力企业如何将创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管理现状相结合,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内容。

针对电力企业如何建立本质安全型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探讨工艺设备、遵守规章及安全文化在本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加强设备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构建和谐安全文化等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控制电力生产事故发生。

1.本质安全的基本内容质安全理念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自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主流安全理念。

本质安全原意是指“相对于依靠人的管理实现的安全、工艺过程、机械设备、装置等生产条件的安全才是本质上的安全”。

通俗地讲即给予设备、设施和生产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或是即使操作者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者伤亡。

2.本质安全的基本原理现代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

根据人类对事故成因的认知水平将本质安全分为3个阶段:Ⅰ型本质安全阶段,即基本安全阶段,主要指标:技术、设备可靠,环境安全;Ⅱ型本质安全阶段,即规范安全阶段,主要指标:达到行为规范、技术规范、管理规范、法律规范;Ⅲ型本质安全阶段,即文化安全阶段,主要指标:实现人的安全理念、生产系统、安全系统、管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的高度和谐。

本质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管理

6.排放瓦斯
瓦斯超限
7.瓦斯检查,确认瓦斯浓度降低到允许浓度后恢复正常 通风,送电
未经检测,不能发现局部瓦斯超限
1.选择并检查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和完好情况
14.局部通风 机安装 2.选择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
1.风机型号不准确 2.未检查风机是否完好 1.安装地点不对
2、安装吊挂钢管及棚架
20.安装隔爆设施 3、挂水袋
任务
任务具体工序描述
1、安装门框
2、砌筑风门墙体
3、准备脚手架
1.安装风 4.安装横梁 门 5、砌筑风门上部墙体
6、安装闭锁 9、拆脚手架,粘贴风门标识牌
10.风门的施工验收
1.砌墙体
2、上钢梁、焊钢板
2、安装风 桥
3、砌挡墙、安爬梯
4、挡墙抹面、刷白及现场清理 1.设工作台
未按时检查采空区密闭内有害气体 未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或检查不到位 未测风 未及时调节风量 1.风表选择不准确 2.风表不完好 1.作业环境不完好(顶帮) 2.测风地点不符合规定,人员操作不熟练 测量数据记录不准确或测风报表填写不正确
宁夏石沟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通风队危险源注册表
任务
任务具体工序描述
危险源/危险因素
任务
任务具体工序描述
10.盲巷内瓦 1.盲巷内瓦斯检查
斯检查及通 风机停风处
2.盲巷内瓦斯超限

3.通风机突然停电停风
未按规定进入盲巷 盲巷内瓦斯超限未处理 通风机突然停电停风而未及时采取措施
1.掘进工作面断电、撤人、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立 即向调度室汇报
未及时断电、撤人、设置栅栏、揭示警标措施,未向调度室汇报
2.掘进工作面回风巷断电、撤人 11.掘进工作

电力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重点要求

电力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重点要求

附件2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电力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重点要求(2021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企业生产现场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及时准确辨识危险有害因素,降低事故风险,采取合理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实现作业环境本质安全,遏制人身事故,特制定本重点要求。

第二条本重点要求所称作业环境,是指电力企业生产现场作业过程中,对人身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条件总和,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高度、宽度、粉(灰)尘、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风速、照明、噪声、气象、通道、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机具及环境工作措施等。

本重点要求是对国家、行业安全标准和规范和集团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对作业环境相关重点要求的汇编和摘录。

对作业环境的其他要求,以及涉及人员作业安全行为和其它方面的规定,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以及集团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规章制度要求执行。

第三条本质安全一般指系统自身具备保障安全的能力,是系统在安全性能方面的固有特性。

本重点要求所称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特指生产现场作业区域内的环境、装置(设备、设施等)和其它空间要素,自身具备较高的安全稳定可靠性,不对外输出并能够有效抵御外部输入事故风险,在人员失误或装置故障时,仍能保障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性。

第四条本重点要求针对生产现场作业环境,提出了“一般规定”、“通用规定”、“变更管理”和“特殊规定”的要求,未覆盖所有生产现场的作业。

“一般规定”是对生产现场作业环境的基本要求,“通用规定”是对某类危险作业环境提出的常规要求,“特殊规定”是分别针对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典型作业环境提出的具体要求。

第五条作业前,应辨识并消除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确定应急逃生路线,做好交底工作。

作业中,因外部危险因素变化或作业本身导致作业环境的安全条件受到破坏时,应对作业现场环境重新进行危险辨识,采取必要措施满足安全要求,方可继续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员应贯彻“不安全不工作”的理念,掌握本重点要求的相关部分,坚持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和反违章工作并重,多管齐下,保证生产现场作业安全。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
随着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安全可靠供电压力增大,为保障大电网
安全、防范大面积停电风险,国网莱芜供电公司强化本质安全管理,
坚持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从源头消除隐患,让客户用上安全
电放心电。

公司始终坚持“三个凡是”控风险理念,全面推广“四有现
场”“七步开工法”等管控措施,管理人员到位监督1157人次,保质
保量完成332项电网检测、修理任务。

坚持开展“零违章”现场创建,严格落实“331”处罚措施,实现连续安全生产8000天。

今年以来,公司严格落实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三查三强化” 安
全专项行动,从查责任落实、查基础管理、查风险隐患,强化制度执行、强化反措落实、强化责任追究六个方面32项重点工作内容入手,
彻查问题隐患。

严格“一患一档”管理,对排查到的问题隐患,分专业、分轻重、分类别列入整改计划,实行挂牌督办,治理一个,销号
一个;对一时难以整改的,明确责任划分情况单位,落实当前风险管
控措施,确保“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核查、责任可追究”。

截至目前,消除14项在档隐患。

发现并处置了220千伏方下变电站GIS漏气重大
安全隐患,受到上级表扬,整改缺陷隐患10处,八级设备事件同比下
降38%。

今年莱芜地区夏季用电负荷创历史最高纪录,公司为全力做好防
汛和应急保电工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
安排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

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掌握汛情,做
好汛情灾情预警,深入开展电力设施防汛检查,组织各单位开展防汛演习、电网迎峰度夏联合反事故演习,确保电网安全度汛。

本质安全管理知识

本质安全管理知识

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部分一、质量标准化与本安体系的关系:1)质量标准化是本安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2)本安体系是质量标准化的深化和升华;3)、质量标准化体现的是过程和结果管理,以质量标准化为基础的本安体系更突显了风险预控的思想,二者相辅相成,质量标准化与本安体系已实现了高度融合。

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煤矿安全管理过程。

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特点: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煤矿特色的,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危险源辨识和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的,以人员不安全行为预控与管理为重点的,形成PDCA持续改进的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3.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设备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

4.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5.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1)本质型危险源:(2)非本质型危险源:(1)本质型危险源是由煤矿自身特点决定的,存在于机器设备、设施、自然地质条件、工作场所等中的固有的危险因素。

比如:断层、褶曲、地质破碎带;破碎的顶板;井下存在的煤尘、瓦斯、有毒气体、冲击地压、地热;通风井及溜矿井等易发生坠落的场所;易发生坍塌、冒顶的采空区等都是煤矿固有的危险源,危险是它们的本质属性,它们是系统产生风险和事故的内因。

本质型危险源其危险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对其控制更多的依赖于技术、工艺水平。

(2)非本质型危险源:凡不是煤矿本质型危险源的不安全因素都是非本质型危险源。

非本质型危险源大多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对其控制需要依靠有效的管理。

6.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DB11T 527-2021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DB11T 527-2021
I
DB11/T 52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11/ 527—2015《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与 DB11/ 527—2015 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修改了标准名称和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见封面,2015 年版封面标准名称和英文译名); b) 取消了标准中强制条款的界定(见标准前言,2015 年版前言); c)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 1,2015 年版的 1); d)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 3); e) 修改了配电室应急预案的要求(见 4.4,2015 版 3.4); f) 修改了配电室应急预案演练的要求(见 4.5,2015 版 3.5); g) 增加了新建或改造配电室建设智能运维系统的要求(见 4.6); h) 增加了智能化运维配电室的要求(见 4.7); i) 增加了配电室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见 4.8); j) 调整“4 设备设施”为“5 设备管理”和“6 设施管理”(见 5、6,2015 版 4); k) 修改了 5.1 标题为“设备配备原则”(见 5.1,2015 版 4.1); l) 修改了使用 3C 认证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要求(见 5.1.2,2015 版 4.1.2); m) 修改了配电室设备建议选用节能型设备的要求(见 5.1.3,2015 版 4.1.3); n) 增加了配电室设备管理的要求(见 5.2); o) 修改了自备电源为柴、汽油发电机的管理要求(见 5.3.1,2015 版 4.8.1); p) 增加了 UPS 电源安全管理的要求(见 5.3.6); q) 增加了“智能运维系统要求”(见 5.4); r) 增加了无人值班配电室的安全工器具配置要求(见 6.1.5); s) 调整 2015 版 5.3.5 条款为 6.2.1(见 6.2.1,2015 版 5.3.5); t) 增加了对电缆的标志标示要求(见 6.2.7); u) 合并 2015 版 4.2、4.3、5.3 为 6.3(见 6.3,2015 版 4.2、4.3、5.3); v) 修改了有人值班配电室专用电话功能的要求(见 6.3.4,2015 版 5.3.9); w) 修改了对装有产生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的配电装置的房间安装强制通风装置的要求(见 6.3.7,2015 版 4.2.6); x) 修改了地下配电室采取防水措施的要求(见 6.3.11,2015 版 4.9); y) 修改了配电室灭火器和消防通道的管理要求(见 6.4.2,2015 版 4.4.2、4.4.3); z) 增加了配电室内非消防负荷配电回路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建设要求(见 6.4.4); aa) 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接口兼容性的要求(见 6.4.5); ab) 修改了工作票中三种人不得为同一人的要求(7.1.4,2015 版 5.4.4); ac) 修改了对电气运行环境巡视检查的要求(见 7.3.3,2015 版 5.2.3); ad) 修改了特殊情况增加巡视次数的要求(见 7.3.4,2015 版 5.2.4); ae) 修改了 7.4 标题为“试验、校验、清扫和检修要求”(见 7.4,2015 版的 4.7); af) 修改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定期检验周期(见 7.4.3,2015 年版的 4.7.3); ag) 修改了接地装置及系统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的要求(见 7.4.4,2015 版 4.7.4); ah) 修改了清扫检查的实施期(见 7.4.7,2015 年版的 2015 年版的 4.7.7); ai) 修改了清扫检查时发现的设备隐患进行处理的要求(见 7.4.8,2015 年版的 4.7.8);

供电安全技术管理

供电安全技术管理

煤矿供电安全管理要保证煤矿供电安全,必须严格按标准进行管理。

一、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煤矿生产有很大和特殊性,必须保证供电系统安全1、我们的供电系统组成:矿井供电系统是由矿井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工作面配电点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主要有变压器、开关、电缆、用电设备组成,煤矿供电要保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重要车间必须用双回路供电。

2、我矿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二、监测、监控安全管理由于煤矿井下有瓦斯、煤尘等其达到一定条件就会发生爆炸,火源、氧气、浓度。

为了控制减少瓦斯和煤尘爆炸,必须坚持使用“三专两闭锁”。

1、“三专”是指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

2、两闭锁指:(1)风电联锁:使用用局部通风机供风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立即切断停风区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且风机不开时,联锁区域内送不上电。

联锁范围:供风区域内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2)瓦斯电联锁:瓦斯超限时应该立即切断联锁范围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联锁范围:回风巷道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三、机电设备和电缆安全管理煤矿井下环境特殊,使用的设备就很高的安全性。

煤矿机电设备和电缆必须要有《煤矿安全标志》,国家强制性的要求,生产矿用设备必须取得MA标志,这种设备在安全方面考虑的很完善。

另外由于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或故障状态下可能出现的火花、电弧、热表面等,它们具有一定的能量,这些可以成为点燃矿井瓦斯和煤尘的点火源,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为防止以上事故,煤矿井下还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一)隔防型电气设备1、隔爆型电气设备:其原理是将正常工作或故障状态下可能产生火花的部分放在一个或分放在几个外壳中,这种外壳除了将其内部的火花、电弧与周围的环境隔开,当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被壳内的火花、电弧引爆时外壳不郅被炸坏,也不郅使爆炸物通过连接间隙引爆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本质安全供电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能够保障供电设备及线路的正常运行,预防和控制供电系统中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确保供电过程的安全性。

在电力系统中,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用电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质安全供电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处理,从而确保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对供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的故障和问题,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供电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预防性维护。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进行处理,消除潜在事故隐患,保障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健全的应急预案。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供电系统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反应和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5. 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供电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供电设备,并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应对,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损失。

除了上述管理措施外,还需要注重供电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建设阶段,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安装,保证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引入隐患和缺陷。

综上所述,本质安全供电的管理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需要从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定期检查和维护、预防性维护、应急预案、培训和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减少供电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发电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规定

发电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规定

发电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规范发电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可靠进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部发电企业的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包含现有发电企业和新建项目。

第二章管理标准第三条作业环境评估1.发电企业应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包含建筑结构、工作设备、供电系统、供气系统、供热系统等方面的安全性检查。

2.发电企业应定期进行作业环境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上级部门备案。

第四条安全设施与设备1.发电企业应依照国家标准配置安全设施与设备,如消防设备、安全隔离设备、安全警示标识等。

2.发电企业应定期对安全设施与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五条作业环境安全监控1.发电企业应建立作业环境安全监控系统,及时掌握作业环境的安全情形,并采取防备措施。

2.发电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监控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记录相关数据。

第六条作业环境培训与意识教育1.发电企业应定期进行作业环境培训,包含安全操作、应急处理等内容,确保员工具备应对各类安全问题的本领。

2.发电企业应加强作业环境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作业环境安全紧要性的认得。

第七条作业环境规范订立与执行1.发电企业应订立作业环境规范,确保员工依照规范进行操作,遵从安全流程。

2.发电企业应建立作业环境规范执行机制,对规范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第八条应急预案1.发电企业应订立完满的作业环境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

2.发电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相关记录和报告1.发电企业应做好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的相关记录,包含作业环境评估报告、安全设施与设备维护记录、安全培训记录等。

2.发电企业应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的情况,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考核标准第十条作业环境评估考核1.发电企业应每年对作业环境评估的质量和时效性进行考核。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通过对电源设备、电源线路、供电装置、终端设备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维护,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下面将从本质安全供电的概念入手,详细介绍本质安全供电的重要性和管理措施。

一、本质安全供电的概念本质安全供电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系统能够保持正常运行,电力供应能够持续稳定的状态。

本质安全供电不仅要保证供电的连续性,还要保证供电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只有保障了本质安全供电,才能保证社会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二、本质安全供电的重要性1. 社会稳定运行: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对保障社会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电力供应不稳定或断电,会导致一系列的生产停顿、交通中断、医疗设备失效等问题,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2. 经济发展支撑: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供电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如果供电出现问题,会导致企业生产瘫痪,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3. 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娱乐都需要电力的支撑。

如果供电不安全,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影响到生命安全,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本质安全供电的管理措施1. 检查与维护:开展定期的巡视、检修、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隐患,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重点要关注供电装置的温度、电流负荷、电压波动等指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 技术提升与改造:引进先进的供电设备和技术,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改造,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感知技术等手段,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有效监控供电状态。

3. 风险预防与关键设备保护:根据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关键设备的保护,防止重大故障的发生。

设立故障预警与应急响应机制,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安全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题

(安全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题

(安全⽣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题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相关术语1、危险源:可能造成⼈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重⼤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产、加⼯、搬运、使⽤、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产事故隐患:是指⽣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的物的危险状态、⼈的不安全⾏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重⼤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企业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定时间整改治理⽅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产经营单位⾃⾝难以排除的隐患。

2、风险:某⼀事故发⽣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估计和衡量。

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6、危险源监测:在⽣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7、风险预警:对⽣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进⾏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8、不安全⾏为:不安全⾏为⼜分为狭义和⼴义两种。

狭义的不安全⾏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的⼈类⾏为,如员⼯的违规⾏为;⽽⼴义的不安全⾏为是指⼀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的⼈类⾏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的⼈类⾏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的⼈类⾏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为、不尽职⾏为。

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的不安全⾏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为,⽽管理者的不尽职⾏为则属于⼴义的不安全⾏为。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21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1〕12号)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21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1〕12号)

政策动向Policies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21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1〕12号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信委(工信厅),北京市城管委,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推动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们制定了《2021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21年1月30日2021年电力安全监管重点任务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秉承“安全是技术,安全是管理,安全是文化,安全是责任”的电力安全基本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防控重大风险、排查重大隐患、夯实安全基础,维护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新时代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环境,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基本目标杜绝重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杜绝重大以上电力安全事故、杜绝大坝垮坝漫坝事故,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努力实现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双下降。

三、重点任务(一)加强党建统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监管的使命责任与政治担当。

深入落实局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有关工作部署,将党建工作和电力安全监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加强派出机构电力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推动电力行业践行“党建+安全”,倡导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和责任意识。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2021新版)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2021新版)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2021新版)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设备的本质安全化(2021新版)本质安全是指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消除,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为使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称为本质安全化。

设备是构成生产系统的物质系统,由于物质系统存在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要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消除物的危险与有害因素,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或减少伤亡事故,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

本质安全化正是建立在以物为中心的事故预防技术的理念上,它强调先进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安全科学的成就,从根本上消除能形成事故的主要条件;如果暂时达不到时,则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组合的安全体系,达到最大限度的安全。

同时尽可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体对各种伤害的抵抗能力。

设备本质安全化的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

从人机工程理论来说,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

因此,本质安全化要求对人—机—环境系统作出完善的安全设计,使系统中物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达到本质安全程度。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随着人们对电力安全问题的不断关注和重视,本质安全供电概念的提出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质安全供电可以有效降低电气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电力供应稳定性,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本文将针对本质安全供电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供电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本质安全供电的概念本质安全供电是指在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通过在设计和运行中采用优良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系统的自愈能力,保证系统自身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我恢复,不影响正常用户的用电需求。

简单来说,本质安全供电是在保证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同时,对系统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能在故障发生后自行恢复正常运行。

二、本质安全供电的特点本质安全供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技术性强。

本质安全供电需要运用一系列科学技术手段,包括电力系统的设计、设备的选用、运行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体系,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

2.管理性强。

本质安全供电涉及电力系统设计、设备维护、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因此需要有严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

3.环境适应性强。

本质安全供电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能源供应等,以保持系统在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运行。

4.经济性强。

本质安全供电是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最优。

三、本质安全供电在供电管理中的应用1.电网规划。

电网规划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用电需求变化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电力系统,以达到本质安全供电目标。

2.设备采购。

采购电力设备时需要根据本质安全供电原则进行选择,选择具备较好的品质和可靠性的设备,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设备维护。

电力设备维护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维护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以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从而达到本质安全供电目标。

4.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质安全在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本质安全在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内燃机与配件0引言近几年来,伴随着工业生产活动日益增加,安全生产的问题不断涌现,工程技术公司设备管理方面也面临数量大、种类多的诸多问题,本质安全的思想始终围绕在生产活动全过程中,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持续提升设备安全的管理,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在能够确保每一个工作者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工业事业蒸蒸日上。

设备本质安全从设计、建造、生产、科研到技术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防范安全,从安全本质入手,在生产防治工作创建了“工程技术公司设备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

针对本质安全,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做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1设备安全在本质安全的重要体现本质安全管理是企业中安全本质原因的分析过程,体现问题从提出到解决和预防的措施,采取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设立本质安全部门,各类本质安全制度监控安全管理的工作,进而实现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建立设备管理系统,更全面、及时的掌握设备变化。

本质安全中设备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是企业能安全发展,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工业发展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设备安全应遵守的基本原则设备安全管理如何有效提升,如何保证安全管理的工作,必定需要设置一些基本原则,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遵守降低危险的原则。

工业生产的过程中,生产设备的安全危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可以采用降低危险的原则,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下,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②增加潜在隐患的监控和测试管理。

从本质上防范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就需要在生产设备的装置中安装安全、有效的装置,按照管理制度,对生产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监控和测量管理,遇到问题应该立即解决,及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提升生产过程的经济有效性。

③遵从坚固、加固的原则。

采用分析生产设备不同方面的因素,针对设备的特性测量具体的安全距离,确保工作的安全、有效。

遇到测量安全的实际困难时,可以用设置隔离栏、防护栏等方式满足安全防范的管理要求。

3设备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措施3.1设备设计的关键阶段提升安全的有效性设备生产过程中在设计阶段时,规范设备生产设计中零配件的质量、材质和设计,对提升设备的安全质量,从而保证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持续稳定,安全有效,都非常重要。

第八本考核评分标准

第八本考核评分标准

神华神朔铁路分公司供电段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分标准神朔铁路分公司供电段二0一0年十月编审委员会主任:闫军祥许瑞琪副主任:张俊文秘东山薛蛟委员:刘瑞君郝英峰陈瑞峰冯曙葵王疆英赵福林王桂林常峰陈永光王勇高永强李建斌摄云峰张锐主编:张俊文副主编:刘瑞君编辑:高凯张伟侯强民何峰张君仁李涛李耀强刘军郝培升前言2010年是供电段继续推行以人为本,精细管理向纵深发展和提高拓宽的一年。

为适应新的运输形势,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更加有成效地与各项安全工作紧密结合,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体现“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的严肃性,更进一步推动我段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组织机构段成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体系的全面领导和考核工作。

组长:闫军祥许瑞琪副组长:张俊文秘东山薛蛟组员:郝英锋刘瑞君冯曙葵赵福林王疆英王桂林常峰陈瑞峰陈永光李建斌高永强摄云峰张锐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科,负责体系的具体管理、考核、总结等有关事宜。

二、奋斗目标确保供电段达到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体要求的综合性评价标准。

三、考核周期、范围、依据、内容、办法(一)、考核周期: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每季度一次。

(二)、考核范围:供电段管辖内的各车间、工区。

(三)、考核依据: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供电专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分标准》和供电段制定的《考核评分标准》的相关标准进行考核。

(四)、考核内容:1、基础部分:各工区明确本安体系要求,并根据需要建立相应台帐,并落到实处。

2、设备管理:(1)接触网部分:每工区抽查站场线岔2组,软横跨连续5组,分段绝缘器1组,隔离开关1台,分相绝缘器1组,绝缘锚段关节1组;区间连续5个定位装置,中心锚结1组,非绝缘锚段关节1组。

(2)电力部分:每工区抽查贯通、自闭各连续五档电力线路(包括1根转角杆),变台1座,隔离开关(负荷开关)1组,投光灯塔(桥)1座,车站和区间变压器各1台。

(3)变配电部分:高压设备的运行部分,低压设备,直流系统全部,交流系统全部,与运行高压设备相关的保护屏、控制屏、端子箱及其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2021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39
本质安全供电安全管理(2021版)
随着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安全可靠供电压力增大,为保障大电网安全、防范大面积停电风险,国网莱芜供电公司强化本质安全管理,坚持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从源头消除隐患,让客户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公司始终坚持“三个凡是”控风险理念,全面推广“四有现场”“七步开工法”等管控措施,管理人员到位监督1157人次,圆满完成332项电网检修任务。

坚持开展“零违章”现场创建,严格落实“331”处罚措施,实现连续安全生产8000天。

今年以来,公司严格落实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三查三强化”安全专项行动,从查责任落实、查基础管理、查风险隐患,强化制度执行、强化反措落实、强化责任追究六个方面32项重点工作内容入
手,彻查问题隐患。

严格“一患一档”管理,对排查到的问题隐患,分专业、分轻重、分类别列入整改计划,实行挂牌督办,治理一个,销号一个;对一时难以整改的,明确责任单位,落实当前风险管控措施,确保“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核查、责任可追究”。

截至目前,消除14项在档隐患。

发现并处置了220千伏方下变电站GIS漏气重大隐患,受到上级表扬,整改缺陷隐患10处,八级设备事件同比下降38%。

今年莱芜地区夏季用电负荷创历史最高纪录,公司为全力做好防汛和应急保电工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部署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

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掌握汛情,做好汛情灾情预警,深入开展电力设施防汛检查,组织各单位开展防汛演习、电网迎峰度夏联合反事故演习,确保电网安全度汛。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