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衡符号学课程Semio第八讲符号修辞学共88页文档
赵毅衡符号学讲座第八讲:符号修辞学(下)
思考例证之一:这是什么Symbol?
思考例证之二:邵雍《皇极经世》
宋代学者邵雍,推演古说,把中国史的分期 (皇、帝、王、霸)与更廣泛的宇宙观联系了起 來:“三皇之世如春,五帝之世如夏,三王之 世如秋,五伯之世如冬。春、夏、秋、冬者, 昊天之時也。《易》、《书》、《诗》、《春 秋》者,圣人之经也。” 邵雍的“皇、帝、王、霸”四分期历史退化论, 比维科早了七百年; 以四体演进配四季,比弗赖早了九百年。
那么哪一种文化符号,没有四体演进可能?
四体演进的普遍性
向反讽演进的模式,被许多人应用到不同领域 皮阿杰用到儿童心理发展; 汤普森用到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 海登.怀特用到历史写作的方式。 原因?“一个历史叙述不仅是所报道的事件的再生成, 也是象征符号的综合”(complex of symbols)。 四体演进是任何一种表意方式必然出现的成熟化过程: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历史退化论,因为崇高感消失了让 位给怀疑论; 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进步,因为文化多元了,人的认 识复杂化了。
解答二:反讽主义是理想境界
另外一种想法是认为反讽本身是“人类文明的前景出 路”,反讽时代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文化状态,只要理 解了掌握了反讽,文化在适当的形式中维持很久。 罗蒂提出“反讽主义” 来替代传统的形而上学的世 界观。“反讽主义”承认欲望和信仰不可能超越时代: 语言无法穿透表象看到本质,因此社会性的交流不可 能。一个社会对“人性”、“正义”等抽象但必要的 理想,看法不可能取得统一。 罗蒂认为,反讽才是现代社会最合适的文化状态,但 是他认为这样的“反讽和谐”只有在纳博科夫,普鲁 斯特,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中才能取得。也就是说, 一个积极的“反讽主义社会”,只有靠艺术化才能建 立。
设计符号学隐喻
模仿蝙蝠的形态,无论是在夹衣物的时候还是空闲 的时候,整个都与蝙蝠的捕食、在树上倒挂着的生 活型态相似,体现出生活的情趣。
工业设计符号基础
5 所指相似性隐喻
(二)所指相似性隐喻:基于意义的关联
所指相似性隐喻如“光明的未来”,其隐喻产生的内涵意义与产品的外延意 义(功能性意义)类似,因而基于意义层面类似的隐喻可以通过产生内涵意 义,间接传达出产品无法直接传达的功能性意义。
工业设计符号基础
4 能指相似性隐喻
工业设计符号基础
4 能指相似性隐喻
隐喻案例)
本体的能指 本体的所指 喻体的所指 喻体的能指
杯子
杯子的 外型
键盘按 键的外 型
键盘
将杯子设计成键盘的外型,构思巧妙,别 致,外型时尚,简约,让人想起我们依赖 网络,正如喝茶依赖茶杯一样!
工业设计符号基础
4 能指相似性隐喻
先修课程
设计构成/造型基础
工业设计符号基础
1 2 3 4 5 6 7 8 9
导论 工业设计符号结构基础 工业设计符号分类基础 工业设计符号意义基础
语构学
认 识 论 方 法 论 实 践 论 语意学 语用学 产品 展示
工业设计符号传达与认知
工业设计符号修辞基础
工业设计符号运用程序
案例分析
界面
结语
工业设计符号基础
鹅城 黄四郎的帽子 马拉火车 筒子面具
工业设计符号基础
3
隐喻的概念
“隐喻” (metaphora) “超越” “传送”。 隐喻是在喻体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本体事物的心理 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赵毅衡符号学讲座第一讲-什么是符号
符号化
符号化是感知被解释出意义的过程
符号化是人类文明的条件,不存在“前符 号文明”。没有意义的世界,不是人类世 界。 对于每一物,符号化什么时候开始?在落 入人的主观观照时。 观照的第一步是范畴化,是命名。 回答巴尔特:有没有“绝对非表意之物”? “绝对任意的无前例制造物”?
符号流程
文本符号学囊括了全部符号学
Robert de Bauderande认为,文本具有文本性 (textuality),而文本性包括以下七个性质: 结构上的合一性(cohesion), 概念上的一贯性(coherence), 发出的意图性(intentionalty), 接收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解释的情境性(situationality), 文化的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 文本本身的信息性(informativity)。
思考例证一:沉默如何成为符号?
《晋书· 隐逸》记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 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苏轼《刘陶说》:“渊明非真达,五音六律不害 为达,苟为不然,无琴可也,何独弦乎。” John Cage)著名的“作品” 《4‘33“》:凯基据说 是在表演钢琴独奏,上台静坐在钢琴前四分半钟 不动,当然没有音乐。凯基认为对人的耳朵来说, 没有完全无声这样的事情,无声是可以听到的。
当代文化进入了符号泛滥时代,生产符号 超过生产物质,消费符号超过消费物质;
有符号权为一方(阶层或国家)与缺少符 号权的为一方争夺符号权,成了斗争的主 要内容:社会文化宰制权,文化帝国主义。 另一方面,符号学经过一个世纪三代学者 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一门非常精密的学科, 可以成为社会-人文学科的公分母。 不懂符号学,就弄不懂当代文化。
从符号学四体演进看新闻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发展
2022/4下摘要: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从进入我国到发展至今,其在新闻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文章通过符号学理论对我国新闻非虚构写作进行分析,认为其表意模式经历以文学性为标志的隐喻阶段、以新闻化为标志的提喻阶段、以专业化为标志的转喻阶段、以流量化效益化为标志的反讽阶段的四体演进过程,并探讨了新闻非虚构写作在反讽之后的发展。
关键词:符号修辞四体演进非虚构写作新闻从符号学四体演进看新闻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发展阴郭贺雨“非虚构”最早诞生于美国文学领域,从字面意义上看是“虚构”的对立表达,通常指对于现实一定程度上的“完全再现”。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通常被称作文学新闻、纪实新闻,也曾在早期发展中以报告文学统称。
它是指一种在“客观事实”基础上进行文学与主观描绘的新闻文体。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大致从“写作姿态”“文学潮流”“文体形式”三领域来界定,[1]为防止分析出现交叉或概念不明等问题,笔者选择“文体形式”来分析,以非虚构作品的文体演变及其作品突出特征作为分析重点,探讨非虚构写作的发展。
非虚构写作作为由多种符号组合而成的文本内容,主要功能是叙事。
在非虚构作品的叙事中,既有作为先文本的报道背景穿插其中,也有评论文本隐藏其中。
非虚构作品中副文本在很多时候比作品内容更受关注。
在我国非虚构写作发展的几十年里,其逐渐从模糊不明的探索前进到确定自身地位与写作方向,再到新闻非虚构写作繁荣发展,整个探索发展过程是一个“四体演进”的过程。
四体演进过程理论阐述四体演进被看作是人类文化、历史、世界观演进的普遍规律。
在东西方历史中,都有对四体演进的介绍与阐述。
东方可溯源至宋代邵雍在《皇极经世》中将中国史分为皇、帝、王、霸四个时期;[2]西方关于四体演进的观念可以追溯至18世纪意大利启蒙思想家维柯,他将世界历史划分为神袛时期、英雄时期、人的时期、颓废时期,并指出所有民族的历史都是按照这个四个时期不断发展的。
20世纪40年代,美国修辞学家伯克在维柯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大修辞格:比喻、转喻、提喻、反讽。
1.符号与符号学 赵毅衡符号学讲义
符号对抗
在社会各阶层的对抗中,在国际范围内的文 化冲突中,对“符号权”的争夺,越来越超 过其他实力宰制权的争夺。 不仅是各民族国家,而且整个人类文明,所 面临的问题,大半是符号问题。 不理解符号,就无法弄清这些问题的实质, 更谈不上采取对策。
四川大学符号学论坛
软实力=符号力量
四川大学符号学论坛
符号学的若干西方称呼
Semiology (Saussure,已经不用) Semiotics (Peirce) Significs (Victoria Welby,从未流行) Sign (来自拉丁语signum) Symbol (来自希腊语: symbolum)西 文兼为符号与象征,中文无此混淆 Semio- (来自希腊语)
四川大学符号学论坛
“符号学” 的中国源头
“符号学”这个中文词,是赵元任在1926 年一篇题为“符号学大纲”的长文中提出来 的,此文刊登于他自己参与创刊的上海《科 学》杂志上。 “符号这东西是很老的了,但拿一切的符号 当一种题目来研究它的种种性质跟用法的原 则,这事情还没有人做过。”
四川大学符号学论坛
四川大学符号学论坛
Kenneth Burke (1897 –1993) Language as Symbolic Action: Essays on Life Literature and Method,1966
四川大学符号学论坛
模式四:巴赫金-洛特曼模式
开拓者是苏俄符号学家巴赫金的“语言中心 马克思主义” ; 六七十年代洛特曼,伊凡诺夫等人为首创立 莫斯科-塔尔图学派。 “符号场”理论,从大处着眼研究文化。 这一派的理论模式主要借鉴自信息论与控制 论,尤其是普利高津的耗散理论,技术色彩 较浓。
赵毅衡符号学讲座第八讲:符号修辞学(上中)
“非语言”符号修辞格 (Non-Verbal “Figures of Speech”)
一旦把语言放在一边,关于修辞的讨论几乎无法进行 第一:语言表现力过于强大,非语言符号修辞,往往 被认为只是语言修辞格的变形; 第二:关于非语言符号的讨论,不得不用语言来描述, 容易混淆; 第三:符号修辞没有“是”、“像”、“如”之类词, 必须靠解释才能出现; 第四:符号修辞格,容易与符号本身的性质(像似性, 指示性,规约性)相混淆,这里的级差问题相当细腻。 因此,符号修辞,要完全与语言分开,是很困难的事。
符号比喻的治疗作用
在所谓“神话式思维”中,出现“似对似” (Like produces like)的治疗比喻:蛇胆明 目,牛鞭壮阳,红枣补血,鱼泡收子宫,未孵 化的蛋补阴,藕粉美白,桂圆滋阴,白果补阳。 这类心理治疗,不是所有的民族共享的,甚至 不一定是某个民族全民的思维方式,而属于一 定的文化集团
提喻结合转喻
转喻与提喻在符号表意中经常会混合。 电影中的“特长镜头”,例如《赎罪》中有敦刻尔克 海滩足足4分半钟的长镜头:开阔的海滩上火光冲天, 枪炮声震耳,到处弥漫着血腥与死亡…… 这段拍摄有意卖弄技术以表现“全景”,但是无论怎 样的长镜头与全景镜头,都不是整个敦刻尔克海滩的 全部,这个长镜头依然只是战场局势的提喻。 接着(邻接)的镜头,男主人公受伤而死,却是转喻: 在几十万人生死悬于一线的战场,一个人的死亡微不 足道。
第八讲:符号修辞学 Semiotic Rhetoric
符号比喻,概念比喻 符号提喻,转喻 符号比喻的延伸:反喻,潜喻,曲喻 象征 反讽,大局面反讽 四体演进
符号修辞学的必要性
北京冬奥会民族符号运用与形象传播
实践与创新采编经纬北京冬奥会民族符号运用与形象传播阴陈杰摘要: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特定的符号携带并传达着特定的意义。
北京冬奥会作为在国内举办的高规格体育赛事,其从申报、筹办、开幕、赛中到闭幕的不同阶段都有特定符号意义传播的展面与刺点。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关键在于找到二者的交集。
北京冬奥会以万众瞩目的开闭幕式、运动员和吉祥物等环节、仪式与符号,成为各国展现国家发展成就与树立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
北京冬奥会通过对民族符号具体运用的实践与总结,发掘出了大型体育赛事中世界各文化社群所能理解并接受的民族符号,探索出了通过民族符号树立并提升国家形象的成功经验,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与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体育赛事民族符号传播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北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从2008年到2022年,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从“福娃”到“冰墩墩”,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到“冬梦”,两届奥运会从申办起便充斥着强烈的中华民族符号与精神意义,而两届奥运会的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十四年间中国综合国力、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所发生的转变。
同时,作为中国所举办的级别最高、面向最广的体育赛事,其从微观的会徽、吉祥物、口号到宏观的举办全过程都满溢民族符号与地方特色。
对二者在具体符号生产与传播实践的不同到总体传播思路与策略的得与失进行对比研究,对今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民族凝聚力与国际传播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符号与体育赛事不同面向的体育赛事在民族符号运用上各有不同,对于其概念界定和相互之间关系的明确不仅在学理上有助于避免概念的混用与误用,也有利于在复杂的具体实践中厘清使用的混乱和减少误读。
符号与象征的概念界定。
符号与象征作为中文语境下符号学中难以区分的一对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认知。
霍尔认为符号是用以表述有意义的词语、声音和形象的总的术语。
[1]赵毅衡认为:“意义必用符号才能解释,符号用来解释意义。
文本内真实性:一个符号表意原则
作者: 赵毅衡[1,2]
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江海学刊
页码: 22-28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6期
主题词: 真实性;接受;融贯;文本;全文本
摘要:任何接受者,不可能接受一个对他来说不包含真实性的符号文本,这是意义活动的底线。
文本的真实性,必须经常到文本外的经验世界求得证实,但是接受者也可以接受内含真实性的文本。
文本内真实性可分为狭义的文本真实性以及文本与伴随文本结合而成的"全文本"包含的真实性。
这两种真实性,都必须符合融贯原则,即文本各成分逻辑上一致,或是与"外挂意义体系"一致。
如果是艺术虚构文本,则需要依靠情绪浸入与社会感情体系融贯。
文本如何引导解释:一个符号学分析
作者: 赵毅衡[1]
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出版物刊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1-12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符号学;文本;意义;体裁期待;双轴;元语言
摘要:符号文本的意义究竞是如何形成的?应当说,是由解释者决定的,文本是解释观照的对象,等待被解释。
但是文本也携带者大量因素,要求或引导解释者提供某种解释。
文本中至少有三种形式因素对解释者施加压力:一是文本所属的文化体裁产生的“期待”,它们决定了文本的根本读法;二是文本符号组成中的聚合轴显现,它们透露了文本选择组合的过程;三是文本自携的“元语言”因素,它们直接要求解释者看到文本的某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