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作用 PPT
《运输作用》PPT精品课件
新课教学
一、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中运输
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目的要求: 1、观察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的运输方向; 2、观察并识别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运输的部分。
提出问题: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分运输的?
作出假设: 1、茎的全部结构都参与运输。 2、茎的外侧树皮参与运输。 3、茎的内部结构参与运输。
课堂小 结
树皮
形成层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木质部
运
输
髓
作
用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茎的木质部由下而上运输。
导管:位于木质部里,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课堂检测
1. 将生长健壮的枝条剥去一圈树皮后,在枝条上逐渐形成的瘤状物位于 ( A )
A. 伤口上方的树皮 B. 伤口下方的树皮 C. 伤口上、下方的树皮 D. 露出的木质部
2. 果农给苹果树环状剥皮的目的是 ( D )
A. 防治害虫 B. 限制水分向上运输 C. 限制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 限制有机养料向根部运输
3. 导管和筛管运输的物质分别是 ( B )
A. 有机物、水分和无机物 B. 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 C. 有机物和水分、无机盐 D. 无机盐和有机物、水分
4. 下列属于活细胞的是 ( A )
A. 筛管细胞 B. 导管细胞 C. 韧皮纤维 D. 木纤维
5.观察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导__管___,B是____筛__管。 (2)从存在部位看:A存在于_木___质__部_,B存在于____韧__皮__部。 (3)从生活状态看:组成_B__的是活细胞,组成___A_的是死细胞。 (4)从功能看:A是输送水__、___无__机__盐_的通道, B是输送___有__机_的物通道。 (5)A、B结构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属于__疏___导_组织。
中图版必修一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32张)
自由 高浓度→低 浓度 扩散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协助 高浓度→低 浓度 扩散
主动 运输 低浓度→高 浓度
葡萄糖进入 红细胞等 氨基酸等 各种离子
O2、CO2、等小分子物质或者氨基酸等离子跨
膜运输可以通过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那么大分子 物质或颗粒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怎样的?
不需要。都是顺浓度的梯度跨膜运输。
2.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相同:都是顺浓度的梯度跨膜运输,不需要 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不同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3. 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二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 要细胞消耗能量,所以,被称为被动运输。
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在组成型分泌活动中,胞吐作用是自发进行的, 但是在调节型的细胞中,胞吐作用必需有信号的触 发。触发的信号可以是神经递质、激素或Ca2+ 等, 在胞吐过程中也需要GTP和ATP等。向分泌细胞注 射Ca2+离子可以促进胞吐作用。 胞吐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 另一方面小泡的膜融入质膜, 使质膜得以补充。
胞 吐 则 不 是 跨 膜 运 输 。
膜 运 输 方 式 , 而 胞 吞 和
另 一 侧 , 即 进 行 的 是 跨
细 胞 膜 运 输 到 细 胞 膜 的
质 从 细 胞 膜 的 一 侧 通 过
将 细 胞 要 选 择 吸 收 的 物
散 、 和 主 动 运 输 , 都 是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一种物质从相对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 域的过程,称为扩散。 物质进出细胞,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即 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即逆 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主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其他运输方式。
运输的作用
交通运输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运输是实现物流的保证,构成物流网络的基础生产和消费是物流的源泉。
就生产而言,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所采购的原材料通过长途或短途运输运送到位,以保证生产的顺利展开;在生产的过程中,有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动性、延续性;部分余料、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需要有废弃物物流。
就消费而言,无论是政府消费还是个人消费,无论是生产性消费,还是生活性消费,产品经过工业生产企业制造出来以后,都要经过空间移动才能到达消费客户。
可见物流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而整个物流过程的实现,则始终离不开交通运输。
所以,物流系统是一个网络结构系统,系统中的运输使物品位置空间上发生位移,称线路活动。
其他物流活动是在物流据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车站、码头)上进行的,称节点活动。
线路活动和节点活动构成物流网络,从而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从网络结构看,如果没有运输的线路活动,网络节点的物流客体将不存在,网络节点的物流活动如装卸、搬运等也不可能发生。
随着运输功能的完善和合理化,有些节点活动会变得相当次要,甚至可以消除。
二、运输功能在物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是物流系统的两项最主要功能,它们分别通过运输和储存来实现,因此运输和储存被看成是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但仓储功能在当前物流系统中有弱化趋势,表现为: 1 . 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企业可做到柔性化和按定单生产,因而库存量降低;2.通过其他物流功能如流通加工、配送等的强化,降低或消除存储功能的作用,实现“零库存”生产;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计划性更强、更周密,可以做到降低“安全库存”的数量甚至取消“安全库存”。
运输功能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品生产和消费在位置空间上的矛盾不但不会消除,而且还将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扩大,这种扩大会增加对物流业特别是运输业务的要求。
生物的运输作用.
輸過程,以及植物葉片與水分散失的關係。
器材:芹菜、滴管、刀片、培養皿(底或
蓋)、量筒(10 mL)、放大鏡、紅色溶液。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步驟:
1.標示A 、B 量筒,並分別加入約5 mL 的紅色溶液。
2.在水中切取2 枝直徑大小相似的芹菜 葉柄(含葉片),柄長約25 cm 。
心臟收縮 肺靜脈
心臟舒張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動腦時間
成年人在休息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約72 次,每次送出約70 mL 的血量。算算看, 心臟每分鐘輸出多少血量?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4.血管是血液在體內流動的通道,分為 動脈、靜脈和微血管。
動脈管壁較厚, 且富彈性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上
第章 生物的運輸作用
植物的運輸構造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人體的免疫作用
植物的運輸構造
植物的運輸構造與作用
• 植物的運輸構造
1.維管束
– 木質部:主要運輸水分和礦物質的 構造稱為木質部,其細胞壁比較厚, 有支持的功能。
– 韌皮部:維管束中運輸養分的構造 則叫作韌皮部。
3.分別將芹菜葉柄插入
兩量筒中,再用滴管
吸取紅色溶液加入量
筒中,使液面達到10
mL;並將B 量筒內的
芹菜葉片全部摘除
(圖1)。
圖1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與蒸散作用
4.隔30 分鐘後,觀察兩量筒內紅色溶液 體積的變化。
5.觀察並記錄紅色溶液在葉柄和葉片上 的分布情形(圖2),將結果畫在活動紀 錄本中。
紅色溶液 在葉柄和 葉片上的 分布情形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运输作用(北师大版)
15
3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例1】 (202X·福建漳州中考模拟)平和蜜柚为了增加产量,通常 需要俗话说的“环剥”,“环剥”的生物学意义是( )
A.限制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B.限制水分向茎叶运输 C.促进果树的光合作用 D.限制“伤口刺激”促进细胞分裂 解析 给平和蜜柚“环剥”,切断了韧皮部中有机物向根部的运输通 道,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中,从而提高产量。 答案 A
2.木本植物的筛管位于树皮内,如果树皮遭受损伤,也就破坏了韧 皮部;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
6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例2】 下列关于筛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木本植物茎中有筛管,筛管散布在靠近树皮的一侧 B.筛管是从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 C.水果中贮存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叶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来贮存的 D.筛管能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到根部及其他地方 解析 木本植物茎中的筛管在靠近树皮的一侧,筛管是从上向下运 输有机物的管道,从下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管道是导管。筛管能 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到根部及其他地方,水果中贮存的大量营养物 质,就是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答案 B
8
考点1
考点2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9
知识要点全解
中考考点透析
教材习题答案
考点1
考点2
考点2 导管和筛管的识图题
【例2】 下图为玉米茎的横切面,图中①所在的部位叫
图中②所在的部位叫
。①中运输的物质是
方向是
5.5运输作用优秀课件
第5节 运输作用
世界上最高的树是澳洲的杏 仁桉,高可达156m。
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树是生长 在美国的一株巨杉。人们在它的 树干下部开了一个洞,可以通过 汽车,或者让四个骑马的人并排 通过。
树为什么能长得这样高大、粗壮?
为什么巨杉中间开洞,树却不会死亡?
第5节 运输作用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是怎样运输到叶里的呢?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源自第5节 运输作用观察导管和筛管
导管由导管分子 连接而成,导管 分子是死细胞。 输导无机物。
筛管由筛管分子 组成,筛管分子 是活细胞。输导 有机物。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第5节 运输作用
树皮 形成层
髓
木质部
木本植物茎横切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第5节 运输作用
筛管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通过茎中的木质部,方向由下向上。
二、有机物的运输: 通过树皮中的韧皮部,方向由上向下。
三、导管和筛管 导管:位于木质部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位于韧皮部中;运输有机物
导管和筛管在植物体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管道系统。完成运输的功能。
活动一: 演示: 活动二: 小结: 练习:
第5节 运输作用
1、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分析其中的道理。
因为树干的中心部位与植物体营养物质的运输没 有直接关系,而树皮是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基 础。所以,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
2、导管的结构特点是( B )
A、多个细胞相连,形成有板有孔的管道 B、多个死细胞相连,端壁穿孔,形成中 空管道 C、由一个长形的死细胞构成 D、多个长形的活细胞构成中空管道
导管 维管束
玉米茎横切
运输的意义与作用
$number {01}
目录
• 运输的定义与分类 • 运输的意义 • 运输的作用 • 运输的发展趋势 • 运输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运输的未来展望
01
运输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01
运输是指通过各种运输工具和设 施,将物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 一个地方的过程。
02
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 业之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 要的物流保障。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运输 服务,如预约出租车、专车服务 等,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
平台化运营模式
通过建立平台整合各类运输资源 ,实现高效匹配和优化,提高运
输行业的整体效率。
国际合作与交流
跨国运输网络
加强国际合作,构建跨国运输网络,促进国际贸 易和全球化发展。
标准与法规统一
推动国际运输标准与法规的统一,降低贸易壁垒 和促进国际运输的便利化。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改变传统运输方式,使得运输更加高效、便捷和舒适,同时也为运输业带来更多 的商业机会和价值。
绿色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 化已成为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 色化旨在减少运输活动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 ,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VS
绿色化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提 高运输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 ,促进可持续发展。
安全问题
运输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风险,如交通事故、货物损 坏等。
解决方案包括加强交通执法和安全管理,提高驾驶员 和运输企业的安全意识,推广先进的运输技术和设备 等。
06
运输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发 展,自动驾驶车辆将成为未来运 输的重要趋势,提高运输效率和
运输作用PPT课件3
正面思考 主动学习
1.你知道为什么红薯尝起来会甜甜的吗?
2.这些淀粉又是从何而来呢?
3.它们在叶子里合成之后经过怎么的途径运输
到块根的吗?
学习内容
三个问题: 1.有机物的运输结构及方向 2.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结构及方向 3.植物体的运输通道 两个能力: 1.识别导管、筛管的分布部位 2.辨认导管、筛管的结构特征
韧皮部
有机物
长形活细胞
画面2 茎开始“罢工” 画面1 茎在听叶和根说话 萎蔫的叶:“快给我水! 神气的叶:“没有我,你们 我渴死了。” 都会饿死。” 傲气的根:“我要是不工作, 饥饿的根:“我太饿了, 哪有吃的?” 你们都会渴死。”
反面质疑 交流辩论
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 请问农民伯伯为什么不直接在树干环剥树皮 而只是在树干“砍三刀”?
茎内被染成红色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 木质部 , 水分和无机盐就是通过该结构中的____________ 导管自下而上 运输的。
正面思考 主动学习
三.植物体的运输管道
筛管
导管
玉米导管和筛管的横切
正面思考 主动学习
三.植物体的运输管道
名称 导管 筛管
位置 木质部
运输的物质 水、无机盐
细胞形态 管状死细胞
一.有机物的运输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
茎输导有机物的结构位于树皮里面的_______ 韧皮部,
有机物就是通过该结构中的____________ 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
正面思考 主动学习
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验要求:
1.注意安全;
2.小组长解剖,其他成员观察并做好
对以下问题的解释。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运输作用
运输作用
髓
茎 木质部 的
结 构 形成层
导管
向上运 水分和无 输 机盐
根叶
树皮
韧皮部
筛管
向下 运输
有机物
表皮
上表皮
有
①
是
蒸腾水分 和气体交
下表皮
换的门户
叶 叶肉 细胞内有 片
② 进行 光合作用 ③ 进行 呼吸作用
叶脉
有
导管 运输 ⑤ 运输
④ 有机物
①气孔
②叶绿体
④水分和无机盐
③线粒体 ⑤筛管
水蒸气
3.我市的乐陵以盛产“金丝小枣”闻名全国,为 了提高枣的坐果率,每年春天,一些有经验的枣农 要将枣树树干进行环状切割。这样做的道理是(B) A.限制有机物向上运输 B.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 C.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D.限制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
4.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A )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筛管、根毛 C.根毛、筛管、气孔 D.气孔、导管、根毛
③ ①
②
二、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在木质部中运输
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叶脉无变化
叶脉变红
叶脉变红
正常枝条
正常枝条 枝条树皮被剥
水分和无机盐可能是由木质部运输到叶的
清水
稀释的红墨水
对比观察茎横切
清水浸泡的
红墨水浸泡的
对比观察茎纵切
清
红
水
墨
浸
水
泡
浸
的
泡
的
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向上运输到叶的
1、观赏植物滴水观音的叶片会“吐水”,这些水 分是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将根吸收的水分 运输到叶的结构是( D ) A.叶脉 B.根毛 C.筛管 D.导管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件:第3单元 第5章 第5节 运输作用(共46张PPT)
7.除茎以外, 根 和 叶脉 内也有导管和筛管,它们彼此 连接和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 管道系,完成水分、无机盐和 有机物的运输。
12.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分生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叶—茎”
13.实验探究 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试牛刀】
3.(2018 大石桥期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下列
哪项结构运输( B )
A.导管
B.筛管
C.叶肉细胞
D.叶表皮
重点难点突 破
重难点一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1.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1)活动:观察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组 操作步 别 骤1
操作步骤 2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示意 图
14.综合应用 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 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 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B ,原因是环剥切 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筛管 。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 是因为 水分 通过茎的 导管 向上运输。
【小试牛刀】 1.(2018 泸西期末)导管运输物质的特点是( D ) A.由上向下运输有机物 B.由下向上运输有机物 C.由上向下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由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物流基本功能概述(PPT 98张)
1、影响库存商品变化的内因
商品在储存期间发生各种变化,起决定作用的 是商品本身的内在因素。 (1)化学成分 (2)结构形态 (3)理化性质 (4)机械及工艺性质 (5)包装状况
2、影响库存商品变化的外因
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这里主要介 绍自然因素。 (1)温度 适当的温度是商品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 生物变化的必要条件。 (2)湿度 大气湿度对库存商品的变化影响最大。 (3)日光 (4)大气 (5)生物及微生物
三、装卸搬运作业分类
通常可根据作业场所和作业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1. 按作业场所,流通领域的装卸搬运主要分为: 铁路装卸 港口装卸 场库装卸 2. 按操作特点,流通领域的装卸搬运作业可分 为: 堆码拆取作业, 分拣配货作业 挪动移位作业。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 的运输。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直达运输是追求运输 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其对合理化的追求要点 是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载,从而提高运输速 度,省却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如同其它合理化措施一 样,直达运输的合理性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 会有所表现,不能绝对认为直达一定优于中 转。
二、保管的重要性 三、保管的任务
1、规划与配备仓储设施 2、制定商品储存规划 3、提供良好的保管条件 4、进行科学地保养与维护 5、掌握库存商品信息 6、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四、保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质量第一 2、预防为主 3、讲究科学 4、提高效率 5、确保安全
五、影响库存商品变化的因素
2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表 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产过程中,运输是生产的直接组 成部分,没有运输,生产内部的各环节 就无法联接。 (2)在社会上,运输是生产过程的继续, 这一活动联结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 费的环节,联结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 业,联结着城乡,联结着不同国家和地 区。
生物的运输作用
第4章生物的運輸作用● 4-1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4-2 心臟、血管與血液● 4-3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高聳入雲的樹木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所需要的水是來自於根部的吸收,葉子所製造出來的養分也要送到莖或根部以供利用。
動物也是一樣,攝取的養分或製造出來的廢物,皆需要經由特定的方式以完成運輸。
▲除了蘚苔類等小型的植物是利用擴散作用運送體的物質之外,大部分的植物都是藉由維管束運送體的物質。
4-1 植物體物質的運輸生物體內的各種代謝作用,會需要或是製造出許多不同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單細胞或是構造較簡單的生物中,可以藉由擴散作用或是細胞質的流動以進行運送。
但是構造較為複雜的生物,則需要特殊的構造,以協助物質的運輸,例如:人類利用循環系統來進行物質的運輸;開花植物則利用體內的維管束,進行水分與養分的運送。
圖4-1 植物維管束構造模式圖透著光看葉片,會發現許多細細的葉脈遍布於葉片上,葉脈就是葉片中的維管束。
維管束是植物體內的運輸構造,由葉片貫穿至植物的莖與根,將物質不斷地運送至目的地。
在水稻和竹子等植物莖的橫切面上,可看見維管束排列是散生狀(圖4-1a);而在蒲公英和大理花等植物的莖中,維管束則為環狀排列(圖4-1b)。
知識連結有關植物的分類,將於國一下介紹。
a.竹子莖的構造(經染色處理)b.大理花莖的構造(經染色處理)維管束中,負責輸送水分與礦物質的木質部,在莖中排列於靠內側的地方;負責輸送光合作用產物等養分的韌皮部,則排列在靠近外側的區域。
至於榕樹與杜鵑這類生命可長達許多年的植物,其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還有具分裂能力的形成層,可以不斷進行細胞分裂,向內形成新的木質部,向外形成新的韌皮部。
形成層之外,包含韌皮部的部分通稱為樹皮(圖4-2),而形成層內累積的木質部俗稱為木材。
在木材的橫切面上,常會看到一圈圈深淺不同的環紋,那是因為木質部在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的春夏時節,細胞長得快,所以體積大而顏色較淺;秋冬季節因為氣溫低、雨量少,細胞長得慢,所以體積小而顏色深。
《运输作用》PPT
合作探究 导管和筛管
学以致用 枝瘤的形成
观察实验:白菜叶的导管
需解决的问题
• 在白菜叶子中植物是 如何运输水和无机盐 的?
• 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 构是什么?长什么样 子?
探究实验 茎的运输
合作探究 茎的结构
观察实验 白菜叶导管
合作探究 导管和筛管
学以致用 枝瘤的形成
观察实验:白菜叶的导管
实验用品 实验准备
实验 材料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插入红墨水的枝条 (横切)
未作处理的枝条 (剥去半圈树皮)
探究实验 茎的运输
合作探究 茎的结构
观察实验 白菜叶导管
合作探究 导管和筛管
学以致用 枝瘤的形成
探究实验:茎的运输功能
实验现象
探究实验 茎的运输
合作探究 茎的结构
观察实验 白菜叶导管
合作探究 导管和筛管
学以致用 枝瘤的形成
实验步骤
白菜、稀释红墨水、烧杯,刀片 将白菜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 放置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一段时间。 1、在光线下观察; 2、用刀片做一横切; 3、用刀片纵切白菜表面皮肉.
探究实验 茎的运输
合作探究 茎的结构
观察实验 白菜叶导管
合作探究 导管和筛管
学以致用 枝瘤的形成
观察实验:白菜叶的导管
学以致用 枝瘤的形成
探究实验:茎的运输功能
实验用品
带叶的榕树枝条、 稀释的 红墨水、烧杯、剪刀
实验准备
插入红墨水 未作任何处理
实验操作
探究实验 茎的运输
合作探究 茎的结构
横切
观察实验 白菜叶导管
剥去半圈树皮
合作探究 导管和筛管
学以致用 枝瘤的形成
第5章第5节++运输作用(二)(共20张PPT)
埋入地下的根从何处获得有机物?
根
含淀粉
叶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韧皮部中运输
观察思考:
提示:从树皮处流淌出来的。
分析讨论:
1.描述切口上方和下方的形态变化。
2.试解释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的原因。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断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
在木本植物的枝条中部剥除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发生如下的变化。
C
5.农民给苹果树环状剥皮的目的是( ) A.限制有机养料向根部运输 B.限制水分向上运输 C.限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D.防治虫害
A
6.将晾衣服用的铁丝拴在小树上,会对小树造成伤害,这是因为铁丝会损伤小树的( )A.木质部中的导管 B.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C.韧皮部中的筛管 D.树皮中的纤维
C
7.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这是下列哪种原因所致( )A.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不能下行B.根部吸收的养料快速上行C.体内水分供应充足 D.体内水分不易散失
A
8.观察右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2)从存在部位看:A存在于_________,B存在于________。(3)从生活状态看:组成________的是活细胞,组成_______的是死细胞。(4)从功能看:A是输送____________的通道, B是输送_________的通道。(5)A、B结构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属于_________组织。
2.把生长在土壤中的细嫩植物茎切断,切口下方的断面上溢出的汁液主要是( )A、细胞质和细胞液 B、细胞液和细胞间的水分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D、叶制造的有机物
B
C
4.关于导管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组成导管的细胞为长形B.组成导管的细胞呈管状C.组成导管的细胞具有细胞质D.组成导管的细胞两端没有横壁
运输的作用与意义
运输网络的发展可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灾害救援、
疫情物资运输等,为社会的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04
运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进步,运输行业正朝着智 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例 如无人驾驶车辆、智能物流系统等。
多元化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 满足不同货物和不同距离的运输需求 ,例如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
促进跨国公司发展
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需要依靠强大的运输网络来支 撑,运输的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的业务拓展和全球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01
02
03
缩小地区差异
通过加强地区间交通运输 网络的建设,可以促进地 区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异。
优化资源配置
运输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资 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 内的经济效率和生产力水 平。
02 旅游出行
运输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 生活。
03 紧急救援
运输业在紧急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快速 响应和支援灾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障国家安全
战略物资保障
运输是国家战略物资保障的重要手段,能够确保国家在 战争、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的物资供应。
分类
根据运输方式:陆上运输、水上运输、空 中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根据运输组织形式:定期运输和不定期运 输。
根据运输对象:客运和货运。 根据运输范围:国内运输和国际运输。
02
运输的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
01 物流服务
运输是物流服务中的核心环节,能够实现商品和 服务的快速、安全、高效流动,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知识点1 运输的概念、地位和作用(共6张PPT)
运输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一、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
本教材中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 不同地域范围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 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
一、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
管道运输
二、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1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2 运输是创造“场所效应”的物流主要要素之一 3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YST010104:航空运输 YST010101:公路运输
YST010104:航空运输 YST010105:管道运输
二、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二、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YST010102:铁路运输
运输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运输(transportation)的解释,运输是指:
YST010104:航空运输 一、运输的概念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YST010101:公路运输 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
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一、运输的概念
YST010101:公路运输
YST010102:铁路运输 YST010103:水路运输
YST010104:航空运输
YST010102:铁路运输
YST010103:水路运输 YST010104:航空运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运输
YST010104:航空运输 YST010105:管道运输
(transportation)的解释,运输是指:
YST010103:水路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 ●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卡耐基 • ●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 ──爱因斯坦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A.韧皮部中的筛管
( B) 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 D.韧皮部中的导管
4.某同学在做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时,进 行了如下操作:取一新鲜带叶的枝条,将其下端插入装有 红色溶液的锥形瓶中,然后放在温暖向阳的地方。试分析 回答: (1)接下去,他应如何实施探究? 观察叶脉的颜色变化,待其变成微红色 后,取出枝条并用清水将枝条表面的红 色液体冲净,然后,用刀片把枝条横切或纵切,用放大镜 观察切面上被染成红色的具体部位。
1.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植物的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哪个部位吸收的?
根 2.叶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吗?
益。──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又
如何到达叶?
需要 茎的运输作用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水和无机盐是通 过茎的什么部分 运输的?
实验设计
你们组的探究 方案是怎样的?
茎的全部结构都参与运输。 或茎的外侧树皮参与运输, 或茎的内部结构参与运输。
实验过程
根据实验设 计完成实验
方案实 例(见 下页)
方案示例: 叶脉无变化
正常枝条
(2)通过本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 __茎__是__通__过__木__质__部__来__运__输__水__分__和__无__机__盐__的__。 (3)本实验还证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_自__下__而__上___。 (4)若本实验中将枝条的叶子全部去掉,实验效果是否明显? 为什么? 不__明___显___。__去___掉___叶__子___后__,_蒸__ 腾作_用___不__能___进___行__,_水___分__不___能__正___常___运__输___。
第5节 运输作用
植物的根与茎相连,叶着 生在茎及其分枝上.因此,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必 然是通过茎运输到叶和花 中去的.水分和无机盐是 经过怎样的途径运输到叶 和花中去的呢?
1.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2.识别木质部在茎内的分布部位。 3.判断水和无机盐在茎内的运输方向。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 在木质部中运输
用解剖刀分别将茎做一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和 纵切面的情况,辨别茎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插花时,我们将茎剪断后要立刻插本植物茎的结构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2.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茎的木质部由下而上运输。
1.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 A ) A、由根通过茎运输到叶和花 B、由气孔通过叶和花运输到茎 C、由茎向根和叶分别运输 D、由叶通过茎运输到根
2.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中的 循环途径的是( B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3.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片刻
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叶脉变红 正常枝条
叶脉变红 枝条树皮被剥
清水
稀释的红墨水
你能描述观察的结果吗?
浸没过稀释红墨水的枝条
枝条的横切面
讨 论:
1.茎内部分结构被染成红色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 2.说出水分从瓶中到达叶片的运输途径。
提示:根 茎的木质部
叶
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植物的茎向上运输到 叶等器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