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论语》《孟子》选读(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孟子》选读( 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设计 )

【教学步骤】

《我读论孟》四步法:释-- 译 -- 解-- 记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翻译文句,读

懂文章内容。 [ 自学为主、课前完成 ]

2 、检查、交流并梳理语言障碍。[ 生生互助、师生互助]

3、选择部分章节,提供诸家集释,弄清其主要观点和

侧重点。 [ 教师提供素材,师生揣摩分析概括]

4、在诸家的解读中,你欣赏哪点或哪些认识?简要说

明理由。 [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5、根据自己的见闻或联系现实生活,找出相应的例子,

并谈谈自己的认识。 [ 关注现实,认真思考 ]

6、孔孟的话给你什么启迪?请模仿诸家中的某一语言

风格或另劈蹊径,写一段不少于150 字的话。 [ 反思交流,

历练自得 ]

7、背诵一些名句。

第一课时

一、为什么还要读孔孟的书?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

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

文化,赖孔子而开。(《中国文化史》柳诒徵,231 页)

要读名著,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

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

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

传的。 -- 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 [ 这里讲的是识字教育以上的

中高等教育 ] 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 [ 经典 ] ”(《语文教

育门外谈》钱理群, 59 页)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

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

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

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二、怎样阅读经典?

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以你之心

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

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域,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

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

思考作品的意义。

文学(经典)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应该是对作品语言的

感悟。真正的文学大师(经典)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

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

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

味的。语言 [ 说与写 ] 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

的心灵世界。因此,对语言的敏感、驾驭能力,也应是

衡量人的精神素的重要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得

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学名著的,就是一种 [ 与开掘 ] :既是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 [ 与开掘 ] ,也是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 [ 与开掘 ] 。到底,乃是人 [ 他人与自我 ] 的 [ 与开掘 ] 。 -- 它的魅力就在里。⋯⋯名著的真正魅力要你去,通你的感受、体、想象而内化你

的精神。一切决定与你自己。(《文教育外》理群,

59 , 60 )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居之安;居之安,之深;之深,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

之也。”(《孟子离娄下》)

从孔子到孟子

【教学目】

1、通孔子、孟子的自白了解两位大哲人的志向、抱和

人生追求;

2、孔子、孟子并名世的原因,以及他文化的延和

展做出的献。

3、通反复,掌握文言律,累古今异等文言基

知。

夫子自道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下决心学习,三十岁建立起自我,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认同自己的命运,六十岁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七十岁心想作什么便作什么,却不违反礼制规矩。”

李泽厚《论语今读》【记】

这已是千古名言,至今沿用。由年岁来描述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是很有意思的。从而有各种解说。例如所“志”是何学?“立”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事业有成还是道德有得?“不惑”于什么?“耳顺”何解?能否“知天命”后一切便顺顺当当?如此等等。其实可以各自为解,不必刻板以求。例如,“三十而立”,有人强调与“立于礼”有关,是指人从六岁“习礼”到三十岁才算完全掌握熟练,但后世注疏多不拘泥于学礼,而泛指人格的成熟,更佳。最难解的是“知天命”,似可解释到五十岁,自己对这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个来龙去脉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另方面明确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是青少年时代“独上层楼望断天涯路”的前景茫茫,也不再是“天下事舍我其谁”那种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负了。

为什么要把宗教性道德作为个体追求心灵完善的“绝对

律令”?有神论认为此乃“天意”或上帝旨令。人类学历史

本体论则认为这是个体对人类总体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才无可逃脱无可推卸。这个“无可”,又并非外在一定社会、时代、群体的他律或经验要求,而是普遍“必然”即所谓“先验”的自律命令,此即自由意志,即本体所在。它高于一切经验。但其根源却又仍在人际情感之中;根源于它,却可以超出它,因其中有理性之凝聚,而成为心理之形式结构故。从而,它虽纯属个体修养却并非所有人都能作到,这才有圣贤与常人之别。只有这样,也才能在哲学上将伦理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在实践上将宗教与政治、在道德上将宗教性私德与社会性公德区分开来,使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天命”、“命”、“立命”、“正命”,孔、孟屡言及,如何解说,恐非易事。其中有多种含义。“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即非人力所能主宰。但王船山说:“俗谚有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凡举琐屑固然之事而皆言命,且以未死之生,未富贵之贫贱统付之命,必尽废人为而以人之可致者为莫之致,不亦舛乎?故士之贫贱,天无所夺;人之不死,国之不亡,天无所予,乃当致人力之地,不可归之于天”

(《读四书大全说》),这有点近乎荀子了。但确是包括孔孟在内的儒学共同精神,即人生活在无可计量的偶然性中,却决不失其主宰。这才叫“知天命”。“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孟子尽心上》),这种“立命”、“知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