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句式:倒装句之主谓倒装句与状语后置句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句式之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知识归纳(2)全面版
4、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 你太不聪明了!
练一练
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
1. 惟利是图
宾语前置
2. 尝射于家圃
状语后置
3. 通计一舟,为பைடு நூலகம்五,
定语后置
4. 韩告急于齐
状语后置
5. 何以战
宾语前置 (介词的宾语前置)
翻译: 1. 微斯人,吾谁与归? 2. 子将安之? 3.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4. 开小门于大门之侧 5. 杀人以梃与刃
翻译: 1.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2.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5.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事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就是一粒小小的 沙子,也有自己精彩的乾坤。如果想到我们终有一天会灰飞烟灭,一切象风一样无影亦无踪,还去争个什么?还去抱怨什么?还要烦恼什么?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生真的没有多少时光,何必要和生活过不去,和自己过不去呢。你在与不在,太阳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你愁与不愁,生活都将要继续。时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1)较全、有练习题2016-01-11 11-22-30)
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 汝、尔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词 的帮助,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前。 “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 译。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 有何罪 唯你是问 (唯问你) 唯利是图 (唯图利)
4、介词宾语的前置。 如:
四、定语后置(定语本应放在名词中心语的前面,
为了强调定语所表达的内容,临时置后。)
1、马之千里者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尝贻余核舟一(枚)。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五、被动句。 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帝感其诚,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判 断
文
言 句
式
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6、陈涉乃立为王。
7、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8、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9、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六、判断句。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3、此为何若人? 7、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1、忠之属也 13、环滁皆山也
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4、中轩敞者为舱。 8、鱼,我所欲也 10、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12、夫战,勇气也 14、醉翁亭也
一、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
1、甚矣,汝之不惠。
3、帘卷西风。
2、潇潇暮雨。
二、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
1、何以战? 3、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时人莫之许也。 7、会宾客大宴。 2、微斯人,吾谁与归? 6、问女何所思。 8、何苦而不平?
4、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四种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四种,两个前置句和两个后置句,即宾语前置句,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句子成分的位置,除了表达的特殊需要外,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
就宾语来说,在一般情况下是在谓语之后。
但是,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特定情况下,宾语却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已成为固定形式,这就是“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宾语前置句文言文中,宾语可以前置(即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的前置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弗”“勿”“否”“非”或否定动词“无”,或否定代词“莫”。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基本格式如下:[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例: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蹇裳》)——你不思念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否定词+代词宾语+插入成分+动词]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上》)——没有谁能抵御它。
[ 否定词+插入成分+代词宾语+动词]例:莫肯之为。
(《吕氏春秋?不苟》)——没有谁肯干这件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的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疑问句,一般要有疑问词的帮助发出疑问才能构成。
疑问词分为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
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安、奚、恶、胡、曷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
主要格式如下:[疑问代词宾语+(能愿动词)+动词](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必须前置)例: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我欺骗谁呢?欺骗天吗?[疑问代词宾语+介词]例:何为不去也?(《苛政猛于虎》)——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3)一般句式中动词的代词宾语的前置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里。
其特点是:代词宾语+动词例:民献有十夫予翼。
文言文复习之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
文 言 文 句 式
固定句式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 主谓倒装句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判断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 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 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定)主─[状]谓─ (定)宾
谓(动) 介词
宾
宾
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 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 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 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 此?”
宾语前置小练习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沛公安在 4、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5、微斯人,吾谁与归 6、子卿尚复谁为乎 7、夫晋,何厌之有
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指介词结构
后置。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
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以”“于”
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
“以”宾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于”宾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小练习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6、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7、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
形式之一 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 形式之二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形式之三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蚓无爪牙之利
综合小练习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为降虏于蛮夷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以勇气闻于诸侯 5、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6、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7、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8、君何以知燕王 9、客有吹洞箫者
初中语文必背的7大文言文句式
初中语文必背的7大文言文句式,轻松读懂文言文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
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可分为7种: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
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2.此帝王之资也。
(……也)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者,……)4.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
(即)10.巨是凡人。
(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二.被动句1.而君幸于赵王。
(……于……)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4.受制于人。
(……受……于……)5.为天下笑,何也?(为)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为……所……)(典型的被动句)7.若属皆为所虏。
(……为所……)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9.洎牧以谗诛。
(无标志。
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五.词序(倒装句)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宾语前置
(2)唯余马首是瞻 《冯婉贞》
用“唯(惟)……是……”提宾 (唯利是图、惟命是从)
宋何罪之有?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陈言之务去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倒装类型: 1)宾语前置 2)状语后置 3)定语后置 4)主谓倒装
(一)、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
例:( 1)、“大王来何操?” (动宾倒装) (2)、彼且奚适也? (3)、 彼且恶乎待哉 (4)、夫晋,何厌之有? (5)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 (1)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貫女,莫我肯顾。 (2)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3)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4)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 妾》〈孟子〉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 前,以强调宾语。
(7)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8)、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9)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10)、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 〈诗经〉 (介宾倒装)
提示:
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 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 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 南坐。”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
一.常见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宾语前置
倒装句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被动句
主谓倒置 宾语前置
省略句
文言文倒装句常见句式解析
倒装句现代汉语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
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
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A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B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C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A主谓倒装。
1、渺渺兮予怀。
—“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
(《赤壁赋》)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4、不然,籍何以至此。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1、及时相遣归。
—(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
(《孔雀东南飞》2、嬉戏莫相忘。
—(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
《孔雀东南飞》3、誓天不相负。
—(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
《孔雀东南飞》4、好自相扶将。
—(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
《孔雀东南飞》5、还必相迎取。
—(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
《孔雀东南飞》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7、君既若见录。
文言文倒装句类型
文言文倒装句类型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包括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例如在《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二
2.宾语前置:在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例如在《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
3.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状语后置或者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此外,还有谓语和宾语同时前置的倒装句式,例如在《陋室铭》中的“吾谁与归”。
除了上述几种倒装句式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倒装句式,如语气词前置的倒装句式等。
这些倒装句式丰富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让文言文更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掌握这些倒装句式对于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被动句式。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式通常通过使用“被”、”为所”等词语来表达。
例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另外,文言文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如省略句、连动句、兼语句等。
这些句式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借助上下文和语境,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同样至关重要。
总之,掌握文言文中的各种倒装句式和特殊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含义和深层意思,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初中语文文言句式:倒装句之主谓倒装句与状语后置句
初中语文文言句式:倒装句之主谓倒装句与
状语后置句
文言句式中的主谓倒装句与状语后置句:
主谓倒装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
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
状语和补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汉语中,经常把这个作状语用的介词结构安置到谓语后面,而实际上起的又非补语作用。
这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①“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如“战[于长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只有少数例外。
②“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如“何不试之[以足]”;少数不后置,如“[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典例解析】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A.皆不可限以时月。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B.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痛哉斯言!
D.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解析】“痛哉斯言!”即“斯言痛哉!”,属于主谓倒装。
其他都是介宾结构后置。
【答案】c。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如何辨别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的后置。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④何由知吾可也?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特别申明:因时间仓促和能力有限,在收集整理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省略句(一)省略主语1.待君久不至,已去。
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两则>》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两则>》3.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应为“(夸父)渴,欲得饮”。
《夸父逐日》4.北饮大泽。
省略主语“夸父”,同时在饮和大泽之间省略介词“于”。
应为“(夸父)北饮(于)大泽”。
《夸父逐日》5.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为“(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夸父逐日》6.“顾野有麦场”。
省略主语“屠”,应为“屠顾野有麦场”。
《狼》7.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应为“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8.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省略主语:佛印《核舟记》9.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三峡》10.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应为“(浙江之潮)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观潮》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应为“(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12.斗折蛇行。
应为“(溪水)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13.属予作文以记之。
应为“(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14.局促一室之内。
应为“(余)局促一室之内”。
《满井游记》1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句主语均为“臣”)《出师表》16.乃入见。
应为“(曹刿)乃入见”。
(省略主语“曹刿”)《曹刿论战》17.聚室而谋曰;杂然相许。
应为“(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二)省略介词1.“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应为“肃遂拜(于)蒙母”。
辨别文言文中倒装句的三种方法
学法指导语文篇语在介词的前面,所以这个句子是宾语前置句。
D选项中的“马之千里者”原本的顺序是“千里马者”,是说能跑千里的马。
“千里”是定语,“马”是主语。
定语在主语的后面,所以这个句子是定语后置句。
观察句子里的成分是否有位置上的变化,我们就可以辨别其是不是倒装句,是什么类型的倒装句。
一般情况下,谓语在主语的前面,就是主谓倒装;宾语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就是宾语前置;定语在中心词的后面,就是定语后置;状语在动词的后面,则是状语后置。
二、抓住带有标志性的词语除了分析成分的位置,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词语来辨别倒装句。
比如,在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中,往往有一些带有标志性的词语,如疑问代词、介宾短语等。
例题:试找出以下句子的相似点:1.微斯人,吾谁与归?2.(曹刿)问:“何以战?”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4.何有于我哉?5.见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6.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解析:前三个句子都是宾语前置句,后三个句子都是状语后置句。
一般情况下,疑问代词作宾语,大多会出现倒装的情况。
“吾谁与归”的正常语序应为“吾与谁归”,意思是说我和谁一起呢。
这里出现了疑问代词“谁”作宾语。
“何以战”的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意思是凭借什么战斗。
这里也出现了疑问代词“何”。
“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正常语序应为“长夜沾湿由何彻”,意思是说长夜漫漫,屋子潮湿,凭借什么才能挨到天亮。
这三个句子中都出现了疑问代词,且它们都作宾语。
由“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出现在动词后面时,也会出现倒装的情况。
“何有于我哉”的正常语序应为“于我有何”,意思是说在我身上有哪儿一样呢。
这里是介词“于”与宾语组成的短语作动词的状语。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的正常语序应为“于两峰之间泻出”,意思是说从两峰之间奔流而出。
这里是介词“于”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
“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是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在南阳耕作,在乱世中保全性命。
语句表达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
现代汉语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
如果顺序颠倒,则称之为“倒装句”。
一、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动+以+宾。
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2、动+于(乎,相当“于”)+宾。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应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3、形+于+宾。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传》(应为:虽才于世高,而无骄尚之情)4、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
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于弟子贤)二、主谓倒装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应为:汝之不惠,甚矣)三、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
“沛公安在?”(《鸿门宴》)3、以“是”“之”为标志。
“何陋之有?”(《陋室铭》)四、定语后置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
”(《马说》)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中心词+数量词。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欲了解更多的言语理解考点,请关注华智公考!。
文言文的特殊词类有哪些
文言文的特殊词类有哪些1. 古文的特殊句式都有那些“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主谓倒装(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2.宾语前置a.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四、倒装句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本”等词构成,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勇气也《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是”,[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用“为……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2)马之千里者,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悉”。
(1)投以骨《狼》(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2)汗牛塞屋.宾语省略(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4,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定语后置常用“者”作标志.“者”.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三、被动句古汉语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疑问代词作宾语,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为”.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何陋之有《陋室铭》b、“则”.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4.介宾短语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为所”表示被动。
初中二年级(八年级)语文文言文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谓倒装〔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2.宾语前置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早何陋之有?陋室铭?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定语后置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4.介宾短语后置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E、省略句F、介宾短语后置G、主谓倒装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3、宋何罪之有?〔〕4、战于长勺。
〔〕5、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6、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7、异哉,是鼠之黠也。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谓倒装〔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强调“甚矣〞,你太不聪明了。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应为:世悲哉也。
这个社会真可悲啊。
2.宾语前置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早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
有什么简陋的。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应为:吾与谁归。
我和谁一起相处。
3.定语后置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句型:“中心词+定语+者〞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句型:“中心词+之+定语+者〞应为: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
倒装句式
(三)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倒装句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类。
1.主谓倒装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2.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形容词”等的形式。
“之”和“者”均为结构助词,不译。
(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
(《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
(《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
(《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
(《黔之驴》)(译文:‚村中的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①马之千里者。
(《马说》)(译文:“千里马。
”)②国之孺子之游者。
(《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④僧之富者不能至(《为学》)(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3)格式:中心词+之+定语(形容词)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文言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惟兄嫂是依。(惟......是)
★我之谓也。
二、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惟兄嫂是依。(惟......是)
★我之谓也。
二、倒装句
4.宾语前置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惟兄嫂是依。(惟......是)
★请其矢,盛以锦囊。 ★浴乎沂,风乎舞雩。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二、倒装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故不我若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倒装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故不我若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倒装句
4.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故不我若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二、倒装句
★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二、倒装句
★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二、倒装句 2.定语后置(中心词+之+定语)
★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二、倒装句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一、省略句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 常常省略。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 能鸣也,而况石乎?
★将军战( )河北,臣战( )河南 。
★有碑仆( )道。
一、省略句
★武陵人捕鱼为业。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
一、省略句
★武陵人( )捕鱼为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文言句式:倒装句之主谓倒装
句与状语后置句
初中语文文言句式:倒装句之主谓倒装句与状语后置句文言句式中的主谓倒装句与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
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
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
或疑问句。
2.状语和补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总是放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但在古汉语中,经常把这个作状
语用的介词结构安置到谓语后面(即现代汉语的补语位置),而实际上起的又非补语作用。
这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①“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都后置,如“战[于长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只有少数例外。
②“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多数后置,如“何不试
之[以足]”;少数不后置,如“[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典例解析】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A.皆不可限以时月。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采草药》)
B.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C.痛哉斯言!(《原君》)
D.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崤之战》)【解析】“痛哉斯言!”即“斯言痛哉!”,属于主谓倒装。
其他都是介宾结构后置。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