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QP-15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验证质量活动及其结果的符合性及有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
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产品的内部审核。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批准《年度内审计划》。
3.2管理者代表每年初负责制定第二年《年度内审计划》;扶着组成审核组负责召开首(末)次会议;负责《内审实施计划表》和《内审检查表》的审批;负责解决审核过程纠纷;负责向总经理汇报审核结果。
3.3审核组长负责审核全面工作,制订《内审实施计划表》、编写《内审总结报告》。
3.4审核组长负责组织审核员遵守相应的审核要求,编制《内审检查表》,实施审核并形成审核记录,报告审核结果,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3.5各部门支持配合审核员的审核工作,不得借口回避。
4工作程序4.1年度内审计划4.1.1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公司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交总经理批准。
每年内审至少两次,并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区域和产品,4.1.2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4.1.2.1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4.1.2.2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4.1.2.3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要求的变更;4.1.2.4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4.1.2.5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4.1.3年度内审计划内容4.1.3.1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4.1.3.2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4.1.4根据需要,可审核质量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所有区域和产品。
4.2审核前的准备4.2.1管理者代表根据内审员名册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组成审核组;审核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工作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2由内审组长策划内审并编制本次《内审实施计划表》,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其内容主要包括:4.2.2.1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4.2.2.2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4.2.2.3审核组成员4.2.2.4审核时间、地点:4.2.2.5受审部门及审核条款:4.2.2.6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文件修订履历表相关单位会签1. 目的验证质量管理系统程序规范是否被正确实施,通过定期及不定期的内审活动实时发掘问题并采取矫正措施,以确保质量系统运作之适用性、有效性及持续性。
2. 范围本公司质量管理系统运作之全面相关事宜皆纳入审查范围。
3. 名词定义3.1 内审:即内部审核之意。
内部自行执行以评估公司内各部门的作业绩效,以验证质量体系运作是否与规划相符。
3.2 不定期审核:总经理室可视公司运作状况,认为有需要增做内审频率时,则可安排要求执行内审作业。
4.维护单位品保部5. 权责5.1 总经理︰内审计划之拟订及审核时间通知与协调。
5.2 审核小组︰5.3.1 执行内审作业,过程予以记录。
5.3.2 审核缺失矫正预防措施之追踪与确认。
5.4 被审核单位:于审核过程中配合审核员之审核作业及缺失改善。
6. 参考文件/记录6.1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6.2 《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6.3 《质量手册》6.4 《内审会议记录》6.5 《内审报告》6.6 《稽核缺失改善报告》6.7 《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7. 作业程序7.1 审核频率与计划制定:7.1.1每隔12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内审,并于内审前通知内审成员参加会议及准备相关资料。
7.1.2 (1)内审安排需在年度管理评审会议前进行,由总经理室负责制定内审实施计划呈总经理核准。
(2)若因有事不得不提早或延后执行时,得由品保单位提出签呈,呈总经理室核准后改期执行7.2 如有下述情况时,可增加内部审核频率:(1) 最高管理层总经理要求时。
(2) 客户要求并经总经理认可时。
(3) 重大质量事故一再发生时。
(4) 组织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时。
(5) 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影响CQC认证产品一致性审核时。
7.3 内审小组成立:7.3.1 由总经理室汇集各部门主管所推派之审核组长及组员名单,并统筹建立内部审核人员名册。
7.3.2 内审人员资格认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人员需有内审资格(指通过政府授权批核之第三方体系认证机构内审员培训考核通过且领有内审员资格证者;或者经公司培训由总经理室考核笔试合格后签授内审员任命书者)方可参与内审工作;7.3.3 审核人员不得参与自己本身工作内容之审核。
QP-12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6.3.2.2.4.3审核首日安排召开首次会议。
6.3.2.2.4.4审核末次会议。在允许情况下,末次会议可安排在审核结束后的次日举行以保证小组有充实时间讨论及完成不符合项报告。
6.3.2.2.4.5其它与本次审核有关的事项。
6.3.2.3通知被审核部门并与被审核部门协议确认审核日程安排。
6.4首次会议
在正式审核前由内审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管理者代表及各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均须参加会议,审核员应记录与会人员姓名。会议以简短为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6.4.1确定审核范围、目标及审核所采用的方法。
6.4.2介绍审核小组成员。
6.4.3确认审核日程安排与末次会议时间及会议的参与人员。
6.4.4澄清与会人员的问题。
6.3.2.1.1审核员不能审核与其职务具有直接关系的业务。
6.3.2.1.2在安排审核计划时,应包括所有与本次审核目标、范围相关的所有主题。
6.3.2.1.3相关主题应由同一人负责审核,以提高审核效率。
6.3.2.1.4安排审核顺序时,应使审核员顺利切入审核中心,从而达到审核的目的,可以按相关主题的因果关系的先后顺序或相对重要性来安排。
6.1.2管理者代表必须在预定审核日前十五日发布内部质量审核的通知。
6.2审核员资格
公司内审员资格应符合以下规定。
6.2.1本厂工龄一年以上,或具有相关资历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6.2.2接受过厂内外之内部质量审核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6.3内部质量审核的计划
在发布内部质量审3.3审核小组准备会议
正式审核开始以前,内审组长召开审核小组准备会议,以讨论审核行程的安排,并对审核员已熟知的审核目标、范围与审核使用标准、审核员的责任等进一步加以明确。
GJB9001C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 目的本程序是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审核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军品和民用产品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
3 术语3.1 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即第一方审核,是公司对其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3.2 内部审核员:内部审核员简称内审员,是指得到最高管理者授权并有能力实施内部审核的人员。
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主持内部审核工作,批准“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和“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4.2 质量部是公司内部审核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下发公司“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4.3 公司各有关单位负责配合完成内部审核过程的各项工作。
5 工作程序5.1 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5.1.1 每年12月30日前由质量部编制次年的“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应明确:审核范围、时间、负责单位等内容。
5.1.2 内部审核频次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两次内部审核间隔时间应不超过12个月,且应覆盖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产品、过程、管理活动和班次。
当内部、外部发生严重不符合或顾客有重大抱怨发生时,适当增加内部审核的次数。
5.1.3 内部审核策划时,应考虑审核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并确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
5.1.4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经质量部部长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可纳入公司“年度质量工作计划”一并下发到各单位。
5.2 审核前准备5.2.1 审核实施前两周,管理者代表负责组建内部审核组、任命审核组组长。
审核组的审核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a) 审核人员应具备本公司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b) 具有诚实、公正、较强的工作责任心;c) 具有交流合作、分析判断、独立工作和善于应变的能力;d) 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e) 熟悉产品及过程;f) 审核人员不得审核本职工作。
5.2.2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提前一周下发到各有关部门及人员。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控制。
2引用文件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对引用的标准和文件没有写出版本号,使用时应以最新发布的为有效版本。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QMS质量手册。
3术语和定义无。
4职责4.1行政部负责本程序的组织实施与归口管理。
4.2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并组织审核实施。
4.3内审员负责编制检查表,并实施现场审核。
4.4行政部负责组织不符合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和审核记录的归档、保存。
4.5管理者代表批准内部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和批准内部审核报告。
4.6受审核部门提供必要的审核条件,负责制定并执行本部门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5内部审核流程图6管理内容6.1审核策划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审核策划,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表》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实施。
策划时应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6.1.1审核目的a)验证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JB9001C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
b)确认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6.1.2审核范围根据需要可专门审核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活动及其涉及的所有部门。
6.1.3审核准则a)GJB9001C标准。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1.4审核时机及频次质量管理体系每年一次,一般安排在每年年底或在第三方认证机构现场审核之前进行,每两次内部审核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
当出现下述特殊情况时可提前进行或增加审核频次:a)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b)当发生产品重大不合格或体系多项严重不符合或顾客多次重大投诉时。
c)第三方认证或监督审核之前。
d)每季度实施滚动审核。
6.2审核方法6.2.1审核方案每次现场审核之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策划,指定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和审核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审核组,明确审核组长,并由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表》(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和审核准则,审核的部门和时间安排,审核组的成员及其分工)。
GJB9001程序文件——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4.5.1综合部将内审中的《不符合项报告》发给相关部门,各部门参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限期整改。
4.5.2根据“谁审核,谁跟踪”的原则,综合部负责组织内审员对各自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的结果填入《不符合项报告》中。
4.6内部体系审核的有关记录、报告由综合部归档保存。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审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是否符合标准和公司的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实施并持续有效地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控制。
3.职责
3.1各部门及人员职责
表4 内审过程职责表
权责单位
管理重点
管理者代表
综合部
内审组
组长
内审员
受审核部门
筹建审核小组
4.4.4审核报告
4.4.4.1现场审核结束后,根据各内审员的《不符合项报告》,内审组组长负责组织编写《内部审核报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报告内容包括:
a)受审核目的、范围、日期;
b)审核依据的文件;
c)受审核部门主要参加人员、内审员;
d)审核综述;
e)不符合项的纠正要求及完成时间。
4.4.4.2综合部负责将《内部审核报告》分发到相关部门。
4.2.3内审员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以保证审核客观、公正、独立。
4.3审核计划编制及发放
4.3.1综合部制定《内部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审核计划包括:
a)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日程安排;
b)受审核部门的审核项目;
c)审核依据的文件;
d)确定审核组长及审核组成员及分工。
4.3.2综合部在审核的前一周,向受审核部门发出《内部审核计划》,通知各部门做好准备。受审核部门如对审核安排有异议,可在两天之内通知综合部,协商解决。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1 目的验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按计划安排得到了有效建立、实施和保持,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内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审核。
3 职责3.1企管部负责策划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案和编制《年度审核计划》,并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实施。
3.2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审批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审核报告》。
3.3审核组长负责选择审核员,负责制定审核实施计划,提交《审核报告》。
3.4审核员按照任务分工编制检查表,协助审核组长执行审核实施计划,开具《不符合报告》并跟踪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实施。
3.5受审核部门配合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并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 工作程序4.1审核计划的编制4.1.1企管部根据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的情况,于每年2月份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案和《年度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1.2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审核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b)审核时间;c)受审核部门。
4.1.3编制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a)全面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和现场;b)对各个部门所开展的质量活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c)应根据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及重要性和以往审核的结果安排时间和频次,做到重点突出。
4.1.4管理者代表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安排计划外审核,其前提条件包括:a)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变更时;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连续投诉抱怨时;c)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大幅度变更时。
4.2审核前的准备4.2.1成立审核组:管理者代表制定具有内审员资格,并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审核人员担任审核组长,由审核组长挑选3—5名审核员组成审核组。
审核员必须接受过内审员培训,考试合格具有内审员资格,并且与被审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以保证审核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4.2.2发放审核实施计划:审核组长于审核前10天,召开审核组会议,明确《审核实施计划》并进行任务分工。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内部质量审核,审核质量体系涉及的各部门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并为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产品审核、及制造过程审核工作。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主持、策划和组织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负责年度体系审核计划的编制。
3.2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体系审核计划,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审核。
3.3 质量部负责主持、策划和组织内部产品(模具)审核。
3.4 工程部负责主持、策划和组织内部制造过程审核。
3.5其他相关部门应对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工作进行全面的配合,对发现不合格项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
4.名词解释无5.程序&流程5.1体系审核流程5.2 产品(模具)审核5.2.1工程部策划和组织对每个项目(的模具)进行审核,以确保模具满足合同或技术协议约定的所有要求。
5.2.2 模具审核须在模具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a)设计验收阶段;b)生产准备阶段:生产计划及工艺;c)模具各主要部件的检验;d)模具厂内调试阶段:T0、T1、T2、T3,预验收;e)顾客处终验收阶段。
5.2.3 各阶段模具审核实施要求参见《产品审核作业规定》(按VDA6.5)。
5.3 制造过程审核5.3.1质量部策划和组织对每个项目的制造过程进行审核,以确保过程的适用性及有效性。
5.3.2 制造过程审核实施要求参见《过程审核作业规定》(按VDA6.7)。
5.4内审员资格审核组组长及组员应为具备资格的内部审核员,他们根据本程序的要求进行审核。
6.引用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过程审核作业规定》《产品审核作业规定》7.质量记录《年度审核计划》《内部体系审核实施计划》《内部体系审核查检表》《首次会议签到表》《末次会议签到表》《不合格项报告》《内部体系审核报告》《文件发放与回收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 总则为检查压力容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明确原因,以便采取纠正措施,使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公司规定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3.内部质量审核的职责职权。
3.1内部质量审核和评价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计划和组织,总工程师或质保工程师批准。
3.2质量审核由总工程师或质保工程师、公司办公室、质量检验部、有关质控责任人及技术人员组成审核组,进行审核和评价工作。
3.3内部质量审核的评审和评价由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主持。
4.内部质量审核内部质量审核包括质保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工序质量审核。
4.1质保体系审核范围a、质保体系是否按手册及管理标准的规定正常运转;b、手册及管理标准是否满足法规、标准;c、质保体系是否能对产品制造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4.2产品质量审核范围a、产品质量与图样、技术文件要求的符合性;b、产品制造过程是否按手册及管理标准的规定执行;c、手册及管理标准是否能对产品质量实施有效控制。
4.3工序质量审核a、工序质量控制是否符合手册及管理标准的控制要求;b、手册及管理标准是否能满足对工序质量的控制。
c、实施工序管理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安排。
4.4内部质量审核内容4.4.1质保体系组织机构。
4.4.2质保体系结构。
4.4.3质保体系要素和活动的管理。
4.4.4人员、工装设备、测量和测试设备。
4.4.5制造过程和检测、试验及检查。
4.4.6质保体系文件、记录文件及报告。
5.内部质量审核活动5.1每年定期进行两次内部质量审核活动。
其中进行一次质保体系审核,一次产品质量或工序质量审核。
5.2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质量工作会议,对内部质量审核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有书面纪要。
5.3内部质量审核应有审核计划、审核程序、审核记录。
审核结果必须写成书面审核报告。
5.4内部质量审核和评价,由公司办公室门书面通知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
5.5针对审核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公司办公室门应下达整改任务书,提出整改问题和整改时间。
GJB9001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GJB9001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1 范围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的审核。
2 引用文件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1405A-2006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3 职责3.1 质量体系审核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实施。
3.2 质量部是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年度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组织有资格(或具有相应能力)的审核员进行审核和对不符合项进行跟踪验证。
3.3 审核组长负责编制每次审核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审核员编制审核检查表,进行质量体系审核,编制不符合项审核报告。
4 控制要求4.1 工作流程4.2 控制要求4.2.1 审核目的: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4.2.2 审核依据4.2.2.1 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2.2.2 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2.2.3 《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4.2.2.4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4.2.2.5合同要求。
4.3 审核内容4.3.1 组织结构;4.3.2 人员、设备设施等活动;4.3.3 工作区域、运作过程;4.3.4 涉及的产品(确定其符合标准和规范程度);4.3.5 文件、报告和质量记录的控制。
4.4 审核范围质量体系覆盖下的各单位、部门。
4.5 审核周期4.5.1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
对军体系内部审核每年至少两次,时间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
4.5.2 遇到下列情况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可随时增加审核次数。
4.5.2.1 质量体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4.5.2.2 发生重大不合格品或成批报废;4.5.2.3 外界经营环境变化,领导提出要求时。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IATF16949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IATF169491.目的系统地进行质量体系审核,验证质量活动、过程活动和相关结果的有效性是否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是否满足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本厂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批准组织年度内审计划。
3.2质量代表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和产品的审核工作、选定审核组长及审核员,并审核年度内审计划和批准审核实施计划和内审报告。
3.3内审组长负责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编写内审报告、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
3.4各部门配合公司做好内部审核工作。
4.术语和定义、依据4.1、质量审核: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的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4.2、过程审核:用于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过程是否受控和有能力。
4.3、产品审核:用于审定最终检验后的产品与规定的质量要求的符合情况。
4.4依据标准:本程序依据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中标准条款9.2;9.2.1;9.2.2;9.2.2.1;9.2.2.2;9.2.2.3;9.2.2.4编制。
4.程序4.1质量审核规划(内部质量审核年度计划):⑴由质量代表组织内部质量审核人员在每年年初对内部质量审核活动进行策划,编制《内部质量审核年度计划》,具体要求如下:①当体系初步运行、顾客投诉增加、重大质量事故、组织机构重大变动、社会环境重大变化、人员重大异动时需及时进行补充审核。
补充审核可针对相关过程进行。
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过程质量审核应确保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审核;产品质量审核应确保每个系列产品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审核。
③年初由品质部编制“年度质量审核计划”,质量代表委派审核组长,选择审核员;审核员必须具备相应素质与被审核区域无直接责任而独立于受审核部门。
审核组长分配审核任务,考虑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来编制日程计划并经质量代表批准。
XDQP-03A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文件名称: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修订记录版本修订内容修订章节修订人修订日期A文件编制/审批编制人职位编制日期审批人职位审批日期文件审批(在需审批的部门后涂上阴影“■”)业务部■工程部■模具部■计划部■采购部■仓务部■生产部■品质部■行政部■财务部■总经办■1.0目的确保本公司的质量/环境/环保体系的有效性及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体系内的所有运作及活动。
3.0定义3.1审核:为获得证据并对其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3.2内部审核:通过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安排对各部门组织审核,以检查部门内部运作的有效性、系统执行的符合性。
3.3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改善书:于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要求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改善的一种书面报告。
3.4审核报告:于审核后由审核组长制定的综合报告并需分发于相关部门。
4.0职责4.1审核组4.1.1审核组由本公司的管理者代表统筹。
4.1.2负责计划、执行及汇报本公司的内部审核工作。
4.1.3审核组包括审核组长及审核组员。
4.1.4审核中发现不符合项目时,应发出《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与相关责任部门,并跟进改善之结果。
4.2审核组长4.2.1审核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或其任命者担任。
4.2.2按时发出审核通知。
4.2.3领导审核组员执行定期审核,确认《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并对改善结果进行复核。
4.3审核组员4.3.1审核组员由管理者代表任命。
4.3.2在审核组长带领下执行有关的内部审核工作。
4.3.3对审核之结果记录在《内部审核检查表》里面。
4.3.4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发出《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并跟踪相关单位是否按时回应及有效。
4.3.5协助审核组长及其他相关的内部审核工作。
5.0程序5.1审核安排5.1.1内部体系审核一般安排于每年年底或次年初(管理审查执行前完成)进行。
5.1.2审核组长一般于审核前三天向有关部门发出审核计划。
10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D 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认为有必要的事项4.1.3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由管理者代表临时组织进行计划外的审核(临时审核采用集中审核的方式):4.1.3.1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4.1.3.2 相关方的要求;4.1.3.3 发生重大的质量/环境事故;4.2 审核前的准备4.2.1 审核组的组成4.2.1.1 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及内审员组成审核组。
4.2.1.2审核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并经管理者代表任命。
4.2.1.3 管理者代表指定具有内审员资格,并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内审员任审核组长,审核组长除参加审核外,还应进行整体组织管理。
4.2.1.4 审核组成员必须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必须诚实、客观、公正,并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4.2.2 审核组会议在审核前1天,由审核组长召开一次审核组会议,根据《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进行具体事项的分工,讨论此次审核的重点及其涉及的深度和广度,并解决实施计划下达后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必要时对实施计划作出日程调整。
4.2.3 内审检查表的编制4.2.3.1 审核组长根据审核实施计划组织内审员编制相应的《内部审核检查表》,检查表可依据实施计划和审核组会议的决定“以条款为主导展开,跨部门审核”或“以部门为主导展开,跨条款审核”的形式编制。
4.2.3.2 检查表的设计要求:对照标准和手册要求、选择典型的质量/环境问题、结合受审部门的特点、抽样有代表性(3-6个)、时间要留有余地、有可操作性。
4.3 审核的实施4.3.1 首次会议4.3.1.1 首次会议的目的:由审核组长主持并说明审核的目的和范围,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说明审核的重要性。
4.3.1.2 首次会议必须正规进行,出席人员要签到、并作好会议记录。
4.3.2 文件和资料的审查4.3.2.1 内审员检查受审部门的质量/环境活动有关的程序文件、工作文件等,确保这些文件属现行有效的受控版本,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工作程序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工作程序内部质量审核控制工作程序一、编制目的内部质量审核是指为了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而进行的一项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审核来发现、纠正和预防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组织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二、审核范围内部质量审核范围涵盖了整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各个部门、环节及关键过程。
三、审核标准内部质量审核按照国际标准ISO 9001:2015进行执行,并结合组织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
四、审核组成1. 审核组长:负责审核的组织、协调审核的进行,编制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
2. 审核员:根据审核计划,参与实施审核,收集、整理和评价审核所得证据,提交审核报告。
五、审核计划1. 审核组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制定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的时间、地点、审核标准等。
2. 审核计划应提前通知被审核部门,包括审核目的、内容、要求等。
六、审核准备1. 审核组成员应对被审核部门的相关文件、记录进行充分了解和准备。
2. 审核组成员应带齐必要的工作用具,如:笔、纸、相机等。
七、审核实施1. 审核组按照审核计划进行入场会议,概述审核目的、方式、程序和要求。
2. 审核组根据审核计划,对被审核部门进行分组或分工,开始实施审核。
3. 审核组根据审核依据,进行现场核查、记录采集等工作。
4. 审核期间,审核组应与被审核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工作情况。
5. 审核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被审核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八、审核报告1. 审核组应在审核结束后,及时填写审核报告,包括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结论等内容。
2. 审核报告应包括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审核报告应及时提交给被审核部门,要求被审核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整改措施和改进方案。
九、整改和改进1. 被审核部门应根据审核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和改进方案。
2. 被审核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审核组。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 目的规划与执行内部审核,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ISO 9001:2015标准的要求以及本公司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2. 范围凡与本公司质量体系运作有关的过程活动均属于内部审核的审核范围。
3. 定义无4. 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宣布内审,任命审核组长4.2. 审核组长负责内审计划的拟定、实施、结果确认,审核人员任命,以及审核不合格项改善之跟进;4.3. 审核员负责按照审核计划执行内部审核。
5. 程序5.1. 内审的时机5.1.1. 本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5.1.2. 在以下情况下由管理者代表或本公司总经理决定是否增加审核。
5.1.2.1 质量体系运行有重大变化时;5.1.2.2 发生重大质量异常或严重客户投诉时。
5.2. 审核的准备5.2.1. 审核前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具有内审员资格人员为审核组长,成立审核组。
5.2.2. 由审核组长选择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内审小组。
5.2.3. 审核组长编制《内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于正式审核前一星期内发到各内审员及相关部门。
为保持审核的公正独立性,内审员不能对自己所在部门进行审核。
5.2.4.内审员在实施审核前,根据现行之质量体系文件及上次审核之结果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
5.3.审核小组行前会议必要时,在审核前,审核组长召开审核小组的行前会议,以讨论审核行程的安排及确定内审员已熟知审核目标、范围与审核所使用的标准及了解内审员自己的责任。
5.4.首次会议按审核计划实施内部审核,审核前举行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负责人、内审员参加。
会议时间以简短为原则,会议议程可为:5.4.1.确定审核范围及目标与审核所采取的方法。
5.4.2.介绍审核小组成员。
5.4.3. 确认审核日程与结束会议的时间和与会人员。
5.4.4. 澄清与会人员的问题。
5.5. 现场审核5.5.1. 由各内审员按照内审计划进行现场审核,相关部门需要予以充分配合。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二篇)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实施内部审核,验证管理处的各项管理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形成自我完善机制,确保管理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管理处内部审核工作的控制。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组织、领导内部审核工作。
3.2政工科为内部审核的负责部门,审核组具体实施内部审核。
3.3各科室、单位配合内审工作,并负责对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4工作程序4.1年度审核计划为保持内部审核活动的持续性,政工科根据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状况,每年年初编制年度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处长批准。
4.2审核频次及要求内部审核为滚动审核,每季组织一次,与管理处的季度检查相结合,每12个月至少完成一次完整的滚动;如遇特殊情况(如外审前需要全面审核时),管理者代表报处长同意后,可适时安排临时审核。
4.3审核准备4.3.1每次审核(季度检查)时,由处长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成员。
审核组成员应由具备内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
4.3.2审核组长编制审核实施计划,经处长批准后,由政工科在审核(检查)开始前一周通知到各受审核部门和单位。
审核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审核目的、范围;2)审核依据;3)审核组的组成;4)审核日程安排和审核分工安排(审核员不参加本部门的审核);5)审核注意事项。
4.3.3组长组织审核员熟悉有关审核文件,编制检查表。
4.4审核实施4.4.1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管理处领导、各被审核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审核组成员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主要内容是:1)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2)重申审核计划;3)介绍审核程序和方法;4)协调审核日程。
4.4.2现场检查审核员根据审核计划和检查表所列的检查项目,通过现场检查(问询、查阅文件和记录等),收集管理体系运行的客观证据,并做好审核记录。
4.4.3审核结果整理现场检查结束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研究分析审核情况,汇总审核结果,确定不符合项,填写审核(检查)报告,提出管理体系运行的评价意见。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塑料制品)

1.0目的通过对质量体系各要素和各阶段活动进行审核,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质量体系正常有效地运行和维持,为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及持续改善提供依据。
2.0范围适用于与质量体系相关的部门与个人。
3.0定义(略)4.0流程图5.0要求5.1审核策划 5.1.1定期审核:管理者代表策划内部质量审核,原则上每半年至少审核一次。
5.1.2不定期审核:有发生重大质量异常、组织机构变更、顾客投诉强烈时或为了加强对质量体系的监督等可根据需要随机实施审核。
5.2审核准备5.2.1组织与职责:A 审核员需两人或两人以上,应受相应的培训,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者。
B 审核小组组长由管理者代表指派,原则上审核组长由管理者代表亲自担任。
5.2.2审核小组准备以下审核专用文件:工作流程审核策划 贪任部门/者 管理者代表 审核小组 审核小组审核小组 责任部门审核小组管理者代表/品管部 使用表单 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相关说明 定期和不定期审核计划组建审核小组,任命审核组长,准备审核文件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不合格项 首次会议/现场审核/审核 报告/审核检查清单 总结/末次会议内部质量审核/不合格项报告 内部质量审核/不合格项报告 相关资料提交管理评审I 审核准IA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由审核小组组长编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应具有弹性以便审核时能够按照收集的资料随时进行变更。
B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审核员按照过程方法,依照IS09001标准条款和质量体系文件及法律法规列出所需审核的项目要点,以确保审核有目的、按计划顺利进行。
C内部质量审核不合格项报告。
D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5.3.核通知1.3.1审核小组提前一周向被审核部门签发“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应包括下述内容:A审核的目的与范围/部门;B审核的日期和时间;C审核依据;D审核小组成员;E被审核部门的主管或代表。
5.3.2各被审核部门经理准备有关审核资料及运作情况。
QP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性和有效性,及时处理顾客投诉。
2.范围适用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区域的内部审核活动。
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制订每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3.2 内审员具体实施内部审核及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和验证。
3.3 各职能部门协助审核组长,配合做好内部审核工作,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4 审核结果由审核组长进行评审,并向总经理报告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4.工作程序4.1 年度审核计划4.1.1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结果,由办公室负责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每年内审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活动。
4.1.2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f.在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前。
4.2 审核准备4.2.1管理者代表指定审核组长和内审组成员。
4.2.2 内审员要经过培训、考核获得资格并经总经理任命后方可参加内部审核工作,内审员所审核的范围应与其工作无直接责任关系。
4.2.3审核组长负责编制《现场审核计划》,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于每次审核前一周分发至受审核的部门。
4.2.4 内部审核计划内容包括: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b.审核依据: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等;c.内部审核工作的安排;d.审核组成员及分工;e.被审核部门所涉及到体系要素;f.顾客投诉。
g.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4.2.5各审核员按审核计划安排分工编制详细检查表,交审核组长审批。
4.2.6受审核部门根据审核计划安排作好迎审准备,如对审核日期和审核内容有异议,可在两天内通知审核组,经过协商后可以再进行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定期开展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确保企业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定“年度审核计划”,并监督实施,任命审核组长,审核员,并规定其职责,质生
产技术部配合管理者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实施和跟踪验证。
3.2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3.3各相关部门参与内审活动,并对部门的不合格项制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
4.工作程序
4.1内审频次和计划编制
4.1.1管理者代表于年初编制“年度审核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1.2内审应在一个年度内对企业各要素职能至少覆盖一次。
4.1.3下列情况增加内审次数:
a)企业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b)顾客重大投诉。
c)质量体系复审或认证证书有效期满前。
d)社会环境或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e)本企业认为有必要时。
4.1.4“年度审核计划”的内容包括审核目的。
范围、依据和时间安排。
4.2审核准备
4.2.1管理者代表聘任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组成审核小组,任命审核组长。
4.2.2审核组长根据“年度审核计划”编制本次“内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实施,如属(4.1.3)
的情况,计划应涉及全部要素和部门。
4.2.3审核组长将审核任务分配到每位审核员,审核与被审核部门的质量活动吴直接关系。
4.2.4审核员根据分配任务按要素或部门编制“检查表”,叫审核组长审批、
4.2.5审核组长要准备好质量体系文件,执行标准和其他有关资料。
4.2.6审核组长将内审计划提前5天通知有关部门,约定审核时间,并确定部门陪同人员。
4.3现场审核
4.3.1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审核计划确定出席人员应到会并签字,首次应说明审核目的、范围、
依据、程序和日程安排。
4.3.2根据实际情况,审核小组在陪同人员陪同下,确定对受审核部门按照事先编制的“检查表”内容,
通过交谈、查阅文件和质量记录、通过观察收集客观证据,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4.3.3现场审核时,有审核员对发现的问题作出评定,记录要经有关负责人员进行确认,但不在现场填写
“不合格报告”。
4.3.4审核组在当日现场审核后,应对审核记录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对照所选标准及质量手册等,
依据文件编写“不合格报告”
4.3.5审核组应将现场审核中每项不合格与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听取意见,做到公正公平。
4.3.6审核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与会人员签到,审核组长报告现场审核情况,对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和
有效性做出初步评价,并当场宣读《不合格报告》,提出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的要求和期限。
4.4审核报告
4.4.1审核报告有审核组长亲自编写,内容为:审核目的和范围、审核组成员和受审部门名称及其负责人、
审核日期、依据文件、不合格项的分布情况、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分析,并作出结论性意见。
4.4.2审核报告有管理者代表批准,文件管理部门按分发范围发放至相关领导和部门。
4.5纠正措施的验证
4.5.1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审核报告》及《不合格报告》,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出纠正措施。
4.5.2审核组对纠正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做出评审认可,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4.5.3纠正措施涉及不同部门,管理者代表应予以协调。
4.5.4对纠正期限较长,不是短期内完成的计划或短期内完成难度较大的计划,有审核组和管理者代表协
商,适当延长其执行期。
4.5.5生产技术部要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对其完成情况予以验证,对纠正措施进行有效性
评价,对已完成的措施,审核员要签字认可,
4.5.6。
如纠正措施引起体系文件修改,应报告管理者代表,由相关部门按规定进行修改。
4.6内审的全部记录由行政部收集、整理、归档、内审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5.相关文件
5.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2005年内部质量审核报告5.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6.1年度内审计划
6.2内审计划
6.3检查表
6.4签到表
6.5不合格报告
6.6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6.7《审核报告发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