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中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词语解释、课文理解、诗歌欣赏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教材。

2.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书籍、课堂练习题等。

3.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或黑板上展示一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图片的理解。

2. 学习新知(25分钟):a. 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要词语解释,包括生僻字、成语、词语引申义等。

b.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讲解。

c. 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本单元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和表达方式。

3. 拓展练习(15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b.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题等,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 归纳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五、课堂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预习下一单元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和练习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合作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知识的启迪和思维的拓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文教案教学设计】六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课文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文教案教学设计】六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课文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文教案教学设计】六年级下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课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课文教案设计目录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1第二课时3《腊八粥》教学设计5第一课时6第二课时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9第二课时13第三课时16《藏戏》教学设计20习作:家乡的风俗25语文园地一29第一课时30第二课时32《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岁尾年头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含六课)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案(含六课)

3舍人。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3.指名学生读诗。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三、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

2.解释词语。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3.解释诗意。

(1)指名学生说。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天的京城到处都飘散着落花,寒食节里御花园中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落天黑,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蜡烛燃烧时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四、化诗为画,体会意境1.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春意?指名学生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开阔,将全城景物尽收眼底。

“春城”一词,高度凝练而华美。

“春”是自然气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2.诗人说“无处不飞花”而不说“处处飞花”,为什么?御花园中的柳枝随风飘拂。

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蜡烛,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诗人借古喻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相关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体会诗中蕴含的相思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诗题1.教师谈话:大家一定诵读过这样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诗经》中人们的浅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汉乐府中人们的歌咏。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取法于《诗经》和汉乐府,但也有它独特的魅力。

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板书诗题:迢迢牵牛星)3.指名学生读诗题。

二、初读全文,读通读顺1.学生自由读全诗。

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

2.易读错的字。

迢纤泣涕盈脉3.指名学生读字。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是《诗歌的魅力》,这一单元主要是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和阅读练习,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诗歌的基本特点、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3. 能够通过朗读、感悟和鉴赏来感受诗歌的魅力;4.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2. 诗歌的表现手法;3. 诗歌的鉴赏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 通过说、听、读、写等多种方式来展开教学;2. 通过阅读鉴赏和演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通过课堂问答和讨论等方式来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一段诗歌音乐,或者是播放一段与诗歌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诗歌的知识。

2. 学习环节在学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和阅读一些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通过鉴赏和解析一些经典的诗歌,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例如押韵和对仗等。

3. 练习环节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朗读和分享等方式,来体验诗歌的魅力和表现手法。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编写和朗读自己的诗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4. 归纳总结环节在归纳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回顾学习重点,让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体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和评测,以便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掌握重点,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基础。

五、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诗歌的魅力;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六、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2. 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和感悟诗歌的魅力。

七、板书设计诗歌的定义和基本特点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鉴赏和感悟八、教学资源1. 诗歌音乐或相关视频;2. 诗歌教材和课本素材;3. 课堂活动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观察、联想、比较等方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语的学习与认读。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 观察事物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4. 习作的撰写与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语的学习与认读。

(2)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观察事物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观察事物方法在习作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掌握读音、写法、词义。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

(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4. 全班交流:(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学生分享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师点评、指导。

5. 习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比较等方法进行写作。

(2)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2. 课题下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3. 配合教学内容,适时呈现相关图片、关键词等。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语。

2. 背诵课文。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教案含作业板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北京的春节教案含作业板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含作业板书反思1.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

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

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有《老舍全集》行世。

课后作业一、联系整句话的意思,解释画线词语。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色味双美:2.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娴熟:二、重点段落品析。

(一)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20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和默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分享展示;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观察生活、动手操作等方法进行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古诗三首》、《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藏戏》等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内容丰富多样,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词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出重点词语,思考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课文。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共同深入理解课文。

4. 质疑探究: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课堂所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可以采用提纲式、图表式、思维导图等形式,将课文内容、重点词语、作者思想感情等展示出来。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含六课)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含六课)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懂得在阅读时,要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重在教会学习方法,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同桌交流等方法,在自读自悟中学习。
体会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好处。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让学生了解行书的写法,对于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会行书的写法,有助于提升书写速度。
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使学生对古诗内容有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预设:
这些词语都表示“得了第一”的意思。
3.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做在准确表达意思的同时,避免了雷同。
4.拓展练习。
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替换句子中的“一瞬间”?
出示句子:天上的流星,一瞬间就不见了。
预设:
转眼间、一刹那、一霎时、一转眼、倏忽间……
(二)了解节日的寓意。
展示汇报。
预设:
引导学生明白写文章要注意详略得当。
2.《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这几天了。这几天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小高潮,所以要详写。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啦!
3.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3.学生小组合作,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预设: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合作学习的能力。

2.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石潭记》、《春日游湖》、《草原》、《匆匆》。

2.语法知识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石潭记》1.导入1.1利用图片导入,展示小石潭的美景,激发学生兴趣。

1.2简要介绍作者柳宗元。

2.自读课文2.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3.课堂讨论3.1学生分享自读感悟,讨论课文中的美景、人物情感等。

3.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感受作者对小石潭的描绘。

4.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春日游湖》1.导入1.1利用图片导入,展示春日游湖的美景。

1.2简要介绍作者苏轼。

2.自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3.课堂讨论3.1学生分享自读感悟,讨论课文中的美景、人物情感等。

3.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感受作者对春日游湖的描绘。

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草原》1.导入1.1利用图片导入,展示草原的辽阔与美丽。

1.2简要介绍作者老舍。

2.自读课文2.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3.课堂讨论3.1学生分享自读感悟,讨论课文中的美景、人物情感等。

3.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描绘。

4.课堂小结第四课时:《匆匆》1.导入1.1利用图片导入,展示时光流逝的紧迫感。

1.2简要介绍作者朱自清。

2.自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生字词,理解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积累“髻、奢侈、眷恋”等词语,体会其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在实际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感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2. 交流平台3. 日积月累4. 口语交际5. 习作6. 语文园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积累“髻、奢侈、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在实际中运用。

2. 教学难点:学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并在实际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课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词语盘点(1)学生自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2)教师检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并进行讲解。

2. 交流平台(1)学生分享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进行点评。

3. 日积月累(1)学生背诵古诗《春夜喜雨》。

(2)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和背景。

4. 口语交际(1)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主题为“我向往的地方”。

(2)教师点评学生的口语交际,并进行指导。

5. 习作(1)学生进行习作练习,主题为“家乡的景物”。

(2)教师点评学生的习作,并进行指导。

6. 语文园地(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2. 交流平台3. 日积月累4. 口语交际5. 习作6. 语文园地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并理解其含义。

2. 背诵古诗《春夜喜雨》。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和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学会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激发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文章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学习并应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和用词进行深入理解和运用。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复习旧知:回顾前一单元的知识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标注不认识的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利用字典或电子工具自主查阅生字新词,并记录到笔记本上。

鼓励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同伴互助解答。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学生按小组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教师引导:教师围绕课文重点和难点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

交流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深化理解分析句子: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剖析,讲解句法结构和用词特点。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文化链接:结合课文内容,介绍相关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5. 拓展延伸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如续写、改写或读后感等。

阅读推荐: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拓展读物,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文章为我们描述了“中华第一龙〞的形貌,并由此进一步阐述了龙的形成和开展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以及龙文化的源远流长。

一起看看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学习目标:1、能借助新华字典,读准加点字的读音:濮阳、粗暴、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理解词语:图腾、万能之兽、万能之神等;丰富词汇,积累带龙的好词佳句。

2、学会通过中心句的理解来阅读、感悟段落的内容。

3、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开展的过程。

4、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理解和感悟“龙〞的象征意义。

学习重点:了解“中华第一龙〞的特征,理解中华民族对龙的情感,了解龙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学习重点:体会龙作为图腾这一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象征意义。

学习时间:1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展示龙的图片,感知龙的艺术形象。

2、过渡:刚刚我们听了歌曲,看了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龙的一篇课文——中华第一龙。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1、出示课件,交代阅读提示:(1)、借助字典,读准以下词语中的带点字的读音。

濮阳粗暴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2)、“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什么特点(3)、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4)、用“词语〞或“短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10分钟。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1、交流查字典读准字音的学习情况:濮阳、粗暴、蜥蜴、游弋、房椽、举世瞩目补充:砌成、鹰爪、抒发、开掘、连绵、惊涛骇浪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并且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交流问题:(1)、“中华第一龙〞指的是哪一条龙它有什么特点(2)、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把龙作为图腾你从这一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了什么(首先解释“图腾〞,然后交流体会。

)四、深入学习,探究精髓(一)、导读第4自然段,深挖细究1、自由朗读,思考问题: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排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语句]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儿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向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探讨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这样想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人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草原》、《丁香结》、《古诗词诵读》等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作者、生字词、文章主题、写作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知识视野。

3. 习作练习: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手法,进行习作练习。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2.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大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大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大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朗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等,提高阅读效果;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课文《草原》、《腊八粥》、《北京的春节》、《藏戏》、《古诗两首》、《文言文两则》;写作训练:写人、写景、写物;口语交际: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语文园地:汉字听写、词语解释、成语接龙、诗歌鉴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朗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如何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通过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盒、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4. 探究学习: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是的,只要我们摆脱了束缚,屏弃了羞涩,走向生活,广交朋友,那么我们的人生必将阳光灿烂。

诗人汪国真送给我们一首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希望大家也能和他一样微笑着走向生活。

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本读懂课文,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3、练习搜集有关资料。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从夫人的话中得到了一个人生启迪——主动走向生活。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准备、大胆应对、广交朋友、主动走向生活的人生态度;二是一采访为拓展点,进一步练习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准备一条自己的座右铭2、搜集有关罗斯福夫人的资料3、汪国真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记得去年庆典时,我班的蒋君锴同学超过采访了市长(出示当时的照片),请蒋君锴同学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是呀,要成功的采访好一个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采访前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还需要勇气和智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读顺课文,理清脉络2 向夫人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她是怎么答复的。

三、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交流1、采访前,我的心情如何是怎么准备的2、采访过程中,我向夫人提了什么问题夫人是怎样答复的3、采访夫人有什么收获(获奖懂得“走向生活〞这个人生哲学)五、总结深化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走向生活,广交朋友。

是呀,其实一句格言,一个座右铭会影响人的一生。

你有人生格言吗请写下来,贴在桌子的右上角,让这些格言时刻鼓励我们。

六、延伸是的,只要我们摆脱了束缚,屏弃了羞涩,走向生活,广交朋友,那么我们的人生必将阳光灿烂。

诗人汪国真送给我们一首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希望大家也能和他一样微笑着走向生活。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只飞翔的燕子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松经得起千击万磨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学习目标1、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学懂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新人教版
④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列出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比”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⑤课后作业和思考问题:列出课后作业和思考问题,如“桃花心木的生长过程对你有什么启示?”、“如何运用比喻手法进行写作?”等,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⑥板书设计艺术性和趣味性:在板书设计中加入一些艺术性和趣味性元素,如插图、色彩、图形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桃花心木的插图,展示其生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舒适的讨论环境,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实验区域的安全和宽敞。
5. 学习平台:确保学生能够正常使用学习平台,如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等,以方便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提交作业和进行互动交流。
6. 网络资源: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用到的网络资源,如在线词典、学术资料库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查找和提供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课文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课文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文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材内容概说一、单元教材分析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的。

本单元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二、单元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2、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四、教学措施及手段1、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1文言文两则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1.课前可指导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或由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2.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不必讲古汉语知识。

重点词句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一、引读“单元导语”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学习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通过前几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地读书作文,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导入,读懂题目1.浅析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我们今天学习本册书的第一课《文言文两则》之一《学弈》。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文言文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一直使用的书面语言。

我们现在所学习的课文,所写的作文都是白话文。

白话文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贴近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

而文言文是古代的文章,它的写法与古代劳动人民的口头语言有很大差异。

所以,文言文与白话文有很大差别。

比如这个字“之”字,你能用他组成什么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这个“之”字是什么意思呢?2.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刚才说了这个“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

现在用它一般都当“的”字讲;但在古文中,它却有许多种讲法;我们今天这篇课文里,“之”字行后一共出现了六次,大致有三种讲法;有时即使是同一个讲法,但所指的对象也不同,真的有点复杂。

大家一会儿读的时侯要注意细心区分、理解。

好了,现在大家打开课文,读一下课题。

3.析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翻看书上的注释。

看看这个“弈”字是什么意思?“学弈”的意思什么意思呢?学习下什么棋?你怎么知道的?这则文言文的作者是谁?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三、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读,简单评价。

3.这样吧,你们看一下注释。

这篇课文的注释很多,一下子记不住。

你可以按照序号,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

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

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了。

大家开始做这个工作:标记注释,理解字、词、句。

开始吧,给大家10分钟时间。

(学生自由读。

)4.读古文讲究断句。

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

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

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

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

(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

明白吗?(1)老师范读。

语速较慢,生边听边记。

(下面是教师示范拖音的读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提示生可在课文中标记。

(2)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

(生练读。

)3.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

(师示范:“弈秋,通国这……善弈者也。

”)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

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师领读,生跟读。

)四、结合注释,理解内容1.我问几个问题行吗?第一个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

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2.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

(生齐读:“通国之善弈者也。

”)这句话中那个“者”字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作者”?“读者”呢?“胜利者”呢?“善弈者”呢?“善”是什么意思?3.第二个问题:课文里的人让弈秋干什么?“使弈秋诲二人弈”中的“使”是什么意思?“诲”是什么意思?4.第三个问题比较难答,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一个一个说。

我这里有几个字不明白,想请教你们,能帮帮我吗?“一人虽听之”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一人虽听之”可以怎么解释?第二个字,“惟弈秋之为听”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那么“惟弈秋之为听”怎么讲?再看“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又是指什么?5.第四个问题:这两个学生学习的表现不一样,那他们学习的结果呢?“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又有两个“之”字,它们都指的是什么?6.最后一个问题: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

大家一起读,我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五、领悟道理,练习背诵1.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或者三心二意。

2.背诵课文。

(1)引导学生提出背诵方法的建议,如,边读边理解边背诵,熟读成诵,同桌合作互相提醒着背诵。

(2)自由练习背诵,最后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2)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读课文2.应该怎样读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文言文是没有标点,没有分段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文言短文都是由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为了让我们更方便的理解,添加了标点,进行了分段,但这还不够。

现在,大家看到了小黑板上的这篇课文的抄写版,请一位同学来划分一下停顿,在每个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一个“/”。

(示范:《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绝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3.指名读。

4.总结: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学们都表示已经基本读懂了课文。

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话,能说说这个故事吗?先看第一段。

3.你能说说这个“游”是什么意思吗? 那你说说,是怎么弄明白的?4.谁能把二、三、四段连起来说说?5.什么叫日初出,日初就是日始出这个意思吗?“日中时”是什么意思?“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不懂,什么叫车盖,“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为”怎样读?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沧沧凉凉?我都不懂,请同学们来做我的老师,好吗?“探汤”是什么意思? 6.两个小孩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孰”是什么意思?“为”怎样读?是什么意思?“汝”是什么意思?“知”是什么意思?书中说,“知,通‘智’”这是什么意思?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这两个小孩的争论有道理吗?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这样的变化吗?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五、作业设计:抄写本课生字,完成本课练习册。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匆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1、教师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并体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